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650B -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650B
CN105940650B CN201480074424.0A CN201480074424A CN105940650B CN 105940650 B CN105940650 B CN 105940650B CN 201480074424 A CN201480074424 A CN 201480074424A CN 105940650 B CN105940650 B CN 105940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ofdma
access point
subchannel
phys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4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650A (zh
Inventor
杨讯
刘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0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简称OFDM)是当前无线通信的基本传输方式,其在子载波的正交性容许的范围内,将子载波间隔压缩到最小,从而形成多路并行且互不干扰的传输通路,提升系统的频率利用效率。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简称OFDMA)利用上述OFDM的特性,将OFDM中互不干扰的子载波分配给多个用户,实现多用户的接入或者数据传输。利用OFDMA方式发送数据实际上就是发送端将多个接收端的数据通过各自对应的子信道同步发送给与各个子信道关联的接收端(这里的子信道可以包含一个子载波,也可以包含多个子载波)。
现有技术中,OFDMA模式的传输只能支持20MHz大小的带宽进行传输,该20MHz可以划分为64个子载波,其中,48个子载波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现有的OFDMA技术是通过在数据格式的物理层前导后增加信令部分(该信令部分的格式只适用于20MHz的带宽),该信令部分用于指示为每个子载波所分配的用户,其中,一个子载波只能对应一个用户身份标识(Identity,以下简称ID)。发送端在不同的子载波上同步传输不同用户的数据,相应的,用户在对应的子载波上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但是,当用户数量大于48个时,现有技术由于20MHz带宽的限制无法为超过48个的其余用户在接收发送端的数据时作出指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为超过48个的其余用户在接收发送端的数据时作出指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包括: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
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所述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所述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
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所述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并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并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则将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所述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若是,则指示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所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并且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一;
图2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二;
图2c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三;
图2d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四;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五;
图3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六;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七;
图4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八;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九;
图10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一;
图11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二;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的流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信息的IDFT实现框图;
图29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实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传输的框图;
图3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即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申请中涉及的接入点(例如:基站),可以是WLAN的接入点(Access Point),还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该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终端对应哪一个子信道的具体过程。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终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由于接入点对每个终端进行的操作均相同,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终端来进行说明。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模式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即接入点可以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该OFDMA物理层信令,但是该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终端也可以监听到并正确解调该OFDMA物理层信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每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数据,也可以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相应的响应信息或者上行数据信息等。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也可以是多个终端组的标识,并且终端组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
本发明对子信道的信道带宽并不做限制,由接入点根据终端的带宽需求确定子信道的带宽。并且,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用多种形态呈现,可以是子信道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也可以是起始频段的信道号和带宽,也可以是起始频段到结束频段的信道号范围等,本发明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对应一个终端,也可以对应多个终端。例如:可以将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该OFDMA物理层信令为这个组分配一个子信道,则该组内的所有终端均可以使用该子信道。
现有技术中的信令部分的格式只能支持20MHz的带宽,并且是针对48个子载波,为每个子载波分配用户,当采用大于20MHz的带宽时,现有技术没有相应的扩展方案来支持;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并且是针对终端的个数,为多个终端分配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该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所针对的主体不同(现有技术是为子载波分配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是为用户分配子信道或子载波),现有技术因为子载波的限制只能为48个终端进行指示,而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可以不受带宽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带宽内为更多的终端(超过48个用户)分配子信道。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仍然可以为少于48个的终端分配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终端的标识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该方法包括:
S1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该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具体的,终端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终端组,然后在接入点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时才能知道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因此,接入点需要将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各个终端,以使各个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其中,一种简单将终端组的标识与各个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分组管理帧的形式告知终端的方式可以参见表1,具体为:
表1
通过表1所示的终端分组管理帧,终端可以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的标识。
S102: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以使终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也就是说,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还可以向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指示为各个终端组分配的子信道信息;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如下述表2所示的格式。其中,表2中的组号用于指示当前多个终端的分组标识,该终端可以是站台(Station,以下简称STA)。表2所示的字段可以指示为每个终端组分配一个子信道,而这里的每个终端组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终端。比如,终端组1包含STA1和STA2,终端组2包含STA3-STA5,组n包含STA k-STAn。根据这种指示方法,STA1和STA2都工作在子信道1上,STA3-STA5工作在子信道2上,STAk-STA n都工作在子信道n上。通过这种指示,终端就可以获知自己所对应的子信道,接入点也可以在分配好的各子信道上灵活调度终端组内的终端。另外,各终端组之间可以有共同的元素,比如终端组1包含STA1-STA3,终端组2可以包含STA2-STA5。这里,STA2和STA3同时在终端组1和终端组2中。通过这种方式,接入点在该指示的有效范围内,可以为各STA灵活的分配所有子信道,进一步的增加了接入点对终端调度的灵活性。
表2
另外一种情况,若在一个子信道中,OFDMA模式的子载波间隔与OFDM模式的子载波的间隔不同,一种特殊的情况是,OFDM模式下的子载波间隔是OFDMA模式下的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K倍)。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OFDMA模式下的各子载波简单分组的方式实现对多个终端的工作子信道的有效指示。由于每20MHz(即一个单位子信道的带宽)的OFDM模式下的子载波个数是64,则OFDMA模式下的子载波个数就是64*K(*为乘号),因此接入点可以将子信道中的64*K个子载波分配给将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参见表3),即每个终端对应若干个(一个或多个)子载波。也就是说,表3实际上是表2在子信道上的细化,其中子载波kn可以是OFDMA模式的子载波标识(即kN=64*K,kn可以是从1到kN间的任意整数),也可以是OFDM模式的子载波标识(即kN=64)。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无法支持对子载波间隔的细化,因而无法在20MHz时为更多的用户进行指示。
对于子载波kn是OFDMA模式的子载波标识的情况,本实施例方法的指示单位粒度具体到OFDMA的每个子载波(即可以是一个子载波对应一个终端);对于子载波kn是OFDM模式的子载波标识的情况,本实施例方法指示的单位粒度为K个OFDMA的子载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针对单位带宽(比如单位带宽为20MHz),通过更窄的子载波间隔划分子信道,并对划分的子信道进行简单分组的方式实现对多个终端的工作子信道的有效指示。
另外,当K=4时,每64个连续的OFDMA子载波占用一个信道单位(5MHz),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沿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信道号作为指示方式。
表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且接入点还向各个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和各个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并进一步地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从而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且该终端的标识为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且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还可以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如下述表4所示的格式。其中的组号用于指示当前终端组的分组标识,其后的子信道分别与组号所对应的终端分组内的STA一一对应,即接入点将子信道按顺序分配给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也就是说,组号所对应的分组内的STA按照顺序为STA1-STAn,那么根据该格式,STA1对应子信道1,STA2对应子信道2,直至STA n对应子信道n。
对于上述OFDM模式和OFDMA模式下子信道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既可以只用信道号等方式指示组内各STA分配的子信道;也可以用子载波范围的方式来指示,如表4’所示。
表4
组号 子信道1 子信道2 子信道n
表4’
组号 子载波1~k<sub>1</sub> 子载波k<sub>1</sub>+1~k<sub>2</sub> 子载波k<sub>N-1</sub>+1~k<sub>N</sub>
也就是说,上述终端组内的每个终端对应不同的子信道,由于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不受20MHz带宽的限制),因此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将O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2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模式向其覆盖范围内的任一终端发送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包括短训练域(Short Training Field,以下简称STF)、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Field,以下简称LTF)、传统信令(Legacy Signaling,以下简称L-SIG)、超高吞吐量信令A(Ultra High Throughput Signaling A,以下简称UHT-SIG-A),该UHT-SIG-A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需要注意的是,OFDM方式是接入点给一个终端发OFDM前导,但是此时接入点不知道是给哪一个具体的终端发的,因此接入点给任一终端发送OFDM前导,所有活跃(active)的终端都会监听并接收,进而获取到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获知自己对应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2: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Data Symbol);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Switching Field)、超高吞吐量信令(Ultra High Throughput Signaling B,以下简称UHT-SIG-B)。
具体的,接入点利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节约信令开销并带来多用户分集的增益。另外,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以下简称BSS)的主信道,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也就是说,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可以释放主信道;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
上述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下述表5所示。并且,当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和OFDMA数据一起发送时,均可以采用表5的格式;如果只发送单独的OFDMA物理层信令,则仅发送OFDM前导即可。
表5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OFDMA模式传输的内容对于每个终端是相互独立的,即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的Switching Field、UHT-SIG-B和OFDMA数据都相互独立。上述Switching Field可以包括超高吞吐量短训练域(Ultra High Throughput ShortTraining Field,以下简称UHT-STF)和超高吞吐量长训练域(Ultra High ThroughputLong Training Field,以下简称UHT-LTF)。在OFDMA模式下,UHT-STF用于终端完成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的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以下简称AGC)或者信道同步。UHT-LTF则用于终端完成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的信道估计。如果UHT-SIG-A中的物理层信令仅对终端组做了信道分配,则UHT-SIG-B可用于发送端在子信道中对该子信道对应的终端组中终端做进一步的指示。
若在OFDMA+MU-MIMO的模式下,UHT-STF用于终端对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以及对应空时流(space-time streams)的AGC或者信道同步;UHT-LTF则用于终端对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以及对应空时流的子信道的信道估计。此外,MU-MIMO的空时流分配信息可以在UHT-SIG-A中携带,也可以在UHT-SIG-B中携带。
另外,接入点利用OFDM模式可以在主信道上发送OFDM前导(参见图2a示例),也可以利用重复的方式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OFDM前导(参见图2b示例)。之后,接入点切换到OFDMA模式,并在上述指示的子信道向终端发送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另一方面,对于OFDM与OFDMA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以单位信道为20MHz为例),其发送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可以参见图2c的示例,即将这个单位信道(图中为主信道)划分为多个子载波,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对应一个终端;对于OFDM与OFDMA子载波间隔不同,且带宽为多个单位信道的带宽之和的情况,其发送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可以参见图2d的示例。
相应的,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模式检测接收OFDM前导,当终端在OFDM模式下接收到OFDM前导后(可以是在主信道上接收,也可以是在多个子信道上接收),根据OFDM方式读取UHT-SIG-A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切换至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重新调整AGC和完成估计对应的子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在对应的子信道解调下行OFDMA数据信息,获得属于自己的那部分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终端的另外一种接收方法是,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模式检测接收OFDM前导,当终端在OFDM模式下接收到OFDM前导后(可以是在主信道上接收,也可以是在多个子信道上接收),根据OFDM方式读取UHT-SIG-A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切换至此次接入点发送数据所占用的整个带宽,重新调整AGC,和完成估计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或者估计整个带宽的信道状态信息,并在对应的子信道解调下行OFDMA数据信息,获得属于自己的那部分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OFDM前导,以使终端可以从该OFDM前导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O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空数据分组通告(Null Data PacketAnnouncement,以下简称NDPA)帧中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从NDPA帧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3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个专有的NDPA帧来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用以降低传输OFDMA物理层信令时带来的开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NDPA帧的格式如表6所示,具体为:
表6
值得注意的是,接入点可以采用OFDM模式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NDPA帧,可以在一个子信道(例如:主信道)上发送(参见图3a示例),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参见图3b示例),其他的终端均可以监听到该NDPA帧。之后,接入点还需要采用OFDM模式发送OFDM前导。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也可以同时携带在NDPA帧和OFDM前导中,但是为了节约信令开销,一般只在NDPA帧中携带即可。可选的,当NDPA帧中携带了OFDMA物理层信令,则OFDM前导可以进一步指示终端组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终端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2: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Switching Field)、UHT-SIG-B。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相应的,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方式检测接收NDPA帧,并根据OFDM方式读取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终端也采用OFDM方式接收OFDM前导;并采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切换成OFDMA模式在该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NDPA帧,以使终端可以从该NDPA帧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另外,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分开携带在NDPA帧和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从NDPA帧和OFDM前导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4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
具体的,NDPA帧和OFDM前导可以有两种配合方式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分别为:
第一种:接入点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还可以是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第二种:接入点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还可以是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上述NDPA帧和OFDM前导可以相互配合指示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表5中的用户组信息字段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还可以包括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另外,表5的控制信息字段中还可以指示当前指示的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以便于终端能够根据该时间长度判断该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指示是有效还是过期,如果未过期,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子信道接收和发送数据。
如果NDPA帧中携带了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即携带了完整的OFDMA物理层信令),则OFDM前导可以不再携带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OFDM前导也可以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的说明已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如果NDPA帧中仅携带了终端的标识,则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NDPA帧中的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如果NDPA帧中仅携带了子信道信息,则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NDPA帧中的子信道信息所对应的终端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402: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Switching Field)、UHT-SIG-B。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相应的,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方式接收NDPA帧,并根据OFDM方式读取NDPA帧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的一部分;之后,终端也采用OFDM方式接收OFDM前导,然后读取OFDM前导中对OFDMA物理层信令补充的那一部分的内容;之后,根据上述NDPA帧和OFDM前导结合后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切换成OFDMA模式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读取/解调自己的那部分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NDPA帧和OFDM前导,以使上述各个终端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从而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另外,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在接入点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OFDMA数据中携带OFDMA确认(Acknowledge,以下简称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lock ACK,以下简称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在上述S202或S302或S402之后,均可以执行下述S10的动作:
S10: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为了指示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被各个终端正确接收,每个终端都要向接入点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如果接入点在OFDMA数据或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了OFDMA ACK请求或者OFDMA BA请求(参见图4a,以携带OFDMA ACK请求为例),则终端在根据接入点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在自身对应子信道上接收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的方式回复ACK或BA响应。其中,ACK响应对应的是OFDMA ACK请求,BA响应对应的是OFDMA BA请求。之后,接入点接收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可以使多个终端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同时向接入点发送响应,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在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并且多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2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单独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能够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
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在上述S202或S302或S402之后,均可以执行下述步骤:
S20:接入点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可以向终端发送单独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参见图4b,以单独发送BA请求帧为例),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可选的,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己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如果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则终端在接入点发送下行OFDMA数据时各终端所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即终端可以将自己接收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作为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
所述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标识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为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帧类型(即,不同于现有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的新的帧类型)。另外一种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在不改变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的帧类型的情况下,直接利用该专用信息位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另外,与前述OFDM前导相似,ACK请求帧或者是BA请求帧可以只在主信道上发送,也可以在所有的子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Duplicated Transmission)的方式发送。
S21: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身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如果终端的子信道是多个单位信道(比如,20MHz为单位的信道),则终端可以在这多个单位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ACK响应或者BA响应,也可以用非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ACK响应或者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向终端指示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 UserMulti Input Multi Output,以下简称MU-MIMO)数据信息,并且在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501:接入点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上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中包括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502: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的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MU-MIMO数据信息,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接入点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602:接入点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目的在于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采用OFDMA模式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MU-MIMO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S603: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的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701:接入点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
S702:接入点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目的在于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采用OFDMA模式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MU-MIMO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703: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的OFDMA物理层信令,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8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该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下述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802:接入点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803: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或者OFDMA+MU-MIMO模式(这种情况需要接入点除了在OFDMA物理层信令中指示子信道的分配外,还需要进一步指示在各子信道中MU-MIMO的空时流分配情况)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以及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9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902:接入点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903:接入点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并且可选的,当上述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了OFDMA物理层信令,则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当上述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未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则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904: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并根据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的专用信息位确定采用OFDMA或者OFDMA+MU-MIMO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终端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01:接入点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具体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上述STA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传输过程,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了OFDMA数据传输请求。
终端可以采用OFDM模式传输一个上行传输帧,具体可以是任意类型。终端可以在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OFDMA数据传输请求,该OFDMA数据传输请求用于请求接入点接下来的数据传输采用OFDMA模式完成。
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的上行传输帧以后,根据终端的O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切换成OFDMA模式传输,例如在接入点处是否有来自其他终端的需求。如果接入点判断需要切换到OFDMA模式,则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中采用OFDMA模式;如果接入点判断结果为不切换到OFDMA模式,则接入点继续采用OFDM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S1002: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当接入点根据O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判断需要切换到OFDMA模式,采用OFDMA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则接入点会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OFDM前导中,也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可选的,以O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OFDM前导中为例(参见图10a示例),该OFDM前导部分可以只在主信道上传输,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包括主信道),参见图10b的示例。
可选的,接入点还可以在S1002之后在上述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终端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对于下行OFDMA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终端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1003: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具体的,当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若在上述S1002之后,接入点还向终端发送了下行OFDMA数据信息,则当终端在相应的子信道上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并且等待固定时长后,终端会在该子信道上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行传输帧,以使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指示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数据。即,通过接入点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终端分配子信道,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作出指示,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针对的是上述图10所示的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场景,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进一步地,在上述S1003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1004: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该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该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使得接入点向终端反馈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情况。
由于接入点本身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主体,因此,接入点就可以直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该终端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ACK响应或BA响应,从而使得终端获知上行O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1到实施例3的帧格式和指示方式,也适用于接入点对上行多用户传输的数据(上行OFDMA数据信息或上行MU-MIMO数据信息),采用OFDMA模式并行回复ACK或者BA响应给各个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在终端向接入点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ACK请求或BA请求,使得接入点能够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使得终端能够根据接入点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获知上行O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接入点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1: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OFDM前导中,也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可选的,在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一个信息位,用于向终端指示该子信道的分配是用于上行,还是仅用于下行,或者是用于上下行双向。本实施例中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信息位向终端指示的是该子信道用于上行传输的子信道。当接入点获得信道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下发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以O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OFDM前导中为例,OFDM部分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参见11a),也可以只在主信道上传输(参见11b)。
S1102: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具体的,当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接入点可以接收到各个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多个上行OFDMA数据信息,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并且,通过接入点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2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上述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具体的,终端接收接入点采用OFDM模式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这里的OFDM模式指的是接入点可以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该OFDMA物理层信令,但是该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终端也可以监听到并正确解调该OFDMA物理层信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对子信道的信道带宽并不做限制,由接入点根据终端的带宽需求确定子信道的带宽。并且,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用多种形态呈现,可以是子信道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也可以是起始频段的信道号和带宽,也可以是起始频段到结束频段的信道号范围等,本发明不做限制。
S12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各个终端均可以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所包含的内容确定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可以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数据,也可以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相应的响应信息或者上行数据信息等。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单独的终端的标识,也可以是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对应一个终端,也可以对应多个终端。例如:可以将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该OFDMA物理层信令为这个组分配一个子信道,则该组内的所有终端均可以使用该子信道。
现有技术中的信令部分的格式只能支持20MHz的带宽,并且是针对48个子载波,为每个子载波分配用户,当采用大于20MHz的带宽时,现有技术没有相应的扩展方案来支持;但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并且是针对终端的个数,为多个终端分配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该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所针对的主体不同(现有技术是为子载波分配用户,本发明实施例是为用户分配子信道或子载波),现有技术因为子载波的限制只能为48个终端进行指示,而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可以不受带宽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带宽内为更多的终端(超过48个用户)分配子信道。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仍然可以为少于48个的终端分配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五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终端的标识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该方法包括:
S13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终端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终端组,然后在接入点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时才能知道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因此,接入点需要将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各个终端,以使各个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其中,一种简单将终端组的标识与各个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分组管理帧的形式告知终端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表1的格式以及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2: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也就是说,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还可以向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指示为各个终端组分配的子信道信息;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参见上述表2和表3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3:终端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上述终端组内,则终端将该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且接入点还向各个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和各个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并进一步地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从而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图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且该终端的标识为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且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还可以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参照上述表4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表4中的终端组内的每个终端对应不同的子信道,由于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不受20MHz带宽的限制),因此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七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终端接收携带在OFDM前导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14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S14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身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终端接收接入点采用OFDM模式发送的OFDM前导,这里的OFDM模式指的是接入点向其覆盖范围内的任一终端发送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包括STF、LTF、L-SIG、UHT-SIG-A,该UHT-SIG-A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接入点采用OFDM模式发送OFDM前导是指接入点给一个终端发OFDM前导,但是此时接入点不知道是给哪一个具体的终端发的,因此接入点给任一终端发送OFDM前导,所有活跃的终端会监听并接收,进而获取到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获知自己对应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4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上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UHT-SIG-B。
具体的,上述接入点利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节约信令开销并带来多用户分集的增益。另外,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BSS的主信道,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也就是说,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可以释放主信道;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
上述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5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发送的,因此,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故,接入点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UHT-SIG-B或者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以下简称MAC)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是上述表1至表4中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地址,终端读取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终端在OFDM方式下判断接收到的OFDM前导后,读取UHT-SIG-A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根据自己的地址判断自己是否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终端组内。如果在终端组内,则切换到OFDMA模式,并进一步根据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所指示的子信道,并进一步接收OFDMA前导,并根据接收到的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如果是,则读取后续的OFDMA数据;如果不是,则停止读取。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内,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OFDMA模式,继续用OFDM方式获取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以上步骤中,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即包括OFDM前导、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其中,非目的终端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网络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以下简称NAV)。在该NAV的时间长度内,非目的终端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另外,非目的终端也可以根据L-SIG的length设置NAV,这里的length可以指示多个数据帧的总长度,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通过接收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OFDM前导,并从该OFDM前导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八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终端获取携带在NDPA帧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15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个专有的NDPA帧来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用以降低传输OFDMA物理层信令时带来的开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NDPA帧的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6,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可以采用OFDM模式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NDPA帧,可以在主信道上发送,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其他的终端均可以监听到该NDPA帧。之后,接入点还需要采用OFDM模式发送OFDM前导。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也可以同时携带在NDPA帧和OFDM前导中,但是为了节约信令开销,一般只在NDPA帧中携带即可。可选的,当NDPA帧中携带了OFDMA物理层信令,则OFDM前导可以进一步指示终端组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终端标识。
S15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5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UHT-SIG-B。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另外,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BSS的主信道,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也就是说,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可以释放主信道,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方式检测接收NDPA帧,并根据OFDM方式读取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终端也采用OFDM方式接收OFDM前导;该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5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发送的,因此,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故,接入点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是上述表1至表4中的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地址,终端读取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终端在OFDM方式下判断接收到的OFDM前导后,根据自己的地址判断自己是否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终端组内。如果在终端组内,则切换到OFDMA模式,并进一步根据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所指示的子信道,并进一步接收OFDMA前导,并根据接收到的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如果是,则读取后续的OFDMA数据;如果不是,则停止读取。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内,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OFDMA模式,继续用OFDM方式获取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以上步骤中,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即包括OFDM前导、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其中,非目的终端的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NAV。在所述NAV的时间长度内,非目的终端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另外,非目的终端也可以根据L-SIG的length设置NAV,这里的length可以指示多个数据帧的总长度,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NDPA帧,以使终端可以从该NDPA帧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九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分开携带在NDPA帧和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以使终端从NDPA帧和OFDM前导中获取O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该方法包括:
S16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
具体的,NDPA帧和OFDM前导可以有两种配合方式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分别为:
第一种: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还可以是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第二种: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还可以是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上述NDPA帧和OFDM前导可以相互配合指示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表5中的用户组信息字段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还可以包括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另外,表5的控制信息字段中还可以指示当前指示的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以便于终端能够根据该时间长度判断该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指示是有效还是过期,如果未过期,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子信道接收和发送数据。
如果NDPA帧中仅携带了终端的标识,则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NDPA帧中的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如果NDPA帧中仅携带了子信道信息,则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NDPA帧中的子信道信息所对应的终端的标识。
S16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6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UHT-SIG-B。
具体的,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另外,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BSS的主信道,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也就是说,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可以释放主信道,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OFDM方式检测接收NDPA帧,并读取NDPA帧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的一部分;之后,终端也采用OFDM模式接收OFDM前导,然后读取OFDM前导中对OFDMA物理层信令补充的那一部分的内容。
上述OFDM前导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5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发送的,因此,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故,接入点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端地址,该目的终端地址是所述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地址,终端读取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终端在OFDM模式下判断接收到的OFDM前导后,根据自己的地址判断自己是否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终端组内。如果在终端组内,则切换到OFDMA模式,并进一步根据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所指示的子信道,并进一步接收OFDMA前导,并根据接收到的UHT-SIG-B或者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如果是,则读取后续的OFDMA数据;如果不是,则停止读取。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内,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OFDMA模式,继续用OFDM模式获取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以上步骤中,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即包括OFDM前导、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其中,非目的终端的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NAV。在所述NAV的时间长度内,非目的终端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另外,非目的终端也可以根据L-SIG的length设置NAV,这里的length可以指示多个数据帧的总长度,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NDPA帧和OFDM前导,并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从而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4至图1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涉及的方法是在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OFDMA数据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即在上述S1403或S1503或S1603之后,均可以执行下述S20的动作:
S30: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为了指示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被各个终端正确接收,每个终端都要向接入点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如果接入点在下行OFDMA数据信息或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了OFDMA ACK请求或者OFDMA BA请求,则终端在根据接入点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在自身对应子信道上接收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采用OFDMA的方式回复ACK或BA响应。其中,ACK响应对应的是OFDMA ACK请求,BA响应对应的是OFDMA BA请求。之后,接入点接收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可以使多个终端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同时向接入点发送响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在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并且多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4至图16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终端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和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单独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能够在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在上述S202或S302或S402之后,均可以执行下述步骤:
S40: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可以向终端发送单独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参见图4b,以单独发送BA请求帧为例),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可选的,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己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
所述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标识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为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帧类型(即,不同于现有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的新的帧类型)。另外一种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在不改变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的帧类型的情况下,直接利用该专用信息位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另外,与前述OFDM前导相似,ACK请求帧或者是BA请求帧可以只在主信道上发送,也可以在所有的子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Duplicated Transmission)的方式发送。
S21: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身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如果终端的子信道是多个单位信道(比如,20MHz为单位的信道),则终端可以在这多个单位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ACK响应或者BA响应,也可以用非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ACK响应或者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并根据该OFDM物理层信令确定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1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MU-MIMO数据信息,并且在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17所示,该方法包括:
S17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上述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中还包括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17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703: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MU-MIMO数据信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1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一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MU-MIMO数据信息,以及,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S18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1802: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采用OFDMA模式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MU-MIMO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S1803: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804: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MU-MIMO数据信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1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19所示,该方法包括:
S19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
S1902: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目的在于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MU-MIMO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的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1903: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904: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2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的OFDMA物理层信令,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20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该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下述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2002:终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2004: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2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四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以及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如图21所示,该方法包括:
S21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21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1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2104:接入点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接入点通过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MU-MIMO数据信息后回复ACK响应或BA响应给自己,以获知下述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
可选的,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也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并且可选的,当上述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了OFDMA物理层信令,则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不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当上述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中未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则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S2105: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并根据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的专用信息位确定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ACK响应或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2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五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终端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201: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接入点。
具体的,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上述STA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传输过程,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了OFDMA数据传输请求。
终端可以采用OFDM模式传输一个上行传输帧,具体可以是任意类型。终端可以在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OFDMA数据传输请求,该OFDMA数据传输请求用于请求接入点接下来的数据传输采用OFDMA模式完成。
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的上行传输帧以后,根据终端的O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切换成OFDMA模式传输,例如在接入点处是否有来自其他终端的需求。如果接入点判断需要切换到OFDMA模式,则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中采用OFDMA模式;如果接入点判断结果为不切换到OFDMA方式,则接入点继续采用OFDM的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S2202: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当接入点根据O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判断需要切换到OFDMA模式,采用OFDMA模式进行数据传输,则接入点会向终端发送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OFDM前导中,也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接入点还可以在S2202之后在上述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终端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对于下行OFDMA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203:终端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终端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2204: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当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若在上述S2202之后,接入点还向终端发送了下行OFDMA数据信息,则当终端在相应的子信道上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并且等待固定时长后,终端会在该子信道上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行传输帧,以使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指示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数据。即,通过接入点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终端分配子信道,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作出指示,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针对的是上述图22所示的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场景,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接入点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的过程。进一步地,在上述S2204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S2205: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具体的,终端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该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该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即使得接入点向终端反馈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情况。
由于接入点本身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主体,因此,接入点就可以直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该终端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ACK响应或BA响应,从而使得终端获知上行O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通过在终端向接入点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ACK请求或BA请求,使得接入点能够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即,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使得终端能够根据接入点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获知上行O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图2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六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接入点发起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301: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OFDM前导中,也可以携带在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NDPA帧和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可选的,在本发明所有的实施例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一个信息位,用于向终端指示该子信道的分配是用于上行,还是仅用于下行,或者是用于上下行双向。本实施例中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信息位向终端指示的是该子信道用于上行传输的子信道。当接入点获得信道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下发的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S2302: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终端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O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2303: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具体的,当终端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通过O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发送上行OFDMA数据时的子信道,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数据。即,通过接入点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该接入点包括:发送模块10,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终端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向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发送模块10,具体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向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在上述装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进一步地,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在上述装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见图24,该接入点还包括接收模块11,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并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发送模块10,还用于在上述接收模块11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4,在图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1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该终端包括接收模块20和确定模块21。
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则上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终端组内,则将该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图2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接收模块2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2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确定模块21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则在上述图2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接收模块20,包括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单元202,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上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若是,则指示接收单元201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7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上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在上述图2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终端还包括:发送模块22,用于在上述接收模块20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信息;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上述接收模块20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接入点;并且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接收模块20,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22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27,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2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接入点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该接入点包括:发送器30,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终端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向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发送器30,具体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可选的,上述发送器30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各个终端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在发送器30中内置与接入点天线对应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IDFT)模块实现,即接入点可以先将多个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空间流分离以及空时编码成为多个空时流,可以参见图28所示。所述空时流与接入点的天线将对应。不同终端在同一根天线上的空时流会通过与该天线对应的IDFT模块映射到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或子载波上发送,从而实现通过不同的子信道向终端发送各自对应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如果接入点有多根天线,则就有对应数量的IDFT模块(如果天线数为M,则IDFT模块数也是M)。这些IDFT模块都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因此,对于接入点具有多根天线的OFDMA来说,不同的用户工作在不同的子信道上;在相同的子信道上,其空时流可以通过空间映射来区分。所述空时流可以进一步支持在子信道上的MU-MIMO实现。
对应的,终端会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以下简称DFT)模块解调获取接收端的数据,并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获得自己所在的子信道上的数据。对该部分数据,如果是多天线空间映射信号,就利用多天线分离;如果是单天线信号,就不需要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9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点包括上述的发送器30,还包括接收器31。
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上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31,用于在上述发送器30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发送器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在发送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具体用于采用MU-MIMO模式向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发送器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述发送器30,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30,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向终端发送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31,还可以用于在发送器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并在上述发送器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可选的,该发送器30还可以通过IDFT模块实现上行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即使得每个终端可以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只使用该IDFT模块所映射的子信道或子载波中与自己对应的部分,将其他部分置0,可以参见图30所示。
可选的,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发送器30,还用于在上述接收器31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31,还用于在上述发送器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3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该终端包括:接收器40和处理器41.
接收器40,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该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该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处理器41,用于根据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则上述处理器41,具体用于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终端组内,则将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器4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该NDPA帧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OFDM前导携带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该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超高吞吐量信令UHT-SIG-B。
进一步地,上述接收器4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并判断自身是否与目的终端地址匹配;若是,则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3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3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该终端还包括发送器42.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上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42,用于在上述接收器40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发送器42,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发送器4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其中,该MU-MIMO数据信息中携带该OFDMA物理层信令;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所述发送器4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该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中携带OFDMA物理层信令;则上述发送器4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该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上述发送器42,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该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其中,所述ACK请求帧或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上述发送器42,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42,还可以用于在上述接收器40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接入点;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上述接收器40,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发送器42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可选的,上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器42,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41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6)

1.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
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数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12.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则所述终端将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
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数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23.根据权利要求12-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24.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在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ACK响应或BA响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28.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29.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30.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MU-MIMO 数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OFDMA+MU-MIMO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OFDMA+MU-MIMO数据信息。
32.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并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 32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34.根据权利要求24-27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O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3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分配的接收下行OFDMA数据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O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包括OFDMA前导和OFDMA数据;
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确认ACK请求或OFDMA块确认BA请求,所述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分配的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则将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则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包括:
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其中,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39.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其中,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NDPA帧;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
40.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NDPA帧和OFDM前导;其中,所述NDPA帧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OFDM前导携带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41.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O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址;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若是,则指示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OFDMA数据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MU-MIMO数据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OFDMA+MU-MIMO数据信息。
44.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并且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OFDMA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所述OFDMA ACK请求或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O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ACK响应或BA响应;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ACK响应或BA响应。
46.根据权利要求35-3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O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OFDMA数据信息。
CN201480074424.0A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Active CN105940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0336.7A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1689 WO2015113218A1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Division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650A CN105940650A (zh) 2016-09-14
CN105940650B true CN105940650B (zh) 2019-07-23

Family

ID=5375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Active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CN201480074424.0A Active CN105940650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Active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778389B2 (zh)
EP (4) EP4037233B1 (zh)
JP (1) JP6479827B2 (zh)
KR (3) KR101960002B1 (zh)
CN (2) CN110351062B (zh)
ES (3) ES2921749T3 (zh)
PL (2) PL3691169T3 (zh)
WO (1) WO20151132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99102B1 (en) * 2014-02-24 2020-01-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sending information
US20150327121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Guoqing C. Li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954663B2 (en) 2014-05-09 2018-04-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JP2017525196A (ja) * 2014-06-12 2017-08-31 マーベル ワールド トレード リミテッド 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wlanにおけるサブチャネル割り当て
EP3219041B1 (en) * 2014-11-11 2020-06-17 NXP USA, Inc. Acknowledgment for multiple user communication in a wlan
JP6382134B2 (ja) * 2015-03-05 2018-08-29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EP3806533B1 (en) * 2015-07-07 2023-01-04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045349B2 (en) 2015-07-16 2018-08-07 Ali Atef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045299B2 (en) 2015-07-16 2018-08-07 Ali Atef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10798881B (zh) 2019-11-01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24046B2 (en) 2019-11-28 2022-01-11 Ali Atef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6A (zh) * 2006-01-10 2006-07-19 山东大学 一种选频分块传输系统的上行链路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200662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69095A (zh) * 2011-07-06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通知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CN102938748A (zh) * 2012-10-23 2013-02-20 清华大学 基于比特层次的物理层子信道的多业务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379B1 (ko) * 2004-04-1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7639658B2 (en) 2005-03-18 2009-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ireless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handoff
KR100773579B1 (ko) 2006-07-14 2007-11-08 강릉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1127584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及接收ack/nak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4403515B2 (ja) 2006-09-20 2010-01-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20080089278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Inha-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Method and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and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 in frequency reuse partitioning based OFDMA system
US7924809B2 (en) * 2006-11-22 2011-04-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I20075157A0 (fi) * 2007-03-05 2007-03-05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resurssien varaamiseksi
GB2447635A (en) 2007-03-19 2008-09-24 Fujitsu Ltd Scheduling qo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time unit in wimax systems
CN102932122B (zh) * 2007-04-27 2015-1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装置
CN101399585B (zh) * 2007-09-27 2012-05-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fdma智能天线系统的用户信号产生及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
WO2010108313A1 (zh) * 2009-03-23 2010-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00260114A1 (en)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wlans
US9048895B2 (en) * 2009-06-05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user null data packet (MU-NDP) sound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US8923172B2 (en) 2009-08-24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stic backoff channel access
WO2011068985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multiple stations
CN102123514A (zh) 2010-01-08 2011-07-13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址的方法及无线局域网系统
US8559323B2 (en) * 2010-03-10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Downlink OFDMA for service sets with mixed client types
US9585043B2 (en) 2010-04-13 2017-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oup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867574B2 (en) 2010-06-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mat of VHT-SIG-B and service fields in IEEE 802.11AC
US9337961B2 (en) 2010-06-15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very high throughput WLAN acknowledgment frames
US8989213B2 (en) 2010-09-15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header with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US9674890B2 (en) * 2010-10-08 2017-06-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KR20170001730A (ko) * 2012-04-30 2017-01-0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협력형 직교 블록 기반 자원 할당(cobra) 동작을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608789B2 (en) 2012-05-11 2017-03-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in response to received frames
CN103458420B (zh) 2012-05-31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R095199A1 (es) * 2013-03-15 2015-09-30 Genzyme Corp Anticuerpos anti-cd52
DE102013006751A1 (de) * 2013-04-12 2014-10-16 Hasse & Wrede Gmbh Viskositätsdrehschwingungsdämpfer oder Viskositätsdrehschwingungstilger
US9991940B2 (en) * 2013-09-1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feedback protocol
US10165584B2 (en) * 2013-11-04 2018-12-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selective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O2015102180A1 (ko) * 2014-01-06 2015-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51044B1 (ko) 2014-10-01 2022-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6A (zh) * 2006-01-10 2006-07-19 山东大学 一种选频分块传输系统的上行链路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CN10200662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69095A (zh) * 2011-07-06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通知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CN102938748A (zh) * 2012-10-23 2013-02-20 清华大学 基于比特层次的物理层子信道的多业务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99968A1 (en) 2022-12-15
CN110351062B (zh) 2022-03-01
KR101940794B1 (ko) 2019-03-26
CN110351062A (zh) 2019-10-18
KR101886290B1 (ko) 2018-08-07
ES2967349T3 (es) 2024-04-29
EP4037233B1 (en) 2023-10-04
CN105940650A (zh) 2016-09-14
EP4037233A1 (en) 2022-08-03
EP3079322A1 (en) 2016-10-12
ES2813901T3 (es) 2021-03-25
KR20160101184A (ko) 2016-08-24
KR101960002B1 (ko) 2019-03-19
US11431449B2 (en) 2022-08-30
JP2017511995A (ja) 2017-04-27
EP3079322A4 (en) 2017-01-25
JP6479827B2 (ja) 2019-03-06
KR20180088935A (ko) 2018-08-07
PL3079322T3 (pl) 2021-01-11
EP4297322A2 (en) 2023-12-27
US20200344017A1 (en) 2020-10-29
EP3691169A1 (en) 2020-08-05
EP3691169B1 (en) 2022-03-09
EP4297322A3 (en) 2024-01-10
ES2921749T3 (es) 2022-08-31
PL3691169T3 (pl) 2022-07-25
WO2015113218A1 (zh) 2015-08-06
US10778389B2 (en) 2020-09-15
US20160337100A1 (en) 2016-11-17
KR20190007538A (ko) 2019-01-22
EP3079322B1 (en) 2020-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650B (zh)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CN106105055B (zh) 用于在无线lan中发送帧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92960B (zh) Wlan系统中的短分组优化
EP40961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cket information indic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A27722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frame transmission for supporting mu-mimo
JP2016528776A (ja) 大規模mimo方式のためのグルーピングベースの参照信号送信
CN107113829B (zh) 在wlan中根据资源分配设置来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131832A1 (zh) 一种上行数据发送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5850069A (zh) 用于空中-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使用带宽聚合的多载波连接管理
CN107079452B (zh) 在无线lan中分配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13140A (zh) 在wlan中在包括导频音调的资源单元上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78675B (zh) 基于正交频分多址上行接入方法
WO2010081426A1 (zh) 多小区协同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7615852A (zh) 资源调度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16107590A1 (zh) 一种下行多用户传输方法和装置
JP7231587B2 (ja) データ伝送インジケーション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端末
JP6907251B2 (ja) データ伝送インジケーション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端末
CN108604919A (zh) 终端装置、基础设施设备、方法和集成电路
WO2016065629A1 (zh) 一种网络设备、终端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13959A (zh) 一种实现多用户调度的通信方法及无线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