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7450B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27450B CN106027450B CN201610620951.8A CN201610620951A CN106027450B CN 106027450 B CN106027450 B CN 106027450B CN 201610620951 A CN201610620951 A CN 201610620951A CN 106027450 B CN106027450 B CN 1060274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de
- frequency band
- subcarrier
- weight factor
- subcarrier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9469 WD repeat and HMG-box DNA-binding protein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097421 WD repeat and HMG-box DNA-binding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1—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involving interference determination or cance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方法中包括: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子载波进行分组滤波处理,减少了各个节点的带外泄露,进而抑制了节点间的干扰。并且,通过对节点间的相邻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进行调制,有效抑制了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自组织网络是由多个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其具有多跳、临时性组网等特点,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快速构建起一个移动通信网络,并不需要现有基础网络的支持(如军事通信、应急通信等特殊场景应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地位平等,无需设置任何中心控制节点,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多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完成信息传输。然而,由于OFDM技术采用了方波作为基带波形,子载波旁瓣较大,从而在各子载波不能严格保证同步的情况下,使得相邻子载波之间的干扰比较严重,即节点内部的子载波之间存在干扰。此外,由于各节点所处环境略有区别,使得各节点频率特性不同,致使不同节点之间由于频率特性差异造成相互干扰。也就是说,在节点内部以及节点之间均存在干扰。
现有技术中,针对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采用了基于OFDM技术的干扰自消除方案。具体地,可以将OFDM系统的所有子载波进行分组,进而对系统中的每对子载波进行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自消除调制,从而达到抑制节点内子载波间干扰的目的。但是,该方案中虽然对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进行了抑制,但针对不同节点之间存在的干扰并不能进行有效的抑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同时抑制节点内部与节点间的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包括:
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较佳地,所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为-1。
较佳地,所述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较佳地,所述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
t=x*f
其中,所述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所述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所述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滤波模块,用于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调制模块,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第一调制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第二调制子单元,用于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较佳地,所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为-1。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较佳地,所述滤波模块,具体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
t=x*f
其中,所述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所述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方法中包括: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将子载波进行分组,可有效利用自组织网络中的空白频带,提高频带利用率。通过对子载波进行分组滤波处理,减少了各个节点的带外泄露,进而抑制了节点间的干扰。并且,通过对节点间的相邻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进行调制,有效抑制了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中某一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的频谱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中分组滤波处理后的子载波频带的频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干扰抑制方法中的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干扰抑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4节点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图6(b)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8节点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图7(a)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3/4中段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图7(b)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15/16中段系统误码性能分析;
图8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载波频率偏移CFO估计性能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为该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
例如,当自组织网络中有M个节点时,M>1,可以预先为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即根据节点所需的子载波的数量,将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完整频带中的N个子载波进行分组,分为M个子载波频带,其中,N>M,各个子载波频带与各个节点之间一一对应,且每个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的子载波的数量即为该节点传输信息所需子载波的数量。也就是说,可将多个节点所占用的较窄频带整合在一个完整频带中传输信息。通过将子载波进行分组,可有效利用自组织网络中的空白频带。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其中,发送节点可以是该自组织网络中任一个作为发送端的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交互,且自组织网络中的其中一个节点既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上述发送节点即为自组织网络中作为发送端的节点。相应地,接收节点为自组织网络中作为接收端的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节点可以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将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携带的信息中的信息符号调制到一组相邻子载波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权重因子可以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可以为-1,以将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携带的信息中的信息符号调制到一组相邻子载波上后,使由两个相邻子载波产生的内部干扰将会相互抵消。具体地,在OFDM系统中,假设子载波频率偏移为ε,则接收节点接收的信息可表示为:
其中,X(k)为发送节点发送的信息,nk为本子载波内的信道随机干扰噪声,N为本节点内子载波的数量,C(m-k)表示两个子载波间的干扰系数,其可表示为:
由接收节点接收的信息表达式可知,接收的信息里存在子载波内的信道随机干扰噪声nk。同时,由于载波频率偏移ε的存在,导致存在了干扰系数,如果干扰系数太大,将会大大增加其他子载波对本载波的干扰。也就是说,两个相邻子载波之间的干扰的抑制,既要抑制存在子载波内部的信道随机干扰噪声,也应抑制其他子载波对本载波的干扰。
为抑制子载波内的信道随机干扰噪声nk,发送节点对每对相邻的子载波选择最简单的权重因子1和-1进行调制,即选取第一权重因子为1,第二权重因子为-1。则发送节点发送的信息可表示为X(1)=-X(0),X(3)=-X(2),……,X(N-1)=-X(N-2),与发送节点相应的接收接收节点接收的第k及k+1路子载波的信息为:
接收节点对以第一权重因子1和第二权重因子-1接收到的信息作减法运算,则得到相应的接收信息为:
由接收节点的接收信息表达式可知,子载波内的信道随机干扰噪声为nk-nk-1,与发送节点处的干扰噪声nk相比,已经大大减小。而且,子载波间干扰系数C′(m-k)变为:C′(m-k)=-C(m-k+1)+2C(m-k)-C(m-k-1),C′(m-k)与原有子载波间干扰系数C(m-k)相比也有大幅度降低,相应的减少了其他子载波对本载波的干扰。
也就是说,以第一权重因子1和第二权重因子-1,将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携带的信息中的信息符号调制到一组相邻子载波上后,不仅由两个相邻子载波产生的内部干扰将会相互抵消,即子载波间干扰将大幅度减少,而且在接收节点采用这种方法解调后的干扰系数还会变得更小,能够进一步减少其他子载波对本载波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权重因子”中的“第一”和“第二权重因子”中的“第二”,仅仅用于从命名上区分两类权重因子,并不具有任何限定意义。
当然,第一权重因子也可以为2、3等,相应的,第二权重因子为-2、-3等。
步骤S120,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具体地,带通滤波器可以包括升余弦滤波器等常见滤波器。
发送节点可以将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可以包括:
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
t=x*f
其中,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现有技术中未对子载波进行分组时,某一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的频谱图如图2(a)所示,通过本方案滤波处理后的子载波频带的频谱图如图2(b)所示,图2(b)中,250-350段中的子载波即为预先为该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分配的子载波。由图2(a)和图2(b)可知,通过对分组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减少了节点的带外泄露,这样便有效的抑制了节点之间的干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应用本实施例,通过对子载波进行分组滤波处理,减少了各个节点的带外泄露,进而抑制了节点间的干扰。并且,通过对节点间子载波进行干扰自消除,有效抑制了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以第一权重因子1和第二权重因子-1,将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携带的信息中的信息符号调制到一组相邻子载波上这种干扰自消除调制方法时,每个信息符号的传输就需要一组相邻子载波,即两个子载波,这样会造成频谱利用率的降低。而且,这种干扰自消除方法对边缘子载波抑制干扰的效果比较明显,对于非边缘子载波,采用这种干扰自消除方法和预定调制方法取得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预定调制方法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QAM)、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等调制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
为了增加频带利用率,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可以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S310,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具体地,边缘子载波即为在子载波频带中处于两侧边缘部分的子载波。例如,一个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有十六个子载波,则第一个子载波第二个子载波以及第十五个子载波和第十六个子载波可以称为边缘子载波。
边缘子载波的数量与节点参数有关,具体可依据现有技术中任一种识别边缘子载波的方法进行,本实施例不赘述。
步骤S320,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针对识别到的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具体地,可参照上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第二权重因子为-1的调制方法,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S330,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对于本节点内的非边缘子载波,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预定调制方法进行调制,具体调制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一样,本实施例不赘述。
步骤S340,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具体地,本步骤可与步骤S120中的操作过程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本实施例,通过识别边缘子载波,只对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进行调制,对于非边缘子载波,依旧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预定调制方法进行调制。这样不仅抑制了子载波之间的干扰,即节点内部的干扰,而且还避免了以第一权重因子1和第二权重因子-1,将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携带的信息中的信息符号调制到一组相邻子载波上后,造成的频谱利用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调制模块410,用于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滤波模块420,用于将所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通过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其中,所述调制模块410,包括:
识别子单元(图4中未示出),用于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第一调制子单元(图4中未示出),用于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第二调制子单元(图4中未示出),用于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其中,所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为-1。
所述装置还包括:
变换模块(图4中未示出),用于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其中,滤波模块420,具体用于:
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
t=x*f
其中,所述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所述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应用本实施例通过对子载波进行分组滤波处理,减少了各个节点的带外泄露,进而抑制了节点间的干扰。并且,通过对节点间子载波进行干扰自消除,有效抑制了节点内子载波间的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应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抑制方法的自组织网络的系统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假设该自组织网络中有M个节点,N个子载波,预先将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完整频带中的N个子载波进行分组,分为M个子载波频带,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则信息传输过程为:
各个发送节点识别本节点内的边缘子载波;各个节点针对本节点内的边缘子载波,采用干扰自消除方法进行调制,干扰自消除方法即为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的方法,针对本节点内的非边缘子载波,采用预定调制方法进行调制;各个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信息经过N点IFFT运算后,通过各个节点对应通带的带通滤波器滤波处理并发送。
发送节点发送的信息经过时域加权后通过信道即进入接收节点。接收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首先进行串并变换及FFT变换,由于子载波频带信息经过了滤波器,因此转换后的时间信息长度变为N+L-1,其中L为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长度,接收节点接收的信息已不是N点时长,因此需通过2N点FFT运算完成解析,最后接收节点对对应的发送节点内的边缘子载波进行符号估计,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估计。
具体地,所述自组织网络中任意子载波频带i,其频域信息Xi经过IFFT运算后可以得到对应的时域信息xi,其具体表达式为:
每一组子载波频带信息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输出信息ti为:ti=xi*fi,其中fi为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接收节点对以第一权重因子1和第二权重因子-1接收到的信息作减法运算,则得到相应的接收信息为:
在所述自组织网络中,通过多载波分组滤波的模式即对各节点的频谱完成了整合,对节点间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通过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进行调制解调的干扰自消除的方法,对节点内干扰进行了有效的抑制。
为了更明星的体现出应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抑制方法的效果,下面对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自组织网络进行性能分析。
图6(a)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4节点系统误码性能分析;图6(b)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8节点系统误码性能分析。图6(a)和图6(b)中横坐标为信噪比,纵坐标为系统误码性能,曲线1为通用多载波滤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系统中完整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曲线2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误码性能越小越好。由图6(a)和图6(b)可知,在不同信噪比状态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优于UFMC系统中的完整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随信噪比的增加,系统性能优势更加明显,但随接入节点的增加,系统性能优势会有所下降。
图7(a)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3/4中段系统误码性能分析;图7(b)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干扰抑制方法的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15/16中段系统误码性能分析。曲线1为UFMC系统中的完整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曲线2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图7(a)和图7(b)中横坐标为信噪比,纵坐标为系统误码性能,由图7(a)和图7(b)可知,对自组织网络中的节点采用不同的中段比例进行信息传输,随中段比例的增加,系统误码性能有所下降并逐渐接近现有技术中完整频带信息传输的误码性能。该模式的测试充分验证了带通滤波器对通带内边缘子载波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可以只针对边缘子载波采用干扰自消除的调制解调方案。
图8是在4节点接入状态下的CFO估计的性能分析,曲线1为OFDM系统中完整频带的CFO估计,曲线2为UFMC系统中完整频带的CFO估计,曲线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频带的CFO估计,图8中横坐标为信噪比,纵坐标为CFO估计性能,由图8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载波频带CFO估计性能优于UFMC以及OFDM系统中完整频带CFO估计方法。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干扰抑制方法,通过选取不同数量的节点、子载波频带中段不同比例,在不同CFO参数下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在以上不同环境下具有较为明显优势。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干扰抑制方法,主要是针对载波频率偏移CFO这个参数,由此也对其估计过程与OFDM以及UFMC方案进行了对比,结果也显示了本方法的优势。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这里所称得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并发送,以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t=x*f
其中,所述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所述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所述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包括:
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为-1。
3.一种干扰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自组织网络中的发送节点,预先为所述自组织网络中的各节点分配其对应的子载波频带,各节点对应的子载波频带间互不重叠,所述装置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本节点所对应子载波频带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有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
滤波模块,用于通过以下公式对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进行滤波,得到滤波后的信号t并发送,以使接收节点对其接收到的所述子载波频带进行解调:
t=x*f
其中,所述x为调制后的子载波频带中携带的信息经过IFFT后的时域信息,所述f为本节点对应的带通滤波器的系统函数;
所述调制模块,包括:
识别子单元,用于识别本节点所对应的子载波频带中包括的边缘子载波;
第一调制子单元,用于针对所述边缘子载波,根据第一权重因子和第二权重因子对所述边缘子载波中的相邻子载波进行调制;
第二调制子单元,用于采用预定调制方法对非边缘子载波进行调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权重因子为1,所述第二权重因子为-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20951.8A CN106027450B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20951.8A CN106027450B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27450A CN106027450A (zh) | 2016-10-12 |
CN106027450B true CN106027450B (zh) | 2020-04-17 |
Family
ID=57133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20951.8A Active CN106027450B (zh) | 2016-08-01 | 2016-08-01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0274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39967B (zh) * | 2018-08-09 | 2022-01-11 | 北京大学 | 一种基于ICI自删除技术的f-OFDM系统ISI的解决方法 |
CN112866153A (zh) * | 2019-11-27 | 2021-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干扰消除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532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载频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及系统 |
CN102780656A (zh) * | 2011-05-11 | 2012-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符号子载波干扰消除联合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CN104580058A (zh) * | 2015-01-21 | 2015-04-29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自消除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71653B (zh) * | 2010-12-31 | 2014-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信号处理方法和通信接收机 |
-
2016
- 2016-08-01 CN CN201610620951.8A patent/CN1060274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7532A (zh) * | 2006-08-18 | 2008-0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载频间干扰的抑制方法及系统 |
CN102780656A (zh) * | 2011-05-11 | 2012-1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符号子载波干扰消除联合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CN104580058A (zh) * | 2015-01-21 | 2015-04-29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一种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自消除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A Novel Two-Dimensional Crest Factor Reduction fo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RF Power Amplifiers;Jingmei Zhao et al;《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20151111;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27450A (zh) | 2016-10-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37110B2 (en) |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Bogucka et al. | Dynamic spectrum aggregation for future 5G communications | |
JP5536206B2 (ja) | 非連続的なリソースクラスタでの基準信号の伝送 | |
EP3342084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a pilot signal | |
JP7328892B2 (j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
CN101507221B (zh) | 一种用于消除载波间干扰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JP2009535910A (ja) |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に基づくofdma | |
JP4650104B2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US9363127B1 (en)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windowing for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ACI) suppression and rejection | |
WO2018014815A1 (zh) | 多载波系统及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 |
CN104954299A (zh) | 一种用于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信道估计的辅助导频方法 | |
CN109802908A (zh) |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Yu et al. | FB-OFDM: A novel multicarrier scheme for 5G | |
CN106789809A (zh) | 一种非正交多载波传输方法 | |
CN106961405B (zh) | 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节点 | |
CN106027450B (zh) | 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 |
An et al. | WR-OFDM system and OOB spectrum comparison | |
CN112422469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Zerhouni et al. | On the cyclostationarity of 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 UFMC | |
Jhingan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Wavelet based OFDM system effected by CFO over Rayleigh channel | |
JP5646494B2 (ja) | 電気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EP1865679B1 (en) | Multicarrier system with multiple null subcarriers in transmitted signal due to variable receive bandwidths and the resulting multiple potential dc subcarriers | |
Mishra et al.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OFDM system | |
Won et al. | Fractional bandwidth mode dete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based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 |
Kibria et al. | Coexistence of Systems with Different Multicarrier Waveforms in LSA Commun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