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959A -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959A
CN105981959A CN201610328297.3A CN201610328297A CN105981959A CN 105981959 A CN105981959 A CN 105981959A CN 201610328297 A CN201610328297 A CN 201610328297A CN 105981959 A CN105981959 A CN 105981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ium mori
mulberry leaf
formic acid
sucrose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282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勇
钟茂团
何德中
温国梁
任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ENGCH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ENGCH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ENGCH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ENGCH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282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81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981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桑叶是通过100‑120份的桑叶、10‑30份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制备得到的,具有养成分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先将新鲜桑叶切成片,再将含有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然后经过密封发酵得到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的优点,解决了林麝在冬季、春季粗饲料缺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食用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林麝别名獐、香獐子、麝香鹿、线牙獐,是国家保护动物,其分泌物麝香是珍贵重要的中药,过去麝香的来源全靠“猎麝取香”,由于捕杀过多,林麝的数量大减,濒临绝种边缘,所以保护野生林麝资源,变野麝为家养成了一项重要课题。在家养林麝的养殖过程中,成年林麝的饲料量比较大,冬季和春季,林麝喜欢食用的粗饲料很缺乏,而秋季林麝喜欢食用的粗饲料很多,比如鲜桑叶等,因此,在秋季将鲜桑叶收集贮存起来,供给林麝在冬、春季食用,以保证林麝在冬、春季的粗饲料供给,是家养林麝的一个重要手段。
过去人们通常是将桑叶晒干贮存,但是干燥的桑叶适口性变差,林麝不喜欢食用,营养成份损失也大。也有人挖坑直接贮存,或者用地窖贮存,但是,挖坑直接贮存和用地窖贮存,由于鲜桑叶水份较高,往往造成腐败变质,最终林麝不能食用;因此在秋季将林麝喜欢食用的粗饲料如鲜桑叶用适宜的方法贮存并制成饲料,供饲料缺乏的冬季和春季食用,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贮存桑叶存在容易腐败变质、营养成份损失大、适口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供林麝冬季、春季鲜饲料缺乏时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桑叶是通过桑叶、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制备得到的,具有营养成分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优点;本发明方法先将桑叶切碎,再通过添加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并密封隔绝氧气进行发酵的方法,促进了乳酸菌发酵,从而能快速产生大量乳酸;在酸性条件下,桑叶中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微弱,养分损失减少,从而使绝大部分有机物被保存下来,且乳酸抑制了腐败细菌的生长,桑叶不易腐败变质,能长期保存,解决了林麝在冬季、春季粗饲料缺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是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得到的:100-120份的桑叶、10-30份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所述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3.2%,甲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4%。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中,所述的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3.2%,蔗糖为发酵乳酸菌初期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加快发酵过程,缩短发酵时间,增加发酵后桑叶的适口性;蔗糖浓度过高(>3.2%),发酵乳酸菌前期生长繁殖速度过快,乳酸菌数量太大,造成桑叶过渡发酵,不合适林麝的口味,适口性差;蔗糖浓度过低(<1.6%),发酵乳酸菌前期生长繁殖速度太慢,乳酸产出速度慢,对桑叶自身的氧化分解作用抑制作用慢,营养物质损失量大;优选的,蔗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2.8%,通过优选,发酵的效果更好,适口性更佳,营养物质损失量更小;最优选的,蔗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中,所述的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4%,甲酸为发酵前期提供酸性发酵环境,并抑制大部分杂菌的生长,为发酵乳酸菌的前期生长繁殖提供优势;甲酸浓度过大(>2.4%),酸性过大,会影响部分发酵乳酸菌的生长,发酵乳酸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乳酸产出速度慢,营养物质损失量大,适口性差;甲酸浓度过小(<1.0%),前期对杂菌的抑制作用弱,同样不利于发酵乳酸菌的生长,可能造成桑叶的腐烂变质;优选的,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通过优选,发酵的效果更好,适口性更佳,最优选的,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中,所述的含有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的配制方法为:取适量生活饮用水,煮沸,加入适量蔗糖,搅拌溶化,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3.2%的蔗糖水溶液,冷却至常温后,再加入适量甲酸,使甲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4%,得到含有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中,所述的桑叶为新鲜桑叶,是完好无病虫害的的桑叶;桑叶上含有的病菌,可能会在发酵过程中造成病菌的大量繁殖,而抑制发酵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造成桑叶的发酵不充分或腐烂变质。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先将桑叶切成片,再将含有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发酵,得到一种可以供林麝食用的桑叶。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将新鲜桑叶切成2-5cm×2-5cm的小片,能增加桑叶的发酵效果和适口性;桑叶叶面积太大,在喷施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时喷施不均匀或遗漏,造成发酵过程中杂菌的繁殖,从而导致桑叶腐烂变质;桑叶切口溢出的汁液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杀菌的功效,减少了甲酸的施用量,增加桑叶的适口性。桑叶切片太小(<2cm×2cm),发酵过渡,适口性差;桑叶切片太大(>5cm×5cm),在喷施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时喷施不均匀或遗漏,造成发酵过程中杂菌的繁殖,从而导致桑叶腐烂变质。优选的,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的压紧、压实、排气、密封的方法都是常规的方法,是为了尽量排出塑料袋中的氧气并保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贮存发酵;塑料袋中含有氧气,有氧杂菌繁殖快,易造成桑叶的腐烂变质;发酵乳酸菌多为厌氧细菌,氧气会抑制发酵乳酸菌的的发酵反应,发酵效果差,发酵后桑叶的适口性变差,并且氧气促进桑叶细胞呼吸作用,加快桑叶中有机物的分解,发酵后桑叶中营养物质的损失量大。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水泥池长4-8m、宽3-6m、深0.6-0.8m,池底及四周由火砖沏成,并用水泥混凝土覆盖、抹平。水泥池成本低廉,能较好的保温和散热,较快达到桑叶前期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泥池过深,过大,堆积桑叶过多,都会造成散热困难,温度过高,发酵过渡,适口性变差。水泥池过小,保温效果差,温度上升慢,可能造成桑叶的腐烂变质,并且发酵时间长,发酵不充分,适口性也会变差。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遮盖为常规的遮盖方法,可根据当地气温气候等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加快发酵温度上升达到适合的发酵温度和挡风遮雨等作用。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温度为20-25℃,发酵温度是发酵乳酸菌的繁殖生长主要影响因素,决定发酵后桑叶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保留量;发酵温度过低(<20℃),发酵乳酸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乳酸产出速度慢,杂菌容易繁殖,桑叶易腐败变质;发酵温度过高(>25℃),发酵乳酸菌繁殖速度过快,造成桑叶发酵过渡,桑叶的适口性同样变差。
上述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中,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时间为30-40天,发酵时间过短(<30天),发酵不充分,乳酸总量不足,酸度值达不到抑制或杀灭杂菌的要求,后期在取用桑叶共林麝食用后,会造成桑叶贮存过程中的腐烂变质。
本发明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利用了桑叶汁液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和杀菌的功效,还通过蔗糖为乳酸菌的前期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和甲酸为发酵前期提供酸性发酵环境,并抑制杂菌生长的原理,为发酵乳酸菌的前期生长繁殖提供优势,乳酸菌快速增殖,从而能迅速产生乳酸,产生的大量乳酸在发酵的过程中不仅能抑制杂菌的生长,避免桑叶腐烂变质,而且能减少桑叶营养成分的损失,增加桑叶的适口性,并且为桑叶发酵结束后的长期贮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发明桑叶营养成分丰富、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能长期贮存,解决了林麝在冬季、春季粗饲料缺乏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桑叶适口性好,消化率高。鲜桑叶鲜嫩多汁,鲜贮使水分得以保存。同时在鲜贮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大量乳酸和芳香物质,更增强了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2、本发明桑叶能调济青饲料供应的不平衡。由于青饲料生长期短,老化快,受季节影响较大,很难做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而鲜贮桑叶一旦做成可以长期保存,保存年限可达2-3年或更长,因而可以弥补青饲料利用的时差之缺,做到营养物质的全年均衡供应。
3、本发明桑叶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一般桑叶在成熟和晒干之后,营养价值降低30%-50%,但在本发明方法中,由于添加了蔗糖和甲酸的水溶液,且密封隔绝氧气,可促进乳酸发酵,迅速产生大量的乳酸,使pH很快达到要求,物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微弱,养分损失仅为3%-10%,从而使绝大部分养分被保存下来,特别是在保存蛋白质和维生素(胡萝卜素)方面要远远优于其他保存方法。
4、本发明制备方法能净化饲料,保护环境。青贮能杀死青饲料中的病菌、虫卵,破坏杂草种子的再生能力,从而减少对畜、禽和农作物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可以供林麝食用的桑叶。
实施例2:
(1)预处理:先将12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5cm×5cm的小片,再将3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2%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4%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8m、宽6m、深0.8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0℃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0天后,得到一种可以供林麝食用的桑叶。
实施例3:
(1)预处理:先将10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2cm×2cm的小片,再将1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5m、宽4m、深0.7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5℃的温度下贮存发酵40天后,得到一种可以供林麝食用的桑叶。
对比例1: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水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2: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3: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3%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4: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8%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5: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6: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1cm×1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对比例7:
(1)预处理:先将110重量份的新鲜桑叶切成6cm×6cm的小片,再将20重量份的含有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和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长4m、宽3m、深0.6m的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在23℃的温度下贮存发酵35天后,得到一种贮存的桑叶。
将上述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得到的贮存桑叶分别取适量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实验组 营养成分损失量(%) 发酵情况 适口性
实施例1 4 桑叶发酵程度刚好,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适中, 适口性最佳
实施例2 6 桑叶发酵程度稍过,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稍多 适口性好
实施例3 8 桑叶发酵程度稍差,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稍少 适口性好
对比例1 - 桑叶没有发酵,完全腐烂变质,无乳酸 不能喂食
对比例2 26 桑叶发酵程度不足,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很少 适口性差
对比例3 5 桑叶发酵过渡,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大 适口性差
对比例4 - 桑叶部分发酵,部分腐烂变质,乳酸含量很少 不能喂食
对比例5 21 桑叶发酵程度稍差,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稍少 适口性差
对比例6 17 桑叶发酵过渡,无腐烂变质,乳酸含量大 适口性差
对比例7 - 桑叶部分发酵,部分腐烂变质,乳酸含量很少 不能喂食
由上表实验检测结果可知,实施例1-3采用本发明方法贮存的桑叶,发酵好,无腐烂变质现象,适口性好,营养成分丰富,适合林麝在冬季、春季粗饲料缺乏时适用。而对比例1,没有使用本发明方法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贮存过程成完全腐烂变质,不能喂食林麝;对比例2中,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过低,乳酸菌前期生长繁殖速度慢,发酵不足,乳酸产出速度低,桑叶的营养成分损失量大,得到的桑叶适口性差;对比例3中,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过大,发酵乳酸菌前期生长繁殖速度过快,乳酸菌数量太大,造成桑叶过渡发酵,不合适林麝的口味,适口性差;对比例4中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过小,前期对杂菌的抑制作用弱,杂菌前期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桑叶部分腐烂变质;对比例5中,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过大,酸性过大,影响部分发酵乳酸菌的生长,发酵乳酸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乳酸产出速度慢,营养物质损失量大,适口性差;对比例6中,桑叶切片太小,发酵过渡,适口性变差,且大量汁液流出,造成营养物质损失量较大;对比例7中,桑叶切片大,叶面积大,在喷施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时有喷施不均和遗漏的情况,造成杂菌的遗留繁殖,导致发酵过程中部分桑叶腐烂变质,不能喂食林麝。

Claims (10)

1.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备得到的:100-120份的桑叶、10-30份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所述的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6%-3.2%,甲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其特征在于,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桑叶,其特征在于,蔗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叶,其特征在于,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叶,其特征在于,甲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桑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先将桑叶切成碎,再将含有蔗糖和甲酸的混合水溶液均匀喷晒在切好的新鲜桑叶的两面上得预处理桑叶;
(2)分装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桑叶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分装,并压紧、压实、排气,然后密封;
(3)贮存发酵:将步骤2装有预处理桑叶的塑料袋码放在水泥池中,并压实,然后进行遮盖,贮存、发酵,得到一种可以供林麝食用的桑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桑叶的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鲜桑叶切成2-5cm×2-5cm的小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桑叶的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鲜桑叶切成3cm×3cm的小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桑叶的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温度为20-25℃。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桑叶的贮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时间为30-40天。
CN201610328297.3A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981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8297.3A CN105981959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28297.3A CN105981959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959A true CN105981959A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44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28297.3A Pending CN105981959A (zh) 2016-05-18 2016-05-18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8195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062A (zh) * 2017-05-11 2017-07-25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马麝临产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37454A (zh) * 2017-05-11 2017-09-08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马麝临产专用中草药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11493A (zh) * 2022-07-15 2022-10-21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用桑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5741A (zh) * 2015-06-16 2015-08-26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林麝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及其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5741A (zh) * 2015-06-16 2015-08-26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林麝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及其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海瑞等: "林麝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生物学教学》 *
齐景伟等: "《反刍动物生物饲料开发与应用》", 31 March 2014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4062A (zh) * 2017-05-11 2017-07-25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马麝临产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37454A (zh) * 2017-05-11 2017-09-08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马麝临产专用中草药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6974062B (zh) * 2017-05-11 2021-01-05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马麝临产专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11493A (zh) * 2022-07-15 2022-10-21 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用桑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15613B (zh) 一种油菜全株青贮方法
Aragón et al. The effect of a silage inoculant on silage quality, aerobic stability, and meat production on farm scale
CN106720997A (zh) 一种酶解发酵协同玉米全株青贮新技术
CN111903844B (zh) 一种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方法及其制得的饲料
CN108576406A (zh) 一种半野生大豆牧草的青贮方法
CN105981959A (zh)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桑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3163A (zh) 辣木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30108088A (ko) 우육에서의 옥수수를 대신하는 브라운 미드립 옥수수 사일리지의 용도
Keles et al. Con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led grass silages differing in duration of wilting, bale density and number of layers of plastic stretch-film
Kumar Year Round Green Fodder Production and Conservation for Sustainable Dairy Farming in India
Abebaye et al. Effects of additive type and ensiling periods on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maize stover
CN105981962A (zh) 一种供林麝食用的榆树叶及其制备方法
KR20200046194A (ko) 브로콜리 부산물을 이용한 발효사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287684A (zh) 甘草茎叶和芦苇混合青贮的方法
CN114601034A (zh) 一种木薯嫩枝茎叶青贮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46117A (zh) 一种清除鱼肠道重金属离子的松叶软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8915A (zh) 一种黄花菜茎叶包膜青贮饲料及制备方法
Van Niekerk et al. Influence of growth stage at harvest on fermen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Panicum maximum silage
CN105325703A (zh) 一种用塑料棚膜阻隔玉米秸秆的青贮方法
Mtengeti et al. Effects of additives and storage positions on in-bag grass silage quality under smallholder farmer conditions in Mvomero district Tanzania
Musa et al. Improv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weet Potato Vines Treated With Molases, Urea and Yeast: A Sub-Sahara African Resource for Sustanable Development
Okoli Pineapple Wastes 4: Use of fruit wastes as animal feed
Yunianta et al. The Use of Trichoderma sp. as a Starter of Fermentation Dry Teak Leaves (Tectona grandis) as Animal Feed
Okukenu et al. Proximate and fiber composition of Panicum maximum and Centrosema molle silage as affected by different proportions and ensiling periods
Hussian et al. Effect of Adding Fermented Juice of Epiphytic Lactic Acid Bacteria Prepared with Different Sources and Levels of Soluble Carbohydrate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Fermentation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Straw Silag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