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23902B -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23902B
CN106023902B CN201610098717.3A CN201610098717A CN106023902B CN 106023902 B CN106023902 B CN 106023902B CN 201610098717 A CN201610098717 A CN 201610098717A CN 106023902 B CN106023902 B CN 106023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display device
segment
potential
optic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87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23902A (zh
Inventor
山崎克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 In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Ink Corp filed Critical E In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023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3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23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23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 G09G3/34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actuated by an electric field and being other than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electrochromic devices based on particles moving in a fluid or in a gas, e.g. electrophoretic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21Operation of devices; 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09G2300/0857Static memory circuit, e.g. flip-flo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电光学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其设置有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其设置有与像素电极对置的、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根据施加至像素电极的电位和施加至对置电极的电位而形成显示图像;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第一显示模式是向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分段或所有的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

Description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正在研究、开发利用电泳粒子和/或飞散粉粒体(flying particulate)、电致色变等使得显示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
对此,公知有利用分段(segment)方式的电泳面板和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中的任一种来构成显示部的显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97563号公报
然而,在采用分段方式的电泳面板作为显示部的情况下,该显示装置与采用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的情况相比较,无法实现高清晰显示。另一方面,在采用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作为显示部的情况下,显示装置与采用分段方式的电泳面板的情况相比较,无法高速地进行显示图像的切换。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提供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为电光学显示装置,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其设置有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像素电极对置的、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根据施加至所述像素电极的电位和施加至所述对置电极的电位而形成显示图像;以及控制部,其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是向所述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所述分段或所有的所述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所述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
通过该构成,电光学显示装置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第一显示模式是向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分段或所有的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使用如下构成: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为有源矩阵显示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为分段显示模式。
通过该构成,电光学显示装置基于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能够基于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而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使用如下构成: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比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长。
通过该构成,电光学显示装置以比第二显示模式中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长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显示模式中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显示模式来抑制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频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通过该构成,电子设备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第一显示模式是向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分段或所有的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由此,电子设备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为驱动方法,是电光学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其设置有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像素电极对置的、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以及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根据施加至所述像素电极的电位和施加至所述对置电极的电位而形成显示图像,在所述驱动方法中,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是向所述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所述分段或所有的所述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所述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
通过该构成,驱动方法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第一显示模式是向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所述分段或所有的所述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所述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由此,驱动方法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根据上述内容,在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中,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第一显示模式是向对置电极中的一部分分段或所有的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第二显示模式是向一个以上的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外观的一例的图。
图2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3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所具备的像素40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4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截面构造,并示出了电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为示出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62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6为微囊73的示意截面图。
图7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对置电极62的形状的一例的图。
图8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1的时序图。
图9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2的时序图。
图10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3的时序图。
图11为将图10示出的时序图中的、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变更为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的图。
图12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另一显示例的图。
图13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分段的多层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14为示出像素40a的电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5为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具体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2、3:电子设备;10:电光学显示装置;11:显示部;20:控制部;21:扫描线驱动电路;22:数据线驱动电路;23:共用电源调制电路;31:扫描线;32:数据线;33:高电位电源线;34:低电位电源线;35:共用电极布线;36:第一控制线;37:第二控制线;40:像素;51:第一基板;52:第二基板;61:像素电极;62:对置电极;70:图像形成部;71:黑色粒子;72:白色粒子;73:微囊;141:选择晶体管;170:锁存电路;170t:传送反相器;170f:反馈反相器;171、173、181、183:P-MOS晶体管;172、174、182、184:N-MOS晶体管;201:框;203:操作部;221: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的外观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在该一例中,电子设备1为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钟表。电子设备1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显示分针M1、时针M2、秒针S及图表G。例如,图表G为表示身上携带电子设备1的用户的每1小时的步数的柱状图。
另外,电子设备1还可以是显示除此之外的其他信息的构成,也可以是不显示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而显示其他信息的构成。另外,图表G也可以为其他图表。另外,替代钟表,电子设备1还可以是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其他电子设备。以下,将电子设备1使电光学显示装置10显示的图形和/或文字、数字、标记称为显示图像来进行说明。
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这两种显示模式在显示部11显示显示图像。
有源矩阵显示模式为使用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在显示部11显示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式。即,在有源矩阵显示模式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向使显示部11形成显示图像的各像素施加电压而使像素的颜色变化,据此在显示部11显示各种各样的显示图像。
在有源矩阵显示模式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图像数据确定在显示部11形成显示图像的各像素的颜色。电光学显示装置10例如生成与未图示的计时部所计时的时刻相对应的分针M1及时针M2的图像数据。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例如基于由未图示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电子设备1所产生的加速度,来测量身上携带电子设备1而移动的用户的步数,并且基于测量到的步数来生成图表G的图像数据。此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为从其他装置取得图像数据的构成。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向显示部11的各个像素施加与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而确定的像素的颜色相对应的电压。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高清晰地显示基于图像数据的显示图像。即,这意味着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通过有源矩阵显示模式来高清晰地显示显示图像。在该一例中,所谓高清晰地显示显示图像是指,显示与时间的经过和/或温度的变化等任何值的变化相对应地使形状变化的显示图像。在该一例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有源矩阵显示模式来显示分针M1、时针M2及图表G。
分段显示模式为利用分段方式的电泳将显示图像在显示部11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式。即,在分段显示模式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向使显示部11形成显示图像的各像素中的一部分像素的组(分段)施加电压。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按每个分段使分段的颜色变化而在显示部11显示与分段的形状相对应的显示图像。
即,这意味着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通过分段显示模式,不在与时间的经过和/或温度的变化等任何值的变化相对应的正时生成图像数据,而可以显示预先确定的形状的显示图像。在该一例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分段显示模式显示秒针S。
此外,在分段显示模式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不进行为了向显示部11的各个像素施加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电压而所需的处理。由此,在分段显示模式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以比通过有源矩阵显示模式进行显示的情况更快地显示与预先确定的分段的形状相对应的显示图像,结果,可降低耗电量。
这样,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来显示显示图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以下,详细地说明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和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显示部11显示显示图像的控制方法。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
以下,参照图2至图6,来说明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图2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的一例的图。另外,图3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所具有的像素40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图。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具有:配置有多个像素40的显示部11、控制部20、扫描线驱动电路21、数据线驱动电路22以及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
此外,为了将图简化,在图2中示出如下情况: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为四边形形状,在上述四边形形状中,多个像素40以在纵向及横向形成矩阵的方式规则性地进行排列。图1中示出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是将该以形成矩阵的方式规则性地排列的多个像素40以形成矩阵的方式规则性地排列在圆形形状中而形成的。图2、图3及图5中的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的说明是以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为四边形形状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的,然而,显示部11为如图1所示那样的圆形形状的情况时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构成也是相同的。
显示部11形成有从扫描线驱动电路21延伸的多个扫描线31和从数据线驱动电路22延伸的多个数据线32,并且与这些交叉位置相对应地设置有像素40。另外,显示部11设置有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延伸的、用于施加电位Vdd的高电位电源线33(参照图3),并且与各像素40连接。另外,显示部11设置有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延伸的、用于施加电位Vss的低电位电源线34(参照图3),并且与各像素40连接。另外,显示部11设置有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延伸的共用电极布线35、第一控制线36及第二控制线37,各个布线与像素40连接。
控制部20基于装置自身生成的图像数据和/或从其他的装置取得的图像数据,来综合性地控制这些功能部。此外,在图2中,为了避免附图变得复杂,而省略了将控制部20与其他的功能部连接的布线。
扫描线驱动电路21经由扫描线31与各像素40连接。在控制部20的控制下,扫描线驱动电路21依次选择从第一行(G1)至第m行(Gm)为止的扫描线31,经由所选择的扫描线31供给用于规定设置于像素40的选择晶体管141(参照图3)的导通正时的选择信号。
数据线驱动电路22经由数据线32与各像素40连接。在扫描线31的选择期间,数据线驱动电路22向像素40供给用于规定1位像素数据的图像信号。
在控制部20的控制下,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生成应向上述各个布线供给的各种信号,另一方面,进行这些各布线的电连接及切断电连接。另外,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与第一控制线36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第一控制线36与下述的开关电路180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第一控制线36向与开关电路180连接的像素40所具有的下述的像素电极61施加电位V1。另外,在控制部20的控制下,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使电位V1的值变化。在该一例中,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将电位V1变更为+V伏特与0伏特中的任一个。另外,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与第二控制线37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第二控制线37与下述的开关电路180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第二控制线37向与开关电路180连接的像素40所具有的下述的像素电极61施加电位V2。另外,在控制部20的控制下,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使电位V2的值变化。在该一例中,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将电位V2变更为+V伏特与0伏特中的任一个。
像素40设置有:像素电极61、对置电极62、图像形成部70、选择晶体管141、锁存电路170及开关电路180。以包围这些元件的方式配置有:扫描线31、数据线32、高电位电源线33、低电位电源线34、第一控制线36及第二控制线37。像素40为通过锁存电路170将图像信号作为电位进行保持的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方式的构成。
选择晶体管141为包括N-MOS(Negative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像素开关元件。选择晶体管141的栅极端子与扫描线31连接,源极端子与数据线32连接,漏极端子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入端子N1连接。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入端子N1及数据输出端子N2与开关电路180连接。另外,开关电路180与像素电极61连接,并且与第一控制线36及第二控制线37连接。
在像素电极61与对置电极62之间夹有图像形成部70。
锁存电路170具有传送反相器(transfer inverter)170t及反馈反相器(feedbackinverter)170f,两者皆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反相器。传送反相器170t和反馈反相器170f形成将各自的输入端子与对方的输出端子连接而成的环状构造,并且从经由高电位电源端子PH连接的高电位电源线33和经由低电位电源端子PL连接的低电位电源线34向各个反相器供给电源电压。
传送反相器170t具有将各个漏极端子与数据输出端子N2连接的P-MOS(Positive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171和N-MOS晶体管172。P-MOS晶体管171的源极端子与高电位电源端子PH连接,N-MOS晶体管172的源极端子与低电位电源端子PL连接。P-MOS晶体管171及N-MOS晶体管172的栅极端子(传送反相器170t的输入端子)与数据输入端子N1(反馈反相器170f的输出端子)连接。
反馈反相器170f具有:将各个漏极端子与数据输入端子N1连接的P-MOS晶体管173和N-MOS晶体管174。P-MOS晶体管173及N-MOS晶体管174的栅极端子(反馈反相器170f的输入端子)与数据输出端子N2(传送反相器170t的输出端子)连接。
当在上述构成的锁存电路170中存储高电平(H)的图像信号(像素数据“1”)时,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出端子N2输出低电平(L)的信号。另一方面,当在锁存电路170中存储低电平(L)的图像信号(像素数据“0”)时,从数据输出端子N2输出高电平(H)的信号。
开关电路180具有第一传输门TG1和第二传输门TG2。
第一传输门TG1由P-MOS晶体管181与N-MOS晶体管182构成。P-MOS晶体管181及N-MOS晶体管182的源极端子与第一控制线36连接,P-MOS晶体管181及N-MOS晶体管182的漏极端子与像素电极61连接。另外,P-MOS晶体管181的栅极端子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入端子N1连接,N-MOS晶体管182的栅极端子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出端子N2连接。
第二传输门TG2由P-MOS晶体管183与N-MOS晶体管184构成。P-MOS晶体管183及N-MOS晶体管184的源极端子与第二控制线37连接,P-MOS晶体管183及N-MOS晶体管184的漏极端子与像素电极61连接。另外,P-MOS晶体管183的栅极端子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出端子N2连接,N-MOS晶体管184的栅极端子与锁存电路170的数据输入端子N1连接。
在此,在锁存电路170存储低电平(L)的图像信号(像素数据“0”)而从数据输出端子N2输出高电平(H)的信号的情况下,第一传输门TG1成为导通状态,经由第一控制线36供给的电位V1向像素电极61输入。在该一例中,电位V1的值为+V伏特或0伏特中的任一个。
另一方面,在锁存电路170中存储高电平(H)的图像信号(像素数据“1”而从数据输出端子N2输出低电平(L)的信号的情况下,第二传输门TG2成为导通状态,经由第二控制线37供给的电位V2向像素电极61输入。在该一例中,电位V2的值为+V伏特或0伏特中的任一个。
其次,参照图4,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截面构造和电结构进行说明。图4为示出了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截面结构和电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为在第一基板51与第2基板52之间夹有图像形成部70的构成。在第一基板51的图像形成部70侧形成有多个像素电极61,在第二基板52的图像形成部70侧形成有对置电极62。
例如,图像形成部70为将内部封有电泳粒子的多个微囊73以平面方式排列而成的电泳元件。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在对置电极62侧显示由图像形成部70形成的图像。此外,除电泳元件之外,图像形成部70,只要是将内部封有飞散粉粒体的多个微囊以平面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元件等能够通过施加电压而变更像素的颜色的元件,就可以为其他元件。
第一基板51为由玻璃或塑料等形成的基板,由于配置于与图像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因而无需是透明的。像素电极61为向图像形成部70施加电压的电极,上述图像形成部70通过在Cu(铜)箔上依次层叠镍镀层和金镀层而成,或由Al(铝)、ITO(铟锡氧化物)等形成。
各个像素电极61经由扫描线31与扫描线驱动电路21连接。扫描线驱动电路21中设置有与各个扫描线31对应的未图示的开关元件。
另一方面,第二基板52为由玻璃或塑料等形成的基板,由于配置在图像显示侧而为透明基板。对置电极62为与像素电极61一起向图像形成部70施加电压的电极,并且对置电极62为由MgAg(镁银)、ITO、IZO(铟锌氧化物)等形成的透明电极。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如图5所示,对置电极62被分割为多个分段。
在此,参照图5,对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62进行说明。图5为示出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62的电路构成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对置电极62被分割为分段Sg1至分段Sgk为止的k个分段。k为2以上的整数。以下,只要无需区别分段Sg1至分段Sgk,就统称为分段Sg来进行说明。
多个分段Sg的各对置电极62经由共用电极布线35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具有开关元件64(参照图5)。在控制部20的控制下,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通过使多个开关元件64工作而进行与多个分段Sg的各对置电极62的电连接或切断电连接。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通过将开关元件64的开关接通,而向对置电极62施加电位Vf。在该一例中,电位Vf的值为+V伏特或0伏特中的任一个。
此外,通常,图像形成部70预先形成在第二基板52侧且作为还包含粘接剂层63后的电泳片材而使用。在制造工序中,电泳片材以在粘接剂层63的表面粘贴有保护用剥离片材的状态来使用。另外,向另行制造的第一基板51(形成有像素电极61等)粘贴将剥离片材剥离后的该电泳片材,据此形成显示部11。因此,粘接剂层63会仅存在于像素电极61侧。
图6为微囊73的示意截面图。例如,微囊73是具有例如30μm至50μm左右的粒径、且在内部封有多个黑色粒子(电泳粒子)71、多个白色粒子(电泳粒子)72及分散介质74的球状体。如图4所示,微囊73夹在像素电极61与对置电极62之间,在一个像素40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微囊73。
微囊73的外壳部(壁膜)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树脂、尿素树脂、阿拉伯胶等具有透光性的高分子树脂等形成。
分散介质74为用于使黑色粒子71和白色粒子72分散于微囊73内的液体。作为分散介质74,可例举水、醇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辛醇、甲基溶纤剂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脂肪族烃(戊烷、己烷、辛烷等)、脂环式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芳香族烃(苯、甲苯、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烷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等))、卤代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羧酸盐等,也可以为其他油类。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以混合物形式使用,进而也可与表面活性剂等配合。
黑色粒子71例如为由苯胺黑、炭黑等黑色颜料形成的粒子(高分子或胶体),例如,带正电而使用。
白色粒子72例如为由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锑等白色颜料形成的粒子(高分子或胶体),例如,带负电而使用。
这些颜料中可根据需要添加由电解质、表面活性剂、金属皂、树脂、橡胶、油、清漆、复合物等的粒子形成的电荷控制剂、钛类偶联剂、铝类偶联剂、硅烷类偶联剂等分散剂、润滑剂、稳定剂等。
另外,取代黑色粒子71及白色粒子72,例如,也可以使用红色、绿色、蓝色等的颜料。根据该构成,显示部11可以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等。
在此,对图像形成部70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从数据线驱动电路22经由数据线32向像素40的像素电极61输入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电位,另外,从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共用电极布线35向对置电极62输入电位Vf。即,通过该共用电极布线35向图3所示的对置电极62施加电位Vf。据此,基于产生的像素电极61与对置电极62的电位差,像素40显示黑或白。
当像素40显示白时,对置电极62相对保持为高电位,而像素电极61相对保持为低电位。由此,带负电的白色粒子72靠向对置电极62,而带正电的黑色粒子71靠向像素电极61。结果,当从作为显示面侧的对置电极62侧观察该像素时,白色被识别。
当像素40显示黑时,对置电极62相对保持为低电位,而像素电极61相对保持为高电位。由此,带正电的黑色粒子71靠向对置电极62,而带负电的白色粒子72靠向像素电极61。结果,当从对置电极62侧观察该像素时,黑色被识别。
<对置电极62的形状和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例>
以下,参照图7,对图1中示出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的对置电极62的形状和根据上述对置电极62的形状而在显示部11显示的显示图像的显示例进行说明。图7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对置电极62的形状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对置电极62被分割为61个分段。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被分割为61个分段的各个对置电极62称为分段Seg0至分段Seg60来进行说明。
分段Seg1至分段Seg60为用于使图1所示的秒针S显示的分段。在该一例中,分段Seg1为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1秒的秒针的形状的分段。另外,分段Seg2为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2秒的秒针的形状的分段。这样持续至分段Seg60,分段Seg60为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60秒(即,0秒)的秒针的形状的分段。
分段Seg0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显示部11所具有的多个分段之中最大的分段。图7中分段Seg0为用于使分针M1、时针M2及图表G显示的圆盘状的分段。该圆盘状的分段Seg0在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1秒至60秒的各个秒针被显示的位置,具有嵌入分段Seg1至分段Seg60的各个分段的60个缺口部。图7中示出该60个缺口部的各个中嵌入了分段Seg1至分段Seg60的各个分段。
例如,当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为10点10分00秒时,如图7所示,分段Seg0中显示分针M1、时针M2及图表G。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分段Seg1为黑色显示的状态,并使分段Seg2至分段Seg60为白色显示的状态。电光学显示装置10在成为10点10分01秒的情况下,保持分段Seg0所显示的分针M1、时针M2及图表G的显示状态,使分段Seg1变化为白色显示的状态。之后,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分段Seg2变化为黑色显示的状态,并使分段Seg3至分段Seg60保持白色显示不变。
将上述反复,当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为10点11分00秒时,使分段Seg0所显示的分针M1和时针M2变化为表示10点11分的显示。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分段Seg59变化为白色显示的状态,使分段Seg60变化为黑色显示的状态。此外,在该一例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在从10点10分00秒至10点11分00秒之间,可以使分段Seg0所显示的图表G变化,也可以不使其变化。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来进行这样的基于分针M1、时针M2及秒针S的时刻的显示和图表G的显示。在该一例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有源矩阵显示模式来进行分针M1、时针M2及图表G的显示。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分段显示模式来进行秒针S的显示。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1>
以下,参照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1进行说明。
图8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1中的时序图。在图8中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按照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电源断开期间T3、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及反复期间T5的顺序进行工作而显示显示图像的状态。另外,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分为前半期间和后半期间。即,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按照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的顺序进行工作。
图8中示出第一控制线36的电位V1、第二控制线37的电位V2、以及共用电极布线35的电位Vf中的、施加于分段Seg0的电位VSeg0、施加于分段Seg1的电位VSeg1、施加于分段Seg2的电位VSeg2。另外,图8中示出的具体的电压值+V伏特和/或0伏特仅为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在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使像素40存储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电位的控制>
以下,对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进行说明。
针对像素40中利用锁存电路170(参照图3)将图像信号作为电位保持的SRAM,从图2的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经由高电位电源线33输入例如约5伏特的电位(高电平;表示为H(5V))作为电位Vdd,经由低电位电源线34,输入例如0伏特的电位(低电平;表示为L(0V))作为电位Vss,据此使该SRAM驱动。此外,该5伏特为在上述说明的作为电位的值的+V伏特的一例。
此时,高电位电源线33、低电位电源线34及共用电极布线35通过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切断电连接。
图2的扫描线驱动电路21向扫描线G1输入选择信号。通过该选择信号,驱动与扫描线G1连接的像素40的像素开关元件,与扫描线G1连接的像素40的SRAM分别与数据线S1、S2、…、Sn连接。
图1的数据线驱动电路22向数据线S1、S2、…、Sn供给图像信号,据此向与扫描线G1连接的像素40的SRAM输入图像信号。
当输入图像信号时,扫描线驱动电路21停止针对扫描线G1的选择信号的供给,并且解除与扫描线G1连接的像素40的选择状态。依次执行该工作直至与扫描线Gm连接的像素40,向所有的像素40的SRAM输入图像信号。由此,构成显示部11的像素40的SRAM中存储有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电位。
<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以下,对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进行说明。
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经由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多个分段(在该一例中为分段Seg0至分段Seg60)输入以一定周期反复高电平(H(15V))的期间与低电平(L(0V))的期间的脉冲状的信号。图9中示出对分段Seg0至分段Seg2的3个分段输入该脉冲状的信号的状态。
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中,向高电位电源线33供给高电平H(15V),SRAM的输出电压也成为L(0V)或H(15V)。此外,以下省略()内,而记载为L、H。
对此,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所具有的多个像素40中的、被SRAM编程的像素信号为低电平的像素40中,端子N1成为L,端子N2成为H。因此,第一传输门TG1成为接通状态,而第二传输门TG2成为断开状态,像素电极61与第一控制线36电连接,像素电极61与第二控制线37成为切断电连接的状态。因此,第一控制线36的电位供给至像素电极61。
另一方面,在像素信号为高电平的像素40中,端子N1成为H,端子N2成为L。因此,第二传输门TG2成为接通状态,第一传输门TG1成为断开状态,像素电极61与第二控制线37电连接,而像素电极61与第一控制线36成为切断电连接的状态。因此,第二控制线37的电位供给至像素电极61。
因此,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第一控制线36供给L的电位,向第二控制线37供给H的电位,据此向被SRAM编程的像素信号为低电平的像素40的像素电极61施加L。另外,在多个分段的电位为H的期间,负的白粒子向分段侧泳动,而正的黑粒子向像素电极61侧泳动。结果,像素40成为白色显示。
另一方面,向被SRAM编程的像素信号为高电平的像素40的像素电极61施加H。另外,在多个分段的电位为L的期间,正的黑粒子向分段侧泳动,而负的白粒子向像素电极61侧泳动。结果,像素40成为黑色显示。
此外,在被SRAM编程的像素信号为低电平的像素40中的多个分段的电位为L的期间以及被SRAM编程的像素信号为高电平的像素40中的多个分段的电位为H的期间,不产生电位差。因此,不产生粒子的泳动,而保持显示状态。
此外,在此,对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中的分段Seg0至分段Seg60无论哪个瞬间都为基本相同电位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只要是按各个分段实现基本相同电位的构成(电位不因分段的部位而不同的构成),则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中,在某瞬间各个分段彼此也可以成为不同的电位。即,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中,按61个分段的各个实现基于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通过61个分段中的分段Seg1至分段Seg60的各个电位施加电压的像素40形成为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中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的构成。
<电源断开期间T3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以下,对电源断开期间T3进行说明。
在电源断开期间T3中,高电位电源线33、低电位电源线34、第一控制线36、第二控制线37及对置电极62都成为与任意其他的电路断开电连接的状态。此时,显示部11中保持以前所显示的图像。
<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中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以下,对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进行说明。
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为向所有的像素电极61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期间。电光学显示装置10向所有的像素电极61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据此,根据需要向分段Seg1至分段Seg60的各个分段施加预定的电压而使像素40的显示变化。
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将从第一控制线36向像素电极61施加的电位V1的值与从第二控制线37向像素电极61施加的电位V2的值变更为例如双方都为+V伏特或0伏特的任一个。即,即使第一传输门TG1和第二传输门TG2中的任一个被驱动,也向像素电极61施加+V伏特或0伏特的电位。由此,即使与在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所存储的图像数据相对应的电位按多个像素40的各个而不同的情况下,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能够不对像素40所存储的电位进行重新存储,而向所有的像素电极61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
结果,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按61个分段的每一个实现基于分段方式的电泳面板。
如上所述,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按照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的顺序进行工作。
<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在该一例中,由于电子设备1为钟表,因此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为如下期间:由与表示当前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黑色。在图9中示出的例子中,向该像素施加电压的分段为分段Seg1。
在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中电位V1和电位V2成为+V伏特。由此,向所有的像素电极61施加+V伏特的电位。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V伏特的电位。由此,在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电位差。即,由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
另一方面,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分段Seg1施加0伏特的电位。由此,在分段Seg1与像素电极61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分段Seg1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黑色。
这样,在第一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1,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使由与表示当前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黑色。
<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在该一例中,由于电子设备1为钟表,因此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为如下期间:由与表示1秒前的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白色(即,消除该秒针S的显示)。向该像素40施加电压的分段为分段Seg59。在图9中,仅示出61个分段中的分段Seg0至分段Seg2的时序图,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的从分段Seg3至分段Seg59的时序图与分段Seg2的时序图相同。
另外,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为如下期间:多个像素40中的、由对应于在1秒前的时刻成为白色的秒针S的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保持白色不变。
在第二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2,电光学显示装置10使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的电位V1和电位V2成为0伏特。由此,向所有的像素电极61施加0伏特的电位。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的分段施加+V伏特的电位。由此,在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的分段与像素电极61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的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白色。
另一方面,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向分段Seg1施加0伏特的电位。由此,在分段Seg1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生电位差。结果,由分段Seg1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保持黑色不变。
<反复期间T5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反复58次从电源断开期间T3至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为止的工作。即,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通过从电源断开期间T3至反复期间T5为止的工作,而以1分钟的间隔对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秒针S的显示进行更新。
经过以上工作,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通过反复执行从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至反复期间T5为止的工作,而以1分钟的间隔来更新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分针M1、时针M2及秒针S的显示。此外,当变更图表G的显示时,电光学显示装置10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进行图表G的显示的变更。
如上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一并具有作为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的工作和作为分段方式的电泳面板的工作。因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与更新分针M1、时针M2、秒针S及图表G的所有的显示的情况相比较,通过作为有源矩阵方式的电泳面板工作,能够抑制电力消耗。原因如下: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秒针S的显示的更新在不附随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的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进行。另外,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秒针S的显示的更新时,不需要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因此可提高处理速度。即,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更快地进行显示的切换。进而,在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不需要SRAM的编程所需的电力,能够一边进行秒显示,一边实现消耗电力的降低。
此外,关于从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开始时至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结束时为止的时间间隔,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电子设备1为钟表的情况下,会产生时刻显示的延迟,因此优选小于1秒。另外,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不像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那样附随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因此,从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开始时至结束时为止的时间间隔比从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开始的时刻至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结束的时刻为止的时间间隔短。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2>
以下,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2进行说明。
图9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2的时序图。在图9中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按照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电源断开期间T3、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a及反复期间T5a的顺序进行工作,而显示显示图像的状态。此外,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及电源断开期间T3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与图8中说明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a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以下,对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a进行说明。
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a,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电位V1的值、电位V2的值以及施加于分段Seg0的电压的值反复+V伏特的期间和0伏特的期间。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施加于分段Seg1的电位的值成为0伏特,施加于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的电位的值成为+V伏特。
由此,在分段Seg0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电位差。因此,由分段Seg0施加电压的像素40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另外,当像素电极61的电位为+V伏特时,在分段Seg1与像素电极61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分段Seg1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黑色。另外,当像素电极61的电位为0伏特时,在分段Seg1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生电位差。结果,由分段Seg1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图像形成部70不工作而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
另外,当像素电极61的电位为+V伏特时,在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生电位差。结果,由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图像形成部70不工作而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另外,当像素电极61的电位为0伏特时,在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与像素电极61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白色。
<反复期间T5a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反复58次图9所示的从电源断开期间T3至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a为止的工作。即,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通过图9所示的电源断开期间T3至反复期间T5a为止的工作,而以1分钟的间隔更新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秒针S的显示。
如上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电位V1的值、电位V2的值及施加于分段Seg0的电压的值反复+V伏特的期间和0伏特的期间,据此,能够几乎同时地进行下述两个工作:使与表示1秒前的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为白色而消除该秒针S的显示和使与表示当前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为黑色而显示该秒针S。结果,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使秒针S的显示位置的移动让电子设备1的用户看起来更流畅。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3>
以下,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3进行说明。
图10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的具体例3的时序图。在图10中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依次按照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电源断开期间T3、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及反复期间T5b的顺序进行工作,而显示显示图像的状态。此外,图像信号输入期间T1、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及电源断开期间T3中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方法与图8中说明的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以下,对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进行说明。
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电位V1的值、电位V2的值及施加于分段Seg0的电位的值成为0伏特。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施加于分段Seg1的电位的值成为-V伏特。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施加于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的分段的电位的值成为+V伏特。
由此,在分段Seg0与像素电极61之间,不产生电位差。因此,由分段Seg0施加电压的像素40保持之前的图像不变。另外,在分段Seg1与像素电极61之间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分段Seg1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黑色。另外,在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与像素电极61之间也产生大的电位差。结果,由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的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显示白色。
此外,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能够使电位V1与电位V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变化为3个值中的任一个。另外,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能够使电位V1与电位V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反变化为4个值以上的任一个。
<反复期间T5b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控制>
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反复58次图9中示出的从电源断开期间T3至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为止的工作。即,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通过图9中示出的从电源断开期间T3至反复期间T5b为止的工作,以1分钟的间隔来更新作为钟表的电子设备1的秒针S的显示。
如上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使向分段施加的电压的值为+V伏特、0伏特及-V伏特这3个值中的任一个,能够同时进行如下工作:使与表示1秒前的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为白色而消除该秒针S的显示和使与表示当前时刻的秒的秒针S相对应的分段为黑色而显示该秒针S。结果,电光学显示装置10能够与上述的具体例1至具体例2相比缩短使秒针S的显示位置的移动所涉及的时间。
此外,作为该具体例3的变形例,也可以使图10所示的时序图为图11所示的时序图。图11是将图10所示的时序图中的、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b变更为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后的图。
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中的从工作开始时至经过第一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施加于分段Seg1的电位的值成为-V伏特,之后,使得该电位的值成为0伏特。第一预定时间比从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开始时至结束时为止的时间间隔短。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以使得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c中的从工作开始时至经过第二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向61个分段中的除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的电位的值为0伏特,之后,使得该电位的值为+V伏特。第二预定时间比第一预定时间短。
由此,施加于分段Seg1的电位的值为-V伏特的期间与向61个分段中的分段Seg1以外的所有分段施加的电位的值为+V伏特的期间部分重叠。结果,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以使得秒针S的显示位置的移动让电子设备1的用户看起来更流畅。即,可以将表示1秒前的时刻的秒的秒针S消失的状态与当前时刻的秒针S显现的状态同时显示给电子设备1的用户。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其他的显示例>
以下,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其他的显示例进行说明。在上述说明中,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利用分段Seg1至分段Seg60来使得秒针S显示的构成进行了说明,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利用分段Seg1至分段Seg60显示其他的显示图像。例如,如图12所示,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为如下构成:通过使由分段Seg1至分段Seg60中的一部分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为黑色,而显示像方位时针那样表示预定的方位的显示图像。
图12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另一显示例的图。在图12示出的例子中,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由分段Seg54至分段Seg58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为黑色,而将该像素40的显示作为表示北方位的显示图像来进行显示。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由分段Seg25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为黑色,而将该像素40的显示作为表示与北方位相反的南方位的显示图像来进行显示。
这样,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使由分段Seg1至分段Seg60中的一部分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为黑色,而能够显示如方位时针那样表示预定的方位的显示图像。
此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在矩阵显示模式期间T2,利用分段Seg1至分段Seg6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和像素电极61,使分段Seg1至分段Seg60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显示与分段的形状不同的其他形状的图像。
<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分段的多层构造>
以下,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分段的多层构造进行说明。在上述说明中,对电光学显示装置10中所有分段以配置于相同平面(层)内的方式设置在显示部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这些分段也可以配置成具有多层构造。例如,如图13所示,也可以配置成分段Seg0a和分段Seg1a成为2层构造。图13为示出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分段的多层构造的一例的图。
在图13中,分段Seg0a和分段Seg1a以夹着绝缘层Ins的方式粘接在一起。绝缘层Ins的材质为氧化硅和/或丙烯酸等。因此,绝缘层Ins为透明的。另外,分段Seg0a设置有孔部Hl1和孔部Hl2。分段Seg1a配置成当从显示面侧看分段Seg0a时,孔部Hl1及孔部Hl2被封闭。这样,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以通过在分段显示模式期间T4使由分段Seg1a施加电压的像素40的显示为黑色,而显示标记“:”。
这样的分段的多层构造适用于想要通过电光学显示装置10来使冒号和/或心形标记等标记闪烁等情况。
此外,如上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为如下构成:由至少一个分段施加电压的像素40所具有的微囊73中例如包含带正电的白粒子、带负电的黑粒子、带负电的与上述白粒子及上述黑粒子相比移动性(mobility)低的红粒子。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这种像素40称为对象像素来进行说明。移动性低的粒子是指例如与上述白粒子和/或上述黑粒子相比粒径大的粒子和/或质量大的粒子。由此,当向对象像素施加+V伏特或-V伏特的电压时,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白粒子及黑粒子的泳动而使对象像素的显示成为白色或黑色(红粒子漂在微囊73内)。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控制共用电源调制电路23而能够在任意时间向分段施加任意的电压,因此在对象像素的显示为白色的状态时,若向对象像素施加电压VL伏特(0伏特<VL伏特<<+V伏特),则白粒子向像素电极侧泳动,漂着的红粒子向分段侧移动,对象像素的显示成为红色。即,白粒子和红粒子的位置关系是相反的。此外,此时,黑粒子也向分段侧移动,但通过在到达分段侧之前(在赶超红粒子之前)停止向对象像素施加电压VL伏特,能够仅利用红粒子来进行对象像素的显示。
如上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10仅向多个分段中的一部分单独地施加预定的电压波形,据此,除了白色显示及黑色显示之外,还可以进行其他颜色的显示。
此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像素40也可以采用图14示出的像素40a。图14为示出像素40a的电结构的一例的图。像素40a具有:选择晶体管141、电容器225、像素电极61、图像形成部70及未图示的共用电源调制电路。即,像素40a为具有DRAM方式的像素电路的构成。
当采用像素40a时,不需要图3中与锁存电路170及开关电路180连接的布线(高电位电源线33、低电位电源线34、第一控制线36及第二控制线37)。
<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其他的具体例>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具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其他具体例。图15为示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另一具体例的图。图15的(A)示出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一例即电子书2的一例。电子书2具有图书形状的框201、操作部203及由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构成的显示部11。
图15的(B)示出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又一例子即电子纸3的一例。电子纸3具有:由具有与纸相同的质感及柔软性的可擦写片材构成的主体部221和由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构成的显示部11。
例如,由于设想电子书和/或电子纸等不仅在明亮的场所还在黑暗的场所反复地在白色或黑色的背景上写入文字的用途,因此,优选地,抑制对显示面的视任性的降低、且在黑暗的场所也能够使用。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或可具有电光学显示装置10的电子设备的范围不局限于此,广泛地包括利用伴随带电粒子的移动的视觉上的色调变化的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所具有的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向对置电极62中的一部分或所有的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第一显示模式(在该一例中为矩阵显示模式)和向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部70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第二显示模式(在该一例中为分段显示模式),使画像形成部70形成显示图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可以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作为第一显示模式的有源矩阵显示模式以及作为第二显示模式的分段显示模式而使图像形成部70形成显示画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基于有源矩阵显示模式和分段显示模式,能够高清晰且高速地显示图像。
另外,电光学显示装置10,以比第二显示模式下使图像形成部70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长的时间间隔,在第一显示模式下使图像形成部70形成显示图像。由此,电光学显示装置10通过第一显示模式可抑制图像形成部70形成显示图像的频度。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各分段显示模式期间,电光学显示装置10也可以替代使电位V1与电位V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变化为脉冲状的构成,而采用使表示电压的变化的曲线变化成能够利用可微分的函数表示的平滑的曲线的构成(例如,变化成绘制正弦曲线的构成)等变化成变为其他的形状的构成。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的构成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也可以进行变更、置换、删除等。

Claims (6)

1.一种电光学显示装置,具备:
第一基板,其设置有多个像素电极;
第二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对置的、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
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根据施加至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的电位和施加至所述对置电极的电位而形成显示图像;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是向所述对置电极中的所有的所述多个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是向所有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
所述多个分段彼此不电连接,并且能够显示与分段的形状相对应的显示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为有源矩阵显示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为分段显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比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的时间间隔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模式中,与施加至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的所述电位不同的电位依次施加至所述多个分段中的各分段。
5.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学显示装置。
6.一种驱动方法,是电光学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光学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其设置有多个像素电极;第二基板,其设置有与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对置的、被分割为多个分段的对置电极;以及图像形成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根据施加至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的电位和施加至所述对置电极的电位而形成显示图像,
在所述驱动方法中,基于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而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显示图像,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是向所述对置电极中的所有的所述多个分段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是向所有的所述多个像素电极施加基本相同的电位的模式,
所述多个分段彼此不电连接,并且能够显示与分段的形状相对应的显示图像。
CN201610098717.3A 2015-03-31 2016-02-23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Active CN106023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2385A JP2016191848A (ja) 2015-03-31 2015-03-31 電気光学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駆動方法
JP2015-072385 2015-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23902A CN106023902A (zh) 2016-10-12
CN106023902B true CN106023902B (zh) 2020-09-18

Family

ID=57015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8717.3A Active CN106023902B (zh) 2015-03-31 2016-02-23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93110A1 (zh)
JP (1) JP2016191848A (zh)
CN (1) CN1060239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4305B2 (en) * 2003-12-12 2008-02-26 S&S Cycle, Inc. Bearing and seal install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2007041385A (ja) * 2005-08-04 2007-02-15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20080024295A (ko) * 2006-09-13 2008-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종이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374890B1 (ko) * 2006-09-29 2014-03-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8237653B2 (en) * 2007-03-29 2012-08-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9169212A (ja) * 2008-01-18 2009-07-30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パネル
JP2009175409A (ja) * 2008-01-24 2009-08-06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266815B2 (ja) * 2008-03-14 2013-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568975B2 (ja) * 2009-12-16 2014-08-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JP5494180B2 (ja) * 2010-04-22 2014-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20031993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Leistiko Patrick M Clean out spray nozzle
JP2012118348A (ja) * 2010-12-01 2012-06-21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782719B2 (ja) * 2011-01-19 2015-09-24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素子、入力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91848A (ja) 2016-11-10
US20160293110A1 (en) 2016-10-06
CN106023902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4567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US8749477B2 (en) Method of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9175492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5262217B2 (ja) 電圧選択回路、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370087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EP2796924A1 (en) Drive method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clock
JP2009229832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568975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子機器
US8089454B2 (en) Driving circuit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711088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5304324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023902B (zh) 电光学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驱动方法
JP2009169365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14464146B (zh) 有源矩阵电路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JP5262539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459617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090243996A1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488219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2010224140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5527128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気泳動表示装置用制御回路、電子機器
JP2010211049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10115774A1 (en) Driving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apparatus,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ler
JP5892271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JP5720821B2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KR20090103750A (ko) 전기 영동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과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1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Applicant after: E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