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4020A -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4020A
CN105994020A CN201610236552.1A CN201610236552A CN105994020A CN 105994020 A CN105994020 A CN 105994020A CN 201610236552 A CN201610236552 A CN 201610236552A CN 105994020 A CN105994020 A CN 105994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epinephelus coioides
fish
cryptonucleus insec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365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但学明
李安兴
李言伟
莫泽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365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402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4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4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属于抗病性鱼苗生产领域,具体为抗刺激隐核虫鱼苗生产领域。首次采用变温感染和变温养殖的方式来生产抗病性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感染时的水温与感染后10天内的养殖水温保持一定温差,从而增强刺激隐核虫活幼虫的免疫效果,进而与轮换养殖结合,获得了有效免疫保护期较长的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免疫后第8个月还具有60%的相对保护率,第9个月仍有34%的相对保护率。

Description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属于抗病性鱼苗生产领域,具体为抗刺激隐核虫鱼苗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鮨科、石斑鱼属鱼类,俗称青斑。斜带石斑鱼属于暖水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由于其耗氧率低、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经济特性,使其成为中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
刺激隐核虫病俗称海水鱼白点病,是由一种海水鱼类专性寄生纤毛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引起的致死性寄生虫病(Colorni and Burgess,1997)。近年来,刺激隐核虫病已经成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给海水渔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Luo et al.,2008),被列为国家《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唯一的水生动物二类疫病(农业部,2008)。刺激隐核虫的宿主范围很广泛,除软骨鱼类对刺激隐核虫有较强抵抗力外,海水硬骨鱼类普遍能被刺激隐核虫感染,其中斜带石斑鱼也是刺激隐核虫感染的对象之一。
由于刺激隐核虫生活史的复杂性,使得该病的防控非常困难。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药物防治如福尔马林、硫酸铜、吖啶黄、孔雀绿、亚甲基兰、喹林派、甲硝哒唑、高锰酸钾、氯化钠、磺胺噻唑、呋喃唑酮和青霉素等(Colorni and Burgess,1997;蔡泽平等,2001;Noritaka et al.,2001;Noritaka et al.,2003;黄玮等,2004),然而这些方法由于存诸多缺陷,如效果不稳定、破坏养殖环境、危害食品安全、实施不便等,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Colorni(1987)提议用不同的物理方法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其中一种方法是将鱼在2个水族箱中进行轮换饲养,空置的水族箱进行干燥和清洁处理。这种方法很有效,但是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法,特别是没有给出不同温度下轮换的频率和总共需要的时间这两个关键数据。张团委(2012)测定了卵形鲳鲹和斜带石斑鱼在不同温度下感染刺激隐核虫的轮换频率和轮换周期,但是没有测定这种方法是否会诱发海水鱼产生获得性免疫保护。
目前研究证实,海水鱼类对刺激隐核虫感染会产生获得性免疫保护,疫苗接种可能成为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有效方法(Yoshinaga et al,1997;Yambot et al,2006;Luoet al,2007;Hatanaka and Hirazawa,2008)。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一些刺激隐核虫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发现用刺激隐核虫幼虫经体表感染海水鱼如斜带石斑鱼、卵形鲳鲹等,可以达到80%以上的免疫保护率(Luo et al,2007;但学明等,2008;Yoshinaga etal,1997),但是这些实验的有效免疫保护期最长只能达到3个月,且没有详细研究不同温度对海水鱼获得性免疫保护力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免疫保护期较长的斜带石斑鱼苗种,为满足此需要,申请人经多次试验和尝试,摸索出了一种有效免疫保护期较长的、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抗刺激隐核虫的斜带石斑鱼苗种免疫保护期过短、不适应工业化养殖生产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将采用独特的变温感染和轮换养殖方法,培育出抗刺激隐核虫感染的斜带石斑鱼苗种,这种斜带石斑鱼苗对刺激隐核虫的免疫保护力要达到8个 月以上,免疫后第8个月还具有60%的相对保护率,第9个月仍有34%的相对保护率。
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首次采用变温感染和变温养殖的方式来生产抗病性的石斑鱼苗种,感染时的水温与感染后10天内的养殖水温保持一定温差,从而增强刺激隐核虫活幼虫的免疫效果,进而与轮换养殖结合,获得了有效免疫保护期较长的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解决了一直困扰养殖户的海水鱼类苗种免疫保护期短的技术问题,采用独创性的感染养殖方式,生产出了有效免疫保护期长达8个月的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适用于养殖厂及养殖户的斜带石斑鱼健康养殖,可减免海水白点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大大提高渔民的养殖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刺激隐核虫活幼虫的收集和浓度计算
利用专门的刺激隐核虫传代系统对刺激隐核虫进行传代和收集,其传代宿主为卵形鲳鲹,采集发育良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置于消过毒的干净烧杯中孵化,孵化用水为高压灭菌的、加入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的自然海水;收集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液,充分混匀后取50μL虫液,加10μL甲醛将幼虫杀死,在显微镜下计数,记算出幼虫液的活虫浓度。
2.斜带石斑鱼苗种驯养、感染
购置11g左右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感染前2周对鱼苗进行试养驯化,直至其进食、活动正常,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养用水用600目的滤网过滤,其盐度在30‰左右,pH为8左右,溶氧量在5.6mg/L以上;将斜带石斑鱼苗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第1-9组)共十个小组,实验组每组鱼苗用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感染,感染时水温第1-3组为24℃、第4-6组为27℃、第7-9组为 30℃,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感染剂量为8000个幼虫/尾鱼;感染6小时后分别把鱼苗放入不同的轮养池中,其中第1、4、7组水温控制在24℃,第2、5、8组水温控制在27℃,第3、6、9组水温控制在30℃;对照组不进行刺激隐核虫感染,养殖水温为27℃。轮养池长40米,宽1.5米,高1米,池中间用密封隔板将养殖池一分为二,保证两侧水不互通,感染后的鱼苗全部放置在池的一侧,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具体分组情况见下表:
组号 感染水温(℃) 养殖水温(℃)
对照组 未感染 27
1 24 24
2 24 27
3 24 30
4 27 24
5 27 27
6 27 30
7 30 24
8 30 27
9 30 30
3、感染后斜带石斑鱼苗种的轮换养殖
为了保证斜带石斑鱼苗种不被脱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孵出的幼虫再次感染,每2天要将苗种置换到干净的池中养殖,对照组鱼种按同样方法换池。具体方法为:将轮养池中间的密封隔板拔出,采用诱食和驱赶方法将全部鱼苗集中到池的另一侧,插上密封隔板,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排净原来养鱼一侧的海水,加入30cm深的淡水,浸泡8小时,即可杀灭所有粘附于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刷洗后排净淡水, 加注干净海水待下一次使用。按上述方法轮换养殖5次,鱼体上的刺激隐核虫全部脱落,整个轮换养殖过程均保持以上的控温方式。此后将免疫过的鱼苗全部放入干净的养殖池中养殖,不必控温,保持自然水温。
4、致死剂量的测定和有效免疫保护期的测定
斜带石斑鱼致死剂量的测定在攻毒前两周进行。从空白对照组随机取50尾鱼,分为10组,每组5尾,在塑料桶内分开喂养。在幼虫脱包高峰期,收集和计数2小时内脱包的活跃幼虫,分别用设定好的剂量梯度感染10组鱼,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统计一周内各组鱼的死亡数,能使5尾斜带石斑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感染剂量就是该鱼的刺激隐核虫致死剂量。
攻毒:每30天从对照组和每组免疫过的鱼苗中各取50尾鱼,用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攻毒。攻毒时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混养在一起,海水用量仍为每尾鱼1L,同时用致死剂量的幼虫进行感染攻毒,统计各个实验组7天内实验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免疫9个月内的相对保护率,刺激隐核虫攻毒后实验鱼的相对保护率(RPS),RPS=(对照组死亡率-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结果发现:与没有免疫过的对照组相比,免疫过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死亡率有显著降低,其中第8组(30℃感染,27℃养殖)有效免疫保护期最长,免疫后第8个月还具有60%的相对保护率,第9个月仍有34%的相对保护率。因此,30℃感染,27℃养殖的方法能让斜带石斑鱼获得最长的有效免疫保护期,可以采取该方法来生产抗刺激隐核虫的斜带石斑鱼苗种。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1、感染和轮换养殖操作简单易行,且不损伤鱼体,感染时无需捞取鱼苗,轮换养殖时也只需要将池中间的密封隔板拔出,采用诱食和驱赶方法就可把全部鱼苗集中到池的另一侧,此方法对鱼体无任何损伤,且简单易行。2.采用独特的变温感染和轮换养殖方法能让斜带石斑鱼获得最长的有效免疫保护期,采用30℃感染,27℃养殖的方法能让斜带石斑鱼在免疫后第8个月还具有60%的相对保护率,第9个月仍有34%的相对保护率。此方法产生的有效免疫保护期比以前任何报道的方法都要长。
具体实施方式
1.刺激隐核虫活幼虫的收集和浓度计算
利用专门的刺激隐核虫传代系统对刺激隐核虫进行传代和收集,其传代宿主为卵形鲳鲹,采集发育良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置于消过毒的干净烧杯中孵化,孵化用水为高压灭菌的、加入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的自然海水;收集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液,充分混匀后取50μL虫液,加10μL甲醛将幼虫杀死,在显微镜下计数,记算出幼虫液的活虫浓度。
2.斜带石斑鱼苗种驯养、感染
购置11g左右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感染前2周对鱼苗进行试养驯化,直至其进食、活动正常,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养用水用600目的滤网过滤,其盐度在30‰左右,pH为8左右,溶氧量在5.6mg/L以上;将斜带石斑鱼苗种分为 对照组和实验组(第1-9组)共十个小组,实验组每组鱼苗用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感染,感染时水温第1-3组为24℃、第4-6组为27℃、第7-9组为30℃,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感染剂量为8000幼虫/尾鱼;感染6小时后分别把鱼苗放入不同的轮养池中,其中第1、4、7组水温控制在24℃,第2、5、8组水温控制在27℃,第3、6、9组水温控制在30℃;对照组不进行刺激隐核虫感染,养殖水温为27℃。轮养池长40米,宽1.5米,高1米,池中间用密封隔板将养殖池一分为二,保证两侧水不互通,感染后的鱼苗全部放置在池的一侧,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具体分组情况见下表:
组号 感染水温(℃) 养殖水温(℃)
对照组 未感染 27
1 24 24
2 24 27
3 24 30
4 27 24
5 27 27
6 27 30
7 30 24
8 30 27
9 30 30
3、感染后斜带石斑鱼苗种的轮换养殖
为了保证斜带石斑鱼苗种不被脱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孵出的幼虫再次感染,每2天要将苗种置换到干净的池中养殖,对照组鱼种按同样方法换池。具体方法为:将轮养池中间的密封隔板拔出,采用诱食和驱赶方法将全部鱼苗集中到池的另一侧,插上密封隔板,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 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排净原来养鱼一侧的海水,加入30cm深的淡水,浸泡8小时,即可杀灭所有粘附于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刷洗后排净淡水,加注干净海水待下一次使用。按上述方法轮换养殖5次,鱼体上的刺激隐核虫全部脱落,整个轮换养殖过程均保持以上的控温方式。此后将免疫过的鱼苗全部放入干净的养殖池中养殖,不必控温,保持自然水温。
4、致死剂量的测定和有效免疫保护期的测定
斜带石斑鱼致死剂量的测定在攻毒前两周进行。从空白对照组随机取50尾鱼,分为10组,每组5尾,在塑料桶内分开喂养。在幼虫脱包高峰期,收集和计数2小时内脱包的活跃幼虫,分别用设定好的剂量梯度感染10组鱼,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统计一周内各组鱼的死亡数,能使5尾斜带石斑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感染剂量就是该鱼的刺激隐核虫致死剂量。
攻毒:每30天从对照组和每组免疫过的鱼苗中各取50尾鱼,用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攻毒。攻毒时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混养在一起,海水用量仍为每尾鱼1L,同时用致死剂量的幼虫进行感染攻毒,统计各个实验组7天内实验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免疫9个月内的相对保护率,刺激隐核虫攻毒后实验鱼的相对保护率(RPS),RPS=(对照组死亡率-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结果发现:与没有免疫过的对照组相比,免疫过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死亡率有显著降低,其中第8组(30℃感染,27℃养殖)有效免疫保护期最长,免疫后第8个月还具有60%的相对保护率,第9个月仍有34%的相对保护率。因此,30℃感染,27℃养殖的方法能让斜带石斑鱼获得最长的有效免疫保护期,可以采取该方法来生产抗刺激隐核虫的斜带石斑鱼苗种。

Claims (1)

1.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刺激隐核虫活幼虫的收集和浓度计算
利用专门的刺激隐核虫传代系统对刺激隐核虫进行传代和收集,其传代宿主为卵形鲳鲹,采集发育良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置于消过毒的干净烧杯中孵化,孵化用水为高压灭菌的、加入适量青霉素和链霉素的自然海水;收集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液,充分混匀后取50μL虫液,加10μL甲醛将幼虫杀死,在显微镜下计数,记算出幼虫液的活虫浓度。
(2)斜带石斑鱼苗种驯养、感染
购置11g左右的斜带石斑鱼苗种,感染前2周对鱼苗进行试养驯化,直至其进食、活动正常,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饲养用水用600目的滤网过滤,其盐度在30‰左右,pH为8左右,溶氧量在5.6mg/L以上;将斜带石斑鱼苗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第1-9组)共十个小组,实验组每组鱼苗用孵出2小时内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感染,感染时水温第1-3组为24℃、第4-6组为27℃、第7-9组为30℃,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感染剂量为8000个幼虫/尾鱼;感染6小时后分别把鱼苗放入不同的轮养池中,其中第1、4、7组水温控制在24℃,第2、5、8组水温控制在27℃,第3、6、9组水温控制在30℃;对照组不进行刺激隐核虫感染,养殖水温为27℃。轮养池长40米,宽1.5米,高1米,池中间用密封隔板将养殖池一分为二,保证两侧水不互通,感染后的鱼苗全部放置在池的一侧,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
(3)感染后斜带石斑鱼苗种的轮换养殖
为了保证斜带石斑鱼苗种不被脱落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孵出的幼虫再次感染,每2天要将苗种置换到干净的池中养殖,对照组鱼种按同样方法换池;具体方法为:将轮养池中间的密封隔板拔出,采用诱食和驱赶方法将全部鱼苗集 中到池的另一侧,插上密封隔板,加入终浓度为2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为10%)预防继发感染;排净原来养鱼一侧的海水,加入30cm深的淡水,浸泡8小时,即可杀灭所有粘附于池底的刺激隐核虫包囊,刷洗后排净淡水,加注干净海水待下一次使用;按上述方法轮换养殖5次,鱼体上的刺激隐核虫全部脱落,整个轮换养殖过程均保持以上的控温方式;此后将免疫过的鱼苗全部放入干净的养殖池中养殖,不必控温,保持自然水温。
(4)致死剂量的测定和有效免疫保护期的测定
斜带石斑鱼致死剂量的测定在攻毒前两周进行,从空白对照组随机取50尾鱼,分为10组,每组5尾,在塑料桶内分开喂养。在幼虫脱包高峰期,收集和计数2小时内脱包的活跃幼虫,分别用设定好的剂量梯度感染10组鱼,感染用水量为1L海水/尾鱼。统计一周内各组鱼的死亡数,能使5尾斜带石斑鱼全部死亡的最低感染剂量就是该鱼的刺激隐核虫致死剂量;
攻毒:每30天从对照组和每组免疫过的鱼苗中各取50尾鱼,用致死剂量的刺激隐核虫幼虫攻毒。攻毒时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混养在一起,海水用量仍为每尾鱼1L,同时用致死剂量的幼虫进行感染攻毒,统计各个实验组7天内实验鱼的死亡情况,计算免疫9个月内的相对保护率,刺激隐核虫攻毒后实验鱼的相对保护率(RPS),RPS=(对照组死亡率-免疫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
最后,根据有效免疫保护期的测定结果,选择能让斜带石斑鱼获得最长有效免疫保护期的变温感染、养殖方法,来生产抗刺激隐核虫的斜带石斑鱼苗种;采用该方法可生产出免疫保护力高达8个月以上的抗刺激隐核虫的斜带石斑鱼苗种。
CN201610236552.1A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59940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6552.1A CN105994020A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36552.1A CN105994020A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4020A true CN105994020A (zh) 2016-10-12

Family

ID=57081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36552.1A Pending CN105994020A (zh) 2016-04-08 2016-04-08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402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3925A (zh) * 2018-04-09 2018-07-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局部感染斜带石斑鱼鳃组织的免疫模型构建方法
CN108575829A (zh) * 2018-04-09 2018-09-2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局部感染斜带石斑鱼皮肤的免疫模型构建方法
CN112471041A (zh) * 2020-11-02 2021-03-12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及低盐养殖方法
CN113684285A (zh) * 2021-04-25 2021-11-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卵形鲳鲹刺激隐核虫病关联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3925A (zh) * 2018-04-09 2018-07-20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局部感染斜带石斑鱼鳃组织的免疫模型构建方法
CN108575829A (zh) * 2018-04-09 2018-09-2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局部感染斜带石斑鱼皮肤的免疫模型构建方法
CN108575829B (zh) * 2018-04-09 2020-01-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刺激隐核虫局部感染斜带石斑鱼皮肤的免疫模型构建方法
CN112471041A (zh) * 2020-11-02 2021-03-12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及低盐养殖方法
CN112471041B (zh) * 2020-11-02 2023-02-24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一种鞍带石斑鱼养殖水环境盐度调节装置及低盐养殖方法
CN113684285A (zh) * 2021-04-25 2021-11-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卵形鲳鲹刺激隐核虫病关联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4021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卵形鲳鲹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5230556B (zh) 中华鳖全程无公害生态养殖方法
CN105994020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斜带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6508754B (zh) 一种刺激隐核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2939920A (zh) 一种集约化扣蟹稻田养殖模式
CN102369906A (zh) 生态型稻田养鳖方法
CN104604796A (zh) 一种鳖仿生态养殖方法
CN106804496A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4082253A (zh) 水蛭与螺类和水草共栖围隔围栏高产养殖方法
CN104067969A (zh) 一种鳝鱼的养殖方法
Shakir et al. Effect of stocking density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Penaeus monodon
CN110419472A (zh) 一种单环刺螠立体生态养殖方法
CN110074027A (zh) 一种河蟹池塘水草循环利用的方法
CN106719408A (zh) 黄缘闭壳龟精细化综合养殖方法
CN107969357A (zh) 一种鱼类苗种的高效培育方法
CN105941194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巨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5941196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大黄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5746410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6358858A (zh) 一种嗜菌异小杆线虫在温室蔬菜地下害虫生防中的应用
CN102017913B (zh) 一种节能型九孔鲍育苗方法
CN107087560A (zh) 南美白对虾与金鲳鱼生态混养模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CN105994022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鮸鱼苗种的生产方法
CN203040422U (zh) 一种刀鲚苗种池塘培育中敌害防治装置
CN105994019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紫红笛鲷苗种的生产方法
CN105875445A (zh) 一种抗刺激隐核虫黑鲷苗种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