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8373B -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8373B
CN106098373B CN201610479764.2A CN201610479764A CN106098373B CN 106098373 B CN106098373 B CN 106098373B CN 201610479764 A CN201610479764 A CN 201610479764A CN 106098373 B CN106098373 B CN 106098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cathode
anode
wire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797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8373A (zh
Inventor
杨治安
陶艳军
刘毅
陈宗
丁丽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i tech Zone Zijia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i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ihu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Ai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797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8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8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8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8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2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Abstract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铝电解电容器依次经过测试机、成型机和编带机进行测试、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成型以及编带最后放置在包装箱内;测试机上设置有第一放电系统,第一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电性能测试装置上的第一放电组件,第一放电组件包括隔离片、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位于隔离片的两侧;电容器通过测试机移动带上的传送夹移动至隔离片的下方,电容器的正极引线位于隔离片和正极接触块之间,所述电容器的负极引线位于隔离片与负极接触块之间。本发明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能够有效的消除电容器再生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存在一种现象,将铝电解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处理,但是放置为一段时间后,铝电解电容器正负极两端之间电压又会上升到一定程度,此种现象就是铝电解电容器的再生电压现象。
再生电压的产生机理为:当电压施加在介质之上时,在介质内部引起电子的转移,从而在介质内部产生感应电场,其方向与电压的方向相反,这种现象称之为极化反应。有些介质被施加电压后,极化得比较快,有些则比较慢。如果两端子进行放电一直到端子间的电压为零,而后将其开路放置一段时间后,一种潜在的电势将出现在两端子上,这样就引起了再生电压。
铝电解电容再生电压一般在可达到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0%左右。也就是说高压产品(400V以上产品)可能达到40~50V甚至以上。这就使铝电解电容器会在客户使用的过程出现触电,电容器放电导致电路板的一些精密元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的消除电容器再生电压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铝电解电容器依次经过测试机、成型机和编带机进行测试、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成型以及编带最后放置在包装箱内;所述测试机上设置有第一放电系统,所述第一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电性能测试装置上的第一放电组件,所述第一放电组件包括隔离片、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位于隔离片的两侧;电容器通过测试机移动带上的传送夹移动至隔离片的下方,所述电容器的正极引线位于隔离片和正极接触块之间,所述电容器的负极引线位于隔离片与负极接触块之间。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之间通过电阻器连接;所述隔离片为软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绝缘块。
本发明中第一放电组件可以有效的消除电容器的再生电压;第一放电组件中,电容器相当于电源,而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与电容器接触后,通过负载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而传统的测试机移动带的传送夹是夹持电容器外壳的,不具有放电功能。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成型机上设置有第二放电系统,所述第二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成型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成型机的引线成型装置上的第二放电装置;所述成型机成型机平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成型机的上料装置、另一端连接引线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放电装置包括正极成型模组件和负极成型模组件,所述正极成型模组件包括正极成型模和与之匹配的正极入模挡块,所述负极成型模组件包括负极成型模和与之匹配的负极入模挡块,所述正极入模挡块和负极入模挡块之间通过绝缘的隔离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正极入模挡块和负极入模挡块的一侧,所述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通过负载连接在一起并且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同步运动。
本发明中,中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均是金属制件,在将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冲压成型的时候将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接通,此时电容器相当于一个电源,由于负载的存在电容器达到放电的目的。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编带机上设置有第三放电系统,所述第三放电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编带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编带机编带装置上的第三放电组件,所述第三放电组件包括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编带装置的正极夹和负极夹,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夹住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设置有正极夹动块和负极夹动块,与正极夹动块和负极夹动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长条形静块。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长条形静块是绝缘的或者中间设置有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位于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中,第三放电组件可以有效的消除电容器的再生电压;第三放电组件中由于正极夹和负极夹均是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当正极夹和负极夹与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接触,此时电容器相当于电源,而正极夹和负极夹相当于负载,从而达到电容器放电的目的;而传统的传送夹组件是夹持电容器外壳的,不具有放电功能。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高温消压装置包括热电偶,保温内壳和外壳;所述编带机平送装置、测试机平送装置和成型机平送装置均穿过与各自对应的保温内壳,所述热电偶固定在保温内壳上,所述保温内壳固定设置在外壳上;所述保温内壳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再生电压是由于电解质极化速度不均匀导致,常温下经过长期放置,正负极子中和,再生电压会逐渐减小,经过很长的时间再生电压会减小到一个很小的值。在高温状态下,粒子的移动速度会加剧,从而加速了极化反应的过程,让再生电压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减小到安全的程度。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包装箱上设置有第四放电系统,所述第四放电系统包括包装箱本体和设置在包装箱本体一侧的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放电滚轮,放电滚轮上设置有一个滚动轴,所述滚动轴连接在包装箱本体上,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料带上,所述料带位于放电滚轮的一侧,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从放电滚轮的上方经过,电容器的本体悬空在放电滚轮的一侧;料带从包装箱本体内抽出,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经过放电滚轮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时与放电滚轮接触进行放电。
本发明中,铝电解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料带上,由于长期放置原因,正负极两端会产品一定的再生电压。现在包装箱本体上安装一个放电滚轮,放电滚轮为金属材料是导体。当客户端使用时,随着料带从包装箱内抽出,电容器的正负极经过放电滚轮时进行放电,从而消除了电容器上的电压。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料带包括纸带层和胶带层,所述胶带层和纸带层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电层,所述胶带层将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纸带层上,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接触;所述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之间的金属导电层上可设置有一负载;所述料带上设置有定位通孔,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相邻两个定位通孔之间。
上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优选的,所述胶带层和金属导电层可用导电胶带层替换。
本发明中,导电金属层与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接触,从而达到放电的效果;负载的设置能够加快电容器的放电。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料带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在铝电解电容器编带后缓慢放电,有效的防止再生电压的产生。解决了客户端在使用电容器过程中由于再生电压导致的品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电容器依次经过第一放电系统、第二放电系统、第三放电系统以及第四放电系统的放电后能够有效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的再生电压,防止再生电压对精密仪器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放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放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三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放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高温消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四放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料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测试机平送装置;2、高温消压装置;3、隔离片;4、正极接触块;5、负极接触块;6、传送夹;7、正极引线;8、负极引线;9、成型机平送装置;10、正极成型模;11、正极入模挡块;12、负极成型模;13、负极入模挡块;14、隔离板;15、编带机平送装置;16、正极夹动块;17、负极夹动块;18、长条形静块;19、绝缘块;20、热电偶;21、保温内壳;22、外壳;23、包装箱本体;24、放电滚轮;25、料带;26、纸带层;27、胶带层;28、金属导电层;29、定位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文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10所示的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铝电解电容器依次经过测试机、成型机和编带机进行测试、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成型以及编带最后放置在包装箱内;测试机上设置有第一放电系统,第一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机平送装置1上的高温消压装置2和设置在电性能测试装置上的第一放电组件,第一放电组件包括隔离片3、正极接触块4和负极接触块5,正极接触块4和负极接触块5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正极接触块4和负极接触块5位于隔离片3的两侧;电容器通过测试机移动带上的传送夹6移动至隔离片3的下方,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位于隔离片3和正极接触块4之间,电容器的负极引线8位于隔离片3与负极接触块5之间。
本实施例中,正极接触块4和负极接触块5之间通过电阻器连接;隔离片3为软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绝缘块。
本实施例中,成型机上设置有第二放电系统,第二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成型机平送装置9上的高温消压装置2和设置在成型机的引线成型装置上的第二放电装置;成型机平送装置9的一端连接成型机的上料装置、另一端连接引线成型装置;第二放电装置包括正极成型模组件和负极成型模组件,正极成型模组件包括正极成型模10和与之匹配的正极入模挡块11,负极成型模组件包括负极成型模12和与之匹配的负极入模挡块13,正极入模挡块11和负极入模挡块13之间通过绝缘的隔离板14连接在一起,正极成型模10和负极成型模12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正极入模挡块11和负极入模挡块13的一侧,正极成型模10和负极成型模12通过负载连接在一起并且正极成型模10和负极成型模12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编带机上设置有第三放电系统,第三放电系统包括包括设置在编带机平送装置15上的高温消压装置2和设置在编带机编带装置上的第三放电组件,第三放电组件包括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编带装置的正极夹和负极夹,正极夹和负极夹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夹住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
本实施例中,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设置有正极夹动块16和负极夹动块17,与正极夹动块16和负极夹动块17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长条形静块18。
本实施例中,长条形静块18是绝缘的或者中间设置有一绝缘块19,绝缘块19位于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高温消压装置包括热电偶20,保温内壳21和外壳22;编带机平送装置15、测试机平送装置1和成型机平送装置9均穿过与各自对应的保温内壳21,热电偶20固定在保温内壳21上,保温内壳21固定设置在外壳22上;保温内壳21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包装箱上设置有第四放电系统,第四放电系统包括包装箱本体23和设置在包装箱本体23一侧的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放电滚轮24,放电滚轮24上设置有一个滚动轴,滚动轴连接在包装箱本体23上,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固定在料带25上,料带25位于放电滚轮24的一侧,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从放电滚轮24的上方经过,电容器的本体悬空在放电滚轮24的一侧;料带25从包装箱本体23内抽出,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经过放电滚轮24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时与放电滚轮24接触进行放电。
本实施例中,料带25包括纸带层26和胶带层27,胶带层27和纸带层26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电层28,胶带层27将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固定在纸带层26上,金属导电层28与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接触;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之间的金属导电层上28可设置有一负载;料带25上设置有定位通孔29,电容器的正极引线7和负极引线8固定在相邻两个定位通孔29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胶带层27和金属导电层28可用导电胶带层替换。

Claims (10)

1.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铝电解电容器依次经过测试机、成型机和编带机进行测试、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成型以及编带最后放置在包装箱内;所述测试机上设置有第一放电系统,所述第一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测试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电性能测试装置上的第一放电组件,所述第一放电组件包括隔离片、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位于隔离片的两侧;电容器通过测试机移动带上的传送夹移动至隔离片的下方,所述电容器的正极引线位于隔离片和正极接触块之间,所述电容器的负极引线位于隔离片与负极接触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触块和负极接触块之间通过电阻器连接;所述隔离片为软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长条形绝缘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机上设置有第二放电系统,所述第二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成型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成型机的引线成型装置上的第二放电装置;所述成型机平送装置的一端连接成型机的上料装置、另一端连接引线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放电装置包括正极成型模组件和负极成型模组件,所述正极成型模组件包括正极成型模和与之匹配的正极入模挡块,所述负极成型模组件包括负极成型模和与之匹配的负极入模挡块,所述正极入模挡块和负极入模挡块之间通过绝缘的隔离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分别相对的设置在正极入模挡块和负极入模挡块的一侧,所述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通过负载连接在一起并且正极成型模和负极成型模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带机上设置有第三放电系统,所述第三放电系统包括设置在编带机平送装置上的高温消压装置和设置在编带机编带装置上的第三放电组件,所述第三放电组件包括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编带装置的正极夹和负极夹,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的上部连接在一起,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夹住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夹和负极夹分别设置有正极夹动块和负极夹动块,与正极夹动块和负极夹动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长条形静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静块是绝缘的或者中间设置有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位于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消压装置包括热电偶,保温内壳和外壳;所述编带机平送装置、测试机平送装置和成型机平送装置均穿过与各自对应的保温内壳,所述热电偶固定在保温内壳上,所述保温内壳固定设置在外壳上;所述保温内壳上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上设置有第四放电系统,所述第四放电系统包括包装箱本体和设置在包装箱本体一侧的由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放电滚轮,放电滚轮上设置有一个滚动轴,所述滚动轴连接在包装箱本体上,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料带上,所述料带位于放电滚轮的一侧,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从放电滚轮的上方经过,电容器的本体悬空在放电滚轮的一侧;料带从包装箱本体内抽出,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经过放电滚轮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时与放电滚轮接触进行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带包括纸带层和胶带层,所述胶带层和纸带层之间设置有金属导电层,所述胶带层将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纸带层上,所述金属导电层与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接触;所述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之间的金属导电层上设置有一负载;所述料带上设置有定位通孔,电容器的正极引线和负极引线固定在相邻两个定位通孔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层和金属导电层用导电胶带层替换。
CN201610479764.2A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Active CN106098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9764.2A CN106098373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79764.2A CN106098373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8373A CN106098373A (zh) 2016-11-09
CN106098373B true CN106098373B (zh) 2018-10-12

Family

ID=57252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79764.2A Active CN106098373B (zh) 2016-06-28 2016-06-28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83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5716B (zh) * 2021-08-05 2021-10-08 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电容器再生电压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78019U (zh) * 2010-09-30 2011-06-22 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
KR101260611B1 (ko) * 2011-07-20 2013-05-03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고압 인버터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5532065B2 (ja) * 2012-02-29 2014-06-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動機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8373A (zh) 2016-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5013A (zh) 电池组
CN106098373B (zh) 一种消除铝电解电容器再生电压的装置
CN103839681A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CN203444983U (zh) 一种高可靠的电动机起动/间歇运行电容器
CN201681094U (zh) 可调型片式电容器老化夹具
CN207282589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203300458U (zh) 一种可靠的电动机起动/间歇运行电容器
US9147528B2 (en) Winding-type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ckage structure using a lead frame
CN205880075U (zh) 一种电容器测试机上消除再生电压的装置
CN209000760U (zh) 一种精确定位防脱焊防短路的电容器防爆板
CN107768846B (zh) 一种电池极耳夹持装置
CN205881696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的放电料带
CN206363893U (zh) 一种大容量mlcc电容阵列板
CN205881699U (zh) 一种电容器编带机上消除再生电压的装置
CN107170582A (zh) 一种叠层电容器
CN202363255U (zh) 一种低发热且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金属化薄膜
CN207302883U (zh) 一种叠层电容器
CN207712699U (zh) 一种电气部件的保护装置
JPH0645191A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CN201845644U (zh) 变压器接线端子
CN207408500U (zh) 薄膜电容检测装置
CN205881700U (zh) 一种电容器成型机上消除再生电压的装置
CN205900325U (zh) 泡沫薄膜电容
CN205752416U (zh) 动力锂电池化成夹具的导电板
US9312072B2 (en) Winding-type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ackage structure using a carrier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612000 No.132, east section of Puming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Mianyang hi tech Zone Zijia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13000 Yiyang city in Hunan province (East Road Zizhu Road on the south side of Taohua Lun)

Patentee before: Hunan Aihua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