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9419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9419B
CN108039419B CN201711242596.6A CN201711242596A CN108039419B CN 108039419 B CN108039419 B CN 108039419B CN 201711242596 A CN201711242596 A CN 201711242596A CN 108039419 B CN108039419 B CN 1080394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barrier
display panel
edge
display
view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25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39419A (zh
Inventor
杨星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25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9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9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9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39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9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扩散膜,扩散膜设置于显示区的边缘处,且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显示区的边缘的一部分子像素区域被扩散膜覆盖,可以使得被扩散膜覆盖的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这些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变为均匀的出光光束,可以改善显示面板边缘出现的显示不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在智能穿戴以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应用的普及,异形显示屏日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智能手表、可穿戴式手机等。
在这些显示屏中,由于显示屏的边缘的空间限制,部分区域没有子像素排布,在显示区边缘形成R角、凹状或锯齿状缺口,导致显示屏边缘在显示时出现偏色或锯齿状条纹等显示不良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显示屏边缘的显示不良问题,是显示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显示屏边缘的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扩散膜,扩散膜设置于显示区的边缘处,且扩散膜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显示区的边缘的一部分子像素区域被扩散膜覆盖,可以使得被扩散膜覆盖的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这些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变为均匀的出光光束,可以改善显示面板边缘出现的显示不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线经过扩散膜后的散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膜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膜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膜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膜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散膜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了减少异形显示边缘的显示不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主要包括:衬底基板;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扩散膜,扩散膜设置于显示区的边缘处,且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区的边缘子像素的部分区域被扩散膜覆盖,可以使得被扩散膜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这些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变为均匀的出光光束,可以改善显示面板边缘出现的显示不良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区A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非显示区B围绕显示区A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区的边缘是指显示区中邻近非显示区的子像素区域,边缘子像素是指处于显示区的边缘的子像素。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区A的边缘是显示区A中邻近非显示区B的子像素区域,显示区A的边缘子像素包括子像素P1和子像素P2。
上述实施例中,由显示区的边缘所界定的边缘子像素的个数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仍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对于任意一个像素行,由显示区A的边缘所界定的边缘子像素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
上述实施例中,扩散膜设置在显示区的边缘,是指扩散膜可以覆盖显示区的部分边缘,也可以覆盖显示区的全部边缘。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覆盖显示区的部分边缘。以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覆盖显示区A的全部边缘,显示区A的全部边缘都被扩散膜C1覆盖,使得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膜的扩散后所出射的光,能够带来显示内容向外延伸的视觉效果,进而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上述实施例中,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是指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显示区的一个边缘子像素或多个边缘子像素,即扩散膜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与一个或多个边缘子像素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重叠。
上述实施例中,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是指扩散膜可以覆盖一个边缘子像素的全部区域,也可以覆盖一个边缘子像素的部分区域,或者,扩散膜可以覆盖多个边缘子像素的全部区域,也可以覆盖多个边缘子像素的部分区域。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覆盖多个边缘子像素的全部区域,以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覆盖多个边缘子像素的部分区域。
上述实施例中,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被扩散膜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具有不同的出射角度。
具体来说,扩散膜能够对投射到扩散膜的任意一束光线具有光学散射的效果。以图2所示的光线经过扩散膜C1的散射效果为例,子像素发出的一束光线沿一个固定方向投射到扩散膜C1,光线进入扩散膜C1之后,在扩散膜C1中发生至少两次不同的折射,最终从扩散膜C1表面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呈半透明状态,扩散膜的光透过率大于70%。
具体来说,由于显示图像的清晰度与显示面板的亮度有关,在扩散膜覆盖显示区的边缘时,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亮度,选取的扩散膜应该是半透明状态,因为半透明 状态的扩散膜的光透过率较高,例如,选取的扩散膜的光透过率大于70%,这样可以保证显示区边缘的亮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至少包括两种折射率相异的介质。
具体来说,本发明实施例中,扩散膜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折射率相异的介质,这样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在透过扩散膜之后,会不断在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故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如此便可得到图2所示的光学扩散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中的折射率相异的介质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粒子、聚碳酸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笨乙烯粒子和聚乙烯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材质。
扩散膜中包括的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为上述粒子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以使得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在扩散膜中会不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折射率相异的粒子中穿过,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使得任意一束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从扩散膜表面沿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射。
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当显示区A的边缘的一部分子像素区域被扩散膜C1覆盖,可以使得被扩散膜C1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C1 的扩散后具有不同的出射角度,由于被扩散膜C1覆盖的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C1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因此,这些子像素发出的所有光线经扩散膜C1的扩散后可以被修改正为均匀的出光光束,所以扩散膜C1可将透过扩散膜C1的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修正成均匀面光源。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区可以不包括异形区,显示区的子像素的阵列排布中,每一像素行都包括相同数目的子像素,此时扩散膜覆盖的边缘子像素所在的像素行的子像素数目可以相等。以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 C1覆盖显示区A的全部边缘,扩散膜C1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包括边缘子像素P1,其中,边缘子像素P1所在的像素行的子像素数目,与被扩散膜C1覆盖的其他边缘子像素所在的像素行的子像素数目相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显示区不包括异形区时,若显示区的边缘的一部分边缘子像素P1被扩散膜C1覆盖,则被扩散膜C1覆盖的边缘子像素P1发出的光线经过扩散膜的扩散后所出射的光,能够给用户带来显示内容向外延伸的视觉效果,如果显示区的边缘的边缘子像素都被扩散膜C1覆盖,可以给用户带来窄边框的视觉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区可以包括异形区,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异形区的至少部分边缘子像素。
仍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异形区a与异形区a以外的显示区相比,异形区a中每一像素行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少于除异形区以外的显示区中每一像素行包括的子像素的数目。扩散膜C1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包括边缘子像素P2 和边缘子像素P1,其中,边缘子像素P2为异形区a的边缘子像素,边缘子像素 P1为异形区a以外的显示区的边缘子像素,边缘子像素P2所在的像素行的子像素数目,小于边缘子像素P1所在的像素行的子像素数目。
其中,扩散膜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异形区的至少部分边缘子像素,是指扩散膜可以覆盖异形区的部分边缘子像素,也可以覆盖异形区的全部边缘子像素。仍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异形区a的部分边缘子像素。以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 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异形区a的全部边缘子像素。
根据此可选实施例的方案,当异形区的边缘子像素被扩散膜覆盖时,被扩散膜覆盖的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使得显示屏异形区的边缘的出光均匀,进而可以改善显示面板异形区边缘出现的显示不良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异形区的边缘子像素呈锯齿形排列,扩散膜至少覆盖呈锯齿形排列的边缘子像素。
以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异形区a包括2个像素行,异形区a的第一个像素行包括6个子像素,异形区a的第2个像素行包括8个子像素,并且异形区a的中间子像素连续排列,异形区a的边缘子像素呈锯齿状排列,扩散膜C1 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包括异形区a呈锯齿形排列的边缘子像素,如边缘子像素P2。
以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异形区a的排布与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相同,扩散膜C1覆盖异形区a的全部子像素,包括异形区a呈锯齿形排列的边缘子像素,如边缘子像素P2。
以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异形区a的排布与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相同,扩散膜C1覆盖异形区a的部分子像素,包括异形区a呈锯齿形排列的边缘子像素,如边缘子像素P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不仅可以覆盖异形区的部分边缘子像素,还可以覆盖除异形区以外的显示区的部分边缘子像素。
以图1和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覆盖异形区a的部分子像素,如边缘子像素P2,还覆盖除异形区a以外的显示区的部分边缘子像素,如边缘子像素P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在显示区内的边缘呈锯齿形。
以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区A的形状是矩形,扩散膜C1在显示区A内的边缘呈锯齿形。
本发明实施中的显示区的形状不限于是矩形,还可以是圆弧形,梯形等形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在显示区内的边缘呈圆弧形。
以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区A的形状是矩形,扩散膜C1在显示区 A内的边缘呈圆弧形。以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显示区A的形状为椭圆形,扩散膜C1在显示区A内的边缘呈圆弧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显示区中的子像素排布以及扩散膜的相关示例仅为部分举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扩散膜的材质和/或厚度来实现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渐变。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可以使显示区的亮度从显示区边缘到显示区中心呈现平稳的逐渐变亮,以避免显示区边缘的亮度比较暗,显示区中心的亮度比较亮,造成视觉上的从显示区边缘到显示区中心呈现的明暗条纹。而且显示区的R角处的亮度逐渐变暗,使得边缘边彩,锯齿等现象不明显,甚至肉眼无法识别。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的厚度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扩散膜的厚度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可以通过刻蚀工艺完成,其作用是使显示区的膜层厚度从显示区边缘到显示区中心呈现平稳的渐变,有利于产品的结构稳定性。此外,扩散膜的厚度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可以实现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由显示区边缘朝向显示区中心的逐渐变大,因为厚度较大的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略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由显示区边缘向显示区中心延伸的宽度均一
例如,扩散膜覆盖显示区的边缘子像素时,扩散膜由显示区边缘向显示区中心延伸的宽度可以小于一个子像素的宽度,也可以等于一个边缘子像素的宽度,也可以大于一个子像素的宽度,甚至还可以全部覆盖整个显示区的全部子像素。以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为例,扩散膜C1由显示区A的边缘向显示区A 的中心延伸的宽度均一,都至少为一个子像素的宽度。扩散膜由显示区边缘向显示区中心延伸的宽度均一,可以使被扩散膜覆盖的显示区边缘的亮度均一,避免因亮度不均一而产生显示区边缘的明暗条纹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扩散膜在制作中的对位精度要求,达到简化制作工艺的目的,扩散膜由非显示区延伸至显示区,也就是说,扩散膜也可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非显示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扩散膜主要是为了修正子像素发出的光线,因此,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扩散膜所在的膜层位于子像素所在的膜层之上。在显示面板中,还包括封装薄膜、上偏光片或盖板玻璃,都位于子像素所在的膜层之上,扩散膜可以依附在封装薄膜、上偏光片或盖板玻璃中的任意一个的表面,以便简化工艺复杂度。
其中,子像素所在膜层为显示功能层,在垂直于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封装薄膜可以覆盖显示区的显示功能层,显示功能层上可以制作有上述实施例中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其中,上偏光片可以位于封装薄膜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上偏光片可以覆盖显示区上方的封装薄膜。其中,盖板玻璃可以位于封装薄膜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盖板玻璃可以覆盖触控基板(例如图12所示的触控基板F1),触控基板可以覆盖上偏光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可以位于封装薄膜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
其中,扩散膜可以以封装薄膜为基底,制作在封装薄膜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表面上。
如图8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M1的方向上,扩散膜C1是以封装薄膜 D1为基底,制作在封装薄膜D1背离显示功能层L1的一侧表面上,扩散膜C1 可以覆盖显示功能层L1上的边缘子像素。
如图9所示,封装薄膜D1被扩散膜C1覆盖的表面为凹凸面,扩散膜C1 填充在凹凸面的凹陷部分,且与凸面部分齐平,这样制作的好处是,在子像素发出的光线透过扩散膜C1之后,可以增加光线在扩散膜C1内发生折射和反射的次数,更有利于改善从扩散膜C1表面出射的光线的出光均匀性。
其中,扩散膜也可以在单独的衬底上制作之后,将衬底剥除后贴合在封装薄膜背离显示功能层的一侧表面上,可选的,扩散膜可以通过光学固化胶与封装薄膜粘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可以位于上偏光片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
其中,扩散膜可以以上偏光片为基底,制作在上偏光片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或者扩散膜也可以在单独的衬底上制作之后,将衬底剥除后贴合在上偏光片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可选的,扩散膜可以通过光学固化胶与上偏光片粘合。
例如,如图10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M1的方向上,扩散膜C1是以上偏光片E1为基底,制作在上偏光片E1面向显示功能层L1的一侧表面上,扩散膜C1可以覆盖显示功能层L1上的边缘子像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可以位于上偏光片背离封装薄膜的表面。
其中,扩散膜可以以上偏光片为基底,制作在上偏光片背离封装薄膜的表面。或者扩散膜也可以在单独的衬底上制作之后,将衬底剥除后贴合在上偏光片背离封装薄膜的表面。可选的,扩散膜可以通过光学固化胶与上偏光片粘合。
例如,如图11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M1的方向上,扩散膜C1可以是以上偏光片E1为基底,制作在上偏光片E1背离显示功能层L1的一侧表面上,扩散膜C1可以覆盖显示功能层L1上的边缘子像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扩散膜可以位于盖板玻璃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
其中,扩散膜可以以盖板玻璃为基底,制作在盖板玻璃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或者扩散膜也可以在单独的衬底上制作之后,将衬底剥除后贴合在盖板玻璃面向封装薄膜的表面。可选的,扩散膜可以通过光学固化胶与盖板玻璃粘合。
例如,如图12所示,在垂直于衬底基板M1的方向上,扩散膜C1可以是以盖板玻璃G1为基底,制作在盖板玻璃G1面向显示功能层L1的一侧表面上,扩散膜C1可以覆盖显示功能层L1上的边缘子像素。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3所示的智能手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显示区的边缘的一部分子像素区域被扩散膜覆盖,可以使得被扩散膜覆盖的子像素发出的任意一束光线经过扩撒膜的扩散后能够沿多个不同的方向出射,这些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扩散膜的扩散后变为均匀的出光光束,可以改善显示边缘的显示不良问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处,且所述扩散膜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显示区的至少一个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显示区的边缘是指显示区中邻近非显示区的子像素区域,所述边缘子像素是指处于显示区的边缘的子像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异形区,所述扩散膜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覆盖所述异形区的至少部分边缘子像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区的边缘子像素呈锯齿形排列,所述扩散膜覆盖所述呈锯齿形排列的边缘子像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呈半透明状态,所述扩散膜的光透过率大于7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的光透过率由所述显示区边缘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的厚度由所述显示区边缘朝向所述显示区中心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在所述显示区内的边缘呈锯齿形或者圆弧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由所述显示区边缘向所述显示区中心延伸的宽度均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被所述扩散膜覆盖的所述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线经所述扩散膜的扩散后具有不同的出射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扩散膜由所述非显示区延伸至所述显示区。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所在膜层为显示功能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薄膜,所述封装薄膜覆盖所述显示功能层;
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封装薄膜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薄膜被所述扩散膜覆盖的表面为凹凸面,所述扩散膜填充在所述凹凸面的凹陷部分,且与凸面部分齐平。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位于所述封装薄膜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
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上偏光片面向所述封装薄膜的表面,或位于所述上偏光片背离所述封装薄膜的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通过光学固化胶与所述上偏光片粘合。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盖板玻璃,所述盖板玻璃位于所述封装薄膜背离所述显示功能层的一侧;
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盖板玻璃面向所述封装薄膜的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粒子、聚碳酸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苯 乙烯粒子和聚乙烯粒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材质。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711242596.6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039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2596.6A CN10803941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2596.6A CN10803941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9419A CN108039419A (zh) 2018-05-15
CN108039419B true CN108039419B (zh) 2019-09-06

Family

ID=62094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2596.6A Active CN108039419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94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751B (zh) * 2018-09-29 2021-1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9061935B (zh) * 2018-10-22 2021-04-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9471292A (zh) * 2018-12-12 2019-03-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71142B (zh) * 2019-03-18 2020-12-0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323352B (zh) * 2019-03-28 2021-09-07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12277B (zh) * 2019-04-30 2021-02-2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59584A (zh) * 2019-08-29 2019-11-1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0459585B (zh) * 2019-08-30 2021-09-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617A (zh) * 2013-05-28 2014-12-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28074A (ja) * 2015-02-27 2015-07-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CN105511152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255884A (zh) * 2017-08-14 2017-10-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与装置
CN107255883A (zh) * 2017-08-01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357070A (zh) * 2017-07-31 2017-11-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3617A (zh) * 2013-05-28 2014-12-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15128074A (ja) * 2015-02-27 2015-07-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
CN105511152A (zh) * 2016-02-02 2016-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357070A (zh) * 2017-07-31 2017-11-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255883A (zh) * 2017-08-01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255884A (zh) * 2017-08-14 2017-10-1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9419A (zh)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941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336350B (zh)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378569B2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7993577A (zh) 视频墙显示装置
US9274369B1 (en) Seamless display with tapered fused fiber bundle overlay
WO2011068072A1 (ja) 光拡散シート、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1402689B2 (en) Mixed-format backlight, display, and method
CN106033156B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US10782457B2 (en) Grating for dual vision display and dual vision display apparatus
US10151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18227959A1 (zh) 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911663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020431A (zh) 头戴式电子装置及其显示器
JP7474716B2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0388230B2 (en) Temporally multiplexing backlight with asymmetric turning film
CN108352137A (zh) 显示设备、显示单元以及透明板单元
KR20150031623A (ko) 타일드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US20210364816A1 (en)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having light control film
US9176370B1 (en) High contrast rear projection screen
JP491737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9028308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JP2011060706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20167374A1 (en) Multiview display and method having light control film
WO202022420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499838B (zh) 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