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61118A -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61118A
CN105961118A CN201610346737.8A CN201610346737A CN105961118A CN 105961118 A CN105961118 A CN 105961118A CN 201610346737 A CN201610346737 A CN 201610346737A CN 105961118 A CN105961118 A CN 105961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ss
district
seed
oil tea
alfalf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67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61118B (zh
Inventor
谢庭生
魏晓
王芳
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4673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61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6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1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6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61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油茶主产区选东南向直线型坡面新垦油茶地,划建草带区、树冠区、林间区;(2)建草带区,选百喜草为建草带用牧草;树冠区,选白三叶草为生草覆盖用牧草;林间区,选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供饲用牧草;(3)紫花苜蓿草种子进行照射处理;(4)牧草种子播前处理;(5)在建草带区用百喜草建草带;(6)在树冠区种白三叶草,生草覆盖;(7)在林间区种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及时刈割供饲;(8)草层高13‑17cm时,轮流散养鸡、鸭或鹅。本发明能短期内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积累资金,投入油茶地培肥,以充分利用油茶林地,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当地经济。

Description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地间种牧草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山茶属,又名茶子树、油茶树、山柚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对其栽培和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庄瑞林,2008);茶油具有优越的脂肪酸构成、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良好保健功能,是优质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化妆品原料,素有“东方橄榄油”等美誉,已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且和油棕、油橄榄、椰子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油茶产业发展已提升到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高度,油茶林面积增加很快,就以广东梅州为例(何辉光,2015),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种植,种植面积从2004年1.13×104hm2(17×104亩)发展到2014年的5.07×104hm2(76×104亩),10年增加4.47倍,年产茶油5×104t,总产值达4×108元。目前,我国油茶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均居木本食用油料植物首位,全国种植面积超过330×104hm2,年产茶籽80×104t,产茶油20×104t以上(张冬明,2015)。
然而,由于不少油茶树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树龄老化,加上长期疏于管理,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投资准备(中耕除草、施肥、修剪、培土等),致使油茶林林相混乱,稀密不匀,杂草灌木丛生,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因而树势衰退,大小年明显;同时水土流失严重,林地土壤被雨水冲刷造成石头裸露,土层变浅,林地保肥保水能力差,影响根系发育和春梢生长,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另外,新建油茶园多以全垦整地、成片纯林方式栽培,害虫肆意猖獗(李密,2013),导致油茶产量极低。现以10年生油茶林为例,有的年产油量不足150kg/hm2,甚至有的林分中有相当大的面积是产油量仅30-45kg/hm2的(谢慧瑛,2014),造成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油茶地的培肥、油茶林的改造,对于高效利用油茶地和改善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进行油茶地的培肥、油茶林的改造,谢慧瑛对江西省的油茶林产量低下的原因诊断如下:对油茶的生产没有进行严格管理、油茶种的质量不高、油茶林的种植密度过大、油茶林整体的高龄化等;相对的技术改进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密植、对油茶树的种子严格把关、防治病虫害、对油茶林进行合理的修剪等。各地对油茶地的培肥都有很多很好的措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但归纳起来,这些措施均是围绕改善油茶生长的环境而设置,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油茶产量就要改善油茶生长的环境,要改善环境的诸多因素,必须实施有关技术措施,而实施这些措施,项项要钱要物,即短期投入较多,林农有顾虑,因而,油茶地的培肥进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既适合油茶地间种牧草,又适合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从另外的途径主攻油茶单产(就是说,碉堡正面攻不下,采取迂回战术,将碉堡攻下),即在油茶地间种牧草,牧草刈割供饲、养禽,短期内创造好的经济效益,积累资金,投入油茶地培肥,以充分利用油茶林地,发展特色农业,振兴当地经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油茶主产区选东南向直线型坡面新垦油茶地,划建草带区、树冠区、林间区;
(2)建草带区,选百喜草为建草带用牧草;树冠区,选白三叶草为生草覆盖用牧草;林间区,选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供饲用牧草;
(3)紫花苜蓿草种子进行照射处理;
(4)牧草种子播前处理;
(5)在建草带区用百喜草建草带;
(6)在树冠区种白三叶草,生草覆盖;
(7)在林间区种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及时刈割供饲;
(8)草层高13-17cm(优选14-16cm,更优选15cm)时,轮流散养鸡、鸭或鹅。
步骤(1)中,选东南向直线型坡面新垦油茶地,是因为东南向温光资源对油茶生长有利,直线型坡面较规则,好布置试验,新垦油茶地地面干净,一开始就可实施本发明,节省了除杂、整地等前期投入。
进一步,步骤(1)中,划建草带区是指从坡脚至坡顶间隔3-5m划一条等高线;树冠区是指树冠滴水线以内土面;其它坡面为林间区。
步骤(2)中,选百喜草为建草带用牧草,是因为百喜草适种性广,抗逆性强,生长迅速,据观察,春季在贫瘠的边坡用百喜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perenne)或百喜草+高羊茅+紫花苜蓿(Medicago ssiva)混播建植护坡植被时,百喜草在第二年即成为草丛中的优势种,覆盖度达60%以上,三年后基本上演化成百喜草单优群落,能与之竞争的仅在部分地段见到本地植物白茅(Imperra cylindrica)。其它植物趋于消退,本发明就是利用百喜草快长的特性,快成篱,保持水土快见效。选白三叶草为生草覆盖用牧草,是因为,一方面白三叶草为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牧草,茎匍匐生长,长30-60cm,主根短,侧根发达,不与油茶争夺深土层养分,且有根瘤,可大量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另一方面,白三叶草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荫耐湿,在油茶树下一样生长好,更好地越夏,产草量也高,故成为油茶园生草覆盖的首选草种。选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供饲用牧草,是因为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产量高,草质好,但不耐贮藏,混入一定比例禾本科草,提高其耐贮性。
进一步,步骤(3)中,紫花苜蓿草种子进行照射处理,就是将紫花苜蓿草种子用放射性同位素镤的珈玛射线,强度Gr600距离1.8-2.2m(优选2m),时间1.8-2.2小时(优选2小时)进行照射,激活生物酶,从而打破休眠,使紫花苜蓿生长速度加快,夏秋高温季节不休眠,全年鲜草产量增加1倍。试验表明,这种种子与未照射的种子在同等栽植条件下,产草量翻番。种子照射是本发明的亮点之一。
进一步,步骤(4)中,牧草种子播前处理,分浸种和拌种步骤:各种种子先用42-48℃(优选45℃)的温水浸种,水的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8-1.2倍(优选1倍),浸11-13小时(优选12小时),晾干;兑好钛肥液,1mL钛肥兑水0.8-1.2kg(优选1kg),用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用,1mL钛肥兑水18-22kg(优选20kg),用于禾本科牧草百喜草、高羊茅、双穗雀稗、早熟禾用,溶磷真菌液,1g溶磷真菌兑水240-260mL(优选250mL),通用,豆科牧草种子用当地待种土壤与人粪按质量9-11:1(优选10:1)的比例混合并用稻草沤制的风干淤泥粉加钛肥液和溶磷真菌液调制而成的泥浆拌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用溶磷真菌液+钛肥液调黄泥拌种。
进一步,步骤(5)中,在建草带区用百喜草建草带,即沿所划等高线挖等高带(带幅宽0.3m),将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带幅内。建等高植物带减流、减蚀、减少养分流失,这是本发明的亮点之二。
进一步,步骤(6)中,在树冠区种白三叶草,生草覆盖,就是将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白三叶草种均匀撒播在油茶树冠下,播种量为22.5-30kg/hm2(未处理的种子)。白三叶草为阔叶型植物,匍匐茎节处着地生根,其茎向四周蔓延,当母株死亡或茎被切断时,匍匐茎能够形成独立的株丛,侵占性和竞争能力较强,其叶片水平伸展,能有效覆盖地面,林间成片覆盖后能有效抑制杂草滋生,因此,油茶树冠下种白三叶草,杂草不易侵人,进而减少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节省了锄地除草的人工成本,减少了油茶地培肥过程中的投入,油茶树冠下种白三叶草是本发明亮点之三。
进一步,步骤(7)中,在林间区种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双穗雀稗、早熟禾,及时刈割供饲,就是把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油茶林间,播种量紫花苜蓿为22.5-30kg/hm2,双穗雀稗为22.5-30kg/hm2,早熟禾为30-45kg/hm2;及时刈割用作青饲或制干草。紫花苜蓿称为“牧草之王”,产草量高,据试验,经过照射处理后单播单位面积年产鲜草量可达120t/hm2 (8t/667m2)左右,与双穗雀稗、早熟禾混播,单位面积年产鲜草量平均达180.6t/hm2 (12.04t/667m2)。本发明油茶地林间面积只有2/3(指幼龄油茶园),供饲牧草年产鲜草120.5t/hm2 (8.03t/667m2),按鲜草0.1元/kg算,油茶林间生产的牧草创产值12050元/hm2,扣除成本,创纯利润8950元/hm2 (596.7元/667m2)。油茶地种牧草,巧安排,将部分牧草供饲,这样,肥地、创收两不误,这是本发明的亮点之四。
进一步,步骤(8)中,草层高15cm时轮流散养鸡(或鸭、鹅),一是轮流,即把草地围栏,分批播种牧草,在草层高15cm左右时养鸡(或鸭、鹅),任其采食嫩草,一个区放鸡5-7天,这个轮流的好处主要是家禽接触粪便的机率减少,病少;二是散养,以养肉鸡为例,湘北从4月气温回暖到9、10月气温下降,共有5-6个月时间,每年可养肉鸡2批,1批750-2250只/hm2,全年1500-4500只/hm2 (每年每亩养鸡100-300只)。(每年0.066hm2枸杞、沙棘、梨枣等种植园放养100只鸡,用围栏分区轮牧,放7d换一地块(李瑞琴,2008)。一般林下散养密度300~350只/667m2(即利用野生牧草,不轮牧,仅给鸡一个运动场所的养殖方式),林下种草放牧养殖密度以40~50只/667m2为宜(在林下种植优质牧草,采用划块分区轮牧,保持草地长期利用的养殖方式)(顾永芬,2008)。按每只鸡获纯利10元计,全年养鸡纯收入1.5×104-4.5×104元/hm2,平均3.0×104元/hm2 (2000元/667m2)。油茶地种牧草肥地,又一巧安排,利用草地养家禽,肥地、创收两不误,这是本发明亮点之五。
进一步改进的优化方案:
百喜草在湖南、江西等地,11月下旬明霜后部分老茎及叶趋于枯死,以匍匐茎越冬,春季气温回升即可返青(3月下旬),利用百喜草越冬期对枯草实施修剪,一能促进百喜草春季返青(据观察,在相同气候条件下,清除枯草处理能使返青期较不处理提早7~l0d),二是控制百喜草横向生长,避免同油茶树争夺水分和养分。
本发明选择东南向直线型坡面新建油茶园,并将油茶地人为划分为3部分(草带区、树冠区、林间区),采取适区适种,即依据各区功能需要(成带、生草覆盖、供饲)种植对口的牧草品种(苜蓿种子要进行照射处理,播种前浸种拌种);适时刈割供饲,每年4-10月轮流散养鸡(或鸭、鹅),使油茶地前期(种油茶前3年)创造了可观的收入(供饲、养鸡年纯收入达2.3-5.3×104元/hm2 (1500-3500元/667m2),改变了油茶地前期只有投入的局面,有利油茶地改造的进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选地
(1)坡向的选择。东、南坡向气候冬暖夏凉,一天中,上午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水分足,各要素峰值的出现与油茶生长同步,对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叶片光合作用强,植株生长健壮,冠幅大,春梢多,花多果多,落果裂果少,成果率高,产量高,因此,东、南坡向是种植油茶的最佳立地条件。
(2)坡型的选择。油茶地坡面型态不外乎以下5种:直线型、凹型、凸型、台阶型、混合型等,除直线型坡面较规则外,其它坡型坡面都不规则,不利试验的布设,故选直线型坡面。
(3)类型的选择。新垦油茶地园内干净,一开始就可以实施本发明,且能人为将油茶地分成3个部分。如果是老油茶地,一是园内杂草丛生,杂灌木,甚至乔木侵入形成郁闭度较高的复层林,实施本发明首先要垦殖清园,花费较多人工、物质,而且油茶林冠幅较大,郁闭度可高达70-80%,再人为划分树冠区和林间区已没有多大意义,没有树冠区和林间区之分,就很难实施本发明。
(4)划区。划建草带区、树冠区、林间区。划建草带区是指从坡脚至坡顶间隔3-5m划一条等高线;树冠区是指树冠滴水线以内土面;其它坡面为林间区。
2.选牧草品种
(1)选百喜草为建草带草种。百喜草具有典型C4植物的特征,其叶片维管束鞘外紧接着一层环状的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型”结构,这种结构利于CO2的重复利用,与同样为C4植物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相比,百喜草植物体内的保护、通气、机械组织和泡状细胞更发达,光合效率更高,据Okubo T等报道,百喜草草地生长季能固定全部太阳辐射的1.36%作为净生产,而鸭茅一意大利黑麦草草地仅能固定0.74%的太阳辐射;百喜草的根系发达,根量多,根粗壮,长于其紧密的节间,主株的须根人土深度可达250cm,其根量是类地毯草(Axonopus affnis)的5.72倍,吸收养分多,固土能力强;百喜草具有粗壮、多节的木质化匍匐茎,茎长约20~30cm,节间短,每个植株每年可分生10-20条紧贴地面行走的大匍匐茎,生长快,成篱快;百喜草在中午的相对导电率和脯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几种禾草,这种特点有利于其应对高温干旱胁迫,能安全渡过亚热带地区规律性伏秋干旱,持绿期长;因此,用百喜草建带比效益最差的意大利黑麦草建带同期(播后3个月)草被鲜重高182.3g/m2,高78.7%,年减流率高27.4%,年减沙率高35.7%,0-20cm土层碱解氮含量高55.1%(表1)。
* 径流量、侵蚀量、碱解氮均为建带后第1-3年测定值均值。
(2)选白三叶草为生草覆盖用草种。白三叶草是多年生优良的豆科牧草,又名白车轴草,常见的野生品种有白三叶草、红三叶草、草莓三叶草和野火球。白三叶草种质的主要特性为生态适宜性强、再生能力强、种植成本低、营养价值高及较强的抗寒性、耐旱性、耐践踏、耐荫性等。本发明主要利用2个种质特性,一是根瘤固氮,种植成本低;二是耐荫性,据试验,在荫蔽度为60%的条件下,仍能获得荫蔽度为零条件下产量的1/4,达1.72kg/㎡,而同是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小冠花产草量为零。
(3)选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刈割供饲用草种。紫花苜蓿产量高,用未经照射处理的种子播种,公顷产干草14t左右,如果用经照射处理的种子播种,产量番翻;但紫花苜蓿中糖含量很低,因而青贮比其它牧草更加困难,要青贮,一种方法是将其晾到干物质量为30%时再青贮(青贮前如果干物质量高于上述值时,紫花苜蓿的叶子就会脱落,将造成损失),青贮前要晾干,费时费事;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青贮紫花苜蓿中加一定量禾本科牧草,据试验,无论是青贮前临时掺入,还是和禾本科牧草混播,禾本科牧草用量以1/3左右为宜。
3.照射
用放射性元素镤的珈玛射线,强度Gr600距离2m,时间2小时,进行照射,用经照射处理的种子播种(以紫花苜蓿为例),其出苗期提前1-3天,消除休眠期,促进生长,达最适刈割期草层自然高度高4.63-8.21cm,年鲜草产量高31.7%-83.8%(表2)。
* 试验2008年播种,播种第1年产草量低,未参与比较。
4.浸种、拌种
(1)浸种、拌种方法。各种种子先用45℃的温水浸种,水的用量为种子质量的1倍,浸12小时,晾干;兑好钛肥液,1mL钛肥兑水1kg,用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白三叶用,1mL钛肥兑水20kg,用于禾本科牧草百喜草、高羊茅、双穗雀稗、早熟禾,溶磷真菌液,1g溶磷真菌兑水250mL,通用,豆科牧草种子用当地待种土壤与人粪按质量10:1的比例混合并用稻草沤制的风干淤泥粉加钛肥液和溶磷真菌液调制而成的泥浆拌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用溶磷真菌液+钛肥液调黄泥拌种。
(2)浸种的效应。经温水浸种处理的紫花苜蓿种子比未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提高13.7%,出苗期提早2-3天。
(3)拌溶磷真菌效应。2010年,在宁乡县枫木桥乡进行了种子拌溶磷真菌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溶磷真菌液(1g溶磷真菌加水250ml)调红黄泥拌种(处理1)、250ml水调红黄泥拌种(处理2)、白籽(处理3),均是小区试验,小区面积10x3.3m=33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区四周设1.2m宽保护行。结果,紫花苜蓿1个生长周期后(2011年),不同处理溶解土壤难溶性磷的效应,处理1(溶磷真菌拌种)耕作层混合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为6.9mg/kg、处理2(黄泥拌种)为6.4mg/kg、处理3(白籽)为6.3mg/kg、分别较试验前耕作层混合样土壤中有效磷含量6.3mg/kg,增加0.6mg/kg、0.1mg/kg、0mg/kg,提高9.5%、1.6%、0%,处理1与试验前之间差异显著,处理2、3与试验前之间差异不显著。
(4)拌水果型钛肥液效应。钛是植物体的有益元素,它能促进植物体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运转,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农作物根系发育,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2010年,在宁乡县枫木桥乡进行了种子拌水果型钛肥液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钛肥液(1ml兑水1kg)调红黄泥拌种(处理1)、1kg水调红黄泥拌种(处理2)、白籽(处理3),均是小区试验,小区面积10x3.3m=33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区四周设1.2m宽保护行。结果,紫花苜蓿1个生长周期后(2011年),每平方米地上部鲜草量、0-30cm土层根量,处理1比处理2分别提高16.9%、21.8%,比处理3提高17.8%、22.6%,差异均显著。
5.建带
建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水土。本发明2010年建带,经过2011年,到2012年基本已成篱,保持水土的效应显现。选取2012年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雨型的次降雨共3次,建带+植草、植草、清耕小区次降雨减流减沙效应总体趋势是建带+植草小区>植草小区,且2处理明显优于清耕小区,建带+植草小区比清耕小区减流76.5%-84.7%,减沙84.7%-90.3%(表3)。
6.覆盖
树冠下播种白三叶草的主要目的是肥地,利用其耐荫性较强的特性,在树冠遮荫条件下仍有较高产草量覆盖土表,一是防蚀,二是腐解肥地,据2010、2011、2012年试验,年荫蔽度分别为20.8%、43.7%、63.9%,年鲜草产量每平方米分别为8.79kg、6.74kg、3.12kg,是荫蔽度为零条件下的92.5%、67.3%、35.4%;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前1年提高23.8%、13.9%、7.4%,年际间提高幅度均达显著水平。
7.供饲
紫花苜蓿高产、质优。根据统计,每公顷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为14.7t干物质量。据资料报道,每亩苜蓿的生物产量可达1000kg以上,是同等条件下种植高粱、玉米等生物产量的1.6倍以上(尚世平,2015),经照射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产草量更高。每千克青贮紫花苜蓿干物质的典型分析结果是:干物质量29%,赖氨酸含量为1.06%~1.38%,比玉米高4~5倍。本发明就是利用紫花苜蓿的高产、质优的特性,将其种在林间,及时刈割供饲,创造一定经济效益,扩大再生产。据试验,2010年2月整地移栽油茶后播种经波照处理的紫花苜蓿+双穗雀稗+早熟禾,2010、2011、2012年产干草量分别为14.2t/hm2、18.7t/hm2、14.5t/hm2,按0.8元/kg算,创产值1.1-1.5×104元/hm2,扣除投入,纯利润0.6-1.0×104元/hm2
8.养鸡
(1)种草散养鸡的好处。人工种草散养肉鸡的饲养方式有很多优点(陶宇航,2006):一是可减少饲料投入,一般情况下,在人工草地上散养补饲所需的精料只有舍饲的60%~70%;二是散养鸡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促进了维生素D的转化,鸡活动多,营养全,体质好,可减少疾病的发生;三是可利用无污染的饲养环境,生产好食品;四是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五是前期投资少,因散养鸡对鸡舍和饲喂工具要求低。
(2)散养鸡的注意事项。育雏结束,已进行完所有免疫接种并可脱温的小鸡可转入散养。散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防兽害;防盗;防毒;天气不好不散养;放牧补饲可在早、中、晚分3次进行,早、中各补饲日粮的20%~25%,天黑前2h补饲完剩余的饲料:放牧密度以每公顷 750-2250只为宜;散养舍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l5只为宜;鸡舍周围要挖排水沟,最好在舍内安放栖架;充分利用补偿生长,出栏前1个月补饲全价配合饲料,并尽量多补,全进全出;实行分区轮牧,具体做法,将牧地用网围成轮牧小区,每个小区放牧5~7d。
(3)散养鸡的效益分析。油茶地间种牧草养鸡这种生产模式,即能挖掘林地种草的生态潜能,又能节约养鸡生产的投人,从而提高油茶地生物培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油茶地种草的优良自然环境与现代化养鸡技术的科学结合是生产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的基础,产量高,质量好;同时可充分发挥劳动力作用,提高产出率和劳动效率,也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新出路。
9.效益
2010年,在湘北宁乡县枫木桥乡进行了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养家禽的方法试验,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变化。
(1)试验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养家禽(简称草饲,处理1)、油茶地间种牧草刈割平铺地面(简称草肥,处理2)、油茶地封禁(简称封禁,Ck);小区面积20x10m=200m2,不设重复;2010年2月播牧草,2012年9月翻埋(连种牧草3年),2013年4月中旬整地种作物前取0-30cm、30-60cm、60-90cm等3层次土样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2)试验结果。由表4可知,草饲(处理1)和草肥(处理2)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封禁(Ck)高。处理1,0~30、30~60和60~90cm深度土层有机质含量比Ck分别提高31.3%、14.3%、11.9%;处理2,0~30、30~60和60~90cm深度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比Ck分别提高50.5%、18.1%、13.1%。这说明,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养家禽生物培肥中,无论是部分牧草还地(草饲),还是全部牧草还地(草肥),由于有机物覆盖后,枯叶、枯根等残体在土壤中降解、转化,形成土壤腐殖质,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加,增加幅度,草肥>草饲;另外,不同土层之间比较,有机增加幅度,0-30cm、30-60和60-90cm分别为40.9%、16.2%、12.5%,这说明覆盖物腐解后主要影响30cm土层,也间接证明,深层次有机质来源主要是根系。
* 30-60、60-90cm土层土样制样时检去许多根。

Claims (7)

1.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油茶主产区选东南向直线型坡面新垦油茶地,划建草带区、树冠区、林间区;
(2)建草带区,选百喜草为建草带用牧草;树冠区,选白三叶草为生草覆盖用牧草;林间区,选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为供饲用牧草;
(3)紫花苜蓿草种子进行照射处理;
(4)牧草种子播前处理;
(5)在建草带区用百喜草建草带;
(6)在树冠区种白三叶草,生草覆盖;
(7)在林间区种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及时刈割供饲;
(8)草层高13-17cm时,轮流散养鸡、鸭或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划建草带区是指从坡脚至坡顶间隔3-5m划一条等高线;树冠区是指树冠滴水线以内土面;其它坡面为林间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紫花苜蓿草种子进行照射处理,就是将紫花苜蓿草种子用放射性元素镤的珈玛射线,强度Gr600距离1.8-2.2m,时间1.8-2.2小时进行照射,激活生物酶,从而打破休眠,使紫花苜蓿生长速度加快,夏秋高温季节不休眠,全年鲜草产量增加1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牧草种子播前处理,分浸种和拌种步骤:各种种子先用42-48℃的温水浸种,水的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8-1.2倍,浸11-13小时,晾干;兑好钛肥液,1mL钛肥兑水0.8-1.2kg,用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白三叶,1mL钛肥兑水18-22kg,用于禾本科牧草百喜草、高羊茅、双穗雀稗、早熟禾,溶磷真菌液,1g溶磷真菌兑水240-260mL,通用,豆科牧草种子用当地待种土壤与人粪按质量9-11:1的比例混合并用稻草沤制的风干淤泥粉加钛肥液和溶磷真菌液调制而成的泥浆拌种,禾本科牧草种子用溶磷真菌液+钛肥液调黄泥拌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建草带区用百喜草建草带,即沿所划等高线挖等高带,将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带幅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在树冠区种白三叶草,生草覆盖,就是将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白三叶草种均匀撒播在油茶树冠下,播种量为22.5-30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在林间区种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双穗雀稗、早熟禾,及时刈割供饲,就是把经过播种前处理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油茶林间,播种量紫花苜蓿为22.5-30kg/hm2,双穗雀稗为22.5-30kg/hm2,早熟禾为30-45kg/hm2;及时刈割用作青饲或制干草。
CN201610346737.8A 2016-05-24 2016-05-24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Active CN105961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6737.8A CN105961118B (zh) 2016-05-24 2016-05-24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6737.8A CN105961118B (zh) 2016-05-24 2016-05-24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1118A true CN105961118A (zh) 2016-09-28
CN105961118B CN105961118B (zh) 2020-04-07

Family

ID=56955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6737.8A Active CN105961118B (zh) 2016-05-24 2016-05-24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61118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347A (zh) * 2016-12-20 2017-05-10 柳江县素情家禽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养鸡方法
CN10661369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亿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油茶果产量的套种方法
CN107173322A (zh) * 2017-06-26 2017-09-19 镇江西古山生态农业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园养鹅的混养方法
CN107182680A (zh) * 2017-06-26 2017-09-22 镇江西古山生态农业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园家禽混养方法
CN107318296A (zh) * 2017-08-28 2017-11-07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油茶新造林土壤保水保肥方法
CN107371995A (zh) * 2017-09-22 2017-11-24 湖北楚孝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茶鹅混合种养方法
CN107810788A (zh) * 2017-10-18 2018-03-20 柳州创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园中套种白三叶并养殖土鸡的方法
CN108668734A (zh) * 2018-04-11 2018-10-19 霍山县庆中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园养鸡的增质增效方法
CN108684534A (zh) * 2018-04-28 2018-10-23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养羊运动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42529A (zh) * 2018-10-10 2018-12-21 徽县绿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坡地林草套种区养殖乌鸡的方法
CN109874743A (zh) * 2019-03-22 2019-06-14 尚永林 一种无淋巴病家禽的养殖方法
CN113854029A (zh) * 2021-10-19 2021-12-3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生态高值丘岗茶园的构建方法
CN115443844A (zh) * 2022-08-02 2022-12-09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63613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Seed bag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094812A (zh) * 2013-04-10 2014-10-15 郑君善 一种立体循环止漠方法
CN105075652A (zh) * 2015-09-30 2015-11-25 谢庭生 红壤丘岗区新垦油茶幼林林地快速培肥的方法
CN105103701A (zh) * 2015-09-25 2015-12-02 谢庭生 南方稻棉轮种田套种紫花苜蓿培肥地力的方法
CN105123248A (zh) * 2015-09-28 2015-12-09 谢庭生 红壤坡耕地建复合草带截留土壤养分的方法
CN105284228A (zh) * 2015-09-28 2016-02-03 谢庭生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63613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Seed bag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094812A (zh) * 2013-04-10 2014-10-15 郑君善 一种立体循环止漠方法
CN105103701A (zh) * 2015-09-25 2015-12-02 谢庭生 南方稻棉轮种田套种紫花苜蓿培肥地力的方法
CN105123248A (zh) * 2015-09-28 2015-12-09 谢庭生 红壤坡耕地建复合草带截留土壤养分的方法
CN105284228A (zh) * 2015-09-28 2016-02-03 谢庭生 红壤岗丘区幼龄油茶林间种药材坡地间隔深松中耕的方法
CN105075652A (zh) * 2015-09-30 2015-11-25 谢庭生 红壤丘岗区新垦油茶幼林林地快速培肥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之胜等: "《无公害桃安全生产手册》", 31 January 2008, 中国农业出版社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14347A (zh) * 2016-12-20 2017-05-10 柳江县素情家禽专业合作社 一种生态养鸡方法
CN106613692A (zh) * 2016-12-27 2017-05-10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亿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油茶果产量的套种方法
CN107173322A (zh) * 2017-06-26 2017-09-19 镇江西古山生态农业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园养鹅的混养方法
CN107182680A (zh) * 2017-06-26 2017-09-22 镇江西古山生态农业养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茶园家禽混养方法
CN107318296A (zh) * 2017-08-28 2017-11-07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油茶新造林土壤保水保肥方法
CN107371995A (zh) * 2017-09-22 2017-11-24 湖北楚孝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茶鹅混合种养方法
CN107810788A (zh) * 2017-10-18 2018-03-20 柳州创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桑园中套种白三叶并养殖土鸡的方法
CN108668734A (zh) * 2018-04-11 2018-10-19 霍山县庆中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园养鸡的增质增效方法
CN108684534A (zh) * 2018-04-28 2018-10-23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养羊运动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84534B (zh) * 2018-04-28 2024-05-14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喀斯特地区养羊运动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042529A (zh) * 2018-10-10 2018-12-21 徽县绿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坡地林草套种区养殖乌鸡的方法
CN109874743A (zh) * 2019-03-22 2019-06-14 尚永林 一种无淋巴病家禽的养殖方法
CN109874743B (zh) * 2019-03-22 2021-10-22 尚永林 一种无淋巴病家禽的养殖方法
CN113854029A (zh) * 2021-10-19 2021-12-3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生态高值丘岗茶园的构建方法
CN115443844A (zh) * 2022-08-02 2022-12-09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
CN115443844B (zh) * 2022-08-02 2023-12-22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宜油茶机械化栽培的非耕作区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61118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61118A (zh)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CN105340514B (zh) 一种旱藕增产提高淀粉含量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2742442A (zh) 野生半夏培育方法
CN105359784A (zh) 一种红薯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1536656A (zh) 文冠果种子育苗及规范种植管护方法
CN106416888A (zh) 一种有机茶间作套种的种植方法
CN105594441A (zh) 一种越冬草莓的栽培方法
CN106613616A (zh) 绿茶的种植方法
CN103190260A (zh) 一种白皮松育苗方法
CN104160949B (zh) 一种杂交稻开优18号的选育方法
CN106376322A (zh) 藏红花种球繁殖方法
CN108575579A (zh) 一种生产青贮饲料原料的方法
CN106941995A (zh) 一种黄土丘陵区枣园行间间作饲料油菜的种植方法
CN109479648A (zh) 一种盐碱地有机水稻种植方法
CN104186304B (zh) 一种杂交稻开香优3号的选育方法
CN111226728A (zh)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05453753A (zh) 一种川贝母种子的处理方法及川贝母栽培方法
CN106856965A (zh) 一种芒果园种植禾本科牧草的方法及芒果园生态系统
CN105145045B (zh)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CN112205228B (zh) 一种人工促进山苍子天然更新的栽培方法
CN113039989A (zh) 丘陵山区富硒果园改土控草的智能生态化种植方法
CN111771652A (zh) 一种百合-浙贝母-稻鱼共生药粮循环轮种方法
CN111108996A (zh) 一种无性系茶苗两次压条成高密植茶园的栽培方法
CN110583408A (zh) 一种高产牛大力的种植方法
CN110278819A (zh) 一种茶园增质增产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