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3159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3159B
CN106033159B CN201510107593.6A CN201510107593A CN106033159B CN 106033159 B CN106033159 B CN 106033159B CN 201510107593 A CN201510107593 A CN 201510107593A CN 106033159 B CN106033159 B CN 1060331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icture
display device
modul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759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3159A (zh
Inventor
刘劲谷
吴中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0759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59B/zh
Priority to US15/051,669 priority patent/US1015194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6033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31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31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4Light-guides, e.g. fibre-optic bundles, louvered or jalousie light-gui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及一自发光显示模块。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上。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有效利用液晶显示模块的边框区域来做显示,且维持液晶显示模块的特性。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大屏幕显示系统在电信网络管理、公安交警指挥、交通监控管理、军事作战指挥训练、工业生产调度等多个领域的控制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集中显示多种不同信号源的信号,以满足用户大面积显示各种共享信息和综合信息的需求。比较常见的大屏幕拼接电视墙系统,通常根据显示单元的工作方式分为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显示单元拼接电视墙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单元拼接电视墙。
所谓的LCD拼接电视墙,是采用LCD显示单元拼接的方式,通过拼接控制软件系统,来实现大屏幕显示效果的一种拼接屏体。其优势在于厚度薄、重量轻、低能耗、长寿命、无辐射,而且画面细腻、分辨率高,各项关键性能指标的优秀表现,已使它成为发展主流,前景看好。尽管LCD有上述优点,但是作为拼接电视墙显示单元,其受限于LCD面板无效区及前框机构限制,导致拼接缝隙较大的缺点。
LED拼接电视墙是由LED为显示单元所拼接而成,利用LED主动式发光特性与小间距技术,来支持高解析度显示,LED显示单元不含汞、红外、紫外等危害性物质,且高效节能,使用寿命长达10万小时(8-10年),优于一般LCD显示器5-6年的使用寿命。但是以LED为显示单元的拼接电视墙所遭遇最大的问题就是解析度及成本。受限LED封装大小及电路限制,目前可量产最小LED的间距通常会大于LCD像素的间距。当显示器尺寸太小时,采用LED可能无法做到高解析度。
另外,由于每一颗LED是用来作为一个显示像素,因此以1920×1080的解析度为例,至少需要200多万颗LED,且每颗LED内含RGB三种发光芯片。也就是说,总共需要200多万颗红光芯片、200多万颗绿光芯片及200多万颗蓝光芯片,所耗成本极高。
“背景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公知技术。在“背景技术”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具有液晶显示模块的特性,且可有效利用液晶显示模块的边框区域来做显示。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至少一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及一自发光显示模块。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边框。边框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其中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边框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自发光显示模块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还包括:一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且具有一背对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与朝向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其中来自液晶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穿透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而在第一表面再形成另一画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表面与自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表面大体上共平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扩散片及一偏光片。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扩散片配置于透光板上,而偏光片配置于扩散片上,其中扩散片位于透光板与偏光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第一透光板及一吸光元件。第一透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透光板在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吸光元件配置于这些凹槽中,其中第一透光板中被吸光元件围绕的部分形成多个导光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导光管的宽度从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往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端递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导光管的宽度从靠近第二表面的一端往靠近第一表面的一端递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还包括:一第二透光板,配置于第一透光板与液晶显示模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吸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基材及一吸光材料。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第一透光板的折射率,而吸光材料掺入透光基材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导光管的节距(pitch)小于或等于液晶显示模块的相邻两个像素的节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透镜阵列及一吸光元件。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透镜阵列配置于透光板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吸光元件配置于第一表面,且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凹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吸光元件包括一透光基材及一吸光材料。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透镜阵列的折射率。吸光材料掺入透光基材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透镜阵列及一吸光片。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透镜阵列配置于透光板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吸光片配置于透镜阵列上,且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孔洞,其中这些孔洞大体上分别配置于这些微透镜的焦点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这些孔洞的孔径从靠近透镜阵列的一端往远离透镜阵列的一端递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还包括:一透光罩体,覆盖自发光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显示单元为多个显示单元,这些显示单元拼接成显示装置,且相邻的任意两个显示单元的这些自发光显示模块彼此相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自发光显示模块覆盖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且环绕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单元还包括:一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且具有一背对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与朝向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来自液晶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与来自自发光显示模块的另一影像光皆穿透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而在第一表面再形成另一画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扩散片及一偏光片。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扩散片配置于透光板上,且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偏光片配置于扩散片上,且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方,其中扩散片位于透光板与偏光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第一透光板及一吸光元件。第一透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第一透光板在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其中第一表面位于液晶显示模块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方。吸光元件配置于这些凹槽中,其中第一透光板中被吸光元件围绕的部分形成多个导光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透镜阵列及一吸光元件。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透镜阵列配置于透光板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吸光元件配置于第一表面,且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凹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一透光板、一透镜阵列及一吸光片。透光板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上,透镜阵列配置于透光板与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吸光片配置于透镜阵列上,且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孔洞,其中这些孔洞大体上分别配置于这些微透镜的焦点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与功效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采用了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上的设计,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区域来做显示,且维持液晶显示模块的特性。此外,采用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能够提供自然连续的整体画面,降低液晶显示模块与自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也可提升画面的对比、提升光利用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B的显示装置于区域M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图式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显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而图1C为图1B的显示装置于区域M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参照图1A、图1B及图1C,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至少一显示单元200(在图1中是以多个显示单元200为例)。显示单元200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210及一自发光显示模块220。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边缘上。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21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212及一边框214,且边框214覆盖液晶显示面板212的边缘,且边框214暴露出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一显示区A1。其中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配置于边框214上,即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一非显示区(未标示)。在本实施例中,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发光单元222,其中这些发光单元222例如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而言,每一发光二极管例如由红色发光芯片、绿色发光芯片、蓝色发光芯片所封装而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例如包含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蓝色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显示单元200拼接成显示装置100,且相邻的任意两个显示单元200的这些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彼此相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自发光显示模块220覆盖液晶显示模块210的边缘,且环绕液晶显示模块210的显示区A1。
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由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可显示画面,将可显示画面的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边缘上(例如边框214上),可以有效利用液晶显示模块210的边缘区域(如边框区域)来做显示,且维持液晶显示模块210的特性。具体而言,采用配置于边框214上的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可以有效解决液晶显示模块210的边框214处无法提供显示画面的问题。此外,在边框214以内的显示区A1中,仍可采用液晶显示模块210的像素来显示,也就是相对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此处可以采用较低成本的显示方案来做显示。此外,当需在显示区A1中显示高解析度画面时,采用液晶显示模块210的显示方案更能够同时达到低成本与高解析度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00还包括一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上,且具有一背对液晶显示模块210的第一表面302与朝向液晶显示模块210的第二表面304,其中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M1穿透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而在第一表面302再形成另一画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302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显示表面221大体上共平面。如此一来,经由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所形成的另一画面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所显示的画面便能够大体上在同一高度。因此,即便使用者斜向观看显示装置100时,仍然能够看到自然连续的整体画面,而较不会感到画面位于不同高度而有拼接的感觉。
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包括一透光板310、一扩散片320及一偏光片330。透光板310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上,扩散片320配置于透光板310上,且偏光片330配置于扩散片320上,其中扩散片320位于透光板310与偏光片33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210还包括一背光模块216,背光模块216可以是发光较为准直的背光模块,也就是其所发出的光的发散角较小。如此一来,背光模块216所发出的光准直地通过液晶显示面板212后,便能够形成准直的影像光M1。准直的影像光M1在穿透透光板310后,受到扩散片320的散射作用而形成一个类似于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个画面。在本实施例中,扩散片320可以是保持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的影像光M1的偏振性但会在与影像光M1的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产生扩散效果的扩散片,或者也可以是可以对影像光M1产生雾化效果(即扩散效果)但仍保持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的影像光M1的偏振性的反射式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此外,偏光片330的穿透轴(未标示)则可以与影像光M1的偏振方向大体上平行,而让影像光M1通过,并提升画面的对比。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200还包括例如为玻璃或塑胶材质的一透光罩体230,覆盖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以保护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
图2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B为图2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2A与图2B,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类似于图1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包括一第一透光板340a及一吸光元件350a。第一透光板340a具有第一表面302,第一透光板340a在第一表面302上具有多个凹槽303。吸光元件350a配置于这些凹槽303中,其中第一透光板340a中被吸光元件350a围绕的部分形成多个导光管342a。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导光管342a的宽度从靠近第二表面304的一端往靠近第一表面302的一端递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还包括一第二透光板360a,配置于第一透光板340a与液晶显示模块210之间。
吸光元件350a包括一透光基材及一吸光材料,其中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第一透光板340a的折射率,且吸光材料掺入透光基材中。其中吸光材料例如为黑色油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M1会经由第二透光板360a传递至第一透光板340a,然后导光管342a再将影像光M1导引至第一表面302,以在第一表面302上形成类似于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另一画面。由于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第一透光板340a的折射率,因此部分在导光管342a中传递的影像光M1会在导光管342a与吸光元件350a的透光基材之间的界面全反射,进而提升了光利用效率。另外,吸光元件350a的吸光材料主要用以吸收或阻挡外界光(未标示),致使在明亮环境下仍可显示较黑底色,以提升画面的对比。其中,吸光材料例如为黑色油墨或其他颜料,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二导光管342a的节距P3小于或等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相邻两个像素2122的节距P4(参考图1C)。如此一来,可确保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所再形成的画面的清晰度。
图3A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b类似于图2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b包括一透光板360b、一透镜阵列370b及一吸光元件350b。透光板360b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上。透镜阵列370b配置于透光板360b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372b。吸光元件350b配置于第一表面302,且吸光元件350b配置于透镜阵列370b上并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微透镜372b之间的凹槽372中。其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b的第一表面302由透镜阵列370b的上表面与吸光元件350b的上表面共同形成的一表面。另外,吸光元件350b所采用的材质可以与吸光元件350a(如图2B)所采用的材质相同,也就是包括透光基材与吸光材料。其中,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透镜阵列370b的折射率,且吸光材料掺入透光基材中。微透镜372b可将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M1会聚于第一表面302上吸光元件350b没有覆盖的位置,以在第一表面302上形成类似于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另一画面。
图4A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而图4B为图4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4A与图4B,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c与图3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b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c包括具有第一表面302的一吸光片350c,吸光片350c配置于透镜阵列370c上,且吸光片350c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孔洞352c,其中这些孔洞352c大体上分别配置于透镜阵列370c的这些微透镜372c的焦点上。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孔洞352c的孔径从靠近透镜阵列370c的一端往远离透镜阵列370c的一端递减。
微透镜372c可将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M1会聚于第一表面302上这些孔洞352c的位置,以在第一表面302上形成类似于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另一画面。也就是说,经由微透镜372c的会聚作用,影像光束M1可经由这些孔洞352c穿透吸光片350c。
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而图5B为图5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d与图2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a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d中,没有采用如图2A的第二透光板360a。也就是说,在图5A中,导光管342a从靠近第二表面304的一端往靠近第一表面302的一端递减。此外,导光管342a靠近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一端相较于图2A的结构较为靠近液晶显示模块210。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导光管342a也可以延伸至液晶显示模块210上。
图6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模块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e与图5A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d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e中,这些导光管342e的宽度从靠近第二表面304的一端往靠近第一表面302的一端递增。
图7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与图1B的显示装置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可作为电子装置的荧幕,其中电子装置例如为智能型手机或平板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块210可用来显示较为精细、解析度较高的画面,而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可用来显示对解析度较不要求的按键图式、时间、提醒信息等图像或文字。
以下将介绍上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而以下将以图1A至图1C的显示装置为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A至图1C,显示装置100还包括一控制单元110,电连接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且用以使液晶显示模块210的光学参数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光学参数相搭配。
在本实施例中,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发光单元222,且液晶显示模块210的光学参数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光学参数包括发光区的位置与尺寸。具体而言,控制单元110开启液晶显示模块210的部分多个像素2122(例如图1C中涂有斜线的像素2122)而形成多个排成阵列且彼此分离的亮区B1,以模拟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这些发光单元222,且控制单元110关闭液晶显示模块的另一部分多个像素2122(例如图1C中以空白方格表示的像素2122)而形成一暗区,以模拟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这些发光单元222之间的间隙G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发光单元222为一发光二极管,且这些亮区B1的节距(pitch)P1大体上相同于这些发光单元222的节距P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亮区B1是由液晶显示模块210中的多个被开启(turn on)的像素2122所形成,且每一发光单元222的发光区(即图1C中发光单元222处涂斜线的部分)的宽度W2大体上相等于每一亮区B1的宽度W1。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暗区位于相邻的任意两个亮区B1之间的部分的宽度W3大体上等于相邻的任意两个发光单元222的间距W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一亮区B1与一发光单元222在平行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显示面的方向上的间距T1大体上等于相邻的二发光单元222的间距W4,且大体上等于相邻的两个亮区B1的间距(相当于宽度W3)。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发光单元222例如为由红色发光芯片、绿色发光芯片、蓝色发光芯片所封装而成的发光二极管,所以每一发光单元222的发光区例如为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一个显示像素,亦即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每一像素包括具有不同颜色的一个发光单元。由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亮区B1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每一发光单元222的发光区一致,换句话说,液晶显示模块210的显示像素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显示像素可以一致。如此一来,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所提供的画面的解析度可以一致且均匀分布,进而让使用者分辨不出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间的显示效果的差异。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的本实施例与图1C的实施例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每一发光单元222为一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例如包含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及蓝色发光二极管,所以每一发光单元222的发光区例如为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每一子显示像素。换言之,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每一像素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222。举例而言,图8中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发光单元222-R为红色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22-G为绿色发光二极管,发光单元222-B为蓝色发光二极管,而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亮区B1-R中的所有像素2122均显示红色,亮区B1-G中的所有像素2122均显示绿色,而亮区B1-B中的所有像素2122均显示蓝色。如此一来,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所提供的画面的解析度仍可以一致且均匀分布,进而让使用者分辨不出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间的显示效果的差异。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最大显示光强度大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最大显示光强度时,可设置一遮光片在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以调降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最大显示光强度。其中,遮光片例如偏光片或滤光片,用以反射或过滤自发光显示模块220发出的部分影像光M2(请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遮光片可设置于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上。如此一来,可使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亮度与液晶显示模块210的亮度较为相近。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2A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g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来自液晶显示模块210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M1与来自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另一影像光M2皆穿透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g,而在第一表面302再形成另一画面。如此一来,可更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显示效果的差异。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光板340a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而导光管342a亦位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所以,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g的第一表面302位于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3A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h的透镜阵列370b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且吸光元件350b还位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图11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4A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i的透镜阵列370c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且吸光片350c还位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图1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5A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j的第一透光板340a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且导光管342a与吸光元件350a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图13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6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k的第一透光板340e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且导光管342e与吸光元件350e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图14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图1A的显示装置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l的扩散片320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且偏光片330还配置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方。
进一步而言,由于图9至图14的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300g、300h、300i、300j、300k、300l均配置在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上,所以都可更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模块210与自发光显示模块220的显示效果的差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达到下列优点与功效的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采用了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上的设计,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区域来做显示,且维持液晶显示模块的特性。此外,采用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能够提供自然连续的整体画面,降低液晶显示模块与自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效果的差异,也可提升画面的对比、提升光利用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符号说明】
100、100a:显示装置
110:控制单元
200:显示单元
210:液晶显示模块
212:液晶显示面板
2122:像素
214:边框
216:背光模块
220:自发光显示模块
221:显示表面
222、222-R、222-G、222-B:发光单元
230:透光罩体
300、300a、300b、300c、300d、300e、300g、300h、300i、300j、300k、300l: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
303、372:凹槽
302:第一表面
304:第二表面
310、360b:透光板
320:扩散片
330:偏光片
340a:第一透光板
342a:导光管
350a、350b:吸光元件
350c:吸光片
352c:孔洞
360a:第二透光板
370b、370c:透镜阵列
372b、372c:微透镜
A1:显示区
B1、B1-R、B1-G、B1-B:亮区
G1:间隙
M:区域
M1、M2:影像光
P1、P2、P3、P4:节距
T1:间距
W1、W2、W3、W4:宽度

Claims (2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至少一显示单元,包括:
一液晶显示模块,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一边框,覆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
一自发光显示模块,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所述边框上;以及
一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且具有一背对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一表面与朝向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第二表面,其中来自所述液晶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穿透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而在所述第一表面再形成另一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包括多个排成阵列的发光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的显示表面共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扩散片,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以及
一偏光片,配置于所述扩散片上,其中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第一透光板,具有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透光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以及
一吸光元件,配置于这些凹槽中,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板中被所述吸光元件围绕的部分形成多个导光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导光管的宽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递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导光管的宽度从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端往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递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还包括:一第二透光板,配置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元件包括:
一透光基材,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折射率;以及
一吸光材料,掺入所述透光基材中。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导光管的节距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相邻两个像素的节距。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透镜阵列,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以及
一吸光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凹槽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元件包括:
一透光基材,所述透光基材的折射率低于所述透镜阵列的折射率;以及
一吸光材料,掺入所述透光基材中。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透镜阵列,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以及
一吸光片,配置于所述透镜阵列上,且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孔洞,其中这些孔洞分别配置于这些微透镜的焦点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孔洞的孔径从靠近所述透镜阵列的一端往远离所述透镜阵列的一端递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一透光罩体,覆盖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显示单元为多个显示单元,这些显示单元拼接成所述显示装置,且相邻的任意两个显示单元的这些自发光显示模块彼此相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覆盖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边缘,且环绕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显示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其中来自所述液晶显示模块所显示的画面的影像光与来自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的另一影像光皆穿透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而在所述第一表面再形成另一画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扩散片,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上,且配置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以及
一偏光片,配置于所述扩散片上,且配置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方,其中所述扩散片位于所述透光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第一透光板,具有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透光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位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方;以及
一吸光元件,配置于这些凹槽中,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板中被所述吸光元件围绕的部分形成多个导光管。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还包括:一第二透光板,配置于所述第一透光板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导光管的节距小于或等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的相邻两个像素的节距。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透镜阵列,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以及
一吸光元件,配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配置于相邻的两个微透镜之间的凹槽中。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再形成光传递元件包括:
一透光板,配置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
一透镜阵列,配置于所述透光板与所述自发光显示模块上,且具有多个排成阵列的微透镜;以及
一吸光片,配置于所述透镜阵列上,且具有排成阵列的多个孔洞,其中这些孔洞分别配置于这些微透镜的焦点上。
CN201510107593.6A 2015-03-12 2015-03-12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31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593.6A CN106033159B (zh) 2015-03-12 2015-03-12 显示装置
US15/051,669 US10151948B2 (en) 2015-03-12 2016-02-24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7593.6A CN106033159B (zh) 2015-03-12 2015-03-12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3159A CN106033159A (zh) 2016-10-19
CN106033159B true CN106033159B (zh) 2019-10-01

Family

ID=5688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759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033159B (zh) 2015-03-12 2015-03-1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1948B2 (zh)
CN (1) CN1060331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156B (zh) 2015-03-12 2019-11-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8597382A (zh) * 2018-04-24 2018-09-28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185506B (zh) * 2021-12-10 2024-06-25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消除拼接屏拼缝的方法、装置、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14241937A (zh) * 2021-12-27 2022-03-25 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屏及显示装置
CN114879395B (zh) * 2022-05-07 2023-08-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屏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48112A (zh) * 2022-07-20 2022-10-0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2977A (ja) * 2006-01-18 2007-08-02 Seiko Epson Corp タイリングディスプレイ
CN201374154Y (zh) * 2009-03-20 2009-12-30 夏展敏 消除显示屏拼接框的装置
CN101965604A (zh) * 2008-03-31 201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199212A (zh) * 2014-08-11 2014-1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1597A (ja) 1999-05-11 2000-11-24 Hitachi Ltd 液晶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6398370B1 (en) 2000-11-15 2002-06-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control device
JP2003121609A (ja) 2001-10-11 2003-04-23 Hitachi Ltd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7356180B2 (en) 2003-09-30 2008-04-08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image color balance
WO2008069162A1 (en) * 2006-12-05 2008-06-1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206848B (zh) 2006-12-22 2010-07-14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多色域控制显示器
WO2010055671A1 (ja) 2008-11-17 2010-05-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US20120281289A1 (en) * 2010-01-14 2012-11-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diffusion shee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ransmission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this light-diffusion sheet
CN102137244B (zh) 2011-03-31 2015-12-02 深圳市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视
JP5762449B2 (ja) 2012-04-06 2015-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TW201419043A (zh) 2012-11-13 2014-05-16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裝置與觸控顯示裝置的操作方法
US9003755B2 (en) 2013-01-12 2015-04-14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flective intensity of display surface
CN103065551B (zh) 2013-01-16 2015-07-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拼接显示屏
CN103150970B (zh) 2013-03-14 2016-03-02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装置
CN103207468B (zh) 2013-03-19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
WO2015114865A1 (ja) * 2014-01-28 2015-08-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ミラーディスプレイ
CN106033156B (zh) 2015-03-12 2019-11-05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92977A (ja) * 2006-01-18 2007-08-02 Seiko Epson Corp タイリングディスプレイ
CN101965604A (zh) * 2008-03-31 2011-02-0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201374154Y (zh) * 2009-03-20 2009-12-30 夏展敏 消除显示屏拼接框的装置
CN104199212A (zh) * 2014-08-11 2014-12-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66437A1 (en) 2016-09-15
CN106033159A (zh) 2016-10-19
US10151948B2 (en)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3159B (zh) 显示装置
CN105280111B (zh) 透明显示器
CN106033156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0538468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897169B (zh) 发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1053529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system
CN10803941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32243B1 (ko) 반사형 확산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92960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201437702A (zh) 顯示裝置及其前光模組
US10782457B2 (en) Grating for dual vision display and dual visio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355505A1 (en) Lighting device
CN108538875B (zh) 光路控制结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9927567B2 (en) Display with additional lighting effects
CN101329472A (zh) 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灯箱模块或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WO2015149487A1 (zh) 透明显示设备
CN111999924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6535339B2 (ja) コントラストを改善した表示装置
US1105608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024923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6169173A1 (zh) 导光板、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JP494664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96901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3105675A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531983B (zh) 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2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Zhongqiang Photo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