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8466B -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8466B
CN106028466B CN201510648452.5A CN201510648452A CN106028466B CN 106028466 B CN106028466 B CN 106028466B CN 201510648452 A CN201510648452 A CN 201510648452A CN 106028466 B CN106028466 B CN 1060284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ocessing equipment
link informatio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48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8466A (zh
Inventor
石村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028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8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84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25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 H04N2201/325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colour related metadata, e.g. colour, ICC profiles
    • H04N2201/32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n image, a page or a document colour related metadata, e.g. colour, ICC profiles relating to the rendering or output medium, device or process, e.g. monitor, paper or printer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终端包括连接单元、获取单元、存储器、检测器和发送单元。连接单元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终端连接至处理设备。获取单元获取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终端的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器存储用于第一通信信道的连接信息和标识信息,使得用于第一通信信道的连接信息与标识信息相关联。检测器检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发送单元在检测器检测到至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向处理设备发送当处理设备使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连接信息和标识信息经由与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连接至终端时使用的连接信息。

Description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PCT日本专利特表No.2008-51289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彼此充分靠近地放置其中的每一个装配有近场通信(NFC)装置的主设备和外围设备并且通过配对主设备和外围设备来建立无线网络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一种在诸如处理设备的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一对一无线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两个设备都装配有与无线通信单元不同的NFC通信单元并且通过将用于无线通信连接的连接信息作为NFC标签信息进行交换和共享来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技术是已知的。然而,为了使用这个技术,NFC通信单元是附加地必需的。另外,一种如下的技术也是已知的,即,其中,通过在处理设备连接至终端时将用于连接的信息存储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这二者中并且通过当在所述连接一旦被释放之后执行重新连接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这二者中的用于连接的所述信息来建立连接,用户执行来建立连接的过程(用于按按钮的过程、用于输入字符串信息并且交换连接信息的过程等)被省略的。在所述处理设备是多个用户的终端连接至并且被使用的共享设备的情况下,所述处理设备可能不能够存储是特定数量的连接信息的连接信息,所述特定数量对应于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终端的数量。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当在所述处理设备和终端彼此连接之后第二次和后续更多次建立连接时即使在连接信息未被存储在处理设备中的情况下也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连接单元、获取单元、存储器、检测器和发送单元的终端。所述连接单元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终端连接至处理设备。所述获取单元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所述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当所述处理设备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使用的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并且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连接信息的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网际协议地址,并且所述发送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统一资源定位符,并且所述发送单元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指示用来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传送加密信息的密钥的密钥信息,以及用来生成所述密钥的通行短语。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没有来自所述处理设备的对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连接的响应持续预定时段的情况下,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连接单元、供应单元和接收单元的处理设备。所述连接单元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终端。所述供应单元将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终端。所述接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所述连接单元使用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七方面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并且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终端接收包括所述连接信息的电子邮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七方面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网际协议地址,并且所述接收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根据所述第七方面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标识信息是统一资源定位符,并且所述接收单元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还包括检测器的根据所述第七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处理设备。所述检测器在存储在所述处理设备的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丢失的情况下,检测到至所述终端的所述连接断开。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使所述存储器存储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并且所述连接单元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还包括接受单元和执行单元的根据所述第七至第十一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处理设备。所述接受单元在所述处理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从所述终端接受用于执行处理的命令。所述执行单元根据由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命令来执行所述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终端和处理设备的处理系统。所述终端包括第一连接单元、获取单元、存储器、检测器和发送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使用第一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终端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所述获取单元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所述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当所述处理设备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使用的第二连接信息。所述处理设备包括第二连接单元、供应单元、接收单元、接受单元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所述供应单元将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终端。所述接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连接信息。所述接受单元在所述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从所述终端接受用于执行处理的命令。所述执行单元根据由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命令来执行所述处理。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使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计算机连接至处理设备;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执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检测操作;以及在检测到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当所述处理设备使用所存储的连接信息和所存储的标识信息来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计算机时使用的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计算机连接至终端;将所述计算机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所述终端;以及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所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所述计算机使用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连接至所述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一方面和第十三至第十五方面,当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彼此连接之后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时,即使在连接信息未被存储在所述处理设备中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二和第八方面,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可以交换电子邮件的环境中,当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彼此连接之后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时可以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三和第九方面,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可以使用TCP/IP与彼此进行通信的环境中,当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彼此连接之后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时可以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四和第十方面,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可以使用HTTP与彼此进行通信的环境中,当在所述处理设备和所述终端彼此连接之后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时可以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五方面,可以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传送加密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六方面,在在预定时段内存在响应的情况下,不必经由所述第二通信信道发送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七方面,不必在所述连接断开之后存储当所述处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时由所述处理设备使用的所述连接信息,直到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七方面,在当所述处理设备使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时由所述处理设备使用的所述连接信息丢失的情况下,可以接收所述连接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第十二方面,当第二次以上建立到发出用于处理的命令的所述终端的连接时可以减小用户的操作负担。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配置的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终端的配置的图;
图3是用于描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内容的图;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的图;
图5是用于描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内容的图;
图6是例示了图像形成系统的功能配置的图;
图7是用于描述图像形成系统中的用于初始连接的操作的顺序图;
图8是用于描述图像形成系统中的第二次以上的连接操作的顺序图;以及
图9是用于描述修改的图像形成系统中的第二次以上的连接操作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示例性实施方式
1-1.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的配置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9的整体的配置的图。如图1所例示的,图像形成系统9包括终端1、图像形成设备2、邮件服务器设备4以及将终端1、图像形成设备2和邮件服务器设备4连接至彼此的通信线路3。
终端1无线地连接至通信线路3。图像形成设备2和邮件服务器设备4以有线方式连接至通信线路3。终端1、图像形成设备2和邮件服务器设备4经由通信线路3彼此传送信息。
另外,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被配置为使得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能够在不使用通信线路3的情况下彼此直接地并且无线地传送信息。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在不使用通信线路3的情况下与彼此直接地并且无线地进行通信的通信信道被称作“第一通信信道P1”。也就是说,第一通信信道P1是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在没有插置在其之间的任何其它设备的情况下连接的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信道。作为这样的无线通信技术,被称作Wi-Fi的通信方法是已知的。
相比之下,终端1经由通信线路3与图像形成设备2进行通信的通信信道被称作“第二通信信道P2”。注意,一般而言,终端1与通信线路3之间的连接被接入点装置(未例示)延迟,并且路由器装置等(未例示)被布置在从通信线路3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处。也就是说,第二通信信道P2是经过通信线路3和多个其它装置的通信信道。
图像形成设备2是接受由终端1发出的命令并且根据该命令形成图像的图像输出装置。注意,图像形成系统9可以包括多个终端1、多个图像形成设备2和多个邮件服务器设备4。
1-2.终端的配置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定终端1的配置的图。控制器1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并且通过使用读出和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器12中的计算机程序(在下文中被简称为程序)的CPU来控制终端1的各种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16是基于例如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电路,并且与图像形成设备2的第三通信单元26一起形成第一通信信道P1。另外,第一通信单元16有用于接收从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的标识信号(信标)的功能。
第二通信单元13是基于例如长期演进(LTE)等的无线通信电路,并且将终端1连接至通信线路3。第二通信单元13与图像形成设备2的第四通信单元23一起形成第二通信信道P2。
操作单元14包括用于发出各种命令的诸如操作按钮等的执行机构,接受由用户执行的操作,并且将与操作的内容对应的信号供应给控制器11。操作单元14还可以包括用来与图像形成设备2一起建立第一通信信道P1的按钮。
显示器15有液晶显示器,并且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显示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信息等。另外,显示器15可以与操作单元14一起形成触摸面板。
存储器12是诸如固态驱动器等的大容量存储器,并且存储控制器11的CPU读取的程序。另外,存储器12存储终端1的MAC地址121,并且包括其中存储了地址信息122和连接信息123的区域。
图3是用于描述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内容的图。MAC地址121是指示终端1它本身的物理地址的标识信息,并且在这里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地址信息122是从终端1使用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的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的电子邮件地址,并且是表示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子邮件地址。连接信息123是当终端1使用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2时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连接信息123例如包括用来标识第一通信信道P1的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在第一通信信道P1中的角色(特定连接的所有者或客户端)、通信对象的MAC地址(物理地址)、经由第一通信信道P1发送和接收加密信息所必需的主密钥或临时密钥、用来生成密钥的通行短语等。
1-3.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2的配置的图。控制器21包括CPU、ROM和RAM,并且通过使用读出和执行存储在ROM或存储器22中的程序的CPU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的各种单元。
第三通信单元26是基于例如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通信电路,并且与终端1的第一通信单元16一起形成第一通信信道P1。另外,第三通信单元26有用于向在第三通信单元26附近的其它通信单元发送标识信号的功能。
第四通信单元23是将图像形成设备2连接至通信线路3的有线通信电路。第四通信单元23与终端1的第二通信单元13一起形成第二通信信道P2。注意,第四通信单元23还可以是将图像形成设备2连接至通信线路3的无线通信电路。
操作单元24包括用于发出各种命令的诸如操作按钮等的执行机构,接受由用户执行的操作,并且将与操作的内容对应的信号供应给控制器21。操作单元24还可以包括用来与终端1一起建立第一通信信道P1的按钮。
显示器25有液晶显示器,并且在控制器21的控制下显示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信息等。另外,显示器25可以与操作单元24一起形成触摸面板。
图像形成单元27通过在控制器21的控制下使用电子照相系统来使色调剂定影在诸如纸张的介质上而形成图像。
存储器22包括只读的ROM和可重写的RAM。存储器22的ROM存储控制器21的CPU读取的程序、图像形成设备2的MAC地址21和地址信息222。存储器22的RAM是其中存储的信息在电力被切断时丢失的存储区域,并且包括用于存储连接信息序列223的区域。注意,存储器22的ROM还可以包括为可重写的并且即使在电力被切断之后也保持它存储的信息的存储器,诸如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固态驱动器等。
图5是用于描述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内容的图。MAC地址221是指示图像形成设备2它本身的物理地址的标识信息,并且在这里是MAC地址。
地址信息222是用来使得图像形成设备2有可能通过第二通信信道P2接收信息的标识信息,并且具体地是图像形成设备2它本身的电子邮件地址。当发送了具有在地址信息222中描述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地址的电子邮件时,该电子邮件被存储在位于第二通信信道P2上的邮件服务器设备4的邮件池中。图像形成设备2例如周期性地检索如寻址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子邮件这样的存储在邮件服务器设备4中的电子邮件。当图像形成设备2经由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终端1时,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向终端1发送地址信息222。已接收到地址信息222的终端1将地址信息222的内容存储在地址信息122中。终端1使用所存储的地址信息122来经由第二通信信道P2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电子邮件。
连接信息序列223是其中在每终端1基础上布置连接信息的队列,当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多个终端1(通信对象)时,该连接信息变得必要。图5所例示的连接信息序列223包括优先级表2231和连接信息2232。优先级表2231包括用于标识从图像形成设备2到多个终端1的连接的ESS-ID。优先级排名和特定连接信息2232被分配给ESS-ID中的每一个。连接信息2232中描述的连接信息是图像形成设备2需要建立由对应ESS-ID标识的连接的信息,并且除在第一通信信道P1中的角色和通信对象的MAC地址之外,与终端1(通信对象)的连接信息相同。
例如,当存储器22的RAM中的可记录区域的大小变得小于预定阈值时,去除与具有优先级表2231中描述的最低优先级的项对应的连接信息,并且这个去除是按照优先级的升序执行的。另外,当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力被切断时,存储在存储器22的RAM中的连接信息序列223被删除。
1-4.图像形成系统的功能配置
图6是例示了图像形成系统9的功能配置的图。终端1的控制器1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中的程序而用作连接单元111、获取单元112、发送单元113、生成单元114和检测器115。图像形成设备2的控制器2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程序而用作连接单元211、供应单元212、接收单元213、生成单元214和检测器215。
生成单元114根据使用操作单元14执行的操作来开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与图像形成设备2传送信息,并且生成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建立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所必需的连接信息123。所生成的连接信息123被存储在存储器12中。
连接单元111使终端1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P1使用连接信息123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2。
获取单元112获取作为图像形成设备2的标识信息的地址信息222,使得地址信息222与当终端1使用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2时由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的连接信息相关联。获取单元112将所获取的地址信息222作为地址信息122存储在存储器12中。
检测器115检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检测器115例如通过监测第一通信单元16来检测至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
检测器115还可以在在预定时间段内没有来自图像形成设备2的对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的连接的响应的情况下检测到至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具体地,例如,当作为第一通信单元16的监测的结果在特定时间段内没有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时,检测器115检测到至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至少暂时断开。这里,检测器115向连接单元111发送命令并且使连接单元111从图像形成设备2请求连接。在等待对这个请求的响应达预定时间段之后,当没有响应时,检测器115检测到至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
当检测器115检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时,发送单元113使用地址信息122经由第二通信信道P2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与由获取单元112获取的地址信息122对应的连接信息。这里,如由图6中的虚线所指示的,由发送单元113发送的连接信息可以是与地址信息122对应的连接信息123以及用于设备并且从终端1的MAC地址121生成的连接信息124。
用于设备的连接信息124在内容方面与当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建立到终端1的连接时由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的连接信息2232相同。具体地,用于设备的连接信息124是通过将连接信息123的“通信对象的MAC地址”重写为存储在终端1的MAC地址121中的内容并且将“角色”重写为关于通信对象的信息而获得的信息。当连接信息123的“角色”是“客户端”时,关于通信对象的信息例如不是“客户端”而是“所有者”。
另外,发送单元113还可以使连接信息123与终端1的MAC地址121相关联并且将连接信息123和MAC地址121发送到图像形成设备2。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2可以从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123和所接收到的终端1的MAC地址121生成将被添加到连接信息序列223的连接信息2232。
生成单元214根据使用操作单元24执行的操作来开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与终端1传送信息,并且生成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建立到终端1的连接所必需的连接信息2232。所生成的连接信息2232与包括在优先级表2231中的ESS-ID中的任何一个相关联,使得被包括在连接信息序列223中,并且被存储在存储器22中。
连接单元211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P1使用连接信息序列223连接至终端1。
供应单元212使图像形成设备2的地址信息222(标识信息)与当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终端1时由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的连接信息2232相关联,并且将图像形成设备2的地址信息222供应给终端1。
检测器215检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终端1的连接断开。检测器215例如通过监测第三通信单元26而检测至终端1的连接断开。
另外,在检测器215监测存储器22并且连接信息序列223已从图像形成设备2丢失的情况下,检测器215可以检测到至终端1的连接断开。
在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终端1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接收单元213使用由供应单元212供应的地址信息222并且经由第二通信信道P2从终端1接收与地址信息222对应的连接信息。然后,当检测器215检测到至终端1的连接断开时,接收单元215将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存储在存储器22的连接信息序列223中。
1-5.图像形成系统的操作
(1)用于初始连接的操作
图7是用于描述图像形成系统9中的用于初始连接的操作的顺序图。当终端1首次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2时,图像形成系统9使用终端1的操作单元14和图像形成设备2的操作单元24。用户按下设置在终端1的操作单元14处的按钮(步骤S101),并且然后在预定时间段(例如,几十秒)内按下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2处的按钮(步骤S102)。
注意,可以在步骤S102之后执行步骤S101。使用按钮建立的这个初始连接被认为具有高级别的安全性,因为用户在预定时间段内执行操作并且在之间存在有一定距离的两个装置(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之间建立一对一连接,使得两个装置中的一个的无线信号到达另一个装置并且反之亦然。
对于初始连接,可以使用其中输入了所谓的个人标识号码(PIN)码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其中用户将PIN码输入到要在预定时间段内彼此连接的两个装置之一中并且建立连接的方法,所述PIN码由两个装置中的另一个装置使用随机数等生成。
其按钮已被按下的终端1向在终端1附近的其它终端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103)。探测请求是对于用来标识连接的标识信息的请求,并且具体地被用来请求ESS-ID。靠近终端1存在并且已接收到以上描述的探测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向终端1发送包括ESS-ID的探测响应(步骤S104)。
已接收到探测响应的终端1根据这个探测响应来识别连接的ESS-ID,并且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对于组所有者(GO)协商的请求(GO协商请求)(步骤S105)。这里,因为图像形成设备2被设定为连接的所有者,所以已接收到这个GO协商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向终端1发送指示图像形成设备2成为所有者的响应(GO协商响应)(步骤S106)。
已接收到GO协商响应的终端1设定连接信息123使得终端1成为客户端,并且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彼此交换有关加密方案的设定(步骤S107)。
接下来,图像形成设备2从第三通信单元26发送标识信号(步骤S108),并且已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6接收到这个标识信号的终端1发送使得图像形成设备2对它本身执行认证的认证请求(步骤S109)。已接收到认证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在步骤S107中通过交换获得的设定来对于到终端1的连接执行认证,并且向终端1发送指示认证结果的认证响应(步骤S110)。
已接收到认证响应的终端1在认证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关联请求(步骤S111)。关联请求是用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建立加密连接的请求。已接收到关联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向终端1发送其内容是对关联请求的响应的关联响应(步骤S112)。
然后,在执行了被称作四方握手(4方握手)的过程(步骤S113)之后,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彼此连接。这里,为了连接,生成了终端1需要的连接信息和图像形成设备2需要的连接信息。终端1将所生成的连接信息作为连接信息123存储在存储器12中(步骤S114)。图像形成设备2通过将所生成的连接信息作为连接信息2232添加到连接信息序列223来将所生成的连接信息存储在存储器22中(步骤S115)。可以在步骤S115之后执行步骤S114。
图像形成设备2使图像形成设备2的地址信息222与所生成的连接信息巷关联,并且将地址信息222供应给终端1(步骤S116)。已接收到地址信息222的终端1将地址信息222作为地址信息122存储在存储器12中(步骤S117)。
(2)用于第二次以上的连接操作
图8是用于描述图像形成系统9中的第二次以上的连接操作的顺序图。当用户操作操作单元24并且切断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力(断电状态)(步骤S201)时,从图像形成设备2的存储器22中删除连接信息序列223。即使当用户在已切断电力之后操作图像形成设备2的操作单元24并且接通电力(供电状态)(步骤S202)时,也不恢复在已切断电力之前存储的连接信息序列223的内容。
终端1检测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由于图像形成设备2的断电而至少暂时断开。这里,终端1向在终端1附近的其它终端发送探测请求(步骤S203)。靠近终端1存在并且已接收到以上描述的探测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向终端1发送包括ESS-ID的探测响应(步骤S204)。
已接收到探测响应的终端1根据这个探测响应来识别连接的ESS-ID。在确定了所识别的ESS-ID是用于先前连接的ESS-ID的情况下,终端1向已发送探测响应的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邀请请求(步骤S205)。邀请请求是对已经被建立的连接(其被称作连接组)的邀请,并且是对用于参与连接组的目标装置的请求。
已接收到邀请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在存储器22的连接信息序列223中搜索图像形成设备2被邀请到的连接组。然而,因为在断电之前存储的连接信息序列223的内容由于断电而丢失,所以图像形成设备2不对邀请请求做出响应。终端1执行关于在邀请请求的发送之后是否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超时确定(步骤S206)。
在确定了在邀请请求的发送之后预定时间段已经过去的情况下,终端1确定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终端1使用在步骤S117中存储的地址信息122并且通过第二通信信道P2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与地址信息122对应的连接信息(步骤S207)。具体地,地址信息122是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子邮件地址,并且这个发送是包括连接信息的电子邮件的发送。
经由第二通信信道P2从终端1发送的电子邮件被保存在邮件服务器设备4的邮件池中(参见图1)。图像形成设备2例如从邮件池中周期性地提取寻址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电子邮件,进而电子邮件到达图像形成设备2。
已接收到电子邮件的图像形成设备2将包括在该电子邮件中的连接信息添加到连接信息序列223并且存储该连接信息(步骤S208)。
终端1在电子邮件的发送之后向图像形成设备2重新发送邀请请求(步骤S209)。因为已接收到邀请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再次存储连接信息,所以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其内容是对邀请请求的响应的邀请响应(步骤S210)。结果,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共享在初始连接中设定的有关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的角色、加密方案等的设定。
接下来,图像形成设备2从第三通信单元26发送标识信号(步骤S211),并且已使用第一通信单元16接收到这个标识信号的终端1发送使得图像形成设备2对它本身执行认证的认证请求(步骤S212)。已接收到认证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使用到在步骤S210中发送邀请响应结束时共享的设定等来对于到终端1的连接执行认证,并且向终端1发送指示认证结果的认证响应(步骤S213)。
已接收到认证响应的终端1在认证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关联请求(步骤S214)。已接收到关联请求的图像形成设备2对关联请求做出响应(步骤S215)。然后,在执行了四方握手(步骤S216)之后,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彼此连接。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操作,当用户在初始连接中执行诸如按钮的按下这样的操作一次时,终端1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2并且用户不必在初始连接断开之后执行附加操作以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因此,减小了用户的操作负担并且改进了用户操作的方便。另外,诸如近场通信(NFC)装置的特殊装置不必被安装在以上所描述的终端1和图像形成设备2中。
2.修改例
上面已经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如在下文中一样修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内容。另外,还可以组合以下修改例中的一些或全部。
2-1.修改例1
在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确定了在邀请请求的发送之后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终端1确定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到图像形成设备2的连接断开,并且终端1使用地址信息122通过第二通信信道P2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连接信息。然而,终端1可以在不用确定是否已经过去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发送以上描述的连接信息。
图9是用于描述在这个修改例中在图像形成系统9中第二次以上的连接操作的顺序图。图9中的从步骤S301到步骤S304的操作与图8中的从步骤S201到步骤S204的操作相同。
这里,代替步骤S205的邀请请求的发送,终端1参照存储器12的地址信息122来确定图像形成设备2的地址信息是否被描述(步骤S306)。然后,在确定了在地址信息122中描述了图像形成设备2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终端1使用地址信息122并且通过第二通信信道P2向图像形成设备2发送与地址信息122对应的连接信息(步骤S307)。
继步骤S307之后从步骤S308到步骤S316的操作与图8中的从步骤S208到步骤S216的操作相同。根据这个操作,对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P1在终端1与图像形成设备2之间的连接,用户不必执行附加操作以第二次以上建立连接,减小了用户的操作负担,并且改进了用户操作的方便。另外,因为超时确定所需要的时间段是不必要的,所以缩短了整个过程。
2-2.修改例2
图1所例示的图像形成设备2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7;然而,图像形成设备2可以包括用于发送命令以使另一图像形成设备形成图像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2可以是不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7的处理设备。此外,由这个处理设备执行的处理不限于图像的形成。例如,处理设备可以根据由终端1发出的命令来执行用于读取形成在介质等上的图像的过程。
注意,通过从图像形成系统9中排除以上描述的“另一图像形成设备”而获得的部分被解释为包括终端1以及从终端1接受用于执行特定处理的命令并且根据该命令执行该特定处理的处理设备的处理系统。
2-3.修改例3
在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电子邮件地址被用作图像形成设备2(处理设备)的地址信息222(标识信息)的示例;然而,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不限于电子邮件地址并且还可以是用于第二通信信道的处理设备的地址信息。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例如用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议(IP)的IP地址或用于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终端可以使用这些通信协议经由第二通信信道向由以上描述的地址信息标识的处理设备传送连接信息。
2-4.修改例4
由终端1的控制器11和图像形成设备2的控制器21执行的程序可以被设置在其中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状态下。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磁带或磁盘的磁记录介质、诸如光盘的光学记录介质、磁光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另外,还可以经由因特网等下载这些程序。注意,除CPU以外的各种装置可以作为控制器被应用,所述控制器的示例被例示为以上所描述的控制器11和控制器21。例如,使用了专用处理器等。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面描述已被提供用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它不旨在为穷尽的或者不旨在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实施方式被选择和描述以便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各种实施方式并且利用如适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终端连接至处理设备;
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
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检测器,该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以及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至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将所述连接信息从所述终端发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连接信息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并且
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包括所述连接信息的电子邮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网际协议地址,并且
所述发送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连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统一资源定位符,并且
所述发送单元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向所述处理设备发送所述连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指示用来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传送加密信息的密钥的密钥信息,以及用来生成所述密钥的通行短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中,在没有来自所述处理设备的对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连接的响应持续预定时段的情况下,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至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
7.一种处理设备,该处理设备包括:
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终端;
供应单元,该供应单元将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终端;
检测器,该检测器在存储在所述处理设备的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由于被从所述处理设备中删除而丢失的情况下检测到至所述终端的连接断开;以及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其中,所述连接单元使用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电子邮件地址,并且
所述接收单元从所述终端接收包括所述连接信息的电子邮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网际协议地址,并且
所述接收单元使用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标识信息是统一资源定位符,并且
所述接收单元使用超文本传送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其中
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连接断开的情况下,所述接收单元使所述存储器存储接收到的连接信息,并且
所述连接单元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所述处理设备还包括:
接受单元,该接受单元在所述处理设备通过所述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从所述终端接受用于执行处理的命令;以及
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根据由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命令来执行所述处理。
13.一种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
终端;以及
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该第一连接单元使用第一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终端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
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终端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
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检测器,该检测器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以及
发送单元,该发送单元在所述检测器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至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将第二连接信息从所述终端发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信息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并且
所述处理设备包括:
第二连接单元,该第二连接单元使用所述第二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供应单元,该供应单元将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处理设备的所述终端,
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二连接信息,
接受单元,该接受单元在所述处理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连接至所述终端时从所述终端接受用于执行处理的命令,以及
执行单元,该执行单元根据由所述接受单元接受的所述命令来执行所述处理,其中
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使用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连接信息将所述处理设备连接至所述终端。
14.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计算机连接至处理设备;
获取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所述处理设备的标识信息;
存储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和所述标识信息,使得用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的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执行用于检测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的检测操作;以及
在检测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至所述处理设备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将所述连接信息从所述计算机发送到所述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连接信息与所存储的标识信息相关联。
15.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连接信息通过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信道将计算机连接至终端;
将所述计算机的标识信息供应给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连接至所述计算机的所述终端;
在存储在所述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的所述连接信息由于被从所述计算机中删除而丢失的情况下检测到至所述终端的连接断开;以及
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到所述终端的连接断开的情况下,经由与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不同的第二通信信道从所述终端接收所述连接信息,其中,所述连接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
其中,所述计算机使用所接收到的连接信息连接至所述终端。
CN201510648452.5A 2015-03-24 2015-10-09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Active CN1060284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1407 2015-03-24
JP2015061407A JP6485153B2 (ja) 2015-03-24 2015-03-24 端末、処理装置、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466A CN106028466A (zh) 2016-10-12
CN106028466B true CN106028466B (zh) 2019-08-09

Family

ID=56976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48452.5A Active CN106028466B (zh) 2015-03-24 2015-10-09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8237B2 (zh)
JP (1) JP6485153B2 (zh)
CN (1) CN1060284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5982B (zh) * 2018-12-14 2020-12-18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188426A (ja) * 2019-05-17 2020-11-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JP7115498B2 (ja) * 2020-03-17 2022-08-0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接続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140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CN103686586A (zh) * 2013-12-11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67787A2 (en) * 2000-03-03 2001-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ipating in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635508A1 (en) 2004-09-08 2006-03-1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ecure pair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8352323B2 (en) * 2007-11-30 2013-01-08 Blaze Mobile, Inc. Conducting an online payment transaction using an NFC enabl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7202001A (ja) * 2006-01-30 2007-08-09 Kyocera Corp 携帯通信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40121890A1 (en) * 2007-04-10 2014-05-01 Anil Gercekci Apparatuses, Systems, Software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Interaction with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JP4948431B2 (ja) * 2008-01-18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175079B2 (en) * 2009-03-27 2012-05-0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establish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240055B2 (ja) * 2009-05-07 2013-07-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サーバ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9021084B2 (en) * 2009-10-22 2015-04-28 Xerox Corporation Network device discovery
JP5351360B2 (ja) * 2011-09-09 2013-11-27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映像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送信装置
MY165315A (en) * 2012-03-26 2018-03-21 Nextwave Tech Sdn Bhd Method of seamless policy based network discovery, selection and switching
US20140013100A1 (en) * 2012-07-05 2014-01-09 Martin M. Menzel Establish bidirec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visual codes
US20140156375A1 (en) * 2012-12-04 2014-06-05 CCE Credit Card Enterpris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coupons over a payment processing network
JP2014158255A (ja) * 2013-01-16 2014-08-28 Ricoh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25236B2 (en) * 2013-06-07 2015-09-01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channel switching
WO2015060876A1 (en) * 2013-10-25 2015-04-30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ecure connection for wireless devices via network records
US20150163841A1 (en) * 2013-12-11 2015-06-11 Lenovo (Beijing)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94783B2 (en) * 2015-01-16 2017-10-17 Jeffrey Huang Machine-to-machine visual code genera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2140A (zh) * 2010-03-26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设备
CN103686586A (zh) * 2013-12-11 2014-03-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8466A (zh) 2016-10-12
JP2016181826A (ja) 2016-10-13
JP6485153B2 (ja) 2019-03-20
US10368237B2 (en) 2019-07-30
US20160286530A1 (en) 2016-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92739C2 (ru) Оптимизированное согласование параметров при радиочастотной идентификации
EP1628445A1 (en) Common encryption key in an ad hoc network
US20160054962A1 (en) Method of setting wireless connection vi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09154890A (zh) 软件更新装置及软件更新系统
JP647144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90595C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进程控制方法
JP6480677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345451A (ja) 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EP185025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ple smart card sessions
KR101332813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의 무선 접속 채널의 형성 방법
MXPA04005736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descargar informacion usando un representante.
JP2013517659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動作方法
JP2017028458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028466B (zh) 终端、处理设备、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KR101168272B1 (ko) 엔에프씨 티켓 발급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2346751B (zh) 应用程序的安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18109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982312B1 (ko) 서버 지원을 이용한 다중 단말 간의 와이파이 다이렉트 그룹 형성 방법
EP3345361B1 (en)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using a global unique identifier
JP2008205520A (ja) データ転送方法、転送指示用通信端末装置、転送制御用通信端末装置、転送指示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転送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KR100455868B1 (ko)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13582B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5103996A (ja) 通信統合システム
US896529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processing control of multip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streams by an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JP6465602B2 (ja) 情報供給装置、及び情報供給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