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8330A -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8330A
CN105988330A CN201510063848.3A CN201510063848A CN105988330A CN 105988330 A CN105988330 A CN 105988330A CN 201510063848 A CN201510063848 A CN 201510063848A CN 105988330 A CN105988330 A CN 105988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toner container
blade
container
recep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638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8330B (zh
Inventor
北川裕章
森田崇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88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8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8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容器和具备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容器具有作为输送构件的螺旋桨部。螺旋桨部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调色剂容器内。螺旋桨部具有多个叶片,其中,设置在量筒附近位置的第一叶片比其他叶片大,位于量筒(61)内的第二叶片的倾斜角比第一叶片的倾斜角大。

Description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将内部收容的调色剂向调色剂排出口输送的输送构件的调色剂容器以及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的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上装载有显影装置。通过由显影装置进行显影,显影装置的内部的调色剂减少。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收容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能装拆。在安装了调色剂容器的状态下,从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收容室向显影装置供给调色剂。具体调色剂容器上设有用于向外部排出调色剂的调色剂排出口,以及用于开关所述调色剂排出口的开关构件。操作调色剂容器或装置主体上附属的操作杆时,开关构件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位移。这样,调色剂排出口被打开,所述调色剂收容室的调色剂向外部排出。
这种调色剂容器的内部设有输送构件,所述输送构件将调色剂收容室中收容的调色剂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作为输送构件采用在旋转轴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叶片的构件。
可是,当调色剂排出口形成在从调色剂容器的侧壁向外侧突出的筒状部上时,从收容有大部分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收容室向所述筒状部内输送调色剂时的负荷大。因此,存在调色剂不能充分地从调色剂收容室向筒状部的内部输送的问题。此外,因为筒状部的内部空间有限,所以不能充分加大输送构件的叶片,因此,也存在不能将输送到筒状部的内部的调色剂顺利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从收容有调色剂的收容室将调色剂顺利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的调色剂容器和具备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调色剂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具有收容调色剂的收容室;筒状部,具有与所述收容室连通的内部空间,在圆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排出口,并从所述容器主体的侧壁向外侧突出;开关构件,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内部空间,通过接受驱动力而动作能开关所述调色剂排出口;以及输送构件,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从所述收容室至所述内部空间的区域上,在轴向上具有多个叶片,通过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所述叶片将所述收容室和所述内部空间中存在的调色剂向所述调色剂排出口输送,在所述多个叶片中,配置在所述收容室侧且设置在所述收容室和所述内部空间的边界附近的第一叶片的外径大于其他叶片的外径,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二叶片相对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轴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叶片相对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轴的倾斜角。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所述调色剂容器,使用从所述调色剂容器供给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按照本发明,能从收容有调色剂的收容室将调色剂顺利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使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内容简略化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的安装状态的图。图2B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调色剂容器的安装部的图。
图3是表示调色剂容器及其安装部的图。
图4是表示调色剂容器及其安装部的图。
图5是从右侧观察调色剂容器的图。
图6是图5的切断线VI-VI的断面图,表示了调色剂容器的握持部的结构。
图7是表示调色剂容器的右侧部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从调色剂容器的右侧部取下盖的状态的图。
图9A是表示操作部的杆转动前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操作部的杆转动后的状态的图。
图10A和图10B是表示对应操作部的杆的操作位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位置的图。
图11是局部表示安装部的支撑板的左侧结构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放大表示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驱动传递机构的图。
图13是表示安装部的支撑板的右侧结构的图。
图14是放大表示驱动传递机构的图。
图15是放大表示杆摆动时的驱动传递机构的图。
图16是表示调色剂容器的长边方向的断面结构的断面图。
图17是表示调色剂容器的右侧部的断面结构的断面图。
图18是表示开关机构和螺旋桨部的图。
图19A、图19B是表示开关机构和螺旋桨部的图。
图20是从左侧观察调色剂容器的图。
图21是表示调色剂容器具备的存储器支撑架的图。
图22A~图22C是表示存储器支撑架的结构的主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23是表示存储器支撑架的断面结构的图。
图24A~图24C是表示存储器支撑架的动作的图。
图25A和图25B是表示存储器支撑架的安装部的结构的图。
图26A~图26C是表示调色剂容器通过突出部时的存储器支撑架的动作的图。
图27A~图27C是表示调色剂容器安装到安装位置时的存储器支撑架的动作的图。
图28是表示调色剂容器以倾斜的状态安装在安装部上的状态的图。
图29是表示突出部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为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以下的说明中,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设置在平坦面上的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作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6。此外,针对图1的纸面将左侧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侧(前面侧),定义前后方向7。此外,从正面观察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0,定义左右方向8(垂直图1的纸面的方向)。因此,相对图1的纸面,跟前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侧,里侧为左侧。
[图像形成装置10]
图像形成装置10是至少具备印刷功能的装置。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是所谓串列式的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0使用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在薄片状的打印纸(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只要具备印刷功能即可,例如可以是具备包括所述印刷功能的多个功能的数码复合机、传真装置、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当然,不只是形成彩色图像,也可以形成单一颜色的图像。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主要包括四个图像形成部21、中间转印单元22、供给装置25、定影装置26、第二转印装置27、曝光装置24、四个调色剂容器50(50A~50D)。这些结构部件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28上。装置主体28是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外部框架(未图示)和内部框架(未图示)等的框体。另外,调色剂容器50为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调色剂容器的一例。
四个图像形成部21在装置主体28的内部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22的下方。各图像形成部21沿前后方向7并列设置。各图像形成部21执行根据所谓电子照相方式在打印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具体各图像形成部21根据借助未图示的网络通信部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在打印纸上印刷图像。图像形成部21具备感光鼓11、带电装置(未图示)、显影装置12、第一转印装置13等。图像形成部21在感光鼓11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调色剂像依次重合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22具备的转印带23上。转印带23向箭头19的方向移动(行走),并且调色剂像依次转印到所述移动中的转印带23上。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装置主体28的内部从转印带23的移动方向(箭头19方向)的下游,对应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图像形成部21依次配置成一列。
中间转印单元22配置在图像形成部21的上方。中间转印单元22的前后方向7的两端设有驱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转印带23以分别架设在驱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上的方式被支撑。这样,以带面水平的状态在前后方向7上延伸设置。此外,转印带23通过被驱动带轮31和从动带轮32支承,能够在其表面与各感光鼓11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向箭头19的方向移动。转印带23是例如橡胶和聚氨酯等材料构成的环状的带。
第二转印装置27将转印到转印带23上的、由多种颜色构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打印纸上。并且向定影装置26输送转印有调色剂像的打印纸。定影装置26利用热量将转印到打印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所述打印纸上。定影装置26具有加热辊26A和加压辊26B。加热辊26A被加热到高温。加压辊26B与加热辊26A相对配置。输送到定影装置26的打印纸,在加热辊26A与加压辊26B之间的狭缝部上边被规定的作用力夹持、边被输送。这样,使调色剂像熔敷在打印纸上。随后,向设置在装置主体28的上部的出纸盘29排出打印纸。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也可以将转印带23作为输送带使用,直接向在所述输送带上输送的打印纸重合转印调色剂像。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也可以采用辊状的中间转印构件来代替转印带23。
四个调色剂容器50(50A~50D)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22的上方。四个调色剂容器50在装置主体28的内部沿转印带23且沿前后方向7排成一列。调色剂容器50向对应颜色的显影装置12供给调色剂。
如图2A和图2B所示,装置主体28的内部设有用于安装调色剂容器50的安装部40。具体安装部40设置在中间转印单元22的上部。装置主体28的上部的顶盖33被支承成能够以装置主体28的支承轴33A(参照图1)为中心开关。顶盖33向上方(开方向)转动时,安装部40露出。安装部40是安装了调色剂容器50的部分。安装部40在中间转印单元22的上部一体形成。各调色剂容器50以收容在安装部40上形成的四个收容空间41的状态安装在安装部40中。另外,安装部40不限于在中间转印单元22的上部一体形成,也可以作为和中间转印单元22分开的构件安装在装置主体28上。
各调色剂容器50中收容有与图像形成部21的各种颜色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具体各调色剂容器50(50A~50D)分别单独收容有黑色、青色、品红色、黄色的调色剂。如图1和图2A、图2B所示,四个调色剂容器50中,位于最后方的调色剂容器50A是容量大于其他调色剂容器50B~50D的大容量类型。调色剂容器50A中收容黑色的调色剂。此外,调色剂容器50B~50D都具有相同形状且相同容量。调色剂容器50B中收容青色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50C中收容品红色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50D中收容黄色的调色剂。
[调色剂容器50的结构]
以下,对调色剂容器50的结构进行说明。这里,大容量型的调色剂容器50A和其他调色剂容器50B~50D,除了调色剂收容部的尺寸不同以外其他结构都相同。此外,调色剂容器50B~50D除了配置位置不同以外其他结构都相同。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将调色剂容器50A~50D作为调色剂容器50进行说明。
调色剂容器50具有向显影装置12供给调色剂的功能。调色剂容器50的内部收容有向显影装置12供给的调色剂。调色剂容器50以能相对安装部40(参照图2A、图2B)装拆的方式被支承。调色剂容器50从装置主体28的上侧的开口插入,收容在安装部40的各收容空间41中。
如图3至图8所示,调色剂容器50具备作为容器主体的框体51、调色剂排出口52(参照图7)、开关机构53(参照图7)、操作部54和作为盖部的盖72。框体51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安装部40上。调色剂收容在收容室68(参照图16和图17)中,所述收容室68是在框体51的内部分区形成的。即,框体51的内部空间为调色剂的收容室68。如图7所示,调色剂排出口52形成在框体51上。调色剂排出口52形成在框体51的底面的右端部上。此外,如图8所示,操作部54以能被用户操作的方式设置在框体51上。
如图2A、图2B和图3所示,装置主体28具有用于安装框体51的支撑板42、43。支撑板42、43形成板状,向前后方向7延伸。支撑板42、43配置在安装部40中彼此相对的位置。如图2A、图2B所示,支撑板42立设在安装部40的左端部。如图3所示,支撑板43立设在安装部40的右端部。支撑板42、43支承四个调色剂容器50的两端。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43的一侧(左侧)的左侧面43A上,形成多个向斜上方延伸的槽状的容器导向件45。容器导向件45由支撑板43的左侧面43A向厚度方向凹陷形成槽状。此外,容器导向件45以支撑板43的上端侧为扩口状的方式形成。框体51的右端部被容器导向件45从支撑板43的上端向斜下方引导而安装到支撑板43上。
框体51是收容调色剂的收容部。框体51由树脂材料构成,如图5所示,形成左右方向8上长的箱形。即,框体51的长边方向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左右方向8一致。
如图5所示,框体51具有容器主体55和盖部56。容器主体55形成上部开放的有底的箱形。盖部56堵塞容器主体55的上部的开放部分。由容器主体55的外周壁分区形成收容室68。容器主体55的内部的收容室68中设有搅拌调色剂的搅拌叶片(未图示)、以及作为输送构件的螺旋桨部58(参照图16)。螺旋桨部58起到向调色剂排出口52输送调色剂的作用。
如图5所示,框体51上设有握持部57。握持部57是从安装部40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以及向安装部40安装调色剂容器50时,由用户握持的部分。用户握住握持部57处理调色剂容器50。握持部57通过使盖部56的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凹陷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57为以矩形凹陷的凹陷部。如图5所示,握持部57在盖部56上靠向盖部56的长边方向的一侧配置。具体握持部57设置在调色剂容器50具有的调色剂排出口52一侧。因此,用户用单手握住握持部57抬起调色剂容器50时,调色剂容器50成为调色剂排出口52侧的端部为上侧、其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后述的存储器支撑架90侧的端部)为下侧的姿势。
如图6所示,握持部57的上端缘设有向框体51的宽度方向突出的突出肋57A。突出肋57A向大致与盖部56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向突出。如图5所示,突出肋57A沿框体51的长边方向延伸。突出肋57A形成在握持部57的上缘部的、沿框体51的长边方向的端边上。突出肋57A是用户握持握持部57时用户的手指钩住的部分。突出肋57A的突出量设定为,在用户为了把持调色剂容器50而握住握持部57时,用户的手指能钩住的程度。由于设有突出肋57A,所以手指的钩挂性良好,即使握持部57设置在靠向长边方向的一侧的位置,也能够确保握持并抬起调色剂容器50。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握持部57设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于安装部40的状态下朝向正面侧的侧面上。因此,用户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侧打开顶盖33处理调色剂容器50时,以拇指钩住握持部57的突出肋57A的方式握住握持部57。
另外,握持部57的形状不限于矩形,可以是正方形和半圆弧形等各种形状。
如图8所示,容器主体55的右侧端部(另一端部)设有盖72。换句话说,盖72构成容器主体55的右侧端部。盖72以覆盖容器主体55的右侧的侧壁55B的方式设置。侧壁55B上设有用于向框体51的内部填充调色剂的调色剂填充口59。调色剂填充口59由栓构件60堵塞。
如图7和图8所示,调色剂排出口52形成在调色剂容器50上。调色剂排出口52形成在容器主体55的底部的右端侧。具体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的侧壁55B上形成有筒状部55A。筒状部55A设置在侧壁55B的下部。筒状部55A形成从侧壁55B向外侧(右方)突出延伸的大体圆筒状。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与框体51的内部空间、即收容调色剂的部分连通。筒状部55A与容器主体55一体形成。调色剂排出口52设置在筒状部55A的圆周面上,具体设置在筒状部55A的圆周面的下侧部分。调色剂排出口52以构成筒状部55A的圆周面的周壁向下方贯穿的方式形成。
开关机构53开关调色剂排出口52。如图17和图18所示,开关机构53具有作为开关构件的量筒61、开口部62、密封构件63和第二连接部79。量筒61设置在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中。量筒61形成和筒状部55A同心的圆筒形状,并插入设置在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的筒状部55A的内部。量筒61能以沿筒状部55A的内周面滑动的方式围绕筒状部55A的筒中心线旋转。借助第二连接部79向所述量筒61输入驱动力时,量筒61旋转,从而开关调色剂排出口52。
如图17所示,量筒61的右端部被堵塞,并形成盖状。量筒61的右端部起到堵塞筒状部55A的右侧的开口的盖的作用。此外,量筒61的右端部上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9。开口部62形成在量筒61的外周面上。开口部62形成在和调色剂排出口52重叠的位置。此外,密封构件63设置在筒状部55A的内壁面的、调色剂排出口52的周围。密封构件63用于防止调色剂的散落。
量筒61旋转自如地安装在筒状部55A上。第二连接部79上输入旋转力时,量筒61旋转。通过量筒61旋转且量筒61的开口部62与调色剂排出口52重合,如图17所示调色剂排出口52开放。以下,将调色剂排出口52开放时的量筒61的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称为打开位置。量筒61旋转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框体51内的调色剂能从调色剂排出口52向外部排出。另一方面,当量筒61旋转到未形成有开口部62的量筒61的周壁部分与调色剂排出口52重叠的位置时,调色剂排出口52被量筒61的周壁堵塞。以下,将调色剂排出口52堵塞时的量筒61的位置称为关闭位置。量筒61旋转到所述关闭位置时,调色剂排出口52被堵塞。
量筒61的右端部的内侧形成有轴承64。利用所述轴承64支承螺旋桨部58的一端,使所述螺旋桨部58在量筒61内旋转自如。
螺旋桨部58通过旋转将框体51内的调色剂向筒状部55A的内部输送,进而向调色剂排出口52输送。如图16和图17所示,螺旋桨部58配置在容器主体55的收容室68的底面上。因此,容器主体55的底部的形状,对应螺旋桨部58的叶片65的旋转轨迹,形成圆弧形状。
螺旋桨部58沿容器主体55的长边方向构成长条状,并设置在从框体51的收容室68至筒状部55A的内部区间的区域。螺旋桨部58的旋转轴58A的一端能旋转地支承在筒状部55A的轴承64上,另一端能旋转地支承在容器主体55的长边方向的另一侧的侧壁55C上。这样,螺旋桨部58在框体51内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螺旋桨部58的旋转轴58A的另一侧的端部贯穿侧壁55C,与联轴器69连接。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于安装部40的状态下,从装置主体28侧向联轴器69输入旋转驱动力。所述旋转驱动力经过联轴器69供给到旋转轴58A后,螺旋桨部58旋转。
螺旋桨部58的旋转轴58A的轴向上具有多个叶片65。叶片65可以是在旋转轴58A的轴向上连续设置的螺旋形状的构件,此外也可以是在轴向上独立设置的单独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桨部58具有三种类型的叶片65(65A、65B、65C)。即,螺旋桨部58具有形状彼此不同的第一叶片65A、第二叶片65B和第三叶片65C。
如图17所示,第一叶片65A的叶片尺寸比其他叶片65B、65C大。螺旋桨部58的叶片65的尺寸是决定收容室68内的调色剂的输送量的要素。因此,由于第一叶片65A的尺寸大于其他叶片65B、65C,所以由第一叶片65A输送的调色剂的输送量比其他叶片65B、65C多。第一叶片65A配置在框体51的收容室68中,具体配置在收容室68中的离筒状部55A侧最近的位置。这里,如后所述,筒状部55A中收容的量筒61具有突出部61A,所述突出部61A从收容室68与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的边界、向收容室68侧局部突出。因此,第一叶片65A配置在收容室68中离量筒61的突出部61A最近的位置。另外,当量筒61不是从筒状部55A突出的形状时,第一叶片65A配置在离收容室68与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的边界最近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叶片65A是围绕旋转轴58A一周的螺旋部分。
这里,如上所述,螺旋桨部58配置在容器主体55的底部。因此,使第一叶片65A的尺寸大于其他叶片65B、65C时,第一叶片65A的前端与收容室68的底面接触。另一方面,第一叶片65A的前端不与收容室68的底面接触时,第三叶片65C成为从收容室68的底面浮起的状态,因此与收容室68的底面之间会滞留有不能输送的调色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收容室68的底面的与第一叶片65A对应的区域上形成有台阶部120,以能配置第一叶片65A的方式扩大旋转轴58A下方的空间。这样,第一叶片65A不接触收容室68的底面,也能将收容室68的调色剂无残留地向调色剂排出口52输送。
如图17所示,台阶部120与筒状部55A的外周壁连续。因此,在筒状部55A的内部,量筒61的收容空间扩大,尽管受到限制,也能够尽可能加大量筒61内的第二叶片65B。
第三叶片65C在收容室68中,相对第一叶片65A配置在与筒状部55A相反一侧。第三叶片65C的尺寸小于第一叶片65A,第三叶片65C是从第一叶片65A至所述相反一侧的端部连续形成的螺旋部分。第一叶片65A和第三叶片65C都相对旋转轴58A以相同倾斜角倾倒。
第二叶片65B配置在量筒61的内部空间中。第二叶片65B的叶片尺寸小于其他叶片65A、65C。这是由于量筒61的内部空间受外周壁限制。另外,如果加大量筒61的内径从而径向加大内部空间,尽管能加大第二叶片65B的尺寸,但是这样会加大作为开关构件的量筒61的动作时的负荷,反而会给调色剂排出口52的开关带来不利。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尽量减小筒状部55A和量筒61的内径以使开关动作顺利。另一方面,输送到量筒61内的调色剂,由小尺寸的第二叶片65B输送。如上所述,叶片65的尺寸是决定收容室68内的调色剂的输送量的要素。因此,尺寸小的第二叶片65B可能不能将第一叶片65A输送来的调色剂顺利且充分地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52。因此,第二叶片65B以其倾斜角大于第一叶片65A和第三叶片65C的倾斜角(对旋转轴58A的倾斜角)的方式设置在旋转轴58A上。而且,第二叶片65B的尺寸设定为,使第二叶片65B的前端与量筒61的内壁的间隙微小。这里,像量筒61的内部空间那样调色剂不会向旋转轴58A的径向飞散的状况下,叶片65相对旋转轴58A的倾斜角会影响向轴向输送调色剂的输送速度。即,在量筒61内,倾斜角越大,即相对旋转轴58A越倒伏,调色剂的输送速度就越大。
这样,螺旋桨部58上设有第一叶片65A、第二叶片65B和第三叶片65C。因此,能够确保更多的调色剂从收容室68稳定地向筒状部55A输送,并且在筒状部55A和量筒61的内部也能够将调色剂顺利地输送到调色剂排出口52。
如图17至图19A、图19B所示,量筒61具有突出部61A。突出部61A是从收容室68与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的边界向收容室68侧局部突出的部分。突出部61A具有将量筒61固定在筒状部55A上的作用。
具体筒状部55A的收容室68侧的开口上设有环状的接触肋121(参照图17)。接触肋121设置在收容室68与筒状部55A的内部空间的边界附近,从筒状部55A的内表面向筒状部55A的筒中心突出。接触肋121的前端与量筒61的圆周面和突出部61A的圆周面抵接。如图19A、图19B所示,突出部61A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能与接触肋121卡合的两个插入配合件123。插入配合件123的周边上形成有作为切口部的切口125。切口125用以使插入配合件123具有弹性。所述切口125是在突出部61A的圆周面上形成插入配合件123时形成的切口槽。插入配合件123的与接触肋121卡合的卡合突部123A设置在筒状部55A侧,插入配合件123的另一侧与突出部61A连接。这样,卡合突部123A作为自由端能摆动。因为设有这种插入配合件123,所以当量筒61插入筒状部55A中、突出部61A通过接触肋121时,插入配合件123向内侧弯曲并变形。而后,在卡合突部123A通过接触肋121后,插入配合件123因弹性返回原来形状,卡合突部123A和接触肋121卡合。这样,量筒61以被收容在筒状部55A的状态固定。其结果,防止量筒61容易从筒状部55A拔出。
如图19A、图19B所示,两个切口125形成在突出部61A的圆周面上并与两个插入配合件123对应。各切口125在突出部61A的外周面上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量筒61处于开放调色剂排出口52的所述打开位置(图17所示的位置)时,如图19A所示,至少一个切口125配置在突出部61A的圆周面的上侧部分。此外,另一个切口125配置在突出部61A的下侧部分。这里,图19A表示调色剂排出口52开放时的量筒61的位置,图19B表示调色剂排出口52堵塞时的量筒61的位置。
由于如此配置的切口125设置在突出部61A上,所以收容室68内收容的调色剂移动到突出部61A的上侧时,所述调色剂通过切口125进入量筒61的内部,向调色剂排出口52输送。这里,没有上侧的切口125时,调色剂堆积在突出部61A的上侧,所述堆积的调色剂不被排出而残留。可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口125设置在突出部61A上,所以防止了堆积的调色剂残留在收容室68内而浪费调色剂。此外,因突出部61A上设有两个切口125,所以即使调色剂过多地被螺旋桨部58推入突出部61A内,调色剂也能从切口125漏出,从而防止调色剂固定在量筒61内。
另外,突出部61A的下侧的切口125的开口大于上侧的切口125的开口。因此,即使突出部61A与收容室68的底面的间隙微小,调色剂也可以从下侧的切口125漏出。
通过第二连接部79的旋转,量筒61能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位移。调色剂排出口52通过量筒61的旋转而开关。通过将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上,第二连接部79与设置在装置主体28(具体为安装部40)上的驱动传递机构76(参照图11至图16)连接。这样,第二连接部79可以从驱动传递机构76接收所述旋转力。另外,驱动传递机构76和第二连接部79具体后述。
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上时,调色剂排出口52配置到与中间转印单元22上形成的连通口(未图示)相对的位置,并与所述连通口紧密接触。调色剂从所述连通口经过未图示的输送通道供给到显影装置12。以这种位置关系,决定调色剂容器50在安装部40上的安装位置。
如图8所示,操作部54设置在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上的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用操作部54开关调色剂排出口52。操作部54具有轴部66和杆67。轴部66被容器主体55的侧壁55B支承并能旋转。杆67固定在轴部66上,是从轴部66延伸的棒状的构件。
轴部66具有从框体51的右端部向右方突出的轴心。杆67能围绕轴部66的轴心与轴部66一体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54能在杆67向前方倾倒的第一操作位置(图9A所示的姿势)以及杆67向后方倾倒的第二操作位置(图9B所示的姿势)之间转动。通过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操作杆67,使开关机构53的量筒61移动到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对应的所述关闭位置或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对应的所述打开位置。这里,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是对应量筒61的所述关闭位置的姿势。具体将量筒61维持在所述关闭位置或位移到所述关闭位置时,杆67配置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是对应量筒61的所述打开位置的姿势。具体将量筒61维持在所述打开位置或位移到所述打开位置时,杆67配置在所述第二操作位置。
此外,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设有锁定构件71。锁定构件71用于将操作部54和开关机构53设在锁定状态以防止误动作。即,锁定构件71使操作部54成为锁定状态以限制操作部54的操作。而且,锁定构件71使开关机构53成为锁定状态以限制开关机构53的开关动作。锁定构件71上一体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爪状的解除部71A。另外,由于不是本发明的主要结构,所以省略锁定构件71的具体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的侧壁55B上安装有盖72。盖72以覆盖杆67的基端侧的部分和锁定构件71等的方式安装。盖72的上表面72A上形成有圆弧形状的切口72C。切口72C在上表面72A上沿前后方向7延伸,切口72C是在前后方向7上呈细长形状的贯穿槽。杆67的上端从切口72C向上方露出。因此,杆67被操作时,被切口72C引导、沿着切口72C在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和所述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9A和图9B所示,在上表面72A上,在切口72C的右侧设有向后下方倾斜的弯曲状的导向部72F。导向部72F从盖72的上表面72A的前后方向7的中央附近延伸到盖72的后方侧的侧壁。导向部72F的上表面的弯曲面,是以轴部66的轴心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导向部72F呈从上表面72A的中央附近向后方扩张的形状。换句话说,导向部72F从后方侧向前方呈尖头形状。由于设有这种导向部72F,当用户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杆67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向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操作时,可以将其他手指抵接在导向部72F上并滑过导向部72F的弯曲面。这样,能够使用户用手指捏住杆67时的手指的姿势稳定,可以顺利转动杆67。
此外,在盖72上,在导向部72F的右侧形成有向斜下方倾斜的锥状的倾斜面72G。所述倾斜面72G从盖72的上表面72A向下方下降,具体从导向部72F的上表面的弯曲面向下方下降。因此,用户捏住杆67进行操作时,可以将所述手指顺便放置在倾斜面72G上。由于形成有这种倾斜面72G,在将杆67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操作到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时,操作中不用的手指也不会在盖72的上表面72A上碍事,可以顺利操作杆67。
盖72的右侧面72B上形成有开口72D。后述的第一连接部78从开口72D向右方露出。此外,右侧面72B上形成有上下延伸并向下方开放的导槽72E。而且,如图10A所示,锁定构件71的解除部71A在导槽72E中从盖72露出。另外,量筒61的第二连接部79未被盖72覆盖。
如图8所示,盖72具有从容器主体55的右端部向右方突出的块状的定位突部73。定位突部73以能嵌入容器导向件45(参照图3)的宽度尺寸形成,并以略小于容器导向件45的槽宽度的宽度尺寸形成。这样,定位突部73能安装在容器导向件45上。具体如图3所示,通过将定位突部73嵌入容器导向件45、并被容器导向件45向斜下方引导,将框体51安装到支撑板43上。
这里,图11表示了支撑板43的外观。图12A、图12B至图15表示了驱动传递机构76。另外,图11是从左侧面43A观察支撑板43的图。图12A、图12B是图11中的一个容器导向件45的周边的放大图。此外,图13是从右侧面43B观察支撑板43的图。图14表示杆67位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时的状态。图15表示杆67位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时的状态。
如图13所示,驱动传递机构76设置在支撑板43的右侧面43B上。如图11所示,支撑板43的左侧面43A上设有容器导向件45。支撑板43中的容器导向件45的下部,分为第一槽部45A和第二槽部45B两部分。第一槽部45A和第二槽部45B之间,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槽部45A和第二槽部45B延伸的突部46。
盖72由容器导向件45向斜下方的安装方向引导。在所述引导过程中,突部46插入盖72的导槽72E。随后,突部46的上端与锁定构件71的解除部71A抵接并顶起锁定构件71。这样,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支撑板43上时,锁定构件71与突部46抵接向解除锁定方向动作。由此,解除由锁定构件71锁定的操作部54和开关机构53的锁定状态。
如图12A、图12B和图13所示,安装部40上设有驱动传递机构76。驱动传递机构76设置在构成安装部40的支撑板4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四个调色剂容器50设有四个驱动传递机构76。各驱动传递机构76在前后方向7上并列设置在支撑板43的右侧面43B上。
在调色剂容器50配置在支撑板43上的所述安装位置上的状态下,驱动传递机构76将通过操作操作部54的杆67而输入的操作驱动力(驱动力)向开关机构53的量筒61传递。
驱动传递机构76具有作为输入部的第一旋转部74和作为输出部的第二旋转部75。第一旋转部74是接收操作操作部54的杆67时由操作部54输入的操作驱动力的部分。此外,第二旋转部75是将从第一旋转部74传递来的所述操作驱动力向外部(开关机构53的量筒61)输出(传递)的部分。第一旋转部74能接受所述操作驱动力而旋转。此外,第二旋转部75能与第一旋转部74联动旋转。
第一旋转部74配置在容器导向件45中的第一槽部45A的下端,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板43支承。另一方面,第二旋转部75配置在第二槽部45B的下端,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撑板43支承。
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旋转部74具有第一齿轮部74A。此外,第二旋转部75具有与第一齿轮部74A啮合的第二齿轮部75A。第一齿轮部74A与第一旋转部74一体形成,第二齿轮部75A与第二旋转部75一体形成。因此,在第一齿轮部74A和第二齿轮部75A啮合的状态下,第一旋转部74旋转时,第二旋转部75相对第一旋转部74的旋转方向反向旋转。如图13所示,第一齿轮部74A和第二齿轮部75A配置在支撑板43的、与形成有容器导向件45一侧的左侧面43A相反一侧的右侧面43B上。
如图14所示,支撑板43上设有弹簧77。弹簧77对第一旋转部74施加朝向图14中的逆时针方向的作用力。弹簧77例如为扭簧。第二旋转部75利用弹簧77并借助第一齿轮部74A和第二齿轮部75A被施加朝向图14中的顺时针方向的作用力。
如图9A、图9B和图10A、图10B所示,调色剂容器50的操作部54具有第一连接部78。第一连接部78通过操作操作部54而旋转。第一连接部78与轴部66的右端一体形成。第一连接部78形成在从轴部66的右端向右方突出的板筋上。第一连接部78向在框体51安装到支撑板43时盖72被容器导向件45引导的安装方向(即斜下方)延伸。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支撑板43的容器导向件45后,第一连接部78与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一旋转部74连接。即,第一连接部78在调色剂容器50的安装状态下与第一旋转部74连接。这样,操作操作部54时输入的所述操作驱动力能向第一旋转部74传递。
如图12A、图12B所示,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一旋转部74上形成有第一连接槽74B。第一连接槽74B与调色剂容器50的第一连接部78连接。第一连接槽74B的至少一部分以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第一连接部78具有与第一连接槽74B嵌合的形状。即,第一连接槽74B的槽宽度与第一连接部78的厚度大致相同。框体51安装到装置主体28时,第一连接部78插入第一连接槽74B,并以相对第一旋转部74能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
此外,如图9A、图9B和图10A、图10B所示,开关机构53的量筒61具有和量筒61一体旋转的第二连接部79。第二连接部79与量筒61的右端部一体形成。第二连接部79从量筒61的右端部向右方突出。第二连接部79的与量筒61的轴向垂直的断面形成钩状。第二连接部79是从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二旋转部75接收所述操作驱动力的部分。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支撑板43的容器导向件45后,第二连接部79与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二旋转部75连接。即,第二连接部79在调色剂容器50配置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与第二旋转部75连接。这样,能借助第一旋转部74和第二旋转部75,向第二连接部79传递所述操作驱动力。
如图18所示,第二连接部79具有第一部分79A和第二部分79B,并由上述部分形成钩状。第一部分79A向在框体51安装到支撑板43时盖72被容器导向件45引导的安装方向(即斜下方)延伸。第二部分79B从第一部分79A的上侧端部向量筒61的旋转方向一侧延伸。第一部分79A的厚度大于第一连接部78的厚度。
如图12A、图12B所示,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二旋转部75上形成有第二连接槽75B。第二连接槽75B与调色剂容器50的第二连接部79连接。第二连接槽75B的至少一部分以直线状延伸。另一方面,第二连接部79(参照图8和图18)具有与第二连接槽75B嵌合的形状。即,第二连接槽75B具有与第二连接部79中的第一部分79A的厚度大致相同的槽宽度。因此,第二连接槽75B的槽宽度和第一连接槽74B的槽宽度不同。第二连接部79在框体51安装到支撑板43时插入第二连接槽75B,并以相对第二旋转部75能一体旋转的方式连接。而且,开关机构53的量筒61通过第二连接部79与第二旋转部75的一体旋转,使量筒61旋转,进而使调色剂排出口52开关。
另外,第一连接部78和第二连接部79也可以构成非互换形状,允许框体51安装到特定机种的装置主体28,而不允许框体51安装到特定机种以外的其他机种的装置主体。例如,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机种等,使第一连接部78、第二连接部79、第一旋转部74的第一连接槽74B、以及第二旋转部75的第二连接槽75B的位置和形状等不同。
如图3和图20所示,调色剂容器50具备作为位移部的存储器支撑架90。
如图20所示,存储器支撑架90安装在框体51的容器主体55的长边方向的一个侧壁55C上。具体突出部85与侧壁55C一体形成,存储器支撑架90安装在所述突出部85上。
突出部85为从侧壁55C向长边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弯曲成矩形的板状构件。突出部85具有位于容器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侧壁85A、85B、以及连接各侧壁85A、85B的上端的上壁85C。侧壁85A、85B彼此平行,其外侧面平坦。存储器支撑架90安装在由上壁85C和侧壁85A、85B包围的突出部85的内部。另外,存储器支撑架90的安装结构后述。
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时,突出部85插入安装部40具备的导槽100(参照图25A、图25B)中,在调色剂容器50的装拆方向上引导调色剂容器50。此时,突出部85的侧壁85A、85B与导槽100抵接,由导槽100向引导方向(和调色剂容器50的装拆方向同方向)引导。即,突出部85也是相对安装部40向调色剂容器50的装拆方向引导调色剂容器50的引导部件。
侧壁85A、85B各自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有长边方向长的长孔86。图20中侧壁85B侧的长孔86被其他构件遮挡,所以未显示出来。所述长孔86向所述长边方向引导存储器支撑架90具备的后述引导轴92,具有使存储器支撑架90向接近或离开容器主体55的侧壁55C的方向移动的作用,并且还具有限制其移动范围的作用。此外,长孔86的下方且侧壁85A、85B的下端部附近,形成有作为存储器支撑架90的转动支点的轴孔87。向所述轴孔87中插入存储器支撑架90具备的后述的转动轴93,对转动轴93进行轴支承。
如图21和图22A~图22C所示,存储器支撑架90具有支撑架主体91、引导轴92和转动轴93。支撑架主体91局部收容在突出部85的内部。引导轴92插入突出部85的长孔86。转动轴93以能旋转的方式被突出部85的轴孔87支承。存储器支撑架90是通过将合成树脂注塑成形的合成树脂制品。因此,支撑架主体91、引导轴92、转动轴93一体形成。
支撑架主体91内部形成空洞的长方体形状。配置在突出部85的内部侧的支撑架主体91的背面91B,其全部区域开口。支撑架主体91的表面91A(支撑面)上设有作为第一接触部的连接端子95(95A~95D)。表面91A是与后述的安装部47的侧壁100B(参照图25A)相对的面。连接端子95是芯片存储器和闪存器等存储部(未图示)的连接端子。四个连接端子95设置在露出在支撑架主体91的表面91A的基板94上。这四个连接端子95通过与导电件接触,能与所述导电件电导通。四个连接端子95在基板94上沿宽度方向(箭头D1的方向)并列配置。四个连接端子95A~95D为例如由铜箔构成的电极。连接端子95A是接地电极,连接端子95B、95C是信号电极,连接端子95D是电源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连接端子95的电极长度由如下方式确定: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时,相对安装部40所具备的后述连接端子103(参照图23),连接端子95A最先与其接触、其次连接端子95D与其接触、最后连接端子95B、95C与其接触。
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与调色剂容器50中收容的调色剂相关的信息。作为与调色剂相关的信息的一例,有未使用的调色剂容器50中包含的调色剂的量、调色剂的剩余量、调色剂收容的时间、收容的调色剂能应用的条件等。另外,所述存储部固定在支撑架主体91的里侧或侧壁55C上,由包括信号线和电源线等的电缆与连接端子95连接。
支撑架主体91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91C上设有引导轴92。引导轴92设置在支撑架主体91的下端部91D的附近。引导轴92设置在下端部91D的背面91B侧的位置。引导轴92是断面形状为十字形的轴,从侧面91C向外侧突出。所述引导轴92插入突出部85的长孔86。另外,引导轴92的突出长度设定为,当所述引导轴92插入长孔86时不从突出部85的侧壁85A、85B的外侧面突出的长度。
存储器支撑架90具有从支撑架主体91的下端部91D向下方延伸的臂部96。臂部96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96A上设有转动轴93。转动轴93设置在臂部96的下端部96B的附近。转动轴93是断面形状为圆形的轴,从侧面96A向外侧突出。所述转动轴93插入突出部85的轴孔87。另外,转动轴93的突出长度设定为,当所述转动轴93轴支承在轴孔87中时不从突出部85的侧壁85A、85B的外侧面突出的长度。
如图22A~图22C所示,存储器支撑架90的里侧设有作为托架部的托架91E和弹簧支承部98。托架91E设置在存储器支撑架90的里侧的上端部,即支撑架主体91的上端部。弹簧支承部98设置在支撑架主体91的里侧配置的托架91E上。托架91E与支撑架主体91一体构成,配置在连接端子95和侧壁55C之间。托架91E设置在从基板94向侧壁55C侧隔开规定的间隙的位置。弹簧支承部98是在托架91E上、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突出的凸起状构件。
如图23所示,突出部85上设有弹簧承受部84。弹簧承受部84是在侧壁55C上立设的筒状的构件。弹簧承受部84设置在与存储器支撑架90的弹簧支承部98相对的位置。
如图23所示,存储器支撑架90与突出部85之间设有作为弹性构件的压缩弹簧99。压缩弹簧99为例如螺旋弹簧。弹簧支承部98支承介于存储器支撑架90和突出部85之间的压缩弹簧99的一端。具体弹簧支承部98通过插入作为螺旋弹簧的压缩弹簧99的一端的内孔,支承压缩弹簧99。此外,弹簧承受部84支承压缩弹簧99的另一端。具体通过将压缩弹簧99的另一端插入弹簧承受部84的内部,支承压缩弹簧99。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支承部98和弹簧承受部84之间,安装有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99。这样,在存储器支撑架90安装到突出部85的状态下,压缩弹簧99总是将存储器支撑架90的与转动轴93侧相反一侧的上端部侧向外侧推。
这样构成存储器支撑架90,通过将转动轴93支承在轴孔87上,并把引导轴92插入长孔86,就可以将存储器支撑架90安装到突出部85上。具体存储器支撑架90被突出部85支承,能以转动轴93作为转动中心旋转。
存储器支撑架90相对突出部85的转动范围,通过适当设定长孔86的长度来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支撑架90被突出部85支承,能在第一姿势(图24C所示的姿势)和第二姿势(图24B所示的姿势)之间以转动轴93为中心旋转。这里,所述第一姿势是支撑架主体91的背面91B侧局部进入突出部85的内部、并且最接近侧壁55C的姿势(参照图24C)。此外,所述第二姿势是支撑架主体91从突出部85最大限度被拉出、并且离侧壁55C最远的姿势(参照图24B)。这样存储器支撑架90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所以存储器支撑架90能向接近或离开侧壁55C的方向位移。即,存储器支撑架90以能向接近或离开侧壁55C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被突出部85支承。
此外,存储器支撑架90和突出部85之间设有压缩弹簧99。因此,在存储器支撑架90上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存储器支撑架90维持所述第二姿势。而且,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等、从后述的安装部47受到按压力时,压缩弹簧99被压缩,从所述第二姿势向所述第一姿势转动。
另外,存储器支撑架90上设有两个卡合片97。具体如图21所示,卡合片97设置在支撑架主体91的下端部91D的表面91A侧。即,卡合片97设置在支撑架主体91的表面91A的下端。卡合片97分别设置在表面91A的下端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卡合片97形成从支撑架主体91的下端部91D向下方延伸的爪状。卡合片97与后述的盖107卡合并使盖107移动。
可是,调色剂容器50的调色剂排出口52与显影装置12的调色剂装入口(未图示)的位置关系十分重要,假如调色剂排出口52与所述调色剂装入口发生位置偏移,就会产生调色剂泄漏等。因此,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的状态下,调色剂排出口52与所述调色剂装入口被高精度定位。另一方面,与侧壁55B相反一侧的侧壁55C侧的端部,由于累积了调色剂容器50的框体51和存储器支撑架90等的尺寸公差,所以侧壁55C侧的端部不一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左右方向8(调色剂容器50的长边方向)上定位在固定位置。此时,由于尺寸公差带来的侧壁55C侧的位置偏移,连接端子95可能不与安装部40的连接端子103(参照图25A)接触,或者即使接触、但由于接触压不够充分而可能产生接触不良。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全部调色剂容器50中,由于存储器支撑架90被压缩弹簧99向外侧按压,所以难以产生连接端子95的接触不良。
如图2A、图2B所示,安装部40的左端部立设有作为支承壁的支撑板42。支撑板42用于支承四个调色剂容器50的一端的存储器支撑架90。支撑板42向前后方向7延伸,与四个调色剂容器50的侧壁55C相对。所述支撑板42支承调色剂容器50的侧壁55C侧的端部,具体支承存储器支撑架90。存储器支撑架90由设置在支撑板42上的安装部47支承。
如图25A和图25B所示,安装部47具有导槽100。导槽100在前后方向7的两端具有一对导向面101。导槽100的导向面101从导槽100的下端100A向斜上方延伸,是彼此平行的平坦面。被各导向面101夹持的部分,是支撑板42的内侧面49在厚度方向上凹陷的凹陷部48,凹陷部48的前侧的内表面和后侧的内表面成为导向面101。换句话说,通过在支撑板42的内侧面49上形成上方侧开放的凹陷部48,在内侧面49上形成导槽100。
如图25A所示,安装部47具备作为第二接触部的四个连接端子103。这四个连接端子103设置在平行于支撑板42的导槽100的侧壁100B上。侧壁100B是在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上配置了调色剂容器50的状态下、与存储器支撑架90相对的对置面。四个连接端子103通过与调色剂容器50具备的四个连接端子95接触,以能电导通的方式连接。四个连接端子103分别与四个连接端子95一一对应,并配置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的状态下与连接端子95相对的位置。各连接端子103通过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的导线构件或金属制的细长的板构件弯曲变形而形成。按照这种结构,连接端子103具有弹性。即,连接端子103形成在受到按压力时能弹性变形的形状。连接端子103的一端固定在侧壁100B上安装的基板105上。连接端子103的另一端从基板105突出,并具有形成弯曲形状的接触部103A(参照图23)。所述接触部103A与连接端子95接触。另外,基板105上连接有电缆,该电缆与连接端子103的固定侧的端部电连接。
导槽100的侧壁100B上设有用以覆盖四个连接端子103的盖107。在调色剂容器50进行向安装部40安装的安装动作时,盖107伴随所述安装动作与调色剂容器50卡合,调色剂容器50的连接端子95移动到预先设定的设定位置。所述设定位置是调色剂容器50的连接端子95能与安装部40的连接端子103接触的位置。具体所述设定位置为,连接端子103与连接端子95抵接后进一步被连接端子95按压,使连接端子103向基板105侧弯曲的位置。
盖107以能滑动的方式支承在侧壁100B上。盖107能在覆盖连接端子103的覆盖位置(图25B所示的位置)以及露出连接端子103的露出位置(图25A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作为盖107的滑动支承机构,可以采用轨道和轨道导向件的、公知的轨道支撑机构。由于设有盖107,所以通过在调色剂容器50未安装时将盖107移动到所述覆盖位置,可以用盖107保护连接端子103。另外,向所述覆盖位置的移动,在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由用户手动进行。当然,也可以设置对盖107施加朝向所述覆盖位置的作用力的弹簧等弹性构件,在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利用被抑制的弹簧力使盖107自动从所述露出位置向所述覆盖位置移动。此时,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时,伴随所述安装动作,盖107反抗弹簧力从所述覆盖位置向所述露出位置移动。
导槽100上具有收容部110,在盖107处于所述露出位置时收容盖107。收容部110固定在侧壁100B上。收容部110配置在比盖107远离侧壁100B的位置。盖107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时,盖107收容在侧壁100B与收容部110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中。收容部110的内部形成有限制盖107的移动的限位件(未图示)。盖107向下方下降并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时,盖107的下端与限位件抵接,从而限制所述盖107向此位置的下方移动。
如图23和图25A所示,导槽100的侧壁100B上设有作为凸起部的三角肋130。三角肋130在侧视图中呈三角形。三角肋130是向导槽100的延伸方向(与调色剂容器50相对安装部40的装拆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细窄的肋状构件,与支撑板42一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三角肋130安装在,在向安装部40安装调色剂容器50的过程中,不与存储器支撑架90的表面91A上的连接端子95接触的区域。具体安装在通过图22A所示的假想线L1的基板94的端部,具体地说,使三角肋130与基板94的表面上的从连接端子95D至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区域滑动接触的位置。即,三角肋130设置在与除了四个连接端子95的区域滑动接触的位置。
如图23所示,三角肋130的下侧成为水平面130A。此外,三角肋130的上侧,形成从顶部130C向斜上方延伸的倾斜面130B(上侧倾斜部)。倾斜面130B是从顶部130C至侧壁100B以直线状延伸的平面。在调色剂容器50向安装部40安装的过程中,倾斜面130B起到向突出部85侧押回存储器支撑架90的作用。此外,在调色剂容器50的安装过程中,在存储器支撑架90通过三角肋130后,水平面130A与存储器支撑架90的支撑架主体91卡合,起到使调色剂容器50不容易被拔出的作用。倾斜面130B的倾斜角和三角肋130的突出长度,由存储器支撑架90的可动范围、存储器支撑架90与侧壁100B之间的间隙、以及三角肋130的高度方向的安装位置等要素决定。
以下,说明调色剂容器50向安装部40的装拆动作。
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装置主体28的安装部40前,调色剂排出口52被量筒61堵塞,操作部54和开关机构53被锁定构件71锁定成锁定状态。此时,第一连接部78和第二连接部79如图10A所示,分别向盖72被容器导向件45引导的安装方向(即斜下方)延伸。此外,杆67位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量筒61位于所述关闭位置。
此外,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前,驱动传递机构76中的第一旋转部74的第一连接槽74B以及第二旋转部75的第二连接槽75B,如图12A所示,向容器导向件45延伸的方向(即盖72被引导的安装方向)延伸。
而后,将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时,把盖72插入支撑板43的容器导向件45,把存储器支撑架90插入支撑板42的安装部47的导槽100。
在容器导向件45中,盖72被容器导向件45向斜下方引导。调色剂容器50的第一连接部78被第一槽部45A引导,并且第二连接部79被第二槽部45B引导。而后,第一连接部78与第一旋转部74的第一连接槽74B连接,并且第二连接部79与第二旋转部75的第二连接槽75B连接。
此外,盖72被容器导向件45引导时,突部46的上端与锁定构件71的解除部71A抵接并顶起锁定构件71。这样,在第一连接部78与第一旋转部74连接且第二连接部79与第二旋转部75连接的状态下,调色剂容器50的操作部54和开关机构53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另一方面,在安装部47中,存储器支撑架90插入导槽100后,卡合片97与三角肋130的倾斜面130B接触(参照图26A)。这样,存储器支撑架90从倾斜面130B受到向侧壁55C按压的力。存储器支撑架90受到该力进入突出部85的内部(参照图26B)。随后,进一步插入,当存储器支撑架90的上端通过三角肋130时,受到压缩弹簧99施加的作用力,再次返回从突出部85突出的姿势(参照图26C)。
存储器支撑架90进一步插入后,卡合片97与盖的倾斜面77A抵接并卡合。如上所述,盖107配置在所述覆盖位置。因此,通过受到向下的力,盖107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而后,移动到所述露出位置的盖107,其下端被限位件(未图示)支承。
在盖107处于所述露出位置的状态下,调色剂容器50向所述安装方向进一步插入时,卡合片97与连接端子103的接触部103A抵接(参照图27A),随后,开始按压连接端子103(参照图27B)。通过随后的进一步插入,连接端子95与连接端子103接触(参照图27C)。此时,由于存储器支撑架90从连接端子103受到向侧壁55C按压的力,所以确保连接端子103与连接端子95接触,不会产生接触不良。
此处,当调色剂容器50未完全安装到安装部40上时,会发生以下的问题。例如图28所示,有时调色剂容器50以相对安装部40倾斜角度θ的状态安装。具体在图28中,盖72配置在与所述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存储器支撑架90未配置在与所述安装位置对应的位置,而配置在所述位置上方。这里,与所述安装位置对应的盖72的位置是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配置的位置。此外,与所述安装位置对应的存储器支撑架90的位置是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的所述安装位置时配置的位置。这样,在调色剂容器50以相对安装部40倾斜角度θ的不完全状态下,即使杆67转动、能从调色剂排出口52供给调色剂,也不会向螺旋桨部58进行驱动传递。因此,不久会因为调色剂不足而产生印刷不良。此时,用户打开顶盖33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由于调色剂排出口52保持打开状态,所以调色剂会散落,从而污染周边。此外,即使在取出调色剂容器50的状态下,调色剂排出口52通过杆67的操作而关闭,但因为驱动传递机构76未返回原来的位置,所以不能再次安装所述调色剂容器50。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设有三角肋130,所以在用户想取出调色剂容器50时,由于被三角肋130钩住而不容易取出调色剂容器50,因此可以暂缓用户的拆卸行为。此时,在用户注意到调色剂容器50的不完全的安装状态后,用户可以通过将调色剂容器50向安装方向推入,而使调色剂容器50完全安装。
另外,代替三角肋130,也可以应用图29所示的三角肋140。三角肋140具有与三角肋130的顶部130C和倾斜面130B同样的顶部140C和倾斜面140B。并且,三角肋140具有从顶部140C向侧壁100B延伸的水平面140A(限制部),以及从水平面140A的侧壁100B侧的端部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面140D(下侧倾斜部)。水平面140A是从顶部140C向侧壁100B延伸至中途的水平面。倾斜面140D是从水平面140A的侧壁100B侧的端部向斜下方以直线状延伸至侧壁100B的平面。按照这种三角肋140,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到安装部40的过程中,存储器支撑架90通过三角肋140的顶部140C后,被压缩弹簧99向侧壁100B侧按回。这样,支撑架主体91与倾斜面140D抵接。此时,倾斜面140D将支撑架主体91和调色剂容器50向下方按压。这样,向安装部40的安装位置引导调色剂容器50。此外,调色剂容器50被水平面140A限制成不容易拔出的状态。
接着,转动操作部54的杆67。这样,调色剂排出口52开放。具体将杆67从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参照图10A)向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参照图10B)转动。在调色剂容器50安装在安装部40的状态下转动操作部54的杆67时,借助操作部54的轴部66向第一连接部78输入所述操作驱动力。这样,轴部66和第一连接部78与杆67一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参照图10B)。即,第一连接部78旋转的角度正好和杆67的转动角度相同。
由于第一连接部78和驱动传递机构76的第一旋转部74连接,所以第一连接部78与第一旋转部74一体旋转。如图14所示,由于在装置主体28侧上,第一旋转部74的第一齿轮部74A与第二旋转部75的第二齿轮部75A啮合,所以第二旋转部75受到从第一旋转部74传递来的所述操作驱动力,向规定方向旋转(参照图15)。
因为第二旋转部75与调色剂容器50的第二连接部79连接,所以第二连接部79和所述第二旋转部75一体旋转。这样,通过使第二连接部79旋转,量筒6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79一体向所述打开位置侧旋转。
关闭调色剂排出口52时,将操作部54的杆67从所述第二操作位置(参照图10B)向所述第一操作位置(参照图10A)转动。伴随所述转动,轴部66和第一连接部78与杆67一体向规定方向旋转(参照图10A)。
在安装部40侧上,第二旋转部75受到从第一旋转部74传递来的所述操作驱动力,向规定方向旋转。由于第二旋转部75与调色剂容器50的第二连接部79连接,所以第二连接部79和所述第二旋转部75一体旋转。这样,通过使第二连接部79旋转,量筒6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79一体向所述关闭位置侧旋转。这样,调色剂排出口52被关闭。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所以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主体,具有收容调色剂的收容室;
筒状部,具有与所述收容室连通的内部空间,在圆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排出口,并从所述容器主体的侧壁向外侧突出;
开关构件,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内部空间,通过接受驱动力而动作能开关所述调色剂排出口;以及
输送构件,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从所述收容室至所述内部空间的区域上,在轴向上具有多个叶片,通过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所述叶片将所述收容室和所述内部空间中存在的调色剂向所述调色剂排出口输送,
在所述多个叶片中,配置在所述收容室侧且距离所述收容室和所述内部空间的边界最近的位置的第一叶片的外径大于其他叶片的外径,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二叶片相对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轴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一叶片相对所述输送构件的旋转轴的倾斜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下部,
在所述收容室的底面的与所述第一叶片对应的区域上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以能配置所述第一叶片的方式扩大所述旋转轴的下方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壁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室的底面形成与所述输送构件的所述叶片的旋转轨迹对应的圆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侧壁的上部还具备用于使所述开关构件动作的操作部,
所述开关构件具有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接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而输入的所述驱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构件形成和所述筒状部同心的筒状,以沿所述筒状部的内壁滑动接触的方式、且能围绕所述筒状部的筒中心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接受所述驱动力而旋转能开关所述调色剂排出口。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容器,
使用从所述调色剂容器供给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CN201510063848.3A 2014-12-19 2015-02-06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5988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7575A JP6314818B2 (ja) 2014-12-19 2014-12-19 トナー容器、及びトナー容器が装着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257575 2014-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8330A true CN105988330A (zh) 2016-10-05
CN105988330B CN105988330B (zh) 2019-10-11

Family

ID=5612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63848.3A Active CN105988330B (zh) 2014-12-19 2015-02-06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35371B2 (zh)
JP (1) JP6314818B2 (zh)
CN (1) CN1059883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185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江西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收容容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4904B2 (ja) * 2018-12-26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で用いるカートリッジ
JP7318463B2 (ja) * 2019-09-30 2023-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30153285A (ko) 2022-04-28 2023-11-06 주식회사 엘지생활건강 모발 염색용 조성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250A (ja) * 2006-08-11 2008-02-28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コンテナ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3706A (ja) * 2009-07-30 2011-02-17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剤補給容器
CN1021934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排出装置、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38118A (zh) * 2011-07-27 2013-08-07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和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58594A (ja) * 2001-03-02 2002-09-11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2009080477A (ja) 2007-09-05 2009-04-16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の着脱構造
JP2010156910A (ja) * 2009-01-05 2010-07-15 Fuji Xerox Co Ltd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12758B1 (ja) * 2012-02-01 2013-06-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250A (ja) * 2006-08-11 2008-02-28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コンテナ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33706A (ja) * 2009-07-30 2011-02-17 Kyocera Mita Corp 現像剤補給容器
CN1021934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调色剂排出装置、调色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238118A (zh) * 2011-07-27 2013-08-07 株式会社理光 显影剂容器、显影装置、处理单元和成像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185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江西凯利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收容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79033A1 (en) 2016-06-23
US9535371B2 (en) 2017-01-03
CN105988330B (zh) 2019-10-11
JP6314818B2 (ja) 2018-04-25
JP2016118623A (ja) 2016-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8330A (zh) 调色剂容器和安装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40758B (zh) 调色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53023B (zh) 成像装置
CN100480878C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100690570B1 (ko) 현상제 회수 기구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385299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74166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880028B (zh) 调色剂补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26364A (zh) 调色剂贮存器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
CN108292114A (zh) 具有可缩回电连接器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可更换单元
CN101226361B (zh) 调色剂贮存器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
CN104360586A (zh) 显影盒
JP62694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トナー容器
CN101231498A (zh) 调色剂贮存器、显影剂补充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26363B (zh) 调色剂贮存器以及显影剂补充装置
CN105383962A (zh) 片材收纳盒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4374615U (zh) 调色剂容器
CN104418119B (zh) 打印介质供应装置和具有其的成像装置
CN204374614U (zh) 调色剂容器
CN1040812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容器
CN103226310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显影器
CN104281030A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备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92222A (zh) 能够装配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483419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635398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