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30500A -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30500A
CN106030500A CN201480076359.5A CN201480076359A CN106030500A CN 106030500 A CN106030500 A CN 106030500A CN 201480076359 A CN201480076359 A CN 201480076359A CN 106030500 A CN106030500 A CN 1060305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 target
volume
target ground
migration
master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63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30500B (zh
Inventor
铃木秀典
河野太贵
神梓
那须弘志
杉野昇史
田村圭史
梨本国彦
川口智大
斋藤秀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30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30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30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7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vail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卷迁移方法中,将在迁移源存储系统内形成卷对的迁移源P‑VOL及迁移目的地S‑VOL以无停止的方式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迁移。首先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创建对迁移源存储系统内的迁移源P‑VOL的存储区域进行了映射的逻辑卷(迁移目的地P‑VOL),和成为其复制目的地卷的迁移目的地S‑VOL。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对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赋予与迁移源P‑VOL以及迁移源S‑VOL所具有的识别符相同的识别符,使主机计算机识别为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为与迁移源P‑VOL以及迁移源S‑VOL相同的卷。接着,将从主机计算机至迁移源P‑VOL的访问路径向迁移目的地P‑VOL切换。此后,在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之间创建卷对,在迁移目的地S‑VOL中存储迁移目的地P‑VOL的复制数据。最后,将迁移目的地P‑VOL的存储区域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内的存储区域移动,由此迁移处理结束。

Description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装置(storage device)间的卷迁移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IT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等,企业等中的计算机系统所处理的数据量持续增加,对于存储数据的存储装置,也要求更大容量,更高性能的存储装置。因此,存储装置在经过了规定年数时会被置换为新一代的装置。
对于企业等中的计算机系统,其原则是无停止地运行,存储装置也不例外。因此,在更换存储装置时,也要求将故障停机时间限制在最小限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从迁移源存储装置A向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B的卷迁移。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存储装置内或存储装置间使进行了卷的镜像处理的卷对(volume pair)迁移,以及在卷从迁移源装置向迁移目的地装置进行迁移的过程中能够接受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请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52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14957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10149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5742792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5:美国专利第715207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进行利用了卷对的运行的计算机系统中,根据需要来进行卷对的操作。例如,在将卷对用作备份用途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操作:在进行卷的备份时,暂时停止从复制源卷(正卷)向复制目的地卷(副卷)的镜像处理,将停止了镜像处理的副卷的数据备份至备份设备,在备份结束时,重新开始进行镜像处理。在进行该操作时,通过发行指定了卷对所属的存储装置的识别编号(例如,制造编号)或卷编号这样的能够唯一确定卷的识别符的指令,能够进行卷对的操作。另外,由于备份等为常规作业,所以备份时所需的卷对的一系列的操作指令大多记载在服务器上的脚本文件中。
在此,在进行存储装置的置换时,有时不光存储装置的制造编号发生变更,卷编号也发生变更。于是,对于备份用的脚本文件,还需要全部改写记载在脚本文件中的卷编号等信息。在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中,在管理多个(例如数百以上)卷对的情况下,其变更量巨大,脚本文件的变更需要很长时间。结果是,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停机时间变长。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即使在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也能够进行来自计算机系统的I/O处理,但是没有考虑到卷编号等识别符的变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卷的迁移时,将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限制在最小限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本发明的卷迁移方法中,将在迁移源存储系统内形成卷对的至少2个卷(迁移源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以无停止的方式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迁移。在迁移处理的最初阶段,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创建对迁移源存储系统内的卷对中的复制源卷(迁移源P-VOL)的存储区域进行映射了的虚拟的逻辑卷(迁移目的地P-VOL),和成为迁移目的地P-VOL的复制目的地卷的迁移目的地S-VOL。
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对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赋予与迁移源P-VOL以及迁移源S-VOL所具有的识别符相同的识别符,使主机计算机认为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为与迁移源P-VOL以及迁移源S-VOL相同的卷。接着,将从主机计算机至迁移源P-VOL的访问路径向迁移目的地P-VOL切换。
此后,在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之间创建卷对,形成在迁移目的地S-VOL中存储有迁移目的地P-VOL的复制数据的状态。最后,将迁移目的地P-VOL的存储区域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内的存储区域移动,由此结束迁移处理。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迁移方法中,能够在不使主机I/O停止的情况下,在存储装置间迁移卷对,并且即使在存储装置间迁移卷对,各卷的识别符也不变化,因此不需要变更使用卷的主机计算机侧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表示存储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3表示奇偶校验组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4表示外部卷组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5表示逻辑卷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6表示LU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7表示对(pair)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8是表示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中定义了虚拟存储器的情况下的例子的图。
图9表示V-BOX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10表示虚拟LDEV管理表的结构例子。
图11表示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的例子。
图12表示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的例子。
图13表示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的例子。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迁移处理的概要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迁移处理后的状态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1)。
图1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2)。
图1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3)。
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迁移处理中的数据的流动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1)。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2)。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3)。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表示适用于存储系统的扩展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概略结构图。计算机系统包括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
此外,图1是表示以下说明的迁移处理的处理过程中的构成的图,在迁移处理前,不存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在迁移处理前的状态下,主服务器30a经由SAN(Storage 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50而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对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所具有的逻辑卷130a进行访问。另外,在实施迁移处理前,副服务器30b经由SAN60与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连接,成为能够访问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逻辑卷130b的状态。另外,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通过端口(11a、11b)相互连接。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SAN50以及SAN60是由光纤通道电缆(fibre channel cable)和光纤通道交换机(fibre channelswitch)构成的网络,但也可以是利用以太网构成的网络。
在进行迁移处理时,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设置在计算机系统内。另外,如图1所示,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经由SAN50与主服务器30a连接,并且还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以及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连接。另外,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经由SAN60与副服务器30b连接。
此外,以下,将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统称为“迁移源存储系统10”。另外,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统称为“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另外,将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统称为“存储装置”。另外,将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统称为“主机计算机”。
在此,利用图2说明计算机系统内的存储装置内部的硬件结构。在此主要说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硬件结构,其他存储装置(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也采用相同的硬件结构。但是,并非所有的存储装置都需要采用同样的硬件结构。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包括控制器200和安装有多个驱动(drive)221的盘单元(DKU:Disk Unit),该控制器200是前端封装(FEPK:Front End Package)201、后端封装(BEPK:Back End Package)202、处理器封装(MPPK)203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封装(CMPK:CacheMemory Package)204通过互连网络205彼此结合而构成的。
前端封装(FEPK)201是如下组件(component),具有多个用于与主服务器30a等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10a、10b、20b)连接的端口21,对在与CMPK204、MPPK203之间收发的控制信息和数据进行中转。FEPK201除了具有端口21以外,还具有未图示的缓冲存储器、CPU、内部总线以及内部端口。缓冲存储器是用于暂时存储FEPK201所中转的控制信息以及数据的存储区域,与CMPK204同样地利用各种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内部总线将FEPK201内的各种组件相互连接。FEPK201经由内部端口与互连网络205连接。另外,端口21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数量。
后端封装(BEPK)202是如下组件,具有多个用于与驱动221连接的接口(I/F)2021,对在驱动221与CMPK204或驱动221与MPPK203之间收发的控制信息和数据进行中转。BEPK202除了具有接口(I/F)2021之外,还具有未图示的缓冲存储器、CPU、内部总线以及内部端口。缓冲存储器为用于暂时存储BEPK202所中转的控制信息和数据的存储区域,与CMPK204相同,由各种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内部总线将FEPK201内的各种组件相互连接。
MPPK203包括CPU2031、存储器(LM)2032、未图示的内部总线以及内部端口。存储器(LM)2032与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相同,由各种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CPU2031、存储器(LM)2032以及内部端口经由内部总线相互连接。MPPK203经由MPPK203的内部端口与互连网络205连接。
另外,MPPK203是用于进行存储装置内的各种数据处理的组件。CPU2031执行存储器(LM)2032上的程序,来实现以下说明的存储装置所具有的卷复制功能等各种功能。
CMPK204是具有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和共用存储器2042的组件。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是用于暂时存储从主服务器30a或者其他存储装置接收的数据以及用于暂时存储从驱动221读取的数据的存储区域。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例如由DRAM或SRAM那样的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闪存器等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共用存储器2042是用于存储与存储装置内的各种数据处理相关联的管理信息的存储区域。共用存储器2042与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相同,能够利用各种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此外,作为共用存储器2042的硬件,能够使用与高速缓冲存储器2041共同的硬件,也能够使用不共同的硬件。
互连网络205是将组件间相互连接、且在相互连接的组件间转送控制信息和数据的组件。互连网络例如能够利用交换机和总线构成。
驱动221是用于存储主服务器30a上的各种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用户数据)和冗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的存储设备。作为驱动221的存储介质,除了HDD所使用的那样的磁存储介质之外,还能够使用NAND闪存器、MRAM、ReRAM以及PRAM那样的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介质。
返回图1的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各存储装置具有一个以上的逻辑卷(130a、130b、230a、230b)和指令设备(command device)(135a、135b、235a、235b)。逻辑卷(130a、130b、230a、230b)是对来自主服务器30a等主机计算机的写入数据进行存储的存储设备,详细内容后面描述。指令设备(135a、135b、235a、235b)虽是一种逻辑卷,但并不用于存储来自主机计算机的写入数据。指令设备是用于从主服务器30a或者副服务器30b上的存储管理器101接受逻辑卷的复制指示等各种控制指令的存储设备。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各存储装置具有一个指令设备。管理者利用管理终端,向各存储装置发出指示创建指令设备的指令,来创建指令设备。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各存储装置具有多个端口,以下为了区分各端口,如图1所示,在各端口标注A~R的识别符进行说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具有端口A~E,端口A、B用于与主服务器30a连接,另外,端口D、E用于与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连接。另外,端口C在进行迁移处理时用于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
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具有端口F~I,端口F、G用于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端口H、I用于与副服务器30b连接。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具有端口J~N,端口J、K用于与主服务器30a连接,另外,端口M、N用于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连接。另外,端口L用于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
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具有端口O~R,端口O、P用于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端口Q、R用于与副服务器30b连接。
此外,各存储装置不限于仅具有以上说明的数量的端口的结构,可以具有比以上说明的数量多的端口。
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是具有未图示的CPU、存储器的计算机。另外,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通过未图示的通信网络连接。在通信网络中使用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或WAN(WideArea Network:广域网)。CPU执行载入在存储器上的各种程序。在主服务器30a上以及副服务器30b上进行动作的程序包括应用程序(AP)100、存储管理器101、替代路径软件(alternate path software)102和群集软件(cluster software)103。
作为应用程序(AP)100的一个例子,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程序,对逻辑卷130a进行访问(读、写)。另外,在迁移源存储系统中,将写入逻辑卷130a的数据复制至逻辑卷130b的远程复制功能一直发挥作用,由此,逻辑卷130a上的数据始终被复制至逻辑卷130b。
群集软件103是用于进行所谓的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运用的程序,在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中运行。例如,在主服务器30a、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因故障等而停机的情况下,在副服务器30b中运行的群集软件103进行使由主服务器30a的AP100执行的任务再次启动的处理。
替代路径软件102是如下程序,管理从主服务器30a等主机计算机至存储装置的卷(逻辑卷)的访问路径(路径),为了在一个路径因故障而被切断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向卷的访问,而利用替代路径继续向卷的访问。
存储管理器101是用于对存储装置进行设定、控制的程序。详细的说明后面描述。
[迁移处理中所使用的存储装置的功能]
接着,说明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迁移方法进行说明时所需要的存储装置的功能。在此,主要以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所具有的功能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如上所述,通过存储装置的CPU2031执行存储器(LM)2032上的程序,来实现以下说明的存储装置的各功能。
(1)卷创建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将一个或多个驱动221作为一个组进行管理,将该组称为奇偶校验组(图1中的要素22a、22b等为奇偶校验组)。另外,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利用所谓的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阵列)技术将数据存储到构成奇偶校验组22的驱动组中之前,基于数据创建冗余数据(奇偶校验数据)。然后,将数据和奇偶校验数据存储在构成奇偶校验组22的驱动组中。
由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管理的奇偶校验组22的信息(例如,构成奇偶校验组的盘的信息等)通过图3所示那样的奇偶校验组管理表T100来管理。该信息存储在共用存储器2042中。奇偶校验组管理表T100包括奇偶校验组名T101、盘名T102、RAID级别T103、容量T104、剩余容量T105这些项。奇偶校验组名T101中存储奇偶校验组的识别符,盘名T102中存储构成奇偶校验组的盘的识别符。RAID级别T103中存储该奇偶校验组的冗余化方式即RAID级别的信息,在容量T104中存储奇偶校验组的容量的信息。
如后述,在创建逻辑卷时,使用奇偶校验组的存储区域。在剩余容量T105中,存储奇偶校验组的容量中的尚未用于创建逻辑卷的大小(容量)的信息。
另外,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具有利用奇偶校验组所提供的存储区域形成一个或多个逻辑卷(还称为LDEV)的功能。将该功能称为卷创建功能。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对各逻辑卷赋予在存储装置内唯一对应的号码并进行管理,将这些号码称为逻辑卷编号(LDEV#)。逻辑卷的信息通过图5所示的逻辑卷管理表T200来管理。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各行表示逻辑卷的信息,LDEV#(T201)是逻辑卷的识别符即逻辑卷编号(LDEV#),在容量T202中存储逻辑卷的容量。在组名T203、起始地址T204中存储与逻辑卷的存储区域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奇偶校验组以及该奇偶校验组的存储区域的起始地址的信息。
在图5的例子中,参照LDEV#(T201)为44的逻辑卷的信息(行906的信息),组名T203为“RG A”,起始地址T204为0,另外逻辑卷的容量(T202)为100GB,由此表示奇偶校验组“RG A”的从起始(地址为0)开始的100GB的区域被分配给逻辑卷“44”。
此外,在此说明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具有卷创建功能,但是其他的存储装置也具有以上说明的卷创建功能。
(2)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具有如下功能,即,将其他存储装置(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等)所具有的卷的存储区域作为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所具有的存储区域进行处理,并将该存储区域提供给主服务器30a等的主机计算机。以下,将该功能称为“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另外,将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所管理的存储区域称为外部卷组(24a)。
由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管理的外部卷组的信息,通过图4所示那样的外部卷组管理表T150来管理。各行表示外部卷组的信息,在组名T151中存储外部卷组的识别符,在WWN(T152)、LUN(T153)、容量(T154)中存储与外部卷组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外部的存储装置的逻辑卷的信息。在图4的例子中,WWN(T152)为“50060e8005111112b”且LUN(T153)为“0”的逻辑卷与外部卷组建立了对应关系。以下,将逻辑卷与外部卷组建立对应关系的操作称为“映射”。此外,设置多条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外部卷组至外部的存储装置的逻辑卷的访问路径(路径),在路径出现故障时也能够更换访问路径。
外部卷组24a与奇偶校验组22a被同样地处理。因此,在卷创建功能中,还能够利用外部卷组的存储区域来创建一个或多个逻辑卷。在图5的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行907中,示出了从外部卷组“EG1”的存储区域创建的逻辑卷(LDEV#(T201)为“33”的卷)的例子。
此外,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仅是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所具有的功能。但是,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以外的存储装置也可以具有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
(3)LU路径设定功能
将为了使主服务器30a等主机计算机能够识别以上说明的逻辑卷而赋予LUN(逻辑单元号)和端口的识别符的功能,称为“逻辑路径创建功能”或“LU路径设定功能”。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各端口21a所具有的识别符即WWN(World Wide Name:全球通用名称)用作端口识别符。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识别符。图6所示的LU管理表T300是用于管理与存储装置内的各逻辑卷建立了对应关系的逻辑单元号(LUN)和端口名的信息的表。该表存储在存储装置的共用存储器2042中。
在端口名T301和LUN(T302)中,存储与由LDEV#(T303)所确定的逻辑卷建立了对应关系的端口名以及LUN的信息。例如,在图6的LU管理表T300的起始条目(entry,行)300-5中存储了端口名T301为“3e243174aaaaaaaa”、LUN(T302)为“0”且LDEV#(T303)为“11”的信息。此时,与SAN50连接的主服务器30a等的主机计算机按照端口的配属识别出存在LUN为0号的卷。以下,将主机计算机(主服务器30a等)所识别的卷称为“逻辑单元”或“LU”。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存储装置中,能够针对一个逻辑卷使多个(端口名、LUN)的组建立对应关系。例如,在图6的例子中,LDEV#(T303)为11号的逻辑卷的信息存储在条目(行)300-5,并且还存储在下段的条目(行)300-6。该情况下,主机计算机识别出在端口(3e243174aaaaaaaa)下存在LUN为0号的LU,并且识别出在端口(3e243174bbbbbbbb)下也存在LUN为0号的LU。
另外,在存储装置的LU路径设定功能中,与LU路径设定相反地,还具有删除与逻辑卷建立了对应关系的LUN和端口名的功能。将删除与逻辑卷建立了对应关系的LUN和端口名的处理,称为LU路径删除处理。若对某个逻辑卷进行了LU路径删除,则不能从主机计算机访问该逻辑卷。
(4)卷复制功能
存储装置具有将逻辑设备内的数据复制至其他卷的功能,将该功能称为卷复制功能。卷复制功能包括向与复制源卷所属的存储装置相同的存储装置内的卷复制数据的功能,和向与复制源卷所属的存储装置不同的存储装置内的卷复制数据的功能(例如,将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内的卷的数据向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内的卷进行复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它们分别称为“本地复制功能”和“远程复制功能”。
作为本地复制功能,例如,能够利用之前列举的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来实现。
另外,远程复制功能例如为专利文献4和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功能。作为远程复制功能的种类,存在同步型远程复制和非同步型远程复制两种,在存储装置采用任一种的远程复制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都有效。另外,在远程复制功能中,例如专利文献5公开的那样,还存在将复制数据作为日志(journal)存储在卷(日志卷)中且将存储在日志卷中的数据复制至复制目的地的存储装置的、所谓的利用日志的远程复制的方法,即使此时,本发明也有效。
以下,说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与卷复制功能有关的各种术语的定义。
(a)P-VOL:将通过卷复制功能而被复制的卷(复制源卷)称为主卷。另外,记载为P-VOL。
(b)S-VOL:将P-VOL内的数据的复制目的地的卷称为副卷。另外,记载为S-VOL。
(c)成对(pair):将对P-VOL内的复制数据进行存储的S-VOL称为与P-VOL“具有成对关系的卷”。同样,有时还将存储有S-VOL的复制源数据的P-VOL称为与该S-VOL具有成对关系的卷。另外,将P-VOL以及对该P-VOL的复制数据进行存储的S-VOL的组合称为“成对”或者“卷对”。
(d)对形成、对删除:指示存储装置利用卷复制功能使存储装置(例如,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LDEV(P-VOL)与存储装置(例如,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LDEV(S-VOL)形成成对关系,将形成这样的具有成对关系的卷称为“对形成”(或“对创建”)。相反,将解除具有成对关系的卷的关系(不将P-VOL的复制数据创建到S-VOL中)的操作称为“对解除”(或“对删除”)。存储装置从存储管理器101或管理终端接受对形成或对删除等的指示。此外,在存储装置接收的指示对创建等的控制用指令中包括P-VOL所属的存储装置的系列号、P-VOL的LDEV#、S-VOL所属的存储装置的系列号以及S-VOL的LDEV#。由此,存储装置能够唯一地确定成为对操作对象的P-VOL、S-VOL。
(e)成对状态:卷对根据卷内的数据的复制状态的不同而成为几种状态。在存储装置接收了对形成指示时,开始进行将P-VOL内的所有数据复制到S-VOL的作业。在开始进行数据复制的时刻,P-VOL内的数据尚未全部反映至S-VOL,将该状态称为“复制等待(copypending)”。另外,将P-VOL内的全部数据复制结束且P-VOL与S-VOL的内容相同(同步)的状态称为“成对”(pair)状态。对处于“成对”(pair)状态的卷对中的P-VOL进行如下控制,即,在有来自主机计算机的写入时,将写入数据写入到P-VOL,还将写入数据的复制数据写入S-VOL,并且维持在P-VOL和S-VOL中存储有相同数据的状态。另外,将对解除后的状态称为“单一”(simplex)状态。
另外,还能够使处于“成对”(pair)状态的卷对中进行的复制处理暂时停止。将复制处理暂时停止的状态称为“暂停”(suspended)状态。另外还能够使“暂停”(suspended)状态的卷对,再次开始进行复制处理,再次成为“成对”(pair)状态。将该处理称为“再同步”。
存储装置利用对管理表T2000管理各卷对。图7表示对管理表T2000的结构例子。存储装置对各对赋予识别符来进行管理,将该识别符称为对编号(T2001)。另外,在对管理表T2000中管理各对的P-VOL、S-VOL的信息(能够确定P-VOL所属的存储装置的识别编号即PDKC#(T2003)、P-VOL的LDEV#即P-VOL#(T2004)、能够确定S-VOL所属的存储装置的识别编号即SDKC#(T2005)以及S-VOL的LDEV#即S-VOL#(T2006))。在PDKC#(T2003)和SDKC#(T2005)中分别存储存储装置的系列号和存储装置20b的系列号。此外,对管理表T2000存储在P-VOL所属的存储装置和S-VOL所属的存储装置双方中。因此,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创建对卷的情况下,对管理表T2000存储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双方中。
(5)移卷(volume migration)功能
移卷功能是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的一个逻辑卷中存储的数据移动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的其他逻辑卷中的功能。另外,除了逻辑卷内的数据的移动之外,LDEV#等的识别符也移动。
作为一个例子,说明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创建了LDEV#44、LDEV#33的逻辑卷的情况、并且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状态为图5所示的状态的情况。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指示将LDEV#33的数据移动至LDEV#44的情况下,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进行将LDEV#33的数据复制至LDEV#44的处理。以下,将成为LDEV#33的数据的迁移目的地的逻辑卷(LDEV#44)称为“目标卷”或“移动目标卷”。另外,在复制中能够接受从主服务器30a等主机计算机向LDEV#33的数据写入。
在从LDEV#33向LDEV#44的复制结束的时刻,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将LDEV#33的作用与LDEV#44的作用调换。具体地说,调换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LDEV#(T201)的内容。即,在图5的例子中,在行906的LDEV#(T201)中存储了44,在行907的LDEV#(T201)中存储了33,但是,在通过移卷功能移动卷后,在行906的LDEV#(T201)中存储33,在行907的LDEV#(T201)中存储44。即,根据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交换LDEV#与作为数据存储目的地的组名及起始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此,能够在存储有数据的逻辑卷的LDEV#(以及与逻辑卷建立了对应关系的LUN和端口名)不变化的情况下,穿透性地向主机计算机等上位装置移动数据的存储位置。换句话说,在向LDEV#33访问时,在复制结束前,从外部卷EG1读取/写入数据,与之相对,在复制结束后,从奇偶校验组RGA读取/写入数据。
(6)虚拟存储器
接着,说明虚拟存储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具有如下功能,即,定义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等的物理存储装置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虚拟的存储装置25a(以下,将其称为虚拟存储器),使得主服务器30a看上去在SAN50上不仅存在物理存储装置还存在虚拟存储器。此外,以下以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为例子进行说明,但是,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也具有定义虚拟存储器的功能,因此,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也具有以下说明的功能。另外,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及/或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可以具有定义虚拟存储器的功能,也可以不具有该功能。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及/或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具有定义虚拟存储器的功能,对属于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及/或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中定义的虚拟存储器的卷对进行迁移的情况下,在以下的说明中,迁移源的存储装置成为迁移源的虚拟存储装置,迁移源的存储装置的装置系列号成为虚拟产品号,LDEV#成为VLDEV#。
利用图8说明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定义了虚拟存储器25a时的例子。虚拟存储器可以具有装置系列号(S/N)(以下,将虚拟存储器具有的装置系列号称为“虚拟产品号”),另外,作为虚拟存储器内的资源(resource)可以具有逻辑卷。图8示出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系列号为1,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系列号为2,而且被定义的虚拟存储器25a的系列号为1(即,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系列号相同)的结构例子。另外,在图8中,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具有LDEV#为11号的逻辑卷130a,虚拟存储器25a具有LDEV#为33号的逻辑卷230a。
虚拟存储器所具有的逻辑卷230a具有与LDEV#不同的虚拟识别编号,将其称为虚拟LDEV#或VLDEV#。图8的虚拟存储器25a所具有的逻辑卷230a的VLDEV#为11号(即,赋予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所具有的逻辑卷130a的LDEV#相同的号码)。
该情况下,如果主服务器30a通过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SCSI的查询(inquiry)指令等,来取得逻辑卷230a的信息,则作为卷编号而返回11号,作为装置系列号而返回1号。即,向主服务器30a返回虚拟产品号和VLDEV#。另一方面,如果主服务器30a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取得逻辑卷130a的信息,则返回与逻辑卷230a相同的卷编号(11号)以及相同的装置系列号(1号)。
因此,主服务器30a(的替代路径软件102)将这2个卷识别为同一卷,因此,判断为从主服务器30a至逻辑卷130a的路径(图中的实线箭头。以下将该路径称为“路径1”)的替代路径为从主服务器30a至逻辑卷230a的路径(图中的虚线箭头。以下将该路径称为“路径2”)。
另外,在删除了路径1的情况下,在替代路径软件102接受从应用程序等访问逻辑卷130a的访问请求时,替代路径软件102经由路径2发出访问请求(即,向逻辑卷230a发出访问请求)。
利用图9说明虚拟存储器的管理中所使用的管理信息。图9表示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所具有的V-BOX管理表T1000的结构。V-BOX管理表T1000存储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共用存储器2042中。另外,在此仅说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所具有的V-BOX管理表T1000的结构,但是,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进行数据迁移作业时,在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也定义虚拟存储器,因此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也具有V-BOX管理表T1000。
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定义虚拟存储器时,在存储装置20内生成称为V-BOX的管理信息。V-BOX是用于对应该属于某个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卷等资源的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图9中的V-BOX管理表T1000内的一行(例如,R1011,R1012)相当于表示一个V-BOX的信息。
V-BOX包括由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定义的V-BOX的识别符即ID(T1001)、V-BOX的机型名称信息(T1002)、V-BOX的系列号(S/N)即虚拟产品号(T1003)、赋予属于V-BOX的逻辑卷的VLDEV#(T1004)以及LDEV#(T1005)。在VLDEV#(T1004)和LDEV#(T1005)中分别存储有属于虚拟存储器的逻辑卷的虚拟LDEV#和LDEV#的信息。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初始状态下,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定义一个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装置系列号设定为虚拟产品号的V-BOX。以下,将该V-BOX称为“虚拟存储器v0”。在初始状态下,处于在V-BOX管理表T1000中仅存储有行R1011的信息的状态。另外,在创建逻辑卷后,成为创建完的逻辑卷都属于虚拟存储器v0的状态。
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从存储管理器101或者管理终端接收虚拟存储器的机型名称、虚拟产品号的指定以及指示定义虚拟存储器的指令,由此来创建虚拟存储器。其中,在刚定义了虚拟存储器后,在虚拟存储器内定义了一个逻辑卷也不包括的虚拟存储器(即,在T1004、T1005的项中没有登录逻辑卷的信息)。在定义了虚拟存储器后,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了使逻辑卷属于虚拟存储器的指示后,在V-BOX管理表1000的T1004、T1005的项中登录逻辑卷的信息(虚拟LDEV#以及LDEV#)。
利用图10说明在向V-BOX管理表1000中登录逻辑卷的信息时使用的虚拟LDEV管理表T1500。虚拟LDEV管理表T1500是管理逻辑卷的LDEV#与VLDEV#的对应关系的表,包括LDEV#(T1501)、VLDEV#(T1502)、ID(T1503)、属性(T1504)这样的项。
在VLDEV#(T1502)中存储对由LDEV#(T1501)确定出的逻辑卷赋予的虚拟LDEV#。在初始状态,对于所有的逻辑卷,在LDEV#(T1501)和VLDEV#(T1502)中存储同一值。但是,根据来自外部(存储管理器101等)的指示,能够改变VLDEV#(T1502)。另外,按照来自外部的指示,也能够将VLDEV#(T1502)的值设定为无效值(NULL)。
在ID(T1503)中存储逻辑卷所属的V-BOX的识别符即ID。
在属性(T1504)中存储有表示该逻辑卷是否已登录(预定登录)于虚拟存储器的信息。在逻辑卷已登录(预定登录)于虚拟存储器的情况下,在属性(T1504)中存储“被预定(reserved)”。
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或V-BOX管理表1000中登录的LDEV#能够与是否处于已创建了逻辑卷的状态(在逻辑卷管理表T200中是否登录了逻辑卷的信息)相独立地被登录。因此,即使在没有创建逻辑卷的情况下,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也能够实施向虚拟存储器中登录逻辑卷的处理。
作为一个例子,在图5的逻辑卷管理表T200中,在LDEV#(T201)中登录有33、44、55这3个逻辑卷的信息。即,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状态为图5的状态的情况下,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成为创建了3个逻辑卷的状态。即使在该状态下,也允许进行使没有登录在逻辑卷管理表T200中的逻辑卷例如LDEV#为2号的逻辑卷属于虚拟存储器的处理。
如上所述,能够在之后变更与LDEV#建立了对应关系的VLDEV#,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该作业称为“虚拟化”。例如,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了向LDEV#为44号的逻辑卷赋予虚拟LDEV#为11号的指示时,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与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LDEV#(T1502)为44号的行对应的VLDEV#(T1501)中存储11,并且在与V-BOX管理表1000的LDEV#(T1005)为44号的行对应的VLDEV#(T1004)中存储11。
在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进行虚拟化的情况下,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概括说明使LDEV#为2号的逻辑卷属于虚拟存储器v1(在V-BOX管理表T1000中,ID(T1001)为v1的虚拟存储器),且通过虚拟化赋予4号的VLDEV#时的处理的流程。此外,以下,将LDEV#为n号的逻辑卷简要记为“LDEV#n”。另外,假设在LDEV#2属于虚拟存储器v0的状态下,与LDEV#2对应的VLDEV#为2号的状态。
首先,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将与LDEV#2建立了对应关系的VLDEV#设定为NULL。由此,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LDEV#(T1501)为2号的行中,将VLDEV#(T1502)设定为NULL。另外,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属性T1504中存储“被预定”。接着,在参照同一行的ID(T1503),识别出LDEV#所属的V-BOX为“v0”时,在V-BOX管理表T1000的行R1011中,将LDEV#(T1005)为2的行中的VLDEV#(T1004)设定为NULL。
接着,进行使LDEV#2属于虚拟存储器v1的处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V-BOX管理表T1000的行R1012的LDEV#(T1005)的项中存储2。另外,在对应的VLDEV#(T1004)中存储NULL。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与LDEV#2对应的行的ID(T1503)中存储“v1”。
然后,将LDEV#2虚拟化。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与登录在V-BOX管理表T1000中的与LDEV#T1005为2号的行对应的VLDEV#(T1004)中存储4。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与LDEV#2对应的行的VLDEV#(T1502)中也存储4。
详细内容后面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在对属于虚拟存储器的卷对进行对操作的情况下,向存储装置发出用于对操作的控制用指令,该控制用指令包括作为确定P-VOL和S-VOL的识别信息的虚拟产品号和虚拟LDEV#的信息、以及表示在指令中使用了虚拟的识别符的信息。在存储装置(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等)作为P-VOL和S-VOL的识别符而接受到虚拟产品号和虚拟LDEV#的信息时,通过参照V-BOX管理表T1000,将虚拟LDEV#变换为LDEV#,确定处理对象的逻辑卷。另外,在不包括表示在指令中使用了虚拟的识别符的信息的情况下,在指令中包含的虚拟产品号与接收指令的存储装置的装置系列号不一致时,存储装置拒绝指令。
(7)存储管理器的功能
存储管理器101是由主服务器30a或副服务器30b进行存储装置的设定、控制的程序。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各存储装置也都由存储管理器101控制。以下,说明存储管理器101的功能以及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信息。
存储管理器101是管理者或群集软件103等的程序进行存储装置的管理操作时使用的程序。在此的“管理操作”是LU路径设定等的设定操作,或利用远程复制功能的对操作等。
存储管理器101支持若干管理操作用的指令,管理者或群集软件103等的程序向存储管理器101发出指令,来进行存储装置的管理操作。存储管理器101对接受的指令进行加工,创建用于对存储装置发出的控制用指令。然后,将创建完的控制用指令向在存储装置中被定义的指令设备发出。接收了控制用指令的存储装置,按照所接收的控制用指令的内容,进行规定的处理(LU路径设定等)。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各存储装置中,定义一个指令设备。
在大致进行分类的情况下,存储管理器101所支持的管理操作用的指令为两种指令。第一种指令是使用了卷复制功能(本地复制功能、远程复制功能)以及移卷功能的用于操作卷对的指令(以下,将其称为“对操作用指令”)。
第二种指令是对操作用指令以外的指令,其包括LU路径设定等进行存储装置的设定的指令(以下,将其称为“设定用指令”)。存储管理器101能够进行存储装置的以下说明的迁移处理所需要的各种设定处理中的、指令设备的创建处理以外的所有设定处理。
此外,在发出指令时存在需要对操作对象的逻辑卷的识别符进行指定的指令。例如,存在创建卷对的指令和LU路径设定指令等。在对操作对象的逻辑卷赋予了虚拟LDEV#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应该指定的逻辑卷的识别符,是应该指定虚拟LDEV#,还是指定LDEV#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存储管理器101中,在设定用指令中,对于用于确定逻辑卷的识别符,不使用虚拟LDEV#而使用LDEV#。另外,对于对操作用的指令(或后述的设定文件)所指定的用于确定逻辑卷的识别符,使用虚拟LDEV#。
存储管理器101作为在主机计算机(主服务器30a或副服务器30b)上动作的操作系统(OS)的常驻程序(服务)进行动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该常驻程序称为“实例”(instance)。在一个主机计算机中能够运转多个实例。另外,将使实例开始运转称为“启动实例”。
在启动各实例时,指定被称为实例编号的号码。在启动各实例时,按照被指定的实例编号,读取一个设定文件(对设定文件赋予包括实例编号的文件名,实例读取文件名中含有被指定的实例编号的文件)。
如后所述,在设定文件中存储有各种信息,但是至少存储有使用的指令设备的信息。各实例基于存储在设定文件中的指令设备的信息,确定成为控制用指令的发行目的地的指令设备。例如,在启动2个实例的情况下(以下,将该2个实例分别称为“实例0”和“实例1”),只要在实例0用的设定文件中存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指令设备的信息,在实例1用的设定文件中存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指令设备的信息,实例0就能够用于进行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管理操作,实例1就能够用于进行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管理操作。
另外,只要在实例0用的设定文件和实例1用的设定文件双方中存储同一指令设备的信息,任意一个实例都能够用于进行同一存储装置的管理操作。这适合于将一个实例用于LU路径设定等的设定用用途、将另一个实例用于对操作的用途的情况。
另外,在利用存储管理器101进行存储装置的远程复制功能的控制(对操作)的情况下,在访问P-VOL的主机计算机(主服务器30a)和访问S-VOL的主机计算机(副服务器30b)中分别至少启动一个实例。
图11示出进行远程复制功能的控制时的设定文件的例子。设定文件3000-1是存储在主服务器30a中的设定文件,设定文件3000-2是存储在副服务器30b中的设定文件。另外,设定文件3000-1是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对操作用的设定文件,设定文件3000-2是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对操作用的设定文件。另外,是如下情况下的例子:P-VOL的LDEV#为11号,P-VOL所属的存储装置(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系列号为1号,并且S-VOL的LDEV#为22号,S-VOL所属的存储装置(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序列产品号为11号。
在各设定文件3000-1、3000-2中存储有3种信息。第一种信息为之前描述的指令设备的信息,在指令设备名3001的字段中,记录有实例发出控制用指令的指令设备的识别符。按照各个存储装置唯一地确定指令设备的识别符的名称,在创建设定用文件时记录该名称。
第二种信息为卷对的信息,在对信息字段3002中存储基于远程复制功能而产生的成为操作对象的卷对的信息。关于描述形式后面描述。
第三种信息是对象主机计算机的信息3003。在利用存储管理器101对存储装置的远程复制功能进行控制时,主服务器30a的实例从副服务器30b的实例取得S-VOL的信息等。对象主机计算机的信息3003是因此使用的信息,记载有对象主机计算机的IP地址。
说明第二种信息的对信息字段3002的描述形式。在对信息字段3002中存储有组名3002-1、装置系列号3002-2、LDEV#(3002-3)。LDEV#3002-3描述用于形成卷对中的一个逻辑卷的LDEV#。在装置系列号3002-2中存储存在有LDEV的装置的系列号(S/N)。在组名3002-1中记载赋予卷对的组名。关于组名3002-1的详细内容,后面描述。
此外,在主服务器30a的设定文件中存储有位于迁移源(或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10a或20a)的P-VOL的LDEV#,在副服务器30b的设定文件中存储有位于迁移源(或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10b或20b)的S-VOL的LDEV#。另外,至少需要对于成对关系的LDEV赋予同一组名。在图11的例子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LDEV#(3002-3)为11的逻辑卷与LDEV#(3002-3)为22的逻辑卷为成对关系,它们的组名(3002-1)为“devg01”。
此外,在管理者或群集软件103等的程序利用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进行卷对操作时,作为确定成为操作对象的卷对的信息,使用组名。例如,指示对创建的指令的格式如下。
Paircreate(对创建)<组名>
在对在主服务器30a中运转的实例发出该指令时,在主服务器30a中运转的实例基于设定文件的内容,确定出与被指令指定的组名对应的LDEV#(3002-3)以及装置系列号(3002-1)。另外,通过与在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通信,取得在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用于实例的设定文件中记载的与组名对应的LDEV#(3002-3)以及装置系列号(3002-1)。由此,在主服务器30a中运转的实例能够确定P-VOL及S-VOL的LDEV#,以及装置系列号。基于该信息,创建对指令设备发出的控制用指令,对指令设备发出用于控制对操作的指令。
另外,可以对多个卷对赋予同一组名,在该情况下,在发出以上说明的对操作用指令时,进行多个卷对的对操作。
该设定文件由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创建。在迁移源存储系统10中进行卷对的控制的情况下,在LDEV#(3002-3)以及装置系列号3002-1中存储有迁移源存储系统10中的P-VOL或S-VOL的LDEV#以及迁移源存储系统10的装置系列号。在通过卷迁移而将卷对移动至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中的情况下,装置系列号和LDEV#也变更,但是此时,管理者需要改写该设定文件。即,需要将装置系列号和LDEV#改写为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的装置系列号和LDEV#。该作业是尤其在卷数增大时耗费时间的作业。
接着,使用图12说明在存储装置定义虚拟存储器,成为对操作对象的逻辑卷属于虚拟存储装置时的设定文件的例子。图12的例子是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定义虚拟存储器,将P-VOL的虚拟LDEV#设定为11号,将P-VOL所属的虚拟存储器的虚拟产品号设定为1号,并且将S-VOL的虚拟LDEV#设定为22号,将S-VOL所属的虚拟存储器的虚拟产品号设定为11号时的例子(即,处于如下关系:对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的P-VOL(将其称为迁移目的地P-VOL)以及S-VOL(将其称为迁移目的地S-VOL)赋予的虚拟产品号分别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以及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系列号相同,另外对迁移目的地P-VOL以及迁移目的地S-VOL赋予的虚拟LDEV#分别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P-VOL(迁移源P-VOL)的LDEV#以及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S-VOL(迁移源S-VOL)的LDEV#相同)。
如上所述,定义有虚拟存储器的存储装置在接受对属于虚拟存储器的卷对进行对操作的指示的情况下,从存储管理器101接收作为P-VOL和S-VOL的识别符的虚拟产品号和虚拟LDEV#的信息,来进行动作。因此,作为在设定文件中描述的卷对的信息,描述有虚拟产品号和虚拟LDEV#,来作为用于确定P-VOL和S-VOL的信息。
在图12中,文件3000-1’是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用的设定文件,文件3000-2’是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用的设定文件。以下,以文件3000-1’为例,说明与图11的设定文件之间的差异。
在与图11所示的设定文件的例子进行比较时,仅区块(block)3001的内容变更为区块3001-1’、3001-2’这一点不同。区块3001-1’是存储管理器101发出指令的目的地即指令设备的识别符。另外,区块3001-2’示出表示对虚拟存储器发出指令的信息(HORCM_VCMD),以及虚拟存储器的虚拟产品号(1号)。
另外,区块3001以外的点与图11的设定文件相同。因此,在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的情况下,在从迁移源存储系统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迁移卷时不需要进行设定文件变更,所以能够大幅度消减迁移的作业负担。
图13示出了设定文件的其他的例子。在图13所示的设定文件3000-1’中,仅存在指令设备名3001的字段。在启动仅在LU路径设定等的设定用途中使用的实例的情况下,只要像这样仅定义指令设备名3001的字段即可。
[迁移处理的概要]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迁移处理的概要的图。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具有远程复制功能。通过远程复制功能,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逻辑卷130a与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逻辑卷130b成为成对关系,成为逻辑卷130a为P-VOL,逻辑卷130b为S-VOL的关系。即,从主服务器30a写入到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逻辑卷130a的数据向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逻辑卷130b复制,在逻辑卷130b中,成为始终存储有逻辑卷130a的复制数据的状态(成对状态)。以下,将逻辑卷130a称为“迁移源P-VOL”,将逻辑卷130b称为“迁移源S-VOL”。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卷迁移方法中,将处于该成对状态的逻辑卷130a和逻辑卷130b维持成对状态地向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迁移。首先,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创建虚拟存储器25a。然后在虚拟存储器25a内,创建成为迁移目的地主卷的逻辑卷230a以及逻辑卷231a。同样,在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创建虚拟存储器25b,在虚拟存储器25b内创建成为迁移目的地副卷的逻辑卷230b。
在虚拟存储器25a中,设定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系列号(S/N=1号)相同的虚拟产品号(1号)。另外,在虚拟存储器25b中设定与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系列号(S/N=11号)相同的虚拟产品号(11号)。而且,对逻辑卷230a赋予与迁移源P-VOL的LDEV#相同编号的虚拟LDEV#,对逻辑卷230b赋予与迁移源S-VOL的LDEV#相同编号的虚拟LDEV#。
此外,在创建逻辑卷230a时,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逻辑卷130a作为存储区域而与之建立了对应关系。因此,逻辑卷230a有时还表现为“映射于逻辑卷130a”。另一方面,逻辑卷231a是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的奇偶校验组22a(图1中记载的奇偶校验组22a)创建为存储区域的逻辑卷。逻辑卷230a、逻辑卷231a被创建为与逻辑卷130a相同容量的卷。逻辑卷230a的实体(数据所存储的存储区域)存在于外部的存储装置(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
接着,通过切换主服务器30a向逻辑卷的访问路径(路径)来改变设定,以使得主服务器30a不访问逻辑卷130a(迁移源P-VOL)而访问作为迁移目的地P-VOL的逻辑卷230a。由于逻辑卷230a映射于逻辑卷130a,在主服务器30a向逻辑卷230a中写入数据时,该数据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转送至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被写入逻辑卷130a。另外,在主服务器30a向逻辑卷230a发出读取请求时,从逻辑卷130a读取数据,被读取的数据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转送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并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送回主服务器30a。而且,对逻辑卷230a赋予与逻辑卷130a相同的卷编号(虚拟卷编号),虽然主服务器30a的访问路径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变更,但是主服务器30a认为逻辑卷230a与逻辑卷130a为同一卷。
接着,通过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的远程复制功能,在逻辑卷230a与逻辑卷230b之间开始进行卷复制。由此,从逻辑卷230a(实际为逻辑卷130a)依次读取数据,向逻辑卷230b复制。此外,即使在该复制处理中,主服务器30a也能够对逻辑卷230a发出I/O请求。在主服务器30a对逻辑卷230a发出了写入请求的情况下,向逻辑卷230a(实际为逻辑卷130a)写入写入数据,并且在逻辑卷230b中也存储写入数据的复制数据。由于在迁移源存储系统10中,逻辑卷130a与逻辑卷130b也维持成对状态,所以,除了逻辑卷230b,在逻辑卷130b中也成为存储有逻辑卷130a的复制数据的状态。
在逻辑卷230a与逻辑卷230b之间的卷复制结束,且2个卷的内容变为相同的时刻(即,成对状态变为“pair(成对)”的时刻),切换副服务器30b向逻辑卷的访问路径来变更设定,以使得副服务器30b不向逻辑卷130b而向逻辑卷230b访问。在此,即使在主服务器30a或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因故障而停止的情况下,使用了副服务器30b以及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业务也能够继续。但是,在此时刻,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不存在逻辑卷230a的数据。这是因为逻辑卷230a的实体为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逻辑卷130a,只要逻辑卷230a的实体不移动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迁移就不结束。因此,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通过使用移卷功能,进行将逻辑卷230a的内容向逻辑卷231a迁移的处理。
在该迁移处理中,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将逻辑卷230a的内容向逻辑卷231a复制。此时,逻辑卷230a的数据的实体处于逻辑卷130a中,因此实际上,从逻辑卷130a向与逻辑卷231a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存储区域复制数据。另外,在复制结束的时刻,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调换逻辑卷230a和逻辑卷231a的作用。其结果,逻辑卷231a变为逻辑卷230b的卷对,逻辑卷231a的卷编号变更为至此赋予逻辑卷230a的卷编号。
在图15中示出通过移卷功能调换了逻辑卷230a和逻辑卷231a的作用后的状态。由此,即使从主服务器30a发来写入请求,写入数据也不再转送给迁移源主存储系统10,因此成为可以撤除迁移源存储系统10的状态(即卷对的迁移结束的状态)。
[迁移处理的流程]
接着,利用图16、图17、图18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此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仅说明迁移源存储系统的一个卷对(P-VOL与S-VOL的组合)的迁移处理,但是,同时能够进行多个卷对的迁移。
首先,存储管理器101进行迁移源存储系统的构成的调查(S10)。在迁移源存储系统的构成的调查中,主要取得以下的信息。
(1)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系列号(S/N)、机型名称
(2)作为迁移对象的P-VOL和S-VOL的LDEV#以及容量
(3)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中没有使用的LDEV#
在调查这些信息时,从存储管理器101对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发出用于取得构成信息的控制用指令。在存储装置接收了用于取得构成信息的控制用指令时,返回装置的系列号、在存储装置内定义的逻辑卷的LDEV#和容量等信息。作为在存储装置内定义的逻辑卷的信息,在一个例子中返回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内容。管理者能够参照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LDEV#(T201),判定在LDEV#(T201)中没有记录的LDEV#为“未使用的LDEV#”。
此外,在以下说明的迁移处理中,说明各存储装置为如下结构的情况。
(a)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P-VOL(称为迁移源P-VOL)的LDEV#为11号,容量为100GB
(b)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S-VOL(称为迁移源S-VOL)的LDEV#为22号,容量为100GB
(c)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系列号为1号
(d)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系列号为11号
(e)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系列号为2号
(f)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系列号为22号
另外,在S10中,作为调查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中没有被使用的LDEV#的结果,假设存在如下情况,即,作为迁移目的地P-VOL、迁移目的地S-VOL和用作移卷功能的目标卷的逻辑卷,决定使用以下的LDEV#的逻辑卷。
(g)作为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P-VOL(称为迁移目的地P-VOL)选定的逻辑卷的LDEV#为33号
(h)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作为移卷功能的目标卷选定的逻辑卷的LDEV#为44号,以及虚拟LDEV#为99号
(i)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S-VOL(称为迁移源S-VOL)的LDEV#为55号
另外,预先确定在主服务器30a和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编号,以及各实例使用的设定文件。在以下的例子中,假设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的实例编号分别为100号以及101号。另外,以下说明设定文件的内容为图11所示的内容的情况。
接着,设置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通过光纤通道电缆将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与主机计算机或其他存储装置连接(S20)。此外,将存储装置与主机计算机连接或者将存储装置彼此连接的光纤通道电缆等的传送线称为“物理路径”,将通过物理路径将存储装置与主机计算机连接、或者将存储装置彼此连接的作业称为“物理路径的连接”。
在物理路径的连接作业中,连接以下的物理路径。
(1)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端口J、端口K)与主服务器30a间的物理路径
(2)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端口Q、端口R)与副服务器30b间的物理路径
(3)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端口C)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端口L)间的物理路径
(4)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端口M、端口N)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端口O、端口P)间的物理路径
(1)是用于在主服务器30a和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间收发I/O请求,和收发对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指令设备进行的指示的物理路径。(2)是用于在副服务器30b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间收发I/O请求,和收发对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指令设备进行的指示的物理路径。
(3)是用于数据迁移的物理路径,用于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将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卷(P-VOL)映射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了(3)的物理路径为一条的例子,但是也能够采用连接多个物理路径的结构。另外,(4)是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用于远程复制功能的数据传输的物理路径。
在S30中,存储管理器101对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逻辑卷进行LU路径设定。在此,进行LU路径设定的逻辑卷是成为迁移对象的P-VOL。另外,在此进行的LU路径设定是为了使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能够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来识别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对象卷(P-VOL)而实施的。因此,在S20中,对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的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端口C进行LU路径设定。此外,在设定LU路径时,需要指定LUN,但是可以指定任意的LUN。
在主服务器30a的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发出设定LU路径的指示时,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按照该指示进行对P-VOL的LU路径设定。另外,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从管理终端进行LU路径设定。
接着,在S40中进行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设定作业。以下,利用图17说明在S40中进行的处理。首先,管理终端创建指令设备。然后,在创建完成指令设备后,通过主服务器30a启动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此时启动的实例所读取的设定文件只要是图13所示的文件,即至少记录有指令设备的识别符的信息的设定文件即可。另外,在此启动的实例的实例编号使用与已经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的实例编号(100号以及101号)不同的实例编号。以下的各作业由存储管理器101进行。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管理终端。
接着,在S40b中,利用被启动的实例,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端口中的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的端口(端口L)的属性变更为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用的属性。另外,将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端口中的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连接的端口(端口M、端口N)的属性变更为远程复制功能用的属性。具体地说,将端口M、端口N中的一个端口的属性设定为用于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向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发送数据的端口的属性,将剩余的端口的属性变更为用于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数据接收用端口的属性。同样,将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端口中的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的端口(端口O、端口P)的属性变更为远程复制功能用的属性。
在S40c中,存储管理器101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创建虚拟存储器。在创建虚拟存储器时,在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的用于创建虚拟存储器的控制用指令中,包括创建对象的虚拟存储器的识别符、虚拟存储器的系列号以及机型名称的信息。在S40c中发出的控制用指令中包含的虚拟存储器的识别符为存储在V-BOX管理表T1000的ID(T1001)中的识别符,指定与已经定义的虚拟存储器的识别符(例如,如上所述,识别符v0在初始状态下已经定义)不同的识别符。另外,在由S40c发出的控制用指令中包含的虚拟存储器的系列号被指定为迁移源主存储器10a的系列号,虚拟存储器机型名称被指定为迁移源主存储器10a的机型名称。存储管理器101将这些信息与用于创建虚拟存储器的控制用指令一起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送。接收了用于创建虚拟存储器的控制用指令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V-BOX管理表T1000的ID(T1001)、机型名称(T1002)以及S/N(T1003)中存储所接收的虚拟存储器的识别符、机型名称以及系列号的信息。
在S40d中,存储管理器101对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删除对用作迁移目的地卷的卷赋予的虚拟LDEV#的指示。如上所述,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中准备的迁移目的地卷(迁移目的地P-VOL和目标卷)的LDEV#为33号和44号,因此说明此时的情况。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接收了删除虚拟LDEV#的控制用指令时,使登录在虚拟LDEV管理表中的LDEV中的LDEV#(T1501)为44号和33号的行中的VLDEV#(T1502)的内容无效(存储NULL值)。另外,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将删除了虚拟LDEV#的LDEV的LDEV#登录在虚拟存储器中的指示。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该指示时,在V-BOX管理表T1000的LDEV#(T1005)中登录LDEV#,另外,在虚拟LDEV管理表T1500的属性T1504中存储”被预定”。在属性T1504中存储了”被预定”时,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识别出该LDEV属于虚拟存储器,不将该LDEV用于其他用途。
在S40e中,存储管理器101使登录在虚拟存储器中的LDEV虚拟化,即发出向登录在虚拟存储器中的LDEV赋予虚拟LDEV#的指示。如上所述,在目标卷的虚拟LDEV#中使用99号。另外,由于在迁移目的地P-VOL的虚拟LDEV#中赋予迁移源P-VOL的LDEV#,所以对LDEV#为33号的逻辑卷发出赋予11号的虚拟LDEV#的控制用指令,另外,向LDEV#为44号的逻辑卷发出赋予99号的虚拟LDEV#的控制用指令。
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该指示时,在登录于V-BOX管理表T1000中的LDEV#(T1005)为33号的行所对应的VLDEV#(T1004)中存储11,另外,在LDEV#(T1005)为44号的行所对应的VLDEV#(T1004)中存储99。由此,对于LDEV#为33号的逻辑卷赋予11号来作为虚拟LDEV#,对于LDEV#为44号的逻辑卷赋予99号来作为虚拟LDEV#。
在S40f中,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将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卷(P-VOL)映射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将迁移源卷登录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外部卷组的控制用指令。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该指令时,在外部卷组管理表T150中登录迁移源卷的信息。此时,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取得迁移源卷的容量的信息,并存储到容量T154中。图4是映射了迁移源P-VOL后的外部卷组管理表T150的例子。在此,示出向外部卷组名(T151)为EG1的外部卷组映射了迁移源P-VOL的情况下的例子。由于迁移源P-VOL的容量为100GB,所以在容量T154中存储“100GB”。
另外,存储管理器101发出根据外部卷组的存储区域创建逻辑卷(迁移目的地P-VOL)的控制用指令。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收了该控制用指令时,在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LDEV#(T201)中存储33,在容量T202中存储100GB(即,使用迁移源P-VOL的整个区域创建迁移目的地P-VOL),在组名T203中存储“EG1”,在起始地址T204中存储0,并且存储表示LDEV#为33号的逻辑卷的存储区域为外部卷组EG1的存储区域的信息。
在S40g中,创建在移卷功能中使用的目标卷。在此创建的目标卷的容量与迁移目的地P-VOL的容量相同,作为存储区域使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的奇偶校验组的存储区域。在奇偶校验组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奇偶校验组的剩余容量(奇偶校验组管理表T100的剩余容量T105)为迁移目的地P-VOL的容量以上的任意的奇偶校验组。
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对LDEV#为44号的逻辑卷分配奇偶校验组的存储区域的控制用指令。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了该控制用指令时,在逻辑卷管理表T200中登录分配给LDEV#以及LDEV的存储区域(奇偶校验组)的信息。图5示出分配后的逻辑卷管理表T200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在图5中示出了:对LDEV#44分配100GB的奇偶校验组RG A的区域(行906),对LDEV#33分配100GB的外部卷组EG1的区域(行907)。
在S40h中,对迁移目的地卷进行LU路径设定。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对LDEV#33分配端口名和LUN的控制用指令。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接受了该控制用指令时,在LU管理表T300中登录信息。例如,在对LDEV#33分配端口名3e243174aaaaaaaa和LUN0的指示到达的情况下,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在LU管理表T300的端口名T301为“3e243174aaaaaaaa”并且在LUN(T302)为0的行的LDEV#(T303)的项中登录“33”。
以上为S40所进行的处理。接着返回图16说明S50以后的处理。在S50中,进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设定作业。该处理与在S40中对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进行的作业大致相同。创建指令设备(与S40a相当的作业),创建虚拟存储器(与S40c相当的作业),删除赋予用作迁移目的地卷(S-VOL)的卷的虚拟LDEV#及向虚拟存储器登录迁移目的地卷(与S40d相当的作业),使迁移目的地卷虚拟化(与S40e相当的作业),创建迁移目的地卷(与S40f相当的作业),设定向迁移目的地卷的LU路径(与S40h相当的作业)。另外,指令设备的创建作业由管理终端实施并在创建指令设备后通过副服务器30b启动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以及以后的作业利用启动的实例来实施这些方面也与S40相同。
在S60中,追加从主服务器30a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替代路径。在主服务器30a中,通过执行主服务器30a的操作系统以及替代路径软件102所提供的指令,使得主服务器30a的操作系统以及替代路径软件102识别出通过S40的作业而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创建的迁移目的地P-VOL。在根据替代路径软件102识别出迁移目的地P-VOL时,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P-VOL和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迁移目的地P-VOL从主服务器30a看上去为同一属性信息(装置系列号、LDEV#),因此替代路径软件102认为双方的卷为相同的卷,由此来构筑替代路径。
接着,以使从主服务器30a向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卷的路径无效的方式,改变替代路径软件102的设定。这样的处理通过执行替代路径软件102所提供的指令来实施。替代路径软件102认为迁移源P-VOL与迁移目的地P-VOL为同一卷,因此,在删除了替代路径的情况下,替代路径软件102向迁移目的地P-VOL发出在主服务器30a中运转的应用程序等对迁移源P-VOL发出的I/O请求。
此后,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中删除迁移源P-VOL的LU路径。该作业通过从存储管理器101或管理终端向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发出LU路径的删除指示来执行。
在S70中,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10中进行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间的对创建。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基于迁移源P-VOL、迁移目的地S-VOL的卷对操作用的设定文件(设定文件的例子为图11)的数据,如图12所示,创建用于对虚拟存储器发出控制用指令的设定文件。然后,利用创建的设定文件,启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此外,在此启动的实例的实例编号使用与已经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的实例编号(100号以及101号)不同的实例编号。此后,在主服务器30a的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对创建的控制用指令时,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10开始在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间进行数据复制。
在对创建结束即迁移目的地P-VOL的数据完全复制到迁移目的地S-VOL中的期间,在主服务器30a向迁移目的地P-VOL(LDEV#33、虚拟LDEV#11)写入数据时,该数据借助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而向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P-VOL(LDEV#11)写入,被写入的数据向迁移源S-VOL(LDEV#22)写入。因此,在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间的对形成的过程中,在迁移源P-VOL与迁移源S-VOL间也保持着冗余结构。另外,通过从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表示成对状态的控制用指令,能够确认成对状态。
在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的成对状态变更为“成对”(pair)后,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上的群集软件103等灾难恢复用的软件的动作停止(S80)。
接着,停止在用于迁移源存储系统时启动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改写存储管理器101的设定文件。设定文件的改写与在S70中执行的内容相同。在设定文件的改写中,不需要变更记载有卷对的信息的区块3002等,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设定文件的改写。在设定文件的改写结束时,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进行使用了该设定文件的实例启动(S90)。在此启动的实例的实例编号使用与在迁移处理前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的实例编号(100号以及101号)相同的实例编号。
在S100中,使从副服务器30b向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卷的路径无效,且删除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卷的LU路径。该作业如下,对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S-VOL进行与在S60中对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P-VOL进行的作业相同的作业。另外,设定从副服务器30b向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迁移目的地S-VOL的LU路径,使副服务器30b识别迁移目的地S-VOL。此后,再次启动在S80中停止的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上的群集软件103等的灾难恢复用的软件的动作。
接着,在S110中,进行将迁移目的地P-VOL迁移至目标卷的作业。在迁移时,通过主服务器30a启动与在S90启动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不同的实例(称为第二实例),利用第二实例执行卷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迁移的指示。接受了指示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10a利用移卷功能,将迁移目的地P-VOL迁移至目标卷。
在等待迁移结束即迁移目的地P-VOL的数据完全复制到目标卷的期间,在主服务器30a向迁移目的地P-VOL(LDEV#33、虚拟LDEV#11)写入数据时,该数据借助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向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P-VOL(LDEV#11)写入。另外,被写入的数据向迁移目的地S-VOL(LDEV#55、虚拟LDEV#22)写入。因此,即使在迁移目的地P-VOL与目标卷之间的数据迁移的过程中,也在迁移源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之间保持着冗余结构。另外,通过从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取得迁移状态的控制用指令,能够确认卷状态。
在迁移结束时,成为迁移源存储系统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中的状态。另外,通过移卷功能,将LDEV#与数据存储目的地存储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移动源和移动目的地中调换。因此,在移动结束时,针对来自指定了虚拟LDEV#11的主服务器30a的访问请求,对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内的奇偶校验组22a的存储区域建立了对应关系的逻辑卷进行访问处理。由于成为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不访问迁移源存储系统的状态(由于删除了路径),所以管理者撤除迁移源存储系统(S120)。由此迁移处理结束。通过在此说明的顺序,能够在不停止接受来自主服务器30a的访问(读取、写入请求等)且维持冗余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将P-VOL与S-VOL的卷对从迁移源存储系统10迁移至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
[第一变形例]
在以上说明的迁移处理中,在S70中指示对创建后,在确认成对状态变为“pair”后,进行S80以后的处理。但是,本发明的迁移处理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处理顺序。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在S70中刚指示了对创建后,实施其后的作业。关于此时的处理的流程,以与以上说明的迁移处理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S10至S60的处理与以上说明的处理相同。在S70中,在指示对创建时,不等待成对状态变为“pair”就前进至S80的处理(停止灾难恢复用的软件的动作)。
接着,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出以上说明的迁移处理中的S110的卷的迁移指示。在卷迁移指示后,等待对创建结束。此时,在对创建结束时,同时通过移卷功能,将迁移源P-VOL与目标卷调换。
在对创建结束后,进行S90、S100的处理。然后,进行S120的处理(迁移源存储系统的撤除),迁移处理结束。
在该迁移处理的情况下,利用远程复制功能的从迁移源P-VOL向迁移目的地S-VOL的复制和从迁移源P-VOL向目标卷的数据迁移(复制)并行实施,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迁移处理相比,能够缩短数据迁移所需要的时间。
[第二变形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图19是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本发明的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相同,包括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主服务器30a、副服务器30b,各存储装置的硬件结构也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硬件结构相同。
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不同点在于,在远程复制功能中使用了利用日志的远程复制功能。此外,在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中,日志是从存在P-VOL的存储装置向存在S-VOL的存储装置发送的用于暂时存储P-VOL的复制数据的存储区域。在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中分别设置有日志13a、日志13b。另外,在进行迁移处理时,在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也分别设置有日志23a、日志23b。
对日志(13a、13b、23a、23b)赋予称为日志ID的在存储装置内唯一的识别符。另外,在日志13a、13b、23a、23b中分别登录有日志卷133a、133b、233a、233b。以下,有时将日志简略记载为“JNL”,另外,有时将日志卷简略记载为“JVOL”。
日志卷(133a、133b、233a、233b)是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逻辑卷130a等相同的逻辑卷。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逻辑卷130a是在创建逻辑卷时,静态地与存储装置内的奇偶校验组的存储区域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卷,但是可以将利用所谓的自动精简配置(ThinProvisioning)技术形成的卷用作日志卷。在是利用自动精简配置技术形成的卷的情况下,在接受了对卷的访问的时刻,对存在访问的区域动态地分配存储区域,因此节约存储区域。
在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中,通过利用了日志的远程复制功能,迁移源P-VOL即逻辑卷130a的数据成为始终向迁移源S-VOL即逻辑卷130b复制的状态(成对状态)。图20示出了迁移处理中的数据的流动,但是在迁移源P-VOL的复制数据向迁移源S-VOL复制前,除了经由JNL13a、13b这一点,其他点与第一实施例之间没有变化。即,在将迁移源P-VOL的复制数据转送至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时,复制数据暂时存储在JNL13a(的JVOL133a)中。此外,此时,对复制数据赋予称为序号的指示复制数据的写入顺序的号码。序号是为了使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以与主服务器30a向迁移源P-VOL写入数据的顺序相同的顺序,向迁移源S-VOL写入复制数据而赋予的号码。
存储在JNL13a中的复制数据向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JNL13b(的JVOL133b)转送。然后,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取出存储在JNL13b中的迁移源P-VOL的复制数据,以赋予复制数据的序号的顺序,将复制数据反映至迁移源S-VOL。在此,说明了迁移源存储系统10中的卷复制的概要,但是,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中,也进行与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的卷对创建相同的处理。
[迁移处理的流程]
接着,说明卷迁移处理的流程。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大致相同,因此利用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图16~图18进行说明。
在第二变形例的计算机系统中,作为远程复制功能使用了利用日志的远程复制功能,因此增加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中准备日志的处理,这一点为主要的不同点。在迁移处理的S10中,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信息,还取得在迁移源P-VOL与迁移源S-VOL的卷对中使用的日志的日志ID的信息。
在以后说明的S40、S50中,在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20中创建日志,但是在此,创建与迁移源存储系统10的日志13a、13b的日志ID相同ID的日志(23a、23b)。以下,作为日志ID的信息的取得结果,以日志13a的日志ID为0,日志13b的日志ID为1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另外,以日志卷233a的LDEV#为77号,日志卷233b的LDEV#为88号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S20、S30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相同。
在S40中,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图17中的S40a~S40h)之外,还在S40g和S40h之间,创建日志卷233a,并且将日志卷233a向日志23a登录。除此以外的点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S40的处理相同。通过从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发送向日志ID=0的日志登录LDEV#77的逻辑卷(233a)的控制用指令,来实施日志卷233a的创建以及向日志23a的登录。接收了该控制用指令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进行创建日志ID=0的日志以及将LDEV#77的逻辑卷(233a)登录至被创建的日志的处理。此外,进行该处理的顺序不限于以上说明的顺序。例如,可以在S40f前进行。
在S50中,除了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之外,还创建日志卷233b以及将被创建的日志卷233b向日志23b登录。除此以外的点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S50的处理相同。
S60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相同。
在S70中,在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卷对(即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的对创建的控制用指令时,除了指定迁移目的地P-VOL和迁移目的地S-VOL的识别符之外,还发出指定了在S40中创建的日志23a和日志23b的日志ID(0和1)的控制用指令。除此以外的点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相同。由此,进行利用了日志23a和日志23b的从迁移目的地P-VOL向迁移目的地S-VOL的复制。
S80以后的处理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处理相同。
第二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图2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概略结构图。计算机系统包括迁移源存储装置10a、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迁移源存储装置10a和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的硬件结构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构成相同。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在迁移前,迁移源存储装置10a内的逻辑卷130a、130a’作为卷对被运用。逻辑卷130a为P-VOL,逻辑卷130a’为S-VOL。即,为如下结构:在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处于迁移源副存储器10b内的逻辑卷130b在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在于与逻辑卷130a相同的存储装置(迁移源存储装置10a)中。
逻辑卷130a’是用于取得逻辑卷130a的备份的卷,在副服务器30b取得备份时,将逻辑卷130a’的数据备份至未图示的备份设备中。用于进行备份的程序即备份软件104在副服务器30b中运转。
例如,在取得备份时,备份软件104借助存储管理器101将卷对的状态设定为“暂停”(suspended)(或者,在卷对已经为“暂停”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卷对的再同步后将卷对的状态设定为“暂停”),副服务器30b的备份软件104进行将逻辑卷130a’的数据向未图示的备份设备复制的处理。在备份处理结束时,副服务器30b进行卷对的再同步,使卷对再次成为“成对”(pair)状态。
以下,利用图22、图23、图24,说明在这样的结构的计算机系统中,在维持逻辑卷130a、130a’的成对状态不变的状态下进行迁移时的处理的流程。该处理的流程与第一实施例的迁移处理类似,因此以下以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的构成的调查(S10’)。在第一实施例的S10中,对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进行调查,但是,在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不存在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因此在S10’中不对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进行调查。对于其他点,S10’与第一实施例的S10之间没有变化。
接着,管理者设置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进行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与主机计算机和迁移源存储装置10a之间的物理路径连接(S20’)。在物理路径的连接作业中,连接以下的物理路径。
(1)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端口J、端口K)与主服务器30a之间的物理路径
(2)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端口Q、端口R)与副服务器30b之间的物理路径
(3)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端口C)与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端口L)之间的物理路径
在S30’中,存储管理器101对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的逻辑卷设定LU路径。在此进行的LU路径设定与在第一实施例的S30中进行的处理相同。即,通过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使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能够识别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迁移对象卷(P-VOL)。因此,对在S20中与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连接的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的端口C设定LU路径。
接着,在S40’中,进行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的设定作业。对于该作业,也是除了不进行对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的处理这一点外,进行与第一实施例的S40相同的作业。以下,利用图23,说明在S40’中实施的处理。首先,管理终端创建指令设备(S40a)。在创建指令设备后,通过主服务器30a启动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在以下的各作业中,由存储管理器101进行各种设定。但是,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管理终端。
接着,在S40b中,在主服务器30a进行运转的存储管理器101将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的端口中的与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的端口(端口L)的属性变更为外部存储装置连接功能用的属性。
在S40c中,存储管理器101在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中创建虚拟存储器25a。
在S40d’中,存储管理器101向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发出删除对用作迁移目的地卷的卷赋予的虚拟LDEV#的控制用指令。接着,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将删除了虚拟LDEV#的LDEV的LDEV#登录至虚拟存储器的控制用指令。在此,在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中使用的迁移目的地卷中存在迁移目的地P-VOL以及迁移目的地S-VOL(在第一实施例中存在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内)。因此,在S40d’中,删除对2个卷赋予的虚拟LDEV#,将该2个卷登录至虚拟存储器。
在S40e’中,存储管理器101实施登录在虚拟存储器中的LDEV的虚拟化。与S40d’相同,对2个卷实施虚拟化。
在S40f中,存储管理器101将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的迁移源P-VOL映射至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而且,存储管理器101从被映射的存储区域创建迁移目的地卷(迁移目的地P-VOL)。
在S40g’中,创建移卷功能所利用的目标卷。在此创建的目标卷的容量与迁移目的地P-VOL的容量相同,作为存储区域使用奇偶校验数据组22a的存储区域。同时,进行迁移目的地S-VOL的创建。作为迁移目的地S-VOL的存储区域也使用奇偶校验数据组22a的存储区域。
在S40h中,对迁移目的地P-VOL设定LU路径。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对LDEV#33分配端口名和LUN的控制用指令。
以上为S40’所进行的处理。接着,返回图22,说明S60’以后的处理。
在S60’中,追加从主服务器30a向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的替代路径,另外,删除从主服务器30a向迁移源存储装置10a的替代路径。这是与S60相同的处理。
在S70’中,在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中进行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之间的对创建。在主服务器30a的存储管理器101发出对创建的控制用指令时,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利用本地复制功能,开始在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之间的复制数据。
在迁移目的地P-VOL与迁移目的地S-VOL的成对状态变为“成对”(pair)状态后,停止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上的备份软件104(S80’)。
接着,停止为了迁移源存储装置10a而启动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改写存储管理器101的设定文件。设定文件的改写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只要改变设定文件的内容以进行对虚拟存储器的控制即可。在设定文件的改写结束后,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启动利用该设定文件的实例(S90’)。
接着,在S100’中,副服务器30b进行迁移源存储装置10a向迁移源卷的路径的无效化,以及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卷的LU路径删除。另外,副服务器30b设定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向迁移目的地S-VOL的LU路径,使副服务器30b识别迁移目的地S-VOL。此后,再次启动在S80’中停止的备份软件104的动作。
接着,在S110’中,进行将迁移目的地P-VOL向目标卷迁移的作业。在进行迁移时,在主服务器30a中启动与在S90’中启动的存储管理器101的实例不同的实例(称为第二实例),由第二实例进行卷向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的迁移的指示。接受了指示的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a利用移卷功能,将迁移目的地P-VOL迁移至目标卷。
在迁移结束后,管理者撤除迁移源存储系统(S120’),结束迁移处理。在第二实施例中,能够在不停止接受来自主服务器30a的访问,维持存储装置内的逻辑卷的对不变的状态下,将P-VOL和S-VOL从迁移源存储装置10迁移至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20。
第三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不同点在于,在主服务器30a上存在实施迁移处理的程序即迁移管理器105,另外,在副服务器30b上存在由迁移管理器105调用而进行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和副服务器30b的设定处理的程序即迁移副管理器106。其他点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相同。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主服务器30a、副服务器30b以及管理终端(16a、16b、26a、26b)通过LAN或WAN连接,能够相互通信。
在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中,迁移管理器105总体地进行迁移处理。因此,迁移管理器105能够对存储管理器101、替代路径软件102以及群集软件103发出指令,进行规定的处理。另外,能够对管理终端16a、26a发出指令,进行指令设备创建等的处理。另外,还具有对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的功能。
迁移副管理器106也与迁移管理器105相同,能够对存储管理器101、替代路径软件102以及群集软件103发出指令,进行规定的处理。另外,也具有对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的功能。但是,迁移副管理器106按照来自迁移管理器105的指示,对存储管理器101、替代路径软件102以及群集软件103发送指令,或者对存储管理器101使用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
[迁移处理的流程]
接着,利用图26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卷迁移处理的流程。此外,以下,为了简化说明,仅说明迁移源存储系统的一个卷对(P-VOL与S-VOL的组合)的迁移处理,但是也能够同时迁移多个卷对。
S10、S20与第一实施例的迁移处理相同。但是,管理者在S10中调查在迁移源存储系统中作为卷对运用的卷(迁移源P-VOL和迁移源S-VOL)的信息。然后,基于该卷对的调查结果和通过S10得出的迁移源存储系统的构成的调查结果,管理者准备对迁移管理器105指示进行迁移处理时所需要的以下的信息。
(1)存储装置10a、10b、20a、20b的装置系列号
(2)存储装置10a、10b、20a、20b中未使用的LDEV#
(3)存储装置20a、20b的各奇偶校验组的剩余容量
(4)迁移源P-VOL的LDEV#和迁移源S-VOL的LDEV#
(5)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端口中的与主服务器30a和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连接的端口名
(6)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端口中的与副服务器30b和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连接的端口名
(7)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的端口名(假定将该端口名称为“端口C”)
(8)针对端口C设定LU路径的逻辑卷(迁移源P-VOL)的LDEV#
接着,管理者对迁移管理器105发出数据迁移的指示(S20’)。此时,将以下的信息指定为参数。
(1)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装置系列号
(2)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装置系列号
(3)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装置系列号
(4)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装置系列号
(5)迁移源P-VOL的LDEV#和迁移源S-VOL的LDEV#
(6)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10a以及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能够使用的LDEV#(根据在S10中调查出的未使用的LDEV#决定)
(7)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10a以及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中能够使用的奇偶校验组的组名(根据在S10中调查出的奇偶校验组的剩余容量,决定能够创建迁移目的地P-VOL(的移动目标卷)和迁移目的地S-VOL的奇偶校验组)
(8)迁移源主存储装置10a的与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连接的端口名(假定将该端口名称为“端口C”)
(9)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与主服务器30a连接的端口名
(10)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与副服务器30b连接的端口名
(11)与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连接的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20a的端口名以及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端口名
(12)在主服务器30a以及副服务器30b中运转的实例的实例编号,以及实例读取的设定文件的文件名
在迁移管理器105接收到指示时,开始进行迁移处理(S30’)。迁移处理所进行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的S30以后的处理相同。以下,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迁移处理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S30、S4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S30、S40相同。在S50中,迁移管理器105对迁移副管理器106发出指示,由此使迁移副管理器106进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20b的设定处理。迁移副管理器106实施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的S50相同。
在S50的处理结束时,迁移管理器105进行S60、S70的处理。在S70的处理结束(即对创建结束)时,迁移管理器105实施S80的处理。在S80中,由于还需要使副服务器30b上的群集软件103等停止,所以迁移管理器105除了使主服务器30a上的群集软件的动作停止的处理之外,还对迁移副管理器106指示使副服务器30b上的群集软件103等停止。
在S90中,迁移管理器105对存储管理器101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由于还需要对副服务器30b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所以迁移管理器105使迁移副管理器106对副服务器30b的设定文件进行改写。接着,在S100中,迁移管理器105指示迁移副管理器106,使从副服务器30b至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卷的路径无效,且删除迁移源副存储装置10b的迁移源卷的LU路径。
最后,在S110中,迁移管理器105进行将迁移目的地P-VOL向目标卷迁移的处理。在迁移结束时,迁移管理器105向管理者通知卷的迁移处理结束。管理者在接收到该通知后,撤除迁移源存储系统(S120),迁移处理结束。
此外,第三实施例的迁移处理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处理,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上说明所有的处理由迁移管理器105或者迁移副管理器106执行,但是一部分处理可以由管理者手动实施。例如,设定文件的改写可以由管理者实施。
相反,迁移管理器105可以基于构成信息的调查结果自动决定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所创建的逻辑卷的LDEV#的选择,或者成为逻辑卷的创建目的地的奇偶校验组的选择。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说明了与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相同的结构下的卷对的迁移,即通过远程复制功能的卷对的迁移,但是在第三实施例中说明的迁移方法也能够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卷对迁移(通过本地复制功能的卷对的迁移)。
以上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处理的内容。在本发明的迁移处理中,即使从迁移源存储装置向迁移目的地存储装置迁移卷,对迁移对象的逻辑卷赋予的由主机计算机识别的识别信息即卷编号和装置系列号等的信息也不变化。因此,从主机计算机穿透性地进行卷迁移,从而不需要在主机计算机中停止I/O处理。
另外,即使在对通过远程复制功能等形成卷对的卷组进行迁移时,由于在迁移中也始终维持卷被双重化的状态,所以不会因迁移处理而导致数据的可用性降低。而且由于卷编号等识别信息不变化,所以几乎不需要变更在主机计算机上存在的对卷的控制用的设定文件。因此,能够将备份、灾难恢复用的软件和服务的停止时间限定为极短的时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存储系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以上说明的迁移处理根据来自主机计算机(主服务器)的指示进行,但是也能够是通过存储装置发出管理操作用的指令来控制迁移的结构。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处理不是仅用于装置间的数据迁移,装置的替换用途,还能够用于系统的扩展。
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7所示,假设在包括存储装置10a、10a’的存储系统10’中,存储装置10a的负荷变高的情况。此时,在向存储系统10’中导入新的存储装置20a’,将存储系统10’内的卷对向新的存储装置20a’中迁移时,能够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迁移处理。另外,此时,可以在存储系统10’内的存储装置10a’(或10a)内设置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存储管理器相当的程序的存储器控制程序150’,存储装置10a’控制各装置的构成信息的取得、卷的设定、对创建、卷迁移等的处理的流程。
附图标记说明
10a:迁移源主存储装置
10b:迁移源副存储装置
20a: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
20b: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
30a:主服务器
30b:副服务器
50:SAN
60:SAN

Claims (12)

1.一种卷迁移方法,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迁移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具有迁移源存储系统、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与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及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连接的服务器,所述卷迁移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具有迁移源主卷和迁移源副卷,在所述迁移源主卷和所述迁移源副卷处于在所述迁移源副卷中始终存储有所述迁移源主卷的复制数据的成对状态下,所述卷迁移方法执行如下步骤:
(1)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创建将所述迁移源主卷作为存储区域的迁移目的地主卷,和将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存储设备作为存储区域的迁移目的地副卷;
(2)所述服务器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请求的发行目的地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
(3)在所述访问路径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后,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复制至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由此使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和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成为成对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执行如下步骤:
(4)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将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存储设备作为存储区域的目标卷迁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具有与所述迁移源主卷相同的识别符,
所述服务器是基于所述识别符将对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访问路径识别为所述迁移源主卷的替代路径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以删除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路径为条件,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请求的发行目的地切换为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符是在所述迁移源主存储系统内唯一的卷编号以及所述迁移源主存储系统的系列号,
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除了具有由在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存储系统内唯一的卷编号以及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存储系统的系列号构成的识别信息,还具有作为虚拟识别符的所述识别符,
向所述服务器提供所述虚拟识别符来作为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识别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由具有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迁移源主存储装置和具有所述迁移源副卷的迁移源副存储装置构成,
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由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构成,
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在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中创建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在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中创建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访问路径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后,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开始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复制,
在所述复制结束前,开始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复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执行所述步骤的过程中,
所述迁移源主卷和所述迁移源副卷维持着在所述迁移源副卷中始终存储有所述迁移源主卷的复制数据的成对状态。
8.一种计算机系统,具有迁移源存储系统、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与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及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连接的服务器,所述计算机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具有迁移源主卷和迁移源副卷,在所述迁移源主卷和所述迁移源副卷处于在所述迁移源副卷中始终存储有所述迁移源主卷的复制数据的成对状态下,
所述计算机系统执行如下步骤:
(1)使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创建将所述迁移源主卷作为存储区域的迁移目的地主卷,和将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存储设备作为存储区域的迁移目的地副卷;
(2)使所述服务器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请求的发行目的地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
(3)在所述访问路径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后,使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复制,由此使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和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成为成对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系统使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执行如下步骤:
(4)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将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存储设备作为存储区域的目标卷迁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具有与所述迁移源主卷相同的识别符,
所述服务器是基于所述识别符将对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访问路径识别为所述迁移源主卷的替代路径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以删除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路径为条件,将对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访问请求的发行目的地切换为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迁移源存储系统由具有所述迁移源主卷的迁移源主存储装置和具有所述迁移源副卷的迁移源副存储装置构成,
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由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和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构成,
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在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存储装置中创建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在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存储装置中创建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访问路径切换至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后,所述迁移目的地存储系统开始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复制,
在所述复制结束前,开始将所述迁移目的地主卷的数据向所述迁移目的地副卷复制。
CN201480076359.5A 2014-04-22 2014-04-22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Active CN106030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4/061245 WO2015162684A1 (ja) 2014-04-22 2014-04-22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データ移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30500A true CN106030500A (zh) 2016-10-12
CN106030500B CN106030500B (zh) 2019-03-12

Family

ID=5327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6359.5A Active CN106030500B (zh) 2014-04-22 2014-04-22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718533B1 (zh)
CN (1) CN106030500B (zh)
DE (1) DE112014006156B4 (zh)
GB (1) GB2539340B (zh)
WO (1) WO2015162684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3489A (zh) * 2017-05-15 2017-09-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存储虚拟网关的存储级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7656705A (zh) * 2017-10-25 2018-02-0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和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704206A (zh) * 2017-10-09 2018-02-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迁移异构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153806A (zh) * 2016-11-30 2018-06-12 Ncr公司 数据迁移
CN108388599A (zh) * 2018-02-01 2018-08-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数据迁移及调用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415793A (zh) * 2017-02-09 2018-08-17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经由日志操作修改复制组的成员资格
CN109328331A (zh) * 2016-04-29 2019-02-12 网络存储技术公司 用于异步存储服务的自组织存储系统
CN110413213A (zh) * 2018-04-28 2019-11-05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CN111338941A (zh) * 2020-02-21 2020-06-26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30707A (zh) * 2020-07-10 2020-11-13 江苏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windows云迁移的盘符修正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1785A1 (ja) * 2015-11-12 2017-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計算機システム
WO2017208319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
JP6606235B1 (ja) * 2018-07-13 2019-11-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7212093B2 (ja) * 2021-03-25 2023-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移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10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US20120166736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storage apparatuses with both storage virtualization function and capacity virtualization function
CN102959498A (zh) * 2010-07-27 2013-03-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包括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及其管理方法
CN103052938A (zh) * 2010-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迁移系统和数据迁移方法
CN103176749A (zh) * 2006-09-29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迁移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管理服务器
US20140108475A1 (en) * 2012-10-11 2014-04-17 Hitachi, Ltd. Migration-destination file server and file system migration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44347A (en) 1990-09-24 1996-08-06 Emc Corporation Data storage system controlled remote data mirroring with respectively maintained data indices
US6101497A (en) 1996-05-31 2000-08-08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pendent and simultaneous access to a common data set
JP4124348B2 (ja) 2003-06-27 2008-07-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システム
JP2005190259A (ja) 2003-12-26 2005-07-14 Hitachi Ltd 複数世代のバックアップデータの管理
JP4963808B2 (ja) * 2005-08-05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憶制御システム
JP2007066154A (ja) * 2005-09-01 2007-03-15 Hitachi Ltd データをコピーして複数の記憶装置に格納する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JP4955996B2 (ja) 2005-09-20 2012-06-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ボリューム移行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7122531A (ja) * 2005-10-31 2007-05-17 Hitachi Ltd 負荷分散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5082310B2 (ja) * 2006-07-10 2012-1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データ移行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44332B2 (ja) 2006-10-30 2013-07-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データ保護方法
JP2009093316A (ja) * 2007-10-05 2009-04-30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仮想化方法
JP2009104421A (ja) * 2007-10-23 2009-05-14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アクセス装置
US8166264B2 (en) * 2009-02-05 2012-04-24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107A (zh) * 2004-07-15 2006-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计算机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系统的迁移方法
CN103176749A (zh) * 2006-09-29 2013-06-2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迁移方法、信息处理系统及管理服务器
CN102959498A (zh) * 2010-07-27 2013-03-0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包括向外扩展型存储系统的存储系统群及其管理方法
CN103052938A (zh) * 2010-10-14 2013-04-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迁移系统和数据迁移方法
US20120166736A1 (en) * 2010-12-22 2012-06-28 Hitachi, Ltd. Storage system comprising multiple storage apparatuses with both storage virtualization function and capacity virtualization function
US20140108475A1 (en) * 2012-10-11 2014-04-17 Hitachi, Ltd. Migration-destination file server and file system migration method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8331A (zh) * 2016-04-29 2019-02-12 网络存储技术公司 用于异步存储服务的自组织存储系统
CN109328331B (zh) * 2016-04-29 2022-03-08 Netap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异步存储服务的自组织存储系统
CN108153806B (zh) * 2016-11-30 2021-10-15 Ncr公司 数据迁移
CN108153806A (zh) * 2016-11-30 2018-06-12 Ncr公司 数据迁移
CN108415793A (zh) * 2017-02-09 2018-08-17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经由日志操作修改复制组的成员资格
CN108415793B (zh) * 2017-02-09 2021-10-29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经由日志操作修改复制组的成员资格
CN107193489A (zh) * 2017-05-15 2017-09-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存储虚拟网关的存储级数据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7704206A (zh) * 2017-10-09 2018-02-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在线迁移异构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704206B (zh) * 2017-10-09 2020-09-1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迁移异构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656705A (zh) * 2017-10-25 2018-02-0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和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56705B (zh) * 2017-10-25 2020-10-2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和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388599A (zh) * 2018-02-01 2018-08-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数据迁移及调用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388599B (zh) * 2018-02-01 2022-08-0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数据迁移及调用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0413213A (zh) * 2018-04-28 2019-11-05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CN110413213B (zh) * 2018-04-28 2023-06-27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CN111338941A (zh) * 2020-02-21 2020-06-26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38941B (zh) * 2020-02-21 2024-02-20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30707A (zh) * 2020-07-10 2020-11-13 江苏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windows云迁移的盘符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11930707B (zh) * 2020-07-10 2022-08-02 江苏安超云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windows云迁移的盘符修正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615619D0 (en) 2016-10-26
GB2539340A (en) 2016-12-14
CN106030500B (zh) 2019-03-12
JPWO2015162684A1 (ja) 2017-04-13
GB2539340B (en) 2021-03-24
DE112014006156B4 (de) 2023-05-04
JP5718533B1 (ja) 2015-05-13
DE112014006156T5 (de) 2016-11-24
WO2015162684A1 (ja) 2015-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30500A (zh) 存储系统的数据迁移方法
US10394662B2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storage apparatus migration method
CN105549904B (zh) 一种应用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迁移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03765372B (zh) 配置用于输入/输出操作的对象存储系统
CN103765371B (zh) 导出作为存储对象的逻辑卷的数据存储系统
JP5749803B2 (ja) 情報記憶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管理方法
CN106168884B (zh) 访问对象存储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EP2306320B1 (en) Server image migration
JP4990066B2 (ja) 論理ボリュームのペアを利用したデータ保存の方式を変更する機能を備えた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US8074090B2 (en) Storage system including plurality of storage apparatuses
CN109074297A (zh) 在同步复制的数据集中启用数据完整性检查和更快的应用恢复
CN105975210A (zh) 数据存储系统和数据存储控制方法
CN103620580A (zh) 用于数据副本的迁移的系统和方法
CN106133676A (zh) 存储系统
US11733874B2 (en) Managing replication journal in a distributed replication system
CN109313595A (zh) 跨平台复制
CN108874305A (zh) 用于存储区域网络(san)设备的对象覆盖
JP6227771B2 (ja) 論理ボリューム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6000391B2 (ja)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データ移行方法
JP6019169B2 (ja) 情報記憶システム
JP6201580B2 (ja)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ストレージ制御方法及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94797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の交換支援システム並びに交換支援方法
WO2014087465A1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ストレージ装置移行方法
CN103765370B (zh) 访问对象存储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JP2013069145A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