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9472A - 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灯箱模块或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灯箱模块或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9472A
CN101329472A CNA2007101114033A CN200710111403A CN101329472A CN 101329472 A CN101329472 A CN 101329472A CN A2007101114033 A CNA2007101114033 A CN A2007101114033A CN 200710111403 A CN200710111403 A CN 200710111403A CN 101329472 A CN101329472 A CN 101329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structure
light source
reflec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114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9472B (zh
Inventor
钟丰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114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29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29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9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Screen)、数字电子设备,以及前述发光装置与其相关产品的制造方法。该发光装置包括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以及光源,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该第二导光结构所组成的空间内,其中,该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与该光源同侧并且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的导光结构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而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光学反射结构,来使得光源射出的光线能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扩散反射,提高光均匀度、促进混色并且减少暗带发生。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具有该发光装置的背光模块、灯箱模块或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具有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Screen)、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以及上述各项装置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应用导光板、反射层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条状或点状光源组合当作背光光源发光装置,通过提高光源散射均匀度以及RGB混色效果的直下式背光模块、应用直下式背光模块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画面如欲呈像清晰,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画面呈像必须仰赖液晶层背后的背光源反射至发光表面(Light Emission Surface),背光源提供的发光强度(Luminous Intensity)若不能一致,将导致画面明暗不均,甚至有暗带产生。这种问题随着液晶产品需求尺寸扩增更为突显。若背光光源在大尺寸显示屏幕的发光强度或光均匀性(Homogeneity)上稍有欠缺,画面辉度(Luminance)以及亮度(Brightness)即无法满足画质需求,为满足薄型化等离子电视或广告灯箱、屏幕广告牌等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使用需要,理想的背光光源所采用的发光装置,其光源必须在穿透时散射损失愈小、发光强度愈强而且有非常高的光均匀性,为达成这些特性,发光装置的结构深度宜愈薄愈好。
尤其,在彩色液晶显示器方面,以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作为背光模块的平面光源取代传统冷阴极管(CCFL)时,发光表面的影像颜色是透过红光LED、绿光LED和蓝光LED三色混光(RGB mixed light)或加入黄光LED共同混色所赋予,当液晶显示屏的尺寸扩大,RGB混光的色差(ColorDeviation)及亮度差(Brightness Deviation)极难控制。
欧洲专利第0921568号曾经提出通过混合不同颜色LED产生白光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弧状载片上依序安放由蓝光、红光、绿光及黄光四种LED共同构成的LED模块,不同色系的LED之间间隔适当距离,载片中心区域经过各色LED混光产生白光,以透过光线辐射及阶层折射增高光均匀性。然而此种方法成本非常昂贵,而且如果要维持光线均匀分布的特性,红光、蓝光、绿光及黄光LED之间必须保持相当大的间隔距离,也会增加发光装置的结构深度而减弱发光利用率。如此,应用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上不仅会不利于RBG混色,而且在辉度及光均匀性上也无法满足产品期望的要求。
因此,积极寻求彩色液晶显示器里,新颖的背光模块发光装置,并进一步提高RGB LED光源的混色效果和光均匀性,已然成为业界亟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先前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Lighting device),包括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及光源(Light bar),并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该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其中,在光源同侧的该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正上方,以及第一导光结构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之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本发明除披露上述的光源发光装置,包含条状光源外,亦一并包含阵列式点状光源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以及应用上述条状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液晶影像显示屏中至少一者的数字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其中,上述这些数字电子设备所具有的发光装置,包括有多个第一导光结构、至少一第二导光结构及光源(例如点状光源或条状光源),并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来收纳该光源至此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其中,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底部表面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正上方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同样地,本发明所披露的发光装置及具有发光装置的上述结构,其制造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a).预备光源、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
(b).于各第一导光结构上,拼接该第二导光结构,来收纳该光源至该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
(c).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底部表面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正上方,形成图案化反射层;及
(d).于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覆盖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以及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在背光光源的安置上,是以多片厚度相异的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相邻拼接,使LED条状光源或LED点状光源收纳于此相邻衔接导光板所组成的空间内间隙,来缩短RGB混光距离促进混光并且降低发光装置的结构深度。尤其,本发明所教示的发光装置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板底部以及光源周围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板表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图案化反射层,可省略扩散板或扩散反射片的使用,而让发光装置的整体厚度更为缩减,降低成本;同时LED条状光源或LED点状光源射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空间的垂直入光面以后,也能够产生更佳的匀光和混光效果,提高亮度而减少暗带产生。
基于上述及其它功效,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光源发光装置或阵列式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直下式背光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发光装置或具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灯箱模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光均匀度及辉度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不同色系LED光源混光及匀光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导光板开发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暗带产生提高亮度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发光装置整体厚度,并且满足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背光需求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整体俯视图;
图1B表示图1A中,1b-1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表示图1A中,2-2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光源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A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增设有扩散层的光源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B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增设有扩散层的光源发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另一实施方式;
图5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接合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6A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上下邻接接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B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夹设邻接接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C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梯形邻接接合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阵列式(Matrix/Array)发光装置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图11A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以条状光源为光源的阵列式发光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1B表示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以点状光源为光源的阵列式发光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整体俯视图;
图13表示图12中,Y-Y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教示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运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发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所教示光源发光装置或点状光源发光装置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及
图16表示本发明第一至第六实施例所教示具有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Picture Screen)以及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任意一者内,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发光装置1,1’,2,2’,2”,3,4,5
第一导光结构10,20,30,50,70,80
上表面100,400,500,700,800
下表面102,202,402,502,702,802
长边表面104,106,404,406,504,506
第二导光结构11,21,31,51,71,81
上表面110,210,710,810
下表面112,212,712,812,408
光源12,22,32,42,52,72,82
空间13,23,73,83
图案化反射层14,15,24,25,44,45,54,55,74,75,84,85
第一反射层(光学反射结构)16,26,46,76,86
第二反射层(光学反射结构)17,27,47,77,87
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28,88
接合缝隙19
第三导光结构29,79,89
导光结构40
凹沟41
壳体58
棱镜59
扩散单元9
预设距离d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一种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以及应用上述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液晶影像显示屏中,至少任意一者的数字电子设备,其选自于液晶显示器、复印机、投影显示设备、传真机、办公室多功能机、高画质液晶电视(HDTV)、车用液晶电视、便携式计算机(Portable computer)、桌上型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数字多媒体广播装置(DMB)、电子游乐器、电子储存显示媒体(例如电子纸)、移动通讯传输设备,诸如手机、PDA、汽车导航系统(GPS)、点餐购物销售显示系统(POS)、票务查询系统(POI)、卡拉ok点歌系统、影像电话(Video Phone)及掌上型数据处理器、数字广告广告牌、电视墙、银行金融自动柜员机(ATM)、股票交易系统及风景名胜导览系统等任何一者。举凡利用光学基本原理与数字产品基本架构的公知技艺,已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明了者,下文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盍先叙明。
第一实施例
图1A、图1B分别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Lighting device)整体俯视图及1b-1b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则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在图1A中,2-2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发光装置1包括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10、第二导光结构11及光源12,该第二导光结构11与两第一导光结构10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12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与该第二导光结构11组成的空间13内,其中,与该光源1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10的底部表面及第二导光结构11上,靠近该光源12正上方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14,15,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10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11的图案化反射层14,15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16,17,使得从该光源12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14,15和该光学反射结构16,17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详细说明如图1A及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1为一种应用导光板、反射片(未图示)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条状光源(Light Bar)共同组合以作为液晶显示屏背光光源的光源发光装置,一般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块(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及其相关产品。该光源发光装置1的第一导光结构10为一种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光波导引板(OpticalWaveguide Plate),简称透明导光板所制成。该第一导光结构10包含有上表面100、下表面102及两侧长边表面104,106,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下表面102及其长边表面104,106分别覆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16,并且在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下表面102上有以习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或多层图案化织纹网点(Pattern Texture)交错分布的图案化反射层14。该第一导光结构10的材料选自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Polycarbonate(PC)、CyclicOlefin Coplymer(COC)及Polystyrene(PS)所组成之一者,至于该第一反射层16的材质则选自橡胶(rubber)、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及其它具有高光反射率的有机聚合物;该反射层的材质并可为多孔性树脂(porous resin)。此外,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光结构10,并无必要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可与第二导光结构11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一导光结构10可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又,第二导光结构11与第一导光结构10类似,也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明导光板。如图1A、图1B及图2所示,该第二导光结构11亦包含有一上表面110及一下表面112,且其结构厚度明显小于第一导光结构10一半以上,该厚度比例并非为必要的限制。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为一体成型制造或分别制作后再行装配,至要能使光源12完整收纳于任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所组成的空间13内即可。
而在材料方面,该第二导光结构11的透光材料选自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Polycarbonate(PC)、Cyclic Olefin Coplymer(COC)及Polystyrene(PS)所组成之一者。且,该第二导光结构11的下一表面112在位于该光源12的正上方处有以习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或多层图案化织纹网点(Pattern Texture)相互交错而形成图案化反射层15。该图案化反射层15具有一或多层网点结构,且该网点颗粒型态不限任意构形。此外,该第二导光结构112的图案反射层15面向光源之处另覆盖有至少第二反射层17,其中,该第二反射层17的材质则选自橡胶(rubber)、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polyethylene)及其它具有高光反射率的有机聚合物;该反射层的材质并可为多孔性树脂(porous resin)。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导光结构11并无必要特别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可与第一导光结构10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二导光结构11得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本发明不同于先前技术的特点,在于提供使光源12射出光线均匀分散的光波导引板组合,其利用长条形第一导光结构10和长条形第二导光结构11相邻拼接,其相邻拼接方式可采用图2所示,在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分别间隔一预设距离d从而容纳该LED光源12,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以上下相邻拼接。或者如图3所示,在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d来容纳LED光源12,其中,该第二导光结构11位于光源12的正上方并且夹设于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之间。然本发明除具有如前述衔接的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且该第一导光结构10在与光源12同侧的表面102上,形成图案化反射层14,以及第一反射层16之外,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亦进一步包括于该光源的正上方增设至少一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且该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上面向光源之处具有图案化结构以及第二反射层17’(请参酌以下图4A及图4B)的光源发光结构1’。于此需特别述明,图案化结构15’亦可设置于第二层导光结构,位于光源正上方的下表面上。此外,图案化结构15’亦可设置于该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上背向光源之处(未图示)。
如图4A所示,当第一导光结构10安置于第二导光结构11下方并且在该第二导光结构11的下表面112与光源12正上方之间,增设有至少一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且该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上面向光源之处具有图案化结构以及第二反射层17’。从而强化光源12的发光均匀性和RGB混色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扩散层或者扩散反射层18、图案化反射层15以及第二反射层17之间,层迭顺序并无一定限制,图4A仅为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式,但非以此为限。举凡任何如本实施例所述,可于光源12正上方的导光结构上,具有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图案化反射层15及第二反射层17的任意组合,均涵盖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之内。
同样地,请参酌图4B所示,当第二导光结构11夹设于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之间,并且利用第一及第二导光结构10,11形成之空间13收纳该LED光源12,并且在该第二导光结构11的下表面110与光源12正上方之间,增设有至少一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且该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上面向光源之处具有图案化结构以及第二反射层17’,通过强化该光源12的发光均匀性和RGB混色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图案化反射层15以及第二反射层17之间,层迭顺序并无一定限制,图4B仅为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式,但非以此为限。举凡任何如本实施例所述,可于光源12正上方的导光结构上,具有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18、图案化反射层15及第二反射层17的任意组合,均涵盖于本发明的均等范围中。
本发明优于先前技术的特点,在于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系采用相邻拼接安置,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以一体成型制造或分别制作后再行装配,使光源12完整收纳于任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所组成的空间13内。如此,如图5所示,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在接合处具有接合缝隙19可容许该光源12发射光线穿透,垂直射入入光面而产生更佳的光均匀性。另一方面,将光源12收纳入第一导光结构10及第二导光结构11所组成的空间13,也能进一步缩短RGB混光距离促进混光,并且缩小发光装置的整体结构深度。惟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接合处产生的接合缝隙19型态,其最佳态样为垂直缝隙(如图6A所示),较佳态样则包含水平缝隙(如第6B图所示)或梯形缝隙(如图6C所示)。惟该第一导光结构10与第二导光结构11接合处的缝隙构形亦并不仅限于垂直、水平或梯形,举凡任何容许LED光源12发射光线穿透的接合缝隙,截面构形如为斜面或V沟(V-groove)或半圆形(Semicircular)或弧状凹沟(Arc groove)等,皆包含于本发明可实施的等效范围内。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请参照图7、图8及图9所示的发光装置剖面示意图。在此说明一点,本实施例各元件及结构均大致同于第一实施例,各部元件名称及编号亦均沿用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重复之处也不另赘述,在此仅揭示本实施例不同于前述实施例的特点,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2包括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及至少一光源22,该第二导光结构21之厚度小于该第一导光结构20,并与两第一导光结构20相邻拼接,从而收纳该光源22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20与该第二导光结构21所组成的空间23内。其中,与该光源2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20底部表面202及第二导光结构21,靠近该光源22正上方以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24及25,并且位于该图案化反射层25上,分别覆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26和第二反射层27,使得该光源22射出的光线,可分别通过第一导光结构20底部的图案化反射层24及第一反射层26,以及第二导光结构21下表面212上的图案化反射层25及第二反射层27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尤其,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在该第一导光结构20及第二导光结构21上,另外增设有至少一第三导光结构29,且该第三导光结构29分别与第一导光结构20和第二导光结构21上下邻接,使光源22射出的光线,能够分别经由第二导光结构21上的第二反射层27、图案化反射层25及第二导光结构21,以及第一导光结构20内上第一反射层26、图案化反射层24及第一导光结构20传递至第三导光结构29,进一步提高光均匀度和RGB混色效果,并且利于发光装置验证及制造。
图8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另一种变化型。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2’除了分别具有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及与第一导光结构20上下邻接的第三导光结构29外,在该第三导光结构29与光源22正上方的第二导光结构21之间,也包含有至少一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如此使得该光源22射出的光线,能够分别经由第二反射层27、图案化反射层25、第二导光结构21及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以及第一反射层26、图案化反射层24及第一导光结构20传递至第三导光结构29,进一步提高光均匀度和RGB混色效果。
图9则揭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光源发光装置2”的再一种变化型。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发光装置2”除了分别具有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及位于第二导光结构的上方且与第一导光结构20左右邻接的第三导光结构29外,在该第三导光结构29与该光源22正上方的第二导光结构21之间,另包含有至少一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如此使得光源22射出的光线,能够分别经由该第二反射层27、图案化反射层25、第二导光结构21及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传递至第三导光结构29,进一步提高光均匀度和RGB混色效果且利于验证及制造。
而在导光结构材料方面,该第三导光结构29的透光材料选自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Polycarbonate(PC)、Cyclic Olefin Coplymer(COC)及Polystyrene(PS)所组成之一者。尤其,该第三导光结构29并无必要特别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任何可与第一导光结构20及/或第二导光结构21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三导光结构29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光源发光装置2’,2”,其第二反射层27、图案化反射层25、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第二导光结构21以及第三导光结构29之间,层迭顺序并无一定限制,图7、图8及图9仅为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式,但非以此为限。举凡任何如本实施例所述,可于光源22正上方的导光结构上,形成具有第二反射层27、图案化反射层25、扩散层或扩散反射层28、第二导光结构21及第三导光结构29的任意层迭组合,均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之内。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优于先前技术的特点,在于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和第三导光结构29采用相邻拼接安置,该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和第三导光结构29得以一体成型制造或分别制作后再行装配,使光源22完整收纳于任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20与第二导光结构21所组成的空间23内。如此,第一导光结构20、第二导光结构21与第三导光结构29在接合处具有缝隙可容许该光源22发射光线穿透,垂直射入入光面而产生更佳的光均匀性。另一方面,将光源收纳入第一导光结构20及第二导光结构21所组成的空间内,也能进一步缩短RGB混光距离促进混光,并且缩减发光装置的整体结构深度。
第三实施例: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阵列式(Matrix/Array)发光装置的整体俯视示意图。此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为一种应用导光板、反射层和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s,LED)发光源共同组合,用作彩色液晶显示屏背光光源的发光装置。其中,本实施例主要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且发光装置各部元件及结构均大致同于第一实施例,元件名称亦均沿用前述,此处仅揭示第三实施例不同于前述实施例的特点,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阵列式发光装置3包含有多个重复单元的长条形第一及第二导光结构30,31组合件(亦包含第一、第二及第三导光结构组合件,未图标。),以及多个黄色、红色、绿色、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光源32,按照批次(Batch type)方法制造。其中,该光源的型态如同图11A所示,该LED光源32可为如同前述的条状光源(Light Bar),或如图11B所示的阵列式点状光源(Point-shaped lightsource),且呈条状光源或点状光源的黄光LED、红光LED、绿光LED及蓝光LED,可各自形成独立光源模块或按照习知预设顺序排列。
第四实施例:
图12及图1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光源发光装置的整体俯视示意图与Y-Y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包括多个导光结构40及一光源42(包含条状光源及点状光源),该导光结构40具有上表面400及相对一下表面402,并于该导光结构40单一表面上形成多数长条状凹沟41,来收纳该光源42。其中,与该光源42同侧的导光结构40上,凹沟表面408及该导光结构40底部表面402靠近该光源42正上方及形成有至少一图案化反射层44,45,且图案化反射层44,45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46,47,使得从该光源42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44,45和该光学反射结构46,47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本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此第四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为一种应用导光板、反射层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s,LED)发光源共同组合来作为液晶显示屏背光光源的发光装置,一般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块(Direct typeBacklight Module)及其相关产品。该发光装置4的导光结构40为一种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光波导引板(Optical Waveguide Plate),简称透明导光板,且该导光结构40包含有一上表面400、一下表面402及两侧长边表面404,406,在与发光二极管光源42同侧的导光结构40中,导光结构40的下表面402及该光源42正上方的长条凹沟41表面408,分别覆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46及第二反射层47,并且在该导光结构40的下表面402上,以及该导光结构40凹沟41表面408,分别以习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形成图案化反射层44,45。其中,该透明导光板的材料选自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Polycarbonate(PC)、Cyclic Olefin Coplymer(COC)及Polystyrene(PS)所组成之一者,至于该第一反射层46及第二反射层47则选自橡胶(rubber)、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及其它具有高光反射率的有机聚合物;该反射层的材质并可为多孔性树脂(porous resin)。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导光结构40及其上所形成的凹沟41深宽比并无必要限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只要该导光结构40的凹沟41深宽足以容纳LED光源42,各种凹沟型态均包含于本实施例导光结构可实施的等效范围内。
第五实施例
图14显示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所教示的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发光装置运用于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该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液晶影像显示屏的任意一者,其液晶显示模块如公知所述,一般包含壳体、棱镜、增亮膜、扩散板、导光板、光源及反射片等。图14仅简单表示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基本结构,包括壳体58、棱镜59以及由扩散板、导光结构和LED光源共同构成的发光装置5。其中,该发光装置5包含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50、第二导光结构51及一光源52,该第二导光结构51与两第一导光结构50相邻拼接,从而收纳该光源52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50与该第二导光结构51所组成的空间53内,其中,与该光源5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50底部表面及第二导光结构51上靠近该光源52正上方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54,55,且图案化反射层54,55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56,57,使得从该光源52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54,55和该光学反射结构56,57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效果。
惟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导光结构50为一种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光波导引板(Optical Waveguide Plate),简称透明导光板,且该第一导光结构50包含有上表面500、下表面502及两侧长边表面504,506,在与发光二极管光源5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50中,该第一导光结构50的下表面502及其长边表面504,506上分别覆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56,并且在该第一导光结构50的下表面502上运用习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图案化反射层54。导光板的材料选自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Polycarbonate(PC)、Cyclic Olefin Coplymer(COC)及Polystyrene(PS)所组成之一者,至于该第一反射层56之材料则选自橡胶(rubber)、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及其它具有高光反射率之有机聚合物;该反射层之材质并可为多孔性树脂(porous resin)。此外,第一导光结构50并无必要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可与第二导光结构51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一导光结构50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其次,第二导光结构51与第一导光结构50类似,也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明导光板。该第二导光结构51的结构厚度明显小于第一导光结构50一半以上。该第一导光结构50与第二导光结构51为一体成型制造或分别制作后再行装配,使条状光源或点状光源52完整收纳于任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50与第二导光结构52所组成的空间53内。
然而,该第二导光结构51的任一表面上,与发光二极管光源52同侧并且面向光源处,覆盖有至少一第二反射层57,该第二导光结构51面上向光源52之表面(未图示),有以习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或多层由图案化织纹网点(Pattern Texture)相互交错产生的图案化反射层55。该图案化反射层55具有一或多层网点结构,且该网点颗粒型态不限任意构形。一般而言,第二导光结构51并无必要特别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可与第一导光结构50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二导光结构51得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第六实施例:
本发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条状光源发光装置、点状光源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也可显而易知地应用在各式数字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装置内,举凡任何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例如液晶显示器、复印机、投影显示设备、传真机、办公室多功能机、高画质液晶电视(HDTV)、车用液晶电视、便携式计算机(Portable computer)、桌上型计算机(Desktop Computer)、数字多媒体广播装置(DMB)、电子游乐器、电子储存显示媒体(例如电子纸、电子卡片或电子笔记本)、移动通讯传输设备,诸如手机、PDA、汽车导航系统(GPS)、点餐购物销售显示系统(POS)、票务查询系统(POI)、卡拉ok点歌系统、影像电话(Video Phone)及掌上型数据处理器、数字广告广告牌、电视墙、银行金融自动柜员机(ATM)、股票交易系统及风景名胜导览系统等任何一者,其数字电子设备与液晶显示装置所包含,本发明所教示的阵列式发光装置皆可用图14示意结构同理表示之。如同第五实施例的图14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发光装置5亦包含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50、第二导光结构51及至少一光源52,该第二导光结构51的厚度小于该第一导光结构50,并与两第一导光结构50相邻拼接,用以收纳该光源52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50与该第二导光结构51所组成的空间53内,其中,与该光源5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50底部表面502及第二导光结构51上靠近该光源52正上方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54,55,且该图案化反射层54,55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56,57,使得从该发光源52射出的光线,能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54,55和该光学反射结构56,57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化及充分混光的效果。
上述第一至第六实施例已清楚叙明本发明的条状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点状光源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以及应用上述光源发光装置。以下则进一步披露本发明条状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点状光源发光装置、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液晶影像显示屏,以及运用上述至少一者的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第七实施例:
图15及图16分别显示本发明条状光源发光装置、阵列式点状光源发光装置(图15)以及具有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图16)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请参考步骤S10,预备光源72(该光源包含至少一条状光源或多个阵列式点状光源)、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70及第二导光结构71,其中,该第二导光结构71之厚度小于该第一导光结构70;
(b).请参考步骤S11,于各第一导光结构70上方或侧部拼接该第二导光结构71,并且收纳该光源72至该第一导光结构70与第二导光结构71组成的空间73内,其中,在与光源7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70底部表面702及第二导光结构71上靠近该光源72正上方表面具有至少一图案化反射层74,75;及
(C).请参考步骤S13,于第一导光结构70底面702及第二导光结构71的图案化反射层74,75上,分别覆设至少一第一反射层76及第二反射层77,使得从光源72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74,75和该第一及第二反射层76,77的反射而产生光均匀效果。
至于具有该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以及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其制造方法请参考图16所示,包含以下步骤:
(a).请参考步骤S20,预备至少一光源82(该光源包含至少一条状光源或多个阵列式点状光源)、一扩散单元9(Diffusing Unit)、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80及第二导光结构81,其中,该第二导光结构81的厚度小于该第一导光结构80;
(b).请参考步骤S21,于各第一导光结构80上方或侧部拼接有该第二导光结构81,并且收纳光源82至该第一导光结构80与第二导光结构81所组成的间隙83内;以及
(c).请参考步骤S22,在与该光源8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80底部表面802及第二导光结构81上靠近该光源82正上方表面具有至少一图案化反射层84,85;请参考步骤S23,于第一导光结构80底面802及第二导光结构81的图案化反射层84,85上,分别覆设至少一第一反射层86及第二反射层87;及
(d).请参考步骤S24,组装该光扩散单元9至第一导光结构80及第二导光结构81上,以构成一直下式背光模块或液晶显示屏或具有任意一者的数字电子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第一导光结构70,80为一种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光波导引板(Optical Waveguide Plate),简称透明导光板,且该光波导引板包含有一上表面700,800、一下表面702,802及两侧长边表面(未图式),在与发光二极管光源72,82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70,80中,该第一导光结构70,80的下表面702,802及其长边表面上分别覆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74,84,并且在该第一导光结构70,80的下表面702,802,有以习知网点印刷(Print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或多层图案化织纹网点(Pattern Texture),利于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图案化反射层74,75,84,85。至于该第一反射层76,86则选自橡胶(rubber)、聚乙烯(polyethylene)、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polyethylene)或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及其它具有高光反射率的有机聚合物;该反射层的材质并可为多孔性树脂(porous resin)。此外,第一导光结构70,80并无必要限制为长条形状,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形状,举凡可与第二导光结构71,81产生相邻拼接的各种形状构形,均包含于第一导光结构70,80任意置换的等效范围内。
另外,第二导光结构71,81与第一导光结构70,80类似,也是由透光材料制成的长条形透明导光板。该第二导光结构71,81亦包含有一上表面710,810及一下表面712,812,其结构厚度明显小于第一导光结构70,80一半以上,该厚度比例并非为必要的限制。该第一导光结构70,80与第二导光结构71,81一体成型制造或分别制作后再行装配,使光源72,82完整收纳于任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70,80与第二导光结构71,81所组成之间隙73,83内。
本发明不同于先前技术的特点,有以公知网点印刷(Print Screening)或射出成型方式制得一或多层图案化织纹网点(Pattern Texture)相互交织的图案化反射层74,75,84,85。该图案化反射层74,75,84,85具有一或多层网点结构,且该网点颗粒型态不限任意构形。
由于光波导引板利用长条形第一导光结构70,80与长条形第二导光结构71,81及/或第三导光结构79,89相邻拼接,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70,80分别间隔一预设距离从而容纳光源72,82,该第一导光结构70,80与第二导光结构71,81上下相邻拼接或令该第二导光结构71,81(或第二导光结构71,81与第三导光结构79,89同时)夹设于相邻第一导光结构70,80之间并且位于光源72,82的正上方。然该第一导光结构70,80与第二导光结构71,81在与光源72,82同侧的表面上,除了形成图案化反射层74,75,84,85及第一反射层76,86和第二反射层77,87之外,亦进一步包含有至少一扩散层或者扩散反射层78,88。
综合以上,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具发光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块、灯箱模块、平面发光辐射器(Planar Light Radiator)、液晶影像显示屏(LCD Picture Screen)以及具发光装置的数字电子设备,在背光光源的安置上,是以多片厚度相异的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相邻拼接,使LED条状光源或LED点状光源收纳于两第一导光板间隙,通过缩短RGB混光距离促进混光并且降低发光装置的结构深度。尤其,本发明所教示的发光装置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板底部以及光源周围的第一及第二导光板表面,进一步形成有利于验证及生产制造的图案化反射层,省略扩散板或扩散反射片的使用,而让发光装置的整体厚度更为缩减,降低成本;同时LED光源射出的光线进入第一导光板间隙的垂直入光面以后,也能够产生更佳的匀光和混光效果,提高亮度而减少暗带产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权利要求中。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导光结构、至少一第二导光结构及一光源,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该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在光源同侧的该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该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接合处,具有容许该光源发射光线透入的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案化反射层以网点印刷及射出成型任一者方式,形成织纹网点。
4.一种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备光源、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
于各第一导光结构之间拼接该第二导光结构,以收纳该光源至该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
其特征在于,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图案化反射层;及
于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覆盖至少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5.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个第一导光结构、至少第二导光结构及光源,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之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6.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主要包含发光单元组与至少一光扩散单元,该发光单元组包括有多个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及一光源,且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间隙内,其特征在于,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7.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预备光源、光扩散单元、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
于各第一导光结构之间拼接该第二导光结构,以收纳该光源至该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间隙内;
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图案化反射层;及
于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覆盖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并且组装该光扩散单元以构成直下式背光模块。
8.一种灯箱模块,主要包含发光单元组与至少一光扩散单元,该发光单元组包括有多个第一导光结构、第二导光结构及一光源,且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间隙内,其中,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9.一种具有液晶显示屏的数字电子设备,选自于液晶显示器、复印机、投影显示设备、传真机、办公室多功能机、高画质液晶电视、车用液晶电视、便携式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数字多媒体广播装置、电子游乐器、电子储存显示媒体,及移动通讯传输设备所组成群组的任一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屏使用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有多个第一导光结构、至少一第二导光结构及一光源,且该第二导光结构与两第一导光结构相邻拼接,以收纳该光源至两相邻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间隙内,其中,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有图案化反射层,且位于该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另外覆有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使得从该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该图案化反射层和该光学反射结构的反射而产生均匀化效果。
10.一种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该数字电子设备选自液晶显示器、复印机、投影显示设备、传真机、办公室多功能机、高画质液晶电视、车用液晶电视、便携式计算机、桌上型计算机、数字多媒体广播装置、电子游乐器、电子储存显示媒体,及移动通讯传输设备所组成群组的任一装置,且该装置内设有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其中,该数字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进一步包含以下步骤:
预备光源、光扩散单元、多个长条状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
于各第一导光结构之间拼接该第二导光结构,以收纳该光源至该第一导光结构与第二导光结构组成的间隙内;
在光源同侧的第一导光结构及第二导光结构上,靠近该光源周围以及底部表面,形成图案化反射层;及
于第一导光结构底面以及第二导光结构的图案化反射层上,覆盖至少一光学反射结构,并且组装该光扩散单元以构成液晶显示屏。
CN2007101114033A 2007-06-18 2007-06-18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9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14033A CN101329472B (zh) 2007-06-18 2007-06-18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114033A CN101329472B (zh) 2007-06-18 2007-06-18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472A true CN101329472A (zh) 2008-12-24
CN101329472B CN101329472B (zh) 2010-11-03

Family

ID=40205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1140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9472B (zh) 2007-06-18 2007-06-18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29472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355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2022680A (zh) * 2010-12-21 2011-04-20 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led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CN102402901A (zh) * 2011-12-21 2012-04-0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拼接屏幕显示效果的装置
US8303153B2 (en) 2009-10-09 2012-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2954400A (zh) * 2011-08-16 2013-03-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CN103299236A (zh) * 2010-11-10 2013-09-1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
CN106896579A (zh) * 2017-04-25 2017-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508526A (zh) * 2018-04-19 2018-09-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壳体及电子装置
US20180306960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876191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光源
CN109216527A (zh) * 2017-07-06 2019-01-1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TWI693362B (zh) * 2019-12-13 2020-05-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2462465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嵌入式光源的导光板及其用途
CN113168040A (zh) * 2018-04-18 2021-07-23 亮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光导的输出耦合结构
US20230258855A1 (en) * 2022-02-17 2023-08-17 Innolux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US11892671B2 (en) * 2021-12-08 2024-02-06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7466A (zh) * 2004-03-11 2005-09-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JP4535792B2 (ja) * 2004-07-01 2010-09-01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の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4355A (zh) * 2009-08-31 2011-04-06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US8303153B2 (en) 2009-10-09 2012-11-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lanar light source device
CN103299236A (zh) * 2010-11-10 2013-09-1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
CN102022680A (zh) * 2010-12-21 2011-04-20 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led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CN102954400A (zh) * 2011-08-16 2013-03-0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设备
US9217894B2 (en) 2011-08-16 2015-12-2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402901A (zh) * 2011-12-21 2012-04-0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拼接屏幕显示效果的装置
CN102402901B (zh) * 2011-12-21 2014-04-23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拼接屏幕显示效果的装置
US20180306960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CN106896579A (zh) * 2017-04-25 2017-06-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216527A (zh) * 2017-07-06 2019-01-1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09216527B (zh) * 2017-07-06 2023-08-15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CN113168040A (zh) * 2018-04-18 2021-07-23 亮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光导的输出耦合结构
CN108508526A (zh) * 2018-04-19 2018-09-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导光结构、壳体及电子装置
CN108761910A (zh) * 2018-05-28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其光源
US10935844B2 (en) 2018-05-28 2021-03-02 Hefei Boe Display Lighting Co., Ltd.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96302B (zh) * 2019-12-13 2022-08-16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2996302A (zh) * 2019-12-13 2021-06-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693362B (zh) * 2019-12-13 2020-05-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2462465A (zh) * 2020-11-24 2021-03-09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嵌入式光源的导光板及其用途
US11892671B2 (en) * 2021-12-08 2024-02-06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planar light source
US20230258855A1 (en) * 2022-02-17 2023-08-17 Innolux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US11846795B2 (en) * 2022-02-17 2023-12-19 Innolux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472B (zh) 201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9472B (zh)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82893C (zh) 侧向发光装置、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器设备
TWI378266B (en) Lighting device, a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other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he sam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1604094B (zh) 显示装置及其中使用的背光单元
CN10132645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399143C (zh) 背光组件
US2007014708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having same
CN101334138A (zh) 用于lcd显示器的小型光棒照明器
CN101922652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CN100590466C (zh)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04633542A (zh) 发光单元和显示器
TW200407628A (en)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CN101762908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5242457A (zh) 一种高色彩饱和度的导光装置
CN106033159A (zh) 显示装置
US905254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80101064A1 (en) Backlight modules and double-sided display devices
US751031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a plurality of protrusions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same
CN109407409B (zh)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791288A (zh) 一种激光灯条、由激光灯条构成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WO2019056985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0462816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944663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V-cut structure
CN100529878C (zh) 背光模组
WO201204336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QILI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iwan 717 Tainan County Rende Township Road No. 71 de Lun

Patentee after: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inese Taiwan 717 Tainan County Rende Township Road No. 71 de Lun

Patentee before: Chi Lin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