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8413B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8413B
CN105938413B CN201610115504.7A CN201610115504A CN105938413B CN 105938413 B CN105938413 B CN 105938413B CN 201610115504 A CN201610115504 A CN 201610115504A CN 105938413 B CN105938413 B CN 105938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operation mode
unit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55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8413A (zh
Inventor
藤森俊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38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8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8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3Drawing of straight lines or curv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7Details of the operation on graphic patter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具有:显示单元,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检测单元,对显示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描绘单元,在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将与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描绘于显示面;发送单元,在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和擦除单元,在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时由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指示体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画面中用于对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而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将线擦除。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应于指示体的位置而按第1模式和第2模式进行不同的处理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在显示面上显示与由指示体指示的位置相应的图像的显示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将与由指示体(pointer)指示的位置相应的图像重叠地投影于从影像供给装置(PC)供给的图像的投影机。该投影机的工作模式有投影机根据指示体的坐标来描绘图像的工作模式、和PC将指示体的坐标作为定点设备(pointing device)的坐标而描绘图像的工作模式。专利文献1中,这2个工作模式根据对所显示的菜单栏的操作而切换。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具有触摸面板的显示装置中根据拖曳长(从触摸画面到离开画面为止移动了的长度)来切换工作模式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4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25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需要进行使投影机显示菜单并从其中选择与工作模式的切换相当的项目的操作。另外,用户是否有进行工作模式的切换的意图,有时依赖于在由指示体指示的位置通过影像供给装置显示的图像对象,但是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没有考虑这一点。另外,专利文献1以及2中,在工作模式的切换未按用户的意图进行而描画出了违背意图的线的情况下,需要用户进行用于将该线擦除的操作。
本发明提供在工作模式的切换时自动擦除违背用户意图而描画出的线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单元,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检测单元,对所述显示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描绘单元,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将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描绘于所述显示面;发送单元,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擦除单元,在所述工作模式是所述第1模式时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所述画面中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线擦除。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在工作模式的切换时自动擦除违背用户意图而描画出的线。
也可以:在所述第1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在该工作模式切换成了所述第2模式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位置的预定范围内时,所述擦除单元将所述线擦除。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违背用户意图而描画出的线。
也可以: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3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将用于输入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所述工作模式的指示的第2图像对象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减低用于将工作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用户的负担。
也可以:在所述第1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经由所述第2图像对象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擦除单元将所述线擦除。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更准确地确定违背用户意图而描画出的线。
所述显示单元也可以在包括所述第1位置的预定范围内显示所述第2图像对象。
根据该显示装置,能够减低用于将工作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用户的负担。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的步骤;对所述显示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步骤;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检测到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描绘于所述显示面的步骤;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从所述显示装置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步骤;和在所述工作模式是所述第1模式时所述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所述画面中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线擦除的步骤。
根据该显示控制方法,能够在工作模式的切换时自动擦除违背用户意图而描画出的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系统1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2是例示显示装置10的硬件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交互模式的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PC模式的概要的图。
图5是表示显示系统1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待机模式下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7是例示显示系统1的工作例1涉及的画面转换的图。
图8是表示工作例2涉及的待机模式下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9是例示显示系统1的工作例2涉及的画面转换的图。
符号说明
1…显示系统、10…显示装置、11…显示单元、12…检测单元、13…描绘单元、14…发送单元、15…切换单元、16…发送单元、17…接收单元、18…擦除单元、19…通知单元、20…指示体、30…信息处理装置、31…执行单元、32…影像供给单元、33…判定单元、100…CPU、101…ROM、102…RAM、103…存储部、104…IF部、105…图像处理电路、106…投影单元、107…操作面板、108…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1.构成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示系统1的功能构成的图。显示系统1具有显示装置10、指示体2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30。显示装置10是将从信息处理装置30供给的影像显示于显示面的装置。信息处理装置30是对显示装置10供给影像的影像供给装置的一例。该例中,信息处理装置30是通用的个人计算机,具有使应用程序工作的功能。
指示体20是指示显示面上的位置的装置。显示装置10进行与由指示体20指示的位置相应的处理。该例中,与所指示的位置相应的处理,因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而异。显示系统1具有自动切换其工作模式的功能。
显示装置10具有显示单元11、检测单元12、描绘单元13、发送单元14、切换单元15、发送单元16、接收单元17、擦除单元18以及通知单元19。
显示单元11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30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应用程序的画面是指伴随应用程序的执行而在信息处理装置30中生成的画面,例如在多窗口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形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是指包括活动应用程序的窗口的桌面画面整体。显示面是指显示图像的面,例如在显示装置10是投影机的情况下是屏幕或墙面、在显示装置10是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是液晶面板。
检测单元12对显示面上的指示体20的位置(以下简称“指示体20的位置”)进行检测。该例子中,检测单元12对包含指示体20的位置的事件(event)进行检测。指示体20是用户指定显示面11上的位置所用的部件,例如是电子笔或用户自己的手指。检测单元12例如具有对显示面进行拍摄的相机,通过指示体20的形状或颜色、或者在指示体20设置的发光体(例如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来检测指示体20的位置。检测单元12也可以通过在显示面设置的压力传感器和/或静电传感器来检测指示体20的位置。检测单元12通过例如发光体的发光图案来识别事件的种类。
与指示体20有关的事件例如有落笔事件(pen down event)以及起笔事件(pen upevent)。落笔事件是表示指示体20接触显示面的事件。落笔事件包含表示指示体20接触显示面的位置的信息(例如坐标)。起笔事件表示此前接触显示面的指示体20从显示面离开的情况。起笔事件包含此前接触显示面的指示体20从显示面离开前最后检测到接触的位置的信息。
描绘单元13是在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有效的功能,在显示面描绘与指示体20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即手绘图像)。该例子中,描绘单元13与连续检测到落笔事件的期间的指示体20的位置的轨迹相应而描绘线。更详细而言,描绘单元13与从自未检测到落笔事件的状态起初次检测到落笔事件的位置到之后检测到起笔事件的位置相应而描绘线。
发送单元14是在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有效的功能,将表示指示体20的位置的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30。即第2模式是用于将指示体20用作信息处理装置30的定点设备的工作模式。
切换单元15对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进行切换。切换单元15例如根据从用户输入的指示来切换工作模式。
发送单元16对信息处理装置30发送询问。该询问是由检测单元12所检测到的指示体20的位置是否是与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对象相当的位置的询问。UI对象是指正在信息处理装置30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中用于对该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图像对象、例如图标、按钮以及菜单项目。与UI对象相当的位置是指包括UI对象的预定范围(例如对UI对象的外形附加预定的余裕后的范围)。另外,该询问包含表示指示体20的位置的信息。
接收单元17接受针对上述的询问的回答。该回答包含指示体20的位置是否是与UI对象相当的位置的判定结果。
擦除单元18在满足特定的条件时,将即将满足特定的条件之前由描绘单元13描出的线擦除。特定的条件例如是指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时由检测单元12检测到的指示体20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显示面所显示的画面中用于对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工作模式向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这一条件。
通知单元19将工作模式已切换这一情况通知给用户。向用户的通知经由例如图像、声音或振动来进行。
信息处理装置30具有执行单元31、影像供给单元32以及判定单元33。执行单元31执行程序。影像供给单元32对显示装置10供给影像。该例子中,影像供给单元32供给执行单元31正在执行的程序的画面。判定单元33根据来自显示装置10的询问,判定该询问涉及的位置是否是与由执行单元31执行的程序的UI对象相当的位置。进一步,判定单元33将判定结果发送给显示装置10。
图2是例示显示装置10的硬件构成的图。显示装置10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1、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2、存储部103、IF部104、图像处理电路105、投影单元106、操作面板107以及相机108。
CPU100是对显示装置10的各部分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ROM101是存储有各种程序以及数据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RAM102是存储数据的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作为CPU100执行处理时的工作区域而发挥功能。存储部103是存储数据和/或程序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例如包括闪存ROM、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或者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此外,存储部103也可以包含于ROM101。或者,存储部103也可以是网络上的存储装置。
IF部104是对与外部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30)授受信号或数据进行中介的接口。IF部104包括用于与外部装置授受信号或数据的端子(例如VGA端子、USB端子、有线LAN接口、S端子、RCA端子、HDMI(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注册商标)端子、麦克风端子等)以及无线LAN接口。这些端子除了影像输入端子之外还可以包括影像输出端子。
图像处理电路105对所输入的影像信号(以下称为“输入影像信号”)实施预定的图像处理(例如尺寸变更、梯形校正等)。
投影单元106按照实施了图像处理后的影像信号向屏幕或壁面等的投影面投影图像。投影单元106具有光源、光调制器以及光学系统(都省略了图示)。光源包括高压水银灯、卤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等灯、或者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固体光源、以及它们的驱动电路。光调制器是根据影像信号对光源照射的光进行调制的装置,具有例如液晶面板或DMD(Digital 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以及它们的驱动电路。此外,液晶面板可以是透射型和反射型的任一方式。光学系统由将由光调制器调制后的光向屏幕投影的元件等构成,例如具有镜、透镜以及棱镜。光源以及光调制器也可以按每种颜色成分而设置。
操作面板107是用于供用户对显示装置10输入指示的输入装置,例如包括键盘、按钮或触摸面板。
相机108是用于确定指示体20的位置的相机。该例子中,指示体20在笔尖具有发光体(例如红外线发光二极管)、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电路(都省略了图示)。若由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笔尖触到了物体(投影面等),则控制电路按预定的发光图案使发光体发光。相机108是红外线相机,拍摄投影面的图像。CPU100从相机108拍摄到的图像中确定指示体20的位置以及对应的事件。
该例子中,投影单元106是显示单元11的一例。投影面是显示面。相机108以及CPU100是检测单元12的一例。IF部104是发送单元14、发送单元16以及接收单元17的一例。CPU100是描绘单元13、切换单元15、擦除单元18以及通知单元19的一例。
信息处理装置30例如是通用的个人计算机,具有CPU、ROM、RAM、存储部、IF部等硬件要素(都省略了图示)。存储部除了存储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以及应用程序(例如依次显示演示幻灯片的程序)之外还存储有用于对来自显示装置10的询问进行回答的程序(以下称为“位置判定程序”)。位置判定程序在应用程序的后台工作。在信息处理装置30中CPU是执行单元31以及判定单元33的一例,IF部是影像供给单元32的一例。
2.工作模式的概要
此处,对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进行说明。该例子中,显示装置10的工作模式有交互模式(第1模式的一例)以及PC模式(第2模式的一例)。
图3是表示交互模式的概要的图。交互模式是显示装置10描绘与指示体20的轨迹相应的线(以下称为“手绘图像”)的工作模式。交互模式中,能够像白板和/或电子黑板那样使用显示装置10。进一步,显示装置10能够显示在从影像供给装置所供给的影像上重叠手绘图像而合成出的图像。例如,显示装置10能够在由信息处理装置30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画面上重叠地显示手绘图像(该情况下为注释和/或备忘录)。图3的例子中,伴随用户使指示体20一边触摸(接触)投影面一边移动所得的轨迹,在屏幕SC上显示手绘图像IM1。
图4是表示PC模式的概要的图。PC模式是指示体20用作信息处理装置30的定点设备的工作模式。显示装置10将表示包括指示体20在投影面上的位置(坐标)的事件的信息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30。信息处理装置30的设备驱动器,将从显示装置10发送的信息变换成鼠标操作的信息并交给OS。
显示装置10显示由信息处理装置30执行的应用程序的画面。该例子中,该画面包括鼠标光标C以及应用程序的窗口W。窗口W包括按钮B。按钮B是对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UI对象的一例,此处是用于将窗口W关闭的按钮。若用户用指示体20触摸投影面,则鼠标光标C移动到所触摸的位置。在用户触摸的位置是按钮B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按钮B被点击了,窗口W关闭。
在使背景显示应用程序的画面(例如演示幻灯片)的状态下在交互模式下描绘手绘图像时,在用户要对应用程序的UI对象进行输入的情况下,需要在将工作模式切换到PC模式之后用指示体20触摸该UI对象附近。但是,在例如工作模式的切换根据用户的指示而进行的情况下,若用户忘记进行工作模式切换的操作而仍保持交互模式不变地用指示体20触摸UI对象附近,则在该UI对象附近会描画出违背用户意图的线(或者点)。
在交互模式下用户误触摸了UI对象附近的情况下,设想用户进行例如以下的操作。
(1)与误触摸相应地在UI对象附近描画线(或点)。
(2)从控制菜单中选择“擦除”功能。
(3)触摸(1)中误描绘出的线的附近,将该线擦除。
(4)从控制菜单中选择“模式切换”功能。
(5)触摸UI对象附近并进行对UI对象的操作。
如此,若进行了误操作,则为了改正该误操作,用户必须进行诸多操作,对用户而言是负担。本实施方式能减轻误操作时的用户负担。
3.工作
以下,对显示系统1的几个工作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工作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个以上组合使用。
3-1.工作例1
图5是表示显示系统1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作的流程图。图5的流程,例如以显示装置10的电源被接通为契机而开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软件作为处理的主体而记载,但是这意味着执行该软件的硬件资源(CPU等)与其他硬件资源(存储器和/或通信接口等)协同工作来进行处理。
此外,该例子中,从交互模式向PC模式的切换,例如经由通过显示装置10的功能而显示在画面上的控制菜单而根据用户的指示来进行。
步骤S100中,显示装置10的CPU100对笔事件进行检测。详细情况如下。CPU100定期获取由相机108拍摄到的图像。CPU100根据该图像所含的发光点的位置以及发光强度的变化,确定笔事件以及发生了该笔事件的位置。该位置被变换为以屏幕为基准的坐标系上的坐标。CPU100将检测到的笔事件(包括坐标)存储于RAM102。
步骤S110中,CPU100判断当前的工作模式是否是交互模式。在判断为工作模式是PC模式的情况下(S11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20转移。在判断为工作模式是交互模式的情况下(S11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30转移。
步骤S120中,CPU100执行PC模式下的处理、即将所检测到的笔事件(包括坐标)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30。若结束了步骤S120的处理,则CPU100将处理再次转移到步骤S100。
步骤S130中,CPU100判断所检测到的事件是否是起笔事件。在所检测到的事件是起笔事件的情况下(S13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40转移。在所检测到的事件不是起笔事件的情况下(S13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80转移。
步骤S140中,CPU100对与最近的笔事件有关的行程长度进行测定。行程长度是指与指示体20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的长度。与指示体20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是指用连续检测到的落笔事件所含的坐标描画的线,总之是指示体20一边接触投影面一边移动所得的轨迹。此处,CPU100对于刚刚描画完的线(刚刚检测到起笔事件的线),测定行程长度。
步骤S150中,CPU100判断所测定出的行程长度是否为阈值以下。该阈值是成为工作模式切换的判断基准的阈值。换言之,该阈值是成为如下判断的判断基准的阈值,即判断由用户进行的指示体20的操作是针对画面上的UI对象(图标和/或按钮等)的操作还是描绘线的操作。在行程长度比UI对象的尺寸(高度和/或宽度)短的情况下,指示体20的操作有可能是向UI对象的指示输入(点击等)。因此,该阈值设定为UI对象的尺寸程度的大小。
在判断为行程长度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S15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60转移。在判断为行程长度超过了阈值的情况下(S15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80转移。
步骤S160中,CPU100判断在检测到起笔事件的坐标是否存在由信息处理装置30显示的UI对象。该例子中,显示装置10无法仅靠装置自身来判断在该坐标是否存在UI对象,因此向作为影像供给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30进行询问。详细情况如下。
CPU100对信息处理装置30发送询问。该询问既可以用与影像信号相同的路径发送,也可以用不同于影像信号的路径发送。该询问包括表示检测到起笔事件的坐标的信息。
若从显示装置10接收到询问,则信息处理装置30的位置判定程序将询问所含的坐标变换成信息处理装置30的桌面(画面)上的坐标。位置判定程序判定在该坐标是否存在UI对象。位置判定程序例如通过对OS询问在该坐标是否存在由于点击而作出反应的对象,从而进行该判定。OS具有当坐标被指定时判定在该坐标是否存在可点击的对象的功能。位置判定程序利用该判定的结果生成针对来自显示装置10的询问的回答。该回答包括在该坐标是否存在UI对象的判定结果。位置判定程序将所生成的回答发送给显示装置10。
若从信息处理装置30接收到回答,则显示装置10的CPU100按照该回答来判断在该坐标是否存在UI对象。在判断为存在UI对象的情况下(S16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70转移。在判断为不存在UI对象的情况下(S16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80转移。
步骤S170中,CPU100使待机模式(第3模式的一例)有效。待机模式是指等待最近描画出的线(刚检测到起笔事件的线)的擦除的状态。以下,在成为要被擦除的候选的线的意思中,将该线称为“候选线”。另外,CPU100将候选线的代表点的坐标存储于RAM102。代表点例如是线的终点、起点、中点或重心。待机模式中的工作的详细情况后述。
此外,待机模式可以与其他工作模式(交互模式或PC模式)同时设定。因此,将待机模式有效称为待机模式“启动(ON)”,将待机模式无效(被解除)称为待机模式“关闭(OFF)”。在待机模式为启动的情况下,一并进行与有效的其他工作模式相应的处理。例如在工作模式是交互模式的情况下当待机模式为启动时,描绘与指示体20的轨迹相应的线。或者在工作模式是PC模式的情况下当待机模式为启动时,笔事件的坐标被发送给信息处理装置30。
步骤S180中,CPU100进行交互模式下的处理、即描绘与最近的起笔事件有关的线。与最近的起笔事件有关的线是指步骤S130中测定出行程长度的线。此处,在待机模式成为启动的情况下,也描绘与指示体20的轨迹相应的线。若结束了步骤S170的处理,则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100转移。
图6是表示待机模式下的工作的流程图。此外,该流程表示待机模式为启动且工作模式是PC模式的情况下的例子。即,在待机模式变成了启动后,通过用户的指示,工作模式被切换到PC模式。此外,交互模式与PC模式之间的工作模式的切换涉及的处理,未在图5的流程中示出。
步骤S200中,CPU100对笔事件进行检测。CPU100将所检测到的笔事件(包括坐标)存储于RAM102。在检测到任何笔事件的情况下(S20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30转移。在未检测到笔事件的情况下(S20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10转移。
步骤S210中,CPU100判断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是否持续了阈值时间、即是否在阈值时间(预定时间)未进行笔操作。在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持续了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21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20转移。在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没有持续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21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00转移。
步骤S220中,CPU100将待机模式解除(向关闭状态切换)。若待机模式变为关闭状态,则处理离开图6的流程。
步骤S230中,CPU100判断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是否在候选线附近。该判断例如通过(1)将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与候选线的代表点的坐标进行对比、或(2)将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与UI对象的位置进行对比而进行。在使用(1)的方法的情况下,CPU100将RAM102所存储的代表点的坐标与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进行对比,在两者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在候选线附近。在使用(2)的方法的情况下,CPU100对信息处理装置30进行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是否在UI对象附近的询问。
在判断为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在候选线附近的情况下(S23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40转移。在判断为检测到笔事件的坐标不在候选线附近的情况下(S23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20转移。
步骤S240中,CPU100将候选线从画面中擦除。此外,在交互模式下描绘的线,按照例如起笔事件与下一落笔事件的时间间隔为阈值时间以下的情况作为一组手绘图像进行处理这样的规则,将手绘图像分组化存储。因此,CPU100可以按每一组而改变图像的属性。此外,此处,候选线只要被从画面中擦除即可,也可以在RAM102留下候选线的数据。若结束了步骤S240的处理,则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220转移。
图7是例示显示系统1的工作例1涉及的画面转换的图。该例子中,用户在用指示体20描绘出了手绘图像IM2后,想要对由信息处理装置30显示的UI对象B1进行操作,但是忘记了将工作模式切换到PC模式而直接触摸了UI对象B1附近。显示装置10向信息处理装置30询问在检测到笔事件的位置是否有UI对象。因为在该坐标有UI对象B1,所以信息处理装置30将有UI对象之意的回答发送给显示装置10。若接收到该回答,则显示装置10描绘线IM3(该线是候选线)(图7(A))。进一步,显示装置10使待机模式启动。此外,候选线的代表点是终点。
之后,用户经由控制菜单将工作模式设定为PC模式。用户触摸UI对象附近(图7(B))。该位置在候选线的代表点的附近、即与候选点的代表点的距离为阈值以下。因此,显示装置10将作为候选线的线IM3擦除(图7(C))。
3-2.工作例2
图8是表示工作例2涉及的待机模式下的工作的流程图。该例子中,用于以转移到了待机模式为契机而将工作模式向PC模式切换的UI对象(例如按钮)显示在画面上。到待机模式变为有效为止的处理与工作例1相同。
步骤S300中,CPU100使用于将工作模式向PC模式切换的UI对象显示在画面上。该UI对象由显示装置10显示,显示在候选线附近(距候选线的代表点处于预定范围内)。
步骤S310中,CPU100判断该UI对象是否被操作了。即,CPU100判断在包括该UI对象的预定范围内是否检测到笔事件。在判断为该UI对象被操作了的情况下(S31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320转移。在判断为该UI对象未被操作的情况下(S31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330转移。
步骤S320中,CPU100将候选线擦除。UI对象被操作了这一情况意味着最近描画出的线违背了用户的意图。若擦除了候选线,则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340转移。
步骤S330中,CPU100判断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是否持续了阈值时间、即是否在阈值时间(预定时间)未进行笔操作。在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持续了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330:是),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340转移。在未检测到笔事件的状态没有持续阈值时间的情况下(S330:否),CPU100将处理向步骤S310转移。
步骤S340中,CPU100将步骤S300中所显示的UI对象擦除。进一步,CPU100将待机模式解除(步骤S350)。
图9是例示显示系统1的工作例2涉及的画面转换的图。该例子中,用户在用指示体20描绘出了手绘图像IM2后,想要对由信息处理装置30显示的UI对象B1进行操作,但是忘记了将工作模式切换到PC模式而直接触摸了UI对象B1附近。显示装置10向信息处理装置30询问在检测到笔事件的位置是否有UI对象。因为在该坐标有UI对象B1,所以信息处理装置30将有UI对象之意的回答发送给显示装置10。若接收到该回答,则显示装置10描绘线IM3(该线是候选线)。进一步,显示装置10使待机模式启动。若待机模式变成启动,则显示装置10显示用于将工作模式向PC模式切换的UI对象B2(图9(A))。此处,UI对象B1是由信息处理装置30显示(由从信息处理装置30供给的影像信号显示)的图像对象,UI对象B2是由显示装置10显示的图像对象。
用户为了将工作模式向PC模式切换,用指示体20触摸显示有UI对象B2的位置(图9(B))。因为UI对象B2被操作了,所以显示装置10将作为候选线的线IM3擦除。进一步,显示装置10将UI对象B2擦除,并将工作模式向PC模式转移。
4.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各种实施方式。以下,对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以下的变形例中的2个以上的变形例也可以组合使用。
步骤S130中成为向行程长度的测定推进的契机的事件不限定于起笔事件。如果是表示线的描绘已完成的事件,则也可以在起笔事件以外的事件发生时向行程长度的测定推进。
步骤S200中检测的笔事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事件。例如,CPU100也可以在检测到起笔事件时将处理向步骤S230转移。
显示装置10不限定于投影机,其硬件构成不限定于图2中例示的构成。也可以是液晶显示器和/或有机EL显示器等直视的显示装置。该情况下,显示装置具有触摸屏,通过触摸屏来检测在显示面上指示的位置。
检测单元12对显示面上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方法以及对指示体20涉及的事件进行检测的方法,不限定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方法。显示装置10也可以通过指示体20的形状或颜色来确定指示体20的位置。另外,指示体20也可以在框体的把手(grip)部具有按钮,在用户按下该按钮时输出表示落笔事件的信号(该情况下,指示体20也可以在笔尖不具有压力传感器)。或者,也可以以使得电子束覆盖屏幕的方式在屏幕的周围设置发光素子(激光二极管)以及受光元件(光电二极管等),使用来自受光元件的信号对指示体20的位置以及笔事件进行检测。
指示体20不限定于电子笔。也可以是具有特定形状或颜色的框体的记录笔(stylus pen),也可以是用户的手指。
实施方式中对在工作模式切换成了待机模式时对用户进行通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切换成了交互模式或PC模式时进行通知。该情况下,可以根据切换后的工作模式使通知的方法不同。
显示系统1中,显示装置10与信息处理装置30之间的功能的分担不限定于图1中例示的情况。也可以将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装置10的功能说明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安装于信息处理装置30。另外,图1的功能的一部分也可以省略。

Claims (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显示单元,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
检测单元,对所述显示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
描绘单元,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将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描绘于所述显示面;
发送单元,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和
擦除单元,在所述工作模式是所述第1模式时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所述画面中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线擦除,
在所述第1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在该工作模式切换成了所述第2模式后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位置的预定范围内时,所述擦除单元将所述线擦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3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单元使用于输入将所述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指示的第2图像对象显示于所述显示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经由所述第2图像对象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所述擦除单元将所述线擦除。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单元在包括所述第1位置的预定范围内显示所述第2图像对象。
5.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装置将正在信息处理装置上工作的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面的步骤;
对所述显示面上的指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的步骤;
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是第1模式的情况下,将与所述检测到的位置的轨迹相应的线描绘于所述显示面的步骤;
在所述工作模式是第2模式的情况下,将表示所述检测到的位置的信息从所述显示装置发送给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步骤;和
在所述工作模式是所述第1模式时所述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第1位置处于包括在所述画面中用于对所述应用程序进行输入的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将所述线擦除的步骤,
在所述第1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图像对象的预定范围内、并且受理了将该工作模式向所述第2模式切换的来自用户的指示的情况下,在该工作模式切换成了所述第2模式后所述检测到的所述指示体的位置处于包括所述第1位置的预定范围内时,将所述线擦除。
CN201610115504.7A 2015-03-03 2016-03-01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5938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41280A JP6492775B2 (ja) 2015-03-03 2015-03-03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15-041280 2015-03-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8413A CN105938413A (zh) 2016-09-14
CN105938413B true CN105938413B (zh) 2020-11-13

Family

ID=5684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15504.7A Active CN105938413B (zh) 2015-03-03 2016-03-01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8996B2 (zh)
JP (1) JP6492775B2 (zh)
CN (1) CN105938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21207A (ja) * 2018-01-09 2019-07-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提供装置、画像提供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69922B2 (ja) * 2018-03-26 2022-05-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733285B (zh) * 2018-04-24 2020-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和终端设备
JP7393359B2 (ja) * 2019-02-01 2023-12-06 株式会社ワコム 描画システム
JP7238594B2 (ja) * 2019-05-21 2023-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CN111427528B (zh) * 2020-03-20 2023-07-25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21153219A (ja) * 2020-03-24 2021-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CN115525201A (zh) * 2021-06-09 2022-12-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CN114035721B (zh) * 2022-01-07 2022-11-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触控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710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681721A (zh) * 2011-02-10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其操作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2722268A (zh) * 2011-03-23 2012-10-10 索尼公司 光学信号输出、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及投影机
CN103186018A (zh) * 2011-12-27 2013-07-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3345389A (zh) * 2013-06-06 2013-10-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网页的矢量图形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8681B2 (ja) 2003-09-17 2009-01-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の表示制御方法、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タッチパネル付き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8116874A (ja) 2006-11-08 2008-05-22 Seiko Epson Corp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システム上で実行されるプログラム
JP2012084122A (ja) * 2010-09-15 2012-04-26 Ricoh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536690B2 (ja) * 2011-02-10 2014-07-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タッチ描画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操作方法
US9640144B2 (en) * 2012-02-13 2017-05-02 Hitachi Maxell, Ltd. Projector, figure input/display apparatus, portable terminal, and program
JP2013239147A (ja) * 2012-04-20 2013-11-28 Ricoh Co Ltd 表示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8710A (ja) * 2006-03-15 2007-09-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CN102681721A (zh) * 2011-02-10 2012-09-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其操作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2722268A (zh) * 2011-03-23 2012-10-10 索尼公司 光学信号输出、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成像装置及投影机
CN103186018A (zh) * 2011-12-27 2013-07-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以及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CN103345389A (zh) * 2013-06-06 2013-10-09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网页的矢量图形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98996B2 (en) 2018-02-20
US20160260410A1 (en) 2016-09-08
CN105938413A (zh) 2016-09-14
JP2016162273A (ja) 2016-09-05
JP6492775B2 (ja) 2019-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8413B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5929987B (zh) 显示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6257923B (zh) 图像显示系统以及图像显示方法
CN110647248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0276133B2 (en) Projector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ing split images
US993994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display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JP2011203830A (ja) 投写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6162032A5 (zh)
JP6488653B2 (ja) 表示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US10274816B2 (en) Display device, projector,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20120056808A1 (en) Event triggering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WO2018159414A1 (ja) 端末装置及び操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1243061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682768B2 (ja) 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WO2019024507A1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RU2665296C2 (ru) Способ дву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вунаправленног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JP654027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10392875B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220397977A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JP5879864B2 (ja)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57086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520227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581947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182246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7152063A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