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1238A -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1238A
CN105991238A CN201510100255.XA CN201510100255A CN105991238A CN 105991238 A CN105991238 A CN 105991238A CN 201510100255 A CN201510100255 A CN 201510100255A CN 105991238 A CN105991238 A CN 105991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frequency
channel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pilot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02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弓宇宏
陈艺戬
李儒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1002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912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3862 priority patent/WO20161417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99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12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包括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大规模多天线技术中的信道测量导频开销太大的问题,并且有效地进行了预编码码字或者波束赋形权值的选择,节约了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间。

Description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Information)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采取空间复用的方式使用多根天线来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复用方法,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是发送端发送测量导频以用于接收端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测量,接收端将所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使用一些发射端预编码技术,从而极大地提高传输性能。
在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采用的是公共参考信号(CRS,Common Reference Signal)进行信道测量和数据解调,并且最多支持4个发射天线端口。由于CRS传输不包含数据的预编码信息,因此,当数据基于预编码方式进行传输时,需要发射端额外通知接收端数据发送时所使用的具体预编码矩阵(也称为预编码权值)信息。
在高级长期演进(LTE-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中,为了最多支持8个天线端口,且有效控制导频开销和提高信道估计准确度,将信道测量和数据解调功能分开,分别定义了两类参考信号,即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其中,CSI-RS主要用于信道测量以获得信道信息,例如信道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预编码矩阵信息(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ion)/秩即传输层数(RI,Rank Indication),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基站,以便基站侧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完成用户调度、数据传输等,CSI-RS的传输中并不携带预编码信息;DMRS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估计以完成数据的解调,DMRS的传输携带有相应数据传输所使用的预编码信息。
在4G的一些技术如LTE、802.16m标准规范中,信道信息的反馈主要是利用较简单的单一码本的反馈方法,而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的发射预编码技术的性能更依赖于其中码本反馈的准确度。这里将基于码本的信道信息量化反馈的基本原理简要阐述如下:
假设有限反馈信道容量为B bps/Hz,那么,可用的码字的个数为N=2B个。信道矩阵的特征矢量空间经过量化构成码本空间发射端与接收端共同保存或实时产生此码本(收发端相同)。根据接收端获得的信道矩阵H,接收端根据一定准则从中选择一个与信道最匹配的码字并将码字序号i以及该码字多对应的传输层数(秩)反馈回发射端。发射端根据此序号i和传输层数(秩)信息找到相应的预编码码字从而获得信道信息,表示了信道的特征矢量信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无线应用越来越丰富,带动了无线数据业务迅速增长。据预测,未来10年间数据业务以每年1.6~2倍速率增长。这给无线接入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多天线技术是应对无线数据业务爆发式增长挑战的关键技术。目前4G中支持的多天线技术仅仅最大为8天线端口水平维度的波束赋形技术,还有较大的潜力进一步的答复提升系统容量。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IMO,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下一代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关键的增强技术,Massive MIMO系统主要特征为:基站侧配置有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以使用多于8根天线进行发射,例如可以使用16根天线,或32根天线,或64根天线,甚至更多根天线进行发射。多于8根天线的发射传输就是Massive MIMO技术。使用这种大规模多天线技术,不仅有利用降低用户信道之间的干扰,另一方面,大阵列也可以带来非常可观的阵列增益和分集增益。如果将多根天线排在竖直的平面上形成一个面阵进行发射传输,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基站天线的空间,在一个小的空间内放置多根天线,从而既获得水平方向上的Massive MIMO的增益,又能获得垂直方向上的Massive MIMO增益,这就是三维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3D Massive MIMO,3Dimensional Massive MIMO)技术或者成为全维(FD MIMO,Full Dimensional MIMO)技术。在Massive MIMO技术中,大量用户复用也是其重要的获得增益的应用情况。
另一方面,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频谱资源(主要指300MHz~3GHz之间的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拥挤,已经不能满足未来通信的需求,因此,研究高频频谱资源下的无线宽带通信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由于高频信号的波长极短,可以应用大量小型天线阵,进一步增加了Massive MIMO在未来实际中的应用前景。
然而,对于Massive MIMO或者FD MIMO来说,由于大量天线的引入,传统的方法,即每根天线发送信道测量导频,终端检测信道测量导频并通过信道估计获得每个传输资源对应的信道矩阵,根据信道矩阵获得最佳的基带上每个频域子带预编码矢量和宽带的最佳传输层数信息,然后将其反馈给基站的方法,在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应用时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导频开销会随发射天线数目的增多而增多,导致导频开销非常巨大。为此,在近期3GPP会议的讨论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预编码方式进行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方法,然而,由于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中码本中往往需要包含非常多的码字,尤其是考虑到数据传输支持多层的情况下码字就更多了,这增加了信道测量时期码字选择的困难,另外也使得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延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能够避免大规模多天线技术中的信道测量导频开销太大的问题,有效地进行预编码码字或者波束赋形权值的选择,从而节约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包括:
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该方法还包括:配置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所述发送端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所述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1≤i<M且i为整数。
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该方法还包括: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发送端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发送端配置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T的整数。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发送端配置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或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或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基矢量索引信息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均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端口频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所述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
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所述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述基矢量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本发明再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至少包括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
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的信道测量导频;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1≤i<M且i为整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T的整数。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索引信息是所述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矢量索引信息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至少包括第二接收模块、测量模块、反馈模块;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为N个;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端口频的配置信息;
或者,与所述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K组等间隔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基矢量索引是对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大规模多天线技术中的信道测量导频开销太大的问题,并且有效地进行了预编码码字或者波束赋形权值的选择,节约了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等级的波束划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基于不同的预编码码字的信道测量导频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发送端的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接收端的实施例的自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包括:
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接收端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射端进行后续的数据发送,包括确定用于数据发送的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格式、功率分配等。
传统的基于非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是依赖于发射天线端口数发送的,即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数通常等于发射天线端口数。因此,对于传统的方式,随着发射天线端口数的增加,导频开销会不断增加。采用基于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则不再依赖于发射天线端口数,而是依赖于最大支持的传输层数,即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数与传输层数一致,因此导频开销与传输层数成正比。通常情况下,对于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传输层数远小于天线端口数。因此,基于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能够有效解决信道测量导频在大规模天线阵列场景中开销大的问题。所谓基于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通常是通过在将信道测量导频信号与指定的波束赋形权值绑定后发送的,其中,该指定的波束赋形权值用于实现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信号的定向发送功能。每个波束赋形权值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波束。
可选地,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配置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发送端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可选地,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可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可选地,所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使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可选地,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可选地,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1≤i<M且i为整数)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所谓嵌套特性是指,对于码本中同一个码字索引,低传输层数目对应的码字是由高传输层数目对应的码字中抽取几列构成的。在LTE中传输层数目也称为秩(rank)。
可选地,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该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可选地,在发送端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配置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可选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发送端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可选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发送端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小于或等于Q的正整数,当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时,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发送端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K组等间隔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Q的取值同上,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其中,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其中,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其中,基矢量索引信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其中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可选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可选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接收端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确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的配置信息:
接收端接收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或者,接收端与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当所述接收端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包括:
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可选地,当接收端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包括:
接收端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可选地,当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
可选地,当接收端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包括:
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可选地,接收端在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接收端在Q个连续的可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湖综合,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可选地,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接收端在K组等间隔的可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可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Q的取值同上,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其中,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其中,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其中,基矢量索引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可选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先保存了包含了能够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包括:
发送端设备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端设备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并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并将测量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设备。
假设发射端数据发送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层数目为M(M为正整数)。
具体地,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方式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0:发送端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道测量导频;
步骤101:接收端依次接收传输层数目为1~M包含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SINR,确定信道状态质量所对应的预编码码字;
步骤102:接收端将最优预编码码字及其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以用于发送端进行调度和数据传输。
其中,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1≤i≤M且i为整数)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接收端基于这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测量传输层数目为i时的信道状态质量。
进一步地,在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之前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优选地,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信道测量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一:
非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二:
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K组等间隔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个数;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宽,而且每个第i等级波束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整数。
进一步地,发送端在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信道状态测量请求之后,为发送端配置可用于信道测量导频发送的时间单元,并将其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各个波束权值下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接收SINR,确定最优SINR所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并将其反馈给发送端,以用于发送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按照统一的方式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索引编号,并将最优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优选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先保存包含了能够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的码本。
方式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0:发送端仅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道测量导频;
步骤201:接收端接收传输层数目为M包含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SINR,确定传输层数目为1~M中最优信道状态质量所对应的预编码码字;
步骤202:接收端将最优预编码码字及其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以及,
步骤203:发送端基于反馈信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
其中,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接收端基于这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传输层数目为M时的信道状态质量。
该方式要求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为i(1≤i<M且i为整数)的预编码码字之间具有嵌套包含关系。
进一步地,在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之前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优选地,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信道测量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一:
非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二:
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K组等间隔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个数;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宽,而且每个第i等级波束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整数。
进一步地,发送端在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信道状态测量请求之后,为发送端配置可用于信道测量导频发送的时间单元,并将其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各个波束权值下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接收SINR,确定最优SINR所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并将其反馈给发送端,以用于发送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按照统一的方式对不同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索引编号,并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优选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先保存包含了能够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的码本。
方式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0:发送端基于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道测量导频;
步骤301:接收端依次接收各个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SINR,确定最优信道状态质量所对应的基矢量或者多个基矢量的组合;
步骤302:接收端将最优基矢量或基矢量组合及其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以及,
步骤303:发送端基于反馈信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
其中,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对应1个传输层。接收端基于这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测量传输层数目至少为1时的信道状态质量。
进一步地,在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之前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优选地,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之一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可用于发送信道测量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一:
非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时间单元配置方式二:
周期方式,即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K组等间隔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可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个数;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宽,而且每个第i等级波束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Q的取值等于L0+L1+…+LT-1;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整数。
进一步地,发送端在接收到来自接收端的信道状态测量请求之后,为发送端配置可用于信道测量导频发送的时间单元,并将其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各个波束赋形权值下的信道状态信息,根据接收SINR,确定最优SINR所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并将其反馈给发送端,以用于发送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发送端和接收端按照统一的方式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索引编号,并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优选地,发送端和接收端都预先保存包含了能够作为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基矢量的码本。
方式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和反馈的再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0:发送端发送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以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测量;
步骤401:接收端接收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根据接收SINR,确定最优的一个或者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及其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
步骤402:接收端将最优SINR所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及其对应的一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或多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步骤403: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息,进行用户调度和数据传输。
作为本方式的其中一个方面,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可以用于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优选地,该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传输层数目假设为1。
作为本方式的其中另一个方面,多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可以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在发送端发送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前,网络侧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信息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信道测量导频各个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预先约定好的方式确定。
优选地,每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可以绑定一个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即基于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在已经约定好或者已经向接收端指示信道测量导频各个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的情况下,接收端也可以将上述反馈信息中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端口所对应的基矢量或者基矢量组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当发送端和接收端保存了所述基矢量构成的传输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码本时,接收端也可以将上述反馈信息中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端口所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对于基于预编码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来说,当数据发送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大于1时,发射端需要考虑对不同传输层数设置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均进行测量,进而支持发送端选择合适的传输层设置和合适的预编码码字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如果直接对最大传输层及其以下的传输层对应的所有预编码码字下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所需要耗费的测量时间开销即测量所带来的时延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对于该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解决方式一:
仅基于所支持的最大传输层下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不同传输层下设置有不同的预编码码字集合,该方式要求最大传输层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与其它传输层下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关系。所谓嵌套关系是指构成较低传输层对应的码字的列向量是构成较高传输层对应的码字的列向量的子集。比如最大支持的传输层数为4,传输层数4下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任意一个码字均是由4列向量构成,众所周知,传输层为i(1≤i<4)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集合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码字由i列向量构成,那么满足嵌套关系是指至少存在一个传输层数为4的预编码码字使得这i列向量是该传输层数为4的预编码码字所包含所有列向量集合的子集。
其中,所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由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和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预先预定好的,或者由网络侧设备通过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
接收端将基于接收到的测量导频测量不同预编码码字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将最优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码字及其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优选地,接收端将最优信道状态信息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索引信息、对应的传输层数指示信息、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解决方式二:
将所支持的所有预编码码字划分为多个不同组,发送端分别基于不同组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同一组内的预编码码字之间的干扰最小或者弦距离最大,因此可以为其配置相同的信道测量导频资源;而不同的预编码码字之间存在干扰,为了避免不同组的预编码码字之间的干扰,可以为其配置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资源。例如,基于同一组内的预编码码字的信道测量导频在相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而基于不同组的预编码码字的信道测量导频在不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加同一组内的预编码码字之间的正交性,基于同一组内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也可以通过采用不同循环移位序列或者正交掩码序列等正交。
解决方式三:
将所支持的所有预编码码字划分为多个不同等级,发送端分别基于不同等级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等级高的预编码码字的发射波束覆盖范围包含优先等级较低的预编码码字的发射覆盖范围。这就要求不同优先等级的预编码字之间具有一种映射关系,例如对于任意一个优先等级高的预编码码字都可以映射多个优先等级较其低的预编码码字集合。
发送端首先基于优先等级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并根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确定该优先等级下的最优预编码码字,然后利用该预编码码字和优先等级较其低的预编码码字的映射关系,发送端继续基于该优先等级交期第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依次类推,直到测量到最低优先级的预编码码字的信道状态信息。最后,接收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最低优先级的预编码码字下的信道测量导频,将最优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预编码码字信息和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其中,不同等级的预编码码字之间的映射关系是固定的,或者是由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预先约定好的,或者由网络侧设备通过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网络侧配置所述基于定向发送信道测量导频的资源,其中所述资源包括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导频序列至少之一。例如时间资源为连续的或者等间隔的多个时间单元分别用于基于不同定向发送信道测量导频,频率资源指明在每个时间单元上是基于全带宽还是子带的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导频序列指发送的测量导频信号所采用的序列为PN序列或ZC序列或者其它的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网络侧可以通过1比特信令触发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基于定向方式发送。所述1比特信令可以是物理层信令或者高层信令。优选地,网络侧还向接收端通知连续或者等间隔的一组时间单元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发送,该组时间单元之后即停止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发送;或者网络侧还向接收端通知用于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发送的等间隔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小,发送端在这些等间隔的时间单元上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直到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终止指令后将不再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所述方法。
具体实施例1
假设系统最大允许的传输层数目RI为M,RI=i(i≤M)条件下包含的码字个数分别为N个,如表1所示。
表1\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码本示例
如图5所示,网络侧配置N个时间单元为一个信道测量周期,其中,N的大小等于码本中RI=M时所包含的码字个数。基站在每个时间单元上基于码本中RI=M时所包含的其中一个码字发送测量导频,N个时间单元完成对码本中RI=M对应条件下所包含的所有码字(如表1中PMI M_1~PMI M_N)的发送。不同的时间单元上的码字之间可以绑定相同的测量导频序列,而任一时间单元上的码字的M个传输层之间则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导频序列,以用于区分不同传输层上的信道。
根据一般通信系统中的接收信号公式:
y Nr × 1 = H Nr × Nt W Nt × k s k × 1 + n Nr × 1
其中,H表示Nr×Nt维的信道矩阵,Nr为接收天线数,Nt为发射天线数,W表示Nt×k维的预编码码字或者波束赋形权值,k为传输层数,s表示k×1维的发射信号即测量导频,n为Nr×1维的接收噪声,y表示接收信号。
因此,当测量导频的传输层数k大于1时,为了实现对不同层之间的测量,需要为不同的层配置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优选地,这些不同层上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是正交的。
假设不同传输层数目传输条件下的码字之间是满足嵌套特性的,所谓嵌套特性是指,对于同一个码字索引,低秩码字是由高秩码字中抽取几列构成的。例如表1中码字索引1下的PMI 1_1是由PMI M_1中抽取一列构成的,PMI 2_1是由PMI M_1中抽取两列构成的,以此类推,构成RI<M所对应的码字所包含的列为RI=M所对应的码字所包含的列的子集。正是因为这种嵌套特性,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基于RI=M的码字下的测量导频信号,不仅计算出RI=M所对应的所有码字传输下的测量导频的接收信干噪比(Signal toNoise Ratio,简称为SINR),还可以推算出RI<M下所对应的所有码字传输下的测量导频的接收SINR。
然后,终端将最大接收SINR(或者所述最大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和所述最大SINR所对应的测量导频的码字(或者所述最大SINR所对应的测量导频)相关信息反馈给基站。当然,在终端反馈之前,可选地,基站可以将不同时间单元或者不同码字下的测量导频序列或者测量导频信号或者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指示给终端,或者由基站和终端预先约定好不同时间单元或者不同码字下所绑定的测量导频序列或者测量导频信号或者测量导频端口。
基站接收上述反馈信息,并且根据上述反馈信息获得相关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并根据该信息进行用户调度、资源分配、数据传输等操作。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网络侧配置P个时间单元(P<N),其中,每个时间单元上发送RI=M条件下的一组码字,P个时间单元完成对码本中RI=M对应条件下所包含的所有码字(如表1中PMI M_1~PMI M_N)的发送。不同的时间单元上的码字之间可以使用相同的测量导频序列或者测量导频端口,同一时间单元上的同一个码字的M个传输层之间使用相互正交的测量导频序列,同一时间单元上的一组码字内的不同码字之间最好是正交的或者接近于正交的,或者将欧氏距离最大的不同码字分配在同一组码字内。该方式可以进一步缩短对所有预编码权值(这里预编码权值为码字)条件下的不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间。或者假设每组码字中所包含的码字数为Q,同一时间单元上的M×Q个传输层之间使用相互正交的测量导频序列。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发送端也可以是终端,对应地接收端为基站。其中,信道测量导频由终端发送给基站,信道测量导频的配置信息由基站指示给终端或者由终端和基站预先约定好。
具体实施例2
对于大规模天线阵列,采用基于预编码的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可以有效地节省信道测量导频开销,例如在非预编码方式下不同的发送天线需要配置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而在预编码方式下只需要为不同的传输层配置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就可以了。然而,采用预编码方式所引入的一个缺点就是,大规模天线阵列所对应的码本中往往包含较多的码字数目。如果将传统的在非预编码方式下的信道测量看作是基于全向方式的信道测量,那么基于预编码方式下的信道测量则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定向方式的信道测量,其中不同的码字代表不同的波束方向。
基于预编码方式下的信道测量,需要对所有码字下的信道状态信息测量,进而获得最优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该最优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码字信息,以便于后续发送端可以基于最优的码字发送数据,并且给所发送数据匹配最优的MCS、时频资源等。
以LTE现有标准中的下行链路传输所采用的四天线码本为例,如表2所示,表2详见现有LTE标准TS36.211中。假设下行链路传输支持的最大传输层数(RI)为4,按照该四天线码本,RI为1、2、3、4情况下分别对应16个码字,则基站最多共需要测量64个码字下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表2中最右4列所示:
表2、LTE四天线码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过程包括如下:
步骤1:基站分别基于不同的码字在不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例如如果基站采用的码本为LTE现有标准的四天线码本的话,需要在64个时间单元(四天线最大支持4个传输层发送,而在四天线码本中RI=1~4一共包含64个不同的码字)上分别发送基于不同码字的信道测量导频,以用于终端分别测量基于这64个码字传输下各自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对于层数目RI=1,基站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在该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测量一层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层数目RI=2,基站配置2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通过这两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测量两层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层数目RI=3,基站配置3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通过这三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测量三层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层数目RI=4,基站配置4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通过这四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测量四层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2:终端通过接收不同信道测量时间单元上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信号,测量基于不同码字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终端通过不同时间单元上所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信号的最大接收SINR,确定最优的发送码字,并将该最优的码字信息以及最大接收SINR信息反馈给基站。可选地,终端也可以通过向基站反馈最优码字所对应的时间单元、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配置等的指示信息来向基站间接指示所确定的最优码字信息。
步骤3:基站根据终端所反馈上来的最优下行发射码字信息以及该最优码字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用户调度、为终端下一步的数据传输分配合适的时频资源以及确定相应的MCS方案。
值得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以现有的LTE四天线码本为例,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任意码本。
具体实施例3
假设码本设计时不同传输层数目传输条件下的码字之间是满足嵌套特性的,所谓嵌套特性是指,对于同一个码字索引,低秩码字是由高秩码字中抽取几列构成的。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节省信道测量时延,信道测量导频发射的时候,只需要假设RI为最大传输层数目,并且基站只需要基于RI等于最大传输层数目条件的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即可。
仍然以LTE现有标准中的下行链路四天线码本为例,基站只需要基于RI=4情况下的16个码字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例如表2中的最右一列所示。由于不同传输层数目条件下的码字之间满足嵌套关系,终端可以由接收到的RI=4情况下不同码字传输下的接收SINR,推断出RI<4情况下不同码字传输下的接收SINR。
具体地,本实施例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过程包括如下:
步骤1:基站分别基于RI为最大传输层条件下所包含的不同的码字在不同的时间单元上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例如如果基站采用的码本为LTE现有标准的四天线码本的话,需要在16个时间单元(RI=4一共包含16个不同的码字)上分别发送基于不同码字进行预编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在每个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时间单元上,基站配置4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通过这四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测量四层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2:终端通过接收不同测量时间单元上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信号,测量基于RI=4不同码字传输情况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由于码本的嵌套特性,终端可以由RI=4下的不同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的接收SINR,推算出RI=1~3的不同码字下的接收SINR,进而将最优的接收SINR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CQI等)以及该最优接收SINR所对应的码字信息反馈给基站。可选地,终端也可以通过向基站反馈最优码字所对应的时间单元、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配置等的指示信息来向基站间接指示所确定的最优码字信息。
步骤3:基站根据终端所反馈上来的最优下行发射码字信息以及该最优码字所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用户调度、为终端下一步的数目传输分配合适的时频资源以及确定相应的MCS方案。
值得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为了描述方便以现有的LTE四天线码本为例,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码本。但是优选地,码本中不同传输层数目下的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
具体实施例4
如表3所示,将所有码字划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等级1码字、等级2码字和等级3码字,这三个等级码字之间的特征是,等级1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最宽,等级2码字次之,等级3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最窄,而且不同等级的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之间具有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例如等级1码字PMI1-1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对应等级2码字PMI2-1~PMI2-4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的总和,等级2码字PMI2-1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对应等级3码字PMI3-1~PMI3-8的发射信号覆盖范围的总和,依次类推。
基站首先基于等级1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的SINR确定最优的发射端预编码码字,并将该码字索引反馈给基站;然后基站基于该最优码字与等级2码字的映射关系,基站基于等级2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例如最优等级1码字为PMI1-2,与该码字对应的等级2码字范围为PMI2-4~PMI2-8,于是基站分别基于PMI2-4~PMI2-8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的SINR确定最优的等级2码字(为PMI2-4~PMI2-8其中的一个),并将其索引反馈给基站;基站基于该最优等级2码字与等级3码字的映射关系,基于等级3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例如最优等级2码字为PMI2-6,通过查表或者网络侧设备的指示获知该与该码字对应的等级3码字为PMI3-41~PMI3-48,然后基站分别基于PMI3-41~PMI3-48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接收端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的SINR确定最优的等级3码字,并将该码字以及该码字下对应的接收SINR或者CQI等级信息反馈给基站。
可选地,接收端在向发送端反馈等级1或等级2码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反馈该码字下对应的接收SINR或者CQI等级信息。等级1或等级2码字也可以用于发送端发送一些广播信息、控制信息等。
表3、不同等级的码字
通过这种划分等级码字的方式,可以有效节省信道测量时延或者信道测量资源。例如在无等级码字的情况下,基站需要对所有的等级3码字下的信道状态进行测量,64个码字最多需要64个信道测量资源;而通过使用等级码字的方式,64个码字只需要2+8+8=18个信道测量资源。其中,等级3码字可以理解为最终基站要用于数据传输的预编码码字,为有效码字,而等级1码字和等级2码字主要是为了节省对等级3码字的信道测量资源而新引入的码字。与具体实施例2和具体实施例3结合看的话,等级3码字可以包括表格2下不同传输层对应的所有码字,也可以仅表3下最大传输层所对应的所有码字。
具体实施例5
采用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一种实现方式为基于预编码码字的方式,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理解为基于波束赋形的方式。其中,所谓波束赋形的方式是指,信道测量导频在发送的时候是基于波束赋形权值的。基于预编码码字的方式与基于波束赋形的方式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给信道测量导频信号在发送的时候绑定一个用于实现定向发送的发送权值,不同的是基于预编码的方式采用预编码码字作为该发送权值,而基于波束赋形的方式是采用波束赋形权值作为该发送权值。其中,预编码码字通常来自于发送端和接收端共同保存的较固定的一个码本,而波束赋形权值则不一定是来源于码本,它可能是以波束索引来表征的。在本发明专利中为了方便描述,将所谓的定向方式的实现理解为在发送信道测量导频的时候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其中将来自码本的不同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可以理解为是定向波束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下面是以波束赋形为定向方式描述的一个例子。
如图6所示,将基于波束方式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基于波束等级1的测量过程、基于波束等级2的测量过程、基于波束等级3中的测量过程。其中,波束等级1用于较大范围的波束确认;波束等级2具有中等分辨率,是对波束等级1中的波束的进一步划分;波束等级3具有最高的波束分辨率,是对波束等级2中的波束的进一步划分。发射端首先基于波束等级1中包含的波束发送信道测量导频,获得波束等级1中的最优波束i;然后再确定波束等级2处于该最优波束i范围内的最优波束ii;最后再确定波束等级3处于该最优波束ii范围内的最优波束iii。
波束等级的划分不限于只能划分为3个等级,如图6所示,也可以划分为2个等级、4个等级等。下面为了描述方便,以图6为例进行说明。
发射端依次进行基于波束等级1的测量过程、基于波束等级2的测量过程、基于波束等级3的测量过程。下面分别对波束等级划分的测量过程的这三个阶段进行说明。
阶段一:波束等级1下的信道测量过程
波束等级1的信道测量周期内又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子阶段,分别为:发射端基于等级1波束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接收端反馈最优波束测量结果、最优等级1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关系的通知。测量周期内,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并根据估计到的接收SINR确定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然后将该其反馈给发射端,于是发射端获知了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信息,然后将等级1波束到等级2的映射关系信息通知给接收端,以便于接收端完成阶段二即波束等级2下的信道测量过程。
1)发送端基于等级1波束发送信道测量导频
假设基站具有Q(1,t)个等级1发射波束,如图6最左侧的图所示,Q(1,t)=2。
基站分别基于每个等级1发射波束向终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序列,其中不同的等级1发射波束可以采用不同的时间单元相同的信道测量导频序列发送。假设Ts为每个等级1发射波束上信道测量导频序列的发送、接收、处理时间。当Q(1,t)次Ts全部结束之后,终端就接收到了每个等级1发射波束上的信道测量导频序列,并估计出每个等级1发射波束上的SINR信息,基于该信息,终端选择出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
2)等级1波束的反馈
终端将所确定的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索引信息反馈给基站。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将该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上对应的SINR的信息也一并反馈给基站,以便于基站可以利用该SINR信息基于等级1发射波束发送一些控制信息或者对定向要求不高的数据信息。
3)等级1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关系的通知
映射阶段中,基站通过其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向终端发送该最优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信息。可选地,基站还可以通过该最优的等级1发射波束向终端发送终端确认接收到该最优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信息的ACK/NACK请求。其中,该映射信息至少包含最优波束等级1中包含的等级2波束的数目。
当然,如果等级1波束中的每个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关系是固定的,或者由基站和终端预先约定好的,那么等级1波束的信道测量过程中也可以不需要上述第3)个步骤即等级1波束到等级2波束的映射关系的通知过程。
阶段二、三:基于波束等级2和波束等级3的测量过程
经过基站与终端之间基于等级1波束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过程,基站与终端之间已经能够通过最优的发射宽波束找到彼此,并且这些宽波束可用于控制命令的传输。
然后,波束赋形训练过程将进入等级2和等级3的测量过程,事实上这两个波束训练过程的每个过程都类似于等级1波束的测量过程,都至少包含了三个子阶段:导频发送、测量结果反馈、映射关系通知。
其中一个不同点在于,映射阶段映射信息所指示的搜索区域的变化:等级2波束的测量过程中,是从最优的等级1波束对中搜索找出最优的等级2波束;而等级3波束的测量过程中,是从最优的等级2波束对中搜索找出最优的等级3波束。之所以设置两级搜索,是为了更快地找到最优的波束。
另一个不同点在于,等级3波束的测量过程中的反馈阶段,上行终端除了需要反馈最优的等级3波束索引信息之外,还必须向基站反馈该最优的等级3波束对应的接收SINR或CQI信息,以便于基站进行用户调度、资源分配、以及下一步的数据传输处理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每个波束可以对应一个波束赋形权值,该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传输层数可以等于1或者大于1;若该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传输层数等于1的时候,每个波束上配置一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当该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传输层数大于1的时候,每个波束上则需配置多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且所配置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数目等于该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传输层的数目。优选地,每个波束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或者传输层数目或者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信息由基站通知给终端,或者由基站和终端预先约定好。在测量结束之后,终端可以将最优波束的指示信息或者最优波束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的指示信息或者信道测量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每个波束仅配置一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并且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与不同的基矢量,不同的基矢量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等级最优波束的选择中,所述最优波束不仅可以包括一个最优波束,也可以包括最优的多个波束,分别对应波束赋形权值的不同传输层。优选地,每个波束与基矢量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基站通知给终端,或者由基站和终端预先约定好。在测量阶数之后,终端可以将最优波束或者最优波束组的指示信息或者其所对应的波束赋形权值的指示信息或者信道测量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终端侧也可以采用定向发送和/或接收,这种情况下,终端侧的发送和/或接收也可以采用上述这种分等级波束测量的方式。
具体实施例6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基站向终端发送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信号,其中每个信道测量端口上的信道测量导频信号绑定一个构成波束赋形权值的基矢量。当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多个基矢量的组合可以构成一个发射波束赋形权值,不同的基矢量也对应该发射波束赋形权值的不同层上的波束赋形向量。其中,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基矢量的对应关系和/或每个波束赋形权值与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对应关系和/或每个基矢量与发送波束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基站通知给终端,或者由基站和终端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方式确定。其中,所述按照预先约定好的方式包括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构成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本以及不同预编码码字与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能是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构成波束赋形权值的不同基矢量与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还可能是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不同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不同波束以及不同基矢量的对应关系,还可能是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不同波束与不同预编码码字以及不同波束与不同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终端从不同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的接收信号判断哪一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或者哪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的信道状态质量即接收SINR最优,然后终端将最优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信息以及该最优SINR所对应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基站。其中,当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构成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本或者基站将构成不同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通知给终端时,终端可以是反馈最优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以及该最优SINR所对应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所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指示信息给基站;当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了构成波束赋形权值的不同基矢量与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格或者基站将不同基矢量与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通知给终端时,终端也可以反馈最优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以及该最优SINR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所对应的一个或一组基矢量的指示信息给基站,其中一组基矢量信息还优选地包括构成这组基矢量的基矢量之间排列顺序信息;当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或者由基站通知给终端不同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不同波束以及不同基矢量的对应关系时,终端也可以反馈最优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以及该最优SINR所对应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所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的指示信息给终端;当基站和终端预先保存或者基站通知给终端不同波束与不同预编码码字以及不同波束与不同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终端也可以反馈最优SINR所对应的CQI等级以及该最优SINR所对应的一个或一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所对应的最优波束的指示信息给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
图7为本发明发送端的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发送端至少包括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
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的信道测量导频;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其中,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相应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所述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
具体地,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1≤i<M且i为整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本发明发送端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T的整数。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索引信息是所述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矢量索引信息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图8为本发明接收端的实施例的自称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接收端至少包括第二接收模块、测量模块、反馈模块;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其中,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相应地,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端口频的配置信息;
或者,与所述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K组等间隔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基矢量索引是对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60)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配置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所述发送端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所述发送端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所述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
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所述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1≤i<M且i为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该方法还包括: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前还包括: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
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发送端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发送端配置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T的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包括:
所述发送端配置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或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或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基矢量索引信息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均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18.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所述接收端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端口频的配置信息;
或者,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所述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
28.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包括:
所述接收端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29.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之前还包括: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在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包括:
所述接收端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包括:
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述基矢量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34.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发送模块、第一接收模块;
其中,发送模块,用于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的信道测量导频;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将码本中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上分别发送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通知给接收端:或者,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所述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当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信道测量导频时,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性;1≤i<M且i为整数;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为每个预编码码字的发送配置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为将构成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为每个基矢量的发送配置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接收端的信道状态质量测量请求;将配置好的时间单元通知给所述接收端。
44.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T的整数。
45.根据权利要求41或42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配置K组等间隔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4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索引信息是所述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预编码码字索引以及对应的传输层索引信息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基矢量索引信息及基矢量组合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矢量索引信息是对构成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从接收端接收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和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分别绑定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48.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二接收模块、测量模块、反馈模块;其中,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
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道测量导频测量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将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或者,
接收分别基于码本中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分别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
其中,M表示发送端进行数据发送所能支持的最大的传输层数目,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测量导频为N个;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在预先配置的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接收信道测量导频,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任一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信道状态信息、或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上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所述信道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指示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或者,所述N个测量导频端口中的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绑定不同的波束赋形权值。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组合用于测量传输层数目大于1时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不同的信道测量端口对应不同的传输层。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端口频的配置信息;
或者,与所述发送端预先约定所述N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的配置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以下之一: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周期及子帧偏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位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端口数目信息;
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端口与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绑定关系;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的指示信息;
构成每个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组合的多个端口与不同传输层的对应关系。
55.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i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i个不同的传输层;1≤i≤M且i为整数;
当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与传输层数目为i的预编码码字之间满足嵌套特征;1≤i<M且i为整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基于传输层数目为M的预编码码字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接收M个不同的信道测量导频端口,分别对应M个不同的传输层;
当所述接收发送端基于预先设置的定向方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为所述接收分别基于传输层数目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作为波束赋形权值的信道测量导频时,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具体用于;依次接收基于每个基矢量发送的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个基矢量配置了1个信道测量导频端口。
56.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配置的用于发送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信息。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Q的取值为以下方式之一:
Q的取值等于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的数目;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划分为P组,其中P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P组中每一组中所包含的波束赋形权值之间的欧氏距离大于指定门限值,Q的取值等于P;
或者,将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所有波束赋形权值对应的波束或码字划分为T个等级,其中T为大于1的整数,第j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比第(j+1)个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宽,而且每个第j等级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中包含Lj个第(j+1)等级的波束或码字的信号发射覆盖范围,Q的取值等于L0+L1+…+LT-1;其中,L0为第1等级波束的个数,j为小于或等于T的正整数。
58.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时间单元时具体用于:
在K组等间隔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集合上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其中每组时间单元集合中包括Q个连续的用于接收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时间单元,K为正整数。
59.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传输层为1~M的所有预编码码字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信息以及对应的传输层数目设置和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索引信息是对所述传输层数目设置条件下对应的预编码码字的索引编号;
或者,将信道状态质量信息最优对应的基矢量索引及组合信息以及对应的信道状态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端,所述基矢量索引是对传输层为1~M的预编码码字的基矢量预定义的索引编号。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还用于:预先保存有包含能够作为所述信道测量导频的波束赋形权值的预编码码字或者基矢量的码本。
CN201510100255.XA 2015-03-06 2015-03-06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Withdrawn CN105991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255.XA CN105991238A (zh) 2015-03-06 2015-03-06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PCT/CN2016/073862 WO2016141796A1 (zh) 2015-03-06 2016-02-16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00255.XA CN105991238A (zh) 2015-03-06 2015-03-06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1238A true CN105991238A (zh) 2016-10-05

Family

ID=5687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0255.XA Withdrawn CN105991238A (zh) 2015-03-06 2015-03-06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91238A (zh)
WO (1) WO2016141796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623A (zh) * 2016-11-28 2017-05-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8282250A (zh) * 2017-01-06 2018-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63183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898891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的方法、信道测量装置和基站
CN109150270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0915045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指示导频预编码方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10198181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56644A1 (zh) * 2018-09-19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0604A (zh) * 2018-11-0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213414A (zh) * 2017-08-11 2020-05-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dmrs和ptrs之间的关联
CN111586741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13067787A (zh) * 2021-03-26 2021-07-02 苏州昇鑫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CN113271131A (zh) * 2021-04-14 2021-08-17 北京邮电大学 波束选择反馈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OP20190053A1 (ar) 2016-09-23 2019-03-21 Novartis Ag مركبات أزا إندازول للاستخدام في إصابات الأوتار و/ أو الرباط
CN113783660B (zh) * 2017-04-10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9150273B (zh) * 2017-06-28 2022-06-10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52686B (zh) * 2019-06-27 2023-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波束扫描与通信的方法、装置
CN116998115A (zh) * 2021-06-11 2023-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533A (zh) * 2010-05-27 2010-10-20 东南大学 空分多址多天线传输下行链路导频与信道估计方法
CN103475397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波束赋形的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CN104184561A (zh) * 2014-01-13 2014-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导频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WO2015016489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partial antenna array based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00835B2 (en) * 2012-05-22 2015-08-0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533A (zh) * 2010-05-27 2010-10-20 东南大学 空分多址多天线传输下行链路导频与信道估计方法
CN103475397A (zh) * 2012-06-08 2013-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波束赋形的方法、通信站及移动站
WO2015016489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partial antenna array based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4184561A (zh) * 2014-01-13 2014-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预编码导频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5623A (zh) * 2016-11-28 2017-05-17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6685623B (zh) * 2016-11-28 2020-04-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8282250A (zh) * 2017-01-06 2018-07-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631830A (zh) * 2017-03-24 2018-10-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8631830B (zh) * 2017-03-24 2021-05-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8988915A (zh) * 2017-06-01 2018-12-11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的方法、信道测量装置和基站
CN108988915B (zh) * 2017-06-01 2022-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的方法、信道测量装置和基站
CN10915045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指示导频预编码方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US11063650B2 (en) 2017-06-16 2021-07-13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network side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indicating pilot precoding mode
CN109150452B (zh) * 2017-06-16 2021-03-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指示导频预编码方式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9150270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US11115091B2 (en) 2017-06-28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receiving methods, transmit-end device and receive-end device
CN109150270B (zh) * 2017-06-28 202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和接收方法、发送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CN111213414A (zh) * 2017-08-11 2020-05-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确定dmrs和ptrs之间的关联
CN110198181A (zh) * 2018-02-27 2019-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56644A1 (zh) * 2018-09-19 2020-03-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30604B (zh) * 2018-11-01 2021-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130604A (zh) * 2018-11-01 2020-05-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反馈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586741A (zh) * 2019-02-15 2020-08-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11586741B (zh) * 2019-02-15 2022-07-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13067787A (zh) * 2021-03-26 2021-07-02 苏州昇鑫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CN113067787B (zh) * 2021-03-26 2023-02-28 广东奎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CN113271131A (zh) * 2021-04-14 2021-08-17 北京邮电大学 波束选择反馈方法及系统
CN113271131B (zh) * 2021-04-14 2022-08-23 北京邮电大学 波束选择反馈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41796A1 (zh)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1238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US11757495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reference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6732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related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beamforming system
KR102525602B1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50485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ub-space selection
CN103259576B (zh) 在移动蜂窝网络中分配预编码矢量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84561B (zh) 预编码导频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KR101408938B1 (ko) 다중 입출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일반화된 아이겐 분석을이용한 빔포밍 장치 및 방법
CN106464334B (zh) 在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改进的波束成形方法和用于其的装置
CN102291228B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5471546B (zh) 一种反馈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70335B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1819801B (zh) 使用天线端口集合的传输
CN101686214B (zh) 一种进行信道质量指示估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823177B (zh) 用于操作从站的方法
CN107005293A (zh) 用于部分预编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下行链路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3624A (zh)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6307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2676380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a channel state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O2013057047A1 (en) Precod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joint transmission
CN10378252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WO2017188693A1 (ko)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RU2012102060A (ru) Конфигурация антенны для совместног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CN102291229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9964414A (zh) 针对混合类a/b操作的高级csi报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