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4553B -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54553B
CN106054553B CN201610600133.1A CN201610600133A CN106054553B CN 106054553 B CN106054553 B CN 106054553B CN 201610600133 A CN201610600133 A CN 201610600133A CN 106054553 B CN106054553 B CN 106054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drums
developer
data
color
repla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001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54553A (zh
Inventor
赵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6001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545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5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54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545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Abstract

一种能够大大降低红头文件打印输出的使用成本、减少浪费,稳定性强、金光红色值理想的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对各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及对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实现对红头文件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色打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红头文件打印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数码打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打印技术已无法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打印需求,作为数码打印机,市面上普遍采用单色数码打印机,价格便宜,方便适用,但是,该打印机只能实现单色稿件的打印,在市面上也存在各种样式的多色(彩色)数码打印机,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所以一般用于特定场合的多色打印中,一般来说主要应用于中小打印企业,出于投入产出比上的考虑,中小型打印企业在满足定制印刷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诸如双色文件的打印,尤其是红头文件的印刷。
现有技术中,当打印稿件中的颜色不多时,通常采用手动的办法实现多色打印效果,即,根据稿件的颜色,手动将其依次送进打印不同颜色的打印机中进行打印,从而实现多色打印。这种手工打印方法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并且打印质量差,无法满足大业务量的打印需求。
在我国,在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业的文印中心,广泛使用生产型数码印刷设备,用于黑白、彩色照片及日常工作的红头文件的打印、输出。而作为党政机关的红头文件的打印输出是最普遍、使用量最大的。红头文件象征着国家威严的具有非常严肃性的特殊文件,在印制红头文件过程中,对文件的颜色和排版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快速、精确、高效、几乎零出错率是红头文件打印企业的不懈追求的目标。
红头文件中的红色是具有特定色值的一种颜色,名为金光红。现有技术中的多色打印机合成的金光红颜色严格来讲很少达到红头文件要求的金光红,现有技术中的金光红部分通常是预先印刷出来,通过后期打印文件内容而形成红头文件,这大大降低了形成红头文件的实际效果,排版上很容易出错,输出效果无法预览,操作起来非常麻烦,造成墨粉的浪费,打印效果满足不了红头文件所要求的质量等级。
中国专利CN101117059A中记载了一种多色打印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对走纸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多台单色打印机实现多色、双色打印,具体来说,包括至少两台单色打印机,每台单色机一侧设置进纸装置,另一侧设置出纸装置,至少一个走纸装置,用以级连所述至少两个单色打印机,每一个走纸装置的传送入口与上一级单色打印机的出纸装置相接,每一个走纸装置的传送出口与下一级单色打印机的进纸装置相接,用以将所述上一级单色打印机打印完的稿件逐页传送到所述下一级单色打印机的进纸装置中,从而实现多色打印。
这种打印方式实现了进纸的自动化,然而,该方式对进纸的进度和打印控制模块的设计要求比较严格,对颜色的配制没有更多办法,打印不出红头文件所要求的金光红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3279017A则提供了一种多硒鼓的技术方案实现多色打印,至少有两个硒鼓分别放在至少两个硒鼓槽中,硒鼓抽拉支架缓冲器安装在主体钣金右侧支架的后面,采取该设计,实现了打印机多个硒鼓共同打印,使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方便快捷更换不同颜色的硒鼓,从而避免了使用打印机成本高的问题。
这种打印方式丰富了颜色的需求,然而,该方式需要对打印进程进行控制,选择采用不同硒鼓,同样打印不出红头文件所要求的金光红的效果。
中国专利CN104512120A则提供了一种专色合成打印技术方案,将包含专色内容的待打印页面转换成打印设备能够识别的多色点阵数据;将专色内容对应的多色点阵数据合成为专色点阵数据,以使得打印设备能够通过专色墨盒打印专色点阵数据;通过专色墨盒打印专色点阵数据。
在该方案中,将红头文件转换为CMYK四色点阵数据,将CMY色版的点阵数据通过映射关系合成为金光红版点阵数据,在打印机墨盒中安装金光红墨盒和黑色墨盒,根据点阵数据与墨盒的对应关系,将点阵数据输送进打印机,从而打印出红头文件。
该方案通过专色合成打印技术实现红头文件的打印,将CMY色版的点阵数据通过映射关系合成为金光红版点阵数据,然而,采用该金光红墨盒以及合成的金光红版点阵数据,打印出的金光红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稳定性差,随着设备使用周期的增加会出现红色偏色的现象。而且从设备的设计来看,彩色机定位在大量打印彩色照片或广告类的图像或图像文件,墨粉在纸张上的覆盖率应在10%~30%比较理想。而红头文件的打印,特别是红头部分只有很少的几个粗体字,覆盖率一般不足5%。大量打印红头文件会造成黄、品红、青的使用率过低,会造成墨粉和载体过度摩擦后的劣化。出现浓度不足、喷粉、漏粉等现象,造成使用上的不变。
另一方面,在上述打印过程中,只有黄、品、青、黑4个墨粉的颜色参与,其它颜色需要这4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才能实现。在打印红头文件中的红色时,要求的是实现金光红专色效果,需要黄、品红、青按一定比例混合实现,文字部分则需要黑色。完成红头文件的打印需要四个色组同时工作。对于看上去只有两种颜色的红头输出十分浪费,而且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红头文件打印输出的使用成本、减少浪费,稳定性强、金光红色值理想的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一种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包括C显影器、Y显影器、K显影器、M显影器、C感光鼓、Y感光鼓、K感光鼓、M感光鼓,其特征在于,对各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及对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实现对红头文件进行印刷,即
I)C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替换:将K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显影单元,
II)Y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替换:将M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M显影单元,
III)C感光鼓的监测数据替换:将K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C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感光鼓单元,
IV)Y感光鼓的监测数据替换:将M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Y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Y感光鼓单元,
根据上述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Y、C的供粉快门被屏蔽,以使不再使用的Y、M(黄、品红)两色不会有多余的粉泄。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文件格发送并转换步骤,将原始文件,如doc、pdf、txt文件,发送并转换成PS描述语言;
2)将上述文件中包含的RGB色彩信息或YMCK色彩信息转换为符合印刷设备专用的YMCK色彩信息;
3)生成包含YMCK(黄、品、青、黑)的点阵数据及光栅化,通过控制器传达给主机并在4个感光鼓上形成对应颜色的图像;其中,
I)将C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K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显影单元,
II)将Y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M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M显影单元,
III)将C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K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C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感光鼓单元,
IV)将Y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M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Y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Y感光鼓单元。
根据上述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方法,还包括
屏蔽Y、C的供粉快门的步骤,以使不再使用的Y、M(黄、品红)两色不会有多余的粉泄。
根据上述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方法,其中,
1)利用打印控制器将文件信息转换成对应不同颜色的点阵信息即光栅化信息,
2)给4个感光鼓(YMCK)充电,在每个鼓表面充一层-800v的电荷。
3)对应YMCK的4个激光器,根据所述打印控制器的YMCK点阵信息,在感光鼓表面进行照射,并形成-100v的静电潜相,
4)YMCK 4色显影器对通过粉瓶进入显影器的墨粉进行充电,使墨粉带-600v电压。对于静电浅相部分通过-600v到-100v的电势差,墨粉将转移到鼓表面。
5)通过在转印带内侧对应YMCK4色感光鼓安装的4个充正电压的转印辊,将四色YMCK鼓表面带负电的墨粉吸附过来,在转印带表面形成4色整体图像。
6)通过对转印带内部下侧(纸张通过侧,纸张上方)的转印辊(第二转印上辊)加压,使其带较高的直流偏压负电,从而使第二转印上辊和纸张通过时位于纸张下侧的第二转印下辊之间形成电场.这样可将转印带上的碳粉转印至纸张上。
7)纸张通过定影单元:定影上辊和定影下辊通过辊内灯管加热(140~160摄氏度),再通过压力机构使上下辊之间产生压力,纸张通过上下定影辊时,由于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将墨粉完全固定在纸张上。
根据本发明,需要指出的是,关闭了供粉快门就是完全切断了移除掉的Y、C两个色组(即Y、C颜色的显影器和感光鼓)的供粉源头,是移除这两个色组的必要前提。
根据本发明,将K的显影剂浓度信号通过转换后提供到C显影剂浓度信号的接收端,TCR_K_SIG_16通过转换后链接到TCR_C_SIG_14上(图1);将M的显影剂浓度信号通过转换后提供到Y显影剂浓度信号的接收端,TCR_M_SIG_12通过转换后链接到TCR_Y_SIG_10上(图1);将M、K的感光鼓反馈信号转接给Y、C的感光鼓信号接收端,M转Y:ENC_M1_8转接到ENC_Y1_14、ENC_M2_11转接到ENC_Y2_17(图2),K转C:ENCB_16转接到ENC_C1_2、ENCA_19转接到ENC_C2_5(图3)。
根据本发明,Y、C两个色组移除后,不再需要对应的供粉单元,不用安装粉瓶。为提高封闭性,将这个两个色组的供粉快门关闭,CN121_2/3的24V供电断开(图4)。
根据本发明,通过电路控制的改造,实现对于四色数码印刷设备由4个色组工作变为2个色组工作,从而使得双色印刷的稳定性提高、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每一个色组都包含一个显影单元和一个感光鼓单元,设备启动后检测每一个色组的显影剂浓度并对其进行控制,以及检测每一个色组的感光鼓转速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精确控制每个显影单元和感光鼓的工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对于移除两个色组,通过在移除相应色组的同时,给设备提供对应色组显影剂浓度和感光鼓反馈信号,从而能够精确掌控运行数据,协调整个设备的运行。实际上,本发明看似简单,通过跳线实现双色数码印刷,但是实际上这个却是世界性的难题,为了避免浪费,节约印刷成本,包括富士施乐、OKI、佳能、方正、天津光电等在内的相关研发实力雄厚的企业花费十余年至今也未攻克该技术堡垒,所以至今它们都在以极其浪费的方式进行双色数码印刷作业。随着本发明的研发成功,将大大节约各印刷企业的印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的是显影剂浓度监测替换图(C、Y)。
图2示出的是C感光鼓监测数据的替换图。
图3示出的是Y感光鼓监测数据的替换图。
图4示出的是屏蔽Y、C的供粉快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懂得,该说明是示例性的,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该具体实施方式之中。
如图1所示,示出的是显影剂浓度监测替换图(C、Y)。
由于设备是由4色机改进而来,所以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设备会实时会通过TCR传感器的检测YMCK四色显影剂的浓度值,用于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本发明将K的显影剂浓度信号通过转换后提供到C显影剂浓度信号的接收端,TCR_K_SIG_16通过转换后链接到TCR_C_SIG_14上,将M的显影剂浓度信号通过转换后提供到Y显影剂浓度信号的接收端,TCR_M_SIG_12通过转换后链接到TCR_Y_SIG_10上,从降低成本的考虑移除了C、Y两色的显影单元,也就相当于移除了C、Y两色的TCR传感器,从而造成这两个颜色无法获取显影剂的浓度值反馈值,所以本发明通过线路改造的方式分别将K、M的显影剂浓度检测信号(K、M的TCR传感器反馈信号)转接给C、Y浓度检测的接收端,使得设备在移除C、Y显影单元的同时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转。
如图2所示,示出的是C感光鼓监测数据的替换图。
由于设备是由4色机改进而来,所以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设备会实时的通过感光鼓码盘传感器检测YMCK四色感光鼓转速是否稳定,用于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本发明将M、K的感光鼓反馈信号转接给Y、C的感光鼓信号接收端,M转Y:ENC_M1_8转接到ENC_Y1_14、ENC_M2_11转接到ENC_Y2_17,从降低成本的考虑移除了C感光鼓单元,造成感光鼓旋转控制电机空转状态下会产生不稳定的速度反馈信号。所以本发明将K的感光鼓转速信号转接到C感光鼓转速信号接收端,使得设备在移除C感光鼓单元的同时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转。
如图3所示,示出的是Y感光鼓监测数据的替换图。
由于设备是由4色机改进而来,所以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设备会实时的通过感光鼓码盘传感器检测YMCK四色感光鼓转速是否稳定,用于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本发明中K转C:ENCB_16转接到ENC_C1_2、ENCA_19转接到ENC_C2_5,从降低成本的考虑移除了Y感光鼓单元,造成感光鼓旋转控制电机空转状态下会产生不稳定的速度反馈信号。所以本发明将M的感光鼓转速信号转接到Y感光鼓转速信号接收端,使得设备在移除Y感光鼓单元的同时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转。
如图4所示,示出的是屏蔽Y、C的供粉快门图。
由于设备是由4色机改进而来,所以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设备会自动对显影器中加注墨粉,Y、C两个色组移除后,不再需要对应的供粉单元,不用安装粉瓶。为提高封闭性,将这个两个色组的供粉快门关闭,CN121_2/3的24V供电断开。本发明虽然移除了Y、C两种颜色的墨粉瓶、显影单元、感光鼓单元,但考虑到设备在对Y、C两色自动供粉时,由于已经移除了粉瓶和显影器但供粉快门打开后会造成整个成像单元对密封性降低。所以本发明切断了Y、C两色的供粉快门的供电,使供粉快门总是处在关闭状态。保证设备在自动对Y、C两色供粉时整个成像单元的密封性良好。
以上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出了详细描述,然而,所述描述是例示性的,本发明不仅仅限于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能够根据本发明教导而对其作出各种形式的替换或者变更,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精神的前提下,凡是对本发明作出的各种变更及修饰均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内容,均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数码印刷装置,包括C显影器、Y显影器、K显影器、M显影器、C感光鼓、Y感光鼓、K感光鼓、M感光鼓,其特征在于,对各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及对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以金光红色实现对红头文件进行印刷,即
I)C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替换:将K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显影单元,
II)Y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替换:将M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M显影单元,
III)C感光鼓的监测数据替换:将K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C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感光鼓单元,
IV)Y感光鼓的监测数据替换:将M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Y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Y感光鼓单元。
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数码印刷装置,Y、C的供粉快门被屏蔽,以使不再使用的Y、M(黄、品红)两色不会有多余的粉泄。
3.一种数码印刷方法,以金光红色实现对红头文件进行印刷,包括如下步骤:
1)文件格发送并转换步骤,将原始文件发送并转换成PS描述语言;
2)将上述文件中包含的RGB色彩信息或YMCK色彩信息转换为符合印刷设备专用的YMCK色彩信息;
3)生成包含YMCK(黄、品、青、黑)的点阵数据及光栅化,通过控制器传达给主机并在4个感光鼓上形成对应颜色的图像;其中,
I)将C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K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显影单元,
II)将Y显影器浓度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M显影器的浓度监测数据通过转换传输给C的浓度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M显影单元,
III)将C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K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C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C感光鼓单元,
IV)将Y感光鼓的监测数据进行替换,将M感光鼓的监测数据传输给Y感光鼓的数据接收端,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移除Y感光鼓单元。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数码印刷方法,还包括
屏蔽Y、C的供粉快门的步骤,以使不再使用的Y、M(黄、品红)两色不会有多余的粉泄。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3或4所述数码印刷方法,其中,
1)利用打印控制器将文件信息转换成对应不同颜色的点阵信息,
2)给4个感光鼓(YMCK)充电,在每个鼓表面充一层电荷,
3)对应YMCK的4个激光器,根据所述打印控制器的YMCK点阵信息,在感光鼓表面进行照射,并形成静电潜像,
4)YMCK 4色显影器对通过粉瓶进入显影器的墨粉进行充电,使墨粉带电压,对于静电潜像部分通过电势差,墨粉将转移到鼓表面,
5)通过在转印带内侧对应YMCK4色感光鼓安装的4个充正电压的转印辊,将四色YMCK鼓表面带负电的墨粉吸附过来,在转印带表面形成4色整体图像,
6)通过对转印带内部下侧的转印上辊和转印下辊加压,使其带较高的直流偏压负电,从而使转印上辊和纸张通过时位于纸张下侧的转印下辊之间形成电场,这样可将转印带上的碳粉转印至纸张上,
7)纸张通过定影单元:定影上辊和定影下辊通过辊内灯管加热,再通过压力机构使上下辊之间产生压力,纸张通过上下定影辊时,由于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将墨粉完全固定在纸张上。
CN201610600133.1A 2016-07-27 2016-07-27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Active CN1060545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0133.1A CN106054553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00133.1A CN106054553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553A CN106054553A (zh) 2016-10-26
CN106054553B true CN106054553B (zh) 2019-03-12

Family

ID=5741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00133.1A Active CN106054553B (zh) 2016-07-27 2016-07-27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54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3041A (zh) * 2018-04-04 2018-09-28 正业包装(中山)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绿色胶印与数字印刷集成方法
CN111679800A (zh) * 2020-06-10 2020-09-18 天津光电久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公文防伪打印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7059A (zh) * 2007-09-24 2008-02-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打印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64224A (zh) * 2010-02-24 2011-08-2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529405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双色双面打印方法和装置
CN103067638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双色打印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79018A (zh) * 2013-06-17 2013-09-04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办公设备用多硒鼓多转印打印系统
CN104339873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双面印刷的喷墨数字印刷装置及方法
CN104512120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处理方法、装置及打印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7059A (zh) * 2007-09-24 2008-02-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打印方法及其系统
CN102164224A (zh) * 2010-02-24 2011-08-2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529405A (zh) * 2010-12-24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双色双面打印方法和装置
CN103067638A (zh) * 2011-10-24 2013-04-24 佳能株式会社 能够进行双色打印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79018A (zh) * 2013-06-17 2013-09-04 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办公设备用多硒鼓多转印打印系统
CN104339873A (zh) * 2013-07-31 2015-02-11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双面印刷的喷墨数字印刷装置及方法
CN104512120A (zh) * 2013-09-29 2015-04-15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处理方法、装置及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54553A (zh) 2016-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0516B2 (en) Printer nonuniformity compensation for halftone screens
US5850584A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inting job parameters based on image quality and material usage
US7747210B2 (en) Multi-color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toner pile height printing
US835894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 control
CN106054553B (zh)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与方法
US5946450A (en) Printer pixel size and toner/ink consumption reduction system
CN106125525B (zh) 双色数码印刷装置及方法
US20120120428A1 (en) Scanning patches to provide printer calibration data
EP2404223B1 (en) Methods of reducing grain and texture in a printed image
US7471922B2 (en) Segmented transfer assist blade
US8401416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ally printing job having job type
CN102215314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
US20150212470A1 (en) Compensating for printing non-uniformities using a one dimensional map
US873690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MXPA00010408A (es) Control de concentracion de pigemtno organico por retroalimentacion para un sistema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US20110243587A1 (en) Image printing method with reduced banding
CN205920320U (zh) 包括高速复合机的双色数码印刷装置
CN205880501U (zh) 专用于红头文件输出的数码印刷装置
US9500976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mal transfer print she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ame
CN108873647A (zh) 一种双色双面激光打印控制方法
US20150317549A1 (en) Color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ation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205920319U (zh) 一种数码印刷装置
CN205880502U (zh) 双色数码印刷装置
JP62719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3959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