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8181A -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8181A
CN110198181A CN201810164128.XA CN201810164128A CN110198181A CN 110198181 A CN110198181 A CN 110198181A CN 201810164128 A CN201810164128 A CN 201810164128A CN 110198181 A CN110198181 A CN 110198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matrix
antenna
channel
targeted sites
access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41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8181B (zh
Inventor
俞居正
汪明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412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8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81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且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第一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第二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上一WLAN帧之前,无线接入点用第一天线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当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Description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送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中,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AP)可以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user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U-MIMO)的方式通过波束成型(英文:beam forming)技术向站点(英文:station,STA)发送WLAN帧。MU-MIMO可以使AP在同一时间使用多个天线向多个STA发送WLAN帧,从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AP在通过天线向STA发送WLAN帧之前,可以探测与STA之间传输WLAN帧的信道,以获得STA的信道矩阵。在发送WLAN帧时,AP将多个STA的数据聚合成一个聚合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英文:aggregated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AMPDU)后,根据各STA的信道矩阵对AMPDU中各STA的数据进行调制。
AP在使用智能天线或分布式天线向多个STA发送WLAN帧的场景中,AP向各STA发送WLAN帧时,通常根据各天线接收信号强度等参数为每个STA选择出可以使用的天线,再结合每个STA可以使用的天线确定出用于向各STA发送WLAN帧的天线。所以AP为一个STA发送WLAN帧的天线经常会发生变化。AP为一个STA发送WLAN帧的天线变化称为天线切换。为了保证发送WLAN帧的正确,每次天线切换后,AP需要对发生天线切换的STA重新进行信道探测,以获取STA的新信道矩阵。但是,在STA频繁切换天线时,AP需要进行频繁的信道探测,这就会导致信道探测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信道探测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从而降低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包括: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本申请中,通过在无线接入点中存储了包含每个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STA的信道矩阵及该信道矩阵的有效时间的映射关系。无线接入点在对应STA的天线切换回曾经和STA通信过的天线,并且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尚未失效时,可以不再对该STA进行信道探测,从而减少了信道探测的次数,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本实施方式中,无线接入点在对应STA的天线切换回曾经和STA通信过的天线,并且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已经失效时,才重新进行信道探测,而对应STA的天线切换回曾经和STA通信过的天线,且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有效时,不重新进行信道探测,从而减少了信道探测的次数。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本实施方式中,信道矩阵变化可以表示出信道的稳定程度,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信道矩阵变化确定出信道的稳定程度,进而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探测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以便于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有效间隔,从而保证信道矩阵合理的有效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第一信道矩阵中一些元素和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而不需要通过第一信道矩阵中全部元素和第三信道矩阵全部元素来确定,简化了确定信道矩阵变化的过程。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包括:
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以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单输入单输出(英文:simple input simple output,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本实施方式中,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信道不稳定,信道变换较大,信道的传输质量较低,此时无线接入点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包括:
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无线接入点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本实施方式中,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信道不稳定,信道变换较大,信道的传输质量较低,此时无线接入点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WLAN帧的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信道矩阵集合。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以及,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以及,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处理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以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以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存储站点的信道矩阵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WLAN帧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WLAN帧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点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信道探测周期的确定场景。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AP110与可以与多个STA无线连接,图1中只示出了4个STA,分别为STA101、STA102、STA103和STA104,其中,STA101和STA102为终端设备,STA103和STA104为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AP11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可以进行数据处理,还可以通过收发器收发无线信号,例如,探测各STA的信道,向STA传输数据等等,如WLAN帧。收发器可以包括多个射频电路和分别与多个射频电路连接的天线,射频电路与天线连接时可以通过天线子板与多个天线连接,处理器可以通过接口与射频电路连接。AP110支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英文: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U-MIMO)技术。
无线接入点可以与其他网络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或另一无线接入点连接。无线接入点可以接收来自这些网络设备的待发送数据。待发送数据为发送给各STA的WLAN帧。无线接入点接收待发送数据后可以将其存储在下行数据队列中。待发送数据包含发往至少一个STA的WLAN帧。无线接入点接收待发送数据后,可以确定出待发送数据所属的STA,然后根据各天线对应这些STA的接收信号强度等参数确定向各STA发送WLAN帧的天线,以保证传输质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的天线可以为智能天线或分布式天线,无线接入点在向STA传输数据时,可以根据各天线接收STA信号的信号强度等参数为STA确定传输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并使用该一个或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向STA传输数据,以提高数据传输的质量。例如,AP110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确定为STA101和STA102传输数据的天线时,首先确定出AP110中第一天线为STA101传输质量较好的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为STA102传输质量较好的天线,所以AP110可以确定为STA101和STA102传输数据的天线为第二天线。
但是,无线接入点确定为同一个STA传输数据的天线经常会发生变化,为同一个STA传输数据的天线发生切换。在每次发生天线切换时,无线接入点需要重新对发生天线切换的STA重新进行信道探测,以获取该STA的新信道矩阵,从而导致AP需要进行频繁的信道探测,占用过多的无线资源,降低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
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中可以存储无线接入点的每个天线对应各STA的信道矩阵、以及每个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
由于STA移动、或环境中干扰等参数的变化会引起各天线与STA之间信道的变化,所以无线接入点得到的信道矩阵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通过信道探测来获得准确的信道矩阵。所以无线接入点得到的各STA的信道矩阵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无效。以无线接入点通过某一个天线对某一个STA执行信道探测得到信道矩阵为例。无线接入点通过该天线对该STA执行信道探测得到信道矩阵后,由于该天线与该STA之间的信道立即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用于该天线向该STA传输数据,说明得到信道矩阵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这一段时间可以称为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在信道矩阵处于有效间隔内时,该天线向该STA传输数据时可以不进行信道探测而使用该信道矩阵。所以无线接入点可以在得到该信道矩阵后确定该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从而可以基于有效间隔和得到信道矩阵的时间来确定信道矩阵的有效性,并且无线接入点可以存储该天线对应该STA的信道矩阵,以及该天线对应该STA的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如此在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无线接入点在使用该天线向该STA传输数据后,如果该STA发生天线切换,则在该STA重新切换至该天线来传输数据时,无线接入点可以先根据存储的该天线对应该STA的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判断该天线对应该STA的信道矩阵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可以直接使用无线接入点存储的该天线对应该STA的信道矩阵进行传输数据。如此即使向STA传输数据的天线发生切换,如果无线接入点存储的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为有效,则可以不再使用该天线对该STA执行信道探测以获取新的信道矩阵,减少由于天线切换造成的信道探测的次数,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WLAN帧的方法,可以用于图1所示网络架构中AP110,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0,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
其中,第一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第二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上一WLAN帧之前,无线接入点用第一天线执行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为无线接入点的天线,第一天线为本次无线接入点确定的向目标站点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第二天线为前一次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也就是第二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由于无线接入点本次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与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不同,说明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的天线发生了切换。
无线接入点在使用第二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之前,已经使用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过WLAN帧,所以无线接入点中存储了用第一天线执行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也就是第一信道矩阵。无线接入点在确定本次通过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时,可以通过有效间隔来判断第一信道矩阵是否有效,进而确定是否使用第一信道矩阵向目标站点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具体的,无线接入点可以判断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是否小于等于有效间隔,进而来确定第一信道矩阵是否有效。如果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则说明第一信道矩阵在无线接入点通过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时是有效的,无线接入点可以直接使用第一信道矩阵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从而实现无线接入点可以不再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STA进行信道探测,减少由于天线切换造成的信道探测的次数,提高无线局域网的吞吐量。有效间隔可以为固定值或者可变值。如果有效间隔为可变值,有效间隔可以存储在无线接入点中。
无线接入点接收的待发送数据中包含发往至少一个STA的WLAN帧,至少一个STA包括目标站点,所以无线接入点需要向至少一个STA发送WLAN帧,至少一个STA为站点集合。无线接入点首先确定向站点集合中站点发送WLAN帧的天线,组成天线集合。如果站点集合只包括目标站点,则无线接入点确定的天线集合中也只包括第一天线,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英文:single-user multi-input multi-output,SU-MIMO)技术,根据第一信道矩阵使用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站点集合包括多个站点时,无线接入点可以用MU-MIMO技术以多个天线向多个STA发送数据。在使用MU-MIMO技术时,无线接入点确定向站点集合中站点发送WLAN帧的天线集合后,根据站点集合中站点的信道矩阵用天线集合向站点集合发送WLAN帧,其中站点集合中站点的信道矩阵可以称为信道矩阵集合。
对于站点集合中未发生天线切换的站点,无线接入点中已存储其对应的有效矩阵。对于站点集合中的一些站点,如果无线接入点未存储其对应本次确定向其发送WLAN帧的天线的信道矩阵,则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执行对该站点的信道探测来得到信道矩阵。
站点集合中包括多个STA时,无线接入点还需要对多个STA进行分组。分组的方式可以为预先设置的规则进行,也可以根据各STA的信道矩阵计算各STA之间的相干性,再根据各STA之间相干性的大小进行分组。具体的,无线接入点可以先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进行分组,再以组为单位来确定信道矩阵后,然后通过MU-MIMO技术发送数据。无线接入点还可以先确定多个STA的信道矩阵,再根据信道矩阵进行分组,然后通过MU-MIMO技术发送数据。在分组过程中,若某个STA被单独划分为一组,则无线接入点可以在确定此STA有效的信道矩阵后,通过SU-MIMO技术向此STA发送对应的WLAN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中存储各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的方式有多种。
例如,无线接入点可以设置用于倒计时的定时器,并设置定时器的倒计时的初始值为有效间隔,在通过信道探测得到信道矩阵后启动定时器,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计时器递减初始值,直到定时器记录时间为零。如此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则表示信道矩阵处于有效间隔内的剩余时间,计时器显示时间为零时说明信道矩阵无效。所以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设置的定时器显示的时间是否为0来确定信道矩阵是否有效。
例如,无线接入点存储信道矩阵和有效间隔的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其中,无线接入点包含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该无线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站点包括第一STA、第二STA、第三STA、第四STA和第五STA。无线接入点存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以及第三天线分别对应的各STA的信道矩阵以及每个信道矩阵对应有效间隔的剩余时间。
从图3中可以看出,CV1、CV2、CV3、CV4分别为第一STA、第二STA、第三STA、第四STA对应第一天线的信道矩阵,T1、T2、T3、T4分别为当前时刻CV1、CV2、CV3、CV4对应有效间隔的剩余时间。CV1’、CV3’、CV4’分别为第一STA、第三STA、第四STA对应第二天线的信道矩阵,T1’、T3’、T4’分别为当前时刻CV1’、CV3’、CV4’对应有效间隔的剩余时间。CV1”、CV3”、CV4”分别为第一STA、第三STA、第四STA对应第三天线的信道矩阵,T1”、T3”、T4”分别为当前时刻CV1”、CV3”、CV4”对应有效间隔的剩余时间。
假设图3中所有STA的信道矩阵的剩余时间均大于0。无线接入点接待发送数据包含第一STA的WLAN帧、第二STA的WLAN帧、第三STA的WLAN帧和第四STA的WLAN帧,并为第一STA、第二STA和第三STA确定发送WLAN帧的天线为第一天线;无线接入点为第四STA确定发送WLAN帧的天线为第二天线,其中,第三STA为由第二天线切换至第一天线的站点。无线接入点为第一STA、第二STA、第三STA和第四STA确定天线后,从图3可以看出,无线接入点存储了第一STA、第二STA和第三STA分别对应第一天线的信道矩阵CV1、CV2和CV3,以及存储了第四STA对应第二天线的信道矩阵CV4’,并且第三STA对应第一天线的信道矩阵CV3的剩余时间大于0,说明第三STA对应第一天线的信道矩阵CV3有效,所以无线接入点可以直接通过MIMO技术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发送第一STA的WLAN帧、第二STA的WLAN帧、第三STA的WLAN帧和第四STA的WLAN帧。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中存储了包含每个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及各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在STA的发生天线切换时,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判断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是否有效,并在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有效时可以不再对该STA进行信道探测,而直接通过存储的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发送WLAN帧,从而减少了信道探测的次数,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除了图2所示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步骤220和步骤230。
220,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无线接入点用第一天线执行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
其中,第一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第二天线为无线接入点向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上一WLAN帧之前,无线接入点用第一天线执行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无线接入点可以存储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一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所以无线接入点在确定本次通过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与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时,可以通过有效间隔来判断第一信道矩阵是否有效。当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说明第一信道矩阵已经无效,此时无线接入点需要用第一天线执行对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新的信道矩阵,也就是第二信道矩阵,以便于能够准确的通过第一天线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
通过步骤220可知,可以将得到的第二信道矩阵作为第一信道矩阵,也就是用得到的第二信道矩阵来替换已经无效的第一信道矩阵,则执行步骤220后,无线接入点中存储的第一天线相对于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成为步骤220中信道探测得到的新的信道矩阵,为有效的信道矩阵。
230,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
无线接入点执行步骤220后,无线接入点存储的第一信道矩阵已经无效,得到第二信道矩阵为有效的信道矩阵,则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用于第二信道矩阵来传输数据,所以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
无线接入点在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后,第一天线与目标站点之间信道可能会较长时间内未发生变化或者发生变化较小,也就是说第一天线与目标站点之间信道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稳定状态,则此时在该较长时间内,无线接入点执行信道探测得到的第一信道矩阵没有较大的变化,则无线接入点可以确定第一信道矩阵较长的有效间隔。无线接入点在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后,第一天线与目标站点之间信道可能会很快发生较大变化,也就是说第一天线与目标站点之间信道未处于稳定状态,则此时第一信道矩阵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无线接入点可以确定第一信道矩阵较短的有效间隔。如此可知,站点对应的信道矩阵的有效时间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还可以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来计算探测得到第一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以便于根据信道的变化情况实时调整有效间隔,从而保证信道矩阵合理的有效性。
所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在步骤210之前,还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点计算有效间隔。
所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实现方式,在步骤220之前,还可以包括:无线接入点计算有效间隔。
其中,有效间隔为第一信道矩阵对应的有效间隔,其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信道矩阵变化为第一信道矩阵和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无线接入点对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第三信道矩阵可以为无线接入点得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无线接入点对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一个信道矩阵,还可以为无线接入点得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无线接入点对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多个信道矩阵的统计值,例如,平均值、中值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可以设置信道矩阵变化的变化阈值,根据变化阈值来判定信道矩阵变化的大小,从而根据信道矩阵的变化确定出第一信道矩阵对应的有效间隔。信道矩阵中包括多个元素,所以信道矩阵变化可以通过信道矩阵中各元素的变化情况来确定。
例如,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第一信道矩阵中任一个元素与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元素之间的变化来确定信道矩阵变化,或者无线接入点可以根据第一信道矩阵中多个元素与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元素之间变化的函数来确定信道矩阵变化。信道矩阵变化可以为百分比,也可以为数值等等。
例如,以v(n)表示第二信道矩阵,v(n-1)表示第三信道矩阵,aij(n)表示第二信道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n-1)表示第三信道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n为大于1的整数。kij表示aij(n)相对aij(n-1)的变化,可以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kij的值。则基于公式(1)可以计算出第二信道矩阵中每个元素与第三信道矩阵中每个元素的变化,进而得出信道矩阵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得出信道矩阵变化后,根据变化阈值来判定信道矩阵变化的大小时,可以将信道矩阵变化所包括的每个元素的变化与变化阈值进行比较。
将每个元素的变化与变化阈值进行比较时,可以设置如果每个元素的变化均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如果每个元素的变化不均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大于变化阈值。还可以设置如果变化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元素的数目占总元素数目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如果变化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的元素的数目占总元素数目的比例未达到预设比例,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大于变化阈值。还可以设置如果每个元素的变化的平均值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小于或等于变化阈值;如果每个元素的变化的平均值大于变化阈值,则确定信道矩阵变化大于变化阈值。
变化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设定,例如可以设定变化率值为5%、2%或10%等等。预设比例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设定,例如可以设定预设比例为80%或90%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信道矩阵变化为第一信道矩阵中一些元素和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一些元素之间的变化。无线接入点在通过信道探测获得的信道矩阵中,一些元素的值通常均为零,也就是在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三信道矩阵中,存在位置相同且值均为零的元素,例如位于信道矩阵右上角的元素。对于这些元素,由于其值在第一信道矩阵和第三信道矩阵中均为零,则变化也为零,所以对信道矩阵变化没有作用,所以在确定信道矩阵变化时可以不对这些元素进行计算,从而降低信道探测的时间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由于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过小时,信道探测过于频繁,会增加无线接入点的开销,并且信道矩阵的有效间隔过小时,说明信道不稳定,信道变换较大,信道的传输质量较低,此时无线接入点不适合采用MIMO方式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所以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信道矩阵变化的预设阈值。无线接入点计算信道矩阵变化后,通过判断信道矩阵变化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大小,来确定无线接入点向站点发送WLAN帧的方式。预设阈值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进行设置。
所以步骤210可以具体执行为: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所以步骤230可以具体执行为: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说明信道比较稳定,变换较大,信道的传输质量较稿,无线接入点可以采用MIMO方式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所以步骤210中无线接入点通过MIMO方式,根据包括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步骤230中无线接入点通过MIMO方式,根据包括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
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信道不稳定,信道变换较大,信道的传输质量较低,此时无线接入点不适合采用MIMO方式向目标站点发送WLAN帧,所以步骤210和步骤230中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例如,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直接发送的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此时,对于无线接入点向站点集合中其他站点发送WLAN帧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无线接入点可以通过SISO方式向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后,还可以设置较长的探测周期来通过第一天线对目标站点进行信道探测,以便于通过探测的信道矩阵确定信道回复稳定后通过MIMO方式向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接收的待发送数据中属于某一STA的数据较多时,说明无线接入点会频繁的向其发送数据,则此时无线接入点可以实时检测存储的与该STA对应各天线的信道矩阵是否有效。当该STA对应各天线的信道矩阵中存在无效的信道矩阵时,可以通过该天线对其进行信道探测得到有效的信道矩阵,而不需要等到传输数据时在进行信道探测。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送WLAN帧的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300包括:
发送单元301,用于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存储单元302,用于存储所述信道矩阵集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无线接入点中存储了包含每个天线对应的至少一个STA的信道矩阵及该信道矩阵的有效时间的映射关系。无线接入点在对应STA的天线切换回曾经和STA通信过的天线,并且切换后天线对应STA的信道矩阵尚未失效时,可以不再对该STA进行信道探测,从而减少了信道探测的次数,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发送WLAN帧的装置300的示意性框图。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303,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发送单元301,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处理单元303,还用于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发送单元301,还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以及,用于当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WLAN帧的装置3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WLAN帧的方法中的执行主体,并且发送WLAN帧的装置300中的各个模块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或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点4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无线接入点400包括处理器401,第一天线402和第二天线403。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P),射频(RF)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或其任意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通用阵列逻辑(GAL)或其任意组合。射频电路也称为RF模块,是设备间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的电子器件。处理器中的各电路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中。
第一天线402和第二天线403均可以为阵列天线,多频段天线,微带天线,定向天线或其他任意类型天线。处理器401用第一天线402和第二天线403收发无线信号。
可选的,无线接入点400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301中。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快闪存储器,光盘,磁带,软盘,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任意组合。如果处理器401需要程序代码,存储器可以存储程序代码,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401,以使得处理器401根据程序代码的指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点400,可对应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WLAN帧的方法中的执行主体,并且无线接入点400中的各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或图4中的各个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或者其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光盘)、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Claims (16)

1.一种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点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包括:
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无线接入点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6.一种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信道矩阵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计算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以及,用于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11.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天线的对应目标站点的第一信道矩阵有效时,根据包括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至少一个WLAN帧,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中与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为所述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上一WLAN帧的天线,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为发送所述上一WLAN帧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得到的信道矩阵,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有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不同,并且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时,用所述第一天线执行对所述目标站点的信道探测以得到第二信道矩阵,其中,当得到所述第一信道矩阵的信道探测的执行时间与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的时间之间的间隔大于有效间隔时,所述第一信道矩阵无效;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更新所述有效间隔,其中,所述有效间隔与信道矩阵变化负相关,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和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之间的变化,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第三信道矩阵为得到所述第一信道探测之前所述无线接入点对所述目标站点执行信道探测所得到的信道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矩阵变化为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M个元素和所述第三信道矩阵中对应位置的M个元素之间的变化值的函数,所述M大于等于1并小于所述第一信道矩阵中元素的总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方式,根据包括所述第二信道矩阵的信道矩阵集合用包括第一天线的天线集合向包括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集合发送所述至少一个WLAN帧;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当所述信道矩阵变化大于预设阈值时,以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式向所述目标站点发送所述目标站点对应的WLAN帧。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所述的发送无线局域网WLAN帧。
CN201810164128.XA 2018-02-27 2018-02-27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1981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4128.XA CN110198181B (zh) 2018-02-27 2018-02-27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4128.XA CN110198181B (zh) 2018-02-27 2018-02-27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81A true CN110198181A (zh) 2019-09-03
CN110198181B CN110198181B (zh) 2021-01-29

Family

ID=6775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4128.XA Active CN110198181B (zh) 2018-02-27 2018-02-27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9818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842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745715A (zh) * 2022-05-13 2022-07-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系统的密钥生成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8730A (zh) * 2005-09-30 2008-09-03 三菱电机研究实验室 用于在mimo无线lan中选择天线和波束的训练信号
CN102177670A (zh) * 2008-10-10 2011-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进行信道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61109A1 (en) * 2010-08-06 2014-06-12 Pantech Co., Ltd. Scheduler and schedulin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mimo based wireless lan system
CN104253673A (zh) * 2013-06-25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及上行多用户输入输出系统
CN105309018A (zh) * 2013-10-31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91238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US20170054481A1 (en) * 2011-12-19 2017-02-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form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70251392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8730A (zh) * 2005-09-30 2008-09-03 三菱电机研究实验室 用于在mimo无线lan中选择天线和波束的训练信号
CN102177670A (zh) * 2008-10-10 2011-09-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进行信道反馈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161109A1 (en) * 2010-08-06 2014-06-12 Pantech Co., Ltd. Scheduler and schedulin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mimo based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170054481A1 (en) * 2011-12-19 2017-02-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Beamforming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4253673A (zh) * 2013-06-25 2014-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及上行多用户输入输出系统
CN105309018A (zh) * 2013-10-31 2016-0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991238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US20170251392A1 (en) * 2016-02-25 2017-08-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68842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4745715A (zh) * 2022-05-13 2022-07-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系统的密钥生成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745715B (zh) * 2022-05-13 2024-02-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系统的密钥生成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8181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8067B (zh) 準同位框架之增強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230388030A1 (en)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CN108696889B (zh) 波束测量和反馈的方法及使用所述方法的基站与用户设备
US20230262506A1 (en) Beam reporting method, beam information determin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EP352242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presenting quasi co-locatio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EP3605863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1006459B2 (en) Random access techniqu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forming
EP3068156B1 (en) Beam precoding manner reporting method, an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90388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device for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node
EP242697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base stations dynamic cluster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WI681680B (zh) 一種獲取、回饋發送波束資訊的方法及裝置
US9401756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634775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reconfigurable antenna system
CN108540176B (zh) 波束扫描方法、系统、基站及终端
US10985813B2 (en)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EP3565138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343003B2 (en) Multi-user pai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TW201906445A (zh) 波束管理方法、網路設備和終端
US20180287670A1 (en) Joint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198181A (zh) 发送wlan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54612A (zh) 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基站及相关装置
EP334937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for transmission to establish wireless connections
US1182461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modules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761582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196792A (zh) 通道校正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