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14893A -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14893A
CN106014893A CN201610579256.1A CN201610579256A CN106014893A CN 106014893 A CN106014893 A CN 106014893A CN 201610579256 A CN201610579256 A CN 201610579256A CN 106014893 A CN106014893 A CN 106014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hydraulic cylinder
fixed
pressur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92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14893B (zh
Inventor
王晓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bo Zhi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5792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0148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014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4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14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148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MECHANICAL-POWER PRODUCING DEVICE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G7/00Mechanical-power-produc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using energy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包括承压体、支承体、滑轮、牵引绳、主体支承框架、外壳、液压缸、复位弹簧、支承架、承压架、液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发电机、油箱;主体支承框架位于外壳内;承压体与支承体位于主体支承框架内分别相互间隔;支承体为T形结构,中间有凹槽,滑轮安装凹槽中,承压体上部与中部为T形,下部有凹槽,滑轮安装凹槽中;支承架上有导向滑轮,液压缸固定于支承架上,液压缸与承压架连接;承压架上有导向轮;复位弹簧套在活塞杆上;牵引绳一端固定于主体支承框架上,另一端经滑轮、导向滑轮、导向轮固定于支承架上;液压缸、液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发电机依次连接,油箱与液压马达及液压缸连接。该装置液压油不容易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采集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道路的延伸及车辆的普及成为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同时为了保住适合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节能减排及对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探寻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人们研究了一种新的能源收集方式,即通过道路减速装置对汽车损耗能量进行回收及再利用。
专利号为CN1963197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动力装置:该道路减速带发电动力装置属于动力能源设备;在箱体内侧底面上固配下托板和液压油缸,联轴器将缸杆与带有压板和上托板的压杆连接,外部配装定位套的导套套装在压杆上,定位板将定位套固装在箱体内壁上;压力弹簧套配在液压油缸和压杆外部,其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托板和下托板接触;在箱体上端面内侧固装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板与压板限位配合;液压油缸的进、出油口与由油箱、液压油罐、液压马达、蓄能器等组成的液压系统连接,液压马达与发电机连接。这种结构的能量采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多个液压油缸同时布置在道路上形成减速带从而造成整套液压油管路接口过多,在车辆通过时产生的对装置的冲击与震动,很容易造成管路接口的松动,从而使液压油容易泄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多个承压体、多个支承体、滑轮、牵引绳、主体支承框架、外壳、液压缸、复位弹簧、支承架、承压架、液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发电机、油箱;所述外壳的形状为长条形外壳,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为长条形方框,所述主体支承框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多个所述承压体与所述支承体位于主体支承框架内,分别在主体支承体框架左右方向相互间隔,并且,相邻承压体与支承体相互垂直倚靠;所述支承体左右方向为T形结构,顶部向左右方向水平凸出,所述支承体中间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至少一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所述支承体与主体支承框架连接,所述支承体高度小于等于主体支承框架的高度;所述承压体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形状分别为方形,两个相临承压体的上部在左右方向上是相互倚靠的,上部与中部构成T形,中部左右方向尺寸小于下部及上部左右方向的尺寸,中部与下部结合处形成左右对称的限位坎,所述限位坎与所述支承体的T形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下部限制在支承体的T形结构下方,承压体下部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至少1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所述支承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的右侧,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支承架上,所述支承架上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位于液压缸的左侧;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及液压缸缸体,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与承压架连接;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另一端在左侧开始从第一个所述支撑体的滑轮的上部经承压体的滑轮、其它支撑体的滑轮、导向滑轮、导向轮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右侧;所述液压缸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所述液压储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储能器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油箱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所述液压缸连接。
可选的,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之间还连接有过力保护弹簧;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弹簧、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
可选的,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支承架之间还连接有过力保护弹簧;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弹簧、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
可选的,所述承压体的上部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主体支承框架前后方向尺寸,并与中部结合形成前后对称的T形。
可选的,所述承压体在处于压缩状态下的高度与所述外壳的高度相等。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下方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连通。
可选的,所述道路能量采集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与所述外壳的上平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导向轮的纵向位置连接有中间开口的方形铁圈,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两个磁铁;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方形铁圈两侧,所述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反;所述方形铁圈的开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储电器。
可选的,所述滑轮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侧面为圆形;所述主面上有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两侧为槽壁,纵向凹槽两侧的所述槽壁上均有多个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轴位于所述滑轮的侧面的直径上,两侧所述槽壁上的腰型孔位置是依次对应的;所述腰型孔上有螺栓,所述螺栓用螺母固定于所述腰型孔上,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纵向凹槽内的部分安装有轴承;所述腰型孔包括底部和顶部,所述顶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大于所述底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所述螺栓位于所述腰型孔的顶部状态下,所述轴承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相邻轴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滑轮包括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主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凹槽;所述侧面上安装有挡片;所述外轮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上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卡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深度,所述凸起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凹槽外,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所述外轮上有用于穿过所述牵引绳的第二孔。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缓冲层与所述支承架固定,所述缓冲层设有缓冲板和扭转件,所述扭转件包括扭转球、球槽、线圈、永磁铁、弹簧、球板;所述扭转球与所述缓冲板固定,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支撑架固定,扭转球位于所述球槽内,所述球槽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球板位于所述扭转球正上方,所述球板通过顶部固定有板螺母,所述板螺母通过板螺杆与液压缸的下表面固定,沿每个扭转球的圆周方向设有三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液压缸的下表面和支撑架的上表面之间;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正对所述线圈的位置设有永磁铁。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震座固定,所述反震座包括扬板、固定夹、下梁、杠杆、第一气杆、第二气杆、第三气杆、第四气杆、反动控制器;所述反震座的两个固定夹与所述液压缸固定,所述扬板与所述缓冲层固定,所述两个固定夹之间固定有下梁,所述下梁的两侧通过第一气杆、第二气杆与扬板的两侧铰链连接,所述下梁的中部的靠近第一气杆的一侧与杠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扬板的远离第一气杆的一侧与杠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下梁与杠杆之间设有第三气杆、第四气杆;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气杆、第二气杆、第三气杆、第四气杆的伸缩。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扭钩固定,所述反扭钩包括悬臂架、驴头、弹簧杆、C形钩、驴头电机、反动控制器;所述悬臂架的一端与抗风柱固定,所述悬臂架的上部固定有驴头电机,所述驴头电机的输出轴与驴头固定,所述驴头的与C形钩的一端钩接,所述C形钩的中部与悬臂架铰链连接,C形钩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层钩接,所述C形钩的一端与悬臂架之间设有弹簧杆;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驴头电机的旋转方向。
可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双曲柄臂固定,所述双曲柄臂包括双曲支座、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反动控制器;所述抗风柱与双曲支座的一端固定,所述双曲支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所述第一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曲柄与第一夹爪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曲柄与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分别与液压缸、支撑架固定;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的旋转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使用时将该装置固定于道路上,当车辆通过能量采集装置时,车轮将凸出在道路之上的承压体上部向下压动产生机械能,并通过牵引绳及安装在承压体下部和支承体上的滑轮将机械能传递给液压缸,经液压缸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后,经液压系统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液压能转化为电能;车辆离开后,经复位弹簧的作用,该装置回复原来状态。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多个液压油缸同时布置在道路上形成减速带,因此整套液压油管路接口较少,液压油不容易泄漏。此外,该装置因采用牵引绳来传递机械能,而牵引绳不会因长度的适度增加与减少而影响机械能的传递效率,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液压缸及与之配套的部件设计在道路外侧,使之避免受到外力的冲击与震动,从而保证长期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过力保护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承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方案1的一种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方案2的一种内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中方案2一种外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扭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反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反扭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双曲柄臂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双曲柄臂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其中,11、承压体;12、支承体;13、滑轮;14、牵引绳;15、主体支承框架;16外壳;17、导向轮;18液压缸;19、复位弹簧;20、支承架;21、承压架;22、液压储能器;23、液压马达;24、发电机;25、油箱;26、凹槽;27、上部;28、中部;29、下部;30、侧表面;31、导向滑轮;32、液压缸活塞杆;33、液压缸缸体;34、突起的边缘;35、凹槽;36、盖板;37、排水槽;38、第一压板;39、第二压板;40、弹簧;41、螺杆;;43、挡板;44、方形铁圈;45、磁铁;46、储电器;47、主面;48、侧面;49、纵向凹槽;50、槽壁;51、腰型孔;52、螺栓;53、轴承;54、顶部;55、底部;56、纵向凹槽的底;57、横向凹槽;58、挡片;59、凸起;60、第一孔;61、第二孔;62、过力保护弹簧;63、第一螺母;64、第二螺母;500、扭转件;501、扭转球;502、球槽;503、线圈;504、永磁铁;505、弹簧;506、球板;600、反震座;601、扬板;602、固定夹;603、下梁;604、杠杆;605、第一气杆;606、第二气杆;607、第三气杆;608、第四气杆;700、反扭钩;701、悬臂架;702、驴头;703、弹簧杆;704、C形钩;705、驴头电机;800、双曲柄臂;801、双曲支座;803、第一曲柄;804、第二曲柄;805、第一夹爪;806、第二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参见图1-图3,包括多个承压体11、多个支承体12、滑轮13、牵引绳14、主体支承框架15、外壳16、液压缸18、复位弹簧19、支承架20、承压架21、液压储能器22、液压马达23、发电机24、油箱25;所述外壳的形状为长条形壳体,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为长条形方框,所述主体支承框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多个所述承压体与所述支承体位于主体支承框架内,分别在主体支承体框架左右方向相互间隔,并且,相邻承压体与支承体相互垂直倚靠;所述支承体左右方向为T形结构,顶部向左右方向水平凸出,所述支承体中间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26,至少一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滑轮可以通过支承轴与支承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滑轮轴向为前后水平方向,轴中心最好工作在支承体左右对称中心线上。所述支承体与主体支承框架连接,所述支承体高度小于等于主体支承框架的高度,支承体与主体支承框架连接可以使用现有方式连接,具体的可以是,支承体前后平面与主体支承框架前后内侧平面相连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为一体,支承体上平面不高于主体支承框架上平面,下平面不低于主体支承框架下平面,以方便使该装置与车辆接触面平稳。所述承压体包括上部27、中部28和下部29,所述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形状分别为方形,两个相临承压体的上部在左右方向上是相互倚靠的,即上部左右方向的尺寸为承压体下部与支承体下部左右方向尺寸之和,上部与中部构成T形,最好使左右方向对称的T形,更好的,所述上部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主体支承框架前后方向尺寸,并与中部结合形成前后对称的T形,以防止在前后方向上承压体上部卡在相邻支承体之间。中部左右方向尺寸小于下部及上部左右方向的尺寸,中部与下部结合处形成左右对称的限位坎30,所述限位坎与所述支承体的T形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下部限制在支承体的T形结构下方,限位坎水平凹进的尺寸与支承体顶部水平凸出的尺寸最好相同,以使相互能够配合严密,承压体下部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至少1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滑轮可以通过支承轴与承压体连接,滑轮轴向为前后水平方向,轴中心最好工作在承压体左右对称中心线上。为了使该装置与车辆接触面是平稳的,承压体下平面在其上平面与外壳上平面平齐时,不低于主体支承框架的下平面。外壳上平面一般要高于主体支承框架上平面,高度与承压体上部的厚度最好相等,即承压体受到压力时向下运动,在承压体上平面运动到与外壳上平面平齐时停止。承压体上平面高出外壳上平面时,高出部分的高度最好适合在保正车辆行驶安全及装置安全工作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吸收车轮驶过所产生的机械能为工作高度。承压体上部厚度稍大于承压体上平面高出外壳上平面的高度,即避免承压体上部的下平面高于外壳上平面,以避免使承压体在上下运动时卡在外壳休上平面上。承压体与两个相邻支承体及前后主体支承框架之间最好有微小间隙,使其可以比较容易上下滑动,即承压体中下部前后的宽度稍小于支承体前后的宽度。承压体向上滑动停止于限位坎与支承体顶部水平凸出的部分上下相接处,向下滑动停止于承压体上平面与外壳上平面平齐处。在制作时,承压体的上平面可以设计成与应用的道路相同的坡度,以适应所应用的路况。所述支承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的右侧,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支承架上,所述支承架上安装有导向滑轮31,所述导向滑轮位于液压缸的左侧;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活塞杆32及液压缸缸体33,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与承压架连接;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导向轮17;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另一端在左侧开始从第一个所述支撑体的滑轮的上部经承压体的滑轮、其它支撑体的滑轮、导向滑轮、导向轮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右侧;所述液压缸通过单向阀34及管道35与所述液压储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储能器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油箱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所述液压缸连接,用于装置在运作中调节液压油缸与液压马达内的液压油量。本申请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图1为参照的。
本发明提供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多个液压油缸同时布置在道路上形成减速带,因此整套液压油管路接口较少,液压油不容易泄漏。此外,该装置还有如下优点:
1、该装置结构紧凑,能量采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适用于多种道路的能量采集
2、装置的能量采集部分采用多个滑轮,并作用在同一组牵引绳上,动滑轮、静滑轮相互间隔组成滑轮组,每个承压体可单独吸收机械能,也可以多个承压体同时吸收机械能,多个承压体同时吸收机械能时,能量是叠加的。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自身质量与承载能力越高,工作在同一轴线上的车轮总宽度设计的也会随之越大,则通过装置时可同时压到的承压体越多,那么装置吸收到的机械能也越多。
3、因采用牵引绳进行能量采集及传递,能量采集部分的横截面积比其他发电装置要小得多,安装时对道路的改变也要小得多,使装置在安装时方便、快捷。
4、能量采集部分装置的左右长度可随道路的宽度设定,上平面可随道路的坡度设计成斜坡状,增强了对道路安装环境的适应能力。
5、整套装置所用材料及零配件全部为成熟产品,制造容易,安装简单、方便,且不易损坏。
6、整套装置采用由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带动液压马达进行发电,且能量采集装置前后宽度较小,使这种装置可以组成多组装置相邻安装的、成规模的发电道路,各组装置的液压缸输出的液压能可以集中到一个主管道中进行大功率的连续发电。
7、安装有此种装置的下坡路段,车辆在通过时可以大大减少刹车装置的使用频率甚至不使用,延长刹车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车辆在下坡时因刹车失灵产生事故的风险。安装有此种装置的道路,可有效防止车辆侧滑。
本申请中,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之间最好还连接有过力保护弹簧62,参见图4和图5,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38、第二压板39、弹簧40、螺杆41、第一螺母63和第二螺母64,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最好分别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使过力保护弹簧工作更稳定,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为了防止弹簧跑偏,还可以设置上挡板43,挡板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滑动连接。过力弹簧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牵引绳与所述支承架之间: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弹簧、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有了过力保护弹簧,当车速过快,经由承压块对牵引绳产生冲击载荷时,过力保护弹簧会被瞬间压缩,保护牵引绳不被损坏。其中,牵引绳的工作载荷指得是牵引绳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载荷,极限载荷指的是牵引绳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本申请中,所述承压体在处于压缩状态下的高度最好与所述外壳的高度相等,以保持装置与车辆接触面平整,所述道路能量采集装置最好还包括盖板36,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与所述外壳的上平面平齐。安装了盖板,参见图1,一是可以遮住承压体与壳体的间隔,保持装置与车辆接触面平整,另外,在检修时,可将主体支承框架及其内部部件整体拆出并移出道路进行检修,外保护壳上同时加盖盖板,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为了防止装置积水影响使用,所述外壳的下方有排水槽37,参见图1-图3,所述排水槽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连通。使用时将排水槽连接排水沟即可。
为了提高该道路能量采集装置的采集效率,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6,所述导向轮的纵向位置连接有中间开口的方形铁圈44,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两个磁铁45;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方形铁圈两侧,所述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反;所述方形铁圈的开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储电器46。这样,导向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带动方形铁圈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存储。
该装置在寒冷的环境下使用时,牵引绳和滑轮容易结冰冻在一起,从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为此,申请人还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1,参见图7,所述滑轮包括主面47和侧面48,所述侧面为圆形;所述主面上有纵向凹槽49,所述纵向凹槽两侧为槽壁50,纵向凹槽两侧的所述槽壁上均有多个腰型孔51,所述腰型孔的长轴位于所述滑轮的侧面的直径上,两侧所述槽壁上的腰型孔位置是依次对应的;所述腰型孔上有螺栓52,所述螺栓用螺母固定于所述腰型孔上,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纵向凹槽内的部分安装有轴承53;所述腰型孔包括底部55和顶部54,所述顶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56的距离大于所述底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所述螺栓位于所述腰型孔的顶部状态下,所述轴承至所述凹槽的底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相邻轴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在寒冷的环境下,将螺栓调节至腰型孔的底部,牵引绳直接与螺栓上的轴承直接接触,从而减小了牵引绳与纵向凹槽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与滑轮的冻结面,使牵引绳和滑轮不容易冻在一起;在较温和的环境下,将螺栓调节至腰型孔的顶部,牵引绳与纵向凹槽的底直接接触,螺栓将牵引绳挡在纵向凹槽内,可防止牵引绳在滑轮上脱落而影响该装置使用;当然,在使用时,最好是将螺栓依次间隔调节至腰型孔的底部和顶部,从而在使牵引绳和滑轮不容易冻在一起的同时还可防止牵引绳在滑轮上脱落而影响该装置使用,还不用根据使用的温度环境而调节螺栓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横向凹槽本身就是凹槽,为了区分不同的凹槽,且是垂直圆周方向设置,因此命名为纵向凹槽。
方案2,参见图8和图9,所述滑轮包括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主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横向凹槽57;所述侧面上安装有挡片58;所述外轮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上有与所述横向凹槽配合的凸起59,所述凸起能够卡于所述横向凹槽内;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所述凸起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孔60,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凹槽外,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所述外轮上有用于穿过所述牵引绳的第二孔61。使用时,将牵引绳穿过第二孔和第一孔,牵引绳直接与凸起接触,从而减小了牵引绳与滑轮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与滑轮的冻结面,使牵引绳和滑轮不容易冻在一起;并且牵引绳受第一孔和第二孔限制,可防止牵引绳在滑轮上脱落而影响该装置使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横向凹槽本身就是凹槽,为了区分不同的凹槽,且是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因此命名为横向凹槽。
优选地,如图10所示,所述液压缸18通过缓冲层与所述支承架20固定,所述缓冲层设有缓冲板和扭转件500,所述扭转件500包括扭转球501、球槽502、线圈503、永磁铁504、弹簧505、球板506;
所述扭转球501与所述缓冲板固定,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支撑架20固定,扭转球501位于所述球槽502内,所述球槽502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102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球板506位于所述扭转球501正上方,所述球板506通过顶部固定有板螺母,所述板螺母通过板螺杆与液压缸18的下表面固定,沿每个扭转球501的圆周方向设有三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液压缸18的下表面和支撑架20的上表面之间;
所述液压缸18的下表面设有线圈503,所述线圈503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支撑架20的正对所述线圈503的位置设有永磁铁504。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对于液压缸18受到的牵引绳的冲击下进行缓冲,并且以其向冲击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的分力的方向摇摆,并且其工作或其摇摆时可通过线圈的电磁感应现象向外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1所示,所述液压缸18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震座600固定,所述反震座600包括扬板601、固定夹602、下梁603、杠杆604、第一气杆605、第二气杆606、第三气杆607、第四气杆608、反动控制器;
所述反震座600的两个固定夹602与所述液压缸18固定,所述扬板601与所述缓冲层固定,所述两个固定夹602之间固定有下梁603,所述下梁603的两侧通过第一气杆605、第二气杆606与扬板601的两侧铰链连接,所述下梁603的中部的靠近第一气杆605的一侧与杠杆604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扬板601的远离第一气杆605的一侧与杠杆604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下梁603与杠杆604之间设有第三气杆607、第四气杆608;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气杆605、第二气杆606、第三气杆607、第四气杆608的伸缩。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反震座600,对于承受牵引绳的冲击的液压缸18进行其柔性偏移后的进行姿态的校正。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液压缸18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扭钩700固定,所述反扭钩700包括悬臂架701、驴头702、弹簧杆703、C形钩704、驴头电机705、反动控制器;
所述悬臂架701的一端与抗风柱300固定,所述悬臂架701的上部固定有驴头电机705,所述驴头电机705的输出轴与驴头702固定,所述驴头702的与C形钩704的一端钩接,所述C形钩704的中部与悬臂架701铰链连接,C形钩704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层钩接,所述C形钩704的一端与悬臂架701之间设有弹簧杆703;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驴头电机705的旋转方向。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反扭钩700,对于承受牵引绳的冲击的液压缸18进行其柔性偏移后的进行姿态的校正。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3、14所示,所述液压缸18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双曲柄臂800固定,所述双曲柄臂800包括双曲支座801、第一曲柄803、第二曲柄804、第一夹爪805、第二夹爪806、反动控制器;
所述抗风柱300与双曲支座801的一端固定,所述双曲支座80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所述第一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曲柄803与第一夹爪805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曲柄804与第二夹爪806连接,所述第一夹爪805、第二夹爪806分别与液压缸18、支撑架20固定;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的旋转方向。
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双曲柄臂800,对于承受牵引绳的冲击的液压缸18进行其柔性偏移后的进行姿态的校正。
上述实施例只是发明的例示,不应当以说明书及附图的例示性实施例描述限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承压体、多个支承体、滑轮、牵引绳、主体支承框架、外壳、液压缸、复位弹簧、支承架、承压架、液压储能器、液压马达、发电机、油箱;
所述外壳的形状为长条形壳体,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为长条形方框,所述主体支承框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
多个所述承压体与所述支承体位于主体支承框架内,分别在主体支承体框架左右方向相互间隔,并且,相邻承压体与支承体相互垂直倚靠;
所述支承体左右方向为T形结构,顶部向左右方向水平凸出,所述支承体中间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至少一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所述支承体与主体支承框架连接,所述支承体高度小于等于主体支承框架的高度;
所述承压体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形状分别为方形,两个相临承压体的上部在左右方向上是相互倚靠的,上部与中部构成T形,中部左右方向尺寸小于下部及上部左右方向的尺寸,中部与下部结合处形成左右对称的限位坎,所述限位坎与所述支承体的T形结构配合用于将所述下部限制在支承体的T形结构下方,承压体下部沿左右方向有通透的垂直的凹槽,至少1个滑轮垂直安装在凹槽中;
所述支承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位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的右侧,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支承架上,所述支承架上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导向滑轮位于液压缸的左侧;
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活塞杆及液压缸缸体,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与承压架连接;
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导向轮;
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所述液压缸活塞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
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另一端在左侧开始从第一个所述支撑体的滑轮的上部经承压体的滑轮、其它支撑体的滑轮、导向滑轮、导向轮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液压缸的右侧;
所述液压缸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所述液压储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储能器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油箱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另一端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所述液压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之间还连接有过力保护弹簧;
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弹簧、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支承架之间还连接有过力保护弹簧;
所述过力保护弹簧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弹簧、螺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中心有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直径的孔,所述第二压板固定于所述支承架上,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一螺母配合,另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及第二压板的孔与所述第二螺母配合,并且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弹簧的载荷大于所述牵引绳的工作载荷,且小于牵引绳的极限载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体的上部前后方向的尺寸等于主体支承框架前后方向尺寸,并与中部结合形成前后对称的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体在处于压缩状态下的高度与所述外壳的高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下方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主体支承框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能量采集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上平面与所述外壳的上平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纵向位置连接有中间开口的方形铁圈,所述承压架上安装有两个磁铁;
所述磁铁位于所述方形铁圈两侧,所述磁铁相对的磁极相反;
所述方形铁圈的开口通过导线连接有储电器。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包括主面和侧面,所述侧面为圆形;
所述主面上有纵向凹槽,所述纵向凹槽两侧为槽壁,纵向凹槽两侧的所述槽壁上均有多个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轴位于所述滑轮的侧面的直径上,两侧所述槽壁上的腰型孔位置是依次对应的;
所述腰型孔上有螺栓,所述螺栓用螺母固定于所述腰型孔上,所述螺栓位于所述纵向凹槽内的部分安装有轴承;
所述腰型孔包括底部和顶部,所述顶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大于所述底部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
所述螺栓位于所述腰型孔的顶部状态下,所述轴承至所述纵向凹槽的底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相邻轴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道路能量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包括内轮和外轮,所述内轮包括主面和侧面;
所述主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横向凹槽;
所述侧面上安装有挡片;
所述外轮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上有与所述横向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能够卡于所述横向凹槽内;
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横向凹槽的深度,所述凸起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凹槽外,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绳的直径;
所述外轮上有用于穿过所述牵引绳的第二孔;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缓冲层与所述支承架固定,所述缓冲层设有缓冲板和扭转件,所述扭转件包括扭转球、球槽、线圈、永磁铁、弹簧、球板;
所述扭转球与所述缓冲板固定,所述缓冲板与所述支撑架固定,扭转球位于所述球槽内,所述球槽的底部与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球板位于所述扭转球正上方,所述球板通过顶部固定有板螺母,所述板螺母通过板螺杆与液压缸的下表面固定,沿每个扭转球的圆周方向设有三个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液压缸的下表面和支撑架的上表面之间;
所述液压缸的下表面设有线圈,所述线圈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正对所述线圈的位置设有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震座固定,所述反震座包括扬板、固定夹、下梁、杠杆、第一气杆、第二气杆、第三气杆、第四气杆、反动控制器;
所述反震座的两个固定夹与所述液压缸固定,所述扬板与所述缓冲层固定,所述两个固定夹之间固定有下梁,所述下梁的两侧通过第一气杆、第二气杆与扬板的两侧铰链连接,所述下梁的中部的靠近第一气杆的一侧与杠杆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扬板的远离第一气杆的一侧与杠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下梁与杠杆之间设有第三气杆、第四气杆;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气杆、第二气杆、第三气杆、第四气杆的伸缩;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反扭钩固定,所述反扭钩包括悬臂架、驴头、弹簧杆、C形钩、驴头电机、反动控制器;
所述悬臂架的一端与抗风柱固定,所述悬臂架的上部固定有驴头电机,所述驴头电机的输出轴与驴头固定,所述驴头的与C形钩的一端钩接,所述C形钩的中部与悬臂架铰链连接,C形钩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层钩接,所述C形钩的一端与悬臂架之间设有弹簧杆;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驴头电机的旋转方向;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与缓冲层之间通过双曲柄臂固定,所述双曲柄臂包括双曲支座、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反动控制器;
所述抗风柱与双曲支座的一端固定,所述双曲支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所述第一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曲柄与第一夹爪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曲柄与第二夹爪连接,所述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分别与液压缸、支撑架固定;
所述反动控制器根据所述线圈的电流方向,控制第一曲柄电机和第二曲柄电机的旋转方向。
CN201610579256.1A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Active CN1060148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256.1A CN106014893B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9256.1A CN106014893B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4893A true CN106014893A (zh) 2016-10-12
CN106014893B CN106014893B (zh) 2018-11-06

Family

ID=5711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9256.1A Active CN106014893B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0148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7161B1 (en) * 2001-12-05 2004-07-27 Calvo Rafael A Highway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EP1917437A2 (en) * 2005-08-01 2008-05-07 Chief R. Davis Roadway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N201396254Y (zh) * 2009-05-15 2010-02-03 胡国祥 路面发电装置
CN201771700U (zh) * 2010-08-10 2011-03-23 王柽 道路压力发电系统
CN102677608A (zh) * 2012-05-16 2012-09-19 西南交通大学 发电式减速带
CN202520489U (zh) * 2012-04-17 2012-11-07 薛红军 路面机械式压力发电装置
CN206054205U (zh) * 2016-07-21 2017-03-29 王晓旭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67161B1 (en) * 2001-12-05 2004-07-27 Calvo Rafael A Highway 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EP1917437A2 (en) * 2005-08-01 2008-05-07 Chief R. Davis Roadway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CN201396254Y (zh) * 2009-05-15 2010-02-03 胡国祥 路面发电装置
CN201771700U (zh) * 2010-08-10 2011-03-23 王柽 道路压力发电系统
CN202520489U (zh) * 2012-04-17 2012-11-07 薛红军 路面机械式压力发电装置
CN102677608A (zh) * 2012-05-16 2012-09-19 西南交通大学 发电式减速带
CN206054205U (zh) * 2016-07-21 2017-03-29 王晓旭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14893B (zh)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21815U (zh) 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
CN101954847A (zh) 贯通式惯性质量蓄能悬架
CN101954846A (zh) 杠杆式惯性质量蓄能悬架
CN206503067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105508351B (zh)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车用减振器装置
CN103470681B (zh) 一种带转向机构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
CN206054205U (zh)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CN106014893A (zh) 一种道路能量采集装置
CN203114543U (zh) 一种基于减速带的压电发电装置
CN102501763A (zh) 一种靠汽车行驶动力发电的系统
CN204871487U (zh) 一种防倾覆夹轨机构
CN105782320A (zh) 活塞馈能组件及能量回收减振器
CN206816742U (zh) 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路况的汽车减震系统
CN209448331U (zh) 一种电力设备抢修用辅助装置
CN208686857U (zh) 一种偏航制动器摩擦片磨损指示报警系统
CN2088169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管道保护装置
CN103243643A (zh) 一种桥梁水平弹性阻尼装置
CN107867349A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用减震支架
CN208883318U (zh) 一种节能型安全小车
CN205273460U (zh) 超高速转向架板式电机悬挂装置
CN206860584U (zh) 一种弹簧缸
CN109296099A (zh) 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低频二自由度摆式tmd振动控制装置
CN205185887U (zh) 一种自动续航电动车
CN215980196U (zh) 一种液压回油蓄能发电装置
CN209323734U (zh) 一种用于高耸结构的低频二自由度摆式tmd振动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1

Address after: 101100 b101-1 / F, building 1, yard 303, Yile Middle Road,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Longbo Zhigua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32, building 4, Liuan Jingyuan, yard 21, Yunhe West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Xiao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