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70379A -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70379A CN106070379A CN201610495954.3A CN201610495954A CN106070379A CN 106070379 A CN106070379 A CN 106070379A CN 201610495954 A CN201610495954 A CN 201610495954A CN 106070379 A CN106070379 A CN 1060703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ructus
- portions
- folium
- cort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40—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01N65/42—Aloeaceae [Aloe family] or 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aloe, veratrum, onion, garlic or chi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马齿苋、葎草、胡桃壳、丝瓜、白苏叶、姊妹树、细叶桉叶、真藓、水杨梅、大蒜、侧柏叶、木香、地皮消、木槿皮、楮叶和皂荚;本发明消毒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诸药相和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无毒性、无腐蚀性、刺激性小、易溶于水、价格低廉等优点,且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存放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检验器械的消毒,是一种理想的消毒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检验科承担着医学检验的任务,必须保证检验的准确度,所以检验科应该将细菌范围降到最低,尤其是检验器械。
检验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说,没有优良的消毒液,就不能保证各种诊疗技术得以实施,现代医学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目前,临床上对检验器械的消毒都是用一些化学消毒剂,这些消毒剂对检验器械有一定的腐蚀性,灭菌后物品有残余毒性,需要通风散气后才能使用,而且杀菌效果多受活化剂浓度和活化时间的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检验器械的中药消毒液对于检验科各项检验工作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消毒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诸药相和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无毒性、无腐蚀性、刺激性小、易溶于水、价格低廉等优点,且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存放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检验器械的消毒,是一种理想的消毒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齿苋、胡桃壳、细叶桉叶、真藓、大蒜、木香、地皮消和皂荚放入容器中,加入5倍量水,浸泡2-3小时后,连续煎煮三次,每次煎煮三小时,每次煎煮后,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三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葎草、丝瓜、白苏叶、姊妹树、水杨梅和楮叶捣碎绞汁,过滤,留汁液备用;
(3)将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木槿皮研末后,浸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4小时,取出上层清液,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汁液、细粉以及浸膏混合,并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30分钟,包装,即为所述的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马齿苋: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除湿通淋。主热毒泻痢,热淋,尿闭,赤白带下,崩漏,痔血,疮疡痈疖,丹毒,瘰疬,湿癣,白秃。《滇南本草》载:“益气,消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葎草: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皮肤瘙痒。《纲目》载:“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
胡桃壳:味苦、涩,性平。止血,止痢,散结消痈,杀虫止痒。主妇女崩漏,痛经,久痢,疟母,乳痈,疥癣,鹅掌风。
丝瓜:味甘,性凉;归肺、肝、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乳汁不通,无名肿毒,水肿。《纲目》载:“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痘疹胎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品具有抗病毒作用。
白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疏风宣肺,理气消食,解鱼蟹毒。主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脘腹胀闷,食积不化,吐泻,冷痢,中鱼蟹毒,男子阴肿,肢气肿毒,蛇虫咬伤。《福建民间草药》载:“消冷气,止冷痢,祛风解热,驱虫解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苏叶中得到的白苏油对接种和自然泻染的细菌(变形杆菌)、真菌(酵母菌、黑曲霉菌和青霉)均有抑制醛、蒎烯、柠檬烯成分的提取液口服可延长感染绿脓杆菌的小鼠存活率。
姊妹树:味酸、咸,性凉。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纲目》载:“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治风湿,眼病。”
细叶桉叶:味辛、微苦,性平;归肺、胃、大肠经。宣肺发表,理气活血,解毒杀虫。主感冒发热,咳喘痰嗽,脘腹胀痛,泻痢,钩端螺旋体病,跌打损伤,疮疡,丹毒,乳痈,疥疮,癣痒。《陆川本草》载:“治感冒,咳嗽,气胀腹痛,泄泻下痢,跌打损伤;外治毒疮,溃疡,并可作冲洗消毒剂。”
真藓:味甘、微涩,性凉。清热解毒,止血。主细菌性痢疾,黄疸,鼻窦炎,痈疮肿毒,烫火伤,衄血,咳血。
水杨梅:味苦、涩,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泄泻,痢疾,湿疹,疮疖肿毒,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广西中草药》载:“清热解毒。治风火牙痛,痢疾,皮肤湿疹。”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水杨梅水浸剂及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100对金黄色葡萄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阴道滴虫,1:10对各种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从水杨梅中分离提得2个活性成分,为甲其鞣花酸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大蒜:味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本草拾遗》载:“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止咳祛痰,祛风湿,散肿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下血,崩漏不止,咳嗽痰多,风湿痹痛,丹毒,痄腮,烫伤。《本草求真》载:“侧柏叶,《别录》称为补益,似属未是,但涂汤火伤损、生肌杀虫,炙罨冻疮最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本品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胸肋胀痛,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别录》载:“疗气劣、肌中偏寒。主气不足,消毒,(治)温疟,行药之精。”
地皮消:味微苦、辛,性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痈肿疮毒,跌打骨折,外伤感染。《云南中草药选》载:“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木槿皮:味甘、苦,性微寒;归大肠、肝、心、肺、胃、脾经。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主湿热泻痢,肠风泻血,脱肛,痔疮,赤白带下,阴道滴虫,皮肤疥癣,阴囊湿疹。《纲目》载:“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
楮叶:味甘,性凉。凉血止血,利尿解毒。主吐血,衄血,崩血,金疮出血,水肿,疝气,痢疾,毒疮。《现代实用中药》载:“打汁涂虫毒及皮肤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楮叶的丙酮提取物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皂荚:味辛、咸,性温,微毒;归肺、大肠经。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皂荚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消毒液所选药材配伍相宜,诸药相和具有杀菌能力强、作用速度快、稳定性强、无毒性、无腐蚀性、刺激性小、易溶于水、价格低廉等优点,且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存放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检验器械的消毒,是一种理想的消毒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齿苋、胡桃壳、细叶桉叶、真藓、大蒜、木香、地皮消和皂荚放入容器中,加入5倍量水,浸泡2-3小时后,连续煎煮三次,每次煎煮三小时,每次煎煮后,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三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葎草、丝瓜、白苏叶、姊妹树、水杨梅和楮叶捣碎绞汁,过滤,留汁液备用;
(3)将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木槿皮研末后,浸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4小时,取出上层清液,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汁液、细粉以及浸膏混合,并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30分钟,包装,即为所述的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
实施例2
本发明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发明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发明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本实施例消毒液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验部分
下面将选用本发明进行相应的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功效。
一、水溶性试验
1、取本发明消毒液9ml放入容器中,然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2、过滤完成后,观察滤纸,滤纸上无明显残留。
3、结论:本发明消毒液极易溶于水,使用后无残留杂质出现。
二、毒性试验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选取体重18-20g的健康昆明种一级小鼠20只,雌雄各半,将本发明消毒液经口灌胃给药,给药观察15天,每天记录小鼠各种表现和死亡情况,计算LD.值。
2、蓄积毒性试验:选取体重160-180g的健康昆明种一级大鼠22只,雌雄各半,将本发明消毒液经口灌胃给药,给药量根据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得出的LD.值,第1-4天,每次给药0.1LD.,以后每四小时递增1.5倍剂量,给药30天,且每四小时称重一次,计算蓄积系数。
3、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灌药后未见异常反应,未出现死亡,对其进行相应解剖后,组织或内脏未见明显有明显异常改变。
蓄积毒性试验给药22天后,雌雄小鼠均无死亡情况发生,小鼠蓄积系数5,位弱蓄积毒性。
三、眼部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10只,体重2.5-3.0kg,将本发明消毒液原液0.1ml滴入家兔左眼结膜囊内,被动闭合4s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右眼作为对照滴入生理盐水。
2、观察家兔6小时、24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内的眼睛局部变化。
3、结果:家兔染毒组角膜和虹膜正常,结膜未见水肿,有轻微充血,结膜刺激指数为1,按急性眼刺激强度分析强度分级标准,属无刺激性。
四、皮肤刺激性试验
1、选用健康白色家兔10只,体重2.5-3.0kg,将家兔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分别为3.0cm×3.0cm,不损伤表皮,24小时后,将0.2ml本发明消毒液的原液均匀涂抹在裸露皮肤的左侧,右侧作为对照不涂抹,4小时后,将皮肤擦拭干净,观察皮肤反应,进行刺激评分。
2、结果:家兔裸露皮肤未见有红斑和水肿反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值为0,对照侧皮肤未见异常,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反应积分均值为0,本发明消毒液对皮肤无刺激性。
五、稳定性试验
取本发明消毒液50ml,在37℃条件下放置90天后,用于对大肠杆菌进行杀菌,其杀灭效果和储存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六、抑菌试验
下面对本发明消毒液进行抑菌实验:
1、实验菌种:
挑选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菌种,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
2、菌种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
3、实验分类:
抑菌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选用本发明消毒液,对照组选用次氯酸。
4、具体实验步骤:
(1)菌液的制备:将上述两种菌种分别接种于两个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培养24小时,分别从上述琼脂培养基中挑取典型菌落分别接种于两个新鲜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同温度下,培养20小时,备用;
(2)取本发明消毒液和次氯酸各55ml,分别置于稀释容器中,对其分别稀释25倍,将上述两种稀释液溶液分别分置两个容器内,置于无菌条件下,备用;
(3)将上述步骤(1)经营养肉汤培养24小时的实验菌种用无菌的营养肉汤分别稀释50倍,每种菌种分装于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标记对照组和实验组;
(4)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两份本发明消毒液的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实验组培养皿,两份次氯酸稀释溶液分别滴入对照组培养皿。
5、试验观察测量:
对上述实验进行观察,观察两组菌种并测量菌种残留面积具体结果。
6、观测测量完毕后,将上述培养皿均置于无菌条件下静置两天,待消毒液完全挥发后,跟踪观察发现,对照组菌落继续繁殖,而实验组菌落无变化。
7、实验结果:
实验组本发明消毒液的杀菌能力远大于对照组消毒液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各类菌种继续繁殖。
Claims (5)
1.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60-90份 葎草55-85份 胡桃壳55-85份 丝瓜53-81份
白苏叶53-81份 姊妹树50-78份 细叶桉叶45-73份 真藓45-73份
水杨梅41-69份 大蒜41-69份 侧柏叶41-69份 木香25-49份
地皮消25-49份 木槿皮21-46份 楮叶21-46份 皂荚11-3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81份 葎草76份 胡桃壳76份 丝瓜73份
白苏叶73份 姊妹树70份 细叶桉叶63份 真藓63份
水杨梅59份 大蒜59份 侧柏叶59份 木香44份
地皮消44份 木槿皮36份 楮叶36份 皂荚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74份 葎草69份 胡桃壳69份 丝瓜65份
白苏叶65份 姊妹树62份 细叶桉叶57份 真藓57份
水杨梅53份 大蒜53份 侧柏叶53份 木香38份
地皮消38份 木槿皮31份 楮叶31份 皂荚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消毒液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马齿苋67份 葎草62份 胡桃壳62份 丝瓜59份
白苏叶59份 姊妹树56份 细叶桉叶51份 真藓51份
水杨梅47份 大蒜47份 侧柏叶47份 木香32份
地皮消32份 木槿皮26份 楮叶26份 皂荚15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马齿苋、胡桃壳、细叶桉叶、真藓、大蒜、木香、地皮消和皂荚放入容器中,加入5倍量水,浸泡2-3小时后,连续煎煮三次,每次煎煮三小时,每次煎煮后,提取煎煮液,最后合并三次提取的煎煮液,过滤,得滤液,备用;
(2)将葎草、丝瓜、白苏叶、姊妹树、水杨梅和楮叶捣碎绞汁,过滤,留汁液备用;
(3)将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取出,晒干,研末,得到过180目的细粉,备用;
(4)将木槿皮研末后,浸入体积浓度为90%酒精溶液,静置4小时,取出上层清液,沉淀下来的浸膏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的滤液、汁液、细粉以及浸膏混合,并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均匀后,加热煮沸0.5小时,至60℃以下,静置1小时,过滤,得滤液,将滤液灌装封存,121℃热压灭菌30分钟,包装,即为所述的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95954.3A CN106070379A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95954.3A CN106070379A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70379A true CN106070379A (zh) | 2016-11-09 |
Family
ID=5721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95954.3A Pending CN106070379A (zh) | 2016-06-29 | 2016-06-29 |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7037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8091A (zh) * | 2017-09-30 | 2018-02-09 |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用中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6173A (zh) * | 2014-06-24 | 2014-09-10 | 杨美田 | 一种检验科检验器械专用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021A (zh) * | 2015-01-27 | 2015-04-22 | 姜明一 |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
CN104542740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王淑芹 | 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4644917A (zh) * | 2015-03-13 | 2015-05-27 | 李良学 |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杀菌组合物 |
CN104644994A (zh) * | 2015-03-10 | 2015-05-27 | 张秀春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4998153A (zh) * | 2015-08-07 | 2015-10-28 | 张洪美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123816A (zh) * | 2015-10-20 | 2015-12-09 | 王明儒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267462A (zh) * | 2015-10-20 | 2016-01-27 | 陈会欣 | 一种检验科人员用杀菌消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343652A (zh) * | 2015-12-21 | 2016-02-24 | 张学军 | 一种检验科用洗手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535297A (zh) * | 2016-02-24 | 2016-05-04 | 韩邦森 |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663725A (zh) * | 2016-02-26 | 2016-06-15 | 王英英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6
- 2016-06-29 CN CN201610495954.3A patent/CN10607037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26173A (zh) * | 2014-06-24 | 2014-09-10 | 杨美田 | 一种检验科检验器械专用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24021A (zh) * | 2015-01-27 | 2015-04-22 | 姜明一 |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
CN104542740A (zh) * | 2015-01-27 | 2015-04-29 | 王淑芹 | 一种用于检验科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4644994A (zh) * | 2015-03-10 | 2015-05-27 | 张秀春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4644917A (zh) * | 2015-03-13 | 2015-05-27 | 李良学 | 一种检验科用中药杀菌组合物 |
CN104998153A (zh) * | 2015-08-07 | 2015-10-28 | 张洪美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123816A (zh) * | 2015-10-20 | 2015-12-09 | 王明儒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267462A (zh) * | 2015-10-20 | 2016-01-27 | 陈会欣 | 一种检验科人员用杀菌消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343652A (zh) * | 2015-12-21 | 2016-02-24 | 张学军 | 一种检验科用洗手液及制备方法 |
CN105535297A (zh) * | 2016-02-24 | 2016-05-04 | 韩邦森 |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663725A (zh) * | 2016-02-26 | 2016-06-15 | 王英英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刘小琴等: "紫苏、白苏的抑菌实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
新编药物实用全书编委会: "《新编药物实用全书 下》", 30 September 1998,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李兴春等: "吉林省中草药对变形链球菌抑菌的研究", 《口腔医学纵横》 * |
薛广波: "《现代消毒学》", 31 July 2002, 人民军医出版社 * |
黄一平等: "楮叶体外抗真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8091A (zh) * | 2017-09-30 | 2018-02-09 | 河南科技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临床微生物检验用中药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9030B (zh) | 一种治疗牙龈炎的口腔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5649B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2755446A (zh) | 一种茶油烧伤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98153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5746606A (zh) | 一种检验科室内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796960A (zh) | 一种护理清洗伤口的中药药液 | |
CN104644994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5123816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4524021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消毒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053073A (zh) | 一种用于手术室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5663725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17316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抑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5662996A (zh) | 治疗月经相关性痤疮的中药面膜 | |
CN106259501A (zh) | 一种手术室专用杀菌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8853277A (zh) | 一种用于针灸的中药消毒液 | |
CN105613612A (zh) | 一种用于重症监护室消毒的药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070379A (zh) | 一种用于检验器械杀菌消毒的中药消毒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6818942A (zh) | 一种院感科用杀菌消毒中药组合物 | |
CN105687519A (zh) | 一种检验科人员用的杀菌消毒制剂 | |
CN105056078A (zh) | 一种治疗胃火炽盛牙痛口臭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9157566A (zh) | 一种消炎杀菌的妇科凝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565A (zh) |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 | |
CN108739884A (zh) | 一种中草药消毒剂 | |
CN106259526A (zh) | 一种检验操作设备清洁液及制备方法 | |
CN106880761A (zh) | 一种检验科用杀菌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