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0056644A1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0056644A1
WO2020056644A1 PCT/CN2018/106563 CN2018106563W WO2020056644A1 WO 2020056644 A1 WO2020056644 A1 WO 2020056644A1 CN 2018106563 W CN2018106563 W CN 2018106563W WO 2020056644 A1 WO2020056644 A1 WO 2020056644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eams
downlink csi
transmission layer
cs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8/10656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陈文洪
Original Assignee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PCT/CN2018/10656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0056644A1/zh
Priority to CN201880094562.3A priority patent/CN112262589B/zh
Publication of WO2020056644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0056644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Definitions

  • the candidate value of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and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ayer is ⁇ 1,2,3,4 ⁇ , which is indicated by 2 bits, that is, the first
  • the information bit length of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two transport layers and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is two.
  • the candidate values of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third and fourth transmission layers are ⁇ 1,2 ⁇ , which are indicated by 1 bit, that is, the information bits of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and third transmission layers.
  • the length is 1.
  •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each transport layer can be separately indicated by the terminal device; the transport layer can also be divided into transport layer groups, and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transport layer in each transport layer group is the same, and the terminal device indicates Information on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each transport layer group. For example, when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is 4, the terminal device divides the first two transmission layers into a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group and the latter two transmission layers into a second transmission layer group; at this time, the terminal device only needs to instruc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one transport layer group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the second transport layer group.
  • the first downlink CSI further includes: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 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 step S201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irst downlink CSI, the number of transmission layers, and the number of beams corresponding to each transmission layer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he same as that in step S201, and is not repeated here.
  • the number of beams is the number of beams satisfying a first preset condition
  • the first downlink CSI and the second downlink CSI occupy different time domain resources, and / or, the first downlink CSI and the second downlink CSI use different PUCCH formats. Report it.
  • the first downlink CSI and the second downlink CSI occupy different time domain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second CSI is transmitted in a time slot after the first CSI.
  • the volatile memory may be 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which is used as an external cache.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 many forms of RAM are available, such a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ynamic Random Access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DRAM), 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DRSDRAM, 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nhanced Typ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ESDRAM, Enhanced Random Dynamic Access Memory), Synchronous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LDRAM, 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irect Memory Bus Random Access Memory (DRRAM, 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 ).
  • the memory 702 described in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intended to include,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se and any other suitable types of memory.
  • the steps of the method disclo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y be directly implemented by a hardware decoding processor, or may be performed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modules in the decoding processor.
  • the software module may be located in a storage medium.
  • the storage medium is located in the memory 702.
  • the processor 701 reads the information in the memory 702 and completes the steps of the foregoing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its hard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5 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终端设备基于类型Ⅱ(typeⅡ)码本进行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反馈时,需要大量的信令开销,占用大量的上行资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基于typeⅡ码本进行下行CSI反馈时的开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如此,终端设备能够根据信道测量结果灵活的向网络设备上报需要反馈的信息,无需向网络设备上报全部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降低了CSI反馈的开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和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typeⅡ码本进行简要说明。
在NR系统中支持typeⅠ和typeⅡ两种类型的码本。其中typeⅡ码本中的每个预编码向量通过波束向量、宽带幅度系数、子带幅度系数和加权相位等几部分信息得到。目前的typeⅡ码本最高可以支持两层传输,即以Rank1的方式传输和以Rank2的方式传输。其中Rank1和Rank2的码本设计如下:
以Rank1的方式传输的码本为: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1
以Rank2的方式传输的码本为: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2
其中,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3
其中,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4
是归一化系数;
波束数量L的取值是可配置的:当P CSI-RS=4时,L=2;当P CSI-RS>4时,L的取值由高层信令配置;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5
是对应波束i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波束向量,m1和m2分别对应该波束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l=1,2分别对应两个层各自的码本向量;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6
为子带幅度系数,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7
为宽带幅度系数,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8
为波束向量,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09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0
为加权相位。
每个层的码本向量由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1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2
两部分组成:组成码本向量的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两个极化方向的码本向量;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3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4
分别对应宽带和子带的幅度系数,对应于第l层和波束i;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5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6
分别对应两个极化方向上的相位,对应于第l层和波束i;可用的相位数量可以是4或者8。
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基于typeⅡ码本进行下行CSI反馈时,每次都需要上报L个波束分别对应的波束信息(如幅度、相位、加权相位等);其中,L由高层信令配置。本申请人在实施该方案时发现,这种方式进行typeⅡ码本进行下行CSI反馈时,需要大量的信令开销,占用大量的上行资源。
并且,随着NR系统的演进,typeⅡ码本可能支持更多层传输,如以Rank3的方式传输或以Rank4的方式传输等。当typeⅡ码本支持大于2层传输时,采用相关技术中的下行CSI反馈方案,将会需要更大的信令开销,占用更多的上行资源。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 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SI。
这里,所述第一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层数信息为秩指示(Rank Indication,RI)。当所述传输层数为R时,则所述第一CSI可以包含最多R个波束数量的信息;其中,每个传输层都有一个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每个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确定一个波束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即波束数量为只有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时的波束的数量。例如,对于第i个波束,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宽带幅度可以表示为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7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8
只有满足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19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20
时,该波束i才能被统计在所述波束的数量中。典型的,这里的预设值为a=0。
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即波束数量为两个天线组中只要有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时的波束的数量。例如,对于第i个波束,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宽带幅度可以表示为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21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22
只有满足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23
Figure PCTCN2018106563-appb-000024
时,该波束i才能被统计在所述波束的数量中。典型的,这里的预设值为a=0。其中,一个天线组包含一个极化方向上的天线。
这里,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举例来说,波束总数为L时,所述波束数量为{1,2,3,…,L}中的一个。
这里,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可以不同,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可以不同。可以理解为,不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可以不同,和/或,不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可以不同。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均为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信息所包含的传输层中的任意一个传输层。例如,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为4,则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 层可以为4个传输层中的任意两个传输层。
举例来说,在波束总数L为4时,第一个传输层和第二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为{1,2,3,4},采用2比特来指示,即第一个传输层和第二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为2。第三个传输层和第四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为{1,2},采用1比特来指示,即第二个传输层和第三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为1。
这里,通过不同的传输层对应不同的候选值和信息比特长度,使得信号与干扰和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较低的传输层能够采用较少的波束数量;如此,在不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CSI反馈的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只有一个时,则不需要指示该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如此,进一步降低CSI反馈的开销。此时,所述第一CSI中只需要包含波束数量的候选值大于1的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可由终端设备分别指示;也可以将传输层划分为传输层组,每个传输层组内的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相同,终端设备指示每个传输层组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举例来说,传输层数为4时,终端设备将前两个传输层划分为第一传输层组,将后两个传输层划分为第二传输层组;此时,终端设备仅需要指示第一传输层组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和第二传输层组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再举例来说,传输层数为4时,终端设备将传输层按照索引划分为{1},{2},{3,4}三个传输层组;此时,终端设备需要指示三个传输层组分别对应的三个波束数量的信息。因此,通过将传输层划分为传输层分组,在不影响通信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CSI反馈的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当传输层数为4时,终端设备将传输层按照索引划分为{1},{2},{3,4}3个传输层组仅作为一个示例;还可以划分为{1},{2,3},{4}或者{1,2},{3},{4}等多种传输层组。
可选地,所述传输层数信息和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可以进行联合编码,也可以进行独立编码。当所述传输层数信息和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独立编码时,所述第一下行CSI中的信息比特可以顺序包括:{传输层数信息、第一个传输层或第一个传输层组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第二个传输层或第二个传输层组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每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步骤S202,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
这里,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具体的,终端根据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来确定对应的波束信息。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举例来说,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与所述第三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这里,第三传输层可以是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中包含的任意一个传输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PUCCH格式进行上报。
举例来说,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是指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的传输时隙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CSI包含的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确定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再根据所述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的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的比特长度。举例来说,如果传输层数为R,且第r个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r,则所述第二CSI包含所述R个传输层分别对应的波束信息;其中,第r个层的波束信息为Nr个波束的波束信息。因此,R和Nr的取值便决定了第二CSI中的总的波束信息的数量,从而决定了第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CSI。
这里,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第一下行CSI、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的说明均与步骤S201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302,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
这里,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第二下行CSI、波束信息等的说明均与步骤S202中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SI。
步骤S402,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步骤S403,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
步骤S404,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下行CSI。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500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501,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502,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均为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信息所包含的传输层中的任意一个传输层。例如,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为4,则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可以为4个传输层中的任意两个传输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 个传输层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组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至少一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CQI。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PUCCH格式进行上报。
这里,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的时隙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503,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503,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下行CSI包含的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确定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根据所述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的与至少一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的比特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在具体实施时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这里,第三传输层可以是终端上报的传输层数中包含的任意一个传输层。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600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01,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602,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或者,与每个传输层分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分组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
每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CQI。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进行上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与所述第三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电子 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可以理解,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应用程序7022。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 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7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PU、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 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6)

  1.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
    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
    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进行上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传输。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下行CSI包含的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确定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
    根据所述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的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的比特长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
  1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
    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
  19.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
    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20. 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
  21.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23.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进行上报。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传输。
  25. 根据权利要求15至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
  27. 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28. 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
  30. 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
  31.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
    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32.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
  33.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
    至少一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 息。
  34.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35.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
    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进行上报。
  36.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传输。
  37.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的信息比特长度。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下行CSI包含的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确定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
    根据所述传输层数和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确定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的与每个传输层和所述波束数量对应的波束信息的比特长度。
  39. 根据权利要求27至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
  41.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一下行CSI包括:传输层数信息和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下行CSI发送的第二下行CSI,所述第二下行CSI包括每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信息。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信息,用于从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中指示目标波束数量。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的候选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波束总数确定。
  44. 根据权利要求42或4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候选值不同;
    和/或,第一传输层和第二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比特长度不同。
  45.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4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波束数量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均大于预设值;
    或,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与两个极化方向分别对应的两个天线组中,至少一个天线组上的量化带宽幅度大于预设值。
  46.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5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或者,与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每个传输层分组一一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所述传输层分组包括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中的一个或多个传输层。
  47.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为:
    所述至少一个传输层在所述第一下行CSI对应的各个子带上分别对应的波束数量的信息。
  48.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还包括:所述传输层数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
  49. 根据权利要求41至4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和/或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采用不同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格式进行上报。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下行CSI和所述第二下行CSI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包括:所述第二CSI在所述第一CSI之后传输。
  51. 根据权利要求41至5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所述波束信息包括下述 中的至少一项:
    波束向量、带宽幅度信息、自带幅度信息和相位信息。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第一下行CSI指示第三传输层对应的波束数量为N,则所述第二下行CSI包含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的下述波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N个波束向量、2N个宽带幅度信息、2N个子带幅度信息和2N个相位信息,N为正整数。
  53.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54. 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5至2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反馈方法的步骤。
  55.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56. 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至26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PCT/CN2018/106563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56644A1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6563 WO2020056644A1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880094562.3A CN112262589B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06563 WO2020056644A1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56644A1 true WO2020056644A1 (zh) 2020-03-26

Family

ID=69888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8/106563 WO2020056644A1 (zh) 2018-09-19 2018-09-19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62589B (zh)
WO (1) WO202005664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88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238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6712895A (zh) * 2015-07-31 2017-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csi的方法和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17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282807A (zh) * 2017-01-06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信息的测量、选择和上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33645A1 (ko) * 2012-03-07 2013-09-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계층적 빔 포밍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8288983B (zh) * 2017-01-09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1238A (zh) * 2015-03-06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6712895A (zh) * 2015-07-31 2017-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csi的方法和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23617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282807A (zh) * 2017-01-06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信息的测量、选择和上报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Advanced CSI Feedback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86 R1-166783, 26 August 2016 (2016-08-26), XP05114038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88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62589B (zh) 2023-05-30
CN112262589A (zh) 2021-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5713B2 (en) Inclu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regarding an individual subband of a wireless channel
CN112703779B (zh) 一种上行传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907898B1 (en) Codeboo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056593A1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466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d2d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894896B2 (en) Codebook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029160A1 (zh) 信号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827673B (zh) 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及設備
US20220053484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WO2021179864A1 (zh) 码本反馈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236965B (zh) 通信方法、设备、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87908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0444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information
TW202013917A (zh) 一種通道狀態訊息上報方法、終端設備及網路設備
WO2020056644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65356B (zh) 无线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20107188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62318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227873A1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47135A1 (zh) 一种码本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1837344B (zh) 确定配置参数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061942A1 (zh) 功率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151189A1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73682B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132992A1 (zh) 下行控制信号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89340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893405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