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7000A -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7000A
CN105987000A CN201510056223.4A CN201510056223A CN105987000A CN 105987000 A CN105987000 A CN 105987000A CN 201510056223 A CN201510056223 A CN 201510056223A CN 105987000 A CN105987000 A CN 105987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lange
assembly
rotor
tw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62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7000B (zh
Inventor
卢林高
胡余生
魏会军
赵旭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100562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70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7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7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70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套设在曲轴上的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下隔板设置有中间腔,下气缸作为第一级压缩缸,经下气缸压缩后的冷媒与低温中压冷媒在中间腔内混合,上气缸作为第二级压缩缸;上法兰和上气缸通过第一短螺钉固定在一起;下气缸和下法兰通过第二短螺钉固定在一起;上隔板、下隔板和下气缸通过第三短螺钉固定在一起;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通过长螺钉固定在一起。还涉及一种装配方法和空调器。其解决了下气缸斜切口与下隔板排气口错位问题、下气缸增焓流孔与下隔板增焓流孔错位问题、及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错位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双级增焓转子式变频压缩机的关键结构中间腔开设在下法兰上,中压流道过长,影响压缩机性能,且其为单隔板泵体组件结构,泵体组件装配方式为,先进行上法兰与上气缸定心构成组件M,再进行下法兰与下气缸定心构成组件N,最后用长螺钉依次穿过组件N、M和隔板三部分进行组合合心,完成泵体组件装配。则将中间腔设在上气缸与下气缸中间隔板上,可有效缩短中压流道,降低流阻损失,提高压缩机性能,但中间腔中置基于整体结构布局,下气缸(低压缸)采用上排,并设计上隔板与下隔板结构,中间腔开设在下隔板上,此双隔板泵体组件装配方式如使用现有单隔板双级泵体组件的装配方式,将无法保证泵体装配质量及压缩机生产性能,从而亟需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泵体装配方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解决了下气缸上排及双隔板结构的泵体组件装配时,下气缸斜切口与下隔板排气口错位问题、下气缸增焓流孔与下隔板增焓流孔错位问题、及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错位问题;解决了上下气缸组合合心下线率高的问题;保证下气缸排气和中间腔增焓补气顺畅性,降低流阻损失,保证压缩机性能;提高了泵体装配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所述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均套设在曲轴上;所述下隔板设置有中间腔,所述下气缸作为第一级压缩缸,经所述下气缸压缩后的冷媒与低温中压冷媒在所述中间腔内混合,所述上气缸作为第二级压缩缸;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上气缸均对应设置有第一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一短螺钉能够使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上气缸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气缸和所述下法兰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二短螺钉能够使所述下气缸和所述下法兰固定在一起;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下气缸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三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三短螺钉能够使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下气缸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法兰、所述上气缸、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所述下气缸和所述下法兰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四螺钉孔,从而采用长螺钉能够使所述上法兰、所述上气缸、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所述下气缸和所述下法兰固定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气缸还设置有排气切口和用于连通增焓组件的下气缸增焓流孔;所述下隔板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排气切口的下隔板排气孔和用于连通所述气缸增焓流孔的下隔板增焓孔,所述增焓组件的低温中压冷媒能够依次通过所述下气缸增焓流孔和所述下隔板增焓孔而进入所述中间腔;所述上隔板还设置有连通所述中间腔与所述上气缸的吸气端的中压流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上的上消音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法兰和所述上气缸上设置所述第一螺钉孔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下气缸和所述下法兰上设置所述第二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下气缸上设置所述第三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设置所述第四螺钉孔的数量均为4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法兰、上气缸、上隔板、下隔板、下气缸和下法兰上的所述第四螺钉孔一次加工成型。
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
还涉及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方法,所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法兰和上气缸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一短螺钉固定,上法兰、上气缸、上滚动转子和上滑片构成组件A;
S2、将下法兰和下气缸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二短螺钉固定,曲轴、下法兰、下气缸、下滚动转子和下滑片构成组件B;
S3、以所述组件B的所述下气缸的上端面为基准,依次放置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上隔板,所述下隔板和所述上隔板构成隔板组件,采用第三短螺钉将所述隔板组件固定在所述下气缸上,所述隔板组件和所述组件B构成组件C;
S4、调整所述组件C相对于所述组件A横向相对位置,定心后用长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组件C和所述组件A,将所述组件C固定在所述组件A上而完成压缩机泵体组件的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具体为:
将所述上滚动转子安装在所述曲轴的上偏心部,旋转所述曲轴带动所述上滚动转子转动,测量所述上滚动转子外圆周到所述曲轴的长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1,测量所述上气缸的内壁到所述上法兰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1,计算出所述上滚动转子与所述上气缸的间隙为δ1=Y1-X1,以计算出的δ1为基础,调整所述上气缸与所述上法兰的相对位置,当δ1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所述第一短螺钉将所述上法兰固定在所述上气缸上,最后取下所述曲轴,将上滑片装配至上气缸内,所述上法兰、所述上气缸、所述上滚动转子和所述上滑片构成所述组件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为:
将所述下滚动转子安装在所述曲轴的下偏心部,旋转所述曲轴带动所述下滚动转子转动,测量所述下滚动转子外圆周到所述曲轴的短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2,测量所述下气缸的内壁到所述下法兰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2,计算出所述下滚动转子与所述下气缸的间隙为δ2=Y2-X2,以计算出的δ2为基础,调整所述下气缸与所述下法兰的相对位置,当δ2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所述第二短螺钉将所述下法兰固定在所述下气缸上,所述曲轴、所述下法兰、所述下气缸、所述下滚动转子和所述下滑片构成所述组件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短螺钉和所述长螺钉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第二短螺钉和所述第三短螺钉的数量均为2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解决下气缸上排及双隔板结构的泵体组件装配时,下气缸斜切口与下隔板排气口错位问题、下气缸增焓流孔与下隔板增焓流孔错位问题、及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错位问题。解决上下气缸组合合心下线率高的问题。保证下气缸排气和中间腔增焓补气顺畅性,降低流阻损失,保证压缩机性能。保证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密封厚度,降低泄漏,保证压缩机性能。降低上下气缸组合合心下线率,提高泵体装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法兰与上气缸定心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组件A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下气缸与下法兰定心的立体示意图;
图5a为不含上隔板和第三短螺钉的组件B立体示意图;
图5b为不含第三短螺钉的组件B立体示意图;
图5c为装配完毕后的组件B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c所示组件B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组件C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曲轴与上滚动转子、下滚动转子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未装配上滚动转子和上滑片的组件A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未装配下滚动转子和下滑片的组件B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为中间腔中置双隔板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
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均套设在曲轴12上。曲轴12连接电机13。下隔板9设置有中间腔94,下气缸5作为第一级压缩缸,经下气缸5压缩后的冷媒与低温中压冷媒在中间腔94内混合,上气缸4作为第二级压缩缸。
分液器部件2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组件14上,分液器部件2通过吸气管1与下气缸5的吸气腔(吸气端)相通,增焓部件17通过与下气缸5(低压缸)的增焓口过盈配合而与下隔板9的中间腔94相通;下气缸5与下法兰6固定连接,下气缸5的上端与下隔板9相连;上气缸4(高压缸)与上法兰3固定连接,上气缸4的下端与上隔板10相连,上隔板10通过螺钉与下隔板9锁定在下气缸5上;上法兰3焊接在壳体组件14上,曲轴12穿过下法兰6、下气缸5、下滚动转子8、下隔板9、上隔板10、上气缸4、上滚动转子11和上法兰3,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排气管16焊接在上盖组件15上,上盖组件15与下盖7焊接在壳体组件14上。优选地,在上法兰3上还设有上消音器。
上法兰3和上气缸4均对应设置有第一螺钉孔42,从而采用第一短螺钉21能够使上法兰3和上气缸4固定在一起。
下气缸5和下法兰6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二短螺钉22能够使下气缸5和下法兰6固定在一起。
上隔板10、下隔板9和下气缸5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三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三短螺钉23能够使上隔板10、下隔板9和下气缸5固定在一起。
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四螺钉孔,从而采用长螺钉能够使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固定在一起。优选地,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所述第四螺钉孔一次加工成型。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下气缸5还设置有排气切口51和用于连通增焓组件17的下气缸增焓流孔52。下隔板9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排气切口51的下隔板排气孔91和用于连通气缸增焓流孔52的下隔板增焓孔92。增焓组件17的低温中压冷媒能够依次通过下气缸增焓流孔52和下隔板增焓孔92而进入中间腔4。上隔板10还设置有连通中间腔94与上气缸4的吸气端的中压流道101。
其中,上法兰3和上气缸4上设置第一螺钉孔42的数量均为4个: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设置第二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上隔板10、下隔板9和下气缸5上设置第三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设置所述第四螺钉孔的数量均为4个。
上述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过程如下,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法兰3和上气缸4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一短螺钉21固定,上法兰3、上气缸4、上滚动转子11和上滑片41构成组件A;如图2和图3所示,曲轴12穿过上法兰3、上气缸4和上滚动转子11,并用4颗第一短螺钉21锁紧定心;如图3示,取出曲轴12,放入上滑片41于上气缸4的滑片槽中,构成组件A。
S2、将下法兰6和下气缸5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二短螺钉22固定,曲轴12、下法兰6、下气缸5、下滚动转子8和下滑片53构成组件B;如图4示,曲轴12穿过下法兰6、下气缸5和下滚动转子8,并用2颗第二短螺钉22锁紧定心,然后放入下滑片53于下气缸5的下滑片槽中,组件B组装完毕。
S3、以组件B的下气缸5的上端面为基准,依次放置下隔板9和上隔板10,下隔板9和上隔板10构成隔板组件,采用第三短螺钉23将所述隔板组件固定在下气缸5上,所述隔板组件和组件B构成组件C;如图5a、5b和图5c所示,以下气缸5上端面为基准,依次叠放下隔板9和上隔板10,并用2颗第三短螺钉23锁紧固定在下气缸5上,构成组件C。
S4、调整组件C相对于组件A横向相对位置,定心后用长螺钉24依次穿过组件C和组件A,将组件C固定在组件A上而完成压缩机泵体组件的装配。如图7所示,移动组件C倒合在组件A上,并用4颗长螺钉24锁紧合心构成压缩机泵体组件,则完成上下气缸的组合合心。
在上述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过程中,组装组件C时,上隔板9与下隔板10用第三短螺钉23锁定在下气缸5上,有效防止了下气缸斜切口51与下隔板排气孔91错位以及下气缸增焓流孔52与下隔板增焓流孔92错位,保证了下气缸排气和中间腔94增焓补气的顺畅性,降低了流阻损失。有效防止了下隔板内圆壁93与上隔板10的内圆错位,保证了此处密封厚度,降低了泄漏。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过程中,其中步骤S1具体为:
将上滚动转子11安装在曲轴12的上偏心部,旋转曲轴12带动上滚动转子11转动,测量上滚动转子11外圆周到曲轴12的长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1,测量上气缸4的内壁到上法兰3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1,计算出上滚动转子11与上气缸4的间隙为δ1=Y1-X1,以计算出的δ1为基础,调整上气缸4与上法兰3的相对位置,当δ1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第一短螺钉21将上法兰3固定在上气缸4上,最后取下曲轴12,将上滑片41装配至上气缸4内,上法兰3、上气缸4、上滚动转子11和上滑片41构成组件A。
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过程中,其中步骤S2具体为:
将下滚动转子8安装在曲轴12的下偏心部,旋转曲轴12带动下滚动转子8转动,测量下滚动转子8外圆周到曲轴12的短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2,测量下气缸5的内壁到下法兰6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2,计算出下滚动转子8与下气缸5的间隙为δ2=Y2-X2,以计算出的δ2为基础,调整下气缸5与下法兰6的相对位置,当δ2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第二短螺钉22将下法兰6固定在下气缸5上,曲轴12、下法兰6、下气缸5、下滚动转子8和下滑片53构成组件B。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所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由于空调器除上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外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解决下气缸上排及双隔板结构的压缩机泵体组件装配时,下气缸斜切口与下隔板排气口错位问题、下气缸增焓流孔与下隔板增焓流孔错位问题、及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错位问题。解决上下气缸组合合心下线率(返工率)高的问题。保证下气缸排气和中间腔增焓补气顺畅性,降低流阻损失,保证压缩机性能。保证下隔板内圆壁与上隔板内圆密封厚度,降低泄漏,保证压缩机性能。降低上下气缸组合合心下线率,提高泵体装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叠加设置的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所述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均套设在曲轴(12)上;所述下隔板(9)设置有中间腔(94),所述下气缸(5)作为第一级压缩缸,经所述下气缸(5)压缩后的冷媒与低温中压冷媒在所述中间腔(94)内混合,所述上气缸(4)作为第二级压缩缸;所述上法兰(3)和所述上气缸(4)均对应设置有第一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一短螺钉(21)能够使所述上法兰(3)和所述上气缸(4)固定在一起;所述下气缸(5)和所述下法兰(6)均对应设置有第二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二短螺钉(22)能够使所述下气缸(5)和所述下法兰(6)固定在一起;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和所述下气缸(5)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三螺钉孔,从而采用第三短螺钉(23)能够使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和所述下气缸(5)固定在一起;所述上法兰(3)、所述上气缸(4)、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所述下气缸(5)和所述下法兰(6)上还均对应设置有第四螺钉孔,从而采用长螺钉能够使所述上法兰(3)、所述上气缸(4)、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所述下气缸(5)和所述下法兰(6)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缸(5)还设置有排气切口(51)和用于连通增焓组件(17)的下气缸增焓流孔(52);所述下隔板(9)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排气切口(51)的下隔板排气孔(91)和用于连通所述气缸增焓流孔(52)的下隔板增焓孔(92),所述增焓组件(17)的低温中压冷媒能够依次通过所述下气缸增焓流孔(52)和所述下隔板增焓孔(92)而进入所述中间腔(4);所述上隔板(10)还设置有连通所述中间腔(94)与所述上气缸(4)的吸气端的中压流道(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法兰(3)上的上消音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法兰(3)和所述上气缸(4)上设置所述第一螺钉孔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下气缸(5)和所述下法兰(6)上设置所述第二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和所述下气缸(5)上设置所述第三螺钉孔的数量均为2个;所述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设置所述第四螺钉孔的数量均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法兰(3)、上气缸(4)、上隔板(10)、下隔板(9)、下气缸(5)和下法兰(6)上的所述第四螺钉孔一次加工成型。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
7.一种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方法,所述双级转子式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上法兰(3)和上气缸(4)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一短螺钉(21)固定,上法兰(3)、上气缸(4)、上滚动转子(11)和上滑片(41)构成组件A;
S2、将下法兰(6)和下气缸(5)进行定心装配,用第二短螺钉(22)固定,曲轴(12)、下法兰(6)、下气缸(5)、下滚动转子(8)和下滑片(53)构成组件B;
S3、以所述组件B的所述下气缸(5)的上端面为基准,依次放置所述下隔板(9)和所述上隔板(10),所述下隔板(9)和所述上隔板(10)构成隔板组件,采用第三短螺钉(23)将所述隔板组件固定在所述下气缸(5)上,所述隔板组件和所述组件B构成组件C;
S4、调整所述组件C相对于所述组件A横向相对位置,定心后用长螺钉(24)依次穿过所述组件C和所述组件A,将所述组件C固定在所述组件A上而完成压缩机泵体组件的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将所述上滚动转子(11)安装在所述曲轴(12)的上偏心部,旋转所述曲轴(12)带动所述上滚动转子(11)转动,测量所述上滚动转子(11)外圆周到所述曲轴(12)的长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1,测量所述上气缸(4)的内壁到所述上法兰(3)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1,计算出所述上滚动转子(11)与所述上气缸(4)的间隙为δ1=Y1-X1,以计算出的δ1为基础,调整所述上气缸(4)与所述上法兰(3)的相对位置,当δ1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所述第一短螺钉(21)将所述上法兰(3)固定在所述上气缸(4)上,最后取下所述曲轴(12),将上滑片(41)装配至上气缸(4)内,所述上法兰(3)、所述上气缸(4)、所述上滚动转子(11)和所述上滑片(41)构成所述组件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将所述下滚动转子(8)安装在所述曲轴(12)的下偏心部,旋转所述曲轴(12)带动所述下滚动转子(8)转动,测量所述下滚动转子(8)外圆周到所述曲轴(12)的短轴对侧的最大距离X2,测量所述下气缸(5)的内壁到所述下法兰(6)的轴孔异侧内壁的距离Y2,计算出所述下滚动转子(8)与所述下气缸(5)的间隙为δ2=Y2-X2,以计算出的δ2为基础,调整所述下气缸(5)与所述下法兰(6)的相对位置,当δ2达到设定间隙δ,则用所述第二短螺钉(22)将所述下法兰(6)固定在所述下气缸(5)上,所述曲轴(12)、所述下法兰(6)、所述下气缸(5)、所述下滚动转子(8)和所述下滑片(53)构成所述组件B。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双级转子式压缩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短螺钉(21)和所述长螺钉(24)的数量均为4个,所述第二短螺钉(22)和所述第三短螺钉(23)的数量均为2个。
CN201510056223.4A 2015-02-03 2015-02-03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059870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6223.4A CN105987000B (zh) 2015-02-03 2015-02-03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56223.4A CN105987000B (zh) 2015-02-03 2015-02-03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000A true CN105987000A (zh) 2016-10-05
CN105987000B CN105987000B (zh) 2019-01-08

Family

ID=5703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6223.4A Active CN105987000B (zh) 2015-02-03 2015-02-03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70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6687A (zh) * 2017-10-10 2018-04-24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408A (en) * 1987-02-19 1989-05-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wo-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0213087A (ja) * 1997-01-30 1998-08-11 Toshiba Corp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03147987A (zh) * 2013-01-29 2013-06-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缸旋转压缩机及其偏心组装方法
CN103807175A (zh) * 2012-11-13 2014-05-2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03827500A (zh) * 2011-09-29 2014-05-28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4019033A (zh) * 2014-04-10 2014-09-0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三缸压缩机的装配方法
CN204099205U (zh) * 2014-07-07 2015-01-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三缸双级压缩机的隔板组件及三缸双级压缩机
CN204476763U (zh) * 2015-02-03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408A (en) * 1987-02-19 1989-05-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Two-cylinder rotary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0213087A (ja) * 1997-01-30 1998-08-11 Toshiba Corp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03827500A (zh) * 2011-09-29 2014-05-28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封闭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3807175A (zh) * 2012-11-13 2014-05-21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双转子两级增焓压缩机、空调器和热泵热水器
CN103147987A (zh) * 2013-01-29 2013-06-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缸旋转压缩机及其偏心组装方法
CN104019033A (zh) * 2014-04-10 2014-09-0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三缸压缩机的装配方法
CN204099205U (zh) * 2014-07-07 2015-01-1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三缸双级压缩机的隔板组件及三缸双级压缩机
CN204476763U (zh) * 2015-02-03 2015-07-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6687A (zh) * 2017-10-10 2018-04-24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07956687B (zh) * 2017-10-10 2024-01-2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7000B (zh) 2019-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76626B2 (en)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er system comprising the compressor and heat pump water heater system
CN104251207B (zh) 双级增焓转子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热泵热水器
CN104632626B (zh) 双级增焓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JP2019516907A (ja) ポンプアセンブリ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圧縮機
US11067077B2 (en) Rotating cylinder enthalpy-adding piston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same
CN107401511A (zh) 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203335407U (zh)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CN104632581B (zh) 双缸两级压缩机和空调系统
CN204476763U (zh)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05987000A (zh) 双级转子式压缩机及其装配方法和空调器
US20170138361A1 (en) Compressor
CN207033757U (zh) 泵体结构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05443385B (zh) 双级增焓压缩机及空调器
CN103671121B (zh) 旋转压缩机的增焓管、固定组件、压缩机及增焓方法
CN104214100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438374B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281183U (zh) 轴承座背压节流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CN205503457U (zh) 压缩机
CN108730185A (zh) 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
CN205064273U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104251208B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476762U (zh) 中间腔结构及双级增焓转子式压缩机
CN103498795A (zh) 单机双级滑片式制冷压缩机
CN201953658U (zh) 气体冷媒喷射式转子压缩机
CN209041126U (zh) 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