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0548A -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0548A
CN105990548A CN201510090109.3A CN201510090109A CN105990548A CN 105990548 A CN105990548 A CN 105990548A CN 201510090109 A CN201510090109 A CN 201510090109A CN 105990548 A CN105990548 A CN 105990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osition
plate
melt
dividing plat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01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0548B (zh
Inventor
石田涉
原田健二
四方康助
井上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imearth EV Ener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990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05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05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05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3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对薄板状的电池用隔板进行熔敷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制造电池用极板,在该制造装置中,将相互对置的隔板分别配置在正极板的两面上,将对置的隔板上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和与长度方向熔敷部分交叉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进行熔敷。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备:预备成形部,其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上将被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两面上的隔板(11,12)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隔板(11,12)的方向进行按压;以及熔敷部,其在预备成形部对宽度方向熔敷部分进行按压的状态下使被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两面上的隔板(11,12)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抵接而进行熔敷。

Description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二次电池等电池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并且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电源,使用镍氢二次电池等二次电池。例如,镍氢二次电池是将极板组与由氢氧化钾等构成的碱性电解液一起收纳于收纳容器中而构成,所述极板组通过将多张以氢氧化镍作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板和以储氢合金作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板隔着隔板层积而成。以往,作为制造上述极板组的技术的一种,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袋状隔板安装到正极板或者负极板中的一个极板上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其将袋状隔板安装到极板上,在该装置中,以覆盖极板的两面的形式配置薄板状隔板,使热板沿着应接合的边抵接到极板周围的隔板进行热熔敷,热板具有与接合宽度相对应的宽度。在该装置中,通过切断用热板抵接到隔板的接合宽度的大致中央部,从而将隔板切断。由此,能够将袋状隔板安装到极板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60625号公报
可是,由于隔板通常由耐碱性树脂的无纺布等可熔敷的薄板状部件而成,所以能像上述的那样对隔板进行熔敷或切断。但是近年来,期待一种能够抑制隔板在熔敷部分的剥落等不良的产生,从而实现熔敷部分的进一步稳定化的制造技术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情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对薄板状的电池用隔板进行熔敷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解决上述课题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制造电池用极板,在该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中,将相互对置的隔板分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将对置的所述隔板上的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熔敷部分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熔敷部分熔敷,所述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备:预备成形部,其在所述第2熔敷部分上将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隔板的方向进行按压;以及熔敷部,其在所述预备成形部对所述第2熔敷部分进行按压的状态下,使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在所述第1熔敷部分抵接而进行熔敷。
解决上述课题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其制造电池用极板,将相互对置的隔板配置在极板的两面上,将对置的所述隔板上的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熔敷部分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熔敷部分进行熔敷,所述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预备成形部在所述第2熔敷部分上将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隔板方向进行按压;以及在所述预备成形部对所述第2熔敷部分进行按压的状态下,通过熔敷部使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在所述第1熔敷部分抵接而进行熔敷。
根据这样的构成或方法,在对交叉的2个熔敷部分进行熔敷时,在将之后熔敷的第2熔敷部分预先成形为与该熔敷部分被熔敷时的形状相近的形状之后,对先被熔敷的第1熔敷部分进行熔敷。由此,由于在之后熔敷第2熔敷部分时隔板已被预备成形,所以与没有预备成形的情况相比,按压与极板的厚度相应的量地成形的量减少,从通过之前的第1熔敷部分的熔敷使得第1方向的长度被拘束的隔板施加的、起因于上述拘束的张力等的力被减轻。由于通过像这样起因于拘束的张力等被减轻,从而使在之后熔敷第2熔敷部分时施加于该第2熔敷部分的张力被减轻并实现了均等化,所以能够提高在第1以及第2熔敷部分上的熔敷的稳定性。
根据该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能够在更稳定的状态下对薄板状的电池用隔板进行熔敷。
附图说明
图1是针对将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体化的一实施方式,示出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造电池用极板的工序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正极板在制造电池用极板的各个工序中的状态的图,图3(a)是示出隔板被配置在正极板的两面上的状态的图,图3(b)是示出预备成形有第2熔敷部分且第1熔敷部分已被熔敷的状态的图,图3(c)是示出第2熔敷部分已被熔敷的状态的图,图3(d)是示出在第1以及第2熔敷部分进行了分割的状态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的概要构成的示意图,图4(a)是示出沿长度方向的隔板的结构的图、图4(b)是示出沿宽度方向的隔板的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在该实施方式中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的动作的概要的示意图,图5(a)是示出第1熔敷部分被配置在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上的状态的图,图5(b)是示出预备成形第2熔敷部分(预备成形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c)是示出第1熔敷部分被熔敷的状态的图。
图6是针对将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体化的其他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示出正极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正极板的端缘的状态的示意图,图7(a)是示出沿宽度方向的第2熔敷部分和正极板的端面结构的图,图7(b)是示出沿长度方向的第1熔敷部分和正极板的端面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正极板、11…第1隔板、12…第2隔板、13…电池用极板、21…第1供给卷筒、22…第2供给卷筒、23…配置部、24…配置部、31…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2…第2熔敷部、33…切断部、40…长度方向熔敷部、41,42…预备成形部、51…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h…长度方向熔敷端部、52,53…预备成形位置、54…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a…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h…宽度方向熔敷端部、55…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5h…宽度方向熔敷端部、101…引线部、102…长边、103…短边。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来说明将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作为电池用极板制造镍氢二次电池的正极板的情况。该镍氢二次电池为密闭型电池,且用作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源。
镍氢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该电极组通过将规定张数的含有储氢合金的未予图示的负极板和规定张数的含有氢氧化镍(Ni(OH)2)的正极板10隔着由耐碱性树脂的无纺布构成的隔板11,12层积而成。电池用极板13以除了将正极板10连接到集电板上的引线部101以外的部分被构成袋状的第1以及第2隔板11,12包住的形式收纳而成。即使填充到正极板10的发泡镍基板中的活性物质变成小碎片脱落,构成袋状的隔板11,12也能够将该小碎片保留在袋内。
参照图1对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备:搬送部(省略图示),其搬送从大板被分割成单板大小的长方形的正极板10;第1供给卷筒21,其对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上表面上的薄板状第1隔板11进行放卷;以及第2供给卷筒22,其对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下表面上的薄板状第2隔板12进行放卷。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使被供给至隔板配置工序位置2a的正极板10和第1以及第2隔板11,12依次移动至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以及切断工序位置2d,从而分别实施所需要的加工等。由此,制成正极板10被收纳于由第1以及第2隔板11,12形成的袋状隔板中的电池用极板13。在图1中,作为第1方向的长度方向为相对于纸面的左右方向,作为第2方向的宽度方向为与长度方向正交并贯穿纸面的方向。
如图2所示,在隔板配置工序位置2a进行在正极板10的两面上配置两个隔板11,12的隔板配置工序(步骤S10)。在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进行对第1隔板11进行预备成形的预备成形工序(步骤S11)、和沿长度方向对两个隔板11,12进行熔敷的长度方向熔敷工序(步骤S12)。在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进行沿宽度方向对两个隔板11,12进行熔敷的宽度方向熔敷工序(步骤S13),在切断工序位置2d进行分别对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池用极板13进行切断的切断工序(步骤S14)。
如图1所示,在隔板配置工序位置2a上以夹着正极板10的形式设置有2个配置部23,24,该2个配置部23,24由导向辊等构成。正极板10、从第1供给卷筒21以预定的张力进行放卷的第1隔板11以及从第2供给卷筒22以预定的张力进行放卷的第2隔板12被供给至隔板配置工序位置2a。配置部23使第1隔板11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上表面,配置部24使第2隔板12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下表面(隔板配置工序)。然后,正极板10和两个隔板11,12被移动至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第1以及第2隔板11,12被设置成借由上述预定的张力而不会在各个供给卷筒21,22和相对应的配置部23,24之间产生松弛等。而且,像这样的张力多少会通过沿长度方向带状延伸的各个隔板11,12而从配置部23,24传递到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和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等。
当一并参照图3(a)时,在隔板配置工序位置2a中,正极板10以其长边沿着长度方向、且短边沿着宽度方向的形式配置在两个隔板11,12之间。在图3中,纸面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纸面上下方向为宽度方向。在宽度方向相邻的2个正极板10以其位于相互对置的长边相反侧的对边、即引线部101分别从各个隔板11,12的宽度方向侧端部向外方突出的形式配置,并在相对的长边之间确保熔敷所需的间隔。
如图1所示,在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上设置有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该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在宽度方向对两个隔板11,12进行预备成形,之后沿长度方向对两个隔板11,12进行熔敷。
当一并参照图3(b)时,在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中,4张正极板10各自的周围被进行预备成形或者熔敷。4张正极板10沿长度方向各配置2张且沿宽度方向各配置2张,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正极板10之间也分别确保熔敷所需的预定的间隔。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预备成形宽度方向的预备成形位置52,53,该预备成形位置52,53位于在长度方向上相邻的2个正极板10之间的间隔上(预备成形工序)。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对作为长度方向的第1熔敷部分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进行熔敷,该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设置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2个正极板10之间的间隔上(长度方向熔敷工序)。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设定在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上,并以比在长度方向相邻的2张正极板10更长的长度、且在宽度方向上以预定的熔敷宽度被熔敷。切断工序位置2d侧(纸面右侧)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a为在上一次的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中被熔敷的部分。
如图1所示,在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对两个隔板11,12进行熔敷的第2熔接部32。
当一并参照图3(c)时,在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中,作为第2熔敷部分的各个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被熔敷,该各个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以包括预备成形的预备成形位置52,53的形式沿宽度方向设置在隔板11,12的整个宽度上(宽度方向熔敷工序)。各个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在宽度方向上以两个隔板11,12的整个宽度以上的长度、且在长度方向以预定的熔敷宽度被熔敷。由此,4个正极板10的各自的3个边被进行了熔敷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以及各个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包围。
如图1所示,在切断工序位置2d上设置有切断部33,该切断部33将各个熔敷部分分别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进行切断。
当一并参照图3(d)时,在切断工序位置2d中,被熔敷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分别在各自的熔敷宽度的中央位置上沿各自的长度方向被切断(切断工序)。由此,第1以及第2隔板11,12将正极板10以夹于两个隔板11,12之间的形式收纳于由具有熔敷宽度的一半宽度的长度方向熔敷端部51h和同样地具有熔敷宽度的一半宽度的2个宽度方向熔敷端部54h,55h所区划的区域中。在此,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熔敷宽度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的熔敷宽度被设定为相同的宽度,但各自的熔敷宽度也可以不同。
另外,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第2熔敷部32以及切断部33与控制部34电连接,它们的动作受控制部34控制而各自配合动作。
接着,参照图4以及图5对预备成形工序以及长度方向熔敷工序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4(a)所示,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被配置在与第1隔板11相对置的位置。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具备:作为第1熔敷部的长度方向熔敷部40,其对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进行熔敷;以及预备成形部41,42,其分别预备形成各个预备成形位置52,53。长度方向熔敷部40具有比在长度方向相邻的2张正极板10的两端更长的长度和预定的熔敷宽度,并能够以该长度和预定的熔敷宽度对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进行熔敷。并且,长度方向熔敷部40被构成为能够向第1隔板11的方向进行前进移动以及后退移动。
如图4(b)所示,各个预备成形部41,42作为夹着长度方向熔敷部40的一对部件构成,各个部件的长度比正极板10的短边短且宽度比预定的熔敷宽度窄,各个预备成形部41,42能够沿正极板10的短边将预备成形位置52,53预备形成。预备成形部41,42被构成为能够向第1隔板11的方向前进移动以及后退移动。
参照图5对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为将沿图4(a)的5-5线截面示意化的示意图。由于各个预备成形部41,42进行同样的动作,所以为了便于说明,在此对预备成形部41的动作进行说明,并省略预备成形部42的动作的说明。
如图5(a)所示,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上配置有两个隔板11,12和被夹于两个隔板11,12之间的正极板10。
接着,如图5(b)所示,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使预备成形部41朝第1隔板11的方向前进移动。然后,预备成形部41在预备成形位置52与第1隔板11抵接,并对第1隔板11进行按压,从而使第1隔板11移动至与第2隔板12抵接的位置。预备成形部41通过抵接到对第2隔板12进行支承的未予图示的搬送装置,从而使第1隔板11以预定的按压力抵接到第2隔板12。此时,预备成形部41将第1隔板11按压到相当于正极板10的厚度的深度,所以与其被按压的深度对应地,第1隔板11沿长度方向拉伸。另外,此时,由于在第1隔板11没有拘束其移动的部分,所以第1隔板11在整个长度方向上大致均等地拉伸,从而向长度方向的张力分布也变得大致均等。并且,通过预备成形位置52被预备成形部41拘束,从而两个隔板11,12从各个供给卷筒21,22受到的张力的影响等也被减轻。这是通过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而得到的显著的效果。
接着,如图5(c)所示,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使长度方向熔敷部40朝向第1隔板11的方向移动。然后,长度方向熔敷部40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上与第1隔板11接触,并对第1隔板11进行按压,使第1隔板11移动至与第2隔板12接触的位置。然后,长度方向熔敷部40通过与对第2隔板12进行支承的未予图示的搬送装置接触,从而使第1隔板11以预定的按压力抵接到第2隔板12,并以预定的熔敷温度进行加热。此时,由于长度方向熔敷部40处于将第1隔板11按压到相当于正极板10的厚度的深度状态,所以与被按压的深度相应地,第1隔板11沿宽度方向拉伸。另外,虽然第1隔板11的预备成形位置52被预备成形部41拘束,但由于正极板10的长边的长度没有被拘束,所以与第1隔板11被拉伸的量相对应地,第1隔板11在整个宽度方向大致均等地延伸,从而作用于宽度方向上的张力的分布也变得大致均等。并且,第1隔板11的侧端面没有被拘束,所以第1隔板11能够根据拉伸的强度多少移动一些,由此施加于宽度方向上的张力也被减轻。此外,两个隔板11,12由于预备成形位置52没有被预备成形部41拘束,所以从各个供给卷筒21,22受到的张力的影响等也被减轻。然后,长度方向熔敷部40在以预定的熔敷温度加热预定时间后,朝向离开两个隔板11,12的方向后退移动,从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由此,两个隔板11,12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通过长度方向熔敷部40以预定的长度且预定的熔敷宽度进行熔敷。并且,由于在使施加于两个隔板11,12上的张力的影响等减轻的状态下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所以能够维持其熔敷的稳定性。通过在长度方向熔敷部40的熔敷之前进行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从而得到更显著的效果。
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之后,预备成形·第1熔敷部31使预备成形部41朝向离开两个隔板11,12的方向后退移动,从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由此,两个隔板11,12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在预备成形位置52已被预备成形的状态下被熔敷。
在此,参照图4(a)进行说明,当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时,预备成形部41离开预备成形位置52,从而使两个隔板11,12以及正极板10从预备成形·长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b移动至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此时,用于限制沿长度方向的变形的、被熔敷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形成为包括与预备成形位置52交叉的位置,所以施加于预备成形位置52上的、沿长度方向的张力的影响等被减轻,从而容易维持该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因此,两个隔板11,12一边维持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一边移动至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
接着,对第2熔敷部32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3所示,第2熔敷部32对被预备成形的预备成形位置52进行熔敷。第2熔敷部32具备未予图示的作为第2熔敷部的宽度方向熔敷部,该宽度方向熔敷部对以包括预备成形位置52的形式而设置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进行熔敷。宽度方向熔敷部具有与两个隔板11,12的宽度方向的宽度相同或其以上的长度和预定的熔敷宽度。
当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的两个隔板11,12和正极板10配置在宽度方向熔敷工序位置2c时,与长度方向熔敷部40同样地,第2熔敷部32朝向第1隔板11的方向前进移动,而使第1隔板11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与第2隔板12抵接。然后,第2熔敷部32通过接触到对第2隔板12进行支承的未予图示的搬送装置,从而使第1隔板11以预定的按压力抵接到第2隔板12,并以预定的熔敷温度进行加热。此时,由于第2熔敷部32处于将第1隔板11按压到相当于正极板10的厚度的深度状态,所以与该按压的深度相对应地,第1隔板11沿长度方向拉伸。但是,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由于维持通过预备成形部41而预备成形的形状(参照图4(a)),所以沿长度方向拉伸的长度变短,因两个隔板11,12拉伸而受到的张力的影响等被减轻。然后,第2熔敷部32在以预定的熔敷温度加热预定时间之后,向离开两个隔板11,12的方向移动,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由此,两个隔板11,12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以预定的长度且预定的熔敷宽度被熔敷,并且由于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在使沿两个隔板11,12的长度方向施加的张力的影响等减轻的状态下被熔敷,所以该熔敷的稳定性被维持。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的熔敷之前进行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以及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熔敷,而得到更显著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以下列举的效果。
(1)在对交叉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进行熔敷时,在将之后熔敷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预先成形为与该熔敷部分被熔敷时的形状相近的形状之后,对先被熔敷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进行熔敷。由此,在之后熔敷宽度熔敷部分54,55时,第1隔板11已被预备成形。因此,与没有进行预备成形的情况相比,与按入正极板10的厚度的量对应地,所成形的量减少,并减轻从长度方向的长度被之前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熔敷拘束的隔板11施加的、起因于该拘束的张力等的力。由于通过像这样减轻起因于拘束的张力等而使在之后对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进行熔敷施加到该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上的张力被减轻并实现了均等化,所以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以及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上的熔敷的稳定性提高。
(2)施加于第1以及第2隔板11,12的张力也被施加到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但通过熔敷没有进行预备成形的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从而该张力被减轻。
(3)通常张力沿着供给方向施加到从供给卷筒21,22放卷的第1以及第2隔板11,12上,即使是这样被供给的各个隔板11,12也能够夹着正极板10适当地进行熔敷。例如,通过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的熔敷之前进行预备成形位置52的预备成形以及长度方向熔敷部40的熔敷,能够得到更显著的这样的效果。
(4)能够将正极板10配置在由隔板11,12形成的袋中的同时,从隔板11,12的一边使作为引线的部分等突出。由此,能够提供具有熔敷稳定性高的隔板的二次电池用极板。
(5)即使采用在对夹着正极板10的两个隔板进行按压而使其接近时,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的张力比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张力容易变高的正极板10的结构,也能通过预备成形而使在对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进行熔敷时施加于该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上的张力被减轻。由此,即使是容易施加张力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也能准确地进行熔敷。
(6)能够在对被配置在正极板10的两面上的隔板11,12进行预备成形时,将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形成为与被熔敷形状相近的形状。并且,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时,虽然会有起因于该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变形的力施加到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上的情况,但能够适当地维持预备成形的形状。
(7)在进行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的熔敷之后,被预备成形的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通过第2熔敷部适当地熔敷。并且,通过在长度方向中央部切断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从而能够得到收纳于隔板11,12中的电池用极板13。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如下的方式实施。
·在上述构成中,熔敷只要能够对隔板11,12进行熔敷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熔敷方法、即通过热板的熔敷、通过振动的熔敷。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正极板10的与各个隔板11,12抵接的面的四角呈大致直角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正极板的与各个隔板抵接的面的四角也可以是倒角加工为直角以下的多角状或曲线状。
如图6所示,通过正极板的角部被加工成大致45度的2个角,从而避免从熔敷部分施加较强的张力的隔板的部分接触到正极板的角部。并且,由于能够通过加工成2个角而将熔敷部分和正极板之间的距离设定为较长,并且能够在使两个隔板抵接时将隔板拉伸的长度设定为较短,所以能够减少施加到被熔敷的熔敷部分上的张力的影响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正极板10的除了引线部101以外的各边以将其厚度作为高度而大致垂直地切断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正极板也可以加工为针对其长边厚度变薄。
如图6以及沿图6的7a-7a线的截面图、即图7(a)所示,仍有不少正极板10的短边103从大板以其厚度作为高度切断的情况。于是,通过预备成形位置53被预备成形,从而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5被熔敷时沿长度方向施加的张力会减少,从而提高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5被熔敷时的稳定性。
另外,如图6以及沿图6的7b-7b线的截面图、即图7(b)所示,由于正极板10的长边102是引线部101的对边,所以随着引线部101的压缩加工等,长边102也可以进行边缘冲压等的压缩加工等。通过长边102被压缩加工,而使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时施加到第1隔板11的宽度方向上的张力被进一步减少,从而提高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被熔敷时的稳定性。
在这样形状的情况下,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的厚度大于长度方向熔敷部分的厚度,与其相应地宽度方向熔敷部分变大。因此,尤其是通过预备成形与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相对应的预备成形位置52,53而得到的效果更有效,得到隔板的熔敷稳定性高的电池用极板13的效果提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预备成形位置52,53以及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相对于长度方向熔敷部分51正交的情况。但不限于此,预备成形位置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相对于长度方向熔敷部分也可以不正交。例如,预备成形位置能够在包括宽度方向熔敷部分范围内设定为任意角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预备成形位置52,53被设置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所包含的范围内,而预备成形宽度方向熔敷部分54,55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是能进行适当的预备成形,预备成形位置的一部分也可以包含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每次以4张正极板10为对象而对熔敷部分进行熔敷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在正极板的周围需要长度方向熔敷部分的熔敷和宽度方向熔敷部分的熔敷,也可以每次以2张、3张或者5张以上的正极板作为对象而对熔敷部分进行熔敷。另外,在使引线部比隔板的侧端部突出的情况下,对熔敷部分进行熔敷的正极板优选为偶数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预备成形时第1隔板11和第2隔板12抵接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两个隔板的间隔设定为比夹于它们之间的正极板的厚度更窄,第1隔板和第2隔板也可以不用抵接。即使在不抵接的情况下,在两个隔板的形状被成形为与熔敷时的形状相近的状态的前提下,长度方向熔敷部分被熔敷,从而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被熔敷时施加到该位置上的张力等被减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预备成形时或熔敷时第1隔板11朝向第2隔板12的方向移动而与第2隔板12抵接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只要第1隔板和第2隔板的间隔变短,第2隔板也可以朝向第1隔板的方向移动,或者第1隔板和第2隔板的双方也可以分别朝向相对置的隔板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各个预备成形部41,42具有比正极板10的短边更短的长度和比预定的熔敷宽度更窄的宽度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各个预备成形部只要不是使两个隔板熔敷的部件,长度也可以是超过隔板的侧面的长度,宽度也可以是熔敷宽度以上的宽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各个预备成形部41,42与两个隔板11,12抵接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各个预备成形部也可以临时熔敷两个隔板。另外,由于在临时熔敷后通过宽度方向熔敷部进行熔敷,所以临时熔敷时的温度优选为比长度方向熔敷部或宽度方向熔敷部施加到隔板上的热低温的热。通过在预备成形中对宽度方向熔敷部分(预备成形位置)进行临时熔敷,从而能够在长度方向熔敷部分进行熔敷时或之后在宽度方向熔敷部分进行熔敷时等适当地维持宽度方向熔敷部分已被预备成形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正极板10为长方形、且沿长度方向配置长边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正极板的短边也可以沿长度方向配置。另外,正极板也可以是正方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制造镍氢二次电池的电池用极板13的情况。但不限于此,电池用极板也可以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镍镉二次电池等其他二次电池(蓄电池),也可以是锰电池等一次电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制造被隔板11,12包住的电池用极板13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制造被隔板包住的负极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镍氢二次电池作为被搭载于车辆上的电池的情况。作为该车辆,除了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以外,还包括搭载电池的汽油汽车或柴油汽车等。并且,镍氢二次电池只要是需要作为电源的话,也可以作为被固定设置于汽车以外的移动体的电源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电动机以外电源来使用。例如,作为汽车以外的电源,可以列举铁道、船舶、飞机或机器人等移动体、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等电器的电源等。

Claims (9)

1.一种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制造电池用极板,在该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中,将相互对置的隔板分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将对置的所述隔板上的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熔敷部分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熔敷部分熔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具备:
预备成形部,其在所述第2熔敷部分上将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隔板的方向进行按压;以及
熔敷部,其在所述预备成形部对所述第2熔敷部分进行按压的状态下,使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在所述第1熔敷部分抵接而进行熔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沿所述第1熔敷部分的延伸的方向被施加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隔板被从供给卷筒进行放卷,所述张力被施加的方向为隔板从供给卷筒进行放卷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第1熔敷部分以预定的熔敷宽度设置在与张力施加到所述隔板上的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所述极板为矩形形状,且所述极板的与所述第1熔敷部分相邻的边的对边从隔板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极板的与所述第1熔敷部分相邻的边的厚度比与所述第2熔敷部分相邻的边的厚度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预备成形部使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在所述第2熔敷部分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预备成形部向抵接的所述隔板的第2熔敷部分施加比所述熔敷部施加到抵接的所述隔板的第1熔敷部分施加的热低温的热。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其进一步具备:
第1熔敷部,其对所述第1熔敷部分进行熔敷;
第2熔敷部,其在所述第1熔敷部分被熔敷后对所述第2熔敷部分进行熔敷;以及
切断部,其将由所述第1熔敷部以及第2熔敷部进行了熔敷的第1熔敷部分以及第2熔敷部分在各熔敷部分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切断。
9.一种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其为制造电池用极板,将相互对置的隔板配置在极板的两面上,将对置的所述隔板上的沿第1方向延伸的第1熔敷部分和沿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熔敷部分进行熔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预备成形部在所述第2熔敷部分上将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隔板方向进行按压;以及
在所述预备成形部对所述第2熔敷部分进行按压的状态下,通过熔敷部使被配置在所述极板的两面上的隔板在所述第1熔敷部分抵接而进行熔敷。
CN201510090109.3A 2014-11-28 2015-02-27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9905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2431 2014-11-28
JP2014242431A JP6290071B2 (ja) 2014-11-28 2014-11-28 電池用極板の製造装置及び電池用極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0548A true CN105990548A (zh) 2016-10-05
CN105990548B CN105990548B (zh) 2018-08-03

Family

ID=5608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0109.3A Active CN105990548B (zh) 2014-11-28 2015-02-27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90071B2 (zh)
CN (1) CN10599054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9315A (zh) * 2018-12-07 2021-07-2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正极结构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7476B (zh) * 2017-12-08 2024-03-01 无锡奥特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片串焊机和电池片串焊方法
CN113169316B (zh) * 2018-12-07 2024-01-12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正极结构体
KR20220109202A (ko) * 2021-01-28 2022-08-0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분리막 접착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0625A (ja) * 2001-03-06 2002-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極板セパレータ装着方法及び装置
CN1953263A (zh) * 2005-10-10 2007-04-25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密闭型电池
CN203026592U (zh) * 2010-03-26 2013-06-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
JP2014075340A (ja) * 2012-09-12 2014-04-24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電極シート作成装置及び電極シート作成方法
WO2014080544A1 (ja) * 2012-11-21 2014-05-30 長野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極板をセパレータで挟む装置
CN104040760A (zh) * 2012-01-12 2014-09-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袋装电极的制造方法、袋装电极、二次电池及热熔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333A (zh) * 2009-08-31 2012-10-03 多孔渗透电力技术公司 使用层压组件的电池制造
JP6051743B2 (ja) * 2012-09-28 2016-12-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池ユニット及び積層型電池の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60625A (ja) * 2001-03-06 2002-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極板セパレータ装着方法及び装置
CN1953263A (zh) * 2005-10-10 2007-04-25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密闭型电池
CN203026592U (zh) * 2010-03-26 2013-06-26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
CN104040760A (zh) * 2012-01-12 2014-09-10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袋装电极的制造方法、袋装电极、二次电池及热熔接装置
JP2014075340A (ja) * 2012-09-12 2014-04-24 Tokyo Kikai Seisakusho Ltd 電極シート作成装置及び電極シート作成方法
WO2014080544A1 (ja) * 2012-11-21 2014-05-30 長野オート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極板をセパレータで挟む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9315A (zh) * 2018-12-07 2021-07-2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正极结构体
CN113169315B (zh) * 2018-12-07 2024-05-07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用正极结构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90071B2 (ja) 2018-03-07
JP2016103450A (ja) 2016-06-02
CN105990548B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0548A (zh) 电池用极板的制造装置以及电池用极板的制造方法
KR101443832B1 (ko) 이차전지 케이스 제조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KR102148928B1 (ko) 필름 외장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 외장 전지
EP4109611A1 (en) Cell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3229332A (zh) 用于切割片状或板状物体的方法和系统
CN106159170A (zh) 蓄电装置
JP2014212012A (ja) 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次電池
CN104718656A (zh) 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
US11862809B2 (en) Separator sea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bending of separator of secondary battery
JP2015037047A (ja) フィルム外装電池の加圧方法
KR102183772B1 (ko) 전해액 토출 방지용 부재를 사용하는 전지셀 제조방법
JP2015072834A (ja) 切断装置及び切断方法
JP2007329112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20190062466A (ko) 배터리 셀용 필름 스택의 제조 방법
JP2013196894A (ja) 蓄電装置、車両、電極体の製造方法
KR102060027B1 (ko) 적층 금속박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것을 포함하는 밀폐형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밀폐형 전지
JP6088254B2 (ja) 積層金属箔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2078863B1 (ko) 파우치 케이스 성형 장치 및 파우치 케이스 성형 방법
US9153811B2 (en) Method for joining multiple parallel tabs
JP2017063002A (ja) 積層型電池の製造方法
DE102016225252A1 (de)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insbesondere Batteriezelle, mit Bauraum-optimierter Elektrodenverschaltung
KR20210121786A (ko) 이종금속으로 이루어진 hv 버스 바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92722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6097331B2 (ja) 枚葉積層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枚葉積層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製造方法
KR102057114B1 (ko) 예비 절단선이 형성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