CN106133514A -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33514A
CN106133514A CN201580015404.0A CN201580015404A CN106133514A CN 106133514 A CN106133514 A CN 106133514A CN 201580015404 A CN201580015404 A CN 201580015404A CN 106133514 A CN106133514 A CN 106133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division
sample
separating medium
sample separation
preve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54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富永大河
鹈沼丰
大木博
后藤真
后藤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Life Scienc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133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335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04Details; Accessories
    • G01N27/44743Introduc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04Details; Accessories
    • G01N27/44717Arrangements for investigating the separated zones, e.g. localising zones
    • G01N27/44739Collecting the separated zones, e.g. blotting to a membrane or punching of gel spo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47Systems using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475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提供在样本分离吸附法中用于进行更正确的分析的技术。凝胶盒(22)具备:分离介质(19),其利用电泳分离样本并进行排出;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它们夹持分离介质;以及挠曲防止部(20),其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之间,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

Description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具备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出使通过电泳在分离介质中进行了分离的样本从分离介质的端面排出并且直接转印于与分离介质的端面对置的转印膜的直接印迹法。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将溶液中的分子片段在其中电泳地进行分离的凝胶盒。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凝胶盒具备:(a)具有用于在第一末端放入分离用分子片段并且将被分离的类似分子片段(样本)在第二末端进行浓缩的充分的形态的明胶状基质;以及(b)支承上述明胶状基质的封入单元。在凝胶盒中被分离的成分在排出口(专利文献1中的插口40)向移动的膜转移。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表平9-501774号公报(1997年2月18日公开)”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凝胶盒中,由于移动的膜与凝胶盒接触,所以存在凝胶盒挠曲的情况。由于凝胶盒的挠曲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所以若凝胶盒挠曲,则无法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即,存在凝胶板间的间隙完全消失从而转印被阻碍、或者在凝胶板的两端与中央部间隙的宽度不同从而转印速度在宽度方向不恒定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在样本分离吸附法中用于进行正确的分析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式1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具备:分离介质,其利用电泳分离样本并从其端面进行排出;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它们成对地夹持该分离介质;以及挠曲防止部,其被插入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之间,抑制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样本分离吸附法中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的分析装置的简要构造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以及转印膜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的形状的图,(a)是凝胶盒的主视图,(b)是表示凝胶盒排出样本的端面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凝胶盒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以及转印膜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3)的凝胶盒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以及转印膜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4)的凝胶盒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以及转印膜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具备:分离介质,其通过电泳分离样本从其端面进行排出;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它们成对地夹持该分离介质;以及挠曲防止部,其被插入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之间,抑制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
在本说明书中,样本分离吸附法是指,通过以与通过电泳分离样本的分离介质中的位于电泳的行进方向的下游的端面对置的方式配置转印膜,并且使通过电泳分离的样本保持原样地从该端面排出,从而将分离出的样本向转印膜转印的技术。为了连续地进行向转印膜的转印,转印膜相对于上述端面被相对地移动。根据样本分离吸附法,能够以较少的工序进行样本的分离以及向转印膜的转印。
在本说明书中,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是具备分离介质与保持分离介质的绝缘部的构造体,是指组被装于用于实施样本分离吸附法的分析装置的部件。
在本说明书中,样本是指应通过电泳以及转印进行分析的物质。作为样本,能够优选使用来自生物材料(例如生物个体、体液、细胞株、组织培养物或者组织断片)的调制物,能够特别优选使用蛋白质样本、DNA样本以及RNA样本。这些样本也可以预先通过荧光试料等被染色(荧光染色或者荧光标记)。另外,样本优选实施了精制、SDS处理等的前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分离介质是指能够通过电泳将样本分离的介质,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能够例举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等的凝胶。另外,也可以为立设有超微小柱(纳米柱)的构造的凝胶。
在本说明书中,绝缘部是指绝缘体,夹持分离介质并进行保持。作为绝缘部,例如能够优选使用具有亲水性的表面的玻璃,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ET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陶瓷等的绝缘性材料。
在本说明书中,挠曲防止部是指被插入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之间并且抑制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的构造体。
作为构成挠曲防止部的物质,例如能够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以及聚醚醚酮等塑料树脂、玻璃或者硅,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能够使用绝缘体。此外,在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之间插入有挠曲防止部的状态下形成分离介质的情况下,优选挠曲防止部是不会阻碍分离介质的形成(例如凝胶的聚合)的气体阻隔性高的物质。
另外,挠曲防止部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为圆柱状、椭圆柱状、三棱柱状、四棱柱状、五棱柱以上的多棱柱状等柱状、壁状等形状。
另外,挠曲防止部也可以通过与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的至少一方粘合等而被一体化,也可以在形成分离介质时被插入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具备:上述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移动部,其使转印膜以通过与上述分离介质的上述电泳的方向的端面对置的位置的方式移动。
在本说明书中,转印膜是指将被分离的样本保持分离模式地迁移(转印或者转移)的膜,因为一般使用较薄的片状膜,所以也简单地称为膜、转印膜、薄膜或者过滤器。作为转印膜,例举有硝酸纤维素膜、尼龙膜、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只要是能够通过毛细管法、电印迹法等从分离介质将样本的分离模式迁移的膜,就能够优选使用。
在本说明书中,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是指通过样本分离吸附法对样本进行分析的装置,是指通过一个装置进行将样本从被导入至向转印膜的转印为止的装置。
〔实施方式1〕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22的分析装置(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1的简要构造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分析装置1具备阴极10、阳极11、转印膜12、缓冲液槽14a、缓冲液槽14b、臂15、马达16、电源单元17、凝胶盒(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22以及连结部23。
凝胶盒22具有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成对地夹持凝胶(分离介质)19的构造。
在分析装置1的内部,凝胶盒22沿铅直方向配置,在凝胶盒22的电泳的行进方向D的上游侧(铅直上侧)配置有缓冲液槽14a。凝胶盒22以及缓冲液槽14a以凝胶盒22的凝胶19的端面19a与被设置于缓冲液槽14a的底部的开口部接触的方式配置。在缓冲液槽14a的内部配置有阴极10,在缓冲液槽14a以浸泡阴极10与凝胶19的端面19a的方式填充有缓冲液。
在凝胶盒22的电泳的行进方向D的下游侧(铅直下侧)以包围凝胶盒22的方式配置有缓冲液槽14b,凝胶19的端面19b在缓冲液槽14b内露出。在缓冲液槽14b的内部配置有阳极11,在缓冲液槽14b以浸泡阳极11与凝胶19的端面19b的方式填充有缓冲液。
作为被填充于缓冲液槽14a以及缓冲液槽14b的缓冲液,能够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任意缓冲液,但作为能够利用于电泳的缓冲液,例如能够使用Tris/甘氨酸缓冲液、醋酸缓冲溶液、碳酸钠缓冲液、CAPS缓冲液、Tris/硼酸/EDTA缓冲液、Tris/醋酸/EDTA缓冲液、MOPS、磷酸缓冲液、Tris/甘氨酸缓冲液等缓冲液。
阴极10以及阳极11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作为形成阴极10以及阳极11的材料,例如从抑制电极的离子化的观点来看,优选白金。
转印膜12具有片材形状,通过与凝胶19的位于电泳的行进方向D的下游侧的端面19b对置的位置并移动。在转印膜12的行进方向F端部设置有由树脂等构成的连结部23,其与通过马达16驱动的臂15连结。因此,通过马达16驱动臂15,能够使转印膜12相对于凝胶19的端面19b相对地移动。例如,在图1所示的剖视图中,通过马达16将臂15向接近马达16的方向(图1中的左方)拉动,转印膜12以通过相对于凝胶19的端面19b对置的位置的方式朝向行进方向F移动。此外,转印膜12也可以一边与端面19b接触一边进行移动(滑动)。另外,在分离介质19的端面19b设置有覆盖端面19b的多孔质膜(未图示)的情况下,也可以一边与该多孔质膜接触一边进行移动。
马达16驱动被连接的臂15。马达16是能够以将转印膜12相对于凝胶盒22的端面相对地移动的方式驱动臂15的马达即可。作为马达16而被使用的马达的例子,能够举出步进角0.36°、最大频率500kHz的步进电机。
电源单元17供给马达16等工作所需要的电力,并且提供向阴极10与阳极11之间施加的电压。此外,电源单元17向阴极10与阳极11之间施加的电压可以是恒定电压,也可以是恒定电流,还可以对它们进行切换。
(分析装置1的动作)
以下针对分析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向凝胶盒22导入样本,并且在阴极10与阳极11之间流动电流来开始电泳。被导入凝胶盒22的样本通过电泳被分离。即,样本所含有的各成分根据各成分的特性(例如分子量)在分离介质19中以不同速度泳动,按照各成分被分离。而且,泳动速度较快的成分先从端面19b排出,泳动速度较慢的成分后从端面19b排出。转印膜12利用马达16驱动臂15以通过与端面19b对置的位置的方式移动。从端面19b被排出的样本的各成分按照其排出的顺序向转印膜12的不同部位连续地转印。根据以上,能够将被分离的样本顺利地转印于转印膜。此外,转印有被分离的样本的转印膜例如能够用于免疫染色等的进一步的分析。
此时,存在因移动的转印膜12施加以第二绝缘部13b相对于第一绝缘部13a接近的方式弯曲的力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而言,(i)为了放出热,需要某种程度较薄地形成,(ii)为了使被转印于转印膜12的样本的带较细,存在朝向电泳的行进方向D形成为尖端细(锥)状的情况,因此存在较小的力也容易挠曲的趋势。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通过具备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之间并且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的挠曲防止部20,能够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更加正确地进行分析。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详细地进行说明。
(凝胶盒2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22以及转印膜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的凝胶盒22的形状的图,(a)是凝胶盒22的主视图,(b)是表示凝胶盒22排出样本的端面的俯视图。
如图2所示,在凝胶盒22中,凝胶19以被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夹持的方式被保持。凝胶19的电泳方向D的端面19b与转印膜12对置。挠曲防止部20在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之间被插入电泳方向D(端面19b侧)的端部。
根据该结构,即便在相对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作用了使彼此接近的力的情况下,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之间的挠曲防止部20也犹如支承棒那样作用,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另外,由于通过挠曲防止部20能够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的挠曲,所以作为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能够适当地使用与玻璃等相比成本低、刚性低的丙烯酸树脂等的材料。
此外,挠曲防止部20可以是在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未挠曲的状态下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双方连接的形状,但也可以是未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一方连接的形状。在挠曲防止部20是在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未挠曲的状态下未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一方连接的形状的情况下,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最初能够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但若因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挠曲防止部20与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双方连接(抵接),则如上所述,挠曲防止部20犹如支承棒那样作用,能够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至这以上。
另外,如图3的(a)所示,凝胶盒22具备用于样本向凝胶19导入的的样本导入口18。此外,样本导入口18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被设置于第二绝缘部13b的结构。
样本从样本导入口18被导入凝胶19。导入样本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自动移液器定量地导入。另外,在进行二维电泳中的第二维的电泳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将进行了等电点电泳之后的IPG凝胶插入样本导入口18来导入样本。
被导入样本导入口18的样本通过电泳被分离,从位于行进方向D的下游的凝胶19的端面19b排出。在本说明书中,将通过电泳分离的样本流动的路径称为泳道。
如图2、图3的(a)以及图3的(b)所示,挠曲防止部20由挠曲防止部20a~20f构成。挠曲防止部20a~20f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电泳的方向D的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加适宜地抑制凝胶19的端面19b变形。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凝胶19中的样本的分离以及样本从凝胶19的端面19b的排出的负面影响,能够进行更加正确的分析。
另外,如图3的(a)以及(b)所示,凝胶19具有多个泳道(例如,泳道21a~21f),按照该泳道中的每一个对样本进行分离,挠曲防止部20a~20f被插入相邻的该泳道间。例如,挠曲防止部20b被插入泳道21a与泳道21b之间,挠曲防止部20c被插入泳道21b与泳道21c之间。根据该结构,挠曲防止部20a~20f被插入不会妨碍在泳道21a~21f流动的样本的分离以及被分离的样本的排出的位置。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
另外,如图2、图3的(a)以及图3的(b)所示,挠曲防止部20a~20f的至少一部分(挠曲防止部20c以及20d)被插入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部。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部是指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附近,例如将宽度方向W中的三等分中的正中的部分称为中央部。这里,凝胶盒22通常在外周部被固定于分析装置1,因此中央部存在容易挠曲的趋势。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部插入有挠曲防止部20a~20f的至少一部分(挠曲防止部20c以及20d),对容易挠曲的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的中央部进行加强,能够适宜地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针对凝胶盒的保存方式)
此外,凝胶盒22也可以采用在未被组装于分析装置1的状态下用于长期保存的形态。
例如,也可以具备关闭样本导入口18的样本导入口用盖(未图示)。作为样本导入口用盖的材料,例如能够优选使用加工容易的丙烯酸树脂,但并不限定于此,能够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ET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陶瓷等的绝缘性材料。
另外,也可以具备对凝胶盒22整体进行包装的封装体。也可以在该封装体内放入用于弥补凝胶盒22的强度的加强材料、用于防止凝胶19干燥的缓冲液等。
(针对分析装置的变形例)
分析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用于规定转印膜12的移动路径的引导机构(辊等)。
另外,在分析装置1中,凝胶盒22被沿铅直方向配置,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凝胶盒22例如也可以被沿水平方向配置。
〔实施方式2〕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基于图4进行说明,如以下所述。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针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2)的凝胶盒22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22以及转印膜12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22的主视图。
如图4的(a)以及(b)所示,挠曲防止部20由挠曲防止部20a~20g构成。挠曲防止部20a~20g沿电泳方向D具有末端粗的形状。在本说明书中,沿电泳方向D末端粗的形状是指伴随着沿电泳的方向D行进而宽度方向W的长度变长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沿电泳的方向D具有末端粗的形状的挠曲防止部20a~20g的两侧的泳道(例如泳道21a~21f)中,伴随着向电泳的方向D(端面19b侧)行进,泳道的宽度变窄。例如,挠曲防止部20b的两侧的泳道亦即泳道21a以及21b伴随着向端面19b侧行进,泳道的宽度变窄。因此,样本伴随着在泳道内行进,被导入更窄的空间并被浓缩。由此,该被浓缩的样本与在邻接的泳道(例如泳道21b中的泳道21a以及21c)流动的样本之间的距离被确保。根据以上,能够对样本进行浓缩而防止泳道间的样本的混合,进行更精密的分析。即,在伴随着样本的泳动距离变长,样本扩散从而被转印于转印膜12的样本的带沿宽度方向W扩展,在相邻的泳道流动的样本的带重叠的情况下,存在结果的定量分析变困难的情况,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样本的带的宽度变窄顺利地隔离带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中,与实施方式1中的凝胶盒22相同,挠曲防止部20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电泳的方向D的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宜地抑制凝胶19的端面19b的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样本从端面19b排出的负面影响,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中,与实施方式1中的凝胶盒22相同,挠曲防止部20a~20g的至少一部分(挠曲防止部20c、20d以及20e)被插入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容易挠曲的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的中央部进行加强,适宜地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实施方式3〕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方式3),如以下所述,基于图5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针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3)的凝胶盒22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22以及转印膜12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22的主视图。
如图5的(a)以及(b)所示,挠曲防止部20由挠曲防止部20a~20f构成。挠曲防止部20a~20f以断开相邻的泳道间的方式设置。例如,挠曲防止部21b以断开相邻的泳道21a与21之间的方式设置。在本说明书中,断开相邻的泳道间是指电泳的行进方向D的长度为规定的长度以上,作为规定的长度的例子,举出为电泳的行进方向D的凝胶19的长度的一半的情况。
根据该结构,样本不在泳道间跨越地被分离并被排出。由此,能够防止泳道间的样本的混合进行更精密的分析。即,如上所述,能够抑制在相邻的泳道间流动的样本的带重合并且定量的分析被阻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中,挠曲防止部20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电泳的方向D的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宜地抑制凝胶19的端面19b的变形,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样本从端面19b的排出的负面影响,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中,与实施方式1以及2中的凝胶盒22相同,挠曲防止部20a~20g的至少一部分(挠曲防止部20c以及20d)被插入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中的中央部。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容易挠曲的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的中央部进行加强,适宜地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实施方式4〕
针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实施方式4),如以下所述,基于图6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针对具有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的部件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4)的凝胶盒22的形状的图,(a)是表示凝胶盒22以及转印膜12的简要构造的立体图,(b)是凝胶盒22的主视图。
如图6的(a)以及(b)所示,挠曲防止部20被插入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与电泳的方向D正交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部插入有挠曲防止部20,对容易挠曲的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的中央部进行加强,能够适宜地抑制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凝胶盒22中,与实施方式3中的凝胶盒22相同,挠曲防止部20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第一绝缘部13a以及第二绝缘部13b中的电泳的方向D的端部之间。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适宜地抑制凝胶19的端面19b的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对样本从端面19b的排出的负面影响,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附记事项)
本发明的方式1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具备:分离介质,其通过电泳分离样本从其端面进行排出;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它们成对地夹持该分离介质;以及挠曲防止部,其被插入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之间,抑制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
根据上述结构,提供样本分离吸附用的分离介质盒。在样本分离吸附法中,为了将从分离介质的端面排出的样本连续地转印于转印膜,转印膜以通过与分离介质的端面对置的位置的方式被移动。此时,由于该转印膜的移动,存在对保持分离介质的绝缘部施加力从而绝缘部挠曲的情况。若绝缘部挠曲,则分离介质的形状也变化,存在给予样本的分离以及排出影响的担忧。
与此相对,根据上述结构,即便在相对于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作用有使彼此接近的力的情况下,被插入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之间的挠曲防止部也犹如支承棒那样作用,抑制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在上述方式1中,本发明的方式2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也可以为,上述挠曲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上述第一绝缘部以及上述第二绝缘部中的上述电泳的方向的端部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挠曲防止部被插入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的端部,所以能够更适宜地抑制分离介质的端面变形。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少对分离介质中的样本的分离以及样本从分离介质的端面的排出的负面影响,进行更正确的分析。
在上述方式1或者2中,本发明的方式3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也可以为,上述挠曲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与上述电泳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与电泳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插入有挠曲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对容易挠曲的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的中央部进行加强,能够适宜地抑制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挠曲。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上述方式1~3中,本发明的方式4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也可以为,上述分离介质具有多个泳道,按照该泳道中的每一个对上述样本进行分离,上述挠曲防止部被插入相邻的该泳道间。
根据上述结构,挠曲防止部被插入不会妨碍在泳道流动的样本的分离以及被分离的样本的排出的位置。由此,能够进行正确的分析。
在上述方式4中,本发明的方式5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也可以为,上述挠曲防止部沿上述电泳的方向具有末端粗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在沿电泳的方向具有末端粗的形状的挠曲防止部的两侧的泳道中,伴随着沿电泳的方向行进,泳道的宽度变窄。因此,样本伴随着在泳道内行进,被导入更窄的空间并被浓缩。由此,距在邻接的泳道中流动的样本的距离被确保。这样,能够浓缩样本来防止泳道间的样本的混合,进行更精密的分析。
在上述方式4或者5中,本发明的方式6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也可以为,上述挠曲防止部以断开相邻的上述泳道间的方式设置。
根据上述结构,样本被分离并被排出而不会在泳道间跨越。由此,能够防止泳道间的样本的混合,进行更精密的分析。
本发明的方式7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具备:上述方式1~6的任一方式中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移动部,其使转印膜以通过与上述分离介质的上述电泳的方向的端面对置的位置的方式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起到与上述方式1~6同等的效果。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进行各种变更,将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地组合从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且,通过将在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在将样本分离并进行解析的领域中广泛地利用。
附图标记说明:
1…分析装置(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10…阴极;11…阳极;12…转印膜;13a…第一绝缘部;13b…第二绝缘部;14a…缓冲液槽;14b…缓冲液槽;15…臂(移动部);16…马达(移动部);17…电源单元;18…样本导入口;19…凝胶(分离介质);19a…端面;19b…端面;20…挠曲防止部;21…泳道;22…凝胶盒(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23…连结部。

Claims (7)

1.一种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具备:
分离介质,其利用电泳分离样本并从其端面进行排出;
第一绝缘部以及第二绝缘部,它们成对地夹持该分离介质;以及
挠曲防止部,其被插入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之间,抑制该第一绝缘部以及该第二绝缘部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挠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曲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所述第一绝缘部以及所述第二绝缘部中的所述电泳的方向的端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曲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与所述电泳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介质具有多个泳道,按照该泳道中的每一个对所述样本进行分离,
所述挠曲防止部被插入相邻的该泳道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曲防止部沿所述电泳的方向具有末端粗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曲防止部以断开相邻的所述泳道间的方式被设置。
7.一种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
移动部,其使转印膜以通过与所述分离介质的所述电泳的方向的端面对置的位置的方式移动。
CN201580015404.0A 2014-03-31 2015-03-13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Pending CN1061335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4022 2014-03-31
JP2014-074022 2014-03-31
PCT/JP2015/057557 WO2015151768A1 (ja) 2014-03-31 2015-03-13 サンプル分離吸着用分離媒体カセットおよびサンプル分離吸着用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33514A true CN106133514A (zh) 2016-11-16

Family

ID=5424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5404.0A Pending CN106133514A (zh) 2014-03-31 2015-03-13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122902A1 (zh)
EP (1) EP3128320A4 (zh)
JP (1) JPWO2015151768A1 (zh)
CN (1) CN106133514A (zh)
WO (1) WO20151517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673286S1 (en) * 2010-04-29 2012-12-25 Sony Corporation Micro flow channel chip
CN113777028B (zh) * 2021-11-11 2022-01-18 成都理工大学 测量凝胶类堵漏材料与岩石壁面粘附强度的装置和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848A (ja) * 1985-10-17 1987-04-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核酸の塩基配列決定のための電気泳動用支持媒体及びその支持基板
CN101042369A (zh) * 2006-03-21 2007-09-26 简子超 电泳装置
JP2012063226A (ja) * 2010-09-15 2012-03-29 Sharp Corp 電気泳動用カセット、そのパッケージ、および電気泳動方法
CN103460033A (zh) * 2011-02-24 2013-12-18 生物辐射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凝胶盒的尺寸稳定性用来防止膨胀胶引起的变形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22527C2 (de) * 1980-06-16 1985-01-31 Fritz Prof. Dr. 7750 Konstanz Pohl Verfahren zur elektrophoretischen Trennung sowie Vorrichtung dazu
US4812216A (en) * 1987-08-28 1989-03-14 Bios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nd transporting a transfer membrane used in a blotting apparatus
US5234559A (en) * 1991-12-31 1993-08-10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pparatus for direct blotting and automated electrophoresis, transfer and detection and processes utilizing the apparatus thereof
US5599434A (en) * 1995-12-12 1997-02-04 Visible Genetics Inc. Electrophoresis gels and gel holders having adhesive affixed fiber spacer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EP2853891B1 (en) * 2009-08-24 2017-01-04 Lif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sis gel cassette and comb
JP5748121B2 (ja) * 2011-03-04 2015-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分離吸着キット、分離吸着装置及び分子の解析方法
WO2013038474A1 (ja) * 2011-09-12 2013-03-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サンプル分離吸着器具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1848A (ja) * 1985-10-17 1987-04-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核酸の塩基配列決定のための電気泳動用支持媒体及びその支持基板
CN101042369A (zh) * 2006-03-21 2007-09-26 简子超 电泳装置
JP2012063226A (ja) * 2010-09-15 2012-03-29 Sharp Corp 電気泳動用カセット、そのパッケージ、および電気泳動方法
CN103460033A (zh) * 2011-02-24 2013-12-18 生物辐射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凝胶盒的尺寸稳定性用来防止膨胀胶引起的变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28320A1 (en) 2017-02-08
EP3128320A4 (en) 2017-10-11
US20170122902A1 (en) 2017-05-04
JPWO2015151768A1 (ja) 2017-04-13
WO2015151768A1 (ja) 2015-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1239B1 (en) Isotachophoresis method
CA2656991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paration and depletion of certain proteins and particles using electrophoresis
US20050133370A1 (en) Analyte injection system
US6685813B2 (en) Tandem isotachophoresis/zone electrophoresis method and system
JP2012527622A5 (zh)
CN106133514A (zh) 样本分离吸附用分离介质盒以及样本分离吸附用分析装置
US7198701B2 (en) Nucleic acid analyzing method
WO2016088881A1 (ja) サンプル分離器具およびサンプル分離吸着装置
US200500726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roducing a sample into an electrophoretic apparatus
CN106233132A (zh) 生物体分子分析装置
JP5057451B2 (ja) 異種緩衝液を使用する電気泳動法
US20040108207A1 (en) Injection and sepa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transient isotachophoretic stacking
US20070039823A1 (en) Fluid injection system
JP5930524B2 (ja) 分子の分析装置
US9341595B2 (en) Electrophoresis gel assembly
JP2017072605A (ja) サンプル分離器具およびサンプル分離吸着装置
US2012004320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Sample Injection and Stac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08

Address after: Hyogo

Applicant after: SHARP Life Sciences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