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23454B - 冰箱门 - Google Patents
冰箱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123454B CN106123454B CN201610099935.9A CN201610099935A CN106123454B CN 106123454 B CN106123454 B CN 106123454B CN 201610099935 A CN201610099935 A CN 201610099935A CN 106123454 B CN106123454 B CN 1061234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display device
- sensor
- aforementioned display
- front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movable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6—Visual displays
- F25D2400/361—Interactive visual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门可包括:前面板,形成冰箱门的前部面的外观;门衬,与上述前面板相结合,形成上述冰箱门的背面的外观;绝热材料,填充于在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形成的绝热空间;触摸传感器组件,紧贴配置于上述前面板的后面,检测上述前面板的触摸操作;显示器组件,通过上述绝热空间的上端插入于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的空间,通过上述前面板显示冰箱的工作状态;传感器连接器,形成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一侧;以及,显示器连接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组件的一侧,若上述显示器组件插入于安装位置时,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进行电结合。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5月7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申请号为10-2015-006375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家用电器的触摸传感器组件可包括电容式传感器或电阻电池方式的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检测使用人员的触摸操作,并处理成信号来实现家用电器的工作。
并且,最近的家用电器通常使用的外置部件为钢或以具有钢的效果的方式涂敷处理的外置部件,或者玻璃。而且,正在开发当使用人员触摸这种外置部件的表面时,可容易识别触摸动作的触摸传感器组件。
另一方面,冰箱为可在内部储存空间中低温储存食物的家电。为此,冰箱利用通过与在冷冻循环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存空间的内部,从而可以以最佳状态保管所储存的食物。
上述冰箱的内部可由冷藏室和冷冻室构成,在上述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内部设有搁架、抽屉、篮子等收纳部件。并且,上述冷藏室和冷冻室被门遮蔽。上述冰箱根据上述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配置及门的形态分为多种。
最近,随着高级化及多功能化趋势,冰箱的外观进一步得到改善,而且具有多种便利装置的冰箱正在上市。
例如,正在开发构成外观的外置部件包括形成有钢(steel)或玻璃或与这些类似的涂层的原材料,并利用为了让使用人员易于进行操作的多种结构的显示器和操作装置的冰箱。
韩国授权特许第10-0634365号公开了基于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冰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门,在上述冰箱门设有触摸传感器组件,其能够提高前面板的操作部的触摸操作的识别率,并防止在冰箱门的发泡成型或使用中产生的静电引起触摸传感器组件受到损坏。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门,其可包括:前面板,形成冰箱门的前部面的外观;门衬,与上述前面板相结合,形成上述冰箱门的背面的外观;绝热材料,填充于在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形成的绝热空间;触摸传感器组件,紧贴配置于上述前面板的后面,检测上述前面板的触摸操作;显示器组件,通过上述绝热空间的上端插入于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的空间,通过上述前面板显示冰箱的工作状态;传感器连接器,形成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一侧;以及,显示器连接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组件的一侧,若上述显示器组件插入于安装位置时,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进行电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边缘由传感器支撑部的外侧支撑,上述触摸传感器的中央不被支撑。因此,当向触摸传感器传递在使用人员触摸显示在外置部件或前面板上的操作部时所发生的位移时,按压上述触摸传感器的力集中于上述触摸传感器的中央,上述触摸传感器可有效检测上述操作部的按压操作。
即,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上述传感器支撑部支撑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边缘,以此可使放置于上述触摸传感器中央的陶瓷原件更加容易地弹性变形,因此,可提高上述触摸传感器的感光度。
并且,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操作识别部分借助弹性部件维持紧贴于外置部件或前面板的状态。因此,可准确地检测当使用人员触摸外置部件或前面板时所发生的上述外置部件或前面板的位移,即,变形量,从而,具有提高对使用人员的触摸操作的触摸识别率的效果。
尤其,上述弹性部件由支撑部和延伸部构成,以此可稳定地支撑上述触摸传感器的边缘。即,当触摸压力作用于上述触摸传感器时,可防止上述触摸传感器向一侧倾斜的现象。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上述弹性部件可通过压入方式固定安装于外壳,并且,不仅可省略另外的涂敷粘结剂的工序,而且,还可防止因弹性部件安装于脱离安装位置的错误位置而有可能引起的上述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不良。
而且,对触摸传感器组件的操作信号进行处理的传感器控制部与触摸传感器组件相分离,并设于在进行用于使门成型的泡沫发泡过程之后安装的显示器组件。因此,具有如下效果,可防止在制造门的过程中发生的由静电引起的触摸传感器组件受损。不仅如此,具有如下优点,由于使用人员所触摸的部分和上述传感器控制部维持以充分的间隔相隔开的状态,因此,可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静电所导致的损坏。
而且,通过安装有触摸传感器组件的显示器盖附着于前面板的背面,并且显示器组件通过在装饰部件形成的插入口插入安装于门的内部,由此,具有改善门的前部面结构的优点。
并且,将显示器盖安装于准确的位置,并使显示器的光源透过显示窗,从而,不仅具有提高显示窗的识别能力的效果,而且还具有进一步改善门的前部面结构的效果。
而且,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可利用连接器与设有上述传感器控制部的显示器组件容易地相结合。即,上述连接器设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上述显示器组件的对应的位置,仅利用安装上述显示器即能够自然地相连接而无需进行额外的作业。
通过具有这样的连接器结构,无需进行额外的配线作业,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并能够防止配线引起的信号衰减或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门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显示器组件安装于上述冰箱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示出上述冰箱门的前面板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组件、显示器盖、显示器组件、显示器框架及框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沿着图3的6-6′切开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沿着图3的7-7′切开的横向剖视图。
图8为示出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和显示器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9为示出上述显示器盖和显示器框架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示出上述显示器盖和触摸传感器组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从后方观察安装有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上述显示器盖的立体图。
图12为从后方观察上述显示器盖和显示器框架相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13为从后方观察上述显示器盖和显示器框架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14为沿着图2的14-14′切开的切开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6为从前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从后方观察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9为示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触摸传感器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0为构成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a)和后视图(b)。
图21为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安装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图22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隔片的俯视图。
图23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导电箔的俯视图。
图24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触摸助推器的背面立体图。
图25为沿着图2的25-25′切开的剖视图。
图26为图7的C部分的放大图。
图27为示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上述显示器组件的结合前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8为示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上述显示器组件的结合后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尤其,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以在对开门(side by side)冰箱的门安装触摸传感器组件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可适用于能够通过触摸外置部件来输入操作的包括冰箱在内的其他家用电器。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1可包括:机壳,用于形成储存空间;门10,安装于上述机壳来开闭储存空间。
上述储存空间可被划分为左右和/或上下空间,可在上述储存空间的开口的前部面设置用于开闭各个储存空间的多个门10。上述门10可以以滑动或旋转的方式开闭上述储存空间,在关闭上述门10的状态下,可形成上述冰箱1的前部面的外观。
而且,可在上述多个门10中的一个门10设置显示窗11和触摸操作部12。详细地,可在使用人员容易操作并容易识别显示在显示窗11的内容的高度设置上述显示窗11和上述触摸操作部12。
上述显示窗11为用于向外部显示冰箱1的工作状态的单元,从上述门10的内部照射的光投射门10的外部并显示符号或数字等,使得使用人员可在外部进行确认。
上述触摸操作部12为使用人员为了设定冰箱1的运行条件而进行触摸操作的部分,可在上述冰箱门10的前部面的一部分区域设置上述触摸操作部12。而且,可通过包括印刷或蚀刻等的表面加工来实现可检测基于使用人员的按压操作的部分。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门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显示器组件安装于上述冰箱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示出上述冰箱门的前面板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至图4,上述冰箱门10可包括:前面板20,形成上述门10的前部面的外观;装饰部件40、43,设于上述前面板20的上端和下端;以及门衬30,形成上述门10的后部面的外观。
详细地,上述前面板20为形成上述冰箱门10的前部面的部件,可由板状的不锈钢原材料形成。而且,在除冰箱之外的其他家用电器中,上述前面板20可作为家用电器的外置部件。
上述前面板20还可由除不锈钢之外的金属或具有与金属相同质感的原材料形成,根据需要,上述前面板可由玻璃或塑料原材料形成。
上述前面板20不仅可形成上述门10的前部面,而且根据需要,还可形成上述门10的侧面的一部分,并且,还可对上述前面板20的表面进行防指纹处理或发纹加工。
另一方面,上述显示窗11可由配置于上述前面板20的部分区域的多个第一贯通口21形成。上述显示窗11可由多个第一贯通口21的组合构成,上述多个第一贯通口21以留有稠密的间隔的方式穿孔而成,使得上述显示窗11可以显示数字或符号。例如,多个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组合可配置为7段(或88段)形态,还可形成为可显示上述冰箱1的运行条件或工作状态的特定符号或图像、图案或字符的形态。
上述显示窗11的位置在与如下所述的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三贯通口321(参照图5)的位置相对应,使得从显示器组件300的发光二极管313照射出的光可向上述门10的外部放射。上述第一贯通口21可通过激光加工或蚀刻等形成为微细大小,且在光不通过的状态下,可形成为无法在外部容易识别的大小。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内部填充透明的密封部件22。上述密封部件22防止上述第一贯通口21被异物堵塞。上述密封部件22由硅或环氧原材料形成,来封闭上述第一贯通口21,并可由可透射光的透明材料形成。而且,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内侧被上述密封部件22填充,由此,还具有可防止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加工面腐蚀的效果。
上述密封部件22可通过单独的工序填充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内侧,可在进行上述前面板20的表面涂敷过程中填充上述第一贯通口21,或者通过使透明薄片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来堵塞上述第一贯通口。例如,在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设置的防指纹涂覆液和/或扩散片还可起到密封部件22的作用。
上述触摸操作部12为以使使用人员可进行触摸操作的方式显示的部分,当使用人员触摸上述触摸操作部12时,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显示可检测的区域。上述触摸操作部12可通过蚀刻、印刷或其他表面加工来显示在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而且,从外部观察上述触摸操作部12时,上述触摸操作部12的形态不明显。
上述门衬30与上述前面板20相结合,当关闭上述门10时,上述门衬30为与上述储存空间的内侧相向的面。上述门衬30由塑料原材料注塑成型,且可提供沿着边缘配置密封圈,或安装篮子等的结构。而且,若上述门衬30与上述前面板20相结合,则在上述门衬30和上述前面板20之间形成空间,而且,可在这空间填充用于形成绝热材料24的发泡液。
框架100可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上述框架100可在上述门10的内部设置未填充发泡液的额外的空间。借助上述框架100所形成的上述额外的空间收容显示器盖200、显示器组件300、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显示器框架400等。
上述装饰部件40、43为形成上述门10的上部面和下部面的部件,上述装饰部件40、43分别遮蔽形成于上述前面板20的上端及下端的开口部和形成于门衬30的上端及下端的开口部。
在上述装饰部件40、43中,在与上述门10的上端相结合的装饰部件40形成插入口41,上述插入口41由插入口盖42遮蔽。上述插入口41与由上述前面板20和上述框架100形成的上述额外的空间相连通。而且,当组装上述门10时,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可以以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相结合的状态来通过上述插入口41插入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为此,上述插入口41具有可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大小,并可位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正上方。
另一方面,虽然并未示出,但可在上述装饰部件40的一侧边缘形成用于使作为上述门10的旋转轴的铰链贯通的铰链孔(未图示)。而且,使通过上述铰链孔引向上述框架100的内侧的电线延伸,来向上述框架100内部的电子部件供给电源,并可收发工作信号。
可在与上述门10的下端相结合的装饰部件43设置门把手44。上述门把手44可通过装饰部件43的一部分以口袋形状凹陷而成,并且,使用人员可通过把持上述凹陷而成的上述门把手44来使上述门10旋转。而且,门10的下端的装饰部件43还可包括用于开闭上述门10的操作杆45。详细地,借助上述操作杆45的操作,门闩组件31被驱动,从而可打开上述门10或使上述门10维持关闭状态。
在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附着有显示器盖200。上述显示器盖200用于引导设有发光二极管313(参照图15)的显示器组件300的安装,上述显示器盖200可借助由双面胶带或涂敷底物形成的粘结部件25来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
可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一侧安装用于检测使用人员对上述前面板20的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组件500。上述显示器盖200可在安装有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状态下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
当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时,使形成于上述前面板20的上述显示窗11和形成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第二贯通口220相互对齐。而且,在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下,上述显示器盖200收容于上述框架100的内侧。
而且,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可在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插入口41来插入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空间。而且,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和上述显示器组件300的结合体插入于由上述显示器盖200形成的插入空间。
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则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位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第二贯通口220的后方。因此,由上述发光二极管311输出的光可经由上述显示器盖200和显示窗11来向冰箱门10的外部照射。
图5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组件、显示器盖、显示器组件、显示器框架及显示器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沿着图3的6-6′切开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沿着图3的7-7′切开的横向剖视图,图8为示出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和显示器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参照图5至图8,上述框架100的前部面和上部面以开口的方式形成。因此,当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时,在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形成开口部110。而且,上述框架100的前端部向与上述前面板20平行的方向弯曲,以此形成框架粘结部120。详细地,上述框架粘结部120为粘结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部分,以向上述框架100的外侧方向具有规定宽度的方式弯曲。由于上述框架100的上端部开口,因此,上述框架粘结部120可呈连接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的左侧、前面部的下侧及前面部的右侧的“U”字形态。
在上述框架粘结部120设置由双面胶带或由粘结剂形成的粘结部件25,从而可使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
在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与上述装饰部件40的下表面相接触。即,上述装饰部件40放置于上述框架100的上部面,上述框架100的开口部110与在上述装饰部件40形成的上述插入口41相连通。
因此,即使向上述门10的内部注入用于形成上述绝热材料24的发泡液,发泡液也不向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空间流入。而且,在上述框架100的后部面形成格子状的多个加强筋130。因此,即使向上述门10的内部填充用于使上述绝热材料24成型的高压的发泡液,也因上述加强筋130而不会发生上述框架100的形状变形或受损,并可稳定地维持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空间。
而且,可在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的上侧区域安装支撑板141。为此,可在上述框架的前面部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形成板支撑部140。上述板支撑部140可使上述框架粘结部120的内侧边缘的一部分形成与上述支撑板141的厚度相同的高低差。
在上述显示器盖200收容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遮蔽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上侧相对应的上述框架100的前面部。而且,若上述支撑板141安装于上述板支撑部140,则上述支撑板141的前部面、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及上述框架粘结部120形成同一平面。因此,当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时,由于上述支撑板141和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面部存在高度差,因此,可防止上述框架100晃动或者上述框架100并未坚固地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现象。不仅如此,还可防止形成高度差的上述前面板20的部分因外部冲击而发生变形。
上述板支撑部140可支撑上述支撑板141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而且,在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可滑动插入于在上述板支撑部140和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当然,还可在上述支撑板141固定于上述板支撑部140的状态下,上述支撑板141与上述框架100一同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
可在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部形成电线出入口150。上述电线出入口150形成用于使电线出入的通道,上述电线用于连接设于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的电子部件和上述机壳上的电源部。上述电线出入口150形成于靠近上述门10的铰链的上述框架100的侧面上部,从而,可使上述电线出入口150与上述门10的铰链孔之间的距离最小化。而且,可通过上述电线出入口150来配置电线,并在向上述门10的内侧注入发泡液之前,进行遮蔽上述电线出入口150的收尾处理,从而防止发泡液向上述框架100的内部流入。
而且,可在上述框架100的左侧侧面和右侧侧面分别形成限制槽160。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两个侧端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宽度方向突出的限制部230插入于上述限制槽160。上述限制槽160以与上述限制部23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凹陷,并且,在上述显示器盖200收容于上述框架100内部的状态下,可使上述显示器盖200不晃动,并维持准确位置。
在上述框架100的内部侧面中,可在与上述限制槽160的下侧相对应的侧面突出形成用于支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盖支撑部170。与上述限制槽160的下侧相对应的上述框架100的内部空间为用于收容上述显示器盖200的部分。上述盖支撑部170从上述框架100的左右两侧向上述框架100的中心方向突出,从而,上述盖支撑部170以按压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的两侧端部的方式支撑上述显示器盖200。
因此,在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的状态下,若上述框架1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并向上述门10的内部注入发泡液,则上述盖支撑部170向前方推动上述显示器盖200,以此维持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
尤其,即使用于使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上述粘结部件25硬化而丧失功能,也可借助上述盖支撑部170对上述显示器盖200加压的力来维持上述显示器盖200紧贴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
多个上述盖支撑部170隔开规定间隔来向上下方向配置,从而,多个上述盖支撑部170可均匀地按压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整个背面并支撑。而且,还可在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相接触的各个上述盖支撑部170的前部面形成一个或多个突出部171。上述突出部171呈向横向以长的方式形成的筋状或呈半球形态的突起状,从而,可与上述显示器盖200进行线接触或点接触。因此,即使上述显示器盖200和上述盖支撑部170的接触面不平坦,也可防止上述显示器盖200倾斜。而且,各个上述盖支撑部170可均匀地向上述显示器盖200传递压力。
例如,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向前后方向略倾斜的状态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的状态下,可借助发泡液来对上述框架100加压。在此情况下,用于对与上述前面板20相距较远的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侧面加压的突出部171借助上述发泡液的压力磨损,并使上述显示器盖200整列在正确位置。
上述显示器盖200可由板状的塑料原材料形成,并且上述显示器盖200在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下收容于上述框架100的内侧。
另一方面,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形成用于安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收容部210。而且,在组装后,可在与上述显示窗11相对应的上述显示器盖200上的位置形成上述多个第二贯通口220。
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可包括: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用于安装上述发光二极管313;以及反射器320,配置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
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包括:发光二极管控制部,用于驱动上述发光二极管313;以及传感器控制部330,用于驱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因此,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在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上处理通过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检测的上述前面板20的触摸信号。为此,如图8所示,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可形成有传感器连接器810,在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设有显示器连接器820。其中,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端子部812,形成于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的端部。而且,当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内部安装上述显示器组件300时,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相连接。即,仅由将上述显示器组件300插入于上述插入口41进行组装的作业,即能够使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相连接,从而减少作业工序数目。而且,利用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的连接,可实现对触摸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时产生的触摸信号(或者操作信号)的处理。
另一方面,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的位置尽可能远离于使用人员直接触摸操作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在使用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影响最小化。
即,为了将上述静电向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传递,从而,使安装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部件受到的电损坏的可能性最小化。
而且,附着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的上述反射器320用于引导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输出的光向上述第一贯通口21集中。上述反射器320不仅引导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放射的光,而且,还使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及上述显示器端子311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隔开与上述反射器320的厚度相对应的距离,从而,上述反射器320执行保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免受静电影响的功能。
尤其,由于上述前面板20应由不锈钢原材料形成,并且,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应与显示窗11相邻的结构特性,因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有可能对在使用人员触摸上述触摸操作部12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脆弱。因此,上述反射器320配置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前部面,由此,在结构上,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与上述前面板20相隔开,同时还可良好地传递光,从而可保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免受静电影响。
在上述反射器320形成第三贯通口321,上述第三贯通口321配置于上述反射器320的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述第三贯通口321与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一贯通口21相连通。在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状态下,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则上述第一贯通口21、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三贯通口321将具有向前后方向相互紧贴并相互连通的结构。因此,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输出的光经过上述第一贯通口21、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三贯通口321,并通过上述显示窗11来向门10的外部照射。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背面设置音响输出装置340。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用于以声音方式表示冰箱1的工作状态,可使用扬声器、蜂鸣器(buzzer)。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可夹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显示器孔412。因此,从上述音响输出装置340输出的声音向位于上述门10的前方的使用人员传递,从而,可使使用人员识别上述冰箱1的工作状态或运行状态。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安装包括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在内的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可呈板状,来可安装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而且,借助沿着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边缘延伸,并向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方突出的边沿410,来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形成用于收容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空间。而且,在上述边沿410的前端部中,可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左侧边缘及右侧边缘的边沿410的前端部形成滑动插入部415。上述滑动插入部415呈向与上述边沿410正交的方向,即,向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宽度方向弯曲的筋形态。
当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相结合时,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插入于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形成的导轨240的内侧。因此,上述框架显示器400可借助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来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
还可在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整个前部面形成加强筋411,上述加强筋411呈向横向及纵向隔开规定间隔来延伸的格子状。而且,可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上端形成框架切开部414。上述框架切开部414可在与述显示器端子311相对应的位置被切开,以此防止上述显示器端子311和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相互干扰。
而且,可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形成凸台413,上述凸台413与用于将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固定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螺栓312相紧固。因此,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可以以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隔开与上述凸台413的突出高度相对应的距离的状态来固定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
另一方面,在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上端的中央部形成向上方延伸的框架把手420。上述框架把手420为在使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相结合时使用人员握住并进行操作的部分。
上述框架把手420包括:第一垂直部421,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延伸;倾斜部422,从上述一垂直部421的上端以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以及第二垂直部423,在上述倾斜部422的上端重新向上方延伸。
上述第一垂直部421和第二垂直部423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延伸,并借助上述倾斜部422相连接。而且,在上述第二垂直部423的上端向横向延伸来形成使用人员可以握住的柄部424。
因此,为了向上述显示器盖200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使用人员握住上述柄部424并从上述框架显示器400的下端开始向上述插入口41的内侧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而且,越向上述插入口41的下方插入上述框架显示器400,则借助上述框架把手420的结构,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可越容易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背面。
若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部的状态下,在上述插入口41安装上述插入口盖42,则上述插入口盖42的底面与上述柄部424的上部面相接触。虽然未图示,但在上述插入口盖42的底面形成形状与上述柄部424相对应的把手结合部。因此,若上述插入口盖42安装于上述插入口41,则上述框架把手420的上端与上述把手结合部相结合,从而可维持固定的状态。
图9为示出上述显示器盖200和显示器框架400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图10为上述显示器盖200和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为从后方观察安装有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立体图。
参照图9至图11,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左右侧端形成导轨240。上述显示器盖200的两侧端通过多次弯曲来形成上述导轨240,上述滑动插入部415沿着上述导轨240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部。
其中,如图6所示,通过使上述导轨240的上端部的前后方向宽度大于上述导轨240的下侧部的前后方向宽度,由此,可容易插入上述滑动插入部415。
并且,越向上述导轨240的下侧,上述导轨240的后部面越向靠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方向倾斜。因此,上述显示器框架400越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则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前部面的上述显示器组件300越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侧。因此,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下,上述滑动插入部415固定于上述导轨240的内侧,上述反射器320完全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后部面。此时,使上述第三贯通口321与第二贯通孔220向前后方向整列。
另一方面,上述显示器盖2000的前部面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一侧形成用于收容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收容部210。上述收容部210以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开口,来使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插入于上述收容部210。而且,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安装于上述收容部210的状态下,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前部面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形成同一平面。
可在形成上述收容部210的开口部的四个边角形成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后方延伸的外壳支撑部211。上述外壳支撑部211在上述收容部210的四个边角以“L”形状弯曲并延伸。上述外壳支撑部211包覆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侧面边角并支撑。而且,上述外壳支撑部211的端部可通过重新弯曲来紧贴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后部面。即,借助上述外壳支撑部211来支撑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边角的侧面部和边角的后面部。因此,即使通过使用人员触摸上述前面板20来向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前部面施加压力,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也不被向后方推移,而还维持初期组装的状态。
另一方面,可在传感器外壳500a的上端和下端形成卡在上述收容部210的上侧边缘和下侧边缘的外壳结合部511,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形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外形。而且,在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参照图16)的上端和下端所形成的上述外壳结合部511中的至少一个呈与钩相同的形状,从而,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可维持固定于上述收容部210内侧的状态。即,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方插入于上述收容部210的内部,上述外壳结合部511卡在上述收容部210的边缘,以此,可使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与上述显示器盖200固定结合。
另一方面,当上述显示器盖22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的后部面时,使在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形成的上述第二贯通口220与上述第一贯通口21向前后方向整列。上述第二贯通口220也可以以与上述7段(或88段)相对应的形状开口,而且,为了显示其他信息,还可以以多个简单的孔形态形成上述第二贯通口220。
可在上述第二贯通口220的边缘形成阻隔部221。上述阻隔部221可在上述第二贯通口220的边缘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方突出。
而且,介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上述粘结部件25仅涂敷或附着于上述阻隔部221的外侧区域。因此,当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时,可借助上述粘结部件25的涂敷厚度来使在上述第一贯通口21和上述第二贯通口220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大小最小化,并且,可使光通过上述缝隙漏光的现象最小化。上述阻隔部221的突出高度为可有效隔断漏光现象的高度。详细地,考虑到涂敷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的上述粘结部件25借助向上述门10的内部填充的上述发泡液的压力被压缩的情况,上述阻隔部221的高度低于上述粘结部件25被压缩之前的高度。
图12为从后方观察上述显示器盖和显示器框架相分离的状态的图,图13为从后方观察上述显示器盖和显示器框架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2及图13,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下端设有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详细地,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是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外侧使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单元。因此,若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可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上的传感器控制部330进行电连接。
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延伸;端子部812,形成于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的端部。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可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下端沿着侧方延伸,当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时,可延伸至与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的位置对应的地点。
为了能够传递安装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触摸传感器750的信号,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可由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下端一部分延伸,并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一体地成型。当然,根据具体的需要,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可由额外的部件成型后,结合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并与上述触摸传感器750进行电连接。
上述端子部812从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的端部沿着上方延伸,并可与为了组装而沿着下方移动的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中设有的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相结合。即,上述端子部812可由如多个针脚的形态构成,并可通过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的下面插入。
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可设于作为离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最远处的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的下端部边缘。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上的传感器控制部330进行电连接,并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相结合。
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的下端可具有能够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的端子部812型合的结构。例如,在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可形成有用于插入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的端子部812的端子孔821。而且,利用上述端子部812和端子孔821的结合,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能够进行电连接。
当然,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和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的结合结构可与前述的结构不同,也可适用从上方沿着下方移动并可相结合的多种结构。
图14为沿着图2的14-14′切开的切开立体图,图15为图14的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参照图14及图15,在上述显示器盖200借助上述粘结部件25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的状态下,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第二贯通口220相互连通。此时,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大小可明显小于上述第二贯通口220的大小,多个上述第一贯通口21可配置于上一个第二贯通口220的内侧区域。
而且,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部,并且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位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内侧的状态下,使上述第三贯通口321和第二贯通口220向前后方向整列。上述第二贯通口220和第三贯通口321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上述反射器320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后部面,由此,上述第三贯通口321可准确地整列在上述第二贯通口220的正后方。
因此,上述第一贯通口21、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三贯通口321向前后方向连通,以此,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输出的光依次可经过上述第三贯通口321、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一贯通口21来向门10的外部照射。
另一方面,可在与形成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区域相对应的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附着扩散片26。上述扩散片26可通过使从上述发光二极管313照射的光扩散,来使通过上述显示窗11照射的光均匀地照亮上述显示窗11整体。当然,若上述扩散片26附着于与上述显示窗11的区域相对应的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则上述扩散片还附加执行遮蔽上述第一贯通口21整体的功能。
图16为从前方观察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7为从后方观察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4及图15,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可包括:传感器外壳500a配置于外置部件的后部面,形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外形;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收容于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的内侧;弹性部件720,用于支撑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以及触摸助推器530,与在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的前部面所形成的开口部512相结合。
详细地,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包括外壳盖510和外壳主体520,并且,上述外壳盖510和上述外壳主体520相结合,以此形成用于在内部收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空间。而且,上述外壳盖510可形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前部面和侧面,上述外壳主体520可形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背面。而且,上述外壳主体520的侧面与上述外壳盖510的侧面重叠。
上述外壳盖510形成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的前部面、左右侧面及上下侧面,在上述外壳盖510的上下侧面形成上述外壳结合部511。如上所述,上述外壳结合部511可使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固定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收容部。而且,在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安装于上述收容部210的状态下,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可向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外部露出,从而,上述外壳盖510借助上述粘结部件25来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
在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形成上述开口部512,在上述开口部512安装触摸助推器530。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用于向以下说明的传感器750传递当使用人员按压并触摸上述前面板20时所发生的上述前面板20的位移(变形量),以下,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详细结构将参照附图来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开口部512具有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大小及形状,因此,上述开口部512被上述触摸助推器530遮蔽。在上述开口部512的边缘形成向上述外壳盖510的后方延伸的延伸筋517,以此,上述开口部512紧贴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侧面。上述延伸筋517的内周面和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侧面紧贴,以此,当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借助基于触摸的加压力向前后方向移动时,防止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向左右方向倾斜或晃动。
而且,可在上述开口部512的左侧内周面及右侧内周面分别形成助推器支撑部513。详细地,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从上述延伸筋517向上述开口部512的中心方向突出,并沿着上述延伸筋517的内周面延伸。
更详细地,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可在从上述延伸筋517的前端部向后方隔开规定间隔的位置向上述外壳盖510的后方延伸规定大小的宽度。实际上,上述延伸筋517的前端部和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的前端部之间的隔开距离略微小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厚度。
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被安装的状态下,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支撑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背面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因此,即使向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前部面施加触摸压力,也防止上述触摸助推器530自身向后方移动设定位置以上的程度。
在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形成多个钩槽514,上述钩槽514为用于收容形成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钩的部分。上述助推器支撑部513根据上述多个钩槽514被分为多个支撑部块。当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安装于上述开口部512时,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所形成的钩531通过上述钩槽514。
若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安装于上述外壳盖510,则上述钩531的端部会卡在上述延伸筋517的端部。在此状态下,若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借助触摸压力向前后方向移动,则上述钩部531的端部可进行先从上述延伸筋517的后端分离后,重新紧贴于上述延伸筋517的动作。其中,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前后方向移动距离极小。
而且,当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向前后方向移动时,上述钩槽514防止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向上下方向倾斜。即,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与上述外壳盖510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借助触摸压力仅向前后方向移动微细的距离。
同时,如上所述,可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组装于上述外壳盖510的状态下,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前部面比上述外壳盖510更向前方突出。因此,若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及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则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维持坚固地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的状态(参照图26的剖视图)。因此,向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施加的微细触摸压力也可向上述触摸助推器530传递。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外壳盖510的侧面形成盖结合部516。上述盖结合部516为用于使形成于外壳主体520的本体结合部521插入的部分,钩状的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可呈槽状或孔状,来以使得钩状的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卡定在上述盖结合部516的方式使上述外壳主体520与上述外壳盖510相结合。
其中,优选地,当本体结合部521紧固于上述盖结合部516时,上述盖结合部516形成于可均匀地压缩设置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多个弹性部件720的位置。
即,优选地,若上述外壳盖510和外壳主体520相结合,则上述弹性部件720借助均匀的压力被均匀地压缩,从而可均匀地向前方推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及触摸助推器530。为此,上述盖结合部516和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可位于在上述传感器750(参照图18)的上端和下端所形成的弹性部件720之间。以此,可均匀地压缩上述弹性部件720。
因此,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始终从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更向前方略微突出,来维持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的状态,当使用人员触摸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时,可有效检测触摸压力。参照以下附图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弹性部件720的结构及功能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上述外壳主体520与上述外壳盖510相结合,来形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后半部外形,可在上述外壳主体520的内部形成可安装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空间。上述外壳主体520可由背面部和侧面部形成,上述侧面部从上述背面部的四个边缘向前方延伸而成。
而且,可在上述外壳主体520的侧面形成多个本体结合部521。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可由上述外壳主体520的侧面部的一部分被切开而成,并且,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可插入于上述盖结合部516,来使上述外壳盖510和外壳主体520维持相互结合的状态。
多个上述盖结合部516和多个本体结合部521可向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长度方向以隔开等间距的方式配置。而且,左侧的盖结合部516和右侧的盖结合部516形成在相同高度上,且上述多个本体结合部521也如此。因此,当上述外壳盖510和外壳主体520相结合时,会向上述弹性部件720施加相同的力,由此,可在组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的过程中防止上述弹性部件720向一侧倾斜。
另一方面,虽然将在以下的图18中进行详细的说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包括隔片730、传感器750及导电箔740,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在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的内部由上述弹性部件720支撑。而且,如上所述,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下端设有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可由上述印刷电路板延伸部811和端子部812构成,可贯通上述外壳主体520及外壳盖510并沿着侧方延伸。
而且,在上述前面板20的正后方,上述触摸助推器530以可向前后方向晃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开口部512。而且,形成于上述导电箔740的接触部745和触摸助推器530始终维持接触状态,以此,可直接向上述传感器750传递当使用人员触摸上述前面板20的触摸操作部12时所发生的上述前面板20的前后方向位移。
未说明的附图标记713为传感器支撑部,770为密封部件。
另一方面,在上述外壳主体520安装上述弹性部件720。上述弹性部件720可由具有弹性的硅胶或者具有类似弹性的合成橡胶及树脂原材料形成。例如,上述弹性部件720可由硅胶原材料形成,而且可使用邵氏A型硬度(Shore A)大致为15~25度左右的硅胶原材料。更加优选地,可使用邵氏A型硬度(Shore A)为20度的硅胶原材料。
此时,若上述弹性部件720的硬度过高,则很难柔和地操作上述触摸传感器750,因而,可发生为了使上述触摸传感器750识别触摸压力,使用人员需强力按压触摸操作部12的问题。相反,若上述弹性部件720的硬度过低,则可发生无法使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侧的问题。因此,需要触摸操作感柔和,同时硬度达到可使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侧的弹性部件720。
而且,具有特定硬度的弹性部件720可具有特定颜色(例如,蓝色),以此,实现使用具有相同硬度的产品,可防止在组装过程中混入具有其他硬度部件。
上述弹性部件720可朝向上述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或底面),向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正交的方向包括一对支撑部721和用于连接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延伸部722。即,上述弹性部件720可呈“n”字形状,从而可使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一端紧贴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并可使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另一端借助上述延伸部722来相互连接。
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紧贴于比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外侧边缘更靠外的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以此上述一对支撑部721支撑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因此,在上述支撑部721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相接触的状态下,对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操作或变形并不产生影响。
为此,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一端可准确地与安装显示部715(参照图21)相接触,上述安装显示部715显示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而且,根据需要,上述支撑部721的端部借助粘结部件与上述安装显示部715相粘结。
而且,上述支撑部721的长度可达到当上述外壳主体520和外壳盖510相结合时上述支撑部721被压缩来向上述助推器530侧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加压,即,向上述前面板20侧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加压。
上述延伸部722用于使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另一端相连接。而且,上述延伸部722与上述外壳主体520的底面相接触。
并且,借助上述延伸部722,上述一对传感器支撑部721放置于以上述触摸传感器750为中心相向的位置,以此,可均匀地向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传递压力。而且,可在向上述触摸传感器750施加压力时,使上述触摸传感器750不向一侧倾斜,并始终维持上述触摸传感器750与上述前面板20平行的状态。
另一方面,可在上述外壳主体520的背面(或底面)形成安装引导件523和固定筋525。其中,在上述外壳主体520垂直设置的状态下,形成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上述固定筋525的面可以为上述外壳主体520的背面部,在上述外壳主体520水平设置的状态下,形成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上述固定筋525的面可以为上述外壳主体520的底面。
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上述固定筋525用于引导上述多个弹性部件720的安装,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上述固定筋525形成用于收容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上述弹性部件720的空间,即,弹性部件收容部526。
而且,上述外壳主体520的强度借助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上述固定筋525得到加强,以此具有如下追加效果,即,可防止上述外壳主体520翘曲或变形。
详细地,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可分别从上述外壳主体520的底部左侧边缘和底部右侧边缘突出,以此可沿着上述外壳主体52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且,上述固定筋525向与上述安装引导件523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此,将在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之间形成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小空间。而且,上述多个小空间的大小与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大小相对应,从而可被定义为用于收容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弹性部件收容部526。
并且,一对安装引导件523可以以与上述印刷电路板700的宽度相对应的间隔隔开形成。即,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横向宽度相对应,以此,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边缘被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支撑。
而且,上述安装引导件523的内侧面之间距离,即,可借助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形成的内部空间的横向宽度等于或略大于上述弹性部件720的横向宽度。因此,上述弹性部件720可位于上述安装引导件523的内侧区域,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的内侧面支撑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左右侧面。其结果,当上述弹性部件720被使用人员的触摸压力压缩时,可通过防止上述弹性部件720向左侧或右侧晃动或倾斜,来稳定地支撑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
并且,上述固定筋525通过向上下方向划分在上述一对安装引导件523的内侧形成的空间,来形成用于形成弹性部件720的空间,即弹性部件收容部526。上述固定筋525的突出高度与上述安装引导件523的突出高度相同,并向与上述安装引导件523正交的方向延伸。
因此,可借助上述安装引导件523和固定筋525来形成上述弹性部件526。上述弹性部件收容部526的大小达到可收容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底面,即,可收容上述延伸部722和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一面。
图18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图19为示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触摸传感器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0为构成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的俯视图(a)和后视图(b),图21为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安装密封部件的状态的部分立体图。
参照图18至图21,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可由塑料原材料形成。
详细地,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前部面(图中的上部面)印刷构成电路的铜涂膜712。而且,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前部面形成传感器750,上述传感器750用于检测借助使用人员的触摸而发生的上述前面板20的位移。
上述传感器750可为压电式传感器,更详细地,上述传感器750可包括金属板751和附着于上述金属板751的前部面(图中的上部面)的陶瓷器件752。上述金属板751借助当使用人员触摸上述前面板20的前部面时所发生的触摸压力来发生弹性变形。而且,上述陶瓷器件752根据上述触摸压力来产生电力。上述压电式传感器为众所周知的压力检测传感器,因此将省略对上述压电式传感器的原理的更加详细的说明。
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虽然以上述传感器750的形状呈圆形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上述传感器75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形,可呈多种形状。
另一方面,上述传感器750可沿着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形成多个,可在安装上述传感器750的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前部面形成传感器支撑部713。
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可以为大小(或直径)小于上述传感器750的大小(若传感器750为圆形,则意味着传感器750的直径)的槽或孔。因此,构成上述传感器750的金属板751的背面(或下部面)的边缘由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前部面(或上部面)的边缘支撑。其中,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还可形成内部空的凸台(boss)形态突出,并使上述传感器750放置于上述凸台的上部面的结构,而非槽或孔的形状。
而且,当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和上述传感器750呈圆形的情况下,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直径可小于上述金属板751的直径,且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直径可大于上述陶瓷器件752的直径。因此,上述金属板751借助向上述前面板20施加的触摸压力来即刻发生变形,上述陶瓷器件752可有效检测向上述传感器750施加的压力的变化。
另一方面,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可呈孔形态,在形成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部附着密封部件770。
上述密封部件770可大于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并可完全密封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开口的后部面。根据这种结构,上述孔形态的传感器支撑部713的前部面和后部面分别被上述触摸传感器750及密封部件770密封。
上述密封部件770可借助粘结剂完全紧贴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部,并可维持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内部的气密性。因此,上述密封部件770可通过防止水分向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内部的侵入来防止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腐蚀。
详细地,上述密封部件770以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相同大小的薄片形态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部,以此,可一次性密封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形成的多个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
作为另一方法,上述密封部件770的数量可以与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形成的多个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数量相对应。即,上述密封部件770的大小足矣配置于以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为中心相向的一对弹性部件720之间,以此使一个密封部件770覆盖一个传感器支撑部713。
另一方面,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一侧形成借助上述多个传感器750的阳极(positive electrodes)和上述电路来相连接的共通接触点714。上述共通接触点714与多个上述传感器750的背面电连接。而且,若将上述导电箔740粘结于上述铜涂膜712的前部面,则上述共通接触点714与在上述导电箔740所形成的中心导体线741a相接触,来使上述共通接触点714与多个上述传感器750的阴极(negative electrodes)电连接。从而,使电流在上述传感器750流动。
可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形成用于显示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准确的安装位置的安装显示部715。上述安装显示部715可通过印刷或加工来形成,并可显示安装上述弹性部件720的位置。即,只有上述弹性部件720安装于上述安装显示部715,才可称作上述弹性部件安装于准确的位置。
此时,上述弹性部件720的安装位置,即,上述安装显示部715的位置可形成于上述传感器750的外侧,并可形成于可使安装显示部715相向的位置。而且,相向的安装显示部715可形成于从上述传感器支撑部713的中心相距相同距离的位置。
而且,优选地,上述安装显示部715的位置位于上述传感器750的外侧端更加靠外的位置。详细地,以上述传感器750为中心来相向的安装显示部715之间的隔开距离L可以为构成上述弹性部件720的上述一对支撑部721的内侧面之间的距离L。而且,上述隔开距离L可大于上述传感器750,具体地,可大于上述金属板751的外径。因此,可使上述弹性部件720无法向传递触摸压力的方向与上述传感器750产生干扰,从而可防止上述传感器750的检测能力下降。
而且,可使经由多个上述传感器750的中心的面和将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及盖结合部516二等分的面为相同的面。换句话说,在图14中,可借助经由上述接触部745的中心的水平面来将上述本体结合部521及上述盖结合部516向上下方向二等分。从而,可向位于上述传感器外壳500a内部的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整体提供均匀的压力,并且,可使多个传感器750均在相同条件下检测使用人员的操作信号。
图22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隔片的俯视图。
参照图22,隔片730可介于(interposed)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铜涂膜712和上述导电箔740之间。上述隔片730为用于使上述导电箔740粘结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部件,上述隔片730可以为双面胶等的粘结性部件。而且,可在上述隔片730形成多个孔。
详细地,当上述隔片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时,形成于上述隔片730的孔可包括:多个传感器孔731,形成于与上述传感器750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接触点孔734,形成于与上述铜涂膜712的共通接触点714相对应的位置。若上述导电箔740借助上述孔附着于上述隔片730的前部面(或上部面),则上述导电箔740可与上述传感器750及上述共通接触点714相接触。
其中,上述传感器孔731的大小大于上述传感器750的大小,从而可使上述传感器750收容于上述传感器孔731的内侧。因此,当上述传感器750借助触摸压力发生变形时,上述传感器750并不与上述隔片730产生干扰。
而且,可在各个传感器孔731的边缘形成以规定的长度切开的通气孔732。当上述隔片730附着于上述铜涂
膜712上时,上述通气孔732起到迅速向外部排出存在于上述隔片730和铜涂膜712之间的通路的功能。详细地,上述通气孔732可沿着上述隔片730的长度方向延伸规定长度而成,并从上述传感器孔731的边缘向一方向延伸。这是因为,上述隔片730呈膜形态,并且当使上述隔片730附着于上述铜涂膜712上时,在使上述隔片730附着于上述铜涂膜712的一侧端部之后,使上述隔片730朝向上述铜涂膜712的另一侧端部依次附着。因此,上述通气孔732可从上述传感器孔731的边缘向与上述隔片730的附着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规定长度。
而且,当上述隔片730及上述导电箔740附着于上述铜涂膜712上时,可在上述隔片730及导电箔740设置引导部,来使上述隔片及导电箔740可附着于已设定的准确位置。
详细地,上述引导部可包括形成于上述隔片730及上述导电箔740的贯通孔733、744。而且,上述贯通孔733、744可向上述隔片730及导电箔740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并可交替配置于上述隔片73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和另一侧边缘及导电箔74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和另一侧边缘。
而且,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中的与上述贯通孔733、744相对应的位置配置工作杆(未图示)。而且,当上述隔片730和导电箔740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时,上述工作杆通过上述贯通孔733、744。而且,可在使上述隔片730和导电箔740依次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之后,可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去除上述工作杆。根据这种工作工序,上述隔片730和导电箔740可借助上述引导部来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上的准确位置。换句话说,可使上述传感器750的中心和上述隔片730的传感器孔731的中心对齐。而且,可使设置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传感器750的中心和上述导电箔740的接触部745的中心对齐。
图23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导电箔的俯视图。
参照图23,上述导电箔740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透明树脂膜原材料形成,并且上述导电箔740可具有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及上述隔片730相对应的大小。
而且,可在上述导电箔740的背面(或底面)形成可与多个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上部面和形成于上述铜涂膜712的上述共通接触点714均连接的导体线741。上述导体线741可通过在上述导电箔740的背面印刷银原材料而成。而且,上述接触部745可形成于上述导电箔740的前部面(或上部面)。
而且,印刷上述导体线741的面与上述隔片730的前部面(或上部面)相接触,同时,印刷上述导体线741以与上述触摸传感器750及共通接触点714相接触的方式延伸而成。上述导体线741可包括:中心导体线741a,从导电箔740的中心向上述导电箔74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周边导体线741b,与上述中心导体线741a相连接,相对上述导电箔740的整体面,以格子状或网状延伸而成。而且,上述中心导体线741a均与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上部面及上述共通接触点714相接触。
并且,可在与形成上述接触部745的位置相对应的上述导电箔740的背面形成呈圆形的内部导线742,在上述内部导线742的内侧也形成呈格子状的上述周边导体线741b。而且,上述中心导体线741a与上述内部导线742相连接。
并且,可在上述内部导线742的外侧形成外部导线743,上述外部导线743的直径大于上述内部导线742的直径。上述内部导线742和外部导线743同样作为上述呈格子状的周边导体线741b的一部分,由银原材料形成。
上述内部导线742的大小可与上述陶瓷器件752的大小相对应,上述外部导线743的大小可与上述金属板751的大小相对应。因此,在上述触摸传感器750安装于准确位置的状态下,上述陶瓷器件752的边缘可与上述内部导线742相接触,上述金属板751的边缘可与上述外部导线743相接触。
而且,上述中心导体线741a从上述导电箔740的背面中心向上述导电箔740的长度方向延伸,从而,上述中心导体线741a连接上述多个外部导线743和内部导线742。
并且,上述导体线741可使上述共通接触点714和上述传感器750的上部面相连接,即,可使上述共通接触点714和阴极相连接,来使上述触摸传感器750通电。
另一方面,可借助上述格子状或网状的周边导体线741b来减轻当借助触摸来发生信号时所产生的噪音。而且,由于在上述外部导线743和内部导线742之间未形成格子状导体线,因此,当按压上述前面板20来使上述前面板20变形时,可有效地向上述触摸传感器750传递上述前面板20的变形。
图24为构成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触摸助推器的背面部立体图。
参照图24,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大小与上述外壳盖410的开口部512的大小相对应,以此,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遮蔽上述开口部512。而且,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左右侧面形成的钩531与在上述外壳盖510所形成的钩槽514相结合,上述钩531隔着恒定间隔形成多个。而且,上述钩531可在上述钩槽514的内侧向前后方向晃动。
而且,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形成数量与上述传感器750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弹性变形部。上述弹性变形部形成于与上述前面板20的触摸操作部12及上述传感器750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述弹性变形部形成可向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结构。因此,若使用人员按压上述触摸操作部12,则随着上述前面板20变形,上述触摸操作部12向后方移动并对弹性变形部加压。而且,上述弹性变形部对上述传感器750加压。而且,若手离开上述触摸操作部12,则上述弹性变形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详细地,上述弹性变形部可包括:第一延伸部532,从形成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开口部的一侧边缘延伸并弯曲;第二延伸部533,从上述开口部的另一侧边缘延伸并弯曲;以及共通部534,以使上述第一延伸部532的端部和第二延伸部533的端部相连接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开口部的中央。而且,上述第二延伸部533可在上述第一延伸部532的相反侧延伸。
上述第一延伸部532和第二延伸部533以宽度较窄的方式延伸,使得上述共通部534可向加压方向移动并恢复到原来位置,并且,上述第一延伸部532和第二延伸部533可至少弯曲一次以上来发生弹性变形。上述第一延伸部532和第二延伸部533可沿着上述共通部534的边缘延伸并弯曲,并可以以经过上述共通部534的对角线的面为基准相对称。
而且,在除了上述第一延伸部532、第二延伸部533及上述共同部534之外的剩余区域形成切开部536。而且,可在上述共通部534的背面延伸形成突出部535。上述突出部535位于上述共通部534的背面的中央,并与上述传感器750的中心整列。而且,上述突出部535可维持与上述导电箔740的接触部745相接触的状态。因此,若上述共通部534向后方移动,则借助上述接触部745来对上述传感器750的中心部加压。
图25为沿着图2的25-25′切开的剖视图,图26为图7的C部分的放大图。
参照图25及图26,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在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下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此时,上述粘结部件25形成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和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从而,可使上述显示器盖200和触摸传感器组件5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
此时,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并未形成粘结部件25,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直接紧贴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换句话说,若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在安装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下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则上述触摸助推器530被向后方推开,并使上述弹性部件720被压缩。因此,借助上述弹性部件720的恢复力,来向前方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加压。其结果,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紧贴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
并且,在上述触摸助推器530与上述外壳盖510相结合的状态下,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借助触摸压力来向前后方向移动。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若使用人员触摸上述前部面20的触摸操作部12,则上述前面板20在进行触摸的上述前面板20的区域发生位移。而且,通过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及上述接触部745来即刻向上述传感器750传递上述前面板20的位移,以此对上述传感器750加压。其结果,在上述传感器750发生触摸信号,并且使冰箱的控制部检测到使用人员的触摸操作。
此时,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可借助基于使用人员对前面板20的触摸来向后方移动,并进一步压缩上述弹性部件720。
而且,若手离开上述触摸操作部12,则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触摸助推器530借助上述弹性部件720的恢复力、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弹性变形部的恢复力及上述传感器750的金属板751的恢复力来重新向前方移动,从而恢复到操作前的状态。
另一方面,用于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加压并支撑的弹性部件720可以以当上述传感器外壳结合时向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提供均匀的压力的方式形成多种形状。
另一方面,观察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冰箱门的制造方法。
图27为示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上述显示器组件的结合前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28为示出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上述显示器组件的结合后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27及图28,为了制造上述门10,以板状的不锈钢作为原材料来使上述前面板20成型。此时,可通过蚀刻或激光加工等来在上述前面板20形成用于构成上述显示窗11的多个上述第一贯通口21。而且,上述第一贯通口21可由密封部件22填充,并且,可在形成上述第一贯通口21的上述前面板20的背面附着上述扩散片26(参照图15)。并且,可借助蚀刻、表面加工或印刷,来使上述触摸操作部12在上述前面板20成型。
若使上述前面板20成型,则组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
为了组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首先,使上述弹性部件720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背面,并使上述隔片730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前部面。而且,在形成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传感器支撑部713设置上述传感器750之后,使上述导电箔740粘结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
为了使上述隔片730和上述导电箔740粘结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在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设定位置配置上述工作杆,之后使上述隔片730附着,以此使上述隔片730的贯通孔733贯通上述工作杆。因此,上述隔片730可附着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的上部面中的准确位置。
此时,如上所述,上述隔片730沿着上述通气孔732的延伸方向逐渐附着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从而,可通过上述通气孔732来排出在使上述隔片730附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
在上述隔片730附着之后,使上述导电箔740附着于上述隔片730的上部面。
与上述隔片730相同,上述导电箔740也以使上述贯通孔744贯通上述工作杆的方式附着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来使上述导电箔740附着于正确位置,并使上述导电箔740和隔片730准确整列。
而且,上述导电箔740也从一侧端部向上述通气孔732的延伸方向逐渐附着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来使气泡从上述导电箔740和上述隔片730排出。
在上述导电箔740附着于准确位置的状态下,上述传感器750的外侧边缘可准确配置于上述内部导线742和外部导线743之间的区域。
在经过如上所述的步骤之后,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收容于上述外壳主体520,并使安装有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上述外壳盖510与外壳主体520相结合。
若上述外壳盖510与外壳主体520相结合,则上述弹性部件720被压缩,来对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加压,其结果,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紧贴于上述触摸助推器530。此时,以可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上述触摸助推器530,上述触摸助推器530的前部面比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更加突出。
完成组装的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被放置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收容部210,上述外壳结合部511与上述收容部210的上部面的边缘相结合,以此,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500维持固定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状态。
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粘结部件25附着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前部面和上述外壳盖510的前部面,利用上述粘结部件25,上述显示器盖200和触摸传感器组件500一同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的后部面。
若上述显示器盖200附着于上述前面板20,则以可收容上述显示器盖200的方式使上述框架100固定于上述前面板20。而且,使上述门衬30与上述前面板的后部面相结合,并使上述装饰部件40与上述前面板20和门衬30的上端相结合。在此状态下,通过向上述门10的内侧注入发泡液来形成上述绝热材料24。上述绝热材料24填充除了上述框架100的内侧区域之外的上述门10的整体内部空间,并稳定地固定上述框架100。
在使上述绝热材料24在上述门10的内部成型的状态下,在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安装上述显示器组件300。
详细地,在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安装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状态下,作业人员通过上述插入口41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而且,利用上述框架把手420使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地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
而且,在插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的过程中,上述显示器组件300也与上述显示器框架400一同沿着下方移动。而且,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310上的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朝向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侧,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和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以电方式及结构方式相结合。
即,仅利用上述显示器组件300的插入安装,即能够使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上述显示器连接器820相结合。并且,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700和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传递及处理与上述触摸传感器750的操作对应的输入信号。
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在绝热材料24已完成成型后进行连接,因此,能够防止在发泡液的填充及绝热材料的成型时产生的静电引起上述传感器控制部330受到损坏。
若上述显示器框架400完全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则上述显示器组件300完全紧贴于上述显示器盖200的后部面。而且,上述第一贯通口21、第二贯通口220及第三贯通口321向前后方向整列并相互连通。
在使上述显示器框架400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200之后,通过在上述插入口41安装上述插入口盖42来关闭上述插入口41。而且,使上述框架把手420的上端借助上述插入口盖42固定,从而完成上述门10的制造。
此时,在将上述插入口盖42安装于上述插入口41的过程中,向下方推动上述框架把手420,从而使上述框架把手420维持固定状态。因此,上述传感器连接器810和显示器连接器820都能够维持坚固的固定状态,并能够防止其任意地分离。
Claims (8)
1.一种冰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面板,形成冰箱门的前部面的外观;
门衬,与上述前面板相结合,形成上述冰箱门的背面的外观;
绝热材料,填充于在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形成的绝热空间;
触摸传感器组件,紧贴配置于上述前面板的后面,检测上述前面板的触摸操作;
显示器组件,通过上述绝热空间的上端插入于上述前面板和门衬之间的空间以位于沿着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侧方隔开的地点,通过上述前面板显示冰箱的工作状态;
传感器连接器,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的侧面下端部沿着侧方延伸;以及
显示器连接器,设置于上述显示器组件的下端部边缘,当上述显示器组件下降并插入于上述冰箱门内部的安装位置时,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进行电结合,
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包括:
触摸传感器;
传感器印刷电路板,设有上述触摸传感器;
上述传感器连接器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延伸,
上述显示器组件包括:
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印刷电路板,设有上述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控制部,驱动上述发光二极管;以及
传感器控制部,设于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处理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检测出的上述前面板的操作信号,
上述显示器印刷电路板包括:
第一侧面部,与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相邻;以及
第二侧面部,作为上述第一侧面部的相反侧,
上述显示器连接器和上述传感器连接器设于上述第二侧面部的下端,以使上述传感器连接器和上述显示器连接器的结合位置位于远离上述触摸传感器的位置,从而使触摸动作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的影响最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连接器包括:
传感器延伸部,从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延伸至与上述显示器连接器相结合的位置;
端子部,形成于上述传感器延伸部的端部,与上述显示器连接器进行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延伸部为上述传感器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上述前面板由金属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框架,紧贴于上述前面板的背面,形成收容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和显示器组件的收容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饰部件,在内侧形成有插入上述显示器组件的插入口,并覆盖上述绝热空间的上端;以及
插入口盖,覆盖上述插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器盖,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紧贴于上述前面板的背面,固定安装上述触摸传感器组件;以及
导轨,形成于上述显示器盖,引导上述显示器组件的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器框架,在前部面安装有上述显示器组件的状态下,插入于上述显示器盖,以及
框架把手,从上述显示器框架的上端延伸;
上述显示器框架沿着上述导轨插入,在上述传感器连接器完全地结合于上述显示器连接器的状态下,上述框架把手的上端被上述插入口盖受到限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063758 | 2015-05-07 | ||
KR1020150063758A KR101639522B1 (ko) | 2015-05-07 | 2015-05-07 |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23454A CN106123454A (zh) | 2016-11-16 |
CN106123454B true CN106123454B (zh) | 2019-03-12 |
Family
ID=55588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99935.9A Active CN106123454B (zh) | 2015-05-07 | 2016-02-24 | 冰箱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39527B2 (zh) |
EP (1) | EP3091316B1 (zh) |
KR (1) | KR101639522B1 (zh) |
CN (1) | CN106123454B (zh) |
AU (1) | AU2016201233B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81800A (ko) * | 2014-01-07 | 2015-07-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659181B1 (ko) | 2014-12-22 | 2016-09-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
KR101668921B1 (ko) | 2014-12-24 | 2016-10-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 및 터치 센서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
EP3147609B1 (en) | 2015-09-25 | 2023-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A refrigerator door including an exterior member |
KR101845999B1 (ko) * | 2016-07-28 | 2018-04-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KR101929098B1 (ko) | 2016-08-31 | 2018-1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터치 센서를 갖는 냉장고 |
CN106679324A (zh) * | 2016-12-27 | 2017-05-1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运行信息的显示控制方法与冰箱 |
WO2018158977A1 (ja) * | 2017-03-03 | 2018-09-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冷蔵庫および冷蔵庫扉の製造方法 |
JP6815948B2 (ja) * | 2017-08-02 | 2021-01-20 |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JP2019027759A (ja) * | 2017-08-03 | 2019-02-21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CN107576140A (zh) * | 2017-08-18 | 2018-01-1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显控组件、模块化该组件的方法及具有该组件的冰箱 |
CN108302884B (zh) * | 2017-12-21 | 2020-10-30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门体 |
US11578912B2 (en) | 2018-01-10 | 2023-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
TWI791596B (zh) * | 2018-01-31 | 2023-02-11 |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門以及冰箱 |
KR101998563B1 (ko) * | 2018-03-26 | 2019-07-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US11193709B2 (en) * | 2018-06-14 | 2021-12-07 | Cse, Inc. | Appliance door handles with integrated graphical displays |
CN209042868U (zh) * | 2018-07-18 | 2019-06-28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家用电器的门体结构 |
KR102554593B1 (ko) * | 2018-12-03 | 2023-07-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가전기기 |
CN112781319B (zh) * | 2019-11-05 | 2022-11-0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冰箱 |
KR102474961B1 (ko) | 2020-03-18 | 2022-12-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용 아웃 플레이트 제조 장치 |
CN114061217A (zh) * | 2020-07-31 | 2022-02-18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及其抽真空控制方法 |
CN115493352A (zh) * | 2021-06-17 | 2022-12-20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冰箱 |
EP4350260A1 (en) | 2022-10-07 | 2024-04-10 |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 A refrigerator comprising a display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05950A1 (en) * | 2006-03-14 | 2007-09-20 | D-Switch B.V. | Improved piezoelectric switch |
JP2013181734A (ja) * | 2012-03-05 | 2013-09-12 | Sharp Corp | 冷蔵庫 |
WO2014034434A1 (ja) * | 2012-08-28 | 2014-03-06 | 株式会社 東芝 | 冷蔵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95803A (ja) | 1992-09-17 | 1994-04-08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タッチセンサのエラー通知方法 |
US5973420A (en) | 1996-10-03 | 1999-10-26 | Colortronics Technologies L.L.C. | Electrical system having a clear conductive composition |
DE29722565U1 (de) | 1997-12-20 | 1998-02-19 | Schurter Gmbh | Elektrischer Taster |
KR100292502B1 (ko) | 1998-11-07 | 2001-07-12 | 구자홍 | 터치스위치및그의대전층제조방법 |
US20030043449A1 (en) | 2001-09-03 | 2003-03-06 | Ngk Insulators,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
KR100578400B1 (ko) | 2005-01-04 | 2006-05-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의 컨트롤 패널 |
JP2006250485A (ja) | 2005-03-14 | 2006-09-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冷蔵庫の扉装置 |
KR100663866B1 (ko) | 2006-01-03 | 2007-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디스플레이의 결합구조 |
KR101237564B1 (ko) | 2006-11-18 | 2013-0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용 디스플레이부 |
US7989725B2 (en) | 2006-10-30 | 2011-08-02 | Ink-Logix, Llc | Proximity sensor for a vehicle |
WO2008069352A1 (en) | 2006-12-06 | 2008-06-12 | Lg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
KR100866342B1 (ko) | 2007-01-22 | 2008-10-31 | (주) 코콤 | 터치 센서 모듈 |
DE102007050654B4 (de) | 2007-10-24 | 2015-06-18 | Diehl Ako Stiftung & Co. Kg | Kapazitiver Berührungsschalter |
KR101043527B1 (ko) | 2007-12-05 | 2011-06-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내지문 코팅층을 갖는 가전제품의 스테인리스 스틸 외부 케이스 |
KR101346502B1 (ko) * | 2008-02-21 | 2013-12-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 도어의 제조방법 |
KR101602431B1 (ko) | 2008-11-05 | 2016-03-1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
CN101741371B (zh) | 2008-11-27 | 2012-03-21 | 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 | 触摸开关 |
KR101132463B1 (ko) | 2009-02-20 | 2012-03-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히든 디스플레이가 구비된 냉장고 도어 |
DE102009010952A1 (de) | 2009-02-27 | 2010-09-09 | Schott Ag | Beschichtung für den Anzeigebereich von Glas- oder Glaskeramik-Scheib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Beschichtung und deren Verwendung |
DE102009001412B4 (de) | 2009-03-09 | 2018-10-11 | Volkswagen Ag | Kapazitives Anzeige- und Bedienelement |
JP2010230226A (ja) | 2009-03-26 | 2010-10-14 | Hai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温度表示器及び温度表示器を備えた冷却貯蔵庫 |
KR101537616B1 (ko) * | 2009-07-22 | 2015-07-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냉장고의 조작버튼패널의 제작방법 |
JP5347913B2 (ja) | 2009-11-06 | 2013-11-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センサ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センサ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8567976B2 (en) | 2009-12-08 | 2013-10-29 |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 Appliance doors having integrated lighting and controls |
CN102116554A (zh) | 2010-01-04 | 2011-07-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电冰箱 |
KR20110111192A (ko) * | 2010-04-02 | 2011-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에서 전극 패턴을 형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5595128B2 (ja) | 2010-06-08 | 2014-09-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操作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EP2583071B1 (en) | 2010-06-15 | 2015-04-29 | Aito B.V. | A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at least one human finger on a surface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device in a user interface. |
KR101360885B1 (ko) | 2010-11-10 | 2014-02-13 | 케이에스씨비 주식회사 | 광확산 잉크 조성물과 이를 이용한 도광패널 및 백라이트 유닛 |
JP5996174B2 (ja) | 2011-09-27 | 2016-09-21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KR101360116B1 (ko) | 2011-10-13 | 2014-02-07 | 주식회사 디오시스템즈 | 터치 패널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터치 패널 |
US20130229359A1 (en) * | 2012-03-05 | 2013-09-05 | Shun On Electronic Co., Ltd. |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2014031978A (ja) | 2012-08-06 | 2014-02-20 | Panasonic Corp | 冷蔵庫及び操作表示装置 |
JP6038543B2 (ja) | 2012-08-21 | 2016-12-07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US9240162B2 (en) | 2012-12-31 | 2016-01-19 | Lg Display Co., Ltd. |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JP5988880B2 (ja) | 2013-01-15 | 2016-09-07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US8960934B2 (en) | 2013-04-08 | 2015-02-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KR102183719B1 (ko) | 2013-04-08 | 2020-1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냉장고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6373653B2 (ja) | 2013-06-25 | 2018-08-15 | 東芝ライフスタイル株式会社 | 冷蔵庫 |
EP2975345B1 (en) | 2014-07-16 | 2019-0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do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
CN105577156B (zh) | 2014-10-09 | 2020-08-25 | E.G.O.电气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电气设备的操作控制单元以及电气设备 |
EP3147609B1 (en) | 2015-09-25 | 2023-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A refrigerator door including an exterior member |
-
2015
- 2015-05-07 KR KR1020150063758A patent/KR10163952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
- 2016-02-24 CN CN201610099935.9A patent/CN106123454B/zh active Active
- 2016-02-26 AU AU2016201233A patent/AU20162012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04 US US15/060,974 patent/US9739527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22 EP EP16161569.5A patent/EP309131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05950A1 (en) * | 2006-03-14 | 2007-09-20 | D-Switch B.V. | Improved piezoelectric switch |
JP2013181734A (ja) * | 2012-03-05 | 2013-09-12 | Sharp Corp | 冷蔵庫 |
WO2014034434A1 (ja) * | 2012-08-28 | 2014-03-06 | 株式会社 東芝 | 冷蔵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123454A (zh) | 2016-11-16 |
US20160327332A1 (en) | 2016-11-10 |
KR101639522B1 (ko) | 2016-07-22 |
EP3091316A1 (en) | 2016-11-09 |
AU2016201233B2 (en) | 2016-12-15 |
AU2016201233A1 (en) | 2016-11-24 |
EP3091316B1 (en) | 2020-03-04 |
US9739527B2 (en) | 2017-08-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23454B (zh) | 冰箱门 | |
CN105737507B (zh) | 触摸传感器组件及具有触摸传感器组件的门 | |
CN105718080B (zh) | 触摸传感器组件 | |
CN105718102B (zh) | 触摸传感器组件及具有触摸传感器组件的门 | |
CN105739746B (zh) | 触摸传感器组件及触摸传感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 |
CN105737488B (zh) | 具有显示器组件的家用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546930B (zh) | 触摸传感器组件、冰箱门及冰箱门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