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46715A -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46715A
CN106046715A CN201610569917.2A CN201610569917A CN106046715A CN 106046715 A CN106046715 A CN 106046715A CN 201610569917 A CN201610569917 A CN 201610569917A CN 106046715 A CN106046715 A CN 1060467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ester engineering
polyester
distric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699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艳
曾显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ONGL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ONGL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ONGL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ONGL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699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46715A/zh
Publication of CN106046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467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PBT 30‑80份,PET 5‑30份,玻璃纤维10‑40份,玻璃粉5‑30份,增韧剂2‑25份。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解决了聚酯与金属间粘结力不足的问题,满足NMT加工需求;同时赋予材料良好的耐热性和韧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MT(Nano Molding Technology)技术是将金属与塑料以纳米技术结合的加工方法,在此过程中,塑料熔体直接射出成型在经纳米处理的金属表面,使金属与塑料达到一体成型的效果。该技术不但能够兼顾金属外观质感,也可以简化产品机构件设计,同时使产品更为轻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外壳等3C产品中。
NMT技术一般常将金属经化学液(酸、碱)刻蚀,在表面形成连续的纳米孔洞(20-30nm),再经T处理使胺类物质(水合肼、乙二胺、氨基甲酸酯等)留在纳米孔洞中。注塑时,树脂熔体中的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纳米孔洞中的胺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锚定效果”,从而使二者牢固结合在一起。
当前NMT技术中所使用的金属材料多为铝、镁及其合金,树脂材料则以聚苯硫醚(PPS)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主。虽然PPS与金属结合力优异,但加工困难,难以提供彩色,且耐候性差;PBT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但与金属结合力有限,韧性较差。为了使PBT材料满足NMT成型的要求,提高聚酯与金属间粘结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解决了聚酯与金属间粘结力不足的问题,满足NMT加工需求;同时赋予材料良好的耐热性和韧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PBT例如为40份、50份、60份、70份、78份等。
PET例如为7份、10份、15份、20份、25份等。
玻璃纤维例如为20份、30份、38份等。
玻璃粉例如为7份、11份、15份、19份、25份等。
增韧剂例如为8份、10份、12份、20份等。
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中聚酯树脂包括主体聚酯PBT,还包括辅助聚酯PET。加入PET可以降低材料的结晶速率和成型收缩率,当PET质量分数大于30份时,聚酯间酯交换反应加剧,引起PBT分子链段断裂,造成材料性能下降,但是当小于5份时,所起作用不足。因此,本发明选择加入5-30份PET。加入玻璃纤维可以显著降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同时加入玻璃粉以抑制材料的各向异性。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为了提高PBT与金属间的粘结强度,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办法,降低聚酯的线膨胀系数,使增强后PBT线膨胀系数尽可能与金属接近,同时降低PBT的收缩率;但玻璃纤维添加量太多易导致PBT各向异性,内应力变大,影响材料加工成型。
本发明通过将玻璃纤维和玻璃粉复配使用,在降低PBT线膨胀系数的同时有效抑制了材料的各向异性,减小内应力,使材料更易加工成型。本发明还使用PET树脂作为辅助聚酯,用以降低PBT的结晶速率,延长树脂熔体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熔融时间,有利于熔体向金属表面纳米孔洞的充分渗透。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以下组分:
抗氧剂 0.05-1.5份
润滑剂 0.05-3.0份。
抗氧剂例如为0.1份、0.3份、0.5份、0.7份、1.0份等。
润滑剂例如为0.5份、1.0份、1.5份、2.0份、2.5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抗氧剂 0.1-1.0份
润滑剂 0.1-1.0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中,所述玻璃纤维为经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短切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的质量比为0.5-5:1,例如为0.8:1、1.2:1、1.8:1、2.5:1、3:1、3.7:1、4.2:1、4.9:1等,优选为0.5-3:1,进一步优选为1:1。
优选地,PBT与PET的重量份数之和为50-80份,例如为55份、65份、75份等。
优选地,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的重量份数之和为20-40份,例如为25份、30份、35份等。
当树脂含量之和大于80份或玻纤与玻璃粉含量之和小于20份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与金属相差较大,不利于二者粘结强度的提高;当树脂含量之和小于50份或玻纤与玻璃粉含量之和大于40份时,材料加工困难。因此,本发明优选PBT与PET的重量份数之和为50-80份,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的重量份数之和为20-40份。
优选地,所述增韧剂为反应型聚烯烃类增韧剂,优选为聚烯烃-马来酸酐类共聚物、聚烯烃-乙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聚烯烃-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聚烯烃-缩水甘油酯类共聚物、聚烯烃-丙烯酸酯类-缩水甘油酯类三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本发明所使用反应型聚烯烃类增韧剂,在改善PBT韧性的同时提高材料的极性,促使聚酯熔体与金属表面胺类物质充分反应,实现聚酯与金属间牢固结合。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用以提高材料的热氧化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硅酮类或硬脂酸酯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改善材料流动性,使材料更易加工成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本发明所述各组分均匀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进行熔融共混;
(3)将步骤(2)熔融共混后的物料挤出后冷却、干燥、切粒,得到所述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混合使用高速混合机。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min以上,优选为5-10min。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熔融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优选地,熔融共混时的一区温度为180-190℃,二区温度为200-210℃,三区温度为210-220℃,四区温度为220-230℃,五区温度为230-240℃,六区温度为240-250℃,七区温度为240-250℃,八区温度为240-250℃,九区温度为240-250℃,机头温度为240-260℃。
优选地,熔融共混时的螺杆转速为150转/分钟以上,优选为250转/分钟。
本发明通过优化配方工艺使制得的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解决了聚酯与金属间粘结力不足的问题,满足NMT加工需求;同时赋予材料良好的耐热性和韧性。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其性能可以达到:粘结强度:>24MPa,线膨胀系数:2-4×10-5 1/℃,收缩率:0.2-0.4%,冲击强度:>190J/m。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31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2-0.3%,冲击强度:230J/m。
实施例2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29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3-0.4%,冲击强度:205J/m。
实施例3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26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2-0.3%,冲击强度:220J/m。
实施例4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26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2-0.3%,冲击强度:195J/m。
实施例5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25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3-0.4%,冲击强度:245J/m。
实施例6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商品牌号为阿科玛公司的AX8900,其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含量为8%;
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抗氧剂168和1010,配比为1:1;
润滑剂为PETS。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24MPa,线膨胀系数:3-4×10-5 1/℃,收缩率:0.3-0.4%,冲击强度:195J/m。
对比例1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增韧剂、抗氧剂和润滑剂与实例5一致。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14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4-0.5%,冲击强度:185J/m。
对比例2
一种聚酯工程塑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增韧剂为非反应型的热塑性弹性体乙烯一辛烯共聚物(POE),商品牌号为Engage 8180。
所述抗氧剂、润滑剂与实例5一致。
利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聚酯工程塑料。测试其性能数据结果如下:
粘结强度:11MPa,线膨胀系数:2-3×10-5 1/℃,收缩率:0.3-0.4%,冲击强度:155J/m。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还包括以下组分:
抗氧剂 0.05-1.5份
润滑剂 0.05-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抗氧剂 0.1-1.0份
润滑剂 0.1-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为经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短切玻璃纤维;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的质量比为0.5-5:1,优选为0.5-3:1,进一步优选为1:1;
优选地,PBT与PET的重量份数之和为50-80份;
优选地,玻璃纤维与玻璃粉的重量份数之和为20-40份。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聚酯工程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反应型聚烯烃类增韧剂,优选为聚烯烃-马来酸酐类共聚物、聚烯烃-乙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聚烯烃-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聚烯烃-缩水甘油酯类共聚物、聚烯烃-丙烯酸酯类-缩水甘油酯类三元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硅酮类或硬脂酸酯类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本发明所述各组分均匀混合;
(2)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进行熔融共混;
(3)将步骤(2)熔融共混后的物料挤出后冷却、干燥、切粒,得到所述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使用高速混合机;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min以上,优选为5-10min;
优选地,步骤(2)中熔融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
优选地,熔融共混时的一区温度为180-190℃,二区温度为200-210℃,三区温度为210-220℃,四区温度为220-230℃,五区温度为230-240℃,六区温度为240-250℃,七区温度为240-250℃,八区温度为240-250℃,九区温度为240-250℃,机头温度为240-260℃;
优选地,熔融共混时的螺杆转速为150转/分钟以上,优选为250转/分钟。
CN201610569917.2A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6046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9917.2A CN10604671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69917.2A CN10604671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46715A true CN106046715A (zh) 2016-10-26

Family

ID=5718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69917.2A Pending CN106046715A (zh) 2016-07-19 2016-07-19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4671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069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50694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5294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米注塑成型的铝合金/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629A (zh) * 2014-09-26 2014-12-24 李强 一种不锈钢与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79152A (zh) * 2014-11-25 2015-04-01 李强 一种金塑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5297A (zh) * 2015-05-11 2015-08-19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pbt工程塑料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1629A (zh) * 2014-09-26 2014-12-24 李强 一种不锈钢与高分子材料的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79152A (zh) * 2014-11-25 2015-04-01 李强 一种金塑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5297A (zh) * 2015-05-11 2015-08-19 深圳华力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pbt工程塑料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齐贵亮: "《塑料改性配方工艺速查360例》", 31 January 2016,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6年1月第1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069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50694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模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5294A (zh) * 2021-01-14 2021-06-04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纳米注塑成型的铝合金/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9033B (zh) 低光泽耐热abs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8181B (zh) 一种热塑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9072B (zh) 一种具有高冲击强度的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1055B (zh) 用于nmt成型的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00226A (zh) 一种高模量的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
CN103173007A (zh) 一种高性能长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2160A (zh) Pvc复合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807B (zh)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高流动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2790A (zh)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聚苯硫醚基反应性增强增韧复合材料
CN113462141A (zh) 一种高韧低浮纤增强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046715A (zh)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7335A (zh) 一种高韧性高耐热pc/pbt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1969A (zh) 一种超韧耐低温冲击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2952B (zh) 一种多嵌段热塑性共聚酯改性聚碳酸酯合金的制备方法
CN105385121A (zh) 用于纳米注塑的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5149A (zh) 一种低温增韧增强pc/pb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39112B (zh) 一种高光泽hips/回收pet瓶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74056A (zh) 一种碳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789A (zh) 一种高抗冲聚碳酸酯/聚乳酸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710B (zh) 加工性能优异的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118B (zh) 一种生物可降解热塑性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与应用
CN109810489A (zh) 一种超低光泽的哑光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12B (zh) 一种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98136B (zh) 一种用于nmt技术的低粘度聚酯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07B (zh) 一种高流高刚性耐老化玻纤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