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40392A -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 Google Patents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40392A
CN105940392A CN201480074666.XA CN201480074666A CN105940392A CN 105940392 A CN105940392 A CN 105940392A CN 201480074666 A CN201480074666 A CN 201480074666A CN 105940392 A CN105940392 A CN 1059403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ser
input
image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746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40392B (zh
Inventor
张雷
毕宁
凌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40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40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403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40Filling a planar surface by adding surface attributes, e.g. colour or text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1Region-base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10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 G06T7/194Segmentation; Edge detection involving foreground-background segm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8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image processing hard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04Still image; Photographic image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通过装置操纵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将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Description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用于装置的图像编辑。
背景技术
技术进步已经产生较小且较强大的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当前存在多种移动装置,例如无线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寻呼装置。无线装置可为小型轻量的,且容易由用户携带。例如蜂窝式电话和因特网协议(IP)电话等无线电话可经由无线网络传送语音和数据包。而且,无线电话可处理可执行指令,包含软件应用,例如可用以接入因特网的网络浏览器应用。此外,许多无线电话包含并入其中的其它类型的装置。举例来说,无线电话还可包含数字静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记录器和音频文件播放器。因此,无线电话及其它移动装置可包含显著计算能力。
移动装置可包含相机和可用于更改(或“编辑”)用相机俘获的图像的图像编辑应用。移动装置的用户可使用相机俘获图像,且随后例如在与朋友或家人共享图像之前使用图像编辑应用更改图像。特定图像编辑应用可使用户能够执行计算上简单的操作,例如移除(或“裁剪”)图像的一部分。较先进的图像编辑应用可使用户能够在移动装置上执行计算较为密集的操作,但这些操作可能仍不能向用户提供对于图像编辑操作的充分控制以实现特定图像编辑效应,这可能令移动装置的用户沮丧。先进的图像编辑应用还可利用复杂的用户输入技术,用户可能发现这些技术使用起来困难或繁琐。
发明内容
处理器可接收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为了说明,移动装置可包含处理器和相机,且相机可俘获图像。处理器可将图像数据(例如使用分段技术)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所述第一图像层可对应于图像的前景,且所述第二图像层可对应于图像的背景,作为说明性实例。或者,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可各自对应于图像的前景部分(或图像的背景部分)。
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可由用户独立地编辑以创建一或多个视觉效应。为了说明,用户可对所述第一图像层但非所述第二图像层执行图像编辑操作(或反之亦然)。用户可利用图像编辑应用来执行图像编辑操作,图像编辑操作可由处理器执行。图像编辑操作可包含改变所述第一图像层但非所述第二图像层的颜色属性(例如独立于另一对象的颜色改变一对象的颜色)。作为另一实例,图像编辑操作可包含例如通过使背景但非前景“模糊”以近似相机的“超聚焦”相机效应来使所述第一图像层但非所述第二图像层模糊,所述相机使用大孔径俘获图像,其中前景焦点对准且其中前景比背景清晰。相比于其中基于特定图像编辑操作编辑整个图像(例如图像的所有图像层)的常规系统,用户可因此体验对图像的视觉效应的更大控制。
在特定实施例中,响应于用户输入选择图像而自动起始丛集的识别。举例来说,可响应于用户经由用户接口(UI)选择图像(例如,从图像图库选择图像)而自动起始丛集的识别。自动识别丛集可“隐藏”与丛集的识别相关联的时间滞后。举例来说,通过响应于经由UI选择图像而自动识别丛集,与丛集的识别相关联的时间滞后可在图像的加载期间“隐藏”。也就是说,用户可感知到,时间滞后与图像的加载相关联,而不与加载图像之后起始的特定图像编辑操作的起始相关联。在此实例中,当用户起始图像编辑操作时,丛集识别可已经完整,这可致使图像编辑操作呈现为对用户来说较快。
处理器可响应于关于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用户输入自动起始一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为了说明,对于包含多个图像层(例如,多个前景对象和/或多个背景对象)的图像,每一个别图像层的处理可与时间滞后相关联。为减少与图像分段相关联的时间滞后,处理器可在接收关于多个图像层中的每一者的用户输入之前使用一或多个经识别丛集起始与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一或多个图像处理操作(例如,图像分段操作和/或图像标记操作)。在此实例中,图像的前景部分的图像处理可在接收关于图像的背景的用户输入之前起始。相应地,相比于等待起始图像处理操作直至接收到针对每一图像层的用户输入的装置,处理器的图像编辑性能可得以改进。
或者或另外,移动装置可存储用户配置参数,所述用户配置参数确定可响应于用户输入在移动装置处执行的图像编辑操作。为了说明,移动装置可包含显示器(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可例如结合由移动装置执行的图像编辑应用来描绘图像。图像编辑应用可响应于用户输入对图像执行图像编辑操作。举例来说,用户配置参数可指示移动装置将响应于接收指示特定移动方向的第一用户输入执行特定图像编辑操作(例如,颜色改变操作),所述特定移动方向例如在垂直(或大体上垂直)方向中跨越触摸屏的“滑移”。用户配置参数可进一步指示移动装置将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之后接收的指示所述特定方向的第二用户输入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例如后续垂直滑移操作)。举例来说,用户配置参数可指示将响应于第二用户输入执行图像模糊操作。
用户配置参数可由用户配置。举例来说,用户配置参数可由用户修改以指示将在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例如响应于第一用户输入)之前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在一特定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输入之后和第二用户输入之后接收的第三用户输入可“撤销”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相应地,为移动装置的用户简化了图像编辑。此外,图像编辑操作可使用用户配置参数来配置。
在特定实施例中,揭示一种由装置操纵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将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经配置以将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用于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的装置。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的装置。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二图像,以及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移动装置显示第一图像,且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且致使移动装置显示第二图像,并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移动装置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且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二图像,且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用于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的装置和用于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的装置、用于致使移动装置显示第二图像的装置,和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的装置。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含接收来自用户接口的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方法进一步包含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存储器和耦合到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经配置以接收来自用户接口的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且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接收来自用户接口的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且基于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包含用于接收来自用户接口的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的装置,和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的装置。
由所揭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的一个特定优点是,图像的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的独立图像编辑。相比于其中基于特定图像编辑操作编辑整个图像(例如,图像的所有图像层)的常规系统,可因此使用户能够“微调”图像编辑操作。由所揭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者提供的另一特定优点是移动装置的用户对用户接口(UI)的简化的控制。举例来说,UI可使用户能够设定用户配置参数,所述用户配置参数向特定用户输入指派特定图像编辑操作(例如,特定方向中的滑移),这简化了由移动装置执行的图像编辑应用的用户控制。所揭示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者的另一特定优点是,如装置的用户感知的较快图像编辑体验。本发明的其它方面、优点和特征将在审阅整个申请案之后变得显而易见,整个申请案包含以下章节: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
附图说明
图1为处理器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2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特定实例图像处理操作的方面;
图3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实例图像处理操作的额外方面;
图4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实例图像处理操作的额外方面;
图5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实例图像处理操作的额外方面;
图6为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说明可由图1的处理器执行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可包含图1的处理器的移动装置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9为说明移动装置的实例操作状态的框图;
图10为说明可由图9的移动装置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图9的移动装置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以及
图12为说明可由例如包含图1的处理器的移动装置等装置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描绘处理器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且其通常标示为100。处理器100包含丛集识别器124、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和图像修改器136。
在操作中,处理器100可响应于图像数据102。举例来说,图像数据102可从相机或从与相机相关联的相机控制器接收。图像数据102可包含一或多个图像层,例如图像层104a和图像层106a。图像层104a、106a可分别对应于图像的前景部分和图像的背景部分。或者,图像层104a、106a可各自对应于前景部分或可各自对应于背景部分。
图像数据102可进一步包含像素的一或多个丛集(例如,对应于图像中所描绘的对象的像素丛集)。举例来说,图1说明图像层104a可包含丛集108a和丛集110a。作为另一实例,图1进一步说明图像层106a可包含丛集112a和丛集114a。丛集108a、110a、112a和114a可包含一或多个属性,例如属性116、属性118a、属性120a和/或属性122a。属性116、118a、120a和/或122a可对应于图像的视觉方面,例如颜色、清晰度、对比度、图像的上下文(例如,设定,例如背景设定)、模糊效应和/或另一方面,作为说明性实例。
丛集识别器124可响应于图像数据102以使用一或多个丛集识别技术识别图像的一或多个丛集。举例来说,丛集识别器124可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一或多个丛集,例如丛集108a、110a、112a或114a中的一或多者。丛集识别器124可分析图像数据102以产生丛集识别126。丛集识别126可识别丛集108a、110a、112a或114a中的一或多者。丛集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的类似像素的群组。为了说明,如果像素空间上类似(例如,在共同阈值区域内)和/或如果像素在数值上类似(例如,在像素值阈值范围内),那么所述像素可为类似的。丛集识别器124可执行一或多个操作来比较图像数据102的像素以识别类似像素的一或多个群组以产生丛集识别126。
丛集识别器124可经配置以使用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一或多个超像素的“超像素”技术产生丛集识别126。所述一或多个超像素可对应于丛集108a、110a、112a和114a。在特定实例中,丛集识别器124经配置以根据简单线性迭代集群(SLIC)技术操作。SLIC技术可将图像数据划分为“栅格”,且可比较栅格的每一分量内的图像数据102的像素以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丛集。SLIC技术可结合将颜色映射到多维模型的颜色空间模型执行,例如国际照明委员会L*、a*和b*(CIELAB)颜色空间模型。
SLIC技术可以栅格间隔识别K个超像素中心C_k,其中k=1、2、...K,其中C_k=[l_k,a_k,b_k,x_k,y_k]T,每一栅格间隔具有栅格间隔大小S,其中K为正整数,其中T指示转置操作,且其中l、a、b、x和y可指示与CIELAB颜色空间模型相关联的参数。在特定实施例中,任何超像素的空间范围为大致2S。相应地,包含在特定超像素中的像素可位于超像素的中心(相对于x-y平面)周围2S×2S区域内。所述2S×2S区域可对应于类似于每一超像素中心的像素的“搜索区域”。
在CIELAB颜色空间模型中,可在显示器处实施时由用户感知到特定欧几里得距离(例如指示多维模型中的颜色的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潜在地导致较差视觉外观或另一效应。如果空间像素距离超出此所感知的颜色距离阈值,那么空间像素距离可胜过像素颜色类似性,从而致使图像失真(例如,导致并不遵守区边界(仅图像平面中接近)的超像素)。因此,代替于使用五维(5D)空间中的简单欧几里得范数,可界定距离量度D_s使得D_s=d_lab+(m/S)d_xy,其中d_lab=sqrt[(l_k-l_i)^2+(a_k-a_i)^2+(b_k-b_i)^2)],d_xy=sqrt[(x_k-x_y)^2+(x_k-x_y)^2],m指示超像素的紧密性的可变启用控制,且S指示栅格间隔大小S。在此实例中,D_s对应于lab距离(d_lab)和x-y平面距离(d_xy)的总和,其由栅格间隔大小S正规化且具有由可变m确定的“紧密性”。为进一步说明,表1说明对应于丛集识别器124的实例操作的实例伪码。
表1
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响应于丛集识别器124以使用一或多个分段技术将图像分段。举例来说,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基于丛集识别126产生分段掩码130。在一特定实例中,分段掩码130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一或多个前景或背景层,例如通过基于丛集识别126将图像层104a与图像层106a分离。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通过将丛集识别器124识别的一或多个丛集与图像数据102的剩余部分隔离来产生分段掩码130。举例来说,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将来自图像数据102的由丛集识别126指示的像素的一或多个群组分段(例如,移除、分割等)以产生分段掩码130。
在特定实施例中,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响应于由丛集识别器124产生的超像素的集合z_n。超像素可使用CIELAB颜色空间模型表示。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将“grabcut”技术应用于超像素集合。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利用grabcut技术以产生高斯混合模型(GMM)。在特定实施例中,图像分段产生器128经配置以产生具有对应于图像的前景的超像素的高斯分布的第一集合的第一GMM,且进一步经配置以产生具有对应于图像的背景的超像素的高斯分布的第二集合的第二GMM。每一GMM可对应于具有正整数数目的K个分量(例如K=5)的完全协方差高斯混合物。为改进图像处理操作的易处理性,可结合GMM使用向量k={k_1,...k_n,...k_N},其中k_n∈{1,...K}。对应GMM分量(例如,α_n)可指派到每一像素。GMM分量可选自背景GMM或前景GMM(例如根据α_n=0或α_n=1)。
图像分段产生器128的操作可与能量消耗相关联,例如对应于E(α,k,θ,z)=U(α,k,θ,z)+V(α,z)的吉布斯能量,其中k可指示GMM变量,U可指示数据项,U(α,k,θ,z)=∑nDn(an,kn,θ,zn),Dn(an,kn,θ,zn)=-logp(zn|an,kn,θ)-logπ(an,kn),Dn可指示高斯概率分布,且p(·)可指示混合加权系数,使得(直到常数): 因此,模型的参数可对应于θ={π(α,k),μ(α,k),∑(α,k),α=0,1,k=1…K}(即,用于背景和前景分布的2K高斯分量的权重π、均值μ和协方差Σ)。在特定实例中,平滑度项V相对于单色实例不变,只是根据以下公式使用颜色空间中的欧几里得距离计算对比度项:V(α,z)=γ∑(m,n)∈Cm≠αn]exp(-β‖zm-zn2)。为进一步说明,表2说明对应于处理器100的实例操作的实例伪码。
表2
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可响应于图像分段产生器128。举例来说,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可分析分段掩码130以查找一或多个图像假影,例如图像假影134。图像假影134可对应于图像的与图像的另一部分“无意地”分离的一部分。举例来说,图像的一部分可“误识别”为在图像的前景或背景中,且图像假影134可对应于所述“误识别”部分。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可响应于用户输入以识别图像假影134。
在特定实施例中,图像分量标记器132经配置以补偿图像分段产生器128的操作。为了说明,分段掩码130可归因于图像分段产生器128的基于颜色的操作而具有一或多个“孔洞”(例如,图像假影,例如图像假影134)。此外,一或多个对象或层可归因于颜色类似性而被“误标记”。举例来说,共同对象的不同颜色可误标记为前景和背景,和/或不同对象的类似颜色可误标记为前景或背景。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可经配置以将前景区作为对象操作,且所述对象可被作为域操作,例如“简单连接性域”。为进一步说明,表3说明对应于图像分量标记器132的实例操作的实例伪码。
表3
图像修改器136可响应于图像分量标记器132。图像修改器136可进一步响应于例如经由包含处理器100的装置的用户接口(UI)的用户输入,以独立于图像数据102的第二层的第二属性调整图像数据102的第一层的第一属性。为了说明,图1的实例说明图像修改器136可产生对应于图像数据102的经修改图像数据138。经修改图像数据138可描绘相对于图像层106a独立地修改图像层104a。
经修改图像数据138可包含对应于图像层104a的图像层104b,且可进一步包含对应于图像层106a的图像层106b。图像层104b可包含对应于丛集108a、110a的丛集108b、110b,且图像层106b可包含对应于丛集112a、114a的丛集112b、114b。图1的实例说明丛集108b具有已相对于属性116修改(例如基于用户输入)的属性140。为了说明,用户输入可指示图像数据102的颜色属性、清晰度属性、模糊属性和/或上下文属性的修改以致使处理器100产生经修改图像数据138。此外,图1的实例说明属性116已独立于一或多个其它属性(例如独立于属性118b、120b和122b,其可相对于属性118a、120a和122a保持不变或可取决于特定用户输入来调整)经修改以产生属性140。
图1的技术说明独立地调整图像的多个层以实现一或多个视觉效应。图1的实例因此实现包含处理器100的装置的图像编辑操作的增加的用户控制。作为特定说明性实例,装置的用户可例如通过使背景但非前景“模糊”来相对于图像的背景的属性独立地修改图像的前景的属性(或反之亦然)。作为特定实例,可使背景模糊以近似“超聚焦”相机效应。
此外,图1描述用于提取图像层的“基于超像素的grabcut”技术的实例。特定常规图像处理技术试图将图像“全局地”(或以“每像素”基础)分段。图1的实例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丛集且基于丛集将图像分段,这相比于全局技术可改进图像处理操作的性能。此外,相比于以每像素基础分析图像数据的全局技术,图像改善操作(例如,一或多个算法迭代以“校正”图像层或对象的一或多个边界)可使用基于超像素的grabcut技术加速。另外,已发现,边缘回顾和紧密性是集群技术的两个特征(例如,SLIC)。边缘回顾可与增强型边界检测相关联,且紧密性可结合图像分段操作(例如grabcut)使用。相应地,利用基于超像素的grabcut技术的装置可具有改进的性能。
参看图2,描绘图像的实例,且其通常标示为200。图像200包含背景202和前景204。在特定实例中,背景202对应于图像层104a,且前景204对应于图像层106a。图像200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例如,图像数据102可表示图像200)。
图2进一步说明经集群图像210。所述经集群图像210可由丛集识别器124产生。经集群图像210包含图像200的像素的多个丛集,例如代表性丛集212。丛集212可由丛集识别126识别。
图2进一步说明所得图像220。所得图像220说明基于经集群图像210独立于图像200的第二层的第二属性调整图像200的第一层的第一属性。举例来说,如图2中所说明,图像200的背景部分202已移除以产生所得图像220。为了说明,可基于经集群图像210,例如基于经集群图像210的丛集的类似性,移除背景202。在一特定实施例中,预定内容可替代背景202。作为特定说明性实例,对应于背景202的森林场景可用沙滩场景(或另一场景)替换。
图2的实例说明图像的层的独立修改。相比于将图像编辑效应施加到整个图像的装置,装置的用户可因此体验图像编辑操作的更大控制。
图3描绘图像300的实例,其是对应于图像300的分段掩码310和经修改图像320的说明性描绘。图3中,使用分段掩码310产生经修改图像320以修改图像300。举例来说,如图3中所说明,分段掩码310识别多个前景对象。图1的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通过相对于图像300的背景将多个前景对象分段来将图像300分段。以此方式,实现图像层属性的独立修改。
通过将图像300的多个层分段,可独立地调整图像300的多个层。在图3的实例中,经修改图像320包含模糊背景。此外,经修改图像320可包含已经例如通过改变一或多个前景对象的颜色属性而相对于图像300修改的所述一或多个前景对象。为了说明,分段掩码310识别多个前景对象,其各自可例如通过独立于另一前景对象的衬衫颜色修改一个前景对象的衬衫颜色而相对于彼此(且相对于背景)独立地修改。
图3的实例说明分段掩码(例如分段掩码310)可用于实现图像的层的属性的独立调整。举例来说,分段掩码310可实现图像300的前景部分的独立颜色调整。
参看图4,描绘图像,且其通常标示为400。图像400可在用户接口(UI)处显示。UI可使用户能够相对于图像400的第二层的第二属性独立地调整图像400的第一层的第一属性。为了说明,图4的实例说明用户输入402。用户输入402可对应于用户在显示装置处的滑移动作,例如在显示图像400的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处的滑移动作。在图4的实例中,用户输入402可指示图像400的图像层,例如图像背景。用户输入402可指示UI的至少一阈值数目的像素以便选择图像400的图像层。为了说明,如果用户意外地触摸UI以产生用户输入402,那么用户输入402可指示少于所述阈值数目的像素,且用户输入402可不致使层的选择。或者,如果用户输入402指示至少所述阈值数目的像素,那么用户输入402可致使层的选择。
图4进一步说明图像410。在图像410中,背景部分已例如响应于用户输入402而移除。举例来说,如果用户输入402标示图像400的背景部分,那么可使用丛集识别和/或分段技术(例如参看图1-3描述的一或多种技术)移除图像400的背景部分。
图4进一步说明对应于图像410的改善的图像420。举例来说,基于额外用户输入,可移除图像410的额外背景部分以产生图像420。
图4中,可接收用户输入以更新图像420从而移除一或多个额外背景部分。举例来说,可接收额外用户输入以产生分段掩码430。分段掩码430包含图像假影432。图像假影432可对应于图1的图像假影134。为了说明,图像分段产生器128的操作可产生对应于分段掩码430的分段掩码130。然而,分段掩码130可包含一或多个图像假影,例如图像假影432。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图像分量标记器132操作以移除图像假影432以产生图像440。图像400可对应于经修改图像数据138。
图4说明用以实现用户对图像编辑操作的较大控制的技术。图4进一步说明图像假影(例如图像假影432)的移除以进一步改进图像编辑操作的质量。图4的技术可结合用户接口(UI)利用,如参看图5进一步描述。
图5说明用户接口(UI)500的实例。UI 500可在显示器处呈现,例如在移动装置的显示器处呈现。显示器可对应于经配置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摸屏显示器。在图5的实例中,UI 500指示结合图像编辑应用(例如,以图形方式呈现图像且促进对图像的图像编辑操作的移动装置应用)呈现给用户的多个图像。
图5进一步说明在选择图像502后对应于UI 500的UI 510。响应于用户输入504指示图像502,图像编辑应用可放大图像502以产生UI 520(例如,通过将图像从缩略图增大到完全视图)。用户输入504可对应于UI 510处的滑移动作或点击动作,作为说明性实例。
在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中,用户接口(UI)530结合多个按钮描绘图像502,例如按钮532、534、536、538。按钮532、534、536和538可被指派一或多个操作,例如图像502的图像属性的调整。
为了说明,用户可选择按钮534。按钮534可由用户选择以促进由UI 530描绘的图像的背景或前景部分的指示。为进一步说明,图5说明UI 540,其中接收用户输入以标示图像502的背景和/或前景。用户输入可对应于图4的用户输入402。作为特定说明,用户可选择按钮534(例如,以进入背景标识操作模式),且随后输入用户输入(例如用户输入402)以标示UI 540处显示的图像的背景部分。用户输入可对应于标示图像的背景部分的滑移动作。按钮532、536和538中的一或多者可充当可用于标示图像的前景部分的前景标示按钮。按钮532、536、538中的一或多者可对应于默认操作(例如与特定图像编辑应用相关联)和/或用户定义的操作(例如基于用户偏好输入的用户定义的操作)。
为进一步说明,如果图像层内的多个对象经识别,那么按钮532、536和538可使用户能够在多个对象之间进行选择。作为特定实例,如果多个前景对象经识别(例如,结合图3的图像300),那么按钮536可用于标示第一前景对象,且按钮538可用于标示第二前景对象。在此实例中,在按压按钮536之后,指示第一前景对象的用户滑移动作可起始瞄准第一前景对象的图像编辑操作。类似地,在按压按钮538之后,指示第二前景对象的用户滑移动作可起始瞄准第二前景对象的图像编辑操作。
图5说明用以使用户能够简单地且有效地控制图像编辑操作的增强型用户接口(UI)技术。举例来说,用户可使用如图5的实例中描述的按钮534标示图像的背景部分(或前景部分)。
参看图6,描绘方法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且其通常标示为600。方法600可在装置处执行,例如在包含处理器的移动装置处执行。在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中,由图1的处理器100执行方法600。
方法600包含接收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604处。图像数据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图像可对应于由相机俘获的图像,且图像数据可结合图像编辑应用加载以启用图像的编辑。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识别与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丛集,608处。在一特定实例中,丛集识别器124可识别图像数据102的丛集,例如丛集108a。
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通过基于丛集识别图像的第一图像层而将图像数据分段,612处。为了说明,丛集识别器124可将丛集识别126提供到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基于丛集识别126,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通过识别图像的前景部分而将图像数据分段。图像分段产生器128可产生分段掩码130以启用图像的图像层的独立修改。
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使用第一图像层起始一或多个分量标记操作,616处。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识别图像的第二图像层(例如,背景),620处。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提示装置的用户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624处。作为特定实例,可提示装置的用户独立于属性118a、120a和122a中的一或多者调整属性116(例如,以产生属性140)。
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接收用户输入,628处。在特定实施例中,用户输入在装置的显示器处接收,例如在触摸屏处接收。方法600可进一步包含基于用户输入产生经修改图像,640处。经修改图像可对应于图1的经修改图像数据138。
图6的方法600实现用户对图像编辑操作的简化且有效的控制。举例来说,可结合便携式装置(例如,具有触摸屏用户接口的移动装置)利用方法600,同时仍实现用户对图像编辑操作的高级控制(例如,独立图像的层的调整)。
参看图7,描绘方法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且其通常标示为700。方法700可在装置处执行,例如在包含处理器的移动装置处执行。在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中,由图1的处理器100执行方法700。
方法700包含将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708处。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可分别对应于图像层104a、106a,作为说明性实例。
方法700可进一步包含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712处。在特定实例中,第一属性对应于属性116,且第二属性对应于属性120a、122a中的一或多者。
方法700促进增强型图像编辑操作。举例来说,图像编辑操作可单独地瞄准图像层(例如,背景和前景)以启用一个图像层上的相对于另一图像层不同的图像编辑效应。
参看图8,描绘移动装置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的框图,且其通常标示为800。移动装置800可包含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包含处理器100。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可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媒体,例如耦合到存储器832(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器832可存储可由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执行的指令858和可由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使用的数据852。存储器832可进一步存储丛集识别指令892、图像分段指令894和/或图像标记指令896。
移动装置800可包含相机,其具有图像传感器,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图像传感器和/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举例来说,图8描绘相机856可耦合到相机控制器890。相机控制器890可耦合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指令858可包含图像编辑应用,其可由处理资源810执行以编辑由相机856俘获的一或多个图像,且数据852可包含对应于一或多个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图像数据102)。
图8还展示耦合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且耦合到显示器828的显示控制器826。显示器可经配置以呈现用户接口(UI)872。在特定实施例中,显示器828包含触摸屏,且UI 872响应于触摸屏处的用户操作(例如,滑移操作)。
译码器/解码器(CODEC)834也可耦合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扬声器836和麦克风838可耦合到CODEC 834。图8还指示无线控制器840可耦合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无线控制器840可经由射频(RF)接口880进一步耦合到天线842。
在一特定实施例中,一或多个处理资源810、存储器832、显示控制器826、相机控制器890、CODEC 834和无线控制器840包含在封装内系统或芯片上系统装置822中。输入装置830和电源844可耦合到芯片上系统装置822。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且如图8中所说明,显示器828、输入装置830、相机856、扬声器836、麦克风838、天线842、RF接口880和电源844在芯片上系统装置822外部。然而,显示器828、输入装置830、相机856、扬声器836、麦克风838、天线842、RF接口880和电源844中的每一者可耦合到芯片上系统装置822的组件,例如耦合到接口或耦合到控制器。
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指令。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对应于存储器832,且指令可包含丛集识别指令892、图像分段指令894、图像标记指令896和/或指令858中的任一者。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0)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所述图像数据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且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可对应于图像层104a、106a。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可对应于属性116、120a,作为说明性实例。
在另一特定实施例中,一种设备(例如处理器100)包含用于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的装置。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可对应于图像层104a、106a。所述用于将图像数据分段的装置可对应于图像分段产生器128,且图像数据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的装置。所述用于调整第一属性的装置可对应于图像修改器136。第一属性和第二属性可对应于属性116、120a,作为说明性实例。
参看图9,描绘移动装置902的第一操作状态,且其通常标示为900。移动装置902可包含处理器100(图9中未图示)。或者或另外,移动装置可包含另一处理器。
移动装置902包含显示装置904和存储器906。显示装置904可显示具有属性910(例如颜色属性)且进一步具有属性912(例如,模糊属性)的图像908。属性910、912可对应于图像908的共同层或对应于图像908的单独层。在特定实例中,属性910对应于图像层104a的属性116,且属性912对应于图像层106a的属性120a。
存储器906可存储对应于图像908的图像数据914,且可进一步存储一或多个用户配置参数916。用户配置参数916可确定移动装置902处接收的用户输入如何影响属性910、912中的一或多者。为了说明,用户输入918可在移动装置902处接收。用户输入918可大体上指示第一方向,例如相对于移动装置902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
如本文所使用,如果取决于特定装置配置和/或应用,用户输入将由装置辨识为指示一方向,那么用户输入可“大体上”具有所述方向。为了说明,如果装置将把滑移输入辨识为指示垂直方向,那么所述滑移输入可并非精确垂直,而是可大体上垂直。作为特定非限制性实例,装置可经配置使得如果滑移操作具有所述方向内的特定向量分量,那么滑移操作辨识为指示所述方向。举例来说,装置处的用户输入可由装置解析为多个方向分量(例如向量)。所述装置可比较多个方向分量以确定所述多个方向分量的比率。如果所述比率超出阈值,那么所述装置可确定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为进一步说明,如果用户输入并不是直线(或并不大致笔直),那么装置可通过根据一种技术将与用户输入相关联的点“安装”(例如内插)到一条线来近似用户输入。所述技术可包含“最小均方差”(MMSE)技术,作为说明性实例。
用户配置参数916可指示指示第一方向的用户输入指示待对图像908执行的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举例来说,用户配置参数916可指示指示第一方向的用户输入指示颜色属性改变操作。在特定实施例中,用户输入918包含滑移操作(例如,垂直或水平滑移)。应了解,在一或多个替代实例中,用户输入918可包含另一操作、例如悬停操作、点击操作、触笔输入操作、基于红外(IR)的操作、指向手势(例如结合经配置以检测指向手势的多相机布置),或另一操作,这取决于特定实施方案。
图9进一步指示移动装置902的第二操作状态902。在第二操作状态920中,已基于用户输入918修改属性910,从而产生属性922。移动装置902可响应于用户输入918产生经修改图像数据926。
用户输入928可在移动装置902处接收。用户输入928可大体上指示所述第一方向。用户配置参数916可指示识别第一方向的用户输入是致使对图像908的另一图像编辑操作。举例来说,移动装置902的第三操作状态930指示已基于用户输入928修改属性912以产生属性932。属性932可对应于图像908的图像层的模糊。移动装置902可产生指示属性932的经修改图像数据936。经修改图像数据936可对应于具有“模糊”效应(例如,在将高斯模糊技术应用到经修改图像数据926之后)的经修改图像数据926。
在特定实施例中,指示第一方向的用户输入指示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为了说明,水平滑移动作可指示瞄准图像的特定层(例如,前景)的颜色改变操作。一或多个后续水平滑移动作可“循环”穿过不同颜色改变操作(例如红到蓝到绿,等等)。指示第二方向的用户输入可指示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例如对图像的不同层的图像编辑操作。举例来说,垂直滑移动作可选择或致使例如到图像的背景的图像模糊操作。一或多个后续垂直滑移动作可例如通过用预定内容(例如沙滩场景)和/或其它内容替代背景而选择或致使到所述背景的一或多个额外图像编辑操作。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例如垂直)滑移可在不同可用图像编辑操作(例如视觉效应)之间循环,且在第二方向上(例如水平)滑移可在针对选定图像编辑操作的不同选项(例如颜色、模糊强度等)之间循环。在替代实施例中,在不同方向上或沿着不同轴滑移可对应于不同图像编辑操作(例如,上/下滑移对应于颜色改变,左/右滑移动对应于模糊、沿着对角线滑移对应于背景场景更换,等等)。与用户输入操作相关联的特定方向可由用户配置。举例来说,用户配置参数916可为用户可配置的以指示对角滑移动作是指示颜色改变操作(例如代替于水平方向),或指示图像模糊操作(例如代替于垂直方向)。参看图11进一步描述用户配置参数916的用户配置。
图9的实例说明图像编辑操作的简化控制。举例来说,因为用户输入918、928对应于相应图像编辑操作,所以移动装置902的用户可使用方便且快速的输入方法(例如滑移动作)执行多个图像编辑操作,从而减小图像编辑操作的复杂性。
参看图10,描绘方法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且其通常标示为1000。方法1000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1004处。移动装置可对应于移动装置902,且第一图像可对应于图像908。
方法1000进一步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1008处。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举例来说,第一用户输入可指示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第一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918。
方法1000可进一步包含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1012处。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可例如通过修改属性910以产生属性922来产生图像924。作为特定实例,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可包含修改图像908的颜色属性以产生图像924。
方法1000可进一步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二图像,1016处。举例来说,图像924可在移动装置902的显示装置904处显示。
方法1000可进一步包含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1020处。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在一或多个其它配置中,第二用户输入可大体上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另一方向(例如,水平方向,代替于由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的垂直方向,等)。第二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928。
方法1000可进一步包含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1024处。举例来说,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可例如通过使图像924的层模糊来修改属性912以产生属性932。第三图像可对应于图像934。
方法1000可任选地包含接收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的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撤销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命令。为了说明,如果移动装置的用户对于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不满意,那么用户可“重复”用户输入(例如大体上特定方向中的滑移操作)以“撤销”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
方法1000说明图像编辑操作的简化控制。举例来说,移动装置的用户可使用特定输入方法(例如滑移动作)执行多个图像编辑操作,从而减小图像编辑操作的复杂性。此外,如参看图11所描述,用户可重配置用户配置参数,以便调整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
图11描绘移动装置902的特定说明性实施例。移动装置902可包含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例如,处理器(例如处理器100)、另一处理器,或其组合)。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可耦合到计算机可读媒体,例如耦合到存储器906(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存储器906可存储可由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执行的指令1158和可由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使用的数据1152。存储器906可存储图像数据914和用户配置参数916。
移动装置902可包含相机,其具有图像传感器,例如电荷耦合装置(CCD)图像传感器和/或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举例来说,图11描绘相机1156可耦合到相机控制器1190。相机控制器1190可耦合到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图像数据914可对应于由相机1156俘获的图像。
图11还展示耦合到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且耦合到显示装置904的显示控制器1126。显示装置904可经配置以呈现用户接口(UI)1172。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显示装置904包含触摸屏,且UI 1172响应于触摸屏处的用户操作(例如,滑移操作)。
译码器/解码器(CODEC)1134也可耦合到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扬声器1136和麦克风1138可耦合到CODEC 1134。图11还指示无线控制器1140可耦合到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无线控制器1140可经由射频(RF)接口1180进一步耦合到天线1142。
在一特定实施例中,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存储器906、显示控制器1126、相机控制器1190、CODEC 1134和无线控制器1140包含在封装内系统或芯片上系统装置1122中。输入装置1130和电源1144可耦合到芯片上系统装置1122。
此外,在特定实施例中,且如图11中所说明,显示装置904、输入装置1130、相机1156、扬声器1136、麦克风1138、天线1142、RF接口1180和电源1144在芯片上系统装置1122外部。然而,显示装置904、输入装置1130、相机1156、扬声器1136、麦克风1138、天线1142、RF接口1180和电源1144中的每一者可耦合到芯片上系统装置1122的组件,例如耦合到接口或耦合到控制器。
在操作中,可在移动装置902处接收用户偏好输入1192。用户偏好输入1192可调整用户配置参数。用户偏好输入1192可在显示装置904处(例如,显示装置904的触摸屏处)接收、输入装置1130处(例如,输入装置1130的键盘处)接收,或其组合。在图11的实例中,用户偏好输入1192可重配置移动装置902处执行的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用户偏好输入1192可重配置用户配置参数916以指示颜色改变操作将先于图像模糊操作,作为说明性实例。
为进一步说明,用户偏好输入1192可将用户配置参数916从第一状态重配置到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可指示初始用户输入(例如图9的用户输入918)是起始颜色改变操作,且后续用户输入(例如图9的用户输入928)是起始图像模糊操作。通过将用户偏好输入1192从第一状态重配置到第二状态,初始用户输入(例如图9的用户输入918)可起始图像模糊操作,且后续用户输入(例如图9的用户输入928)可起始颜色改变操作。
图11的技术实现移动装置的用户对用户接口(UI)的简化控制。举例来说,UI可使用户能够设定用户配置参数,所述用户配置参数将特定图像编辑操作指派到特定用户输入(例如,特定方向中的滑移),这可简化用户对由移动装置执行的图像编辑应用的控制。
指令1158可由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一或多个操作。为进一步说明,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媒体(例如存储器906)存储指令(例如,指令1158),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例如,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执行以致使移动装置(例如移动装置902)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例如图像908),且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例如用户输入918)。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来产生第二图像(例如图像924),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二图像,且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例如用户输入928)。第二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来产生第三图像(例如图像934)。
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一种设备包含用于在移动装置(例如移动装置902)处显示第一图像(例如图像908)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904),和用于在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例如用户输入918)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904和/或输入装置1130)。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输入对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例如图像924)的装置(例如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用于致使移动装置显示第二图像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904和/或输入装置1130),以及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输入(例如用户输入928)的装置(例如显示装置904和/或输入装置1130)。第二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移动装置的方向。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对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例如图像934)的装置(例如所述一或多个处理资源1110)。
参看图12,描绘一种方法的特定实施例,且其通常标示为1200。方法1200可由处理器执行,例如处理器100和/或处理资源810、1110中的任一者。方法1200可在装置处执行,例如移动装置(例如移动装置800、902中的一或多者)。
方法1200包含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1204处。第一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504,且所述用户接口可对应于UI 500、872和1172中的任一者。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作为一实例,所述图像可对应于图像502。为进一步说明,第一用户输入可对应于触摸屏操作,其从所述用户接口处呈现的图像图库选择图像。第一用户输入可对应于将所述用户接口处的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的请求。
方法1200进一步包含执行显示操作,且基于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1208处。为了说明,集群操作可与在移动装置处“加载”图像同时执行。加载图像可包含增大图像(例如从缩略图到完全视图)或启动图像编辑应用,作为说明性实例。集群操作可包含SLIC操作。集群操作可经起始以识别图像数据内的丛集,同时执行显示操作以将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
方法1200可进一步包含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输入,1216处。第二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918。第二用户输入识别图像的第一图像层。第一图像层可对应于图像层104a。第二用户输入可使用触摸屏装置处的滑移动作识别图像的前景。第二用户输入可指示瞄准前景的图像编辑操作(例如,颜色改变操作、图像模糊操作等)。
方法1200可进一步包含自动起始与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分段操作,1220处。举例来说,图像分段操作可在第二用户输入完成(例如滑移动作完成)后自动起始。在一或多个其它实例中,图像分段操作可在接收识别图像的背景的用户输入后自动起始。
方法1200可进一步包含执行图像分量标记操作,1222处。图像分量标记操作可在完成图像分段操作之后起始。
方法1200可进一步包含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三用户输入,1224处。第三用户输入识别图像的第二图像层。举例来说,第三用户输入可使用触摸屏装置处的滑移动作识别图像的背景。所述背景可对应于第二图像层。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928。第三用户输入可指示瞄准背景的图像编辑操作(例如颜色改变操作、图像模糊操作等)。
方法1200可进一步包含基于第三用户输入修改图像以产生经修改图像,1228处。作为特定说明性实例,经修改图像可包含分别基于第二用户输入和第三用户输入修改的前景和背景。
方法1200促进针对用户的增强型图像编辑体验。举例来说,通过在图像加载期间“隐藏”与图像集群操作相关联的滞后,图像编辑操作可对于用户呈现为较快(因为例如图像的集群可在用户经由指示待对图像的图像层执行的图像编辑操作的用户输入而直接起始图像编辑操作之前完成)。此外,可在接收关于图像的所有图像层的图像处理操作的用户输入之前起始图像分段操作。举例来说,可一旦接收到关于第一图像层(例如前景)的用户输入且在不接收关于第二图像层(例如背景)的用户输入(或在此之前)的情况下就起始图像分段操作。在特定实例中,在用户执行滑移动作以指示与第二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编辑操作时,相对于第一图像层执行图像分段和分量标记操作,从而增强图像编辑操作的响应性和速度且改进用户体验。
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计算机可读媒体可对应于存储器832、906中的一或多者,且处理器可对应于处理器100和/或处理资源810、1110中的任一者。用户接口可对应于UI 500、872和1172中的任一者。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图像可对应于图像502,且第一用户输入可对应于用户输入504。所述指令可进一步由处理器执行以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且基于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所述图像数据可对应于图像数据102。
结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一种设备(例如移动装置800、902中的任一者)包含用于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用于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可对应于显示器828和/或显示装置904。所述用户接口可对应于UI 500、872和1172中的任一者。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所述图像可对应于图像502,作为说明性实例。所述设备进一步包含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显示操作的装置(例如显示器828和/或显示装置904),和用于基于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例如图像数据102)自动起始集群操作的装置(例如处理器100和/或处理资源810、1110中的任一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前述所揭示的装置和功能性可经设计且配置为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媒体上的计算机文件(例如RTL、GDSII、GERBER等)。一些或所有此些文件可提供给基于此些文件制造装置的制造操作者。所得产品包含经分离为半导体裸片且封装到半导体芯片中的半导体晶片。半导体芯片随后在装置内(例如移动装置800和/或移动装置902内)采用。
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多个说明性逻辑块、配置、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施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上文已大体在其功能性方面描述各种说明性组件、块、配置、模块、电路和步骤。此功能性是实施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及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不应被解释为引起偏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所揭示的实施例而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在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所述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驻留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寄存器、硬盘、可移除式磁盘、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此项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媒体中。示范性非暂时性媒体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处理器可从存储媒体读取信息及将信息写入到存储媒体。在替代方案中,存储媒体可与处理器成一体式。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驻留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中。ASIC及/或FPGA芯片可驻留在计算装置或用户终端中。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及存储媒体可以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计算装置或用户终端中。
提供对所揭示实施例的先前描述以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作或使用所揭示的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对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显而易见,并且可将本文定义的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并不希望限于本文中展示的实施例,而应被赋予与如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原理及新颖特征一致的可能最宽范围。

Claims (108)

1.一种通过装置操纵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以及
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装置处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以及
基于所述用户输入修改所述图像数据以产生表示经修改图像的经修改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经修改图像描绘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独立修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前景的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背景的第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属性或所述第二属性中的一或多者对应于颜色属性、清晰度属性、模糊属性或上下文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将图像编辑应用加载到所述装置的存储器以启用所述图像的编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识别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丛集,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基于所述丛集分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其中所述第二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一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层模糊以近似超聚焦相机效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使用所述第一图像层执行一或多个分量标记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装置的用户接口UI接收所述用户输入。
12.一种设备,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将对应于图像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且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且基于所述用户输入修改所述图像数据以产生表示经修改图像的经修改图像数据,且其中所述经修改图像描绘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独立修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前景的第二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背景的第二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属性或所述第二属性中的一或多者对应于颜色属性、清晰度属性、模糊属性或上下文属性。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加载图像编辑应用以启用所述图像的编辑。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识别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丛集,且基于所述丛集将所述图像数据分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集成在移动装置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使用所述第一图像层执行一或多个分量标记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致使在所述显示装置处显示用户接口UI,且其中所述用户输入经由所述显示装置接收。
23.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
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以及
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且基于所述用户输入修改所述图像数据以产生表示经修改图像的经修改图像数据,且其中所述经修改图像描绘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独立修改。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前景的第二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背景的第二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属性或所述第二属性中的一或多者对应于颜色属性、清晰度属性、模糊属性或上下文属性。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加载图像编辑应用来启用所述图像的编辑。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集成在移动装置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识别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丛集,且基于所述丛集将所述图像数据分段。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使用所述第一图像层执行一或多个分量标记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经由用户接口UI接收所述用户输入。
34.一种设备,其包括:
用于将与图像相关联的图像数据分段为第一图像层和第二图像层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用户输入独立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第二属性调整所述第一图像层的第一属性的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输入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用户输入修改所述图像数据以产生表示经修改图像的经修改图像数据的装置,
其中所述经修改图像描绘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对于所述第二图像层的独立修改。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前景的第二部分。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的第一部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和所述第二图像层中的另一者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所述背景的第二部分。
39.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属性或所述第二属性中的一或多者对应于颜色属性、清晰度属性、模糊属性或上下文属性。
40.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加载图像编辑应用以启用所述图像的编辑的装置。
41.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识别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联的丛集的装置,其中所述图像数据基于所述丛集分段。
42.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集成在移动装置内。
43.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一图像层执行一或多个分量标记操作的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向用户显示用户接口UI的装置。
45.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方向;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和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处的滑移操作。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包含图像模糊操作,且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包含颜色改变操作。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是基于存储在所述移动装置处的用户配置参数。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接收用户偏好输入,其中所述用户偏好输入重新配置所述用户配置参数以指示所述颜色改变操作先于图像模糊操作。
50.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基于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撤销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命令。
52.一种设备,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致使移动装置:显示第一图像;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方向;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致使所述移动装置:显示所述第二图像,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及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和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处的滑移操作。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包含图像模糊操作,且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包含颜色改变操作。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是基于存储在所述移动装置处的用户配置参数。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接收用户偏好输入,其中所述用户偏好输入重新配置所述用户配置参数以指示所述颜色改变操作先于图像模糊操作。
57.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基于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撤销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命令。
59.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移动装置: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方向;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和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处的滑移操作。
61.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包含图像模糊操作,且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包含颜色改变操作。
62.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是基于存储在所述移动装置处的用户配置参数。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移动装置接收用户偏好输入,其中所述用户偏好输入重新配置所述用户配置参数以指示所述颜色改变操作先于图像模糊操作。
64.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移动装置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且基于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一图像。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撤销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命令。
66.一种设备,其包括:
用于在移动装置处显示第一图像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指示相对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方向;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一图像执行第一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二图像的装置;
用于致使所述移动装置显示所述第二图像的装置;
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所述第二图像执行第二图像编辑操作以产生第三图像的装置。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和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所述移动装置的显示装置处的滑移操作。
68.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包含图像模糊操作,且其中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包含颜色改变操作。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次序是基于存储在所述移动装置处的用户配置参数。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用户偏好输入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偏好输入重新配置所述用户配置参数以指示所述颜色改变操作先于图像模糊操作。
71.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接收第三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指示所述方向;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在所述移动装置处显示所述第一图像的装置。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撤销所述第一图像编辑操作和所述第二图像编辑操作的命令。
73.一种方法,其包括:
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
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及
使用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于触摸屏操作,所述触摸屏操作从所述用户接口处呈现的图像图库选择所述图像。
75.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中起始所述集群操作以识别所述图像数据内的丛集,同时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将所述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集群操作使用简单线性迭代集群SLIC技术来识别所述丛集。
77.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一图像层;以及
自动起始与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分段操作。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前景的滑移动作。
79.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二图像层。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且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背景的滑移动作。
81.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时,所述图像分段操作使用grabcut技术来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层。
82.一种设备,其包括:
存储器;以及
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以: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及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于触摸屏操作,所述触摸屏操作从所述用户接口处呈现的图像图库选择所述图像。
84.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起始所述集群操作以识别所述图像数据内的丛集,同时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将所述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集群操作使用简单线性迭代集群SLIC技术来识别所述丛集。
86.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一图像层,且自动起始与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分段操作。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前景的滑移动作。
88.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经配置以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二图像层。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且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背景的滑移动作。
90.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时,所述图像分段操作使用grabcut技术来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层。
91.一种计算机可读媒体,其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致使所述处理器:
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
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及
使用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
92.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于触摸屏操作,所述触摸屏操作从所述用户接口处呈现的图像图库选择所述图像。
93.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起始所述集群操作以识别所述图像数据内的丛集,同时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将所述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集群操作使用简单线性迭代集群SLIC技术以识别所述丛集。
95.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输入,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一图像层,且自动起始与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分段操作。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前景的滑移动作。
97.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指令进一步可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三用户输入,所述第三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二图像层。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且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背景的滑移动作。
99.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时,所述图像分段操作使用grabcut技术来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层。
100.一种设备,其包括:
用于从用户接口接收第一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一用户输入选择用于显示操作的图像;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用户输入使用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自动起始集群操作的装置。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输入对应于触摸屏操作,所述触摸屏操作从所述用户接口处呈现的图像图库选择所述图像。
102.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设备,其中起始所述集群操作以识别所述图像数据内的丛集,同时执行所述显示操作以将所述图像从缩略图放大到完全视图。
103.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集群操作使用简单线性迭代集群SLIC技术来识别所述丛集。
104.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用于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二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一图像层;以及
用于自动起始与所述第一图像层相关联的图像分段操作的装置。
105.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前景,且其中所述第二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前景的滑移动作。
106.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用于从所述用户接口接收第三用户输入的装置,所述第三用户输入识别所述图像的第二图像层。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图像层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背景,且其中所述第三用户输入对应于选择所述背景的滑移动作。
108.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接收所述第三用户输入时,所述图像分段操作使用grabcut技术来处理所述第一图像层。
CN201480074666.XA 2014-02-19 2014-02-24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03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41996P 2014-02-19 2014-02-19
US61/941,996 2014-02-19
PCT/CN2014/000172 WO2015123792A1 (en) 2014-02-19 2014-02-24 Image editing techniques for a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40392A true CN105940392A (zh) 2016-09-14
CN105940392B CN105940392B (zh) 2019-09-27

Family

ID=5387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746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40392B (zh) 2014-02-19 2014-02-24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6206B2 (zh)
EP (1) EP3108379B1 (zh)
JP (1) JP6355746B2 (zh)
KR (1) KR101952569B1 (zh)
CN (1) CN105940392B (zh)
WO (1) WO20151237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68698B2 (en) * 2014-11-21 2019-04-23 Adobe Inc. Synchronizing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f content
KR20170029978A (ko) 2015-09-08 2017-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270965B2 (en) * 2015-12-04 2019-04-23 Ebay Inc. Automatic guided capturing and presentation of images
KR101823035B1 (ko) * 2015-12-16 2018-02-01 남기원 소셜 기반의 이미지 설정값 공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17203705A1 (ja) * 2016-05-27 2017-11-30 楽天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056792A (ja) * 2016-09-29 2018-04-0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
US10325372B2 (en) * 2016-12-20 2019-06-1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telligent auto-cropping of images
JP6434568B2 (ja) * 2017-05-18 2018-12-05 楽天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61015B1 (ko) * 2017-05-30 2019-03-21 배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상 스튜디오 연동 스마트 증강현실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567548B1 (en) * 2018-05-09 2020-06-2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US11138699B2 (en) 2019-06-13 2021-10-05 Adobe Inc. Utilizing context-aware sensors and multi-dimensional gesture inputs to efficiently generate enhanced digital images
KR102640237B1 (ko) 2019-10-25 2024-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미지 프로세싱 방법, 장치,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WO2021134462A1 (en) * 2019-12-31 2021-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region of interest tracking for in-motion frames
US11217020B2 (en) * 2020-03-16 2022-01-04 Snap Inc. 3D cutout image modification
US11069044B1 (en) * 2020-03-18 2021-07-20 Adobe Inc. Eliminating image artifacts using image-layer snapshots
CN112860163B (zh) * 2021-01-21 2022-11-11 维沃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图像编辑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37282A (ja) * 2007-07-31 2009-02-19 Sharp Corp 画像閲覧装置
CN101390090A (zh) * 2006-02-28 2009-03-18 微软公司 对象级图像编辑
JP2009278623A (ja) * 2008-04-15 2009-11-26 Sony Corp 撮像デバイス内でタッチ式調節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3294362A (zh) * 2013-06-28 2013-09-11 贝壳网际(北京)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WO2013145589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3212B2 (en) 2000-09-01 2005-12-06 Siemens Corporate Research, Inc. Graph cuts for binary segmentation of n-dimensional images from object and background seeds
US20040008886A1 (en) 2002-07-02 2004-01-15 Yuri Boykov Using graph cuts for editing photographs
JP2004246460A (ja) * 2003-02-12 2004-09-02 Daihatsu Motor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ス装置及び意匠設計プログラム
KR100698845B1 (ko) * 2005-12-28 2007-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물 외형 추출 알고리즘을 이용한 영상 편집 방법 및 그장치
US7593020B2 (en) 2006-05-30 2009-09-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Image editing using image-wide matting
US8644600B2 (en) 2007-06-05 2014-02-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earning object cutout from a single example
US9064350B2 (en) * 2007-07-18 2015-06-23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Methods of providing graphics data and displaying
US7995841B2 (en) 2007-09-24 2011-08-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Hybrid graph model for unsupervised object segmentation
US20090252429A1 (en) 2008-04-03 2009-10-08 Dan Prochazk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results of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that has multiple results to allow selection for subsequent image processing
US8731319B2 (en) * 2008-06-25 2014-05-2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Image layer stack interface
WO2011085248A1 (en) * 2010-01-07 2011-07-14 Swakker,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a multimedia object within an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 at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76194A (zh) * 2010-10-29 2011-0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用户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JP5170226B2 (ja) 2010-12-10 2013-03-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23726B2 (en) * 2011-02-16 2014-09-02 Apple Inc. Color balance
US9153031B2 (en) * 2011-06-22 2015-10-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difying video regions using mobile device input
US8873813B2 (en) * 2012-09-17 2014-10-28 Z Advanced Computing, Inc. Application of Z-webs and Z-factors to analytics, search engine, learning, recognition, natural language, and other utilities
KR101792641B1 (ko) 2011-10-07 2017-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아웃 포커싱 이미지 생성방법
CN102592268B (zh) 2012-01-06 2015-04-0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分割前景图像的方法
US9041727B2 (en) 2012-03-06 2015-05-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tools for selectively applying effects to image
TWI543582B (zh) 2012-04-17 2016-07-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編輯方法以及相關之模糊參數建立方法
US9285971B2 (en) 2012-06-20 2016-03-15 Google Inc. Compartmentalized image editing system
CN103885623A (zh) * 2012-12-24 2014-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将滑动事件处理成编辑手势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152521B (zh) 2013-01-30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中实现景深效果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697820B2 (en) * 2015-09-24 2017-07-04 Apple Inc. Unit-selection text-to-speech synthesis using concatenation-sensitive neural networks
US9965865B1 (en) * 2017-03-29 2018-05-08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data segmentation using depth dat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0090A (zh) * 2006-02-28 2009-03-18 微软公司 对象级图像编辑
JP2009037282A (ja) * 2007-07-31 2009-02-19 Sharp Corp 画像閲覧装置
JP2009278623A (ja) * 2008-04-15 2009-11-26 Sony Corp 撮像デバイス内でタッチ式調節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WO2013145589A1 (ja) * 2012-03-26 2013-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03294362A (zh) * 2013-06-28 2013-09-11 贝壳网际(北京)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08379B1 (en) 2023-06-21
KR20160124129A (ko) 2016-10-26
US10026206B2 (en) 2018-07-17
JP2017512335A (ja) 2017-05-18
CN105940392B (zh) 2019-09-27
WO2015123792A1 (en) 2015-08-27
JP6355746B2 (ja) 2018-07-11
EP3108379A4 (en) 2018-01-17
US20160335789A1 (en) 2016-11-17
EP3108379A1 (en) 2016-12-28
KR101952569B1 (ko)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392A (zh) 装置的图像编辑技术
US10956784B2 (en) Neural network-based image manipulation
US9741137B2 (en) Image-based color palette generation
CN107230182B (zh) 一种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7516319B (zh) 一种高精度简易交互式抠图方法、存储设备及终端
US20160104303A1 (en) Image-based color palette generation
CN104486552B (zh) 一种获取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116754B (zh) 基于识别模型的批量图像分割方法及系统
CN108388882A (zh) 基于全局-局部rgb-d多模态的手势识别方法
US2017003968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1531966B1 (ko) 화상 처리장치, 화상 처리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리더블 기록매체, 및 화상 처리방법
JP2018045693A (ja) 動画像背景除去方法及び動画像背景除去システム
CN104200249A (zh) 一种衣物自动搭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506975A (zh) 一种拍摄方法及终端
CN112037160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769538A (zh) 自动对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8805095A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4063A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80748B (zh) 基于互联网的图片自动合成系统
CN111179287A (zh) 人像实例分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56484B (zh) 一种对图像进行风格化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7775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gmentation of objects in images
CN112839167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638951B (zh) 房屋模型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82425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