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89257A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89257A CN106089257A CN201610708622.9A CN201610708622A CN106089257A CN 106089257 A CN106089257 A CN 106089257A CN 201610708622 A CN201610708622 A CN 201610708622A CN 106089257 A CN106089257 A CN 1060892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cylinder
- mould bases
- hinged
- die set
- tru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11 sol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3 soli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21D11/102—Removable shuttering; Bear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6/00—Drainage
- E21F16/02—Drainage of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包括桁架和安装在桁架下方的行走系统,其中,还包括侧壁模架装置、电缆模架装置和水沟模架装置,侧壁模架装置包括侧壁模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侧壁模架和桁架铰接,第二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侧壁模架和桁架铰接,电缆模架装置包括电缆模架和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电缆模架和桁架铰接,水沟模架装置包括第四油缸、两个相对设置的楔形模架和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承载梁、调节手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螺杆,第四油缸的两端分别于桁架和承载梁铰接,调节手轮设置在承载梁上,每一个螺杆连接在调节手轮和一个楔形模架之间。该施工台车具有施工质量高和脱模时间短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背景技术
隧道的水沟电缆槽是属于隧道施工的附属工程,一般是隧道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只能在隧道施工的中后期才能组织进行施工,所以普遍存在施工量大、施工工期紧张等问题。同时,水沟电缆槽混凝土施工长期存在线形差、施工缝多和施工缝难处理等问题,而且由于水沟电缆槽位于隧道内的两侧,其外观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的整体标准化形象,所以是属于隧道施工后期的重点附属工程之一,也使得总承包商对其施工的要求极高。
目前,传统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主要是采用组合式的小型钢模板进行拼装,搭建出水沟电缆槽的槽位。而这种施工方式使得在施工时,每一浇筑段都需要进行人工拆除、转运、安装、调试和校正模板的步骤,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同时,这种施工方式导致施工效率极低且钢模板与钢模板之间的加固极不牢靠,容易发生跑模的情况。此外,采用拼装的方式对钢模板进行组合极易导致水沟电缆槽的槽位线性差,使混凝土浇筑出来的外观不易控制,并且脱模的时间至少需要14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进而使得总工序的时间长达30至40个小时。
而在近些年,不乏出现用于对水沟电缆槽进行施工的整体式的台车,由于其具有行走系统使得在施工时台车能够自由移动,并且采用液压系统对模板进行安装、转运、拆除、调试和模板校正等,避免了人工操作效率低和精度低的问题,使得施工时间大为减少,而且整体施工效率和操作性都要优于传统的组合式的小型钢模板的施工方式。但是,由于水沟电缆槽模板属于非承重板,且均采用整体封闭式U型模板结构,导致其垂直向上提升U型模板的脱模方式必须要克服由于气密性而导致的大气压力。当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或强度不够时,提升U型板进行脱模会导致水沟电缆槽混凝土结构大面积破损,导致现有的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在拆模工序时间上受混凝土强度因素影响,脱模时间至少同样需要14个小时。现有的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进行水沟电缆槽施工的时间虽然比传统的施工大为缩短,但是总体所需的施工时间依然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质量高且脱模时间短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包括桁架和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安装在桁架下方,其中,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还包括侧壁模架装置、电缆模架装置和水沟模架装置,侧壁模架装置包括侧壁模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第一端与侧壁模架铰接,第一油缸的第二端与桁架铰接,第二油缸的第一端与侧壁模架铰接,第二油缸的第二端与桁架铰接,电缆模架装置包括电缆模架和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第一端与电缆模架铰接,第三油缸的第二端与桁架连接,水沟模架装置包括第四油缸、两个相对设置的楔形模架和调节单元,第四油缸的第一端与桁架连接,调节单元包括承载梁、调节手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螺杆,调节手轮设置在承载梁上,承载梁与第四油缸的第二端连接,每一个螺杆连接在调节手轮和一个楔形模架之间。
由上可见,通过行走系统使得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具有良好的移动能力,避免每一浇筑段需要人力对施工台车进行转运和移动;侧壁模架装置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侧壁模架与桁架之间形成一个门式结构,即铰链四杆机构,使得后期侧壁模架在进行脱模时,侧壁模架与混凝土之间的吸力比现有侧壁模架的垂直式或水平式脱模更小,避免脱模时对侧壁造成破坏;电缆模架和楔形模架均通过油缸实现安装或脱模,其中,水沟模架装置通过调节单元对两个相对设置的楔形模架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得两个楔形模架沿螺杆的轴向彼此相对或相背运动,使得水沟模架装置在进行脱模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的水沟模架在脱模时只能通过油缸进行强制脱模,防止在脱模时由于水沟模架和混凝土之间的吸力过大而造成水沟槽出现崩裂和破损。
进一步的方案是,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第五油缸和限位梁,第五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承载梁上,第五油缸的活塞杆与限位梁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第五油缸控制限位梁沿螺杆的轴向进行移动,并通过限位梁对两个相对设置的楔形模块进行限位和定位,防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挤压使得两个楔形模架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进而使得施工后的水沟槽出现严重的误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侧壁模架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第一端与侧壁模架铰接,固定装置的第二端可与支撑在地面上。
由上可见,为了方便施工后期侧壁模架方便脱模,使得侧壁模架装置的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侧壁模架与桁架之间形成一个门式结构,而这个结构虽然在进行脱模时方便、快捷且脱模质量高,但是在混凝土浇筑阶段该结构的抗压能力较差,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增加侧壁模架的抗压能力,防止混凝土泄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栓与锁紧螺母连接在两个楔形模架之间。
由上可见,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对两个楔形模架进行相对固定,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压力对两个楔形模架进行挤压,导致两个楔形模架的预设间距被压缩或延伸,造成施工误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套件和导向杆,导向杆与承载梁连接,第一滑套件与桁架固定连接,第一滑套件套接在导向杆上。
由上可见,楔形模架是通过第四油缸带动承载梁进而带动楔形模架进行移动,在楔形模架、承载梁等在提升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晃动,通过设置第一滑套件和导向杆,使得楔形模架、承载梁等在提升过程中保证只能进行竖直上下运动,避免发生晃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行走系统包括支承座、行走轮、驱动电机和驱动链条,驱动电机的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承座上,行走轮安装在支承座下方,支承座与桁架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链条驱动行走轮。
由上可见,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链条进而驱动行走轮进行转动,控制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沿预设的轨道进行移动,进而避免通过人力进行移动或需要重新对隧道水沟电缆施工台车进行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行走系统还包括第六油缸,第六油缸的缸体与支承座固定连接,第六油缸的活塞杆与桁架固定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第六油缸使得能够对整个桁架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当第三油缸和第四油缸的行程不足以将电缆模架和楔形模架提升到足够的脱模高度时,通过第六油缸控制整个桁架沿竖直方向提升,避免电缆模架和楔形模架对已经凝固好的混凝土造成损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桁架包括支撑杆和拉杆,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桁架的主体连接,拉杆的第一端与主体铰接,拉杆的第二端与支撑杆的第二端铰接。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支撑杆和拉杆,使得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在水沟电缆槽的正上方能够搭建一个工作平台,方便施工人员能够在隧道施工后期进行一些辅助作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桁架还包括第二滑套件和第七油缸,第二滑套件沿支撑杆的轴向与支撑杆可滑动地连接,第七油缸的第一端与主体铰接,第七油缸的第二端与第二滑套件铰接,第三油缸的第二端与第二滑套件铰接,第四油缸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套件铰接。
由上可见,设置第二滑套件并通过第七油缸进行驱动,通过第二滑套件和第七油缸调节隧道竖直中线与水沟模架装置、电缆模架装置的在水平方向上投影距离,进而调节水沟槽、电缆槽的位置,使得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宽度的隧道,扩大施工台车的使用范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还包括抗浮装置,抗浮装置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套件连接,抗浮装置的第二端与承载梁可分离地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抗浮装置,使得承载梁和楔形模架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抵抗混凝土产生的浮力,防止由于承载梁和楔形模架因为浮力发生上浮而导致施工误差,提高施工精度。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具有施工质量高且脱模时间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桁架和行走系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电缆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施工方法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施工方法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11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施工方法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第三使用状态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
参照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桁架和行走系统的相对位置示意图。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包括桁架11、配电操作系统116、液压操控系统117、行走系统2、侧壁模架装置3、电缆模架装置4和水沟模架装置5,其中,行走系统2安装在桁架11的下方,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通过行走系统2实现移动,配电操作系统116为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提供电力,液压操控系统117为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的各油缸进行供电并协调各油缸之间的动作。
参照图3,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桁架11包括支撑杆111、拉杆112、滑套件113和油缸114。支撑杆111的第一端与桁架11的主体连接,拉杆112的第一端与桁架11的主体铰接,拉杆112的第二端与支撑杆111的第二端铰接,在隧道进行水沟电缆槽的浇筑时,可以通过在支撑杆111之间铺设板材,形成一个工作平台,方便施工人员能够在隧道施工后期进行水沟电缆槽浇筑的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作业,使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缩短工期。
滑套件113套接在支撑杆111上,油缸114用于驱动滑套件113沿支撑杆111的轴向滑动,油缸114的第一端与桁架11铰接,油缸114的第二端与滑套件113铰接。
行走系统2包括支承座21、行走轮22、驱动电机23、驱动链条24和油缸25,支承座21位于桁架11下方,并通过油缸25与桁架11连接,油缸25的缸体与支承座21固定连接,油缸25的活塞杆与桁架11固定连接。
驱动电机23的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支承座21上,行走轮22安装在支承座21下方,且行走轮22可以绕自身的轴线转动,并通过驱动链条24与驱动电机23的电机轴连接,驱动电机23通过驱动链条24驱动行走轮22沿预先铺设好的轨道118进行移动,进而避免通过需要人力进行移动或需要重新对隧道水沟电缆施工台车1进行重新拆装,提高了施工效率的同时缩短工期。
参照图4,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侧壁模架装置3包括侧壁模架31、油缸32、油缸33和固定装置34,其中,固定装置34为千斤顶。油缸32的第一端与桁架11铰接,油缸32的第二端与侧壁模架31的端面铰接,油缸33的第一端与桁架11铰接,第二端与侧壁模架31的端面铰接。侧壁模架31、油缸32、油缸33和桁架34形成一个门式结构,即铰链四杆机构。
在侧壁模架31进行脱模时,通过控制油缸33进行收缩,使得侧壁模架31接近底面的一侧开始脱离已经凝固的混凝土侧壁,并使得空气进入到侧壁模架31和混凝土侧壁之间,加快脱模并有效减少侧壁模架31和混凝土之间的吸力。当侧壁模架31与混凝土完全脱离后,通过油缸32对侧壁模架31进行提升、回收。与现有侧壁模架的垂直式脱模或水平式脱模相比,本实施例的侧壁模架装置3在进行脱模时,侧壁模架31与混凝土之间的吸力更小,有效的避免脱模时对水沟电缆槽的侧壁造成破坏,保证脱模质量和施工质量,避免后期需要进行人工修补。
固定装置34的第一端与侧壁模架31的端面铰接,第二端与地面可分离地连接。由于侧壁模架31、油缸32、油缸33和桁架11形成一个门式结构,使得这个结构在脱模时更加方便、快捷且脱模质量高,但是,该结构也使得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的抗压能力较差,容易使相互挤压的混凝土重侧壁模架31中泄漏出来。而通过设置固定装置34,能够增加侧壁模架31的抗压能力,防止混凝土发生泄漏。当然,固定装置34也可以为油缸。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电缆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电缆模架装置4包括电缆模架41、油缸42、定位卡具43、定位三角板44、调节螺母45和导角管46。
电缆模架41可由钢模板焊接成型,且电缆模架41的横截面呈梯形,电缆模架41的下底面还设置有连接部411,油缸42的第一端与连接部411铰接,油缸42的第二端与桁架11的滑套件113铰接。
由于电缆槽和水沟槽相距较近,在脱模时由于混凝土与模架之间会产生吸力,容易造成水沟槽和电缆槽之间的混凝土发生破损。而将电缆模架41的横截面制作成梯形,能够适度的减小混凝土和电缆模架41之间的吸力,使得电缆模架41在进行脱模时对电缆槽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对电缆槽的边沿造成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电缆模架均采用整体封闭式且横截面呈U型,使得在对电缆模架进行垂直提升时必需克服气密性导致的强大吸力,当混凝土的强度不够或没完全凝固时会造成水沟电缆槽的大面积破损,且施工周期会延长。
定位卡具43固定链接在电缆模架41上,定位卡具43设置有一个通槽431和一个通孔432。导角管46设置有定位部461和与定位部461连接的连接部462,定位部461设置有一支撑块463,支撑块463与电缆模架41的下底面邻接,用于支撑导角管46的定位部461。导角管46的连接部462穿过通孔432并通过调节螺母45与定位卡具43固定连接,定位三角板44穿过通槽431与导角管46的定位部461邻接,对导角管46起定位和固定作用。
当电缆模架41需要进行脱模时,通过调节螺母45松开对导角管46的固定,同时将定位三角板44取下,通过移动导角管46,使得导角管46和电缆模架41的边沿与混凝土分离,使得空气能够进入电缆槽中并与电缆模架41接触,进而使得电缆模架41在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克服密闭空间形成的大气压力,减小电缆槽和电缆模架41之间的吸力。当电缆槽模架41进行脱模提升时,不需要施加很大的拉力,同时在进行脱模时无需等待电缆槽的混凝土完全凝固,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缆槽的棱角发生破损,还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节省施工周期。
电缆模架装置4还包括导向杆47和滑套件471,导向杆的端部47与电缆模架41固定连接,滑套件471与滑套件113固定连接且滑套件471可滑动地套接在导向杆471上。
参照图6、图7和图8,图6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实施例的水沟模架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2,水沟模架装置5包括油缸51、相对设置的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调节单元53、油缸54、限位梁541、支承轴535,调节单元53用于调节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之间的间距。
油缸51的第一端与桁架11的滑套件113铰接,承载梁531上设置有吊耳,油缸51的第二端与承载梁531的吊耳铰接。电缆模架装置4的油缸42和水沟模架装置5的油缸51均铰接在滑套件113上。通过油缸114驱动滑套件113沿支撑杆111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电缆模架装置4和水沟模架装置5沿隧道的水平径向移动,实现调节电缆模架装置4、水沟模架装置5与隧道竖直中线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进而调节水沟电缆槽的位置,使得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能够适应不同直径宽度的隧道,扩大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的使用范围。
调节单元53包括承载梁531、调节手轮532、相对设置的螺杆533和螺杆534,承载梁531设置有通孔536,支承轴535穿过通孔536分别与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连接,支承轴535用于对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起支承和导向作用,防止调节单元对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发生偏移或倾斜。
调节手轮532安装在承载梁531上,螺杆533连接在楔形模架52和调节手轮532之间,螺杆534连接在楔形模架521和调节手轮532之间,当调节调节手轮532时,螺杆533和螺杆534反向转动并带动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相对彼此运动或相背彼此运动,调节手轮532、螺杆533和螺杆534可组成复式螺旋机构。
当然,调节单元53还可以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使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伺服电机或者是步进电机等,通过驱动装置对调节手轮532进行驱动。当具有多个调节手轮532时,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同时控制多个调节手轮532进行同步运动,有效的减少调节过程中的误差,使得该浇筑段的水沟槽能够保证整个浇筑段的宽度在允许误差内,保证施工精度。
油缸54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承载梁531上,油缸54的活塞杆与限位梁541固定连接,油缸54用于控制限位梁541沿油缸54的活塞杆的轴向移动,通过控制限位梁541与楔形模架的底部的高度差来限制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间距,并起到对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限位和定位作用,同时能够防止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之间的相互挤压造成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进而避免施工后的水沟槽出现严重的误差。
水沟模架装置5还包括锁紧螺栓55、锁紧螺母551、滑套件56、导向杆561、定位耳57和导角管58。导向杆561的端部与承载梁531固定连接,滑套件56与桁架11的滑套件113固定连接,滑套件56可滑动地套接在导向杆561上。
由于进行隧道的水沟电缆槽施工一般是分段施工,使得每一段的施工长度比较长,进而使得无论是侧壁模架31、电缆模架41或者是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均具有较大的长度。而电缆模架41是通过油缸42进行升降;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是通过油缸51带动承载梁531进而带动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进行升降。但是,电缆模架41、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和承载梁531的质量都很大,如果只通过油缸42对电缆模架41进行升降、通过油缸51对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进行升降时,当油缸启动的瞬间会造成各模架发生晃动并升降过程中进行持续晃动,进而导致施工出现误差,或者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水沟电缆槽进行撞击使水沟电缆槽出现破损,甚至会导致施工危险。而通过在电缆模架装置4上设置导向杆47和滑套件471、在水沟模架装置5上设置滑套件56和导向杆561,能够保证个模架在提升过程中只能进行竖直的升降运动,能够有效的避免模架发生晃动,提高施工精度的同时避免由于模架晃动而产生的施工危险。
锁紧螺栓55和锁紧螺母551设置在两个楔形模架的端部,用于对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进行相对固定,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压力对两个楔形模块进行挤压时,使得两个楔形模块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造成施工误差。
定位耳57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楔形模块521的顶部,定位耳57的第二端设置有通孔,承载梁531上设置有与该通孔对应的螺纹孔,当楔形模架进行移动并对楔形模架间的间距即逆行调整时,通过定位耳57对楔形模架进行定位、记录,通过螺栓59穿过定位耳57上的通孔与承载梁531上的螺纹孔进行连接,对定位耳57进行固定,同时对楔形模架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当隧道水沟电缆槽水工台车1在进行下一待施工隧道段施工时,定位耳57能够起到标记的作用,使得整个隧道的水沟槽能够保持相同的宽度,提高施工精度,保证施工质量。
导角管58固定安装在楔形模架52的顶部,当需要对楔形模架进行脱模时,通过对导角管58进行调整,使得导角管58和楔形模架52的边沿与混凝土分离,使得空气能够进入电缆槽中并与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接触,进而使得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在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克服密闭空间形成的大气压力,减小水沟槽和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之间的吸力。当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进行脱模时,无需等待水沟槽的混凝土完全凝固,能够有效的避免水沟槽的棱角发生破损。
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还包括抗浮装置115,抗浮装置115的第一端与滑套件113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承载梁531可分离地连接。抗浮装置115为千斤顶,千斤顶具有较大的顶举力,使得当进行水沟电缆槽的混凝土浇筑时,千斤顶的活塞杆能够移动至承载梁531并抵住承载梁531,防止由于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浮力使得水沟模架装置5发生上浮;当混凝土凝固后进行脱模时,是千斤顶的活塞杆回到初始位置,使水沟模架装置5能够进行脱模。通过设置抗浮装置115,能够避免出现施工误差,提高施工精度。当然,抗浮装置115也可以为油缸。
为了保证油缸工作的稳定性,使得油缸的缸体和活塞杆的长度尺寸不能做的过长,所以使得电缆模架装置4的油缸42和水沟模架装置5的油缸51的行程只能满足刚好提升至离开浇筑好的电缆槽、水沟槽的表面,使得电缆模架装置4的油缸42和水沟模架装置5的油缸51的提升空间有所不足,可能会对刚浇筑凝固好的混凝土造成损坏。
而油缸25用于控制整个桁架11的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通过油缸25使得当电缆模架装置4的油缸42和水沟模架装置5的油缸51的行程不足以将电缆模架41和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提升至足够的脱模高度时,油缸25能够对整个桁架11进行整体提升,进而使得电缆模架41和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获得足够的脱模空间,有效避免电缆模架41和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对已经凝固好的水沟电缆槽的混凝土造成损坏,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施工方法实施例:
隧道水沟电缆槽的施工方法基于上实施例中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结构已在上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故不赘述。以下结合图1至图11,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进行说明,施工方法包括
施工台车定位步骤:在隧道内已经浇筑并凝固的混凝土路面上预先进行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的轨道118的铺设,轨道118对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起到引导和定位作用。将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置于轨道118上,通过行走系统2的驱动电机24驱动行走轮22转动,是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移动至待施工隧道段,并对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的整车的中心偏距和高程进行定位和调整。
模架安装及校正步骤: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对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1的各油缸进行控制。首先,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控制油缸25使桁架下沉至设定位置,接着侧壁模架装置3的油缸32和油缸33将侧壁模架31移动至放样点,并通过油缸32和油缸33对侧壁模架31进行定位和校正,当侧壁模架31定位和校正完成后,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对油缸32、油缸33进行锁紧,同时通过控制固定装置34,即控制千斤顶的活塞杆沿活塞杆轴向伸出缸体,顶住混凝土路面,完成对侧壁模架31的固定。
其次,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控制油缸114推动滑套件113沿支撑杆111的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滑套件113带动电缆模架装置4和水沟模架装置5沿轴向移动至设计的水平位置。
再次,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7控制油缸51将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和调节单元53下沉至水沟槽的设计标高,通过调节调节手轮532使得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相背彼此运动,当安装有定位耳57的楔形模架521到达设计位置后,通过螺栓59对定位耳57进行固定,并通过调节调节手轮532对楔形模架52进行微调,使得楔形模架52也到达设计位置。接着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7控制油缸54使限位梁541下沉至与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邻接后,调节锁紧螺栓56和锁紧螺栓561对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进行固定, 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对油缸51、油缸54进行锁紧。
然后,液压操控系统117控制油缸42将电缆模架41下沉至电缆槽的设计标高,并通过油缸42对电缆模架41进行精调,接着通过调节导角管46使电缆模架41到达设计位置,同时校核并调整电缆模架装置4和水沟模架装置5之间的间距,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对油缸42进行锁紧。
最后,利用钢板对侧壁模架31、电缆模架41、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两端端部进行封堵固定,同时,在电缆模架41、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上铺设盖板,准备进行混凝土浇筑。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模架安装及校正步骤的各模架装置之间的安装校正顺序不分先后,当然也可以同时进行。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步骤:对已经架设并封堵好的水沟电缆槽槽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通过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直到混凝土表面达到一定的凝固后并无浮浆流动现象时,即可对各模架装置进行脱模,混凝土养护时间为五至七小时。
模架脱模步骤: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对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各油缸进行控制。首先,对侧壁模架31、电缆模架41、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两端端部用于封堵固定的钢板进行拆除。
接着,通过调节螺母45松开对导角管46的固定,同时将定位三角板44取下,并移动导角管46,使得导角管46和电缆模架41的边沿与混凝土分离,减小电缆槽和电缆模架41之间的吸力。接着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控制油缸42将电缆模架41提升初始位置,使电缆模架41与浇筑好的电缆槽分离。
然后,参照图9至图11,通过对导角管58进行调整,使得导角管58和楔形模架52的边沿与混凝土分离,使得空气能够进入电缆槽中并与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接触,进而使得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在提升过程中不需要克服密闭空间形成的大气压力,减小水沟槽和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之间的吸力。调节锁紧螺栓56和锁紧螺栓561松开对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的固定,接着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7控制油缸54使限位梁541提升至初始位置,使限位梁541与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分离。松开螺栓59对定位耳57进行固定并通过调节调节手轮532使楔形模架52和楔形模架521相对彼此运动,通过液压控制系统117控制油缸51将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和调节单元53提升初始位置,使楔形模架52、楔形模架521与浇筑好的水沟槽分离。
然后,松开固定装置34,即控制千斤顶的活塞杆沿活塞杆轴向回收至缸体内,使得活塞杆与混凝土路面分离,解除对侧壁模架41的固定。接着通过液压操控系统117控制侧壁模架装置3的油缸32和油缸33将侧壁模架31移动至初始位置,使侧壁模架31与水沟电缆槽的侧壁分离。
最后,控制油缸25使桁架11提升至初始位置后控制油缸114拉动滑套件113沿支撑杆111的轴向移动,进而使得滑套件113带动电缆模架装置4和水沟模架装置5沿轴向移动至初始的水平位置,完成对该隧道段的水沟电缆槽的施工。
重复上述施工台车定位步骤、模架安装及校正步骤、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步骤和模架脱模步骤对下一待施工隧道段进行水沟电缆槽的浇筑,直至完成整个隧道的水沟电缆槽的施工。
由上述方案可见,该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工劳动力、缩短各模架的脱模时间和施工工期,还能够防止脱模时水沟电缆槽出现崩裂、破损,该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均具有施工精度高、脱模时间短和施工工期短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包括桁架和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安装在所述桁架下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还包括
侧壁模架装置,所述侧壁模架装置包括侧壁模架、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侧壁模架铰接,所述第一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桁架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侧壁模架铰接,所述第二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桁架铰接;
电缆模架装置,所述电缆模架装置包括电缆模架和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缆模架铰接,所述第三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桁架铰接;
水沟模架装置,所述水沟模架装置包括第四油缸、两个相对设置的楔形模架和调节单元,所述第四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桁架铰接;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承载梁、调节手轮和两个相对设置的螺杆,所述调节手轮设置在所述承载梁上,所述承载梁与所述第四油缸的第二端铰接,每一个所述螺杆连接在调节手轮和一个所述楔形模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第五油缸和限位梁,所述第五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承载梁上,所述第五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模架装置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侧壁模架铰接,所述固定装置的第二端可与支撑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锁紧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在两个所述楔形模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沟模架装置还包括第一滑套件和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承载梁连接,所述第一滑套件与所述桁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套件套接在所述导向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系统包括支承座、行走轮、驱动电机和驱动链条,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上,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支承座下方,所述支承座与所述桁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链条驱动所述行走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系统还包括第六油缸,所述第六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支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桁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包括支撑杆和拉杆,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桁架的主体连接,所述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桁架还包括第二滑套件和第七油缸,所述第二滑套件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与所述支撑杆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第七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铰接,所述第七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套件铰接;
所述第三油缸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套件铰接,所述第四油缸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件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还包括抗浮装置,所述抗浮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套件连接,所述抗浮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承载梁可分离地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8622.9A CN106089257B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08622.9A CN106089257B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9257A true CN106089257A (zh) | 2016-11-09 |
CN106089257B CN106089257B (zh) | 2018-03-02 |
Family
ID=57225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0862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89257B (zh) | 2016-08-23 | 2016-08-23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8925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0831A (zh) * | 2017-06-09 | 2017-08-18 |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沟槽施工装置 |
CN108374677A (zh) * | 2018-04-16 | 2018-08-07 | 中交第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边沟和桥梁护栏混凝施工的组合机械台车装置 |
CN112443340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水沟电缆槽台车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3670B1 (ja) * | 2013-11-22 | 2014-06-04 | 株式会社竹中土木 | コンクリート等打設用繊維基材 |
CN204253058U (zh) * | 2014-11-05 | 2015-04-08 | 刘倩 | 一种隧道地面沟槽自动成型设备 |
CN204357451U (zh) * | 2014-12-25 | 2015-05-27 | 重庆飞扬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自动沟槽成型架 |
CN105114103A (zh) * | 2015-09-07 | 2015-12-02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轨行式液压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系统 |
CN205445632U (zh) * | 2016-03-23 | 2016-08-10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吊转式水沟电缆沟槽组合模板 |
CN206053965U (zh) * | 2016-08-23 | 2017-03-29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
2016
- 2016-08-23 CN CN201610708622.9A patent/CN10608925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3670B1 (ja) * | 2013-11-22 | 2014-06-04 | 株式会社竹中土木 | コンクリート等打設用繊維基材 |
CN204253058U (zh) * | 2014-11-05 | 2015-04-08 | 刘倩 | 一种隧道地面沟槽自动成型设备 |
CN204357451U (zh) * | 2014-12-25 | 2015-05-27 | 重庆飞扬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自动沟槽成型架 |
CN105114103A (zh) * | 2015-09-07 | 2015-12-02 |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轨行式液压水沟电缆槽台车模板系统 |
CN205445632U (zh) * | 2016-03-23 | 2016-08-10 |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 吊转式水沟电缆沟槽组合模板 |
CN206053965U (zh) * | 2016-08-23 | 2017-03-29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60831A (zh) * | 2017-06-09 | 2017-08-18 | 中建八局第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沟槽施工装置 |
CN107060831B (zh) * | 2017-06-09 | 2023-12-22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沟槽施工装置 |
CN108374677A (zh) * | 2018-04-16 | 2018-08-07 | 中交第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边沟和桥梁护栏混凝施工的组合机械台车装置 |
CN108374677B (zh) * | 2018-04-16 | 2024-03-22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隧道边沟和桥梁护栏混凝施工的组合机械台车装置 |
CN112443340A (zh) * | 2019-08-28 | 2021-03-05 | 湖南五新模板有限公司 | 一种水沟电缆槽台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89257B (zh) | 2018-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23980A (zh)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的施工方法 | |
CN109653771B (zh) | 隧道拱圈与电缆沟侧墙一体化二衬钢模台车 | |
CN109968499A (zh) | 一种t型梁浇筑专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972655B (zh) | 一种预制管廊机械与液压组合型整体安拆钢模板及安装方法 | |
CN101363224A (zh) | 移动式基坑支撑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6050271A (zh) | 一种隧道用水沟模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182952A (zh) | 一种预制构件模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106089257A (zh)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
CN108005684B (zh) | 分离式钢模台车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7103434A (zh) | 一种装配式箱涵钢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6089256A (zh) | 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及其施工方法、隧道用电缆模架装置 | |
CN210712594U (zh) | 一种涵洞台车 | |
CN206035501U (zh) | 一种隧道用水沟模架装置 | |
CN206053965U (zh) | 一种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
CN118292631B (zh) | 集成式圆仓模板及施工方法 | |
CN206035502U (zh) | 隧道用电缆模架装置和水沟电缆槽施工台车 | |
CN115110765B (zh) | 一种变形缝处剪力墙施工方法及装置 | |
CN106812121B (zh) | 用于自爬升悬臂模板的退模合模装置 | |
CN213115483U (zh) | 一种施工结构 | |
CN212563258U (zh) | 一种具有运移及托举功能的衬砌台车 | |
CN210256628U (zh) |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的自适应外模系统 | |
CN218699918U (zh) | 用于现浇综合管沟的移动式成型模具 | |
CN211037803U (zh) |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制造设备 | |
CN221021556U (zh) | 一种装配式箱涵钢模板系统 | |
CN222294987U (zh) | 一种联系梁可移动式自动脱模平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