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9408B -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9408B
CN105949408B CN201610452585.XA CN201610452585A CN105949408B CN 105949408 B CN105949408 B CN 105949408B CN 201610452585 A CN201610452585 A CN 201610452585A CN 105949408 B CN105949408 B CN 105949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finishing agent
method described
alcohol
atent sol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258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9408A (zh
Inventor
李付国
鞠昌迅
胡爽
张红
邵亮峰
顾永江
刘贤波
张文生
战允庆
何金同
黎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Wanhua Chemical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525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49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9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9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9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9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2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6Treatment of polymer solutions
    • C08F6/10Removal of volatile materials, e.g.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6Treatment of polymer solutions
    • C08F6/12Separation of polymers from solu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在制备得到聚合物多元醇粗产品后还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真空蒸馏脱除聚合物多元醇粗产品中的大部分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2)添加一定量的聚合物整理剂,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3)再添加定量的惰性溶剂混合均匀,将聚合物整理剂和惰性溶剂脱除,得到最终聚合物多元醇产品。通过本方法可以获得低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从而方便了下游输送和应用。

Description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多元醇(POP)是通过将一种或多种乙烯基不饱和单体在聚醚多元醇中、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原位聚合制备的,是聚醚多元醇、接枝聚醚多元醇、乙烯基不饱和单体的自聚物或共聚物等的混合物。聚合物多元醇由于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用于制备高回弹、高荷载性的聚氨酯软质、半硬质泡沫塑料和弹性体等,其能使聚氨酯泡沫的性能得到提高,特别是硬度和负荷承载能力得到提高。近年来随着POP固含量的提高,相应带来产品粘度增高,增加了在输送和下游应用过程中的不便,使其应用受到了一些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技术,美国专利US7179882中公开了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方法,将预制稳定剂和烯属不饱和单体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聚合物控制剂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这种制备方法可以通过将聚合物颗粒稍微粗糙的表面改变为具有相对光滑外表面的颗粒来实现降低产品的粘度的目的。中国专利CN201410494201.1继续对这一技术进行了优化,以二甲苯为连续相制备乙烯基单体共聚物颗粒分散体,以其作为分散剂使用,使聚合物多元醇具有颗粒圆滑、粒径分布较宽等特性。
但是上述工艺是通过控制聚合反应条件来制备低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如果条件控制不当,尤其是在开停车或是工况改变过程中,极易产生高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不能通过后续过程(如脱单处理)中实现聚合物多元醇粘度的降低。烯属不饱和单体经引发剂引发聚合,经过一段时间的老化后,POP反应液内残留一部分未反应的单体及链转移剂,需要进一步进行脱挥处理。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在较低的压力下,高温脱除或是通过氮气或水蒸气进行鼓泡汽提。无论哪种途径均涉及到高温条件,在此条件下,烯属不饱和单体(通常是苯乙烯或是丙烯腈)极易发生聚合,产生部分可溶性聚合物(通过GPC测定,质均分子量约为5000~30000),此部分聚合物严重的增加了聚合物多元醇的粘度和颗粒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表观粘度。中国专利CN00802111.2中提到当聚合物多元醇中该部分可溶性聚合物含量大于一定的值后,会使粘度升高,处理困难,并且会导致由其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硬度降低。
中国专利CN00802111.2又指出,可以通过甲醇稀释、高速离心分离聚合物颗粒后,再通过分散机将聚合物颗粒分散在基础聚醚中,从而实现粘度超高的聚合物多元醇的降粘效果。但是采用此种办法一是能耗高,需要高速离心,并且加入的甲醇量较大,后期分离亦需要能耗;二是一次处理的量较少,难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基于以上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对合成出来的聚合物多元醇粘度高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在脱单工序过程中,预先脱除大部分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后,再先后引入整理剂和惰性溶剂对POP粒子进行圆滑化处理,最后进行精制脱除溶剂操作,经过该操作后,除了可以降低聚合物粘度外,还具有常规脱单操作所不能实现的低单体及低链转移剂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减少了脱单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聚合物,并通过整理过程,得到的聚合物多元醇POP粒子表面圆滑,粘度低,处理前后粘度相差300~1000cp。
为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首先使烯属不饱和单体、聚醚多元醇(通常是聚氧化烯聚醚多元醇)和大分子单体的混合物在自由基引发剂、链转移剂的存在下,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在一个或至少二个串联的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聚合反应制备出聚合物多元醇粗产品(A);其次通过以下处理过程:
1)通过真空蒸馏脱除(A)中的大部分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聚合物多元醇中间品(B);
2)在聚合物多元醇中间品(B)内添加一定量的聚合物整理剂,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料液与一定量的惰性溶剂混合均匀,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得到最终聚合物多元醇产品。
本发明中,以聚合物多元醇产品总重计,聚氧化烯聚醚多元醇用量为20~80wt%;其中所用的聚氧化烯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2000,羟基官能度为2~6,聚氧化烯聚醚多元醇中,环氧乙烷的重量含量优选为2~9.9wt%。
本发明中,所述大分子单体的重量用量为2~10wt%,以聚合物多元醇产品总重计;其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使分子量至少为2500,羟基官能度至少为3的聚醚多元醇与反应型不饱和化合物反应制备的。在大分子单体的制备中所用的反应型不饱和化合物的量为聚醚多元醇摩尔量的0.3~1.5倍,制得的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为3000~12000。
本发明中,所述大分子单体制备中所用到的反应型不饱和化合物是指含有不饱和烯键并且含有可与羟基发生反应的基团的化合物,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含有双键的异氰酸酯,马来酸酐或富马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及其衍生物,2,4-己二烯酸及其衍生物等,优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异丙烯基二甲苄基异氰酸酯和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烯属不饱和单体选自芳香族烯烃,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氯代苯乙烯等,或是不饱和腈类,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或(甲基)丙烯酸酯类,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等。作为一种理想的方案,通常选择用苯乙烯和丙烯腈。两种单体的组成可以按照各自的配方以任意配比进行组合,作为优选方案,单体苯乙烯与单体丙烯腈的质量比例为40/60~80/20。
本发明中,烯属不饱和单体的总重一般为聚合物多元醇产品总重的20~80wt%。
本发明中,自由基引发剂的用量优选范围为聚合物多元醇产品总重的0.5~5wt%,自由基引发剂选自过氧化物、过硫酸盐、偶氮化合物等,优选具有叔丁基结构的过氧化酯、偶氮腈和偶氮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如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和叔丁基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链转移剂的用量优选范围为聚合物多元醇总重量的3~10wt%,选自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己烷、异丙醇、正丁醇、2-丁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硫醇中一种或多种,优选方案选自硫醇和/或异丙醇。
本发明中,聚合反应温度优选范围为90~130℃,更优选范围为100~110℃。聚合时间一般控制在0.5~3h;聚合完成后一般进行一段时间的老化处理,老化温度通常较反应温度高10~20℃,老化时间通常为0.5~3h。
本发明中,步骤1)的操作是常规的脱除聚合物多元醇中的未反应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的操作,通常称为脱单操作,其真空蒸馏处理过程可选自常见的闪蒸、薄膜蒸发、超重力蒸发等脱单单元操作,并不局限于此。作为优选方案,可以选择惰性气体汽提或是水蒸气汽提的方式对未反应的不饱和单体进行脱除。通常控制操作温度在90~140℃,绝对压力在0~20kpa之间,优选温度在110~140℃,绝对压力在2~10kpa下。出于分离效率的考虑,优选采用薄膜蒸发或超重力蒸发,停留时间不高于2min,优选停留时间10~50s。
本发明中,步骤1)中经过脱单处理后的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中烯属不饱和单体和链转移剂的残留量(总和)控制在500ppm以下,优选100~240ppm;根据以往经验,未反应的单体和链转移剂残留与脱除温度、压力以及处理时间相关,要想使产品中这些成分残留量越少,物料必须在高温下或较低压力下保持较久的处理时间,高温受热会导致未反应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造成可溶性聚合物增多,实现较低的压力又增加了能耗,都不太理想。因此,本发明控制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中烯属不饱和单体和链转移剂的残留量(总和)控制在500ppm以下,优选240~100ppm的范围内进行下一步整理操作,既降低了聚合物多元醇中可溶性聚合物的量,又降低了能耗。
本发明中,步骤2)中添加的聚合物整理剂选择对可溶性聚合物(通常是苯乙烯和丙烯腈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或溶胀效果的有机溶剂,如芳烃、有机酰胺、醚及环醚、酮、酯及环酯和卤代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C6~C12的芳烃、C2~C6的有机酰胺、C4~C9的醚、C2~C8的酮或酯和C1~C6的卤代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选自丙酮、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乙酸丁酯和/或甲苯。
本发明中,步骤2)中聚合物整理剂的添加量为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总重的1.6~15wt%,优选5~11.6wt%。
本发明中,步骤2)中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与聚合物整理剂在50~120℃,优选60~100℃的温度范围内混合。
本发明中,步骤2)中添加聚合物整理剂后处理过程压力不是关键因素,优选常压或是微正压条件下进行,从操作和设备角度考虑,更优选常压操作。
本发明中,步骤2)中添加聚合物整理剂混合均匀后,混合搅拌时间保持在0.5~3h。
本发明中,步骤3)中惰性溶剂选择沸点较步骤2)中选用的聚合物整理剂沸点高的溶剂。优选对可溶性聚合物溶解效果较差的溶剂,如醇、水、脂肪烃、芳烃等,脂肪烃及芳烃,优选庚烷、辛烷、壬烷、癸烷以及低于13个碳的环烷烃和芳烃,醇优选8个碳以下的一元醇或多元醇,如丁醇、异丙醇、二甘醇等。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如聚合整理剂选用乙酸丁酯,惰性溶剂选择异丙基环己烷;当聚合物整理剂选用氯苯时,可以选择惰性溶剂为十氢化萘。
本发明中,步骤3)中惰性溶剂添加量为聚合物整理剂质量的0.5~2倍,优选1.1~1.8倍。
本发明中,步骤3)中添加惰性溶剂后,混合搅拌的温度优选低于步骤2)的整理温度20~60℃。
本发明中,步骤3)中添加惰性溶剂后,混合时间保持在0.5~3h。
本发明中,步骤3)中整理剂及惰性溶剂的脱除可以采用闪蒸、薄膜蒸发、喷雾脱单等手段进行脱除,优选在较低压力下进行加热脱除,理想的温度范围为110~140℃,绝对压力范围为2~10kpa。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可以使用水蒸气、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进行汽提脱除。
在以往的工艺中,没有提到使用聚合物整理剂的工艺,在烯属不饱和单体、聚氧化烯聚醚多元醇和大分子单体的混合物的聚合反应后期,一般会残留1wt%左右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如果直接进行真空脱单,势必会造成这部分残留单体的聚合而使可溶性聚合物含量增加,从而造成聚合物多元醇粘度的居高不下。
因此本发明首先在合成出聚合物多元醇后,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内对反应液进行快速分离,缩短了未反应烯属不饱和单体的受热时间,降低了其在分离过程中的聚合现象,阻止了POP粘度的增大。
其次,对于已有的POP的粘度较大的原因一方面是上述分子量相对较低的可溶性聚合物较多,另一方面是聚合物多元醇中聚合物颗粒具有较多的粒径小的颗粒,塞填于大的POP颗粒间的缝隙中,而造成了特性粘度的增加。为了实现降粘,一是通过特定手段降低可溶性聚合物的含量,如令可溶性聚合物团聚,变成不溶性的聚合物;二是将粒径小的颗粒熔化或团聚转变成聚合物较大的颗粒。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先用对可溶性聚合物及POP聚合物颗粒溶解性较好的溶剂进行处理,除了可溶性聚合物溶解在内,小粒径颗粒也趋于溶解,大粒径颗粒表面趋于溶胀,再加入惰性溶剂,使可溶性的聚合物以及溶解的小粒径聚合物颗粒在溶胀的大颗粒表面析出或缠绕,从而使大粒径颗粒变的更大,小粒径颗粒变小或消失,从而降低粘度;另一方面,因为聚合物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沸点差异而导致在脱除过程中先后顺序不一,聚合物整理剂因沸点低,优先被脱除,保证了POP颗粒溶胀变形,使POP颗粒表面趋于圆滑,进一步降低了粘度。
另外,加入的惰性溶剂或是聚合物整理剂沸点普遍较低,可以起到稀释和汽提的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品中未反应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的含量。
通过本发明的操作,可以有效降低聚合物多元醇的粘度,处理前后粘度相差300~1000cp,同时未反应烯属不饱和单体及残留的链转移剂含量低,总和控制在20ppm以下;同时因聚合物多元醇表面粒子表面圆滑,减少了相互滑动间的摩擦力,降低了特征粘性,给后续的运输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聚合物多元醇电镜扫描图片。
图2为对比例1得到的聚合物多元醇电镜扫描图片。
图3为对比例2得到的聚合物多元醇电镜扫描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
制备原料:
基础聚醚多元醇:羟值56,以甘油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共聚得到的分子量为3000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购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牌号3156;
大分子单体:使用由山梨醇为起始剂,EO、PO共聚,分子量10000~12000的聚醚多元醇与马来酸酐反应,随后经EO封端的具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醚多元醇,不饱和度为0.050meq/g,羟值33.5,购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vazo67,购自Dupont;
异丙醇、苯乙烯、丙烯腈均为市购所得;
如无特殊说明,以下所述实施例中提到的份均为重量份。
残单分析采用GC-MS分析:气相仪器型号:Agilent 7890-5975C insert XL-MSDwith Triple-Axis Detector;色谱柱:DB-5MS(30m×0.25mm×0.25μm);MS参数:真空泵:涡轮泵,离子源:EI,扫描方式:SIM,离子源温度:250℃。
粘度测量:采用Brookfield DV-Ⅱ+Pro粘度计测量,所用转子为RV6。测定剪切粘度扭矩为50。
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步骤
在10L搅拌釜反应器内,将4.5份大分子单体和20份基础聚醚多元醇置于釜底,氮气置换后充分混合,内部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从釜顶加入混合完全的24份苯乙烯、16份丙烯腈、30份基础聚醚多元醇、4.5份异丙醇以及0.5份引发剂(vazo67)的混合物,120min内滴加完,升温至120℃,进行1h的老化,得到聚合物多元醇反应液A。
实施例1
将反应液A置于130℃下,接入真空系统,保持绝压2kpa,维持1h,脱除大多数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反应液B,分析其残单含量苯乙烯120ppm,丙烯腈50ppm,异丙醇45ppm,粘度(25℃)4529cp。
92份B中添加8份的乙酸丁酯,升高温度至110℃,保持常压在下搅拌混合1h;再加入14份的异丙基环己烷,保持60℃下继续搅拌1h。接入真空系统,120℃下,维持真空2kpa,接入氮气进行鼓泡,保持氮气流速为1m/s,继续进行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操作2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6ppm,丙烯腈3ppm,异丙醇2ppm,粘度(25℃)4129cp。
实施例2
将反应液A置于140℃下,接入真空系统,保持绝压10kpa,维持1h,脱除大多数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反应液B,分析其残单含量苯乙烯100ppm,丙烯腈40ppm,异丙醇38ppm,粘度(25℃)4607cp。
95份B中添加5份的DMF,升高温度至100℃,保持常压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1h;再加入6份的重质石脑油,保持40℃下继续搅拌1h。接入真空系统,120℃下维持真空10kpa,接入氮气进行鼓泡,保持氮气流速为1m/s,继续进行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操作2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12ppm,丙烯腈3ppm,异丙醇4ppm,粘度(25℃)4015cp。
实施例3
将反应液A置于130℃下,接入真空系统,保持绝压0.2kpa,维持1h,脱除大多数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反应液B,分析其残单含量苯乙烯85ppm,丙烯腈20ppm,异丙醇20ppm,粘度(25℃)5331cp;
90份B中添加10份的丙酮,升高温度至50℃,保持常压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1h;再加入17份的水,保持30℃下继续搅拌1h。接入真空系统,120℃下维持真空0.2kpa,接入氮气进行鼓泡,保持氮气流速为1m/s,继续进行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操作2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5ppm,丙烯腈≤2ppm,异丙醇≤2ppm,粘度(25℃)3927cp。
实施例4
将反应液A置于130℃下,接入真空系统,保持绝压1kpa,维持1h,脱除大多数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反应液B,分析其残单含量苯乙烯115ppm,丙烯腈20ppm,异丙醇18ppm,粘度(25℃)4213cp;
90份B中添加10份的氯苯,升高温度至100℃,保持常压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1h;再加入17份的十氢萘,保持50℃下继续搅拌1h。接入真空系统,120℃下维持真空0.2kpa,接入氮气进行鼓泡,保持氮气流速为1m/s,继续进行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操作2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5ppm,丙烯腈≤2ppm,异丙醇≤2ppm,粘度(25℃)3908cp。
实施例5
将反应液A置于130℃下,接入真空系统,在0.4kpa下通过薄膜蒸发器进行处理,物料停留时间30s,除大多数未反应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反应液B,分析其残单含量苯乙烯95ppm,丙烯腈15ppm,异丙醇12ppm,粘度(25℃)4848cp;
90份B中添加13.2份的二氯乙烷,升高温度至80℃,保持常压在一定温度下搅拌混合1h;再加入18.5份的丁醇,保持50℃下继续搅拌1h。接入真空系统,120℃下维持真空0.2kpa,接入氮气进行鼓泡,保持氮气流速为1m/s,继续进行脱除整理剂和惰性溶剂操作2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5ppm,丙烯腈≤2ppm,异丙醇≤2ppm,粘度(25℃)4019cp。
对比例1
将反应液A置于130℃下,接入真空系统,保持绝压2kpa,维持4h,得到最终产品,分析指标:苯乙烯15ppm,丙烯腈5ppm,异丙醇8ppm,粘度(25℃)4752cp。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所述步骤操作,在添加乙酸丁酯加热搅拌后,并不加入异丙基环己烷,直接进行脱单处理,120℃、10kpa、氮气汽提1h,得到产品粘度为5258cp。分析指标:苯乙烯45ppm,丙烯腈15ppm,异丙醇15ppm。
分别对实施例1、对比例1、对比例2进行电镜照片扫描,如图1-3所示,可以看出实施例1得到的POP颗粒,颗粒表面明显圆润,颗粒大小分布均匀。

Claims (16)

1.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将烯属不饱和单体、聚醚多元醇和大分子单体的混合物在引发剂、链转移剂的存在下反应制备聚合物多元醇粗产品(A),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蒸馏脱除(A)中的大部分的烯属不饱和单体及链转移剂得到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
2)向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内添加聚合物整理剂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混合后所得料液与惰性溶剂混合均匀,脱除聚合物整理剂和惰性溶剂,得到聚合物多元醇产品;
所述的聚合物整理剂选自C6~C12的芳烃、C2~C6的有机酰胺、C4~C9的醚、C2~C8的酮或酯和C1~C6的卤代烷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沸点高于聚合物整理剂沸点的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中残留烯属不饱和单体和链转移剂的残留总量控制在50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中残留烯属不饱和单体和链转移剂的残留总量控制在100~24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整理剂选自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四氢呋喃、二氯乙烷、氯苯、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整理剂选自乙酸丁酯和/或甲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整理剂的添加量为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总重的1.6~15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整理剂的添加量为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总重的5~11.6wt%。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与聚合物整理剂在50~120℃的温度范围内混合,混合时间保持在0.5~3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合物多元醇中间体(B)与聚合物整理剂在60~100℃的温度范围内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溶剂选自醇、水、脂肪烃和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烃选自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和低于13个碳的环烷烃,芳香烃选自低于13个碳的芳香烃中的一种或多种,醇选自8个碳以下的一元醇或多元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选自丁醇、异丙醇和二甘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整理剂选用乙酸丁酯,惰性溶剂选用异丙基环己烷;或者,所述聚合物整理剂选用氯苯,惰性溶剂选用十氢化萘。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溶剂添加量为聚合物整理剂质量的0.5~2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溶剂添加量为聚合物整理剂质量的1.1~1.8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添加惰性溶剂后,混合的温度低于步骤2)的温度20~60℃,混合时间保持在0.5~3h。
CN201610452585.XA 2016-06-21 2016-06-21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949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585.XA CN105949408B (zh) 2016-06-21 2016-06-21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585.XA CN105949408B (zh) 2016-06-21 2016-06-21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9408A CN105949408A (zh) 2016-09-21
CN105949408B true CN105949408B (zh) 2018-04-20

Family

ID=56907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2585.XA Active CN105949408B (zh) 2016-06-21 2016-06-21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49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3297B (zh) * 2017-12-12 2020-04-10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聚合物多元醇
BR112022019887A2 (pt) 2020-04-03 2022-11-22 Wanhua Chemical Group Co Ltd Sistema de reação e método para preparar poliol polimérico, e, uso de poliol poliét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425A (zh) * 2005-02-24 2005-10-19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聚酯多元醇、其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CN101429321A (zh) * 2008-10-15 2009-05-13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固含量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EP2072555A1 (en) * 2007-12-20 2009-06-24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mer polyol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CN103342785A (zh) * 2013-07-04 2013-10-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3425A (zh) * 2005-02-24 2005-10-19 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聚酯多元醇、其生产工艺及其应用
EP2072555A1 (en) * 2007-12-20 2009-06-24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mer polyol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CN101429321A (zh) * 2008-10-15 2009-05-13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固含量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03342785A (zh) * 2013-07-04 2013-10-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9408A (zh)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7920B2 (ja) 高ヒドロキシル価を特徴とする低粘度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
US8877863B2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olymer polyols
JP6372861B2 (ja) 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の製造に有用なプレフォームド安定剤および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
JP6215225B2 (ja)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用ハイブリッドphd/pmpoポリオール
US20080262119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mer polyols
JP2007077396A5 (zh)
EP1401912A1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ol blends
CN109689695B (zh) 改进的聚合物多元醇质量
JP2013533337A (ja) ニトリル不含有アゾ開始剤から製造した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
CN105949408B (zh) 低粘度聚合物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WO2014151334A1 (en) Active polymer polyols and a process for their production
CN111363133B (zh) 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共聚物多元醇的方法
CN106633030B (zh) 高分子量窄分布酯化基封端烯丙醇聚醚的制备方法
US8530610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polymer polyol
US11945775B2 (en) Stable dispersant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in preparing copolymer polyols
CN112679721A (zh) 一种高分子量低粘度山梨醇基聚醚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聚醚多元醇
CN111154095A (zh) 硅改性大分子单体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EP3872110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polymer polyols
EP4169963A1 (en)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plants for producing polymer polyols
CN116265506A (zh)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CN116265507A (zh) 聚醚酯多元醇的制备方法
JPS61275317A (ja) ポリマ−分散ポリオ−ルの製造法
JPS59219322A (ja) ポリウレタン物質の製造方法
JPS6261052B2 (zh)
JPH04359909A (ja) ポリマーポリオ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