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5951B -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5951B
CN106025951B CN201610439318.9A CN201610439318A CN106025951B CN 106025951 B CN106025951 B CN 106025951B CN 201610439318 A CN201610439318 A CN 201610439318A CN 106025951 B CN106025951 B CN 106025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alignment
wire harness
thread
sli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93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5951A (zh
Inventor
田春林
曹国华
吴利朋
王振宏
吕琼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4393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259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25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5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5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一号线头定线柱、二号线头定线柱并列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上,线头定线柱支撑体固定在布线机布线平台上;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上设有切削圆槽;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之间设有狭缝,狭缝呈上宽下窄形,其宽度范围为0.5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3mm的线束。本发明通过结构的创新,利用机械结构的优越性完成操作的,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由于结构件想法独特、结构新颖,是考虑实际工况需要应运而生的,所以它也能大大节省工作空间。

Description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线束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背景技术
工业线束的布置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大型工业产品线束种类多达上千种,线束布置是一大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在线束平台上对线束进行归类整理,将同一部件上的线束进行预布置,而在布线时,线头、线尾的固定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通常线头、线尾的固定方法有:
(1)在平板上固定线束,常用的是焊接圆钢,使用绷带进行固定。
(2)近年来较先进的是采用螺柱焊接柱体,而后在柱体上缠绕线束实现固定。黄河杰,梁春芝,陆丹丹.螺柱焊接技术在装载机线束固定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5,11:154-155+162。
现有的线束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主要采用固定柱体然后再在柱体上绑带固定线束的方式,最少两个工步,耗费时间,且步骤越多,出现的失误几率就越大;
(2)分布长环绕线,拉直过程中要受力,固定好的线束稳定性不是很好,容易脱落;
(3)绑线过程耗费线束,使缠绕在柱体上的线束无法使用;
(4)现有技术只适用于线束布线模式不变的情况,无法用于房屋建筑、汽车、飞机等之间的互换,焊接等固定的配合无法拆卸,无法跟随线束走向的改变而改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布线时因线束拉直承受张力而容易脱落以及线束固定位置不能随工程实际的变化而改变的问题,也为了减少工步,提高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结构简单新颖,实现全新的线束线头固定操作方式,使用灵活方便,拆卸容易,大大提高布线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包括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一号线头定线柱、二号线头定线柱,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二号线头定线柱并列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上,线头定线柱支撑体固定在布线机布线平台上;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上设有切削圆槽;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狭缝。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之间的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渐缩式狭缝的宽度范围为0.5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3mm的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还包括三号线头定线柱,三号线头定线柱位于一号线头定线柱与二号线头定线柱之间且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上;三号线头定线柱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两个平行的侧壁分别与一号线头定线柱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相邻;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一狭缝;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狭缝;第二狭缝的宽度小于第一狭缝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的第一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第一狭缝的宽度范围为2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为1.5mm~3mm的线束;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的第二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第二狭缝的宽度范围为0.5mm~2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1.5mm的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线头定线柱支撑体由支撑块及固定在支撑块底部的两个支撑柱组成,支撑块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布线平台上,布线平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柱的两个定位孔,一个定位孔为圆孔,另一个定位孔为弧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折边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的折边上均设有切削圆槽。
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圆槽为圆滑齿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的斜壁均朝向布线平台的外侧。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柱、孔配合的方式,可根据需要随时改变线束线头固定器的位置以满足工程需要。
(2)由于线束有一定的低柔软度和粗糙度,设计此机械结构,改变线束的绕向,利用线束与线束线头固定器的接触摩擦和线束本身的内部张力即可实现外部张紧。
(3)本发明通过结构的创新,利用机械结构的优越性完成操作的,能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由于结构件想法独特、结构新颖,是考虑实际工况需要应运而生的,所以它也能大大节省工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布线机线束头尾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布线机线束线尾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布线机线束线尾固定器主视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中:
1-布线平台 2-线束线尾固定器 3-线束线头固定器 201-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2-一号线尾定线柱 203-二号线尾定线柱 204-三号线尾定线柱 301-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2-一号线头定线柱 303-三号线头定线柱 304-二号线头定线柱 3001-直角壁 3002-斜壁 3003-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参阅图1,一种布线机线束头尾固定装置,包括线束线头固定器3和线束线尾固定器,线束线头固定器3和线束线尾固定器均固定在布线机的布线平台1上,将线束线头通过线束线头固定器3固定后,通过机械手对线束进行布线,布线后将线束线尾通过线束线尾固定器2进行固定,即可进行后续操作。
线束线头固定器实施例一
参阅图2至图5,线束线头固定器3包括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三号线头定线柱303,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三号线头定线柱303依次排列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上。
其中,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的直角壁3001和斜壁3002在水平方向上形成锐角,且直角壁3001与斜壁3002形成的折边3003上设有切削圆槽,切削圆槽为圆滑齿形结构。三号线头定线柱303为四棱柱结构件,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两个平行的侧壁分别与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相邻。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303之间设有狭缝,狭缝呈上宽下窄形,其宽度范围为2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为1.5mm~3mm的线束。二号线头定线柱304和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结构相似,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直角壁和斜壁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上设有切削圆槽,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303之间同样设有狭缝,狭缝呈上宽下窄形,其宽度范围为0.5mm~2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1.5mm的线束。上宽下翟的狭缝用于引导线束走向,锐角边上的切削圆槽可控制线束位置,使线束不会上下摆动影响其他线束的布置。一号线头定线柱302和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斜壁均朝向布线平台的外侧。
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由支撑块及固定在支撑块底部的两个支撑柱组成,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三号线头定线柱303紧固在支撑块上,支撑块通过底部的两个支撑柱安装在布线平台1上,布线平台1上用于安装支撑柱的两个定位孔中,一个为圆孔,另一个为弧形孔,可根据布线线束的长短,相对线头线尾的位置关系而改变相应的角度。
线束线头固定器实施例二
线束线头固定器3包括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二号线头定线柱304,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并列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上。其中,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的直角壁3001和斜壁3002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3003上设有切削圆槽。二号线头定线柱304和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结构相似,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直角壁和斜壁也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上设有切削圆槽。一号线头定线柱302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直角壁之间设有狭缝,狭缝呈上宽下窄形,其宽度范围为0.5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3mm的线束。上宽下窄的狭缝用于引导线束走向,锐角边上的切削圆槽可控制线束位置,使线束不会上下摆动影响其他线束的布置。一号线头定线柱302和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的斜壁均朝向布线平台1的外侧。
线头定线柱支撑体301由支撑块及固定在支撑块底部的两个支撑柱组成,一号线头定线柱302、二号线头定线柱304紧固在支撑块上,支撑块通过底部的两个支撑柱安装在布线平台1上,布线平台1上用于安装支撑柱的两个定位孔中,一个为圆孔,另一个为弧形孔,可根据布线线束的长短,相对线头线尾的位置关系而改变相应的角度。
线束线尾固定器实施例一
参阅图6至图9,线束线尾固定器2包括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二号线尾定线柱202、三号线尾定线柱203,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二号线尾定线柱202、三号线尾定线柱203依次排列紧固在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上。
其中,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二号线尾定线柱202、三号线尾定线柱203均设有弯折部,且二号线尾定线柱202设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弯折部。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呈拼接形式固定在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上且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间设有一定空隙,即一号线尾定线柱201的折弯部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的一个折弯部位置相配合且预留一定空隙,一号线尾定线柱201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之间的顶部空隙与底部空隙之间可形成一条直线间隙,该直线间隙的宽度为2mm~3.5mm,用于卡接固定直径为1.5mm~3mm的线束。三号线尾定线柱204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页呈拼接形式固定在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上且三号线尾定线柱204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间设有一定空隙,即三号线尾定线柱204的折弯部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的另一个反方向折弯部位置相配合且预留一定空隙,三号线尾定线柱204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2之间的顶部空隙与底部空隙之间可形成一条直线间隙,该直线间隙的宽度为0.5mm~2mm,用于卡接固定直径不超过1.5mm的线束。
线束线尾固定器实施例二
线束线尾固定器2包括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二号线尾定线柱203,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二号线尾定线柱203相邻紧固在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上。
其中,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二号线尾定线柱203均设有弯折部,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3呈拼接形式固定在线尾定线柱支撑体201上且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3间设有一定空隙,即一号线尾定线柱202的折弯部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3的折弯部位置相配合且预留一定空隙,一号线尾定线柱202与二号线尾定线柱203之间的顶部空隙与底部空隙之间可形成一条直线间隙,该直线间隙的宽度为0.5mm~3.5mm,用于卡接固定直径不超过3mm的线束。
由于本发明主要通过结构的创新实现工作,工作情况诸如工作环境更替导致的温度变化等不是影响工作受力的主要方式,所以,产品的材料不用特殊考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般的工业钢材料就能满足要求。
以下简要介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线束线头定位器工作时,各线束线头定线柱形成的平面的那一面面向工作案板(布线平台),斜壁朝外侧背对布线平台,线束从工作案板侧穿过两个线头定线柱之间的狭缝,线头穿透狭缝后,绕过斜壁回到面向工作案板的方向,线束根据实际需要和电脑程序绕过案板相应的拐点轴完成工作。
线束线尾固定器的安装位置和角度可根据需要线束达到的终点位置或线头固定器的安装角度而适当调整,最终达到与线束线头固定位置完全正对,降低线束卡紧后再松动的可能性。线束到达终点位置后直接将线束卡在线尾固定器的工作位置(两个线尾定位柱之间的孔隙)就能对该线束进行固定,防止线束往回收缩颤动或由于安装继续安装其他线束时拖动当前线束一起运动的问题。

Claims (8)

1.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一号线头定线柱、二号线头定线柱,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二号线头定线柱并列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上,线头定线柱支撑体固定在布线机布线平台上;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和斜壁在水平方向上的夹角为锐角,且折边上设有切削圆槽;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狭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之间的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渐缩式狭缝的宽度范围为0.5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3mm的线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号线头定线柱,三号线头定线柱位于一号线头定线柱与二号线头定线柱之间且紧固在线头定线柱支撑体上;三号线头定线柱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侧壁,两个平行的侧壁分别与一号线头定线柱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相邻;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一狭缝;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设有用于放置线束的第二狭缝;第二狭缝的宽度小于第一狭缝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的第一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第一狭缝的宽度范围为2.0mm~3.5mm,用于放置直径为1.5mm~3mm的线束;二号线头定线柱的直角壁与三号线头定线柱之间的第二狭缝为渐缩式狭缝,呈上宽下窄形,第二狭缝的宽度范围为0.5mm~2mm,用于放置直径不超过1.5mm的线束。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定线柱支撑体由支撑块及固定在支撑块底部的两个支撑柱组成,支撑块通过支撑柱安装在布线平台上,布线平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支撑柱的两个定位孔,一个定位孔为圆孔,另一个定位孔为弧形孔。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的折边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的折边上均设有切削圆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圆槽为圆滑齿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线头定线柱和二号线头定线柱的斜壁均朝向布线平台的外侧。
CN201610439318.9A 2016-06-20 2016-06-20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Active CN1060259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9318.9A CN106025951B (zh) 2016-06-20 2016-06-20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9318.9A CN106025951B (zh) 2016-06-20 2016-06-20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5951A CN106025951A (zh) 2016-10-12
CN106025951B true CN106025951B (zh) 2017-12-01

Family

ID=57088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39318.9A Active CN106025951B (zh) 2016-06-20 2016-06-20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25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48674B (zh) * 2018-11-29 2024-04-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固线装置及电气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3346A (ja) * 1999-05-20 2000-11-3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及びケーブル固定用具
CN2567842Y (zh) * 2002-08-01 2003-08-20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同轴电缆布线卡
JP2010125944A (ja) * 2008-11-26 2010-06-10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CN202260283U (zh) * 2011-09-26 2012-05-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3346A (ja) * 1999-05-20 2000-11-3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ケーブル固定構造及びケーブル固定用具
CN2567842Y (zh) * 2002-08-01 2003-08-20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二研究所 同轴电缆布线卡
JP2010125944A (ja) * 2008-11-26 2010-06-10 Yazaki Corp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CN202260283U (zh) * 2011-09-26 2012-05-30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理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5951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951B (zh) 布线机线束线头固定器
CN106025950B (zh) 布线机线束线尾固定器
CN106182068A (zh) 一种工业悬臂连接组件
CN204550974U (zh) 一种经编机的挑头簧结构
CN211556707U (zh) 一种理线环组件
CN204558252U (zh) 一种用于环形绕线机的导线装置
CN213989923U (zh) 一种线缆穿线器
CN112196205A (zh) 一种墙板的装配式张拉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2865561U (zh) 双针机饰带定位导向装置
CN201794304U (zh) 组合式对拉片
CN204975133U (zh) 多道钢筋自动调直牵引机构
CN205313801U (zh) 一种经编机纱架供纱系统
CN206477498U (zh) 一种屋面檩条、相应的多功能孔及檩间支撑结构
CN204058754U (zh) 一种双导纱机构的导纱器
CN205348580U (zh) 高强度弧形桁架结构
CN209754097U (zh) 一种便于配管支架制作的模具
CN204728584U (zh) 剪力墙钢筋框型定位卡
CN204003970U (zh) 一种新型的纺织机械用导轨
CN216990129U (zh) 一种弯曲钢棒切断用保护装置
CN107253657A (zh) 定向卡板及使用该定向卡板的轿架
CN208202791U (zh) 一种护栏安装支座
CN212258249U (zh) 一种pvc预留线管固定装置
CN216842544U (zh) 一种具有稳定焊接结构的高频焊接h型钢
CN200964475Y (zh) 新型加弹机升丝器尾丝钩
CN206887327U (zh) 一种纺织宗框用双片导柱提综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ian Chunlin

Inventor after: Liu Haitao

Inventor after: Tang Jianjun

Inventor after: Cao Guohua

Inventor after: Wu Lipe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enhong

Inventor after: Lv Qiongying

Inventor after: Hou Denglin

Inventor before: Tian Chunlin

Inventor before: Cao Guohua

Inventor before: Wu Lip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enhong

Inventor before: Lv Qiongy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6

Address after: 130022 Satellite Road, Changchun, Changchun, Jilin

Co-patentee after: Chengdu Airplane Industry (Group) Corp., Ltd.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30022 Satellite Road, Changchun, Changchun, Jilin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