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3856A -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3856A
CN106093856A CN201610504860.8A CN201610504860A CN106093856A CN 106093856 A CN106093856 A CN 106093856A CN 201610504860 A CN201610504860 A CN 201610504860A CN 106093856 A CN106093856 A CN 106093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emitter
centerdot
receiving station
emitter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048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大政
魏磊
田强
朱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5048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938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93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3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6Position of source determined by co-ordinating a plurality of position lines defined by path-difference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能够降低迭代求解过程中矩阵求逆的维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包括:确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给定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在第l次迭代过程中,设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则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则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重复迭代直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或者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

Description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适用于基于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运动辐射源定位。
背景技术
在雷达、导航、监视和无线传输领域中,常常会遇到无源目标定位问题。对于静止运动辐射源定位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到达时间差的方法得到很好的解决。而基于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解决运动辐射源定位问题往往并不是那么容易,原因就在于在测量方程中的高度非线性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许多巧妙的方法。Ho和Xu提出了著名的两级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噪声条件下,辐射源位置和速度估计性能非常接近克拉美罗界。为了满足运动辐射源定位的情况,Wei等人对传统的多维标度分析法进行了改进。Yu等人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这种算法既利用了著名的牛顿法迭代求解,也使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初值,从而避免过早的收敛于局部最小值。
但是,这些方法忽略了二阶噪声干扰的问题,而这也造成辐射源位置和速度估计结果中一些无法预料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能够降低迭代求解过程中矩阵求逆的维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的方法对运动辐射源进行双迭代求解。这种方法利用双迭代的思想交替求解,而不是对运动辐射源位置和速度进行同步估计,从而减少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证实了在上述所有算法中,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设定M个运动接收站的位置和速度,并假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选取一个运动接收站作为参考运动接收站,从而得到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2,根据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
步骤3,给定运动辐射源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
步骤4,令迭代次数l=1;
步骤5,在第l次迭代过程中,设第l-1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
步骤6,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步骤7,令迭代次数l加1,并依次重复执行步骤5和步骤6,直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或者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则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要优点在于:第一,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对辐射源位置和速度进行交替求解;第二,本发明方法能够降低迭代求解过程中矩阵求逆的维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第三,本发明能够在有效进行求解辐射源位置和速度的同时,利用了到达频率差测量方程中关于速度的线性性质,减少了算法计算量,节省了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各算法对辐射源位置估计随变化时的均方根误差;
图3是各算法对辐射源速度估计随变化时的均方根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参照图1,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设定M个运动接收站的位置和速度,并假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选取一个运动接收站作为参考运动接收站,从而得到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1a)设定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位置si=[xi,yi,zi]T、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速度其中,i=1,2,...,M,T表示转置操作;假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u=[x,y,z]T、运动辐射源的速度为其中,xi,yi,zi表示第i个运动接收站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表示第i个运动接收站在三维坐标系中的速度,x,y,z表示运动辐射源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表示运动辐射源在三维坐标系中的速度;
(1b)选取第一个运动接收站s1为参考运动接收站,则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分别为:
t ~ i 1 = ( r i - r 1 + n i 1 ) / c - - - ( 1 )
f · ~ i 1 = ( r · i - r · 1 + n · i 1 ) / c - - - ( 2 )
其中,ni1/c表示到达时间差噪声,表示到达频率差噪声,c表示信号传播速度,即光速3×108m/s,ri=||u-si||2表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表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其中,i=1,2,...,M,|| ||2表示欧几里得范数。
步骤2,根据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
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2a)将式(1)和式(2)写成如下矢量形式:
r ~ = [ r ~ 21 , r ~ 31 , ... , r ~ M 1 ] T = G r + n - - - ( 3 )
r · ~ = [ r · ~ 21 , r · ~ 31 , ... , r · ~ M 1 ] T = G r · + n · - - - ( 4 )
其中,G=[-1M-1,IM-1],r=[r1,r2,...,rM]T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的测量矢量,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的测量矢量,1M-1表示M-1行、元素全为1的列向量,IM-1表示M-1维的单位矩阵,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其它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噪声向量n满足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Qr的高斯分布,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其它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噪声向量满足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Qf的高斯分布,且n和相互独立;
(2b)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测量矢量和距离变化率之差的测量矢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p ( r ~ , r · ~ ) = K exp { - 1 2 [ ( G r - r ~ ) T Q r - 1 ( G r - r ~ ) + ( G r · ~ - r · ~ ) T Q f - 1 ( G r · ~ - r · ~ ) ] } - - - ( 5 )
其中,K为常数,最大似然估计是令似然函数最大化,也就是令代价函数最小化,即:
m i n u · J ( u , u · ) = m i n u , u · [ ( G r - r ~ ) T W r ( G r - r ~ ) + ( G r · ~ - r · ~ ) T W f ( G r · ~ - r · ~ ) ] - - - ( 6 )
其中,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加权矩阵Wr=Qr -1,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加权矩阵Wf=Qf -1
步骤3,给定运动辐射源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
步骤4,令迭代次数l=1。
为了不失一般性,以第l次迭代为例。
步骤5,在第l次迭代过程中,设第l-1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
步骤5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5a)设第l-1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由式(6)整理可得:
m i n u · J Δ ( u , u · ) = m i n u · ( G ρ u · - G c - r · ~ ) T W f ( G ρ u · - G c - r · ~ ) - - - ( 7 )
其中,ρa,b表示由b到a的单位矢量,ρa,b=(a-b)/||a-b||2,令c为M维的列向量;
(5b)将代价函数转化为关于速度的二次方程式求导,并令其结果等于零,从而得到:
u · ^ l = ( ρ T G T W f G ρ ) - 1 ρ T G T W f ( G c + r · ~ ) - - - ( 8 ) .
步骤6,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步骤6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6a)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从而得到:
m i n u J Δ ( u , u · ) = m i n u g ( u ) f ( u ) T W r O M - 1 O M - 1 W f g ( u ) f ( u ) - - - ( 9 )
其中,OM-1表示M-1维的零矩阵,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加权矩阵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加权矩阵
可以看出,式(9)关于辐射源位置u是非线性的,因此我们采用高斯牛顿法求解u。
(6b)采用如下递归过程来求得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uk+1=ukkdk,k=0,1,... (10)
令迭代步长下降方向Jr表示g(u)在uk处的雅克比矩阵,Jr=Gρk,Jf表示f(u)在uk处的雅克比矩阵,Jf=Gβk,ρk表示βk表示设δ为允许误差,δ>0,本实施例中设δ为10-6。令uk=uk+1,重复式(10)直至式(9)的代价函数关于u的梯度范数小于或者等于δ,从而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步骤7,令迭代次数l加1,并依次重复执行步骤5和步骤6,直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或者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则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步骤7中,根据双迭代算法,得到第l次迭代后的设定收敛条件为:
其中,ε为允许误差,本发明中,ε设为10-6。当不满足所述收敛条件时,将令l增加1,返回步骤2;当满足所述收敛条件时,迭代停止,此时第l次迭代的就是所要求的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
下面通过仿真实验对本发明效果做进一步验证。
(一)实验条件:将本发明方法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法、多维标度分析法、两级加权最小二乘法及克拉美罗界作仿真测试比较。
(二)实验内容:假定有五个接收站,它们的位置和速度如表1所示,测量矢量的协方差矩阵测量矢量的协方差矩阵Qf=0.1Qr,其中,为计算误差,并设定式(10)中的迭代步长初始值λ0为1。位置和速度估计性能由均方根误差来衡量,其计算方程定义为
其中,表示第n次p的估计值,本发明中,p为辐射源位置u或者辐射源速度仿真次数n设为5000次。我们设定辐射源位置u=[2800,3250,2750]T,辐射源速度来衡量本发明算法性能,仿真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1是各算法随的增加对辐射源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示意图,单位为m,图2是各算法随的增加对辐射源速度估计的均方根误差示意图,单位为m/s。
表1:五个接收站的位置和速度
(三)结果分析
图1所示辐射源位置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中,在小于-17.2dB的条件下,四种算法均可以达到克拉美罗界。当大于-17.2dB时,两级加权最小二乘法最先偏离克拉美罗界,性能最差,本发明算法仿真性能要优于其余三种算法。图2所示辐射源速度估计的均方根误差中,在大于-14.3dB的条件下,本发明算法要优于其余三种算法,两级加权最小二乘法性能最差。总的来说,本发明算法通过交替迭代求解准确有效的得到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仿真结果证实了本发明方法性能要优于当前其余的定位方法。综上所述,仿真实验验证了本发明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分别设定M个运动接收站的位置和速度,并假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选取一个运动接收站作为参考运动接收站,从而得到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步骤2,根据运动辐射源到其他M-1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
步骤3,给定运动辐射源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
步骤4,令迭代次数l=1;
步骤5,在第l次迭代过程中,设第l-1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
步骤6,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则根据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和速度的代价函数得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对所述关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的代价函数进行求解,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步骤7,令迭代次数l加1,并依次重复执行步骤5和步骤6,直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或者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则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将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作为最终确定的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1a)设定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位置si=[xi,yi,zi]T、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速度其中,i=1,2,...,M,T表示转置操作;假定运动辐射源的位置u=[x,y,z]T、运动辐射源的速度为其中,xi,yi,zi表示第i个运动接收站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表示第i个运动接收站在三维坐标系中的速度,x,y,z表示运动辐射源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表示运动辐射源在三维坐标系中的速度;
(1b)选取第一个运动接收站s1为参考运动接收站,则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相对于参考运动接收站的到达时间差和到达频率差分别为:
t ~ i 1 = ( r i - r 1 + n i 1 ) / c - - - ( 1 )
f · ~ i 1 = ( r · i - r · 1 + n · i 1 ) / c - - - ( 2 )
其中,ni1/c表示到达时间差噪声,表示到达频率差噪声,c表示信号传播速度,即光速3×108m/s,ri=||u-si||2表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表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其中,i=1,2,...,M,||| |2表示欧几里得范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2a)将式(1)和式(2)写成如下矢量形式:
r ~ = [ r ~ 21 , r ~ 31 , ... , r ~ M 1 ] T = G r + n - - - ( 3 )
r · ~ = [ r · ~ 21 , r · ~ 31 , ... , r · ~ M 1 ] T = G r · + n · - - - ( 4 )
其中,G=[-1M-1,IM-1],r=[r1,r2,...,rM]T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的测量矢量,为运动辐射源到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的测量矢量,1M-1表示M-1行、元素全为1的列向量,IM-1表示M-1维的单位矩阵,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其它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噪声向量n满足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Qr的高斯分布,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其它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噪声向量满足均值为零、协方差矩阵为Qf的高斯分布,且n和相互独立;
(2b)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测量矢量和距离变化率之差的测量矢量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p ( r ~ , r · ~ ) = K exp { - 1 2 [ ( G r - r ~ ) T Q r - 1 ( G r - r ~ ) + ( G r · ~ - r · ~ ) T Q f - 1 ( G r · ~ - r · ~ ) ] } - - - ( 5 )
其中,K为常数,最大似然估计是令似然函数最大化,也就是令代价函数最小化,即:
m i n u · J ( u , u · ) = m i n u , u · [ ( G r - r ~ ) T W r ( G r - r ~ ) + ( G r · ~ - r · ~ ) T W f ( G r · ~ - r · ~ ) ] - - - ( 6 )
其中,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加权矩阵Wr=Qr -1,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加权矩阵Wf=Qf -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5a)设第l-1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固定不变,由式(6)可得:
m i n u · J Δ ( u , u · ) = m i n u · ( G ρ u · - G c - r · ~ ) T W f ( G ρ u · - G c - r · ~ ) - - - ( 7 )
其中,ρa,b表示由b到a的单位矢量,ρa,b=(a-b)/||a-b||2,令c为M维的列向量;
(5b)将代价函数转化为关于速度的二次方程式求导,并令其结果等于零,从而得到:
u · ^ l = ( ρ T G T W f G ρ ) - 1 ρ T G T W f ( G c + r · ~ ) - - - ( 8 )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6a)设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速度固定不变,从而得到:
m i n u J Δ ( u , u · ) = m i n u g ( u ) f ( u ) T W r O M - 1 O M - 1 W f g ( u ) f ( u ) - - - ( 9 )
其中,OM-1表示M-1维的零矩阵,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差的加权矩阵Wr=Qr -1,运动辐射源到参考运动接收站和第i个运动接收站的距离变化率之差的加权矩阵Wf=Qf -1
(6b)采用如下递归过程来求得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uk+1=ukkdk,k=0,1,... (10)
令迭代步长下降方向Jr=Gρk表示g(u)在uk处的雅克比矩阵,Jf=Gβk表示f(u)在uk处的雅克比矩阵,ρk表示βk表示设δ为允许误差,δ>0,令uk=uk+1,重复式(10)直至式(9)的代价函数关于u的梯度范数小于或者等于δ,从而得到第l次迭代后运动辐射源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预设的收敛条件为:
其中,ε为允许误差,ε设为10-6
CN201610504860.8A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Pending CN1060938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4860.8A CN106093856A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04860.8A CN106093856A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3856A true CN106093856A (zh) 2016-11-09

Family

ID=5721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04860.8A Pending CN106093856A (zh) 2016-06-30 2016-06-30 基于双迭代的运动辐射源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9385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304B1 (en) * 2000-05-15 2002-06-04 Chubbs, Iii William Integrated GPS radar speed detection system
RU2012133934A (ru) * 2012-08-07 2014-03-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 (ОА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косм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калибровки следящих антенных систем
CN104237883A (zh) * 2014-09-15 2014-1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稀疏表示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00304B1 (en) * 2000-05-15 2002-06-04 Chubbs, Iii William Integrated GPS radar speed detection system
RU2012133934A (ru) * 2012-08-07 2014-03-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ийская корпорация ракетно-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приборостроения и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ых систем" (ОАО "Российские косм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калибровки следящих антенных систем
CN104237883A (zh) * 2014-09-15 2014-1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稀疏表示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O HUI ZHU 等: ""Bi-iterative method for moving source localisation using TDOA and FDOA measurements"", 《ELECTRONICS LETTERS》 *
HO K.C.等: ""An accurate algebraic solution for moving source location using TDOA and FDOA measurements"", 《IEEE TRANS.SIGNAL PROCESS.》 *
WEI H.W.等: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for passive moving target localization with TDOA and FDOA measurements"", 《IEEE TRANS.SIGNAL PROCES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9441B (zh) 一种基于曲线拟合和位置搜索的室内定位方法
CN106405533B (zh) 基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的雷达目标联合同步与定位方法
CN103476116B (zh) 基于定位单元质量及多算法数据融合的抗NLoS误差定位方法
US20130196684A1 (en) Generating indoor radio map, locating indoor target
CN101438184B (zh) 一种跟踪移动电子设备的状态的方法
CN107690184A (zh) 联合tdoa‑aoa无线传感器网络半定规划定位方法
CN105898865A (zh) 非线性非高斯条件下基于ekf和pf的协同定位方法
CN103369466A (zh) 一种地图匹配辅助室内定位方法
CN105785358B (zh) 一种方向余弦坐标系下带多普勒量测的雷达目标跟踪方法
CN107607943A (zh) 基于干涉相位辅助的延迟多普勒雷达高度表的测高方法
CN104820204A (zh) 一种减小偏差的加权最小二乘定位方法
CN103616685B (zh) 基于图像特征的isar图像几何定标方法
CN104363653A (zh) 一种消除环境噪声的被动式定位方法
US2013017823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ositioning Method
CN105353351A (zh) 一种基于多信标到达时间差改进型定位方法
CN104614714B (zh) 一种基于加权均方误差最小化的双重定标处理方法
CN107991676A (zh) 星载单航过InSAR系统对流层误差校正方法
CN104812063A (zh) 室内环境下基于虚拟传感器的波达时间toa定位方法
CN107290742A (zh) 一种非线性目标跟踪系统中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
CN105208527A (zh) 多径环境下基于信号传播路径推算的无线定位方法
CN106168662A (zh)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被动传感器的误差配准方法及装置
CN107504974A (zh) 地形分块与地形测点加权的地形匹配定位方法
CN105425206A (zh) 一种非同步无线网络中的稳健最小二乘定位方法
CN110516350A (zh) 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加权的ers点误差修正方法
CN103106332B (zh) 一种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