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650A -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650A
CN105940650A CN201480074424.0A CN201480074424A CN105940650A CN 105940650 A CN105940650 A CN 105940650A CN 201480074424 A CN201480074424 A CN 201480074424A CN 105940650 A CN105940650 A CN 105940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0fdma
access point
physical layer
sub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4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650B (zh
Inventor
杨讯
刘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03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40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该方法包括: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O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其中,所述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入点根据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 和终端。 背景技术
正交步员分复用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以下 简称 OFDM) 是当前无线通信的基本传输方式, 其在子载波的正交性容许的范 围内, 将子载波间隔压缩到最小, 从而形成多路并行且互不干扰的传输通路, 提升系统的频率利用效率。 正交频分多址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以下简称 OFDMA) 利用上述 OFDM的特性, 将 OFDM中互不 干扰的子载波分配给多个用户,实现多用户的接入或者数据传输。利用 0FDMA 方式发送数据实际上就是发送端将多个接收端的数据通过各自对应的子信道 同歩发送给与各个子信道关联的接收端(这里的子信道可以包含一个子载波, 也可以包含多个子载波) 。
现有技术中, 0FDMA模式的传输只能支持 20MHz大小的带宽进行传输, 该 20MHZ可以划分为 64个子载波, 其中, 48个子载波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现有的 0FDMA技术是通过在数据格式的物理层前导后增加信令部分 (该信令 部分的格式只适用于 20MHZ的带宽) , 该信令部分用于指示为每个子载波所 分配的用户, 其中, 一个子载波只能对应一个用户身份标识 (Identity, 以 下简称 ID) 。 发送端在不同的子载波上同歩传输不同用户的数据, 相应的, 用户在对应的子载波上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但是, 当用户数量大于 48个时, 现有技术由于 20MHz带宽的限制无法为 超过 48个的其余用户在接收发送端的数据时作出指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和终端, 用以解决现有技 术中无法为超过 48个的其余用户在接收发送端的数据时作出指示的问题。 第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包括: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 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 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 关系, 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结合第一方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 前导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所述 NDPA 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 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 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 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 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 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 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 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接入点在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 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 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 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 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 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 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 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 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 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 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一 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 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第二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包括: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 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 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 映射关系;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包 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 则所述终端将 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二方面,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 帧;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 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 带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 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 0FDMA 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 址;
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 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 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 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 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 数据信 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其中,所述 MU-MIM0 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 道; 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 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O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二 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 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第三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入点, 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以使所述终端根 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 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向 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所述终 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结合第三方面, 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 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所述 NDPA 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 NDPA 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 标识,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 的子信道信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 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 所述终端的标识。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其中,所述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包括 OFDMA前导和 O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 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 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 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向所述终端 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 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多 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O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 信令; 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 送 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 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 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 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OFDMA+MU-MIMO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 述终端发送 OFDMA+MU-MIMO数据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 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 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并在所述发送模 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在对 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 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 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三 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 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第四方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OFDMA物理层信令, 所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 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 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 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 址的映射关系; 则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 所述终端组内,则将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结合第四方面, 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终端的标 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 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或者,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 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 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中 的终端的标识,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 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或者,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 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 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 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 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 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 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 0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 端地址;
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指示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 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 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 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 施方式中, 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 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 后,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 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 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 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 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 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 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 数据信息; 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 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 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述 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 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 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 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 并且还用于在所 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 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 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 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 送模块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 或 BA响应。
结合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一项, 在第四 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 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和终端, 通过接入点向终 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 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SP, 通过接入点 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 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 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 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 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 2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一;
图 2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二;
图 2c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三;
图 2d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四;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 3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五;
图 3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六;
图 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 4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七;
图 4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八;
图 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 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 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 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 图 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 1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 10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九;
图 10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
图 1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 11a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一;
图 l ib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示意图十二;
图 1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 1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 1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七的流程示意图; 图 1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八的流程示意图; 图 1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九的流程示意图; 图 1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的流程示意图; 图 1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 1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 2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 2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 2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 2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六的流程示意图; 图 24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2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 2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 27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 28为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信息的 IDFT实现框 图;
图 29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 30为接入点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实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传输的框 图;
图 3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 3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 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 即用户设备, 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 端, 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 /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 具有无 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 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 无 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 (例如, RAN, Radio Access Network) 与一个 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 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 如移动电话 (或称为 "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 例如, 可以是便携式、 袖珍式、 手持式、 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 和 /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 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 Wireless Local Loop) 站、 个人数字助理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等设备。 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 订户单元 (Subscriber Unit) 、 订 户站(Subscriber Station) ,移云力站(Mobile Station)、移云力台(Mobile)、 远程站 (Remote Station) 、 接入点 (Access Point) 、 远程终端 (Remote Terminal )、接入终端 (Access Terminal )、用户终端 (User Terminal )、 用户代理 (User Agent) 、 用户设备 (User Device) 、 或用户装备 (User Equipment ) 。
本申请中涉及的接入点(例如:基站),可以是 WLAN的接入点(Access Point) , 还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 终端通信的设备。 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 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 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 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 可包括网际协议(IP) 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 基站可以是 GSM或 CDMA中的基站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 也可以是 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 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 或 eNB或 e_NodeB, evolutional Node B) , 本申请并不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该实施例涉及的 方法是接入点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终端对应哪一个子信道的具体过 程。 该方法包括: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 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以使终端根据该 0FDMA物理层 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 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为一个, 也可以为多个, 由 于接入点对每个终端进行的操作均相同, 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均以终端来 进行说明。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OFDM模式向终端发送 OFDMA物理层信令, 即接入点 可以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但是该接入点 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终端也可以监听到并正确解调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 信道信息, 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以使每个终端获知自 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可以在自己对应的 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数据, 也可以在自己对应的子 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相应的响应信息或者上行数据信息等。 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也可以是多个终端 组的标识, 并且终端组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
本发明对子信道的信道带宽并不做限制, 由接入点根据终端的带宽需求 确定子信道的带宽。 并且, 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用多种形态呈现, 可以是子 信道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 也可以是起始频段的信道号和带宽, 也可以是起 始频段到结束频段的信道号范围等, 本发明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所指示的子信道, 可以对应 一个终端, 也可以对应多个终端。 例如: 可以将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为这个组分配一个子信道, 则该组内的所有终端均可以使 用该子信道。
现有技术中的信令部分的格式只能支持 20MHz的带宽,并且是针对 48个 子载波, 为每个子载波分配用户, 当采用大于 20MHz的带宽时, 现有技术没 有相应的扩展方案来支持; 但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可 以支持更大的带宽, 并且是针对终端的个数, 为多个终端分配指示所分配的 子信道, 该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 所针对的主体不同 (现有技术是为子载波分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是为用户 分配子信道或子载波), 现有技术因为子载波的限制只能为 48个终端进行指 示, 而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可以不受带宽的限制, 可以在更 大的带宽内为更多的终端(超过 48个用户)分配子信道。 当然, 本发明实施 例仍然可以为少于 48个的终端分配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 从而使 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即,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 终端指示子信道,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一种可行的实 施方式。 进一歩地,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上述终端的标识可以为一 个或者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 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该方法包括:
S1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该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 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具体的, 终端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终端组, 然后在接入点为终端组 分配子信道时才能知道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因此, 接入点需要将终端组的标 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各个终端, 以使各个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 终端组。 其中, 一种简单将终端组的标识与各个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分 组管理帧的形式告知终端的方式可以参见表 1, 具体为:
表 1
通过表 1所示的终端分组管理帧, 终端可以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的标 识。
S102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以使终端根据该 0FDMA物 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 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 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 道。
可选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也就是说, 上 述 O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 还可以向终端 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 道。
具体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 0FDMA物理层 信令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指示为各个终端组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其中, 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如下述表 2所示的格式。 其中, 表 2中的组号用于指示当前多个终端的分组标识, 该终端可以是站台 ( Station , 以下简称 STA) 。 表 2所示的字段可以指示为每个终端组分配一 个子信道, 而这里的每个终端组可以包含至少一个终端。 比如, 终端组 1包 含 STA1和 STA2 , 终端组 2包含 STA3-STA5 , 组 n包含 STA k-STA n。 根据这 种指示方法, STA1和 STA2都工作在子信道 1上, STA3-STA5工作在子信道 2 上, STA k-STA n都工作在子信道 n上。 通过这种指示, 终端就可以获知自 己所对应的子信道, 接入点也可以在分配好的各子信道上灵活调度终端组内 的终端。 另外, 各终端组之间可以有共同的元素, 比如终端组 1 包含 STA1-STA3 , 终端组 2可以包含 STA2-STA5。 这里, STA2和 STA3同时在终端 组 1和终端组 2中。 通过这种方式, 接入点在该指示的有效范围内, 可以为 各 STA灵活的分配所有子信道,进一歩的增加了接入点对终端调度的灵活性。
表 2
另外一种情况, 若在一个子信道中, 0FDMA模式的子载波间隔与 OFDM模 式的子载波的间隔不同, 一种特殊的情况是, OFDM 模式下的子载波间隔是 0FDMA模式下的子载波间隔的整数倍(K倍)。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对 0FDMA 模式下的各子载波简单分组的方式实现对多个终端的工作子信道的有效指 示。 由于每 20MHz (即一个单位子信道的带宽) 的 OFDM模式下的子载波个数 是 64, 则 0FDMA模式下的子载波个数就是 64*K (*为乘号) , 因此接入点可 以将子信道中的 64*Κ个子载波分配给将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 (参见表 3 ) , 即每个终端对应若干个 (一个或多个) 子载波。 也就是说, 表 3实际上是表 2 在子信道上的细化, 其中子载波 A可以是 0FDMA模式的子载波标识 (即
64*Κ, 可以是从 1到 间的任意整数) , 也可以是 OFDM模式的子载波 标识 (即 =64 ) 。 需要说明的是, 现有技术无法支持对子载波间隔的细化, 因而无法在 20MHz时为更多的用户进行指示。
对于子载波 ^是 0FDMA模式的子载波标识的情况, 本实施例方法的指示 单位粒度具体到 0FDMA的每个子载波(即可以是一个子载波对应一个终端); 对于子载波 是 OFDM模式的子载波标识的情况,本实施例方法指示的单位粒 度为 K个 0FDMA的子载波。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针对单位带宽(比 如单位带宽为 20MHz ) , 通过更窄的子载波间隔划分子信道, 并对划分的子 信道进行简单分组的方式实现对多个终端的工作子信道的有效指示。
另外,当 K=4时,每 64个连续的 0FDMA子载波占用一个信道单位(5MHz ), 这种情况下, 也可以沿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信道号作为指示方式。
表 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 带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的 0FDMA物理层信 令,并且接入点还向各个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和各个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 并进一歩地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 道, 从而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 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 道,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 法是接入点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 式。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 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且该终端的标识为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且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组内的各个 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 道。
可选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终端组内的各 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 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 还可以向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 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如下述表 4所 示的格式。 其中的组号用于指示当前终端组的分组标识, 其后的子信道分别 与组号所对应的终端分组内的 STA—一对应, 即接入点将子信道按顺序分配 给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 也就是说, 组号所对应的分组内的 STA按照顺序为 STAl-STAn, 那么根据该格式, STA1对应子信道 1, STA2对应子信道 2, 直至 STA n对应子信道 n。
对于上述 OFDM模式和 0FDMA模式下子信道中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的情况, 既可以只用信道号等方式指示组内各 STA分配的子信道; 也可以用子载波范 围的方式来指 , 如表 4 ' 所 ^
组号 子信道 1 子信道 2 … 子信道 n 表 4,
组号 子载波 子载波 A+广 k2 … 子载波 K kN 也就是说, 上述终端组内的每个终端对应不同的子信道, 由于该 0FDMA 物理层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 (不受 20MHz带宽的限制) , 因此可以为更 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 从而使 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 终端指示子信道。 图 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将 0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 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 以使终端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 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法包括:
S2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OFDM前导; 其中, 该 OFDM前导携带 0FDMA物 理层信令。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OFDM模式向其覆盖范围内的任一终端发送 OFDM前 导; 其中, 该 OFDM 前导包括短训练域 (Short Training Field, 以下简称 STF)、长训练域(Long Training Field, 以下简称 LTF)、传统信令(Legacy Signaling, 以下简称 L-SIG) 、 超高吞吐量信令 A (Ultra High Throughput Signaling A, 以下简称 UHT_SIG_A) , 该 UHT_SIG_A中携带 OFDMA物理层信 令。 需要注意的是, OFDM方式是接入点给一个终端发 OFDM前导, 但是此时 接入点不知道是给哪一个具体的终端发的, 因此接入点给任一终端发送 OFDM 前导, 所有活跃 (active ) 的终端都会监听并接收, 进而获取到 0FDMA物理 层信令, 从而获知自己对应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 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2: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Data Symbol ) ; 该 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Switching Field) 、 超高吞吐量信令 (Ultra High Throughput Signaling B, 以下简称 UHT-SIG-B) 。
具体的, 接入点利用 0FDMA 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以在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 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节约信令开销并带来多用户分集的增益。 另外, 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基本服务集 (Basic Service Set , 以下简称 BSS ) 的主信道, 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 令; 也就是说, 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可以释 放主信道; 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上述 OFDM前导和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下述表 5所示。 并且, 当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和 0FDMA数据一起发送时, 均可以 采用表 5的格式; 如果只发送单独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仅发送 OFDM前导 即可。
表 5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 0FDMA模式传输的内容对于每个终端是相互独立的, 即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的 Switching Field, UHT-SIG-B和 0FDMA数 据都相互独立。上述 Switching Field可以包括超高吞吐量短训练域( Ultra High Throughput Short Training Field, 以下简称 UHT-STF)和 (Ultra High Throughput Long Training Field, 以下简称 UHT-LTF) 。 在 OFDMA模式下, UHT-STF用于终端完成 O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的自 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 ,以下简称 AGC )或者信道同歩。 UHT-LTF 则用于终端完成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的信道估计。 如果 UHT-SIG-A中的物理 层信令仅对终端组做了信道分配, 则 UHT-SIG-B可用于发送端在子信道中对 该子信道对应的终端组中终端做进一歩的指示。
若在 0FDMA+MU-MIM0的模式下, UHT-STF用于终端对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指示的子信道或者全部信道以及对应空时流(space-time streams )的 AGC 或者信道同歩; UHT-LTF则用于终端对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或 者全部信道以及对应空时流的子信道的信道估计。 此外, MU-MIM0 的空时流 分配信息可以在 UHT-SIG-A中携带, 也可以在 UHT-SIG-B中携带。
另外, 接入点利用 OFDM模式可以在主信道上发送 OFDM前导 (参见图 2a 示例) , 也可以利用重复的方式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 OFDM前导 (参见图 2b 示例) 。 之后, 接入点切换到 0FDMA模式, 并在上述指示的子信道向终端发 送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另一方面, 对于 OFDM与 0FDMA子载波间隔不同 的情况 (以单位信道为 20MHz为例) , 其发送 OFDM前导和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可以参见图 2c 的示例, 即将这个单位信道 (图中为主信道) 划分 为 多个子载波 , 一个或多个子载波对应一个终端 ; 对于 OFDM与 0FDMA子载波间隔不同, 且带宽为多个单位信道的带宽之和的情况, 其发送 OFDM前导和下行 OFDMA数据信息可以参见图 2d的示例。
相应的,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模式检测接收 OFDM前导, 当终端 在 OFDM模式下接收到 OFDM前导后 (可以是在主信道上接收, 也可以是在多 个子信道上接收) , 根据 OFDM方式读取 UHT-SIG-A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切换至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 重新调整 AGC和完成估计对 应的子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 并在对应的子信道解调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获得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终端的另外一种接收方法是,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模式检测接收 OFDM前导, 当终端在 OFDM模式下接收到 OFDM前导后 (可以是在主信道上接 收, 也可以是在多个子信道上接收) , 根据 OFDM方式读取 UHT-SIG-A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切换至此次接入点发送数据所占用的整个带宽, 重新 调整 AGC , 和完成估计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或 者估计整个带宽的信道状态信息, 并在对应的子信道解调下行 0FDMA数据信 息, 获得属于自己的那部分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OFDM前导,以使终端可以从该 OFDM前导中获取 0FMDA 物理层信令, 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 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 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 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 制。 图 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 0FDMA 物理层信令携带在空数据分组通告 (Nul l Data Packet Announcement , 以下简称 NDPA ) 帧中发送给终端, 以 使终端从 NDPA帧中获取 0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 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法包括:
S3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NDPA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个专有的 NDPA帧来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以降低传输 0FDMA物理层信令时带来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NDPA帧 的格式如表 6所示, 具体为:
表 6
值得注意的是,接入点可以采用 OFDM模式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 发送 NDPA帧,可以在一个子信道(例如:主信道)上发送(参见图 3a示例), 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参见图 3b示例) , 其他的终端均可以监听到该 NDPA帧。 之后, 接入点还需要采用 OFDM模式发送 OFDM前导。 上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 也可以同时携带在 NDPA帧和 OFDM前导中, 但是为了节约信令开销, 一般只在 NDPA帧中携带即可。 可选的, 当 NDPA帧 中携带了 0FDMA物理层信令,则 OFDM前导可以进一歩指示终端组中的某一个 具体的终端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 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2 :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Switching Fi eld) 、 UHT-SIG_B。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OFDMA模式发送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 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 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相应的,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方式检测接收 NDPA帧,并根据 OFDM 方式读取 0FDMA物理层信令; 之后, 终端也采用 OFDM方式接收 OFDM前导; 并采用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 切换成 0FDMA模式在该子信道上 接收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NDPA帧, 以使终端可以从该 NDPA帧中获取 0FDMA物 理层信令, 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 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 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 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 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另外, 接 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分开携带在 NDPA帧和 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 以使终端从 NDPA帧和 OFDM前导中获取 0FDMA物理层信令, 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 法包括:
S4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具体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可以有两种配合方式携带 0FDMA物理层信 令, 分别为:
第一种: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 O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 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 还可以是实施 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第二种: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 OFDM前导携 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施例 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 还可以是实施 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 上述 NDPA帧和 OFDM前导可以相互配合指示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上述表 5中的用户组信息字段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 还可以包括与 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另外, 表 5的控制信息字段中还可以指示当 前指示的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以便于终端能够根据 该时间长度判断该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指示是有效还是过期, 如果未 过期, 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子信道接收和发送数据。
如果 NDPA 帧中携带了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即携带了完整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 OFDM前导可以不再携带终端的标 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OFDM前导也可以携带 0FDMA物理层 信令, 具体的说明已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 如果 NDPA帧中 仅携带了终端的标识, 则 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 NDPA帧中的终端的标识所 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如果 NDPA帧中仅携带了子信道信息, 则 OFDM前导还需 要携带与 NDPA帧中的子信道信息所对应的终端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子信道的方式 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402 :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Switching Fi eld) 、 UHT-SIG_B。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OFDMA模式发送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 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 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相应的,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方式接收 NDPA帧, 并根据 OFDM方 式读取 NDPA帧中携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的一部分;之后,终端也采用 OFDM 方式接收 OFDM前导, 然后读取 OFDM前导中对 0FDMA物理层信令补充的那一 部分的内容; 之后, 根据上述 NDPA帧和 OFDM前导结合后的 0FDMA物理层信 令所指示的子信道,切换成 0FDMA模式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读取 /解调自己 的那部分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以使上述各个终端通过 NDPA帧 和 OFDM前导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从而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 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 数量并没有限制; 另外, 接入点可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 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歩地, 在上述图 2至图 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 例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在接入点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的过程。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 0FDMA数据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nowl edge , 以下简称 ACK ) 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lock ACK, 以下简 称 BA )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在上述 S202或 S302或 S402之后, 均可以执行下述 S 10的 动作:
S 10 : 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为了指示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被各个终端正确接 收, 每个终端都要向接入点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如果接入点在 0FDMA数 据或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了 OFDMA ACK请求或者 OFDMA BA请求 (参见图 4a, 以携带 OFDMA ACK请求为例) , 则终端在根据接入点的 0FDMA物理层信 令指示在自身对应子信道上接收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可以直接在 0FDMA 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的方式回复 ACK或 BA响应。 其中, ACK响应对应的是 OFDMA ACK请求, BA响应对应的是 OFDMA BA请求。 之后, 接入点接收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也就 是说, 可以使多个终端在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同时向接入点发送响应, 充分 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在 0FDMA物理层 信令指示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并且多个终 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通过接 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 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 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 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歩地, 在上述图 2至图 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 例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和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向终端发送单独的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能够在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上 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在上述 S202或 S302或 S402之后, 均可以执行下述歩骤:
S20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可以向终端 发送单独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参见图 4b,以单独发送 BA请求帧为例),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 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选的, 该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己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 如果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则终端在接入点发送下行 0FDMA数据时各终端所对应的子信道上回 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即终端可以将自己接收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 作为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
所述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标识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为用 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帧类型 (即, 不同于现有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的新的帧类型) 。 另外一种专用 信息位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在不改变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的帧类型的情 况下,直接利用该专用信息位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
另外, 与前述 OFDM前导相似, ACK请求帧或者是 BA请求帧可以只在主 信道上发送, 也可以在所有的子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 (Duplicated Transmission) 的方式发送。
S21 :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 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身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 如果终端的子信道是多个单位信道 (比如, 20MHz 为单位的信 道) , 则终端可以在这多个单位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 ACK响应或 者 BA响应, 也可以用非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 ACK响应或者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发送的 0FDMA 物理层信令向终端指示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 S卩,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 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 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七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多用户多输 入多输出 (Multi User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 以下简称 MU-MIMO) 数 据信息, 并且在 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 响应的过程。 如图 5所示, 该方法包括:
S501 : 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上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中包括 0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数据 信息后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该 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 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502 : 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 的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 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 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g卩,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 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 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MU-MIM0数 据信息, 并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如图 6所示, 该 方法包括:
S601 : 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602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目的在于接入点 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数据信息后采用 0FDMA模式回复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 MU-MIM0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S603: 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 的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 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而使得 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g卩,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 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 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九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 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7所示, 该方法包括:
S701 : 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S702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 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目的在于接入点 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数据信息后采用 0FDMA模式回复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 MU-MIM0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中携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703: 接入点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通过在发送给终端 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从 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 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 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 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的 OFDMA物理层信令,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8所示, 该方法包括:
S8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该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 送 ACK 响应或 BA 响应, 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后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下述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 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802 : 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 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S803: 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或者 0FDMA+MU-MIM0模式(这种情况需 要接入点除了在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指示子信道的分配外, 还需要进一歩指 示在各子信道中 MU-MIM0的空时流分配情况) 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 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 并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 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 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 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 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以及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 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9所示, 该方法包括:
S901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902 : 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 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可选的,该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可以不携带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
S903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 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且可选的, 当上述 0FDMA+MU-MIM0数 据信息中携带了 0FDMA物理层信令,则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不携带上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当上述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未携带 0FDMA物理 层信令, 则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S904: 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并根据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的专用信息位确 定采用 0FDMA或者 0FDMA+MU-MIM0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 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行传 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 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 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 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 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1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终端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 该方 法具体包括如下歩骤:
S1001 : 接入点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具体的,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上述 STA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传 输过程, 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了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终端可以采用 OFDM模式传输一个上行传输帧, 具体可以是任意类型。终 端可以在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该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用于请求接入点接下来的数据传输采用 0FDMA模式完成。
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的上行传输帧以后, 根据终端的 0FDMA数据传输请 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切换成 0FDMA模式传输, 例如在接入点 处是否有来自其他终端的需求。 如果接入点判断需要切换到 0FDMA模式, 则 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中采用 0FDMA模式; 如果接入点判断结果为不切换到 0FDMA模式, 则接入点继续采用 OFDM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S1002 :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当接入点根据 0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判断需 要切换到 0FDMA模式, 采用 0FDMA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则接入点会向终端发 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 子信道上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 OFDM前 导中, 也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 还可以通过 NDPA帧和 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 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以 0FDMA物理层信令携带在 OFDM前导中为例 (参见图 10a示例) , 该 OFDM前导部分可以只在主信道上传输, 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包括 主信道) , 参见图 10b的示例。
可选的, 接入点还可以在 S1002之后在上述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 上发送终端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对于下行 0FDMA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参见 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终端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的子信道, 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1003 : 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具体的, 当终端根据上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 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
可选的, 若在上述 S1002之后, 接入点还向终端发送了下行 0FDMA数据 信息, 则当终端在相应的子信道上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并且等待固定时长后, 终端会在该子信道上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 行传输帧, 以使接入点通过 0FDMA 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指示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 接入点发送数据。 SP, 通过接入点发送 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终端分配 子信道,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时作出指示, 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 令指示,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进一歩地,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针对的是上述图 10所示的终端向接 入点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的场景, 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 过程。 进一歩地, 在上述 S 1003之后, 该方法还包括:
S1004: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该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该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使得接入点向终端反馈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情 况。
由于接入点本身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的主体, 因此, 接入点就可以 直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该终端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从而使得终端获知上行 0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 1到实施例 3的帧格式和指示方式, 也适用 于接入点对上行多用户传输的数据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或上行 MU-MIM0数 据信息) , 采用 0FDMA模式并行回复 ACK或者 BA响应给各个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在终端向接入点发送 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ACK请求或 BA请求, 使得接入点能够在相 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 响应。 SP,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 ,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使得终端能够根据 接入点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获知上行 0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图 1 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接入点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 该 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歩骤:
S1101 : 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 OFDM前导中, 也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 NDPA帧和 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 在本发明所有的实施 例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一个信息位, 用于向终端指示该子信道 的分配是用于上行, 还是仅用于下行, 或者是用于上下行双向。 本实施例中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信息位向终端指示的是该子信道用于上行传输的子信 道。 当接入点获得信道使用权的情况下, 通过下发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 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以 0FDMA物理层 信令携带在 OFDM前导中为例, OFDM部分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传输(参见 1 la), 也可以只在主信道上传输 (参见 l ib ) 。
S1 102 : 接入点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具体的, 当终端根据上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 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 进而接入点可以接收到各个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多个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通过 0FDMA物理层 信令为终端指示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 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数据,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 源。并且,通过接入点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12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2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向终端指示上述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 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具体的, 终端接收接入点采用 OFDM模式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这里 的 OFDM模式指的是接入点可以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端发送该 0FDMA物 理层信令, 但是该接入点覆盖范围内的其他终端也可以监听到并正确解调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 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对子信道的信道带宽并不做限制, 由接入点根据终端的带宽需求 确定子信道的带宽。 并且, 所指示的子信道可以用多种形态呈现, 可以是子 信道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 也可以是起始频段的信道号和带宽, 也可以是起 始频段到结束频段的信道号范围等, 本发明不做限制。
S12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 各个终端均可以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所包含的内容确 定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例如, 可以在 自己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数据, 也可以在自 己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相应的响应信息或者上行数据信息等。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单独的终端的标识, 也可以是终端 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
本实施例中涉及的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所指示的子信道, 可以对应 一个终端, 也可以对应多个终端。 例如: 可以将多个终端划分为一个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为这个组分配一个子信道, 则该组内的所有终端均可以使 用该子信道。
现有技术中的信令部分的格式只能支持 20MHz的带宽,并且是针对 48个 子载波, 为每个子载波分配用户, 当采用大于 20MHz的带宽时, 现有技术没 有相应的扩展方案来支持; 但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可 以支持更大的带宽, 并且是针对终端的个数, 为多个终端分配指示所分配的 子信道, 该子信道包括一个或多个子载波。 因此, 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 所针对的主体不同 (现有技术是为子载波分配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是为用户 分配子信道或子载波), 现有技术因为子载波的限制只能为 48个终端进行指 示, 而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可以不受带宽的限制, 可以在更 大的带宽内为更多的终端(超过 48个用户)分配子信道。 当然, 本发明实施 例仍然可以为少于 48个的终端分配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 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确定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 相应的操作。 即,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 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 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五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一种可行的 实施方式。 进一歩地, 在上述图 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终端的标识 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 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该方法包括: S13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 终端需要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终端组, 然后在接入点为终端组 分配子信道时才能知道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因此, 接入点需要将终端组的标 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各个终端, 以使各个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 终端组。 其中, 一种简单将终端组的标识与各个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分 组管理帧的形式告知终端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表 1 的格式以及相关描述, 本 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2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其中, 该 0FDMA物理 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该 0FDMA物理层 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 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也就是说, 上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 还可以向终端 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 道。
具体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 0FDMA物理层 信令用于向一个或多个终端组指示为各个终端组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其中, 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参见上述表 2和表 3所 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303 : 终端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上述终端组内, 则终端将该 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该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 带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该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的 0FDMA物理层信 令,并且接入点还向各个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和各个终端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上述各个终端获知自己所在的终端组, 并进一歩地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 道, 从而在该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上述 OFDMA物 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指示 子信道,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本实施例涉及的 方法是接入点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为终端指示子信道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 方式。 在上述图 1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终端的 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且该终端的标识为一个单独的终端 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且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 行双向子信道。 可选的, 该 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通过一专用指示位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子信道是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终端组内的各 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也就是说,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不仅可以为终 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 还可以向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 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具体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包含的相关字段可以参照上述表 4 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表 4中的终端组内的每个终端对应不同的子信道, 由于该 0FDMA物理层 信令可以支持更大的带宽 (不受 20MHz带宽的限制) , 因此可以为更多的终 端指示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哪一个子信道, 从而使得终端可以在自身对应的子信道上执行相应的操作。 即, 通过接入点 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 多的终端指示子信道,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4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七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终端接收携带在 OFDM前导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并根 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 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法包括:
S1401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OFDM前导;其中,该 OFDM前导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
S14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身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 终端接收接入点采用 OFDM模式发送的 OFDM前导, 这里的 OFDM 模式指的是接入点向其覆盖范围内的任一终端发送 OFDM前导。其中,该 OFDM 前导包括 STF、 LTF、 L-SIG、 UHT-SIG-A, 该 UHT-SIG-A中携带 OFDMA物理层 信令。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接入点采用 OFDM模式发送 OFDM前导是指接入点 给一个终端发 OFDM 前导, 但是此时接入点不知道是给哪一个具体的终端发 的,因此接入点给任一终端发送 OFDM前导,所有活跃的的终端会监听并接收, 进而获取到 0FDMA物理层信令, 从而获知自己对应的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 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4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上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 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 前导包括切换域、 UHT-SIG_B。
具体的, 上述接入点利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以在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 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进而可以节约信令开销并带来多用户分集的增益。 另外, 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包括 BSS的主信道, 该主信道用于接入 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也就是说,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可以释放主信道; 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 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上述 OFDM前导和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 述表 5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 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 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 子信道, 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 发送的, 因此, 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 故, 接入点 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 UHT-SIG-B或者媒体访问控制 (Media Access Control , 以下简称 MAC ) 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端地址, 该目的终端地址 是上述表 1至表 4中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地址, 终端读取 UHT-SIG-B 或者 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终端在 OFDM方式下判断接收到的 OFDM前导后,读取 UHT_SIG_A 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根据自己的地址判断自己是否在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指示的终端组内。 如果在终端组内, 则切换到 0FDMA模式, 并进一歩根据 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所指示的子信道,并进一歩接收 0FDMA 前导, 并根据接收到的 UHT-SIG-B或者 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 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 如果是, 则读取后续的 0FDMA数据; 如果不是, 则 停止读取。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内, 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 0FDMA模式, 继续用 OFDM方式获取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以上歩骤中, 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 (即包 括 OFDM前导、 OFDMA前导和 OFDMA数据) 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 时间。 其中, 非目的终端的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网络分配向量 (Network Al location Vector, 以下简称 NAV) 。 在该 NAV的时间长度内, 非目的终端 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 另外, 非目的终端也可以 根据 L-SIG的 length设置 NAV, 这里的 length可以指示多个数据帧的总长 度, 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通过接收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的 OFDM前导, 并从该 OFDM前导中获取 0FMDA物理层信令, 从而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 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 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 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5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八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通过终端获取携带在 NDPA帧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并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 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法包括:
S15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0FDMA物 理层信令。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个专有的 NDPA帧来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以降低传输 0FDMA物理层信令时带来的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NDPA帧 的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 6,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 接入点可以采用 OFDM模式给其覆盖范围内的某一个终 端发送 NDPA帧, 可以在主信道上发送, 也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发送, 其他的 终端均可以监听到该 NDPA帧。 之后, 接入点还需要采用 OFDM模式发送 OFDM 前导。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也可以同时携带在 NDPA 帧和 OFDM前导中, 但是为了节约信令开销, 一般只在 NDPA帧中携带即可。 可选的, 当 NDPA帧中携带了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 OFDM前导可以进一歩指 示终端组中的某一个具体的终端标识。
S15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的内容可 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503 : 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 包括切换域、 UHT-SIG_B。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 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 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另外, 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 包括本 BSS的主信道, 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 也就是说, 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可以释放主 信道, 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 息。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方式检测接收 NDPA帧,并根据 OFDM方式读 取 0FDMA物理层信令; 之后, 终端也采用 OFDM方式接收 OFDM前导; 该 OFDM 前导和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述表 5所示的格 式以及相关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 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 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 子信道, 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 发送的, 因此, 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 故, 接入点 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 UHT-SIG-B或者 MAC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 端地址, 该目的终端地址是上述表 1至表 4中的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 地址, 终端读取 UHT-SIG-B或者 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 终端在 OFDM方式下判断接收到的 OFDM前导后, 根据自己的地 址判断自己是否在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终端组内。 如果在终端组内, 则切换到 0FDMA模式, 并进一歩根据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 所指示的子信道, 并进一歩接收 0FDMA前导, 并根据接收到的 UHT-SIG-B或 者 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 如果是, 则 读取后续的 0FDMA数据; 如果不是, 则停止读取。 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 内, 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 0FDMA模式, 继续用 OFDM方式获取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以上歩骤中, 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 (即包 括 OFDM前导、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 时间。 其中, 非目的终端的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 NAV。 在所述 NAV的时间 长度内, 非目的终端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另外, 非目的终端也可以根据 L-SIG的 length设置 NAV, 这里的 length可以指示 多个数据帧的总长度, 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 的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NDPA帧,以使终端可以从该 NDPA帧中获取 0FDMA 物理层信令, 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 接收与自身对应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从而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 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即,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 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 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图 16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十九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通过将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分开携带 在 NDPA帧和 OFDM前导中发送给终端, 以使终端从 NDPA帧和 OFDM前导中获 取 0FDMA物理层信令,从而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对应的子信道, 并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过程。 该方 法包括:
S16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具体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可以有两种配合方式携带 0FDMA物理层信 令, 分别为:
第一种: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 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该 O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 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 还可以是 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 应。
第二种: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 携带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该 OFDM前 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这里的终端的标识可以是实 施例二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终端组一一对应; 还可以是 实施例三中的一个单独的终端组的标识, 子信道与该组内的各个终端一一对 应。
也就是说, 上述 NDPA帧和 OFDM前导可以相互配合指示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上述表 5中的用户组信息字段可以包括终端的标识, 还可以包括与 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另外, 表 5的控制信息字段中还可以指示当 前指示的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的有效时间长度, 以便于终端能够根据 该时间长度判断该终端或终端组的子信道信息指示是有效还是过期, 如果未 过期, 终端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子信道接收和发送数据。
如果 NDPA帧中仅携带了终端的标识,则 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 NDPA帧 中的终端的标识所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如果 NDPA帧中仅携带了子信道信息, 则 OFDM前导还需要携带与 NDPA帧中的子信道信息所对应的终端的标识。
S16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的内容可 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603 : 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 包括切换域、 UHT-SIG_B。
具体的, 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即接入点可 以在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多个终端同时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 息,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另外, 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中还可以 包括本 BSS的主信道, 该主信道用于接入点和终端交互控制和管理信令; 也就是说, 接入点在主信道上发送完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可以释放主 信道, 也可以通过主信道和其他子信道一起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 息。
终端在空闲状态时采用 OFDM方式检测接收 NDPA帧,并读取 NDPA帧中携 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的一部分; 之后, 终端也采用 OFDM模式接收 OFDM前 导, 然后读取 OFDM前导中对 0FDMA物理层信令补充的那一部分的内容。 上述 OFDM前导和下行 OFDMA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帧格式可以参见上述 表 5所示的格式以及相关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 接入点既然要为终端组分配子信道, 实际上也是为各个终端分配 子信道, 但是接入点每一次发送的数据都是针对终端组内某一个具体的终端 发送的, 因此, 终端需要获知自己在终端组内实际的终端地址。 故, 接入点 在各子信道中传输的 UHT-SIG-B或者 MAC层包头中还需要携带具体的目的终 端地址, 该目的终端地址是所述组号指示的终端组内的元素地址, 终端读取 UHT-SIG-B或者 MAC层包头中的目的终端地址。
相应的, 终端在 OFDM模式下判断接收到的 OFDM前导后, 根据自己的地 址判断自己是否在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终端组内。 如果在终端组内, 则切换到 0FDMA模式, 并进一歩根据与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信息切换到 所指示的子信道, 并进一歩接收 0FDMA前导, 并根据接收到的 UHT-SIG-B或 者 MAC层包头所携带的目的终端地址判断自己是否是目的终端: 如果是, 则 读取后续的 0FDMA数据; 如果不是, 则停止读取。 如果判断终端不在终端组 内, 终端可以选择不切换到 0FDMA模式, 继续用 OFDM模式获取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以上歩骤中, 终端无论是否是目的终端都可以读取该数据帧格式 (即包 括 OFDM前导、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中的时长以判断该次传输所需要的 时间。 其中, 非目的终端的根据该时长设置自己的 NAV。 在所述 NAV的时间 长度内, 非目的终端可以选择不再监听子信道以节省自身的功率损耗。另外, 非目的终端也可以根据 L-SIG的 length设置 NAV, 这里的 length可以指示 多个数据帧的总长度, 并用于终端计算该总长度所占用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 的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并通过 NDPA帧和 OFDM前 导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己应该在哪一个子信道上接收与自身对应的 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从而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SP, 通 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 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接收接入点的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 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进一歩地, 在上述图 14至图 1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本发明实施 例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涉及的方法是在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 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 应的过程。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 0FDMA数据中携带 OFDMA ACK 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 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即在上述 S1403或 S1503或 S 1603之后, 均可以 执行下述 S20的动作:
S30: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
具体的, 为了指示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被各个终端正确接 收,每个终端都要向接入点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如果接入点在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或 O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了 OFDMA ACK请求或者 OFDMA BA请求, 则终端在根据接入点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在自身对应子信道上接收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后, 可以直接在 0FDMA 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采用 0FDMA的方式回复 ACK或 BA响应。 其中, ACK响应对应的是 OFDMA ACK请求, BA响应对应的是 OFDMA BA请求。 之后, 接入点接收各个终端在各自对应的 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也就是说, 可以使多个终端在自己对应 的子信道上同时向接入点发送响应, 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在 0FDMA物理层 信令指示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并且多个终 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通过接 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 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 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 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进一歩地, 在上述图 14至图 16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本发明实 施例的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终端在接收接入点 发送的 OFDMA物理层信令和下行 O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单独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能够在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 示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上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还可以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 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在上述 S202或 S302或 S402之后, 均可以执行下 述歩骤:
S40: 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接入点在向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可以向终端 发送单独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参见图 4b,以单独发送 BA请求帧为例),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 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选的, 该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自己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
所述专用信息位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标识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为用 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帧类型 (即, 不同于现有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的新的帧类型) 。 另外一种专用 信息位的表现形式也可以是,在不改变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的帧类型的情 况下,直接利用该专用信息位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
另外, 与前述 OFDM前导相似, ACK请求帧或者是 BA请求帧可以只在主 信道上发送, 也可以在所有的子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 (Dupl icated Transmi ss ion ) 的方式发送。
S21 :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自身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可选的, 如果终端的子信道是多个单位信道 (比如, 20MHz 为单位的信 道) , 则终端可以在这多个单位信道上采用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 ACK响应或 者 BA响应, 也可以用非重复传输的方式发送 ACK响应或者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 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根据该 OFDM物理层信令确定向接入点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的子信道。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 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 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 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17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的流程示意图。本 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MU-MIM0 数据信息, 并且在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 响应的过程。 如图 17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7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 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上述 MU-MIM0 数据信息中携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中还包括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 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 数据信息后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 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17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 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703: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MU-MIM0数据信息,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 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 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 响应或 BA 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 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 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 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18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一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的 MU-MIM0数据信息, 以及,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 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如图 18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8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 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1802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即接入点向终 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数据信息后采用 0FDMA模式回复 ACK响 应或 BA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 MU-MIM0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S1803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内容可以 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1804: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MU-MIM0数据信息,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 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OFDMA 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 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 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 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19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二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19所示, 该方法包括:
S19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S1902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 模式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OFDMA 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目的在于接入点 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MU-MIM0数据信息后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自己, 以获知 MU-MIM0数据信息传输是否成功。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 携带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 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S 1903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所包含的的内容可 以参见上述实施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 1904: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 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 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携 带 0FDMA物理层信令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确定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 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 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时作出指示,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 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 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20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三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的 OFDMA物理层信令, 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20所示, 该方法包括:
S20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该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 送 ACK 响应或 BA 响应, 即接入点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应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后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下述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 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S2002 : 终端根据该 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参见上述实施 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0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
J s 自Θ、。
可选的,该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S2004: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0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 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也就是说, 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 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以并行传输, 进而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 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 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0 或 BA 响应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 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 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21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四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 以及5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使得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回复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过程。 如图 21所示, 该方法包括:
S21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对应的子信道。
0 S21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O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参见上述实施 例十四至实施例十六中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2103: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 白E、。
可选的,该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S2104: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该 ACK请求 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该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接入点通过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向终端请求在终端获取到相 应的 MU-MIM0 数据信息后回复 ACK 响应或 BA 响应给自己, 以获知下述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的传输是否成功。
可选的,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也 可以不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且可选的, 当上述 0FDMA+MU-MIM0数 据信息中携带了 0FDMA物理层信令,则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不携带上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当上述 0FDMA+MU-MIM0数据信息中未携带 0FDMA物理 层信令, 则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可以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S2105: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的子信道之后, 并根据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的专用信息位确 定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也就是说,各个终端均可以在各自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同时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 即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可以并行传输, 进而可以 充分利用相应的时频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 接入点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向接入点同时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SP, 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 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 响应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 制; 并且使得多个终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并行传输给接入点, 充分利用了 相应的时频资源。
图 22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五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终端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 该 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歩骤:
S2201 : 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接入点。
具体的,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是上述 STA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传 输过程, 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了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终端可以采用 OFDM模式传输一个上行传输帧, 具体可以是任意类型。终 端可以在该上行传输帧中携带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该 0FDMA数据传输请求 用于请求接入点接下来的数据传输采用 0FDMA模式完成。
接入点在接收到终端的上行传输帧以后, 根据终端的 0FDMA数据传输请 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切换成 0FDMA模式传输, 例如在接入点 处是否有来自其他终端的需求。 如果接入点判断需要切换到 0FDMA模式, 则 在接下来的数据传输中采用 0FDMA模式; 如果接入点判断结果为不切换到 0FDMA方式, 则接入点继续采用 OFDM的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S2202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当接入点根据 0FDMA数据传输请求或者当前的网络情况判断需 要切换到 0FDMA模式, 采用 0FDMA模式进行数据传输, 则接入点会向终端发 送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各个终端在各自对 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 OFDM前 导中, 也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 还可以通过 NDPA帧和 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 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接入点还可以在 S2202之后在上述各个终端各自对应的子信道 上发送终端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对于下行 0FDMA数据传输过程可以参见 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S2203 : 终端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 终端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 发送上行 O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 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 传输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2204: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当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的子信道之后, 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 若在上述 S2202之后, 接入点还向终端发送了下行 0FDMA数据 信息, 则当终端在相应的子信道上接收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并且等待固定时长后, 终端会在该子信道上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终端向接入点发送上 行传输帧, 以使接入点通过 0FDMA 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指示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 接入点发送数据。 SP, 通过接入点发送 OFDMA物理层信令的方式为终端分配 子信道,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时作出指示, 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传输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 令指示,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进一歩地, 本实施例涉及的方法针对的是上述图 22所示的终端向接 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场景, 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 据信息之后, 接收接入点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的 过程。 进一歩地, 在上述 S2204之后, 该方法还包括:
S2205: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具体的, 终端在其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该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该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即使得接入点向终端反馈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 情况。
由于接入点本身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的主体, 因此, 接入点就可以 直接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该终端发送与该终端关联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从而使得终端获知上行 O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通过在终端向接入点发送 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ACK请求或 BA请求, 使得接入点能够在相 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 响应。 SP,通过接入点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的方式,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量并没有限制, 并使得终端能够根据 接入点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获知上行 0FDMA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图 23为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二十六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方法涉及的是由接入点发起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过程。 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歩骤:
S2301 :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的,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携带在上述实施例中的 OFDM前导中, 也可以携带在 NDPA帧中,还可以通过 NDPA帧和 OFDM前导相互配合来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 在此不再赘述。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 在本发明所有的实施 例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可以包括一个信息位, 用于向终端指示该子信道 的分配是用于上行, 还是仅用于下行, 或者是用于上下行双向。 本实施例中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信息位向终端指示的是该子信道用于上行传输的子信 道。 当接入点获得信道使用权的情况下, 通过下发的 0FDMA物理层信令指示 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S2302 : 终端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具体的, 终端通过 0FDMA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子信道获知自己向接入点 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 也就是说避免了接入点额外向终端指示 传输上行 0FDMA数据信息时的信令指示, 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S2303: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具体的, 当终端根据上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了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的子信道之后, 在该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自
I pi 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接入点通过 OFDMA物理层 信令为终端指示发送上行 0FDMA数据时的子信道, 从而使得各个终端可以 在相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数据。 即, 通过接入点发送 0FDMA物理层 信令的方式为各个终端分配子信道, 使得接入点可以为更多的终端在向接入 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时作出指示, 即接入点为终端指示子信道对终端的数 量并没有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歩骤 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 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 取存储介质中, 该程序在执行时, 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歩骤; 而前述 的存储介质包括: R0M、 RAM, 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接入点, 该接入点包括: 发送模块 10, 用于 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 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以使终端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该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 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 子信道,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 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 对应;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向 终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 终端组。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 终端;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内 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发送模块 10, 具体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 导; 其中, 该 O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向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 中, 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该 OFDM前导携 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 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0FDM前导; 其 中,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 道信息, 该 0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4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歩地, 在上述 装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 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在向 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 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OFDMA数据信息;其中,该下行 OFDMA数据信息包括 OFDMA 前导和 O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_SIG_B。
进一歩地,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 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在上述装置实施例一的基础上, 参见图 24, 该接入点还包括接收模块 11,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采用 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述 下行 O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上述接收模块 1 1, 还用于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 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具体用 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 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 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 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 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 帧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 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 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模 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上述接收模 块 11, 还用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 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 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 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 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 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 帧; 并在上述发送模块 1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进一歩地, 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发送模块 10, 还用于在上 述接收模块 11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4, 在图 2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11, 还用于在上述发送模块 10 向终端发送 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 模式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5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25所示, 该终 端包括接收模块 20和确定模块 21。
接收模块 20,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OFDMA物理层信令, 该 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其中, 该 O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 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 21, 用于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 子信道,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 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 对应;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上述确定模块 21, 具体用于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终端组内, 则 将该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 终端;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 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 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图 2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上述接收模块 20, 具体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0FDM前导;其中,该 0FDM前导携带 0FDMA 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0FDM前 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该 0FDM前导 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 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0FDM前 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 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 信息, 该 OFDM前导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6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图 25所示实 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所述 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 用于在确定模块 21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包括切 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则在上述图 2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上述接收模块 20, 包 括接收单元 201,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 0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 地址; 判断单元 202, 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上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指示接收单元 201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OFDMA数 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7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上述 OFDMA物理层信 令或者上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 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 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在上述图 2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上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 22, 用于在上述接收模块 20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OFDMA数据信息之后, 采用 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接收模 块 20, 还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之后,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上述发送模块 22,还用于采用 0FDMA 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 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数据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 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 信息中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 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 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上 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之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 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上述发 送模块 22, 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 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 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物理层 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上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 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 信道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 据信息; 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 帧或 BA 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上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 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 在上述接收模块 20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接入点;并且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物理层 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进一歩地, 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接收模块 20, 还用于在上 述发送模块 22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照图 27,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 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模块 22 ,还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 2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之后, 采用 0FDMA 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接入点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接入点,该接入点包括:发送器 30, 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 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以使终端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 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 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 子信道,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该 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与子信道一一对 应。
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向终 端发送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 端组。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 终端;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 子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 内的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歩地, 上述发送器 30, 具体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 导; 其中, 该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 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0FDM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该 0FDM前导 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 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于向终端发送 NDPA帧和 0FDM前导; 其中,该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 信道信息, 该 0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歩地,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接 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 交频分多址 O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O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OFDMA数据信息包括 OFDMA前导和 OFDMA数据, 该 O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_SIG_B。 可选的, 上述发送器 30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各个终端发送下行 0FDMA数据信息的方式, 可以通过在发送器 20中内置与接入点天线对应的离 散傅里叶逆变换 ( Inverse Di 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以下简称 IDFT ) 模块实现, 即接入点可以先将多个终端的下行数据进行编码、 空间流分离以 及空时编码器成为多个空时流, 可以参见图 28所示。所述空时流与接入点的 天线将对应。 不同终端在同一根天线上的空时流会通过与该天线对应的 IDFT 模块映射到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或子载波上发送, 从而实现通过不同的子 信道向终端发送各自对应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如果接入点有多根天线, 则就有对应数量的 IDFT模块 (如果天线数为 M, 则 IDFT模块数也是 M) 。 这些 IDFT模块都工作在相同的频段。因此,对于接入点具有多根天线的 0FDMA 来说, 不同的用户工作在不同的子信道上; 在相同的子信道上, 其空时流可 以通过空间映射来区分。 所述空时流可以进一歩支持在子信道上的 MU-MIM0 实现。
对应的, 终端会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 (Inverse Di screte Fouri er Transform, 以下简称 DFT ) 模块解调获取接收端的数据, 并根据 0FDMA物理 层信令指示获得自己所在的子信道上的数据。 对该部分数据, 如果是多天线 空间映射信号, 就利用多天线分离; 如果是单天线信号, 就不需要分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29为本发明提供的接入点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该接入点包括上述 的发送器 30, 还包括接收器 31。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上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 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 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 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31, 用于在上述发送器 30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上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30, 还可以用 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向终端发送 ACK 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上述接收器 31, 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 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 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 则上述发送器 30, 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模式向终 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 信令; 上述接收器 31, 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发送器 30 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 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 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30, 具体用 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 信息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并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上述接收器 31, 还可以用于在发送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 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述发送 器 30,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终端 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 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 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上述接收器 31,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发送器 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 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述发送器 30,还可以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OFDMA+MU-MIMO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 OFDMA+MU-MIMO 数据信息;上述接收器 31,还可以用于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 模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30,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 信息; 并向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 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上述接收器 31, 还可以用于接收终 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 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31, 还可以用于在发送器 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接 收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并在上述发送器 30 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 该发送器 30还可以通过 IDFT模块实现上行 OFDMA数据信息的传输, 即使得每个终端可以根据 OFDMA物理层信令获知只 使用该 IDFT模块所映射的子信道或子载波中与自己对应的部分,将其他部分 置 0, 可以参见图 30所示。
可选的, 上述上行 O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O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发送器 30, 还用于在上述 接收器 31接收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 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 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 收器 31, 还用于在上述发送器 30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 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点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 技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31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 31所示, 该终 端包括: 接收器 40和处理器 41.
接收器 40,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接入点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其中, 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终端的标识和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处理器 41, 用于根据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 至少一个终端;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 道信息, 包括: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 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与子 信道一一对应。
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 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终端组的标识与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上述处理器 41, 具体用于根据上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终端组内, 则将 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可选的, 上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组的标识, 该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 终端;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子信道信息, 包括: 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所分配的子信 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终端组内的 各个终端与子信道一一对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歩地, 上述接收器 40, 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该 O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可选的, 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0FDM 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该 0FDM 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可选的, 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0FDM 前导; 其中, 该 NDPA帧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终端的标识对应的 子信道信息, 该 0FDM前导携带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歩地,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接入点为终端分 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40, 还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该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 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该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进一歩地, 上述接收器 40, 具体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 OFDMA数据对 应的目的终端地址; 并判断自身是否与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在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O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图 32为本发明提供的终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图 31所示实 施例的基础上, 进一歩地, 该终端还包括发送器 42. 可选的, 上述 OFDMA物理层信令或者上述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 则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42, 用于在上 述接收器 40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 息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 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 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述接收器 40, 还 可以用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 后, 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发送器 42, 用于采用 0FDMA模式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 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 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 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 发送器 42,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该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 带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 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发送器 42, 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并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 其中,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 应或 BA响应; 该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上述 发送器 42, 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 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该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 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上 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上述发送器 42, 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 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 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该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并接收 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 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上述发送器 42, 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42, 还可以用于在上 述接收器 40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发送上 行传输帧给接入点;还可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 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可选的, 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 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上述接收器 40, 还可以用于在 上述发送器 42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上接收接入点发送的与上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可选的, 上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终端指示为终端分配的发送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接入点的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上述发送器 42, 还可 以用于在上述处理器 41根据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接入点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可以执行上述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实施例的技 术方案, 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 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8)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 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或 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上 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 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3.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 关系, 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终端 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 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向终 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 前导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所述 NDPA 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6. 6、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向所 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 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 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 标识。
  7. 7、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 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 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8.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或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示为所 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 则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 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9. 9、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 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11. 11、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 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 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 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 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所述方 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13. 13、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所述接 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 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14. 14、 根据权利要求 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所述接入点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 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 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 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 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 则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 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17.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终端发送正 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 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18. 18、 一种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 道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 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 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19.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 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 映射关系;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包 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 则所述终端将 所述终端组对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20. 21、 根据权利要求 1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 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21. 22、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 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 帧;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接 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 帧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 带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23. 24、 根据权利要求 18-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 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24.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具体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 0FDMA 数据对应的目的终端地 址;
    所述终端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 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25. 26、 根据权利要求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 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26. 27、 根据权利要 2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 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下行 OFDMA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27. 28、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 数据信 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28. 29、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 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其中,所述 MU-MIM0 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29. 30、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 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30. 31、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31. 32、 根据权利要求 18-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 采用 O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32. 33、 根据权利要求 18-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 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 理层信令之前, 还包括:
    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接入点;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 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33.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则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34. 35、 根据权利要求 18-2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信息给 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 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35. 36、 一种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以使所述终端根 据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36.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 个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 括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37. 38、 根据权利要求 37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 于在向终端发送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组的标识 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以使所述终端获知自身所在的终端组。
  38. 39、 根据权利要求 36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 个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39. 40、 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模块, 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复用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 前导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空数据分 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40. 41、 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 模块, 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 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或者, 所述 NDPA帧携带所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 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41. 42、根据权利要求 36-41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数据 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 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 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吐量信令 UHT-SIG_B。
  42. 43、 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 令或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 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 则所述接入点还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发送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 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43. 44、 根据权利要求 42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 令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 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 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44. 45、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 信令;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45. 46、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 信息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 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 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46. 47、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具体用于采用 MU-MIM0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 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在对应的子信道上发送的 ACK 响应或 BA响应。
  47. 48、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所述发 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 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 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 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48. 49、根据权利要求 36-39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向终 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采用 0FDMA+MU-MIM0模式在所 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终端发送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并向所述 终端发送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 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 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 式发送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49. 50、根据权利要求 36-41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帧; 并在所述发送模 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终端在对 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50. 51、 根据权利 50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 上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发送与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51. 52、根据权利要求 36-41任一项所述的接入点,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 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终端发送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后, 接收所述 终端在对应的子信道上采用 0FDMA模式发送的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53、 一种终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 所 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 道; 其中,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包括所述终端的标识和与所述终端的标识 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52.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 或多个终端组的标识, 每个终端组包括至少一个终端; 所述子信道信息包括 上行子信道或下行子信道或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每个终端组指示所分配的子信道为上行子 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组与所述子信 道——对应。
  53. 55、 根据权利要求 54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 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接收所述接入点 发送的所述终端组的标识与所述终端的地址的映射关系; 则所述确定模块, 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自身位于所述终端组内, 则将所述终端组对 应的子信道确定为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54. 56、 根据权利要求 53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标识为一个 终端组的标识, 所述终端组包括至少两个终端; 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 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子信道, 包括: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用于向所述终端组内的各个终端指示所分配的子 信道为上行子信道或者下行子信道或者上下行双向子信道; 其中, 所述终端 组内的各个终端与所述子信道一一对应。
  55. 57、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 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前导; 其中,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 的空数据分组通告 NDPA帧;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56. 58、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 块, 还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 携带所述 O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终端的标识, 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 或者, 还用于接收所 述接入点发送的 NDPA帧和 OFDM前导; 其中, 所述 NDPA帧携带所述 0FDMA物 理层信令中的与所述终端的标识对应的子信道信息,所述 OFDM前导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中的所述终端的标识。
  57. 59、 根据权利要求 53-5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所述接入点为所述终端分配的接收下行 0FDMA 数据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 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下行 0FDMA数 据信息包括 0FDMA前导和 0FDMA数据, 所述 0FDMA前导包括切换域、 超高吞 吐量信令 UHT-SIG_B。
  58. 60、 根据权利要求 59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所述 0FDMA数据对应的目的终 端地址;
    判断单元, 用于判断自身是否与所述目的终端地址匹配; 若是, 则指示 所述接收单元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
  59. 61、 根据权利要求 6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或者所述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中携带 0FDMA确认 ACK请求或 0FDMA块确认 BA 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还用于指 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 子信道, 则所述终端还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 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 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0. 62、 根据权利要求 60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还用于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 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下行 0FDMA数据信息之后,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 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 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 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1. 63、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MU-MIM0数 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 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 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2. 64、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 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其中, 所述 MU-MIM0数据信息中携带 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 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 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3. 65、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具体用于接收 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MU-MIM0数据信息; 并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 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 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 响应;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中携带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 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 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4. 66、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 或 BA响应;则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 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则所述 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 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5. 67、 根据权利要求 53-5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在所 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0FDMA+MU-MIM0数据信息; 并 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 其中, 所述 ACK请求帧或 BA请求帧包括专用信息位, 所述专用信息位用于指示所述终端采用 0FDMA模 式向所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 述接入点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应。
  66. 68、 根据权利要求 53-5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 接入点发送的正交频分多址 0FDMA物理层信令之前, 发送上行传输帧给所述 接入点; 并且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 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 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
  67. 69、 根据权利要求 68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 息中携带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请求, 所述 OFDMA ACK请求或 OFDMA BA 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采用 0FDMA模式向所述终端发送 ACK响应或 BA响 应; 则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之后, 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与 所述上行 0FDMA数据信息对应的 ACK响应或 BA响应。
  68. 70、 根据权利要求 53-58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 0FDMA 物理层信令具体用于向所述终端指示为所述终端分配的发送上行 0FDMA数据 信息给所述接入点的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 则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 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 0FDMA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之后, 采 用 0FDMA模式在所述终端对应的子信道上向所述接入点发送所述上行 0FDMA 数据信息。
CN201480074424.0A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Active CN105940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0336.7A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71689 WO2015113218A1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Division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650A true CN105940650A (zh) 2016-09-14
CN105940650B CN105940650B (zh) 2019-07-23

Family

ID=537561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Active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CN201480074424.0A Active CN105940650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0336.7A Active CN110351062B (zh) 2014-01-28 2014-01-28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778389B2 (zh)
EP (4) EP4037233B1 (zh)
JP (1) JP6479827B2 (zh)
KR (3) KR101960002B1 (zh)
CN (2) CN110351062B (zh)
ES (3) ES2967349T3 (zh)
PL (2) PL3691169T3 (zh)
WO (1) WO201511321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636A (zh) * 2014-05-09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23887A1 (zh) 2014-02-24 2015-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接收发送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327121A1 (en) * 2014-05-08 2015-11-12 Guoqing C. Li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acknowled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912388B2 (en) 2014-06-12 2018-03-0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ub-channel alloca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WLAN
WO2016077490A1 (en) 2014-11-11 2016-05-1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Acknowledgment for multiple user communication in a wlan
JP6382134B2 (ja) * 2015-03-05 2018-08-29 Kddi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6834954B2 (ja) * 2015-07-07 2021-0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7011569A1 (en) 2015-07-16 2017-01-19 Atefi Al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112016003210B4 (de) 2015-07-16 2021-05-27 Communication Systems LLC Einrichtungen, verfahren und computerlesbares medium zur kommunikation in einem drahtlosen lokalen netzwerk
CN110798881B (zh) * 2019-11-01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24046B2 (en) 2019-11-28 2022-01-11 Ali Atefi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6A (zh) * 2006-01-10 2006-07-19 山东大学 一种选频分块传输系统的上行链路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WO2008107520A1 (en) * 2007-03-05 2008-09-12 Nokia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200662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69095A (zh) * 2011-07-06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通知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CN102938748A (zh) * 2012-10-23 2013-02-20 清华大学 基于比特层次的物理层子信道的多业务传输方法
US20130286959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orthogonal block-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obra) oper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89379B1 (ko) * 2004-04-14 2007-03-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링크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7639658B2 (en) 2005-03-18 2009-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wireless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handoff
KR100773579B1 (ko) 2006-07-14 2007-11-08 강릉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무선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기록매체
CN101127584A (zh) * 2006-08-15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反馈及接收ack/nak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4403515B2 (ja) * 2006-09-20 2010-01-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US20080089278A1 (en) * 2006-10-11 2008-04-17 Inha-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Method and frame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and dynamic power allocation in frequency reuse partitioning based OFDMA system
US7924809B2 (en) * 2006-11-22 2011-04-1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provide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GB2447635A (en) * 2007-03-19 2008-09-24 Fujitsu Ltd Scheduling qos communications between node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time unit in wimax systems
CN101296212B (zh) * 2007-04-27 2012-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指示信息的时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1399585B (zh) * 2007-09-27 2012-05-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fdma智能天线系统的用户信号产生及干扰抑制的方法与装置
CN102124715B (zh) * 2009-03-23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分配方法及装置
US20100260114A1 (en) 2009-04-10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knowledgement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cheduling for wlans
US9048895B2 (en) * 2009-06-05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user null data packet (MU-NDP) sound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US8923172B2 (en) 2009-08-24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stic backoff channel access
WO2011068985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multiple stations
CN102123514A (zh) 2010-01-08 2011-07-13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中实现多址的方法及无线局域网系统
US8559323B2 (en) * 2010-03-10 2013-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Downlink OFDMA for service sets with mixed client types
US9585043B2 (en) 2010-04-13 2017-02-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Group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8867574B2 (en) 2010-06-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rmat of VHT-SIG-B and service fields in IEEE 802.11AC
US9337961B2 (en) 2010-06-15 2016-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very high throughput WLAN acknowledgment frames
US8989213B2 (en) 2010-09-15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header with access point identifier
WO2012047067A2 (en) * 2010-10-08 2012-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link adapt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608789B2 (en) 2012-05-11 2017-03-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s in response to received frames
CN103458420B (zh) 2012-05-31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R095199A1 (es) * 2013-03-15 2015-09-30 Genzyme Corp Anticuerpos anti-cd52
DE102013006751A1 (de) * 2013-04-12 2014-10-16 Hasse & Wrede Gmbh Viskositätsdrehschwingungsdämpfer oder Viskositätsdrehschwingungstilger
US9991940B2 (en) * 2013-09-10 2018-06-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feedback protocol
KR102197028B1 (ko) * 2013-11-04 2020-12-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에서 주파수 선택적 전송에 기반하여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102180A1 (ko) * 2014-01-06 2015-07-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방법 및 장치
AU2015324750B2 (en) 2014-10-01 2018-11-08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16A (zh) * 2006-01-10 2006-07-19 山东大学 一种选频分块传输系统的上行链路频分多址接入方法
WO2008107520A1 (en) * 2007-03-05 2008-09-12 Nokia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2006623A (zh) * 2009-09-02 2011-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69095A (zh) * 2011-07-06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通知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US20130286959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ordinated orthogonal block-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cobra) operations
CN102938748A (zh) * 2012-10-23 2013-02-20 清华大学 基于比特层次的物理层子信道的多业务传输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636A (zh) * 2014-05-09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6464636B (zh) * 2014-05-09 2019-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10615934B2 (en) 2014-05-09 2020-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CN111030957A (zh) * 2014-05-09 2020-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11082181B2 (en) 2014-05-09 2021-08-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CN111030957B (zh) * 2014-05-09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88935A (ko) 2018-08-07
EP4297322A3 (en) 2024-01-10
CN105940650B (zh) 2019-07-23
KR101960002B1 (ko) 2019-03-19
EP4297322A2 (en) 2023-12-27
WO2015113218A1 (zh) 2015-08-06
PL3079322T3 (pl) 2021-01-11
EP4037233A1 (en) 2022-08-03
US11431449B2 (en) 2022-08-30
JP2017511995A (ja) 2017-04-27
KR20190007538A (ko) 2019-01-22
US20160337100A1 (en) 2016-11-17
CN110351062A (zh) 2019-10-18
CN110351062B (zh) 2022-03-01
EP3079322A4 (en) 2017-01-25
KR20160101184A (ko) 2016-08-24
KR101886290B1 (ko) 2018-08-07
ES2967349T3 (es) 2024-04-29
EP4037233B1 (en) 2023-10-04
US20220399968A1 (en) 2022-12-15
KR101940794B1 (ko) 2019-03-26
PL3691169T3 (pl) 2022-07-25
JP6479827B2 (ja) 2019-03-06
EP3079322A1 (en) 2016-10-12
ES2813901T3 (es) 2021-03-25
US20200344017A1 (en) 2020-10-29
EP3691169A1 (en) 2020-08-05
ES2921749T3 (es) 2022-08-31
EP3691169B1 (en) 2022-03-09
EP3079322B1 (en) 2020-06-10
US10778389B2 (en)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650A (zh) 数据传输的指示方法、接入点和终端
EP3357175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dication for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mu-mimo)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communication
CN107592960B (zh) Wlan系统中的短分组优化
EP3632069B1 (en) Doppler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7409396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lan基站装置以及无线lan终端装置
KR20160148687A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다중 사용자 할당 시그널링
KR20160004955A (ko) 고효율 무선랜의 물리계층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포맷
EP2130318A2 (en) Signall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7113829B (zh) 在wlan中根据资源分配设置来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79452B (zh) 在无线lan中分配资源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JP7231587B2 (ja) データ伝送インジケーション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端末
JP6907251B2 (ja) データ伝送インジケーション方法、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