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0789B -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0789B
CN105980789B CN201480075252.9A CN201480075252A CN105980789B CN 105980789 B CN105980789 B CN 105980789B CN 201480075252 A CN201480075252 A CN 201480075252A CN 105980789 B CN105980789 B CN 105980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distributor
rib
fluid distributo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52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0789A (zh
Inventor
F.皮尔朗
L.泰利耶
J.莱博尔涅
M.真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0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0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6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 F24H3/08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by tubes
    • F24H3/08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kept separate from the heating medium, e.g. using forced circulation of air over radiators by tubes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52Details for air heaters
    • F24H9/0057Guiding means
    • F24H9/0063Guiding means in air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分配器,用于对机动车辆的流体进行热调节的装置(1),流体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热模块(3a、3b),热模块(3a、3b)是大体柱形的,流体分配器(21)沿纵向轴线(B)延伸,且包括:流体入口开口(31);第一大体圆形的流体通道(27a),第二大体圆形的流体通道(27b),开口(31)及第一和第二流体通道(27a、27b)沿纵向轴线(B)对准;和至少一个肋(33a、33b),布置在相关联的流体通道(27a、27b)的周边处,具有由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限定的半圆形形状且包括两个端部边缘(35、37;39、41),和与一个端部边缘(35、37)对准的至少一个调整区域(Z),其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大约0°至45°的角(α)上延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流体进行热调节的装置,包括这样的流体分配器,且涉及包括这样的装置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Description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 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分配器,其用于对流体进行热调节的装置,诸如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流体加热器装置。本发明更具体地应用到包括这样的加热装置的机动车辆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意图为乘客舱供暖的空气通常通过使空气流穿过热交换器而被加热,更具体地通过在空气流和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总体上,在内燃机的情况下,这是冷却流体。
这样的供暖方法可证明是不适于或不足以确保机动车辆的乘客舱的供暖以及除雾和除冰。
但是,在非常冷的环境中使用之前或如果需要温度非常快速的上升时,期望快速和有效地为车辆乘客舱供暖的方式,特别是为乘客舱供暖或为车辆除雾或除冰。
此外,在电动车辆的情况下,供暖功能不再通过冷却流体在热交换器中流通而获得。但是,可设置水回路,用于为乘客舱供暖,但是该供暖方法可还证明不适当或不足以确保车辆乘客舱的快速和有效的供暖。
此外,为了减小额外的水回路的总体尺寸和成本,还已知的是,电动车辆使用以热泵模式运行的空调环路。因此传统地使得可以借助冷却剂流体来冷却空气流的空调环路在该情况下用于加热空气流。
但是,该供暖方法也可被证明是不适当或不足够的。实际上,热泵类型的空调环路的性能取决于外部环境条件。例如,当外部空气温度过低时,该空气不能用作热能量源。
一个已知的方案在于向热交换器、水回路或空调环路添加额外的电加热装置。
额外的电加热装置可适于加热所述流体,诸如用于内燃机的冷却流体,或水回路的水,用于为电动车辆的乘客舱供暖或加热空调环路的上游冷却剂流体。
以已知的方式,额外的电加热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加热模块,其与要被加热的流体接触。
更准确地,加热模块可包括芯部和柱形封壳形式的加热元件,所述封壳围绕芯部,以便在芯部和柱形封壳之间限定流体引导回路。柱形封壳因此是热能量源。
根据一个已知的方案,加热元件包括电加热器件,例如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具有丝网印刷到加热元件的外表面上的电阻迹线的形式。
但是,芯部和柱形封壳之间的引导回路中的轴向流体流减少柱形封壳和流体之间的热传递。
为了增加加热元件与在芯部和加热元件之间流动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因此优选的是,避免流体平行于柱形封壳形式的加热元件的轴线流动。
一个已知的方案是产生在引导回路中流动的流体的螺旋运动。这增加例如柱形封壳的形式的加热元件和在该柱形封壳内流动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
为此,已经提出芯部在其外表面上具有大体螺旋的沟槽。这样的芯部因此制造复杂。
该螺旋沟槽使得可以迫使流体打旋。但是,通过这样的方案,已经注意到在流体引导回路入口处速度缺乏均匀性和高的压头损失。
此外,在包括多个加热模块(例如并排设置的两个加热模块)的电加热装置的情况下,流体在加热模块的引导回路中不能均匀地分布。流体在加热模块中的流速可以不同,导致电加热装置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的温度差。
为了改善电加热装置的热效率,重要的是,在装置的加热模块之间温度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通过低的压头损失和流体热调节装置的两个热模块之间的小温度差允许改善的热效率。
为此,本发明包括一种用于对机动车辆的流体进行热调节的装置的流体分配器,包括至少第一热模块和第二热模块,热模块具有各自的大体柱形的总体形状且包括各自的流体引导回路,
其特征在于,流体分配器沿纵向轴线延伸,且包括:
-流体入口孔,
-大体圆形的第一流体通道,其适于布置为与第一热模块的流体引导回路流体连通,
-大体圆形的第二流体通道,其适于布置为与第二热模块的流体引导回路流体连通,使得孔、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沿纵向轴线对准,和
-至少一个肋,布置在相关联的流体通道的周边处,所述肋:
·具有由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界定的半圆形形状且具有两个端部边缘,和
·具有与端部边缘对齐的至少一个调整区域,其对着相对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的0°至45°(特别地是0°至25°)量级的角。
流体分配器使得可以通过对用于加热或冷却所述流体的引导回路中的流体的分布进行操作而平衡热模块的温度。
实际上,与肋的端部边缘对齐的调整区域使得可以,根据它们相对于流体在分配器中流动所沿的纵向轴线的位置,向引导回路分配更多或更少的流体且由此在每个热模块中对流体流速进行操作。
特别地,如果在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需要小的温度差异,肋被成形为在每个加热模块中分配具有相似流速的流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孔与靠近第二流体通道相比更靠近第一流体通道,肋在最靠近孔的第一流体通道的周边处。
肋因此使得可以对向第二流体通道的流体流速进行操作,且相应地(byreaction)对向第一流体通道的流体流速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流体分配器包括在第一流体通道的周边处的第一肋,和在第二流体通道的周边处的第二肋,第一肋与第二肋分开。
界定两个流体通道的肋的不连续形状使得通过在至少一个肋处的端部边缘上进行操作(特别是在界定最靠近流体入口孔的流体通道的肋的端部边缘上进行操作)而调整两个流体通道之间的流体流速的分配是简单的。
流体分配器可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分别采用或结合采用:
-肋的一端部边缘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大体对准,且另一端部边缘通过对着一角的调整区域延伸,
-肋具有与两个端部边缘中的每个对齐的相应调整区域,所述调整区域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在相对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的角上延伸,
-至少一个肋具有:
·与肋的第一端部边缘对齐的第一调整区域,其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在4°至5°量级的角上延伸,且
·与肋的第二端部边缘对齐的第二调整区域,其从流体分配器的纵向轴线在22°至23°量级的角上延伸;该构造使得可以在流体通道中以基本相同的流体流速分配流体,
-第二流体通道具有敞开的圆周且相关联的肋具有大体圆弧形形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来对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进行热调节的装置,包括:
-至少第一热模块和第二热模块,热模块包括各自的流体引导回路,
-至少一个流体腔室,其与热模块的流体引导回路连通,
其特征在于,流体腔室包括如上所述的流体分配器。
所述装置可还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分别采用或结合采用:
-流体腔室是流体入口腔室,
-流体分配器安装在流体腔室中,
-流体分配器与流体腔室制造为单件,
-所述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的加热回路中。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如上限定的热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在阅读以下通过说明性和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描述时和从附图中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流体加热装置,
图2是图1的电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3示出图1的加热装置的流体腔室和两个加热模块,
图4示出处于非组装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分配器和流体腔室和加热模块,
图5是流体腔室和加热模块的透视图,在该流体腔室中组装有流体分配器,
图6是流体分配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7是流体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和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流体分配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尺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些附图中,大致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热调节装置1,诸如电流体加热装置,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电加热装置1例如是额外的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为流体加热的车辆回路中的流体,所述流体用于为乘客舱供暖。
根据一个例子,电加热装置1布置在适于作为热泵操作的空调环路的热交换器上游侧,以便加热冷却剂流体。
根据进一步例子,电加热装置1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利用内燃机的冷却流体作为热交换流体。
这种电热加热装置1可也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所述热交换器意图用于电能存储装置的热调节,所述电能存储装置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有时称为电池组。
本发明可还应用于用来冷却流体的装置。
在图2中示出分解图的电加热装置1包括:
-至少第一热模块3a和第二热模块3b,在此为第一加热模块3a和第二加热模块3b,和
-控制器件5,用于控制至加热模块3a、3b的电力供应。
所示的电加热装置1可还包括:
-流体入口,诸如流体入口腔室9,和
-流体出口,诸如流体入口腔室10。
加热模块3a、3b可以是相同的。
在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加热模块3a、3b大体平行地并排布置。
并排布置使得可以减小加热装置1沿纵向方向的总尺寸。此外,该布置具有低的热惯性和低的压头损失。
当然,电加热装置可包括多于两个的加热模块,如果需要的话。
根据图2至5所示的实施例,加热模块3a、3b包括芯部11和加热元件13。
根据所示例子,加热元件13具有围绕芯部11的本体的封壳的形式。
芯部11和加热封壳13例如是大体柱形的,且沿纵向轴线A延伸。两个加热模块3a、3b可具有直径相同的柱形形状。
芯部11和加热封壳13可以是同心的。
加热模块3a、3b因此具有由加热封壳13a、13b限定的大体柱形的总体形状。
芯部11和加热封壳13限定用于引导要被加热的流体的回路,所述流体诸如要被加热的液体。引导回路围绕芯部11的本体的外表面限定,且因此在芯部11的外侧和加热封壳13的内侧。换句话说,芯部11的本体的外表面和相关联封壳13的内表面限定一容积,用于要被加热的流体围绕该芯部11的流通。来自流体入口腔室9的流体可在该流通容积中流通,且然后流通至出口腔室10。
根据所述实施例,每个加热模块3a、3b包括用于引导在芯部11和相应的加热封壳13之间的流体的回路。
当涉及加热封壳13时,它们通过控制器件5被控制,以便通过加热封壳13和在引导回路中流通的流体之间的热交换而加热流体。
例如,加热封壳13包括至少一个电加热器件,诸如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可具有电阻迹线的形式。电阻迹线被丝网印刷到加热封壳13的外表面上,例如,即,到与面向芯部11的加热封壳13的内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电阻迹线因此在用于引导要被加热的流体的回路之外。
由于该实施例,该元件产生的热经由相应的加热封壳13的壁直接传递至要被加热的流体,这最小化热损失并减小装置的热惯性,使得流体可被快速地加热。
控制器件5通过控制对加热元件的电力供应而控制加热封壳13a、13b,所述加热元件例如具有电阻迹线的形式。为此,控制器件5包括电子和/或电功率部件,诸如至少一个电力开关,例如功率晶体管,其适于允许或禁止对加热迹线的电力供应。电力开关的断开和/或闭合可通过微控制器控制。
根据图2所示的例子,用于加热元件13a、13b的控制器件5包括电路支撑件14,诸如印刷电路板(PCB)。
该电路支撑件14承载控制器件5的电子和/或电部件。这些电子和/或电部件可例如还包括用于将加热元件连接到电力开关的电连接器、高压电力连接器以及低压电力和数据总线连接器。
此外,为了允许流体进入或离开加热模块3a、3b,加热模块3a、3b的芯部11可具有流体入口或出口端部15,其与流体入口腔室9或流体出口腔室10以及芯部11和相关联封壳13之间的引导回路流体连通。入口和出口端部15可以是类似的。
根据所述例子,加热模块3a、3b的芯部11具有相应的纵向相对端部15:入口端部和出口端部,其分别连接至流体入口腔室9和流体出口腔室10。
流体入口和出口腔室9、10例如对称地连接至加热模块3a、3b的两个相对的端部。
此外,流体腔室9、10的至少一个可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其具有两个较长的相对侧和两个较短的相对侧。
根据所示例子,流体入口腔室9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包括在一侧上敞开的基部17a和封闭流体入口腔室9的盖17b。
控制器件5例如位于流体入口腔室9的盖17b和基部17a之间。
此外,流体入口管道19可设置在流体入口腔室9中。入口管道19例如从流体入口腔室9突出,且为两个加热模块3a、3b供应流体。
根据所示例子,入口管道19相对于加热模块3a、3b的纵向轴线A径向地延伸。根据所示例子,入口管道19在流体入口腔室9的基部17a的较短侧,且大体垂直于该较短侧。
流体出口腔室10可也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电加热装置1的突出的流体出口管道20意图连接至被加热的流体回路。
此外,流体入口和出口腔室9、10的至少一个包括流体分配器21,其在图4和5中更好地可见。
优选的是,流体入口腔室9包括流体分配器21,用于分配要进入加热模块3a、3b的每个引导回路的流体。
在出口侧,已经在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中流通的流体可自由地排空到出口腔室10中,而不使用流体分配器。
流体分配器21可以是添加到腔室9或与腔室9制成为单件的部件。
在部件被添加的情况下,如与图3至5的例子一样,流体入口腔室9可包括用于流体分配器21的壳体23和用于将流体分配器21引入到壳体23的开口25。
流体分配器21具有与流体入口腔室9中的壳体23的形状互补的形状。
流体分配器21可沿纵向轴线B延伸,其在图6至8中示意地示出。根据所述实施例,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大体垂直于加热模块3a、3b的纵向轴线A。
流体在流体分配器21中沿大体平行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流动方向流动。
流体分配器21此外包括与第一加热模块3a的引导回路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27a和与第二加热模块3b的引导回路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27b。
流体入口腔室9与加热模块3a、3b组装,使得第一流体通道27a面向相应第一加热模块3a的入口或出口端部15,第二流体通道27b面向相应的第二加热模块3b的入口或出口端部15。
流体通道27a、27b具有与相应加热模块3a、3b的入口或出口端部15的形状对应的相应形状。
根据所示例子,至少一个流体通道——例如是与第一加热模块3a相关联的第一流体通道27a——具有开口的形式,例如是大体圆形形状的。
另一流体通道——在该例子中,为与第二加热模块3b相关联的第二流体通道27b——可具有大体圆形的形状,其圆周在圆弧上敞开。当将流体分配器21组装到加热装置1的腔室9中时,该敞开形状通过壳体23的壁29关闭。
在流体分配器21与腔室9制造为单件的情况(未示出)下,流体通道27a、27b形成腔室9中的腔室。
当流体分配器21是被添加的部件时,流体入口腔室9的基部17a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用于接收加热模块3a、3b的相应入口和出口端部15,第一流体通道27a面向流体入口腔室9的第一空腔且与之流体连通。类似地,第二流体通道27b面向流体入口腔室9的第二空腔且与之流体连通。
流体入口腔室9中的第一和第二空腔(在图中未示出)例如大体为圆形的。
此外,在如图4至7所示的部件被添加的情况下,流体分配器21包括与流体入口腔室9的入口管道19连通的流体入口孔31,以便使流体进入流体入口腔室9的流体分配器21。在该例子中,孔31相对于加热模块3a、3b的纵向轴线A径向地布置。
在组装期间,管道19与腔室9中的流体分配器21的孔31对齐地布置。
此外,参考图6和7,孔31、第一流体通道27a和第二流体通道27b沿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对齐。
特别地,孔31、第一流体通道27a和第二流体通道27b在该例子中被设置为使得,孔31与靠近第二流体通道27b相比更靠近第一流体通道27a。
流体分配器21此外在相关联流体通道27a、27b的周边处包括至少一个肋33a、33b,其部分地界定相关联流体通道27a、27b。肋33a、33b因此没有围绕相关联流体通道的全部周边。
一个或多个肋33a、33b使得可以将流体分配到两个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这特别是围绕更靠近流体入口孔31的流体通道的肋的功能。
在所示例子中,流体入口孔31与靠近第二流体通道27b相比更靠近第一流体通道27a,在最靠近孔31的第一流体通道27a的周边处存在肋33a。
根据所示实施例,第一肋33a部分地围绕第一流体通道27a设置,第二肋33b部分地围绕第二流体通道27b设置。第一肋33a与第二肋33b分开,所以部分地界定两个流体通道27a、27b的肋33a、33b的形状没有连续性。
相应地,例如通过将一些流体的轨迹偏转以朝向距流体入口孔31较远的另一流体通道27b取向,部分地围绕第一流体通道27a的第一肋33a使得可以防止所有流体被引导到最接近孔31的第一流体通道27a,流体通过该第一流体通道27a进入流体入口腔室9。第一肋33a因此使得可以将一定量的流体朝向第二流体通道27b分配,剩余流体在第一流体通道27a中流动。
此外,与流体通道27a、27b相关联的肋33a、33b的至少一个例如被成形为,在流体进入相应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中之前,产生流体的涡旋运动。肋33a、33b可具有大体弯曲的部分,以产生流体的涡旋。
根据所述实施例,在相关联流体通道27a、27b的周边处的肋33a、33b的至少一个具有由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界定的半圆形形状。
在所示例子中,具有大体圆形开口形式的第一流体通道27a的周边处的第一肋33a可在该情况下具有半圆形形状,即半圆的形状,或换句话说,大体为“C”的形状。不存在围绕圆形开口的全部圆周的肋33a。
此外,半圆由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界定,肋33a的端部边缘35、37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大体对齐。
与具有敞开圆周的第二流体通道27b相关联的第二肋33b可具有大体圆弧形状。第二肋33b仅在第二流体通道27b的圆周的大体圆弧形状的一部分上存在。
肋33a、33b的弯曲形状使得,在流体到达芯部11和柱形封壳13之间的引导回路中之前,可以自然地形成流体的涡旋运动,而使用没有任何类型的螺旋结构,例如在芯部11外表面上的螺旋沟槽的形式的螺旋结构。
被分配到引导回路的流体跟随绕芯部11的运动,保留在上游产生的涡旋,且因此跟随螺旋运动,使得可以增加加热封壳13和流体之间的热传递。
每个肋33a、33b具有两个端部边缘。第一肋33a具有两个端部边缘35、37,第二肋33b具有两个端部边缘39、41。
在该例子中,第一肋33a的两个端部边缘35、37关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大体相对地设置。
参考图6和7,第一肋33a的第一端部边缘35与孔31在同侧,第二端部边缘37与第二流体通道27b在同侧。
此外,肋33a、33b的至少一个——在所述例子中为第一肋33a——特征是与端部边缘35、37对齐的至少一个调整区域Z、Z1、Z2(见图6至8)。调整区域Z、Z1、Z2对着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0°至25°量级的角α、α1、α2。当调整区域Z、Z1、Z2对着0°的角时,肋33a的端部边缘35、37沿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对准,且没有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材料添加。
根据一个实施例,肋33a的一端部边缘35、37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大体对准,且另一边缘35、37通过对着角α的调整区域Z延伸。
相应地,至少一个端部边缘包括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延伸的材料,以形成对着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角α的圆弧。
至少一个端部边缘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该延伸使得可以调整分配到第二流体通道27b以及因此到第一流体通道27a的流体的量,以便管理流体在第一和第二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的流速。
作为例子,第一肋33a的一端部边缘可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对齐,另一端部边缘可包括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角距离α上延伸的材料。
在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肋33a的第二端部边缘37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对齐,第一端部边缘35包括与第一端部边缘35对齐的调整区域Z,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延伸以形成对着非零角α的圆弧。参考图6,因此,存在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沿相对于流体分配器的图6视图顺时针方向的材料添加。
当涉及与第二流体通道27b相关联的肋33b时,一个端部边缘39可与流体流的方向对齐,且另一端部边缘41可相对于流体流的方向偏置。
在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肋33a的第一端部边缘35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对齐,第二端部边缘37包括与第二端部边缘37对齐的调整区域Z,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延伸以形成对着非零角α的圆弧。
相对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在该第二实施例中,材料已经在第一端部边缘35处沿相对于图7视图的逆时针方向去除,材料已经在第二端部边缘37处沿逆时针方向添加。
参考图8,根据第三实施例,第一肋33a的两个端部边缘35、37通过对着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角α1、α2的相应调整区域Z1、Z2延伸。取决于应用,角α1、α2可以大致相等或不同。
在该例子中,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材料在第一端部边缘35处沿顺时针方向添加,材料在第二端部边缘37处沿逆时针方向添加。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相对于图8视图被限定。
作为例子,肋33a具有与第一端部边缘35对齐的第一调整区域Z1,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4°至5°量级的角α1上延伸,以及具有与第二端部边缘37对齐的第二调整区域Z2,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22°至23°量级的角α’2上延伸。
相应地,与第一肋33a的第一端部边缘35对齐的第一调整区域Z1包括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1mm量级的侧向距离上延伸的材料,与第二端部边缘37对齐的第二调整区域Z2包括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5mm量级的侧向距离上延伸的材料。
通过这种类型的设计,可以获得两个流体通道27a、27b之间的流体的大致均匀的分布,其具有相似的流体流速,在每个流体通道27a、27b中为50%的量级。
根据这三个实施例,与其中一个端部边缘对齐的其中一个调整区域Z、Z1、Z2比另一端部边缘距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距离大。
通过在延伸肋33a的端部边缘35、37的调整区域Z、Z1、Z2上操作(特别地通过使调整区域Z、Z1、Z2对着的角α、α1、α2适应),第二流体通道27b中的流体流速可被调整,且因而第一流体通道27a中的流体流速可也被调整。
根据没有示出的实施例,第一流体通道27a中的流体流速大于第二流体通道27b的流体流速,其中α1=0且α2=40°。
根据没有示出的另一实施例,第二流体通道27b中的流体流速大于第一流体通道27a的流体流速,其中α1=45°且α2=6°(或α2=0)。
根据没有示出的进一步实施例,选择包含0至45°的角度值。
流体分配器21可还包括与肋33a、33b连续的至少一个壁43、45。
根据所示例子,存在第一壁43,其大体平行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
例如,第一壁43在与第一加热模块3a相关联的第一流体通道27a的周边处从第一肋33b朝向第二流体通道27b延伸。
可存在第二壁45,其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明显倾斜。第二壁45可从第二流体通道27b延伸到第一流体通道27a。
因此,流体从流体入口腔室9的流体入口管道19流动,然后相对于流体流动方向在引导回路上游进入流体分配器21,以使流体并行地分配到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中,且在流体出口腔室10中然后经由出口管道20出现。
根据肋33a、33b的端部边缘35、37、39、41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几何位置,如上所述的肋33a、33b通过调整流体流速而有助于至两个流体通道27a、27b的均匀分布,其中,流体(特别是液体)在流体分配器21中流动。
至少第一肋33a有利地被成形用于流体的以两个流体通道27a、27b中以及因此在相关联的加热模块3a、3b的引导回路中的相似或甚至相同流体流速的分配。在两个引导回路中的相似流体流速使得可以在两个加热模块3a、3b之间保持操作温度大体相同;特别地,需要小于3℃的温度差。
此外,在入口腔室中的流体分配器的流体通道的周边处的肋的弯曲形状使得可以产生要分配到引导回路中的流体的涡旋运动。
由于到达加热模块3a、3b内的引导回路中之前产生的流体涡旋,流体遵循大体螺旋的路径而没有要求螺旋沟槽或其他器件在芯部11的外表面上的存在。实际上,流体不断地喷射到柱形封壳13的内表面上。在引导回路上游侧上产生的涡旋运动沿加热模块3a、3b的芯部11继续。

Claims (13)

1.一种流体分配器,用于对机动车辆的流体进行热调节的热调节装置(1),所述热调节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热模块(3a)和第二热模块(3b),所述热模块(3a、3b)具有各自的大体柱形的总体形状且包括各自的流体引导回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分配器(21)沿纵向轴线(B)延伸,且包括:
-流体入口孔(31),
-大体圆形的第一流体通道(27a),其适于布置为与第一热模块(3a)的流体引导回路流体连通,
-大体圆形的第二流体通道(27b),其适于布置为与第二热模块(3b)的流体引导回路流体连通,使得所述流体入口孔(31)、第一流体通道(27a)和第二流体通道(27b)沿纵向轴线(B)对准,和
-至少一个肋(33a、33b),布置在相关联的流体通道(27a、27b)的周边处,所述肋(33a、33b):
·具有由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界定的半圆形形状且具有两个端部边缘(35、37;39、41),和
·具有与端部边缘(35、37)对齐的至少一个调整区域(Z、Z1、Z2),所述调整区域对着相对于所述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包含0°至45°的角(α、α1、α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与端部边缘(35、37)对齐的所述至少一个调整区域(Z、Z1、Z2)对着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包含0°至25°的角(α、α1、α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流体入口孔(31)与靠近第二流体通道(27b)相比更靠近第一流体通道(27a),且其中,肋(33a)在最靠近流体入口孔(31)的第一流体通道(27a)的周边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流体分配器(21)包括在第一流体通道(27a)的周边处的第一肋(33a),和在第二流体通道(27b)的周边处的第二肋(33b),所述第一肋(33a)与所述第二肋(33b)分开。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肋(33a)的一端部边缘(35、37)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大体对准,且另一端部边缘(35、37)通过对着一角(α)的调整区域(Z)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肋(33a)具有与两个端部边缘(35、37)中的每个对齐的相应调整区域(Z1、Z2),所述调整区域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相对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的角(α1、α2)上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至少一个肋(33a)具有:
-与肋(33a)的第一端部边缘(35)对齐的第一调整区域(Z1),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4°至5°量级的角(α1)上延伸,且
-与肋(33a)的第二端部边缘(37)对齐的第二调整区域(Z2),其从流体分配器(21)的纵向轴线(B)在22°至23°量级的角(α2)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分配器,其中,所述第二流体通道(27b)具有敞开的圆周且相关联的肋(33b)具有大体圆弧形形状。
9.一种用于对机动车辆的流体进行热调节的热调节装置(1),包括:
-至少第一热模块(3a)和第二热模块(3b),所述热模块(3a、3b)包括各自的流体引导回路,
-至少一个流体腔室(9),其与所述热模块(3a、3b)的流体引导回路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腔室(9)包括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分配器(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流体腔室(9)是流体入口腔室(9)。
11.如前述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调节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分配器(21)安装在流体腔室(9)上,或与流体腔室(9)制造为单件。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乘客舱的加热回路中。
13.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9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热调节装置(1)。
CN201480075252.9A 2013-12-10 2014-12-09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Active CN105980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362328 2013-12-10
FR1362328A FR3014550B1 (fr) 2013-12-10 2013-12-10 Repartiteur de fluide,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flui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correspondants
PCT/EP2014/077013 WO2015086579A1 (fr) 2013-12-10 2014-12-09 Repartiteur de fluide,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flui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correspondan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0789A CN105980789A (zh) 2016-09-28
CN105980789B true CN105980789B (zh) 2019-06-25

Family

ID=50424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5252.9A Active CN105980789B (zh) 2013-12-10 2014-12-09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080524B1 (zh)
JP (1) JP6363198B2 (zh)
CN (1) CN105980789B (zh)
FR (1) FR3014550B1 (zh)
WO (1) WO2015086579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204U (zh) * 1988-07-10 1989-05-10 赵天鹿 洗浴热水器
US6951244B1 (en) * 1996-12-23 2005-10-04 Valeo Climatisation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an inlet or outlet supply insert
CN203132145U (zh) * 2012-12-07 2013-08-14 李健 液体、流体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2317A (ja) * 1986-12-26 1988-07-05 Nippon 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59712234D1 (de) * 1997-08-29 2005-04-21 David & Baader Dbk Spezfab Durchlauferhitzer
CN101400959B (zh) * 2006-03-16 2010-09-29 贝洱两合公司 用于汽车的热交换器
JP2012141096A (ja) * 2010-12-28 2012-07-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温水ヒータの製造方法、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温水ヒータ
FR2979692B1 (fr) * 2011-09-06 2018-06-15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associe
FR2987314B1 (fr) * 2012-02-29 2014-03-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de flui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associe
FR2989034B1 (fr) * 2012-04-06 2014-03-28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de fluid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di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7204U (zh) * 1988-07-10 1989-05-10 赵天鹿 洗浴热水器
US6951244B1 (en) * 1996-12-23 2005-10-04 Valeo Climatisation Heat exchanger comprising an inlet or outlet supply insert
CN203132145U (zh) * 2012-12-07 2013-08-14 李健 液体、流体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80524B1 (fr) 2020-08-12
JP6363198B2 (ja) 2018-07-25
JP2016539851A (ja) 2016-12-22
FR3014550B1 (fr) 2015-12-18
FR3014550A1 (fr) 2015-06-12
WO2015086579A1 (fr) 2015-06-18
EP3080524A1 (fr) 2016-10-19
CN105980789A (zh)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4839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加热装置和相关联的空调和/或加热单元
CN104797889B (zh) 用于热调节机动车流体的装置和相应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JP6038923B2 (ja) 自動車用の電気加熱装置、及びこれに関連する空調及び/又は加熱ユニット
EP3319399A1 (en) Fluid heating device
CN105745103B (zh) 具有共同的冷却流的混合动力模块和功率电子器件模块
CN104272054A (zh) 用于车辆的加热装置和操作所述加热装置的方法
CN108688492A (zh) 带有涡流管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4302984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加热装置以及相关的加热、通风和/或空调设备
CN105377597A (zh) 用于均匀化空气流的格栅和相应的加热器设备
CN103165956A (zh) 用于电化学电源的温控系统
WO2014013684A1 (ja) 加熱装置及び加熱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0300672A (zh) 热介质加热装置以及车用空调装置
CN105980789B (zh) 流体分配器、用于热调节用于机动车辆的流体的装置和相应的供暖和/或空调设备
CN107750414A (zh) 电机
CN116194661A (zh) 部件壳体单元和包括部件壳体单元的车辆热管理系统
KR101832636B1 (ko) 자동차용 전기 열적 유체 조절 장치와 대응 난방 및/또는 공조 설비
CN109309267A (zh) 电池组件和动力电池
US20200254844A1 (en) Separator for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0431924B (zh) 用于容纳电子元件的套管
CN104093582B (zh) 机动车辆加热和/或空气调节装置
US20200389074A1 (en) Air pulser for motor vehicle
KR20200057857A (ko) 차량용 냉각 장치
JP6471080B2 (ja) 流体加熱装置
CN103770601B (zh) 充油加热器芯
CN109921544A (zh) 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