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3227B - 基准电压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基准电压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3227B
CN106033227B CN201510125783.0A CN201510125783A CN106033227B CN 106033227 B CN106033227 B CN 106033227B CN 201510125783 A CN201510125783 A CN 201510125783A CN 106033227 B CN106033227 B CN 1060332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gulation
voltag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57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3227A (zh
Inventor
潘光燃
文燕
高振杰
马万里
石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Shenzhen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Shenzhen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257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3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33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3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该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结构D1、第二稳压结构D2、MOS管、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MOS管的源极或漏极相连,MOS管的漏极或源极接电源;MOS管的栅极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和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相连。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预定物理尺寸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便可提高基准电压的精度以及基准电压值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基准电压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
背景技术
基准电压源是模拟电路的核心单元电路,尤其是在电源管理芯片中,基准电压源往往决定了电源管理芯片的性能指标。衡量基准电压源电路的主要指标包括其输出电压的精度及输出电压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带隙基准源电路和齐纳基准源电路,带隙基准源电路的结构是将一个正向偏置的PN结与一个VT(热电势)相关的电压串联,利用PN结的负温度系数和VT的正温度系数相互抵消实现温度补偿;齐纳基准源电路的结构是将一个反向击穿的稳压管和一个PN结串联,利用稳压管的正温度系数和PN结的负温度系数相互抵消来实现温度补偿。
但是,带隙基准源电路只能输出约1.25伏的基准电压,齐纳基准源电路输出电压的精度不高,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存在基准电压精度不高,以及基准电压值不灵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以提高基准电压的精度和基准电压值的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结构D1、第二稳压结构D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管、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
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
所述MOS管的栅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相连,且所述运算放大器使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
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的电势与地电势的差值为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MOS管包括NMOS管和PMOS管。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包括:
所述MOS管为所述N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
所述MOS管为所述P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大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为U1-U2。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包括多个串联的稳压管。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结构类型相同,工艺流程相同。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物理尺寸不同。
如上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优选的是,所述电源电压大于5.5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使得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由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以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也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减去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U1-U2的精度决定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通过设计预定物理尺寸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便可提高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另外,改变第一稳压结构D1的物理尺寸和/或第二稳压结构管D2的物理尺寸还可以改变U1-U2的大小,提高了基准电压值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图。本发明实施例针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结构D1、第二稳压结构D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管、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所述MOS管的栅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的电势与地电势的差值为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
如图1所示,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M1的源极或漏极相连,若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M1的源极相连,则MOS管M1的漏极接电源,若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则所述MOS管M1的源极接电源。所述MOS管M1的栅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Vout,所述运算放大器OP的两个输入端Vin1和Vin2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相连,且所述运算放大器OP使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的电势与地电势GND的差值为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
运算放大器OP使得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该电势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由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阳极的电势差,所以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也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
本发明实施例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电势减去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即等于U1-U2。若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与第二稳压结构管D2的稳定电压U2的差值U1-U2为固定值,则基准电压Vref为固定值;U1-U2的精度决定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而U1-U2的精度由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的物理尺寸决定,因此,只要设计预定物理尺寸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便可提高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另外,改变第一稳压结构D1的物理尺寸和/或第二稳压结构管D2的物理尺寸,或者改变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包括的稳压管的个数,可以改变U1-U2的大小,获得最终需要的基准电压Vref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运算放大器使得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由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以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也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减去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U1-U2的精度决定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通过设计预定物理尺寸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便可提高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另外,改变第一稳压结构D1的物理尺寸和/或第二稳压结构管D2的物理尺寸还可以改变U1-U2的大小,提高了基准电压值的灵活性。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MOS管包括NMOS管和PMOS管。
如图1所示的MOS管M1为NMOS管,如图2所示的MOS管M2为PMOS管。
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包括:
所述MOS管为所述N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
所述MOS管为所述P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
如图1所示,所述MOS管M1为所述N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M1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M1的漏极接电源。
如图2所示,所述MOS管M2为所述P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M2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M2的源极接电源。
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大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为U1-U2。
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包括多个串联的稳压管。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阻R1的作用在于分担电源Vcc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之间的电势差,第二电阻R2的作用在于分担基准电压Vref与地之间的电势差,运算放大器OP和MOS管的作用在于通过运算放大器OP调节MOS管的栅极电压从而调整MOS管的漏源电流Ids,从而调整第二电阻R2的分担的电压,以实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结构类型相同,工艺流程相同。
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物理尺寸不同。
所述电源电压大于5.5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结构类型相同、工艺流程相同、物理尺寸不同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保证了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和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不同,但稳定电压U1和稳定电压U2的温度系数相同,由于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U1-U2,减法运算使得两者的温度系数相互抵消,进一步提高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
综上所述,通过运算放大器使得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由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以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也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减去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U1-U2的精度决定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通过设计预定物理尺寸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便可提高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另外,改变第一稳压结构D1的物理尺寸和/或第二稳压结构管D2的物理尺寸还可以改变U1-U2的大小,提高了基准电压值的灵活性;第一电阻R1的作用在于分担电源Vcc与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之间的电势差,第二电阻R2的作用在于分担基准电压Vref与地之间的电势差,运算放大器OP和MOS管的作用在于通过运算放大器OP调节MOS管的栅极电压从而调整MOS管的漏源电流Ids,从而调整第二电阻R2的分担的电压,以实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通过结构类型相同、工艺流程相同、物理尺寸不同的第一稳压结构D1和第二稳压结构D2,保证了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和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不同,但稳定电压U1和稳定电压U2的温度系数相同,由于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Vref等于U1-U2,减法运算使得两者的温度系数相互抵消,进一步提高了基准电压Vref的精度。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稳压结构D1、第二稳压结构D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MOS管、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
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源;
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或者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
所述MOS管的栅极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相连,且所述运算放大器使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阴极的电势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的电势相等;
其中,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阳极的电势与地电势的差值为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包括NMOS管和PMOS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为所述N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源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漏极接电源;
或者,所述MOS管为所述PMOS管,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阴极与所述MOS管的漏极相连,所述MOS管的源极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的稳定电压U1大于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稳定电压U2,所述基准电压源电路产生的基准电压为U1-U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包括多个串联的稳压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结构类型相同,工艺流程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结构D1和所述第二稳压结构D2的物理尺寸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准电压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压大于5.5伏。
CN201510125783.0A 2015-03-20 2015-03-20 基准电压源电路 Active CN106033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5783.0A CN106033227B (zh) 2015-03-20 2015-03-20 基准电压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25783.0A CN106033227B (zh) 2015-03-20 2015-03-20 基准电压源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227A CN106033227A (zh) 2016-10-19
CN106033227B true CN106033227B (zh) 2017-06-09

Family

ID=57149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5783.0A Active CN106033227B (zh) 2015-03-20 2015-03-20 基准电压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332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2614B (zh) * 2019-07-15 2020-06-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准电压温度系数修调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202427B (zh) * 2021-04-09 2023-12-12 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稳压电路及电源管理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4423C3 (de) * 1973-03-23 1981-08-27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Referenzgleichspannungsquelle
JP2003345449A (ja) * 2002-05-23 2003-12-05 Yasu Semiconductor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
JP2010009423A (ja) * 2008-06-27 2010-01-14 Nec Electronics Corp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
WO2011016153A1 (ja) * 2009-08-06 2011-02-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基準電圧生成回路
CN103135652B (zh) * 2011-11-25 2014-12-10 深圳市博驰信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隙基准电路、电源保护电路及电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227A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0730B2 (en) Managed integrated circuit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US20140159699A1 (en) 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
CN106033227B (zh) 基准电压源电路
TW201602593A (zh) 電壓偵測電路
CN102638030A (zh) 一种基于阻变忆阻器的电压保护电路及其应用
MacCluer et al. Commutators of composition operators with adjoints of composition operators on weighted Bergman spaces
US8392867B2 (e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storage device for developing condensed netlists representative of groups of active devices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for 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based on the condensed netlists
CN105488237A (zh) 基于fpga的寄存器使能信号优化方法
RU2523947C1 (ru) Выходной каскад усилителя мощности на основе комплементарных транзисторов
US9075424B2 (en) Compensation scheme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operational amplifiers
US20130159958A1 (en) Equation based transient circuit optimization
RU2615070C1 (ru) Прецизионный двухкаскадный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ый операцион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CN103677052A (zh) 一种抗单粒子效应的带隙基准
JPWO2014156180A1 (ja) 信号出力回路
TWI702534B (zh) 功率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的模擬方法
RU2546085C1 (ru) ЛОГИЧЕСКИЙ ЭЛЕМЕНТ СРАВНЕНИЯ k-ЗНАЧНОЙ ПЕРЕМЕННОЙ С ПОРОГОВЫМ ЗНАЧЕНИЕМ
CN103809646B (zh) 分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RU2439780C1 (ru) Каскодный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ь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Patel et al. Modified error tolerant adder for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pplictaion
RU2595923C1 (ru) Быстродействующий операцион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на основе "перегнутого" каскода
RU2592429C1 (ru) Биполярно-полевой операцион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на основе "перегнутого" каскода
Trefzer et al. Fighting stochastic variability in a D‐type flip‐flop with transistor‐level reconfiguration
RU2474954C1 (ru) Токовое зеркало
Borude et al. Low Power 16-T CMOS Full Adder Design
RU2673003C1 (ru) Буферный усилитель с дифференцирующей цепью коррекции переходного процесс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1

Address after: 518116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No. 5, Baolong seventh Road, Baolong Industrial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No. 298, Zhongguancun Fangzheng building, 9 floor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OUNDER MICR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