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102467A -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uht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uht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102467A
CN106102467A CN201580013145.8A CN201580013145A CN106102467A CN 106102467 A CN106102467 A CN 106102467A CN 201580013145 A CN201580013145 A CN 201580013145A CN 106102467 A CN106102467 A CN 106102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ereal
mixture
pipe
pip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131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02467B (zh
Inventor
U·施文措
W·施勒塞尔
L·吕特克·松德豪斯
J·格林
U·罗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ie Tds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ie Td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ie Tds Ltd filed Critical Kiie Td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102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02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3/00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 A23C3/02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by heating
    • A23C3/03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by heating the materials being loose unpacked
    • A23C3/033Preservation of milk or milk preparations by heating the materials being loose unpacked and progressively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52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 A23C9/154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thickening substances, eggs or cereal preparations; Milk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42Preservation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46Preservation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by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16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heating loose unpacked materials
    • A23L3/18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heating loose unpacked materials while they are progressively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 A23L3/22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heating loose unpacked materials while they are progressively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with transport through tub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TF)和至少一种谷物(Z),优选是固体的、小颗粒状的并且能膨胀的谷物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P)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前面所述类型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和装置特别是用于由作为载液的饮用奶和作为谷物的大米和/或燕麦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由此使所述至少一种谷物的含量升高到高于在现有技术中目前达到的程度,确保实现希望的、能够通过传感器获知的特性,如掺入物可感觉到的颗粒性和均匀分布,并且允许使用原生的、通常可获得的谷物并防止谷物和/或掺入物发生沉淀。所述目的主要通过一种方法来实现,其中在UHT热处理(W;VE、HE、HH、K)的各个部分区域中,无分支的管道流(RS)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彼此依次排列的管道流区段(rs1;rs2)并且此时无分支地保持为管道流(RS),并且在所述方法中,为了防止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混合物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发生沉淀,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混合物(G)在相应配设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在最终膨胀(EQ)的区域和后面的冷却(K)的区域内的相应配设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要短。

Description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 法和UHT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无菌条件下制造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优选是固体、小颗粒状的、可膨胀的谷物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组成的可饮用混合物和一种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构造成UHT设备(UHT:超高温(Ultra-Hoch-Temperatur)),以及特别是一种可饮用混合物,由作为载液的饮用奶和作为谷物的例如大米和/或小麦和/或燕麦组成,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制造。
可饮用的混合物在当前情况下是指,所述混合物不必在能以匙舀起的稠度下食用,而是可以利用吸管或麦杆管毫无问题地摄入。这里概念“谷物”在下面除了大米和燕麦以外例如还包括仅用冷水浸泡的小麦以及固体的、小块的掺入物,如水果、坚果或种子。“固体的”应是指这样的谷物或掺入物,所述谷物或掺入物不会由于处理过程中的热或机械作用被破坏,并且由此例如基本上保持其颗粒结构。“小块的”应定量表示这样的谷物或掺入物,所述谷物或掺入物以最小尺寸在饮用时仍是可感觉到的(例如最大颗粒直径为1至2mm的种子或类似物)或者所述谷物或掺入物在具有大于5mm的最大颗粒尺寸时仍是可饮用的、特别是可用吸管或麦杆管饮用。
背景技术
已知可以在以下条件下由作为载液的低粘度的饮用奶和作为谷物的大米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UHT设备,即大米相对于饮用奶部分保持明显低于6重量百分比。与此相关的UHT设备关于混合物的流动方向观察从大米向饮用奶中的配给位置开始构造成所谓的单管管式热交换器。这种热交换器也称为单管或单管道热交换器,其中要热处理的产品与构成内部通道的单一热交换器管的内侧相接触并且载热介质在由外套包围的外部通道中优选以反向流对所述热交换器管的外侧加载。这种实施形式不易发生堵塞。但在这种设计中以及在这种热交换器类型的运行中会出现流变学和热方面的问题。
在制造所述类型的可饮用混合物时,使用单管热交换器在以下方面有所欠缺,即,例如在其热处理过程中在载液饮用奶中膨胀的大米粒向载液中释放淀粉并且由此使载液的粘度变高,附加地还倾向于导致结块,由此,单管总是适于无干扰地输送所形成的高粘度和易于堵塞的混合物。但当大米的比例应达到6%以及可能更高时,即使目前为止的UHT设备在处于配给位置之后的其关键区域中构造成单管,这种设备也不能按期望的方式制造可饮用混合物。在最好的情况下,此时,会形成能用匙舀起或凝固的米制结块。
为了对食品和饮料工业的所述高粘度的可能包含纤维状或块状掺入物的产品进行热处理,最经济的热交换器类型,即板式热交换器是完全不适合的。这种热交换器在方法技术上仅限于具有较低至中等粘度的均匀产品。
另一个问题在于,在由载液和纤维状或块状的掺入物组成的可饮用混合物的热处理过程中,掺入物在热交换器管中发生沉淀,在此时结块并粘附在管壁上,或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在这里被烧糊。
此外,对于可饮用混合物的制造希望的是,掺入载液的谷物、例如大米和/或燕麦不是完全溶解,而是尽可能均匀分布和单个地保持在饮用时是仍能感觉到的其颗粒性。这个要求也适用于其他可能容纳在载液中的小块的掺入物。这在任何情况下都还要求在通过整个UHT设备的过程中对块状的掺入物进行柔和的机械处理。一方面,必须通过充分的、重复的流动脉冲消除沉淀,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对掺入的谷物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的机械载荷尽可能低。与此相关的载荷特别是总是在由载液和谷物或掺入物组成的混合物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出现。众所周知的是,在导流装置的转向部、不连续的横截面转换、分支或汇合处出现剪切力,这些情况下所述类型的UHT设备中无法完全避免。
在制造例如由饮用奶和燕麦和/或大米组成的可饮用混合物时希望的是,一方面可以以原生状态、即以冷的和干燥的状态将其配给到载液饮用奶中,而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所谓的“普通大米(Allerweltsreis)”,所述大米必须仅在其配给之前进行专门的、适当的预煮,然后可以在确定的热动力学状态条件下配给。在前面所述问题的情况下,普通大米是指这样大米,所述大米根据种类、产地和自然的收获条件引起的波动具有不同的蒸煮和消毒特性。这种由原料引起的波动通常对于最终产品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应是可控的和可补偿的。
在EP 0 662 284 A1记载了一种用于连续地制造能直接食用的无菌牛奶粥的方法,其中,加热奶,将所述奶与至少一种谷物混合,将获得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加热,对经加热的混合物进行脱气,对其进行UHT处理,并最终进行冷却。谷物的颗粒直径在0.4至1mm之间。这里获得了一种牛奶粥,这种牛奶粥是能流动并且能用匙舀起的,并且保持了颗粒结构和良好的口味。第二次加热以常见的方式利用管式加热器进行。然后,混合物的脱气在大气压力下并且在约100℃中进行。接着,通过直接加热,例如通过直接向混合物种喷射蒸汽在130至140℃下进行UHT处理。
DE 10 2005 055 016 A1记载了一种用于对食品及饮料工业的高粘度产品、特别是具有纤维状或块状的掺入物的产品进行热处理的方法。这里,要热处理的产品在管式热交换器中与构成内部通道的热交换器管(单管)的内侧接触。载热介质在由外套包围的外部通道中对热交换器管的外侧进行加载。直接靠近壁部、没有固定连接地设置在热交换器管中的、具有自由的内部通路的内置元件提高了热传递功率,其方式是,通过外来能量从外部驱动管式热交换器旋转,并由此所述内置元件在其靠近壁部的嵌入区域中并且在热交换器管的整个对于热交换器重要的长度上对产品进行混合,并在产品中产生附加的轴向和附加的切向速度分量。轴向速度分量对在热交换器管中输送产品起辅助作用。此外,还设有由多于一个管式热交换器组成的布置系统,其中管式热交换器相互平行地设置并通过分别在两侧设置在其上的连接弯管曲折状地串联。
US 1 109 975 A公开了单管管式热交换器形式的巴氏设备,其中,要加热的奶在内管的内部流动,而载热介质,优选是热水在由所述内管和包围该内管的外管形成的环形空间中流动。内管由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直线的管道区段形成,这些管道区段通过分别在两侧设置在其上的180度的转向弯管曲折状地串联。所述内管在其总长度上和其通过横截面上这样确定尺寸,即,结合要巴氏消毒的奶在内管中的平均流速,使得奶在巴氏设备中经历必要的停留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用于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优选是固体的、小颗粒状和能膨胀的谷物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由饮用奶和大米和/或燕麦组成的可饮用混合物,由此使所述至少一种谷物的含量升高到高于在现有技术中目前达到的程度,所述方法和装置确保实现希望的、能够通过传感器获知的特性,如掺入物可感觉到的颗粒性和均匀分布,并且允许使用原生的、通常可获得的谷物并防止谷物和/或掺入物发生沉淀。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有利的实施形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是并列独立权利要求12的主题。所述装置有利的实施形式是相关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此外还给出一种可饮用混合物,所述混合物能够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来制造。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最引人注意之处表现在最难以实现的目的,即对谷物大米进行热处理(下面谷物或各种谷物也包括在术语“掺入物”中),配给并且预煮的大米颗粒在最关键的区域,即在预加热和高温加热中使其预膨胀的区域受到热处理,因此在载液饮用奶中保持飘浮,从而大米颗粒不会相互结块,不会粘附在单管的壁部上并在此时受到尽可能少的机械载荷,就是说受到尽可能小的剪切力。
制造可饮用的混合物所需的无菌条件按本身已知的方式通过在UHT设备中实现产品特定的温度分布来确保。这包括在设置在载液、例如引用奶的预热上游的大米配给之后进行的热处理,所述热处理通常包括预加热、高温加热、以UHT-分布(Profil)(特定的温度-时间曲线)进行的保温和后面的到存放或装填温度的冷却。由饮用奶和大米组成、一般而言由载液和掺入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最终膨胀和消毒在保温步骤中完成。
本发明的第一解决方案要素在于,要热处理的混合物G在配给掺入物之后在将其热处理成可饮用的混合物过程中连续地作为无分支的管道流被强制性引导。这意味着,流动的混合物G在其流动路径的任何位置都没有分成或分支出并行的分流,并且流始终设计成通过壁式的边界强制限定的流。其前提条件是,在配给掺入物和装填或存放可饮用产品之间的热处理的所有区域中都使用单管系统。热处理的各部分区域中的相应平均流速根据产品特定的要求确定并优选是始终连续和恒定的。
另一个方案要素是,热处理的每个分区域中无分支的管道流的分解或分段式的划分。为此,在每个分区域中,无分支的管道流都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管道流区段,这里,管道流保持为无分支的。“曲折形的”优选是指这样的直线区段,它们优选平行地并相互隔开间距地设置,并且在优选利用连续弯曲的流动元件、例如180度的弯管确保流动方向上的连续连接的同时,这些区段在相邻的端部处相互连接。
管道流区段rS是指一个管状的体积V,所述体积由具有优选恒定的体积流量Q的管道流流动通过。在最一般的情况下,管道流区段rS在其长度l上观察可以具有变化的通过横截面。在实践中,其通过横截面优选是恒定的,并且因此管道流区段rS的体积等于具有相同长度l和相同通过横截面A的管道区段L(单管)的体积,所述管道区段由体积流量Q并因此由平均流速c流动通过。由此,可以定义由载液TF和掺入物组成的混合物的一个有用的处理准则,即平均停留时间t。
在本发明范围内平均停留时间的定义
一般而言,对于具有体积V和体积流量Q的管道流区段rS,停留时间t满足下式:
在对于管道流区段rS通过横截面A在长度l上恒定的前提条件下,根据式(1),平均停留时间t等于在具有相同长度l和恒定的通过横截面A的管道区段L中的停留时间:
t ( r S ) = V Q = t ( L ) = l · A c · A = l c - - - ( 1 a )
前面定义的停留时间t是指,混合物颗粒通过唯一一个管道流区段rS或唯一一个管道区段L的时间,而不包括在弯管中的停留时间,并且是在预加热、高温加热、保温或冷却阶段中。因此,在相应区域中的总停留时间由所有相应管道流区段或管道区段(的停留时间)的和组成,而不包括在转向部(弯管)中的停留时间。
另一个特别符合目标的方案要素在于,为了防止在重要的预膨胀的区域内在载液中出现掺入物的沉淀,在预膨胀的区域中,混合物在相应配设的第一管道流区段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短于在最终膨胀和后面的冷却的区域中在相应配设的第二管道流区段中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由于混合物在优选水平定向的管道流区段中较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及时消除了在重力影响下出现的沉淀。在掺入物在流动方向上观察在相应管道流区段的末端区域中可能沉淀在边界壁部上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向下一个管道流区段的转向。由于弯曲形状的转向部,还在被流动通过的转向横截面中总是引起在后面的流动横截面中完整形成的二次流动根据本发明的及时转向实现了掺入物在载液中符合目的的充分混合和均匀分布。前面说明的过程在由管道路区段组成的组的每个管道流区段中重复。
在最终膨胀的区域中,发生膨胀的掺入物、例如大米,由于析出了淀粉和/或其他组成成分与预膨胀的区域中相比比重变轻。同时,从预膨胀一直到最终膨胀,混合物的密度和粘度提高,由此在最终膨胀所属的管道流区段中发生沉淀的危险必然小于预膨胀区域中。因此,在不重要的最终膨胀区域中,混合物G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可以比在重要的预膨胀区域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要长。由于在UHT设备的前后依次设置的处理区中的热处理在无分支的管道流中进行,并且带有掺入物的载液构成不可压缩的流体,在预膨胀和最终膨胀区域中例如由于谷物释放淀粉引起的流变学上的区别会对压力损失造成影响,但不会对在这些区域中的相应停留时间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给出了预膨胀和最终膨胀的区域之间符合目标的关系。此外给出的建议在第一平均停留时间的具体设计方面设定,如果预加热和高温加热设计成用于纯载液,第一平均停留时间要比在预加热或高温加热的第三管道流区段中设定的第三平均停留时间短。由此确定了第一管道流区段以及还有第二管道流区段的具体设计。
如果偏离第一平均停留时间和第二平均停留时间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数量关系,即将第二停留时间设计成比根据本发明的情况短,则尽管降低了在最终膨胀区域的沉淀倾向,但这会由于额外需要的转向部导致对由于膨胀而较为敏感或者说不够坚固的掺入物产生较高的剪切载荷并且总是导致较高的存放成本,并且因此是不利的。
第一平均停留时间和第二平均停留时间在每个其所属组的管道流区段中设计成相同的,这不是强制性的要求。第一平均停留时间和第二平均停留时间在遵守所述沉淀准则的情况下原则上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时长,但这在成本的角度上是不利的。
在预膨胀区域和最终膨胀区域之间存在不同的处理必要性差异时,如果第一平均停留时间是第二平均停留时间的一半长,则对于希望的可饮用混合物的制造,在质量和成本的角度上实现了特别好的结果。对于第三平均停留时间可以确定,第一平均停留时间适宜地是第三平均停留时间的一半长。这些关系是能够在有限程度上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改变的设定。
如所述方法的一个实施形式设定的那样,如果在预膨胀区域中给管道流沿轴向定向的平均流速强制性地赋予沿周向的流速和/或湍流增强,则附加地抑制掺入物在载液中沉淀和结块的倾向。这可以通过沿周向作用在管道流上的机构实现,所述机构在限定流动的壁部上以例如螺旋形设置的突起或凹部的形式构成。与此相关的措施与管道流区段之间的转向部一样也在优选直线构成的管道流区段中产生离心力。所述离心力导致二次流动,所述二次流动产生附加的混合效果。此外,这个措施还有助于在热或液压的边界层中产生湍流增强。
一个建议设定,混合物从上向下、因此是沿重力或者说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流动通过优选在竖直平面中曲折状地依次排列的并且在这里优选在水平方向或接近水平方向上定向的各组第一和第二管道流区段,如果根据该建议实施方法,则能够进一步提高可饮用混合物的质量。在这种流动方式中,掺入物相应的沉降速度与管道流相叠加,这种沉降速度通过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引起。由此会出现掺入物的绝对速度提高,而在相反的情况下,在流动从下向上进行时,会出现绝对速度的降低。由这种区别在最终结果中导致混合效果的区别,在所提出的从上向下流动通过时,所述混合效果更好并且因此比从下向上流动通过更为符合目标。
此外设定,两个相连的第一管道流区段之间的管道流的转向以大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之间的曲率进行。此外还设定,在第一或第二管道流区段之外的区域中以及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给之后的管道流转向以小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之间的曲率的曲率完成。较大的曲率意味着较短的转向路径,因此意味着较大的剪切力以及由此由此得到的较高的机械载荷。这个建议考虑到了这样的事实,即,与最终膨胀区域中相比,掺入物在预膨胀区域内仍较为坚固并且承载能力较高。在第一和第二管道流区段之外的区域中,就是管道流在从配给直到冷却的各处理区之间的区域,最小的曲率有这样的意图,即使得掺入物在仅用于输送的区域中受到尽可能小的机械载荷。
为了确保接近恒定和连续的、尽可能没有堵塞和/或不受控地振动的流动区域的管道流,另一个建议设定,混合物G直接在其制备之后通过容积原理强制输送。
所提出方法特别适于制造可饮用的混合物,在这种混合物中作为载液选择饮用奶,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在燕麦、大米或小麦中选择。燕麦和大米的必要的特性在前面已经部分地限定,其中有利的是,燕麦作为颗粒物并且没有预煮地使用,并且这样原生地、冷地和干燥地配给。大米则是预煮地使用并且是在70℃下热地并且在层状通风的情况下配给。小麦粒仅通过在冷水中浸泡来预处理地配给。
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将方法技术上的方案特征相应地转换为产品特征。所述装置在原理上构成UHT设备,所述设备通过实现产品特定的温度分布按已知的方式确保所要求的无菌生产条件。这包括载液的预热区,所述预热区具有预热区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通常设计成管束热交换器并且优选可再生地运行。沿混合物的流动方向观察,在用于将谷物和/或掺入物引入载液的配料装置之后是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器区,它们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还有具有保温器的保温区以及冷却区,冷却区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的热交换器。
在混合物的流动方向上观察,配料装置后面的热交换器和保温器分别构造成单管系统(单管)并且相互串联。所述热交换器分别是所谓的单管管式热交换器。各单管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管道区段,并且这里在流动技术上观察保持为单管,并且是无分支的。“曲折形的”优选应是指这样的直线区段,它们优选平行地并相互隔开间距地设置,并且在优选利用连续弯曲的流动元件、例如180度的弯管确保流动方向上的连续连接的同时,这些区段在相邻的端部处相互连接。管道区段显然设计成长度相同的,但这不是强制性的要求。所述管道区段在遵守沉淀准则的情况下原理上也可以设计成具有不同的长度,但这在成本的角度上是不利的。
另一个特别符合目标的方案要素在于,在对于所有单管通过横截面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在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区中完成的预膨胀的区域中,相配的热交换器的相应第一管道区段要比保温器和冷却区的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的相应第二管道区段短,所述前提条件不是必须的,但在技术和成本上是适宜的。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给出了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器的第一管道区段与保温区和冷却区的第二管道区段之间的符合目的的关系。此外的一个建议在相应管道区段的具体尺寸方面设定,相应的第一管道区段要比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区的相应第三管道区段短,如果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区设计成用于纯载液,则形成第三管道区段。由于管道区段在方法技术上的特征与管道区段装置技术上的特征存在紧密的实质和功能上的关联,前面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给出的事实能够合理地转用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并且因此这里不再重复。
从成本的角度有利的是,如前面已经说明的那样,第一和第二管道区段在每个其所属的组中设计成相同长度的。如果相应的第一管道区段是第二管道区段的一半长,则在所追求的结果方面得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对于第三管道区段可以确定,第一管道区段总是第三管道区段的一半长。这些关系是能够在有限程度上沿一个或另一个方向改变的规定。
此外,对于由载液饮用奶中的谷物燕麦和/或大米组成的可饮用混合物的制造,已经证明是符合目标的是,第一管道区段分别具有3米的长度,而第二和第三管道区段分别具有6米的长度。
此外设定,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区中单管至少在其管内壁的表面上构成螺线状的、凸起或凹入的成型部。这个措施用于相对于光滑管实现湍流增强,并且在特别是凸起的成型部具有足够尺寸时产生希望的沿周向的流动分量。在传热技术上已知的是,相对于所谓的光滑管,通过传热的管内表面和管外表面的成型部改善了热传递。此外,通过成型技术向管壁中引入螺线状的凹部,由此,为了产生希望的宏观粗糙度结构而不需要有附加的材料厚度。这意味着,设置在外侧的凹部在内侧构成相应的凸起。这样变形的薄壁管被称为所谓的扭转管。
如已经证实的那样,通过沿重力或者说重力加速度方向流动通过管道区段进一步改善了可饮用混合物的质量。此外建议,各组曲折状地彼此依次排列的第一或第二管道区段分别设置在竖直的平面中并且第一或第二管道区段在所述竖直的平面中分别沿水平方向或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定向。在各组的上端部处设置入口接头,而在各组的下端部处设置出口接头。
配给到载液中的谷物作为固体的、小颗粒的、能膨胀的组分从配料装置开始沿流动方向观察能承受的机械载荷逐渐减小。与最终膨胀区域相比,掺入物在预膨胀区域中较为坚固并且由此能承受的载荷较高。根据另一个建议,对在这个方向上逐渐提高的对剪切力的敏感性以及由此出现的固体和小颗粒状结构的发生溶解和破坏的倾向这样予以考虑,即,UHT设备管路系统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料装置后面的弯管优选具有平均曲率半径r与管外直径D之间的、r/D=5的比值,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区段之间的弯管具有r/D=3的比值,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区段之间的弯管具有小于或等2的比值(r/D<2)。
当直接在配料装置的用于混合物的出口上设置旋转的容积泵,例如设计成螺杆泵的容积泵,则能实现有利地恒定且连续地输送混合物G通过单管。
所提出的装置特别适于制造可饮用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由作为载液的饮用奶和至少一种谷物燕麦或大米组成。
附图说明
由下面的说明和附图中的图示以及由权利要求得出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用于不同的实施形式实现,而在附图中示出能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并在后面根据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说明。其中
图1示出构造成UHT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重要部分其余的示意图,所述区域简化到仅有主要特征;
图2示出UHT设备在预加热区的构造成单管的热交换器区域内的在图1中用“X”表示的局部;以及
图3用示意性放大图示出根据图2的单管的曲折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上构造成UHT设备的装置在图1中示出的部分区域100从第一管路区段8.1开始关于对要制造的可饮用混合物P包括部分地示出的预热区VWZ、预加热区VZ、高温加热区HZ、保温区HHZ和部分地示出的冷却区KZ,载液TF、例如饮用奶M沿所示的流动方向例如以约5℃的温度流入所述第一管路区段。在预热区VWZ的所示部分区域中,示出预热区的最后面的或至少唯一的热交换器1,所述热交换器构造成所谓的管束式热交换器,在所述热交换器中预热VW到例如约70℃的温度,并且所述热交换器通常再生式地运行。管束式热交换器优选是如在DE-U-94 03 913(Prinzip Tuchenhagen Dairy Systems GmbH,Ahaus)中描述的结构形式并且其中设有多个并联的内管,所述内管由载液TF流动通过,而通常是水或蒸汽的热交换介质在套管(外套)的环形间隙空间(外通道)中按反向流流动,所述外套包围并联的内管。
在预加热区VZ中进行预加热VE,其中,设有至少一个优选再生式运行的预加热区的热交换器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分成预加热区的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4.1和4.2,第一热交换器4.1中在混合物G中实现例如约95℃的温度,并且在第二热交换器4.2中达到例如约115℃的温度。在接下来的高温加热区HZ中通过高温加热区的热交换器5对混合物G进行高温加热HE,加热到例如约135℃的温度。保温区域HHZ包括优选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保温器6,利用所述保温器在保温HH过程中在约135℃下给混合物G赋予一种所谓的UHT-分布,即产品特定的温度-时间曲线,其目的是实现充分的消毒S。在冷却区KZ所示的部分区域中设置冷却区的第一或至少一个唯一的热交换器7,利用所述热交换器将可饮用混合物P冷却K到适于装填或存放的例如20℃的温度。
在预热区1的最后一个热交换器的后面伸出的第一管路区段8.1在用于已加热到约70℃的载液TF的入口2a处通入配料装置2,所述入口2a位于存在于配料装置2中的载液TF的液面之下。配料装置2此外在其顶侧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掺入物的输入接头2b(在下面,说明中仅限于至少一种谷物),所述配料装置在其内部具有用于提供由载液TF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组成的混合物G(G=TF+Z)的混合及搅拌装置2c并且在其底部区域中具有用于混合物G的出口2d。出口2d通过第二管路区段8.2与预加热区的第一热交换器4.1连接。直接在出口2d上设置输送装置3,优选是旋转的容积泵,在该实施例中例如是螺杆泵,所述输送装置例如强制性地和连续地以体积流量Q并且以例如约68℃的温度从配料装置2中输出混合物G并将其输入到装置100的下面的部分中。
谷物Z优选可以是大米R并且这里优选是“普通大米”,或者是燕麦,或者是没有进一步提及的小麦。大米R和燕麦H分别单独地(G=TF+R、G=TF+H),或者分别相互分开地但在最终结果中共同地(G=TF+H+R)以希望的量比例配给载液TF、优选是饮用奶M。燕麦H优选作为颗粒物、没有预煮地并且原生地、冷地和干燥地配给,而大米R预煮地并且在约70℃下热地并且在层状通风的情况下配给。在混合物G并由此在热处理W的终点处在第二管路区段8.2中实现了能饮用的产品(P=TF+Z),所述产品相对于载液TF具有4%或更多的谷物Z的比例。
混合物G在通过相应的第二管路区段8.2的途中加载的预加热区的第一热交换器4.1和后面的热交换器4.2、5和7以及保温器6是所谓的单管系统9(单管或单管路),它们是串联的。在这些单管9中,混合物G在其直到成为可饮用混合物P的热处理W的过程中连续地作为无分支的管道流RS被强制引导。
配给的谷物Z的预膨胀VQ主要在预加热和高温加热区VZ和HZ中完成,而最终膨胀EQ在保温区HHZ中进行。
各单管9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彼此依次排列的管道区段L1或L3(对此也见图2和3),这里单管9在流动技术上看得到保持并且是无分支的。关于热交换器4或4.1、4.2和5,这些管道区段用L1或L3表示。关于保温器6和冷却区7的热交换器7,所述管道区段用附图标记L2表示。保温器6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由此可以实现产品特定的UHT-分布。每个所述部分具有一组管道区段L2。在每组单管9中,管道区段L1、L2、L3明显设计成相同长度的。这种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和热动力学上不是强制性必需的,但在成本角度上是适宜的。
管道区段L1、L2、L3的曲轴形的布置形式在图3中以预加热区的第一热交换器4.1为例示出,并且该图示出优选构造成直线的管段,这些管段优选相互平行地且相互隔开间距地设置,并且在利用连续弯曲的优选为弯管23、例如180度弯管形式的流动元件确保沿流动方向的连续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管段在相邻的端部处相互连接。所述弯管12的平均曲率半径用r表示,其外直径具有附图标记D。
UHT设备100的配管的弯管12在第二管道区段8.2的区域中,因此在流动方向上观察在配料装置2的后面优选具有平均曲率半径r与管外直径D之间的、r/D=5的比例。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区段L2之间的弯管12优选具有r/D=3的比例,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区段L1之间的弯管具有小于或等2的比例(r/D<2)。
每组曲折状地依次排列的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分别设置在竖直的平面中。并不排除设置在水平或倾斜的平面中的情况。在前面所述的平面中,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分别沿水平方向或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定向。并且在每个组的上端部上设置入口接头10,而在每个组的下端部上设置出口接头11,从而管道流RS从入口接头10到出口接头11观察与重力加速度g同向地穿过每个组。在用始端a和末端b表示的管道区段L1、L2或L3之间,各管道区段具有长度l1或l2或l3以及体积V1或V2或V3。前面已经说明了管道区段L1、L2和L3和管道流区段rs1、rs2或rs3的关系并且所述关系用式(1、1a)来描述,下面还将深入说明这种关系。
在对于所有单管9有相同的通过横截面A的前提条件下,至少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的各第一管道区段L1比保温器6和冷却区KZ的热交换器7的各第二管道区段L2要短。当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设计成用于对纯载液TF、即没有掺入谷物Z的载液进行热处理时,第一管道区段L1总是比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第三管道区段L3短。在不考虑可能导致的成本上的缺点的情况下,第二管道区段L2可以在遵守沉淀准则的情况下在原理上也与管道区段L1相对应地设计成缩短的。但这在流动技术上由于更为频繁的转向在尽可能柔和地处理掺入物方面是不利的。
通过在各两侧的转向部之间的优选直线的管道区段L1、L2、L3中各组相应单管9的设计,管道流RS分别分解成相配组的管道流区段rs1、rs2和rs3,此时管道流RS保持无分支的。在这些管道流区段rs1、rs2和rs3中,管道流RS例如在对于所有区段通过横截面A优选相同(A=常数)时具有平均流速c。对于管道流区段rs1、rs2和rs3,但也对于管道区段L1、L2和L3,根据式(1a)得到所属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l1/c、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l2/c和第三平均停留时间t3=l3/c。由此定义了掺入物在始端a和末端b之间的相应的管道流区段rs1、rs2和rs3中的相应平均停留时长。前述条件A=常数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对于管道流区段rs1、rs2、rs3或也对于管道区段L1、L2和L3满足这个条件,则由式(1)利用t1=V1/Q、t2=V2/Q和t3=V3/Q得到相配的各平均停留时间。
基于前面所述的关系利用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方法,其中:
为了防止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掺入物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发生沉淀,
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混合物G在相应配设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
在最终膨胀EQ和后面的冷却K的区域内的相应配设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要短
所述方法和装置技术上的设计方案在流体力学上的作用在可饮用的混合物P方面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在前面详细说明。
已经证明特别符合目标的是,第一管道区段L1是第二管道区段L2的一半长或者至少是第三管道区段L3的一半长。对于具体技术上的尺寸设计这意味着,当使用市场上常见的、易于操作和运输的最大6米的管长,则第一管道区段L1具有长度l1=3米,而第二和第三管道区段L2、L3分半具有长度l2=l3=6米。
为了相对于所谓光滑管提高湍流以及为了产生有利的周向速度cu,管道流RS沿轴向定向的平均流速c在预膨胀VQ的区域强制地被赋予沿圆周方向的流速cu和/或湍流增强。为此设定,在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中的单管9至少在其管内壁的表面上构成螺线状的、突起或凹陷的成型部(所谓的扭转管)。
所使用的缩写的附图标记列表
100 装置(UHT设备)的部分区域
1 预热区的(再生式的)最后一个热交换器
2 配料装置
2a (载液TF的)入口
2b (谷物Z的)的输入接头
2c 搅拌及混合装置
2d 出口(混合物G=TF+Z)
3 输送装置
4 预加热区的(再生式的)热交换器
4.1 预加热区的(再生式的)第一热交换器
4.2 预加热区的(再生式的)第二热交换器
5 高温加热区的热交换器
6 保温器
7 冷却区的(再生式的)热交换器
8.1 第一管路区段
8.2 第二管路区段
9 单管系统(单管;单管路)
10 入口接头
11 出口接头
12 弯管
a、b 管道流区段rs或管道区段L的始端和末端
c 平均流速
cu 周向流速
g 重力加速度
l 管道流区段rs或管道区段L在始端a和末端b之间的长度(总体)
l1、l2、l3 管道流区段r1、r2、r3或管道区段L1、L2、L3的长度
r 平均曲率半径(弯管)
rs1 第一管道流区段(对于c=和A=常量,l1(rs1)=l1(L1))
rs2 第二管道流区段(对于c=和A=常量,l2(rs2)=l2(L2))
rs3 第三管道流区段(对于c=和A=常量,l3(rs3)=l3(L3))
t 平均停留时间(总体)
t1 第一平均停留时间(在预膨胀VQ中;在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或在第一管道区段L1中)
t2 第二平均停留时间(在最终膨胀EQ中;在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或在第二管道区段L2中)
t3 第三平均停留时间(纯载液TF;在预加热VE或高温加热HE中;在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或在第一管道区段L1中)
A 通过横截面(单管9)
D 外直径(弯管)
EQ 最终膨胀
G 混合物
H 燕麦
HE 高温加热
HZ 高温加热区
HH 保温
HHZ 保温区
K 冷却
KZ 冷却区
L 管道区段(总体)
L1 第一管道区段(在预加热区VZ或高温加热区HZ中)
L2 第二管道区段(在保温区VZ或冷却区HZ中)
L3 第三管道区段(当该区段设计成用于纯载液TF时,在预加热区VZ或高温加热区HZ中)
M 饮用奶
P 可饮用混合物
R 大米
RS 管道流
S 消毒
TF 载液
V 管道流区段rs或管道区段L的体积(总体)
V1、V2、V3 管道流区段r1、r2、r3或管道区段L1、L2、L3的体积
VE 预加热
VZ 预加热区
VW 预热
VWZ 预热区
VQ 预膨胀
W 热处理
Wz 小麦
Z 谷物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用于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TF)和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P)的方法,其中,对载液(TF)进行预热(VW),将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配给到经预热的载液(TF)中并使其在载液中均匀分布,由载液(TF)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组成的混合物(G)直到其作为可饮用混合物(P)装填之前按下面所述的顺序通过:预加热(VE)、高温加热(HE)、保温(HH)和冷却(K)进行热处理(W),在热处理时,在预加热(VE)和高温加热(HE)的过程中进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的预膨胀(VQ),在保温(HH)时,进行谷物(Z)的最终膨胀(EQ)并对混合物(G)进行消毒(S),混合物(G)在其热处理(W)过程中直到成为可饮用混合物(P)之前始终作为无分支的管道流(RS)被强制引导,热处理(W;VE、HE、HH、K)的各个部分区域中,无分支的管道流(RS)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彼此依次排列的管道流区段(rs1;rs2)并且此时无分支地保持为管道流(RS),并且,在所述方法中,
为了防止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掺入物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发生沉淀,
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混合物(G)在相应配设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
在最终膨胀(EQ)和后面的冷却(K)的区域内的相应配设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要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加热和高温加热(VE、HE)设计为用于纯载液(TF)时,所述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在预加热(VE)或高温加热(HE)的第三管道流区段(rs3)中设定的第三平均停留时间(t3)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在与其配设的组的每个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设计成相同长度的,并且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在与其配设的组的每个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设计成相同长度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是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或第三平均停留时间(t3)的一半长。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膨胀(VQ)区域内给管道流(RS)的沿轴向定向的平均流速(c)强制性赋予沿周向的流速(cu)和/或湍流增强。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G)从上向下沿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流动通过每组在竖直平面中曲折形依次排列的并在这里沿水平方向定向的第一和第二管道流区段(rs1;rs2)。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道流(RS)在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之间的转向以大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之间的转向的曲率进行,并且管道流(RS)在第一或第二管道流区段(rs1;rs2)之外并且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给之后的区域中的转向以小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之间的转向的曲率完成。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G)直接在其制备之后通过容积原理强制输送。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液(TF)是饮用奶(M),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在燕麦(H)、大米(R)或小麦(Wz)中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燕麦(H)作为颗粒体没有预煮地、原生地、冷地和干燥地配给,而小麦(Wz)用冷水浸泡地配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米(R)预煮地并且在70℃下热地以及在层状通风的情况下配给。
12.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构造成UHT设备,用于对混合物(G)进行热处理,以便在无菌的条件下制造可饮用混合物(P),沿混合物(G)的流动方向观察,所述装置具有:预热区(VWZ),所述预热区具有至少一个预热区的热交换器(1);预加热区(VZ),所述预加热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预加热区的热交换器(4);高温加热区(HZ),所述高温加热区具有至少一个高温加热区的热交换器(5);保温区(HHZ),所述保温区具有保温器(6);以及冷却区(KZ),所述冷却区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的热交换器(7),其特征在于,
在预热区(VWZ)和预加热区(VZ)之间设有配料装置(2),用于向载液(TF)中引入至少一种谷物(Z);
沿混合物(G)的流动方向观察,在配料装置(2)后面的热交换器(4、5、7)和保温器(6)分别构造成单管系统(单管)(9)并且所述热交换器和保温器是串联的;
各个单管(9)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管道区段(L1、L2),并且在流体技术上看,各单管保持为单管(9);
并且在对于所有单管(9)具有相同的通过横截面(A)的前提条件下,
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的相应第一管道区段(L1)比
保温器(6)以及冷却区(KZ)的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7)的相应第二管道区段(L2)要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设计成用于纯载液(TF),则得到第三管道区段,并且各第一管道区段(L1)比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各第三管道区段(L3)要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第一管道区段相配的组中的每个第一管道区段(L1)都设计成长度相同的,并且在与第二管道区段相配的组中的每个第二管道区段(L2)都设计成长度相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区段(L1)分别是第二管道区段(L2)或第三管道区段(L3)的一半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区段(L1)分别具有3米的长度,而第二管道区段(L2)分别具有6米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热区域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中的单管(9)至少在其管壁的表面上构成螺线状的、突起或凹陷的成型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分别设置在竖直的平面中,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在所述竖直的平面中分别沿水平方向定向,并且在每个组的上端部上设置入口接头(10),而每个组的下端部上设置出口接头(11)。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UHT设备(100)的配管的弯管(12)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料装置(2)后面在平均曲率半径r与管外直径D之间具有r/D=5的比值,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区段(L2)之间的弯管(12)具有r/D=3的比值,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区段(L1)之间的弯管具有小于或等2的比值r/D(r/D<2)。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接在配料装置(2)的用于混合物(G)的出口(2d)上设置旋转的容积泵(3),所述容积泵设计成螺杆泵。

Claims (22)

1.用于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TF)和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其他小块的掺入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P)的方法,其中,对载液(TF)进行预热(VW),将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配给到经预热的载液(TF)中并使其在载液中均匀分布,由载液(TF)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组成的混合物(G)直到其作为可饮用混合物(P)装填之前按下面所述的顺序通过:预加热(VE)、高温加热(HE)、保温(HH)和冷却(K)进行热处理(W),在热处理时,在预加热(VE)和高温加热(HE)的过程中进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的预膨胀(VQ),在保温(HH)时,进行谷物(Z)的最终膨胀(EQ)并对混合物(G)进行消毒(S),混合物(G)在其热处理(W)过程中直到成为可饮用混合物(P)之前始终作为无分支的管道流(RS)被强制引导,热处理(W;VE、HE、HH、K)的各个部分区域中,无分支的管道流(RS)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彼此依次排列的管道流区段(rs1;rs2)并且此时无分支地保持为管道流(RS),并且,在所述方法中,
为了防止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和/或掺入物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发生沉淀,
在预膨胀(VQ)的区域内,混合物(G)在相应配设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中的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
在最终膨胀(EQ)和后面的冷却(K)的区域内的相应配设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中的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要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预加热和高温加热(VE、HE)设计为用于纯载液(TF)时,所述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比在预加热(VE)或高温加热(HE)的第三管道流区段(rs3)中设定的第三平均停留时间(t3)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1、t2)在每组与其配设的管道流区段(rs1;rs2)中设计成相同长度的。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平均停留时间(t1)是第二平均停留时间(t2)或第三平均停留时间(t3)的一半长。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膨胀(VQ)区域内给管道流(RS)的沿轴向定向的平均流速(c)强制性赋予沿周向的流速(cu)和/或湍流增强。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G)从上向下沿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流动通过每组在竖直平面中曲折形依次排列的并在这里沿水平方向定向的第一和第二管道流区段(rs1;rs2)。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道流(RS)在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流区段(rs1)之间的转向以大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之间的转向的曲率进行,并且管道流(RS)在第一或第二管道流区段(rs1;rs2)之外并且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给之后的区域中的转向以小于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流区段(rs2)之间的转向的曲率完成。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G)直接在其制备之后通过容积原理强制输送。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液(TF)是饮用奶(M),而所述至少一种谷物(Z)在燕麦(H)、大米(R)或小麦(Wz)中选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燕麦(H)作为颗粒体没有预煮地、原生地、冷地和干燥地配给,而小麦(Wz)用冷水浸泡地配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大米(R)预煮地并且在70℃下热地以及在层状通风的情况下配给。
12.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的装置,所述装置构造成UHT设备,用于对混合物(G)进行热处理,以便在无菌的条件下制造可饮用混合物(P),沿混合物(G)的流动方向观察,所述装置具有:预热区(VWZ),所述预热区具有至少一个预热区的热交换器(1);预加热区(VZ),所述预加热区域具有至少一个预加热区的热交换器(4);高温加热区(HZ),所述高温加热区具有至少一个高温加热区的热交换器(5);保温区(HHZ),所述保温区具有保温器(6);以及冷却区(KZ),所述冷却区具有至少一个冷却区的热交换器(7),其特征在于,
在预热区(VWZ)和预加热区(VZ)之间设有配料装置(2),用于向载液(TF)中引入至少一种谷物(Z);
沿混合物(G)的流动方向观察,在配料装置(2)后面的热交换器(4、5、7)和保温器(6)分别构造成单管系统(单管)(9)并且所述热交换器和保温器是串联的;
各个单管(9)分解成一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管道区段(L1、L2),并且在流体技术上看,各单管保持为单管(9);
并且在对于所有单管(9)具有相同的通过横截面(A)的前提条件下,
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的相应第一管道区段(L1)比
保温器(6)以及冷却区(KZ)的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7)的相应第二管道区段(L2)要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设计成用于纯载液(TF),则得到第三管道区段,并且各第一管道区段(L1)比预加热区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各第三管道区段(L3)要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管道区段(L1;L2)在每个与其相配的组中设计成长度相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区段(L1)分别是第二管道区段(L2)或第三管道区段(L3)的一半长。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区段(L1)分别具有3米的长度,而第二管道区段(L2)分别具有6米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加热区域和高温加热区(VZ、HZ)的热交换器(4、5)中的单管(9)至少在其管壁的表面上构成螺线状的、突起或凹陷的成型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曲折形地依次排列的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分别设置在竖直的平面中,第一管道区段或第二管道区段或第三管道区段(L1;L2;L3)在所述竖直的平面中分别沿水平方向定向,并且在每个组的上端部上设置入口接头(10),而每个组的下端部上设置出口接头(11)。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UHT设备(100)的配管的弯管(12)沿流动方向观察在配料装置(2)后面在平均曲率半径r与管外直径D之间具有r/D=5的比值,两个相邻的第二管道区段(L2)之间的弯管(12)具有r/D=3的比值,并且两个相邻的第一管道区段(L1)之间的弯管具有小于或等2的比值r/D(r/D<2)。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接在配料装置(2)的用于混合物(G)的出口(2d)上设置旋转的容积泵(3),所述容积泵设计成螺杆泵。
21.可饮用混合物(P),包括作为载液(TF)的饮用奶(M)和作为可膨胀的谷物(Z)大米(R)和/或燕麦(H)和/或小麦(Wz)和/或其他小颗粒的掺入物,所述混合物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制造。
22.可饮用混合物(P),包括作为载液(TF)的饮用奶(M)和作为可膨胀的谷物(Z)大米(R)和/或燕麦(H)和/或小麦(Wz)和/或其他小颗粒的掺入物,所述混合物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之一所述的装置制造。
CN201580013145.8A 2014-01-31 2015-01-24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uht设备 Active CN106102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1294.8 2014-01-31
DE102014001294.8A DE102014001294A1 (de) 2014-01-31 2014-01-31 Verfahren und UHT-Anlage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inkfähigen Mischung aus einer Trägerflüssigkeit und wenigstens einer festkörperartigen Zerealie unter aseptischen Bedingungen
PCT/EP2015/000135 WO2015113750A1 (de) 2014-01-31 2015-01-24 Verfahren und uht-anlage zur herstellung einer trinkfähigen mischung aus einer trägerflüssigkeit und wenigstens einer zerealie unter aseptischen bedingun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02467A true CN106102467A (zh) 2016-11-09
CN106102467B CN106102467B (zh) 2020-10-16

Family

ID=52468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13145.8A Active CN106102467B (zh) 2014-01-31 2015-01-24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uht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099180B1 (zh)
CN (1) CN106102467B (zh)
DE (1) DE102014001294A1 (zh)
DK (1) DK3099180T3 (zh)
PH (1) PH12016501508B1 (zh)
WO (1) WO20151137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93629B (zh) * 2022-05-10 2022-07-22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飞机测试的换热器防结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2284A1 (de) * 1994-01-08 1995-07-12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erilen Milchbreis und erhaltenes Produkt
US20030091716A1 (en) * 2001-11-09 2003-05-15 Simpey Kuramoto Stable homogeneous drink composition including particulate cereal produ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9975A (en) * 1911-06-09 1914-09-08 Burrell D H & Co Pasteurizing apparatus.
DE1492360B2 (de) * 1965-07-03 1971-12-16 Verfahren zur kontinuierlichen thermischen entkeimung von stroemenden fluessigkeiten
DE9403913U1 (de) 1994-03-09 1994-05-05 Gea Finnah Gmbh Rohrbündel-Wärmetauscher
DE102005055016B4 (de) * 2005-11-18 2008-04-03 Tuchenhagen Dairy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Röhren-Wärmeaustauscher zur thermischen Behandlung hochviskoser Produkte der Nahrungsmittel- und Getränkeindustri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62284A1 (de) * 1994-01-08 1995-07-12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terilen Milchbreis und erhaltenes Produkt
US20030091716A1 (en) * 2001-11-09 2003-05-15 Simpey Kuramoto Stable homogeneous drink composition including particulate cereal produc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K3099180T3 (en) 2018-09-17
DE102014001294A1 (de) 2015-08-06
EP3099180B1 (de) 2018-06-06
CN106102467B (zh) 2020-10-16
PH12016501508A1 (en) 2017-02-06
EP3099180A1 (de) 2016-12-07
PH12016501508B1 (en) 2017-02-06
WO2015113750A1 (de) 2015-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niger et al.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US4584932A (en) Apparatus for heat-treating a liquid product
CN101538336B (zh) 搅拌釜式反应器以及在应用这种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情况下实施聚合反应的方法
EP2343983A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biomaterials
US8839713B2 (en) System for pasteurizing animal food
CN106102467A (zh) 在无菌条件下由载液和至少一种谷物制造可饮用混合物的方法和uht设备
US5266343A (en) Pasteurization process for dairy products
CN101766276B (zh) 液态谷物杂粮制品的杀菌和灌装方法
CN109843782A (zh) 用于对液体进行热处理和灌装的灌装线
CN206731104U (zh) 具有温度控制装置的皮革用聚氨酯树脂搅拌罐
CN106492732A (zh) 一种分离沉淀物的化工用反应釜
US480282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mixture of products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AU659511B2 (en)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heat exchange between a liquid and a particulate material
EP3935959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seeds into a paste-like food product
CN105164485B (zh) 气体滑道换热器
Stroup et al. Two-phase slug flow heat exchanger for microbial thermal inactivation research
JP3881600B2 (ja) 固液混合物の熱交換処理方法
Widiatmo et al. Process Control of Milk Pasteurization using Geothermal Brine with Proportional Controller
CN107047808A (zh) 一种人造奶油巴氏灭菌设备
CN104428620A (zh) 一种改进的管式热交换器
US1759126A (en) Heat interchanger
CN209254775U (zh) 一种反应釜及其预热装置
DE102023109092A1 (de) Herstellung von milchersatzprodukten
CN208349828U (zh) 一种煅烧焦防尘油自动温控装置
US1325800A (en) pfouts and 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867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