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7901B -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7901B
CN106127901B CN201610500013.4A CN201610500013A CN106127901B CN 106127901 B CN106127901 B CN 106127901B CN 201610500013 A CN201610500013 A CN 201610500013A CN 106127901 B CN106127901 B CN 106127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cket
checking
gate
ticket check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00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27901A (zh
Inventor
宋旭阳
贾高华
周爱丽
吕后纪
张磊
宋珊珊
汤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GSHENG HO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GSHENG H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GSHENG HO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GSHENG HO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000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7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7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7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27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7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BTICKET-ISSUING APPARATUS; FARE-REGISTERING APPARATUS; FRANKING APPARATUS
    • G07B11/00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or cancelling issued ticke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包括左右两边为检票通道的闸机,所述闸机设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控制单元,用于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以及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该通道管理设备无论使用左侧闸机还是右侧闸机检票,都能开启乘客所在通道的闸门,从而提高检票通过率,减少通道拥堵,方便乘客通行。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Description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道管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具有左右检票通行功能的通道管理设备。本发明还涉及能够实现左右检票通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道管理设备(俗称闸机)是一种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的装置,一般主要由箱体、阻拦门、机芯、控制模块、识别模块、声光提示等辅助模块构成,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个符合检票要求的行人。
目前,应用闸机的场所在出入口通常都安装一排闸机组形成多个通道,以便供多人同时检票通行。但是,此种通行方式要遵循“右边原则”,持有效票卡的行人必须使用所在行人通道的右侧闸机检票才能够顺利通行,即不论是右手持票卡还是左手持票卡,都必须在右侧闸机检票。
如图1所示,第一闸机2-1为假体闸机,不具有检票功能,当手持有效票卡的行人站于第一通道1-1,使用第二闸机2-2检票后,第一闸门3-1打开,允许行人通过,当手持有效票卡的行人站于第二通道1-2,使用第三闸机2-3检票后,第二闸门3-2打开,允许行人通过,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内的传感器检测到行人通过后,第一闸门3-1和第二闸门3-2关闭,一次完整检票过程结束。
现有通道管理设备大都通过将检票区域设计成向左侧倾斜的形式或者在检票区域的右边设置遮挡部件等方式,来引导行人贯彻执行“右边原则”。但在实际使用中,并非所有的行人都会遵循“右边原则”,有的行人习惯使用左手进行检票,有的行人不熟悉或不注意“右边原则”,有的行人会因携带比较大、重的行李,而右手拿行李,左手持票卡,这些左边检票的操作会造成自己前面的闸机没有打开,而左边的闸机却打开了,待自己绕到左边时,闸门已经重新关闭,导致不能正常通过,只能求助工作人员处理,给行人出行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隔壁的行人如果不注意,看到闸机被打开,会误以为自己无需检票或已经检票成功而直接通过,造成漏检、误检,有的还会给下次继续使用票卡造成不便。
上述由于左边检票导致通行不畅的问题在人流稀疏的时候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但当人流密集且拥堵时,前面的行人不能顺利通过闸机,又有大量的行人拥堵在后边,不能耐心等待前面问题的解决,容易造成混乱。
因此,如何使行人在使用左侧闸机进行检票的情况下也能顺利通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该通道管理设备无论使用左侧闸机还是右侧闸机检票,都能开启乘客所在通道的闸门,从而提高检票通过率,减少通道拥堵,方便乘客通行。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包括左右两边为检票通道的闸机,所述闸机设有: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控制单元,用于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以及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传感器检测检票人员的检票动作,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优选地,所述闸机设有插票检票单元和/或感应检票单元,所述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如下:对于插票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插票检票单元的入票口和/或出票口右边;对于感应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感应检票单元的感应区右边。
优选地,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数量均为多个,并分别以线性、阵列或立体的方式排列,其检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在进行检票时手部和/或手臂探入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分别以半包围的形式布置于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的右边。
优选地,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排列呈开口向左的“C”形、“U”形或“V”形。
优选地,在其所在区域的表面上,所述传感器具有向外发散的布置角度或检测角度。
优选地,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能够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的检测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的检测数据,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优选地,所述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的位置、方向或轨迹。
优选地,所述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确定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是否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包括:
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
根据检票动作的检测结果,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以及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
进一步地,通过传感器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进一步地,在所述闸机上设置插票检票单元和/或感应检票单元,将所述传感器按下述方式布置:对于插票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插票检票单元的入票口右边和/或出票口右边;对于感应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感应检票单元的感应区右边。
进一步地,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数量均为多个,并分别以线性、阵列或立体的方式排列,其检测范围分别覆盖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在进行检票时手部和/或手臂探入的区域。
进一步地,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能够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的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的位置、方向或轨迹。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确定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是否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进一步地,若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N大于“零”,则确定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
进一步地,若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N大于设定值,则确定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
进一步地,在感应检票模式下,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数据N为根据所述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
进一步地,在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数据N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和/或出票口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
进一步地,在感应检票模式和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传感器的检测数据N均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之和。
进一步地,在感应检票模式和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值N均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分别加权后的和值。
进一步地,在感应检票模式下,所述感应区的权值大于所述入票口和出票口的权值;在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出票口的权值大于所述感应区和入票口的权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道管理设备和通行方法通过检测检票人员的检票动作来获取进入右边区域的肢体信息,根据获取的肢体信息,确定出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若不处于右检票通道,则开启左检票通道的闸门,若处于右检票通道,则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允许检票人员通行。这样,检票人员在遵循“右边原则”进行检票时,闸机仍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当检票人员没有遵循“右边原则”从闸机右边检票时,闸机能够及时捕捉到检票人员的这一检票动作,并判断出检票人员是否位于右检票通道,若是,则不再开启左检票通道的闸门,转而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使检票人员无论站在闸机的左边还是右边进行检票,即无论在通道中使用左侧闸机还是右侧闸机进行检票,都能开启其所在通道的闸门,从而提高检票通过率,减少通道拥堵,方便通行。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通道管理设备只能使用右边闸机进行检票的限制,允许通行人员任意使用左边闸机或右边闸机检票,并能准确的开启乘客所处通道的闸门,极大的简化了检票流程,降低了乘客检票常识要求,完全达到随意检票正确开门通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执行“右边原则”的通道管理设备的通行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通道管理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红外反射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红外反射传感器向外发散布置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通道管理设备的检票人员站位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6(a)为红外反射传感器排列形成方括号形红外反射光幕的示意图;
图6(b)为红外反射传感器排列形成斜线形红外反射光幕的示意图;
图6(c)为红外反射传感器排列形成弧线形红外反射光幕的示意图;
图6(d)为红外反射传感器排列形成折线形红外反射光幕的示意图;
图7(a)为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的红外反射传感器沿直线排列,且间隔设置的示意图;
图7(b)为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的红外反射传感器沿直线排列,且不进行间隔设置的示意图。
图1中:
1-1.第一通道 1-2.第二通道 2-1.第一闸机 2-2.第二闸机 2-3.第三闸机 3-1.第一闸门 3-2.第二闸门
图2至图7中:
1.闸机 2.入票口 3.出票口 4.感应区 6、8、10.红外反射光幕11.左通道 12.右通道 15.左闸门 16.右闸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通过设置传感器来检测检票人员的检票动作,确定出检票人员所在的通道,使检票人员无论使用通道左边的闸机还是右边的闸机检票,都能开启所在通道的闸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通道管理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通道管理设备为铁路车站的进出站闸机,其安装在车站的进站检票口或出站检票口处,一般设置一排闸机组形成多个通道,以便供多人同时检票通行。
虽然闸机数量较多,但由于各闸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因此为简单起见,图中只示出了三个闸机,其中位于最左边的闸机为假体闸机,通常不具有检票功能,对于最左边和最右边的闸机在下文中会进一步介绍,下面主要针对图中所示左右两边为检票通道的中间闸机1作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中间闸机1具备通用闸机的刷卡、检票、行人检测、尾随拦截、闯闸拦截、开关门防夹伤、声光提示等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测乘客检票时手臂位置的红外检测装置,根据检票时手臂的位置来判断乘客所在的通道,进而开启对应的闸门让乘客通行。
如图所示,此闸机1同时设有插票检票单元和感应检票单元,其中插票检票单元设有位于机体前端的入票口2和位于机体顶面的出票口3,检票时乘客从入票口2插入纸质车票,车票在经过插票检票单元检票后,从出票口3输出;感应检测单元设有位于机体顶面并处于入票口2和出票口3之间的感应区4,用于进行刷卡、刷指纹、刷二维码、刷身份证、刷手机、刷手环等通过感应方式进行检票的检票操作。
为了检测检票人员的检票动作,在作为检票操作端的入票口2、出票口3和感应区4所在区域的右边分别布置红外反射光幕。
具体地,入票口2的右边30mm处布置有C型红外反射光幕6;在感应区4右边15mm处布置半圆型红外反射光幕8;在出票口4的右边40mm处布置C型红外反射光幕10。
上述红外反射光幕6、8、10分别由八组红外反射传感器排列组成,分别以半包围的形式布置于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的右边,其检测范围分别覆盖从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右边进行检票时手部和/或手臂会探入的区域,用于检测从右边进行的检票动作。
当然,上述红外发射传感器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仅是示例性说明,根据闸机实际构造的不同,可作出适应性调整。例如在闸机检票操作区面积允许的情况可,可进一步增加传感器的数量,并将传感器排列的更加紧密,以提高检测精度,或者,除了“C”形和“U”形,传感器还可以排列呈如图6(a)、图6(b)、图6(c)、图6(d)所示的方括号形、斜线形、弧线形或折线形等形状,或以上几种排列形式组合使用。此外,也不局限于在一维方向上进行线性排列,还可以在二维方向上进行矩阵排列,或者在三维空间上进行立体排列。
请参考图3,图3为红外反射传感器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所示,单个红外反射传感器的VCC接24V电源,Vcc接5V电源,E输出信号,经二极管D2、电阻R3、Vcc电源转化后TTL电平输出到Ts;当红外反射传感器无遮挡时,D1发光管的发射光反射不到接收管E,接收管E对地不导通,Ts输出高电平‘1’;当红外反射传感器被遮挡时,D1发光管的发射光经遮挡物反射到接收管E,接收管E对地导通,Ts输出低电平‘0’。
Ts的电平变化随传感器的遮挡状态而变化,该Ts信号直接输入到主控器的I/O口,用于判断红外传感器的遮挡状态。
请参考图4,图4为红外反射传感器的向外发散布置的示意图。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红外反射光幕所能检测到的肢体部位与其排列方式、布置位置以及检测方向相关。如果将各红外反射光幕在其所在区域的表面上,以向外发散的方式进行布置,使其检测方向与所在的平面形成25°~75°的夹角,则红外反射光幕将更多的检测到手臂;如果各红外反射光幕的检测方向朝向正上方,且较为靠近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则将更多的检测到手部(手腕为手臂的前端,应当视为手臂部分)。
如果各红外反射光幕的检测方向朝向正上方,但较为靠近外侧,则也将更多的检测到手臂,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红外反射传感器在检票操作区的右边沿纵向直线排列,并尽量靠近闸机1顶面的右边,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的红外反射传感器可以通过设置间隔进行区分,见图7(a),也可以不设置间隔仅在电路上进行区分,见图7(b)。
通过上述传感器所能检测到的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或手臂的位置。例如,由于传感器仅设置在右边区域,当传感器未被遮挡时,说明乘客的手部或手臂位于左边区域,从左边进行检票,只有当传感器被遮挡时,才说明乘客的手部或手臂位于右边区域,从右边进行检票。当然,为了同时获得手部和手臂的位置信息,也可以设置两道或多道红外反射光幕,同时检测检票人员的手部和手臂,下同。
为了获取检票人员手部或手臂的方向信息,可以将不同方向上的传感器依次排序并编号,通过分析不同编号的传感器被遮挡的情况,判断出手部或手臂的方向,或者,可以将传感器在感应区右边区域以矩阵形式排列,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被遮挡的情况,得出手部或手臂的方向信息。可见,方向信息含有手部或手臂右边朝向或来自那个方向的信息,会更加有利于对检票人员所在的通道做出准确判断。
为了获取检票人员手部或手臂的轨迹信息,可以将传感器在右边区域以矩阵形式排列,然后通过分析传感器被遮挡的起点、终点和顺序,得出手部或手臂的轨迹信息。轨迹信息含有手部或手臂从右边执行检票动作的移动信息,会更加有利于对检票人员所在的通道做出准确判断。
由于通过方向信息和轨迹信息来确定检票人员所在的检票通道的方式较位置信息更加容易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其能够通过位置信息确定检票人员所在的检票通道的基础上,同样可以通过方向信息和轨迹信息来确定检票人员所在的检票通道,因此,为节约篇幅,本文将主要以手臂位置信息为例对通道管理设备和方法进行说明。
上述闸机1为同时设有插票检票单元和感应检票单元的闸机,且红外反射光幕同时设置在入票口2、出票口3和感应区4右边,出于简化的考虑,也可以将红外反射光幕只设置在入票口2或出票口3右边,由于在取票时,检票人员的站位会更加靠前,且肢体动作更容易被捕捉,因此优选将红外反射光幕设置在出票口3右边;除此之外,有的闸机会仅设有插票检票单元,有的闸机会仅设有感应检票单元,对于设有插票检票单元的闸机而言,红外反射光幕等用于检测检票动作的传感器可设于入票口2和/或出票口3右边,对于设有感应检票单元的闸机而言,可设于感应区4右边。
至于传感器的选型,本文不作具体限定,除了红外反射传感器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能够检测到乘客位置和肢体动作传感器,例如不同类型的遮挡触发式传感器、接近触发式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或深度传感器,其既可以输出数字信号,也可以输出模拟信号,均可以用来实现本发明目的。
当然,本发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将传感器设置在闸机本体上,还包括将传感器以其他方式设置在闸机本体之外的地方。例如,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右边的红外反射传感器悬空设置在闸机本体的上方,其检测方向朝向下方,也能够在入票口2、出票口3、以及感应区4右边形成红外反射光幕,当有检票动作发生时,同样会触发相应的红外反射传感器。
处理单元用于对通过红外反射光幕获取的肢体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检票人员是否位于右检票通道,若检票合格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则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若检票合格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则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允许乘客通行,完成一次检票操作。
具体地,处理单元可包括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能够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的检测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的检测数据,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的位置、方向或轨迹;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确定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是否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本发明增加了相邻闸机具有联动功能,每台闸机可只控制其左侧的闸门,当使用闸机检票而需要开启其右侧闸门时,闸机通知(通过IO通信或485总线通信或232通信等)其右边的闸机开门,让其右边通道的乘客通行。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也可以合并为同一单元,也就是由一个单元同时处理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并输出控制命令,实现处理和控制功能,其同样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上述通道管理设备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左右检票通行的方法作详细说明。
首先,介绍本发明判断乘客所处通道的判断原理。如图5所示,乘客持纸票检票往入票口2插票时所站区域为A;乘客持卡检票时站于感应区4对应的区域B;乘客持纸票检票后,从出票口3取票时所站区域为C。
考虑到大多数乘客已经习惯遵循“右边原则”,会从闸机左边进行检票,只有少数乘客会从右边进行检票,因此,本发明并未在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左边区域设置传感器来检测左边的检票动作,而是仅在右边区域设置了传感器,在大多数情况下,闸机仍按照“右边原则”在检票合格后开启左边闸门,只有在捕捉到从右边进行检票的动作之后,才会开启右边闸门,如此,可有效的简化闸机结构,使判断乘客所在通道的过程更加简单。
根据人体工程学及乘客检票时手臂的伸展习惯,乘客在检票区域A、B、C检票或刷卡时,手臂肯定会遮挡红外反射光幕中的一些传感器;刷卡检票、纸票检票时手臂的晃动、伸展方向、路径轨迹都是不同的,相应的对这些传感器的状态影响也是不同的;传感器被遮挡的越多,说明该红外反射光幕与手臂动作的相关性越强,对判断手臂位置的贡献值越大;结合实际检票情况,用权值表示。
具体权值见下表:
乘客检票时手臂遮挡光幕的传感器数量用N(6)、N(8)、N(10)表示。
手臂对右半边红外反射光幕6、8、10的影响用加权后的传感器数量累加和N表示,即:N=N(6)×A+N(8)×B+N(10)×C。
进而根据N来判断乘客检票时手臂的位置,进一步根据手臂位置推断出乘客检票时所处的通道,根据通道开启对应闸门,避免乘客因使用左边闸机检票而自己所处通道不开门的情况。
各红外反射光幕的权值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数值,在感应检票模式下,入票口的预设权值A可以为0~20,感应区的预设权值B可以为70~100,出票口的预设权值C可以为0~10;在插票检票模式下,入票口的预设权值A可以为0~30,感应区的预设权值B可以为0~20,出票口的预设权值C可以为60~100。
该方法的判断过程如下:
纸票检票情况:
1.当检测到入票口2有票插入时,设置本次检票为纸票检票模式,采集N(6);
2.处理纸票检票;
3.传送纸票到出票口3,等待票被取走;
4.当检测到出票口3的纸票被取走时,采集N(8)、N(10);
5.使用纸票检票模式的权值A、B、C计算N。
刷卡检票情况:
1.当刷卡区4有刷卡信号时,设置本次检票为刷卡检票模式,采集N(6)、N(8)、N(10);
2.使用刷卡检票模式的权值A、B、C计算N。
根据N计算结果,判断乘客所处通道的过程如下:
若其检测数据N大于零,即右边的传感器被触发,则判断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若其检测数据N等于零,即右边的传感器未被触发,则判断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左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左边通道,开启左边通道的闸门。
为避免出现误开启现象,可以为检测数据N设定一预设值,若其检测数据大于该设定值,则判断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若其检测数据小于该设定值,则即便传感器被触发,也不认为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例如,若传感器被触发的时间非常短,小于正常检票时遮挡传感器的时间;或者,传感器被触发的数量很少,只有一两个,少于正常检票时遮挡传感器的数量,则都不认为检票人员执行了检票动作。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可将传感器布置在只有检票人员在闸机右边检票时才会触发,而在左边检票时不会触发的位置。
上述在处理过程中用于判断的检测数据为被遮挡传感器加权后的数量,可以理解,除了采用传感器的数量作为判断的依据,还可以采用能够反映传感器被遮挡情况的输出值或输出信号的强弱以及经过转换、计算等方式处理之后所得到的数据。
若获取的是乘客手部或手臂的方向信息,则当手部或手臂指向右前、右中方向时(这里定义乘客通行方向为前方),不仅可以判定手部或手臂位于右边区域,而且可以直接判定检票人员在右边通道进行检票,或者,当手部或手臂指向右后方向时,也直接判定检票人员在右边通道进行检票。
若获取的是乘客手部或手臂的轨迹信息,则当手部或手臂从右前、右中方向向检票操作端移动时,不仅可以判定手部或手臂位于右边区域,而且可以直接判定检票人员在右边通道进行检票,或者,当手部或手臂从右后方向向检票操作端移动时,也直接判定检票人员在右边通道进行检票。
通过制定不同的通行放行规则,设定开启闸门的条件,可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同样能够准确开启乘客所在通道的闸门。因此,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左右检票通行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通道管理设备的说明中已经包含了对本发明所提供通行方法的说明,因此,对于通行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上文,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通道管理设备和方法,通过在检票区域右边布置传感器检测乘客的检票动作,确定乘客处于那个通道内检票,进而开启相应通道闸门,使乘客通行,乘客无论使用左侧闸机或右侧闸机检票,都能开启乘客所在通道的闸门,从而提高检票通过率,减少通道拥堵,方便乘客通行,其可以作为完全放开允许左右检票的设备和方法来使用,而无需提醒乘客右手检票、左侧通道通行。
考虑到绝大多数使用者都已习惯“右边原则”,因此其也可以作为附加功能增设在闸机上来应对左边检票的情况,当其作为附加功能出现时,闸机依然以右边检票通行为主,其可以将检票区域设计成向左侧倾斜的形式或者在检票区域的右边设置遮挡部件等方式,来引导行人贯彻执行“右边原则”,当有左边检票行为发生时,可以被及时识别、处理,确保开启乘客所在通道的闸门,方便乘客通行。
由于该闸机具有左右检票通行功能,因此在设置一排闸机形成多个通道时,最左边的闸机既可以是不具有检票功能的假体闸机,也可以具有单边检票功能的闸机(在闸机右边检票),同理,最右边的闸机也可以是假体闸机或具有单边检票功能的闸机(在闸机左边检票),其结构和功能在上述闸机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简化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左右检票通行功能的通道管理设备及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包括左右两边为检票通道的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设有: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控制单元,用于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以及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
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传感器检测检票人员的检票动作,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所述闸机设有插票检票单元和/或感应检票单元,所述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如下:对于插票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插票检票单元的入票口和/或出票口右边;对于感应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感应检票单元的感应区右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数量均为多个,并以线性、阵列或立体的方式排列,其检测范围覆盖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在进行检票时手部和/或手臂探入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以半包围的形式布置于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的右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排列呈开口向左的“C”形、“U”形或“V”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其所在区域的表面上,所述传感器具有向外发散的布置角度或检测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能够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的检测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获得的检测数据,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的位置、方向或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确定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是否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9.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包括:
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
根据检票动作的检测结果,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不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左检票通道闸门,以及在检票合格后且确定检票人员处于右检票通道时,开启右检票通道的闸门;
通过传感器检测检票人员检票时进入所述闸机右边区域的检票动作,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在所述闸机上设置插票检票单元和/或感应检票单元,将所述传感器按下述方式布置:对于插票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插票检票单元的入票口右边和/或出票口右边;对于感应检票单元,其设于所述感应检票单元的感应区右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数量均为多个,并以线性、阵列或立体的方式排列,其检测范围覆盖所述入票口、出票口和/或感应区右边在进行检票时手部和/或手臂探入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获得能够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的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检测数据,确定检票人员是否处于右检票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的位置、方向或轨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检票人员肢体信息包括确定检票人员在执行检票动作时手部和/或手臂是否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N大于“零”,则确定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所述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N大于设定值,则确定执行检票动作的肢体处于、指向或经过所述闸机检票操作端的右边区域,确定检票人员位于右边通道,开启右边通道的闸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应检票模式下,所述检测数据N为根据所述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检测数据N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和/或出票口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应检票模式和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检测数据N均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之和。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应检票模式和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检测数据N均为根据所述入票口、出票口以及感应区右边的传感器获得的检测数据分别加权后的和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左右检票通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应检票模式下,所述感应区的权值大于所述入票口和出票口的权值;在插票检票模式下,所述出票口的权值大于所述感应区和入票口的权值。
CN201610500013.4A 2016-06-29 2016-06-29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Active CN106127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0013.4A CN106127901B (zh) 2016-06-29 2016-06-29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0013.4A CN106127901B (zh) 2016-06-29 2016-06-29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7901A CN106127901A (zh) 2016-11-16
CN106127901B true CN106127901B (zh) 2019-08-13

Family

ID=57284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0013.4A Active CN106127901B (zh) 2016-06-29 2016-06-29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7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58939B (zh) * 2016-11-21 2019-03-15 河南辉煌城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进出站闸机
CN112530059B (zh) * 2020-11-24 2022-07-05 厦门熵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闸内拉杆箱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314A (zh) * 2007-11-14 2009-05-20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闸机通道系统、闸机通道的通行目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2779359A (zh) * 2012-07-13 2012-11-14 南京大学 基于深度图像进行通行检测的自动检票装置
CN103310511A (zh) * 2013-05-30 2013-09-18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旅客身份核查安检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12432A (zh) * 2014-03-13 2015-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自动门控制装置以及自动门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0009B2 (ja) * 2004-11-24 2010-12-1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ゲート装置
JP5493420B2 (ja) * 2009-03-25 2014-05-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行認証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314A (zh) * 2007-11-14 2009-05-20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闸机通道系统、闸机通道的通行目标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2779359A (zh) * 2012-07-13 2012-11-14 南京大学 基于深度图像进行通行检测的自动检票装置
CN103310511A (zh) * 2013-05-30 2013-09-18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 一种旅客身份核查安检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12432A (zh) * 2014-03-13 2015-09-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自动门控制装置以及自动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7901A (zh)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01956B1 (en) Passenger counter
CN105354912B (zh) 一种检测纸币的方法及装置
CN201498035U (zh) 地铁afc系统乘客通行控制设备
CN106127865B (zh) 检票方法和通道管理设备
CN208421251U (zh) 具有放射性检测功能的闸机单元及相关闸机系统
CN106127901B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N105951635B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N104850804B (zh) 基于电路特征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
CN108241177A (zh) 单人通行通道的防尾随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5354913A (zh) 一种检测纸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20610B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N106127866B (zh) 检票方法和通道管理设备
CN207008719U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
CN107221056B (zh) 基于人体识别来进行阻挡的方法
CN106149587B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N106127902B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及左右检票通行方法
CN208547981U (zh) 一种基于安全帽识别和ic卡识别的门禁系统
CN213876868U (zh) 一种通道闸机防尾随检测系统
CN207003311U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
CN205920524U (zh) 左右检票通行的通道管理设备
CN113611029B (zh) 监测方法、装置、门禁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93569A (zh)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KR101678313B1 (ko) 레이더를 이용한 인원 계수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5354095U (zh) 自动检票人行通道中通行物体识别装置
MXPA05013283A (es) Maquina bancaria automatizada con resistencia mejorada al frau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