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5416A -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25416A
CN106125416A CN201610813797.6A CN201610813797A CN106125416A CN 106125416 A CN106125416 A CN 106125416A CN 201610813797 A CN201610813797 A CN 201610813797A CN 106125416 A CN106125416 A CN 106125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ting
electrode
liquid crystal
layer
distri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37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竹
徐小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wei Yunshi (shangha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37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125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125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25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和该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上述液晶光栅还包括形成于上基板或下基板上的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各个光栅电极区并排且相互平行,每一个光栅电极区设置有第一光栅电极和第二光栅电极,该第一光栅电极和该第二光栅电极呈叉指状设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液晶光栅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的光栅电极区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简化了液晶光栅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的整体透光率。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栅式立体显示器是在现有的平板显示器上采用贴合工艺安置一块液晶光栅。光栅式立体显示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狭缝光栅的周期性间隔的遮挡作用来遮挡或引导光线至人眼,使人的左眼和右眼看见各自的图像。液晶电控光栅是指在外电场作用下,液晶光学特性可被调节,形成狭缝光栅的效果。液晶光栅是指利用液晶的折射率等光学特性周期变化引起光线偏转特性及相位差的变化的一类器件。
当前,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液晶光栅,该液晶光栅主要包括:在两块带电极图案的玻璃基板中间灌入液晶层,即光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位于液晶层的两侧。当液晶光栅盒上施加适当的电场,液晶分子重新组合排列,入射光透过液晶层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转,再结合正交的偏光片,形成狭缝光栅,从而使显示设备呈现三维立体效果;而在一定的电场条件下,液晶盒也可实现透明状态,使显示设备保持二维显示效果。此类液晶光栅具有分辨率高、驱动电压低、功耗小、体积小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裸眼立体显示领域。然而由于考虑到在现有的平板显示器上方再加一层液晶光栅时,为了尽量降低液晶光栅对画面的亮度的影响,需要确保液晶光栅的透光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相关技术中的液晶光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位于液晶层的两侧,液晶光栅的层数多,存在透光率比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液晶光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位于液晶层的两侧,液晶光栅的层数多,存在透光率比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所述液晶光栅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上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各个所述光栅电极区并排且相互平行,每一个所述光栅电极区设置有第一光栅电极和第二光栅电极,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叉指状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横向叉指状设置在所述光栅电极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在所述光栅电极区。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并排且相互平行的、条状的浮空电极区,所述浮空电极区和所述光栅电极区间隔排布。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各个所述浮空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各个所述光栅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所述浮空电极区和所述光栅电极区的宽度相等。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浮空电极区包括浮空电极;
所述浮空电极为形成于所述浮空电极区的整体电极、镂空电极或叉指状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或者,
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面板,包括2D显示屏、以及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所述液晶光栅设置于所述2D显示屏的出光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3D显示面板。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光栅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该方法包括:
在应用所述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进行3D显示时,使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间形成电场,从而使所述液晶层形成明暗相间的狭缝光栅;
在应用所述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进行2D显示时,使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间不形成电场,从而使所述液晶层整面透光。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该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该上基板和该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上述液晶光栅还包括形成于上基板或下基板上的电极层,该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各个光栅电极区并排且相互平行,每一个光栅电极区设置有第一光栅电极和第二光栅电极,该第一光栅电极和该第二光栅电极呈叉指状设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液晶光栅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的光栅电极区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简化了液晶光栅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的整体透光率,同时,还简化了液晶光栅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液晶光栅的生产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第一种液晶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液晶光栅形成的狭缝光栅效果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第二种液晶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b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第三种液晶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一种3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所提供的一种3D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的液晶光栅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位于液晶层的两侧,液晶光栅的层数多,存在透光率比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下面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液晶光栅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101和下基板102,该上基板101和该下基板102之间设置有液晶层103,上述液晶光栅还包括形成于上述上基板101或上述下基板102上的电极层104,该电极层104包括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1041,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并排且相互平行,每一个光栅电极区1041设置有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呈叉指状设置。
具体的,上述电极层104中的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并行间隔排布(如图1中右上方图案为液晶光栅中电极层104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各个虚线框表示光栅电极区1041),两两相邻的光栅电极区1041之间的间距相等,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无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不形成电场,液晶层103整体透光,3D显示面板处于2D显示模式;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作用于液晶层103时,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不透光,形成黑色条纹,黑色条纹的宽度与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相同,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以外的区域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透光,形成透光条纹,使得液晶层103形成多个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实现裸眼屏障栅栏式3D显示效果,3D显示面板处于3D显示模式,因而,通过控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电压差值实现二维显示模式和三维显示模式的随机切换,同时还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的整体透光率,有助于用户更好的观看体验。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液晶光栅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103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104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104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104,简化了液晶光栅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的整体透光率,同时,还简化了液晶光栅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液晶光栅的生产效率。
其中,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呈叉指状设置的方式可以是横向排布,也可以是竖向排布,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进行选择相应的掩膜光刻版即可,因而,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排布可以有以下两种排布方式,具体为:
第一种光栅电极排布方式,如图2a所示,上述第一光栅电极11和上述第二光栅电极22呈横向叉指状设置在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
具体的,图2a中各个虚线框表示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1041,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间隔并行排布,每一个光栅电极区1041内设置有呈横向叉指状排布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间距也相等,每个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第一光栅电极11通过电极线与负电极连接,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引出的电极线采用并联的方式与负电极连接,每个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第二光栅电极22通过电极线与正电极连接,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引出的电极线采用并联的方式与正电极连接,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作用于液晶层103时,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不透光,形成黑色条纹,黑色条纹的宽度与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相同,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以外的区域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透光,形成透光条纹,使得液晶层103形成多个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实现裸眼屏障栅栏式3D显示效果。
第二种光栅电极排布方式,如图2b所示,上述第一光栅电极11和上述第二光栅电极22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在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
同样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第二种排布方式与第一种排布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通常为透明导电材料ITO(Indium TinOxide,锡铟金属氧化物)。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给出了两种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叉指状设置方式,呈横向叉指状设置或者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需求选择所需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光栅电极排布方式。
进一步的,上述电极层104还包括多个并排且相互平行的、条状的浮空电极区,该浮空电极区和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间隔排布,其中,该浮空电极区也可以为透明导电材料ITO(Indium Tin Oxide,锡铟金属氧化物),该浮空电极区可以接地GND,该浮空电极区和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位于同一膜层,同时制作而成,具体生产工艺可以是:在上基板101上或者下基板102上蒸镀一整层全覆盖的透明导电材料,再使用掩模光刻版将光栅电极区1041内除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以外的透明导电材料腐蚀掉,此时,第一光栅电极11、第二光栅电极22、浮空电极区为透明导电材料。
具体的,各个上述浮空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各个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之间宽度相等,上述浮空电极区和上述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相等。
其中,各个浮空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之间宽度也相等,且浮空电极区和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同样相同,能够保证每个浮空电极区具有相同的透光性,且能够保证在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存在电场的情况下,形成多个明暗相间且宽度相同的条纹,从而实现裸眼屏障栅栏式3D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浮空电极区包括浮空电极;该浮空电极为形成于上述浮空电极区的整体电极、镂空电极或叉指状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液晶光栅透光率的均匀性,在各个浮空电极区上制作与光栅电极区1041相似的电极图案,考虑到光栅电极区1041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具有两种排布方式,对应的,浮空电极区中浮空电极也具有两种电极图案,具体为:
第一种浮空电极排布方式,如图3a所示,对应于光栅电极区1041设置有呈横向叉指状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即图2a中示出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104的图形结构),在浮空电极区1042设置有多个横向排布的条形浮空电极33,且两两相邻浮空电极33之间的竖向间距和相邻的第一光栅电极11与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竖向间距相等,各个浮空电极33可以接地GND,浮空电极33和第一光栅电极11、第二光栅电极22位于同一膜层,同时制作而成,具体生产工艺可以是:在上基板101上或者下基板102上蒸镀一整层全覆盖的透明导电材料,再使用掩模光刻版将光栅电极区1041内除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以外的透明导电材料腐蚀掉,以及将浮空电极区1042内除浮空电极33以外的透明导电材料腐蚀掉,此时,第一光栅电极11、第二光栅电极22、浮空电极33为透明导电材料。
第二种浮空电极排布方式,如图3b所示,对应于光栅电极区1041设置有呈纵向叉指状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即图2b中示出的液晶光栅中电极层104的图形结构),在浮空电极区1042设置有多个纵向排布的条形浮空电极33,且两两相邻浮空电极33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相邻的第一光栅电极11与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横向间距相等,各个浮空电极33可以接地GND,浮空电极33和第一光栅电极11、第二光栅电极22位于同一膜层,同时制作而成,具体的制作工艺与第一种浮空电极排布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各个浮空电极区1042上制作与光栅电极区1041相似的电极图案,从而提高液晶光栅透光率的均匀性,另外,考虑到光栅电极区1041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具有两种排布方式,对应的,也给出了浮空电极区1042中浮空电极33的两种电极图案。
如图4所示,示出了上述液晶光栅形成的狭缝光栅效果示意图,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作用于液晶层103时,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不透光,形成黑色条纹,黑色条纹的宽度与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相同,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以外的区域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透光,形成透光条纹,透光条纹的宽度与浮空电极区1042相同,使得液晶层103形成多个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实现裸眼屏障栅栏式3D显示效果。
具体的,考虑到电极层104可以设置在上基板101上,也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02上,因而,具有以下两种液晶光栅的层级设置方式,具体为:
第一种,如图5a所示,上述电极层104可以设置于上述上基板101朝向上述液晶层103一侧;
另外,上述液晶光栅还包括设置于电极层104朝向下基板102一侧的第一取向膜层,以及设置于下基板102朝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二取向膜层,以及设置于上基板101背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一偏振片,以及设置于下基板102背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二偏振片;即第一取向膜层设置于电极层104和液晶层103之间,第二取向膜层设置于下基板102和液晶层103之间;
第二种,如图5b所示,上述电极层104还可以设置于上述下基板102朝向上述液晶层103一侧。
另外,上述液晶光栅还包括设置于上基板101朝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一取向膜层,以及设置于电极层104朝向上基板101一侧的第二取向膜层,以及设置于上基板101背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一偏振片,以及设置于下基板102背向电极层104一侧的第二偏振片;即第一取向膜层设置于上基板101和液晶层103之间,第二取向膜层设置于电极层104和液晶层103之间;
其中,上述第一取向膜层和上述第二取向膜层均靠近液晶层103,即液晶层103的两侧均设置有取向膜层,能够使液晶有序排列并均匀分布;同时,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能够对经过的光线进行过滤,形成偏振光。
进一步的,上述液晶光栅中的下基板102与2D显示屏中的上基板101共用同一块基板,进一步简化3D显示面板的结构,无需进行2D显示屏与液晶光栅的贴合工步,进而简化整个3D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且减少一块基板,从而不仅降低了3D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还减少了3D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光栅中,通过将液晶光栅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103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104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104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104,简化了液晶光栅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的整体透光率,同时,还简化了液晶光栅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液晶光栅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给出了两种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叉指状设置方式,呈横向叉指状设置或者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需求选择所需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光栅电极排布方式;更进一步的,通过在各个浮空电极区1042上制作与光栅电极区1041相似的电极图案,从而提高液晶光栅透光率的均匀性,另外,考虑到光栅电极区1041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具有两种排布方式,对应的,也给出了浮空电极区1042中浮空电极33的两种电极图案。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显示面板,如图6所示,该3D显示面板60包括2D显示屏、以及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液晶光栅601,该液晶光栅601设置于上述2D显示屏的出光侧。
其中,液晶光栅601的屏幕大小一般与配套使用的2D显示屏602的屏幕大小一致,在2D显示屏602的出光侧设置该液晶光栅601,2D显示屏和液晶光栅601可以通过贴合工艺将液晶光栅601的下基板102和2D显示屏的上基板101粘接在一起,也可以使液晶光栅601的下基板102和2D显示屏602的上基板101共用同一块基板。优选的,通过采用将液晶光栅601的下基板102与2D显示屏602的上基板101共用同一块基板的方式,进一步简化3D显示面板60的结构,无需进行2D显示屏602与液晶光栅601的贴合工步,进而简化整个3D显示面板60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且减少一块基板,从而不仅降低了3D显示面板60的制作成本,还减少了3D显示面板60的厚度。
具体的,2D显示屏602可以选用各种类型的显示屏,且对于不同的2D显示屏602而言,3D显示面板60的整体结构和各个基板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上述2D显示屏602为液晶显示屏,上述3D显示面板60还包括设置于上述2D显示屏602的入光侧的背光模组;或者,上述2D显示屏602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屏。
其中,上述2D显示屏602为液晶显示屏时,2D显示屏602的上基板101为彩膜基板或封装基板,2D显示屏602的下基板102为阵列基板。
其中,上述2D显示屏602为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时,2D显示屏602的上基板101为封装基板或保护基板,2D显示屏602的下基板102为阵列基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面板60中,该显示面板包括2D显示屏和设置于该2D显示屏的出光侧的液晶光栅601,通过将液晶光栅601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103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104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104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104,简化了液晶光栅601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601的3D显示面板60的整体透光率,同时,还简化了液晶光栅601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液晶光栅601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给出了两种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叉指状设置方式,呈横向叉指状设置或者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需求选择所需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光栅电极排布方式;更进一步的,通过在各个浮空电极区1042上制作与光栅电极区1041相似的电极图案,从而提高液晶光栅601透光率的均匀性,另外,考虑到光栅电极区1041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具有两种排布方式,对应的,也给出了浮空电极区1042中浮空电极33的两种电极图案。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3D显示装置1包括如实施例二所述的3D显示面板60。
具体的,上述3D显示装置1可以是显示器,将上述3D显示面板60通过特定的电路连接关系设置于显示器的壳体内,其中,3D显示面板60种的液晶光栅601的屏幕大小一般与配套使用的2D显示屏602的屏幕大小一致,在2D显示屏602的出光侧设置该液晶光栅601,且液晶光栅601的下基板102和2D显示屏602的上基板101共用同一块基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D显示装置1中,该显示装置包括3D显示面板60,该显示面板包括2D显示屏和设置于该2D显示屏的出光侧的液晶光栅601,通过将液晶光栅601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设置于液晶层103的同侧,且设置于同一电极层104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并且正电极和负电极采用叉指状设置,由原来的两层电极层104简化为只需一层电极层104,简化了液晶光栅601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液晶光栅601的3D显示面板60的整体透光率,同时,还简化了液晶光栅601的制作工艺流程,提高了液晶光栅601的生产效率;进一步的,给出了两种光栅电极区1041内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的叉指状设置方式,呈横向叉指状设置或者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艺需求选择所需的光栅电极区1041内的光栅电极排布方式;更进一步的,通过在各个浮空电极区1042上制作与光栅电极区1041相似的电极图案,从而提高液晶光栅601透光率的均匀性,另外,考虑到光栅电极区1041中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具有两种排布方式,对应的,也给出了浮空电极区1042中浮空电极33的两种电极图案。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光栅601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液晶光栅601,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应用上述液晶光栅601的3D显示面板60进行3D显示时,使上述第一光栅电极11和上述第二光栅电极22间形成电场,从而使上述液晶层103形成明暗相间的狭缝光栅;
在应用上述液晶光栅601的3D显示面板60进行2D显示时,使上述第一光栅电极11和上述第二光栅电极22间不形成电场,从而使上述液晶层103整面透光。
在本发明提供的液晶光栅601的控制方法中,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无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不形成电场,液晶层103整体透光,3D显示面板60处于2D显示模式;当光栅电极区1041中的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存在电压差时,第一光栅电极11和第二光栅电极22之间形成电场,该电场作用于液晶层103时,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不透光,形成黑色条纹,黑色条纹的宽度与光栅电极区1041的宽度相同,各个光栅电极区1041以外的区域所在位置处对应的液晶透光,形成透光条纹,使得液晶层103形成多个明暗相间的条纹,从而实现裸眼屏障栅栏式3D显示效果,3D显示面板60处于3D显示模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基板和下基板,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光栅还包括形成于所述上基板或所述下基板上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多个条状的光栅电极区,各个所述光栅电极区并排且相互平行,每一个所述光栅电极区设置有第一光栅电极和第二光栅电极,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叉指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横向叉指状设置在所述光栅电极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呈纵向叉指状设置在所述光栅电极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还包括多个并排且相互平行的、条状的浮空电极区,所述浮空电极区和所述光栅电极区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浮空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各个所述光栅电极区之间宽度相等,所述浮空电极区和所述光栅电极区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空电极区包括浮空电极;
所述浮空电极为形成于所述浮空电极区的整体电极、镂空电极或叉指状电极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或者,
所述电极层设置于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
8.一种3D显示面板,包括2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所述液晶光栅设置于所述2D显示屏的出光侧。
9.一种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3D显示面板。
10.一种液晶光栅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应用所述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进行3D显示时,使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间形成电场,从而使所述液晶层形成明暗相间的狭缝光栅;
在应用所述液晶光栅的3D显示面板进行2D显示时,使所述第一光栅电极和所述第二光栅电极间不形成电场,从而使所述液晶层整面透光。
CN201610813797.6A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6125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3797.6A CN106125416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3797.6A CN106125416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25416A true CN106125416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27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3797.6A Pending CN106125416A (zh) 2016-09-09 2016-09-09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1254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236A (zh) * 2018-03-07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1894A1 (en) * 2009-07-03 2011-01-06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789061A (zh) * 2012-08-10 2012-1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差挡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30555A (zh) * 2012-08-31 2012-12-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液晶光栅及3d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98334A (zh) * 2015-06-26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01894A1 (en) * 2009-07-03 2011-01-06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789061A (zh) * 2012-08-10 2012-1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差挡板及显示装置
CN102830555A (zh) * 2012-08-31 2012-12-19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液晶光栅及3d触控显示装置
CN104898334A (zh) * 2015-06-26 2015-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触控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3236A (zh) * 2018-03-07 2018-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显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3786B (zh) 显示装置和液晶屏障器件
CN102629041B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07632B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
CN103699269B (zh) 一种双面触摸显示装置
CN209373316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7632453A (zh) 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901680B (zh) 菲涅耳液晶透镜及可切换式平面/立体显示面板
CN103941934B (zh) 一种内嵌式电容触摸显示面板及内嵌式电容触摸显示装置
CN109669305B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CN10213567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25417A (zh)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03159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72092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7463044B (zh) 像素结构及主动开关阵列基板
CN206057761U (zh)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571716B (zh) 上基板及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制备方法
CN107153488A (zh) 一种单层触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6125446A (zh)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和3d显示装置
CN109270752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2682677A (zh)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以及屏障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14343A (zh) 边缘场开关模式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42939A (zh) 用于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件及其具有该显示器件的显示装置
CN103698926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0881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器
CN106405849A (zh) 立体成像装置和用户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