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6339B -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6339B
CN106016339B CN201510543636.5A CN201510543636A CN106016339B CN 106016339 B CN106016339 B CN 106016339B CN 201510543636 A CN201510543636 A CN 201510543636A CN 106016339 B CN106016339 B CN 106016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reheater
fanning strip
elevating lever
inductor
clearanc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36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6339A (zh
Inventor
苏丽
杨宏彦
李铭
刘永红
李强
刘红超
李孝红
韩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Hancheng No2 Power 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Hancheng No2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Hancheng No2 Power 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Hancheng No2 Power 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36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6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6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6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6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6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包括安装在空预器内对空预器上端进行密封的上部扇形板,和安装在空预器的上表面以根据指令提升空预器内上部扇形板的提升装置,以及用于实时反应上部扇形板当前位置的监控装置。本发明解决了间隙测量探头在恶劣环境下易失误及出现故障的问题,通过机械连动直接反映上部扇形板的当前位置,还可以减少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依赖,更快更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空预器的运行效率。本发明将原安装在空预器内部检测上部扇形板临界点的感应探头移至空预器外部,使感应探头避免了空预器内部的恶劣环境,同时解决了安装上的繁杂步骤,并减少了线路连接。

Description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领域的空预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不受环境干扰实时反应空预器内部扇形板与转子间隙的可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一般采用径向-轴向及旁路三种密封系统,其中对于径向密封常规采用能跟踪转子热变形的自动控制系统,其能够根据转子的变形程度自动调整扇形板与转子径向密封片之间的距离。当运行中的空预器内部温度升高时,扇形板及转子在受热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当扇形板与转子的径向密封片距离过小或摩擦卡涩时,必须快速提升扇形板。
为了能准确获取当前扇形板位置,一般在空预器内安装有感应扇形板位置的间隙测量探头,但是现有的间隙测量探头必须在机组停运行时进入空预器内部安装,安装间隙1~2mm,若机组运行期间间隙测量探头发生故障或安装不正确,则无法监视该扇形板间隙位置。同时探头引线电缆需敷设到外部,特别是一二次风间的探头引线较长,在机组长期运行下易磨损,导致间隙测量故障而无法监视。
此外现有的自动控制系统在扇形板的临界点处安装有感应探头,一旦扇形板超过该临界点,则自动控制系统会向外发出提示警告,操作人员在接到警告信息后通过手动来紧急提升扇形板。但该感应探头一般在提升机构上裸露安装,由于该位置在炉墙外,环境灰尘大,使感应探头上经常敷满灰尘,甚至被积灰掩埋,如不及时清理,对紧急境况下对扇形板是否已提升到位无法监控,而且在扇形板未提升时该信号误发,也会引起紧急状态下的扇形板提升装置拒动,从而使空预器电机过流跳闸,损坏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从空预器的外部直接观察到内部转子与上部扇形板间际的可视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从外部观察到空预器内上部扇形板出现紧急状况时的可视装置。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包括:
上部扇形板,安装在空预器内对所述空预器上端进行密封,包括多块一端与转子的转轴连接并拼接成圆形的扇形板;
提升装置,安装在空预器的上表面以根据指令提升所述空预器内部的上部扇形板,包括动力装置和受所述动力装置控制并与所述上部扇形板连接的提升杆;
监控装置,用于实时反应所述上部扇形板与空预器的转子之间间隙大小,包括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并直观显示所述上部扇形板与所述转子间隙的指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装置包括显示当前所述上部扇形部与所述转子间隙的刻度表和带动所述刻度表的指针移动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杆与所述提升杆连接,所述连杆将所述提升杆的位移通过连动方式直接传递给所述升降杆,使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提升杆同步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并保护各部件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正面为透明材质的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通过活动套垂直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连杆上固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随所述连杆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至少有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的移动距离与所述上部扇形板的实际移动距离一致或按比例增减。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提示所述上部扇形板处于紧急状况时的第一感应器,和显示所述上部扇形板是否已经提升到安全位置处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刻度表的一侧且安装高度与所述上部扇形板的实际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激活状态的显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根据升降高度而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感应杆,所述感应杆与所述升降杆垂直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在所述安装箱内的安装位置与原位于所述空预器内监控所述上部扇形板移动位置的感应探头位置一致或随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提升杆的升降比例确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现有技术利用设置在空预器内部的间隙测量探头传送数据再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工作方式,改为通过外部可视装置直接观察,解决了间隙测量探头在恶劣环境下易失误及出现故障的问题,通过机械连动直接反映上部扇形板的当前位置,还可以减少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依赖,更快更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空预器的运行效率。
本发明将原安装在空预器内部检测上部扇形板临界点的感应探头移至空预器外部,使感应探头避免了空预器内部的恶劣环境,同时解决了安装上的繁杂步骤,并减少了线路连接。采用外部与内部实际位置对应的安装方式,方便通过升降杆的升降直接观察到上部扇形板是否已经处于临界点,以避免自动控制系统因为元件故障而无法及时处理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间隙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安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安装箱、11-观察窗、20-监控装置、21-刻度表、22-升降杆、23-指针、24-感应杆、25-活动套、30-连杆、31-支撑板、40-第一感应器、41-第二感应器、100-空预器、110-转子、120-上部扇形板、130-提升装置、140-提升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一般性地包括安装在空预器100内对空预器100上端进行密封的上部扇形板120,和安装在空预器100的上表面以根据指令提升空预器100内上部扇形板120的提升装置130,以及用于实时反应上部扇形板120与转子110之间间隙大小的监控装置20。该上部扇形板120可以包括多块一端与转子110的转轴连接并可拼接成圆形的扇形板;该提升装置130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提升杆140动作的动力装置和受动力装置控制并与上部扇形板120连接的提升杆140;该监控装置20可以包括与提升装置130连接并直观显示空预器100工作时上部扇形板120与转子110之间间隙大小的指示装置。
本实施例中,将现有技术利用设置在空预器100内部的间隙测量探头传送数据再由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工作方式,改为通过外部可视装置直接观察,解决了间隙测量探头在恶劣环境下易失误及出现故障的问题,通过机械连动直接反映上部扇形板120与转子110之间的间隙大小,还可以减少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依赖,更快更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提高空预器100的运行效率。本实施例利用与上部扇形板120直接连接并随其连动的提升杆140来作为上部扇形板120的位置参考,检测结果更真实并能够减少误差和误判,该指示装置采用外部全机械结构进行结果观察而无需考虑电气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特别适应于恶劣工况下的检测。同时采用监控装置20后,还去除了在空预器100内安装探头的步骤,整个监控过程无需考虑空预器100的工作状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节省了成本。指示装置的显示结果可以通过数字、刻度表、液压或LED实现。具体的指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空预器100上,也可以利用传动的连杆30安装在空预器100的一侧。当操作人员观察到指示装置显示的需要调整上部扇形板120的信息时,可以手动或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驱动提升杆140升降。在本实施例中,该指示装置可以安装相应的报警装置,以在当前需要调整上部扇形板120时向外发出提示信息,以提醒操作人员。具体的报警装置可以是声音信号、无线信号或手机短信。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当前上部扇形部120所处位置的刻度表21和带动刻度表21的指针23移动的升降杆22,该升降杆22通过连杆30与提升杆140连接,该连杆30可以将提升杆140的实际位移通过连动方式直接传递给升降杆22,使升降杆22与提升杆140同步动作,升降杆22的升降带动固定的指针23升降,通过指针23指向刻度表21的数值,即可确认当前上部扇形板120与转子110之间的间隙大小。在本实施例中,该升降杆22的移动距离可以与上部扇形板120的实际移动距离一致,也可以按上部扇形板120的实际位移进行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以便于观察。本实施例中的连杆30可以是一根,也可以是能够无损传递提升杆140移动距离的多根连杆30组合。通过多根连杆30组合的方式,也更方便调整指示装置距离空预器100的安装距离。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利用液压管路来实现提升杆140的移动距离的传递,如:通过提升杆140的升降来推动连接的液压管内液体的流动,而升降杆22则利用液体的推力做出与提升杆140相同的位移。
进一步地,为防止指示装置受外部环境干扰,该指示装置还可以安装用于保护各部件的安装箱10,同时为了方便观察安装箱10内的刻度表21变化,该安装箱10的正面可以设置由透明材质构成的观察窗1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保证测量环境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获得更精确的检测结果的同时又不影响操作人员的观察。
进一步地,为方便升降杆22的移动,该升降杆22可以通过活动套25垂直地安装在安装箱10的内壁上,活动套25的直径需要大于升降杆22的直径,以在限制升降杆22径向移动的同时,还不影响升降杆22的轴向移动。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升降杆22的固定还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沿升降杆22的轴线在其杆身上设置贯穿的凹槽(图中未示出),凹槽的长度与刻度表21的测量范围相对应,在安装箱10的内壁上设置穿过升降杆22上凹槽的T形定位卡,T形定位卡的顶边穿过凹槽后与卡在凹槽的两侧,以防止升降杆22径向脱离,具体的T形定位卡的数量可以设置2个或以上,也可以采用T形定位卡与活动套25结合的固定方式。在连杆30靠近升降杆22的一端可以固定支撑板31,该支撑板31随连杆30的移动而同步移动,该升降杆22的下端可以放置在支撑板31的上表面,以获得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一个指示装置来显示多个空预器100的状态,可以按现场空预器100的数量来设置相应的升降杆22数量,每个升降杆22的指示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不相同时,两个升降杆22在刻度表上的警戒点范围不一致,达到某根升降杆22的警戒点时即去控制相应的空预器100。两个升降杆22也可以利用一个支撑板31来同步控制,在该结构下,两个空预器100的结构和工作状态需要一致,以使连杆30传递的提升杆140的位移能够真实反映两个空预器100的具体状态。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多个空预器100也可以分别采用独立的连杆30与各自的升降杆22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提示上部扇形板120处于紧急状况时的第一感应器40和显示上部扇形板120是否已经提升到安全位置处的第二感应器41。在安装箱10内的第一感应器40和第二感应器41分别安装在刻度表21的一侧,且两者在安装高度上与原上部扇形板120处安装的相同感应器的实际位置对应。本实施例将原安装在空预器100内部检测上部扇形板120临界点的感应探头移至空预器100外部,使感应探头避免了空预器100内部的恶劣环境,同时解决了安装上的繁杂步骤,并减少了线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感应器40和第二感应器41在安装箱10内的安装位置与原位于空预器100内监控上部扇形板120移动位置的感应探头位置可以一致,也可以随升降杆22与提升杆140的升降比例确定,即:如果提升杆140移动1厘米而升降杆22移动10厘米,则相应感应器与原对应感应器的安装位置同样扩大十倍。采用实际位置对应的安装方式,方便通过升降杆22的升降直接观察到上部扇形板120是否已经处于临界点,以避免自动控制系统因为元件故障而无法及时处理的状况。
进一步地,为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上部扇形板120已经处于临界状态,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在升降杆22上设置根据升降高度而触发第一感应器40和第二感应器41的感应杆24,该感应杆24与升降杆22垂直连接并靠近第一感应器40和第二感应器41一侧。当感应杆24触碰到相应感应器或处于相应感应器的触发范围时,则可以激发相应的报警信息。此外,为提高报警效率,还可以在第一感应器40和第二感应器41上设置用于显示当前上部扇形板120是否已被操作的显示灯。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包括:
上部扇形板,安装在空预器内对所述空预器上端进行密封,包括多块一端与转子的转轴连接并拼接成圆形的扇形板;
提升装置,安装在空预器的上表面以根据指令提升所述空预器内部的上部扇形板,包括动力装置和受所述动力装置控制并与所述上部扇形板连接的提升杆;
监控装置,用于实时反应所述上部扇形板与空预器的转子之间间隙大小,包括与所述提升装置连接并直观显示所述上部扇形板与所述转子间隙的指示装置;
所述指示装置包括显示当前所述上部扇形部与所述转子间隙的刻度表和带动所述刻度表的指针移动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通过连杆与所述提升杆连接,所述连杆将所述提升杆的位移通过连动方式直接传递给所述升降杆,使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提升杆同步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并保护各部件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正面为透明材质的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杆通过活动套垂直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箱内,所述连杆上固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随所述连杆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杆至少有两根且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杆的移动距离与所述上部扇形板的实际移动距离一致或按比例增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指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提示所述上部扇形板处于紧急状况时的第一感应器,和显示所述上部扇形板是否已经提升到安全位置处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分别安装在所述刻度表的一侧且安装高度与所述上部扇形板的实际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激活状态的显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根据升降高度而触发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的感应杆,所述感应杆与所述升降杆垂直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感应器和所述第二感应器在所述安装箱内的安装位置与原位于所述空预器内监控所述上部扇形板移动位置的感应探头位置一致或随所述升降杆与所述提升杆的升降比例确定。
CN201510543636.5A 2015-08-29 2015-08-29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Active CN106016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3636.5A CN106016339B (zh) 2015-08-29 2015-08-29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3636.5A CN106016339B (zh) 2015-08-29 2015-08-29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6339A CN106016339A (zh) 2016-10-12
CN106016339B true CN106016339B (zh) 2018-02-06

Family

ID=5708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3636.5A Active CN106016339B (zh) 2015-08-29 2015-08-29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6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4666A (zh) * 2017-06-13 2018-12-25 山西昌德大成科技有限公司 空预器热态漏风间隙查定仪
CN112433551B (zh) * 2020-11-03 2022-03-22 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空气预热器报警系统、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9334Y (zh) * 2006-06-11 2007-07-04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间隙传感器
CN2938185Y (zh) * 2006-08-01 2007-08-22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
KR100892234B1 (ko) * 2008-12-19 2009-04-09 엔텍월드(주) 공기예열기의 화재 감지 시스템(fds)및 센서 드라이브시스템(sds)의 통합운영장치
CN102889612A (zh) * 2012-11-01 2013-01-23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间隙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499321A (zh) * 2013-09-29 2014-01-08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检测装置
CN204421054U (zh) * 2015-02-03 2015-06-24 彭可 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热端扇形板同步跟踪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19334Y (zh) * 2006-06-11 2007-07-04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间隙传感器
CN2938185Y (zh) * 2006-08-01 2007-08-22 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
KR100892234B1 (ko) * 2008-12-19 2009-04-09 엔텍월드(주) 공기예열기의 화재 감지 시스템(fds)및 센서 드라이브시스템(sds)의 통합운영장치
CN102889612A (zh) * 2012-11-01 2013-01-23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密封间隙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499321A (zh) * 2013-09-29 2014-01-08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检测装置
CN204421054U (zh) * 2015-02-03 2015-06-24 彭可 一种空气预热器冷热端扇形板同步跟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6339A (zh) 2016-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339B (zh) 空预器的间隙控制可视装置
US90517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sition-sensitive pipe provisioning in top-drive drilling
CN110988667A (zh) 一种具有在线自校验功能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其校验方法
CN105460855B (zh) 剪叉式升降机的故障自检装置
US20220336170A1 (en) Transformation method for gas density relay, and gas density relay having online self-check function and check method thereof
CN111029211A (zh) 一种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改造方法
CN104743446B (zh) 一种起重机制动器制动力矩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653835B (zh) 计量间量油测产方法
CN105136235A (zh) 接触式重锤料位计
CN210775760U (zh) 用于自动在线校验密度继电器的变送器及系统
CN110514996B (zh) 一种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改造方法
CN204790607U (zh) 动态液位智能监控系统
CN217760958U (zh) 检测装置及防喷器
CN210668213U (zh) 一种绝缘性能自测试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监测系统
CN112051756A (zh) 一种气动执行机构故障诊断记录仪
CN205204534U (zh) 智能升降机
CN109292632B (zh) 一种多机智慧起重机的工作方法
CN105135466B (zh) 一种带过力矩保护装置的空气预热器径向密封控制机构
CN201071256Y (zh) 塔式起重机吊钩行程监控装置
CN210775758U (zh) 一种具有在线自校验功能的气体密度继电器及监测装置
CN109553006B (zh) 一种智慧起重机健康诊断系统及工作方法
CN206955939U (zh) 电机车旋转焦罐定位装置
CN208187700U (zh) 一种受电弓疲劳测试装置
CN107764224B (zh) 一种光缆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06988215U (zh) 卸荷压力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