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4958B -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4958B
CN105934958B CN201380081251.0A CN201380081251A CN105934958B CN 105934958 B CN105934958 B CN 105934958B CN 201380081251 A CN201380081251 A CN 201380081251A CN 105934958 B CN105934958 B CN 105934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portable
mobile
way
two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1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4958A (zh
Inventor
汤小平
段孟舸
韩建
徐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torola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orola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34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4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49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2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用于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的方法和装置,其允许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他们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与彼此配对时各自进入协作模式。当处于协作模式中时,当用户设键时,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音频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被路由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并且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代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音频。

Description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双向无线电和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普通用户所使用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
背景技术
双向无线电通信长期以来都是组织机构中通信的偏好工具,所述组织机构类似于警察、公共安全、火灾反应、营救和军队、以及诸如车队和工业运作的一些商业环境。双向通信保持流行是因为它提供了几乎即时的通信;当无线电操作者按下传送按钮,更常被称为“即按即说”时,现代双向无线电设备对信道做出快速检查以确保其不在使用中,并且利用“讲话许可”的声音警告操作者,届时操作者可以开始讲话,并且操作者的语音被同时传送至监测信道的所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在相同信道上作为接收设备操作的其他双向无线电设备简单地取消它们的扬声器的静音并且通过扬声器以无线电的操作者所选择的音量设置播放接收到的音频。以这种方式,假设他们将他们的无线电设备的音量设置为对周围环境合适的水平,无线电操作者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听到传送内容。
现代双向无线电设备主要以两种形式被设计;便携式设备和移动设备。便携式设备是可以被穿戴在操作者的身上并由操作者携带的电池供电设备,并且具有直接耦合(典型地拧入)至便携式设备的小型天线。移动设备被安装在车辆中并且被耦合至安装在车辆外的天线,并且相较于便携式设备具有大体上更高的传送功率。对于给定的操作者来说使用便携式和移动设备两者是很常见的。例如,警察经常响应呼叫并且在车辆中巡逻区域,并且将会偶尔离开车辆以参与各种任务。在车辆中时使用移动设备,并且在远离车辆时操作者依赖于便携式设备以接收并参与通信。
具有便携式和移动设备这两者会带来机会也可以引起一些问题。如果移动和便携式两者都被设定为相同的信道设置,因为由非传送设备接收到的音频将反馈进入正被用于传送的设备中,则当他们处于极为接近的位置时操作者必须降低一个设备的音量。然而,相较于只具有单个双向无线电设备,具有便携式和移动设备这两者允许操作者监测更多的信道。通过将设备设定在不同的信道设置上,避免了反馈问题,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便携式设备可能没有足够强的信号以可靠地到达中继器或其他基站,以便其他人可以听到操作者在便携式设备被设定至的信道上讲话。
因此,存在对于这样的方法和装置的需要,即,当使能具有针对多于一个双向无线电设备的访问的优势时,使能用于避免这些问题的允许便携式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
附图说明
附图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被合并于此并形成说明书的部分,其中,遍及单独的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同样的或功能上类似的元素,并且附图用来进一步图示说明包括了要求保护的发明的概念的实施例,并解释了这些实施例的各种原理和优势。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协作操作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处理便携式PTT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获得移动代理会话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处理移动PTT事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传送优先权仲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维护的代理会话表;
图8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代理会话更新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代理会话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双频监视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在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的方法的流程图图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图中的元素为了简单和清楚而被图示并且没有必要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元素中的一些的尺寸可能相对于其他元素被夸张以帮助增加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理解。
装置和方法组件已经在图中通过传统符号表示了适当的位置,其只示出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关的那些具体细节,以免由于对于掌握了本文中的描述的效益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用于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中协作的方法。尤其,所述协作是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该方法包括将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配对。一旦被配对,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检测即按即说(PTT)事件,并且响应于检测到PTT事件,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PTT请求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传送PTT请求,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接收PTT授权。响应于接收到PTT授权,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提供讲话许可警告,打开麦克风接收通道,并且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经由麦克风接收通道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传送音频。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不同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以协作操作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的系统100的框图。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包括控制器106,所述控制器106可以是执行指令代码的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所述指令代码被设计以使得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提供期望的功能和操作。控制器106被耦合至由存储器108表示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存储器108可以表示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其他形式的存储器的聚合(aggregate)存储器。协作应用110在存储器中被存储和/或被实例化,所述协作应用110使得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在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的协作模式中操作。信道设置111也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所述信道设置111可以被提供至被耦合至并响应于控制器106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包括执行双向无线电操作的无线电电路,包括频率合成、调制、解调、放大以及滤波。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被耦合至天线114以通过空中传送并接收无线电信号。控制器106向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提供信道设置111,其接着设定频率合成电路以生成合适的频率以监测、接收和传送。信道设置111不仅可以指示特定频率,而还可以指示将要被监测或扫描的特定讲话组。控制器106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被耦合至音频处理器116,所述音频处理器116将从麦克风118接收到的模拟音频转换为被提供至便携式双向收发器112的数字音频。同样地,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112接收到的数字音频被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并通过例如扩音器120被播放。多个用户接口元件122被耦合至控制器106或与控制器106对接,并且可以包括用于视觉上显示信息的图形显示124、小型键盘和其他按钮、旋钮、以及用于输入信息和设置的选择器126、以及用于控制PTT操作的即按即说(PTT)按钮128。
一个或多个短距离无线收发器也在控制器106的控制下操作。例如,个人局域网(PAN)收发器130可以根据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IEEE)802.15标准工作组的规格提供无线连接。这些包括以商品名称“蓝牙”为人所知的商用标准。可以被包括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中的另一个短距离无线收发器是无线局域网(WLAN)收发器132,其可以根据IEEE802.11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典型地,PAN收发器130被用于与其他设备的无线互联或链接,而WLAN收发器132被用于数据服务,即使其还可以被用于直接连接至其他设备。
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包括类似的组件,包括控制器134和存储器136。存储器包括由控制器134执行或完成的指令代码,并包括用于协作应用138的代码的部分。存储器还可以存储指示了无线的无线电媒体的信道、讲话组以及其他逻辑分区的移动信道设置139。存储器还可以包括用于当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在协作模式中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操作时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存储代理会话的代理表141。控制器134被耦合至可以存储信道设置139的本地副本的移动双向收发器140,并且被耦合至移动天线142,所述移动天线142可以相对于包括了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的其他元件和组件的外壳或外罩而被远程地安装。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可以进一步包括被耦合至麦克风146和扩音器148的音频处理器144、以及音频连接150,所述音频连接150用于通过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所被安装的车辆的音频系统来路由音频信号。用户接口元件152可以包括用于输入信息和设置的显示器和按钮。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短距离无线收发器,诸如PAN收发器154和/或WLAN收发器156。
例如,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可以使用PAN收发器154,通过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的PAN收发器130,与诸如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的另一个设备“配对”或建立无线链接。为了配对,设备102、104使用他们各自的PAN收发器130、154或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装置来通信,并且交换相互识别的信息。典型地,在最初的配对时,使用手动处理配对设备并且各自创建本地记录以便未来的配对可以自动出现。根据实施例,在配对之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可以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其中来自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的音频可以通过PAN链接被路由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用于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代理传送。因此,假设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已经给了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开始讲话的许可,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的操作者正常地操作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按下PTT按钮128以讲话,但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2不将音频从麦克风118路由至便携式双向收发器112,而是将音频通过PAN链接路由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4用于代理传送。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之间协作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流程图被分开以示出各种步骤或过程出现在设备202还是204中。该格式习惯将遍及本公开并且在随后的图中使用。在步骤206处,标准设备配对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链接出现在设备202、204之间,例如,所述短距离无线无线电链接可以是蓝牙链接。在步骤208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请求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的协作模式。在步骤210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处理协作请求。假设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可以支持协作操作,它将提供对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的正响应。在步骤212处,响应于正响应,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将它的无线电标识符和它的信道设置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在步骤214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基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的无线电标识符和信道设置创建代理会话。代理会话可以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存储,并且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的无线电标识符可以被用作代理会话密钥用于将来在步骤216中参考。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可以接着向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指示成功和协作准备就绪。因此,在步骤218和220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2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204可以分别设定自己用于协作操作并且方法结束222。在结束222处,设备202、204中的每一个都准备好了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假设从步骤208到222设备都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保持配对,并且他们在其后也保持配对,因为协作操作要求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的链接。
图3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之间协作时处理便携式PTT事件的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假设大体上根据图2中示出的方法已经被执行并且设备302、304当前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被配对。在步骤306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上的PTT按钮被操作者按下,并且在方法300的剩余期间保持按下。在步骤308处,可以做一个检查来确定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是否正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假设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正在协作模式中操作,方法300继续进行至步骤310,其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形成可以包括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无线电标识符的PTT请求。在步骤312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将PTT请求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在步骤314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接收PTT请求并作为响应在步骤316中执行了传送优先权仲裁过程以确定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是否可以立刻适应(accommodate)PTT请求。步骤316的结果在步骤318中被评估;如果便携式PTT请求可以被移动授权(granted),则方法300继续进行至步骤320,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可以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的无线电标识符获得代理会话信息。在步骤322中,方法300可以检查以确保存在用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的代理会话信息。在步骤323中,假设代理会话信息是可用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改为在在代理会话模式中工作,其中,移动双向收发器从移动信道设置被改为便携式信道设置,并且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将PTT传送请求通过空中接口传送至系统并等待系统响应用于进一步的操作。在步骤325中,如果PTT传送请求被系统授权,则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可以响应于PTT请求将授权传送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并且作为响应,在步骤324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可以例如,通过播放讲话许可的声音,警告操作者开始讲话。此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打开麦克风线路并且在步骤326中将音频信号(数字形式的)路由至短距离无线无线电收发器,其在步骤328中将音频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在步骤330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接收音频,并且在步骤332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代理信息经由移动双向收发器传送音频,其指示了当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代理传送时,将被移动双向无线电收发器所使用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的信道设置。也就是说当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传送音频时,移动双向收发器从移动信道设置被改为便携式信道设置。
如果在步骤308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不处于协作模式中,或者在步骤318中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304不能适应PTT请求,或者如果在步骤322中如果不存在代理会话信息(例如,图2的方法200还没有被执行),则方法300继续进行至步骤336,其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将PTT请求传送至系统。在步骤338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确定授权或许可是否已经被系统给出以传送。假设授权已经被接收到,方法继续进行至步骤342,其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警告操作者开始讲话,例如通过播放讲话许可的声音。在步骤342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44将音频从麦克风内部地路由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可以被路由至由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所使用的RF堆栈。在步骤346中,音频可以经由RF接口(例如,天线)由便携式双向无线电收发器传送。如果,在步骤338中,系统没有授权PTT请求,或者简单地在某些时间限制内没有回复,则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可以在步骤340中播放讲话禁止声音,其向操作者指示了操作者的语音将不会被传送。如果在步骤325中,PTT传送请求没有被系统授权或者简单地在某些时间限制内没有回复,则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302可以在步骤340中播放讲话禁止声音,其向操作者指示了操作者的语音将不会被传送。
图4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获得移动代理会话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可以表示图3中的步骤320的实现,并且因此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执行。因此,在开始402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已经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接收到了PTT请求(314)并且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可用于传送(316)。在步骤404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从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所接收到的PTT请求来确定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标识符。在步骤406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标识符获得代理会话信息。在步骤40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可以确定代理会话信息是否是激活的并没有“过时”。如果代理会话信息是激活的,意味着便携式信道设置如果是用于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注册的相同的系统,则方法400继续进行至410,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授权代理会话并且返回(例如,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控制器)代理会话信息,于是方法400终止。如果代理会话信息不是激活的,意味着便携式信道设置如果是用于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登记的不同的系统,则在步骤408中方法400继续进行至步骤414,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向在存储在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中的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相关联的代理会话记录中所指示的系统登记。在步骤416中,运行了计时器以允许步骤414完成,并且如果会话不能够被激活(例如,在步骤416中超时),则在步骤418中代理会话被谢绝并且方法终止,并且例如在步骤322中方法300继续进行至步骤336。
图5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504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之间协作时处理移动PTT事件的方法500的流程图。在步骤506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的PTT按钮或执行器(actuator)被操作者尝试按下以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传送。PTT按钮在方法500的剩余期间保持按住。在步骤508中,方法500确定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是否正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正处于协作模式,方法继续进行至510,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确定其是否正在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代理,这在步骤514中被评估。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正在为作为代理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方法500继续进行至步骤518,其中提供了讲话禁止声音或警告操作者的一些其他方法,其指示了操作者当前不能使用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进行传送,并且方法500终止520。在步骤514中,如果方法500确定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可用于传送,则方法500继续进行至步骤516,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传送其正在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链接向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的指示并且继续进行至步骤512。在步骤512中,移动PTT请求经由移动双向无线电收发器通过空中被传送至系统(例如,中继器或基站)。在步骤522中,方法确定移动PTT请求是否已经被授权(或者拒绝或超时)。如果其没有被授权,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在步骤518中播放讲话禁止声音并且方法500终止520。如果在步骤522中移动PTT请求被授权,则传统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操作开始并且可以在步骤524中播放讲话许可的声音,并且将来自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502的麦克风的音频路由至RF堆栈用于在步骤524中传送,并且接着其实际上在步骤528中通过移动双向无线电收发器被传送。
在步骤516中,方法500还继续进行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504中的步骤530,其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504接收移动PTT的指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504接着确定它的扬声器是否当前在步骤532中是取消静音的。如果不是,则方法500终止536。如果扬声器当前在步骤532中是取消静音的,则在步骤534中扬声器音量被抑制以便不反馈进移动麦克风内,并且方法500终止536。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传送优先权仲裁的方法的流程图。这里所图示的方法可以是图5中的步骤510的细化。因此,在开始600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PTT按钮已经被按下。在步骤602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确定其当前是否作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代理传送。如果不是,方法通过指示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具有传送优先权在步骤606中终止。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作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代理,则在步骤604中开始进行评估以确定用户或操作者是否已经设定了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具有优先权。如果是,则方法终止在步骤606中。否则,如果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具有优先权,则方法终止在步骤608中,其指示了移动PTT请求当下不能被执行,并且方法500将接着从步骤514继续进行至步骤518。类似的仲裁功能在图3中的步骤316中被执行。然而,与图6所示出的功能相比,图3的步骤316中的结果是相反的,返回“真”意思是PTT请求被允许用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而“假”意思是不允许。
图7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促进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的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维护的代理会话表700。代理会话表维护用于每个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代理会话记录,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前已经利用其建立了用于协作的代理安排。代理会话表700包含了第一代理会话记录702以及第二代理会话记录704,其中每一个都可以与不同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分别对应,正如由每个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无线电标识符所识别的,诸如“无线电_ID1,”和“无线电_ID2,”。每个代理记录702、704分别包含会话信息706、708,例如,其包括信道设置信息,诸如频率、将要被访问的系统的系统标识符(“系统_ID”)和一个或多个讲话组标识符(“组_ID”)。例如,在图4的步骤406中访问代理会话记录。每个代理会话记录还指示了其当前是激活的还是未激活的,参考系统标识符是否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所正在使用的相同。
图8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8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804之间协作时执行代理会话更新的方法800的流程图。在开始806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802被开启并且可以操作。在步骤808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802检测模式的改变或扫描捕获,其使得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改变其信道设置。在步骤810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802确定其是否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如果不是,则方法简单地终止818。如果在步骤810中确定了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802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则方法800继续进行至步骤812,其中将新的便携式信道设置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804。在步骤814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804接收便携式信道设置并为了对应的代理会话记录搜索代理会话表(例如,图7中的700),移动设备在便携式信道系统中登记便携式ID,以使得系统将讲话组加入至便携式设备。在步骤816中,更新代理会话列表或表中对应的代理会话记录以反映新的便携式信道设置并且方法800终止818。
图9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协作时执行代理会话管理的方法900的流程图。特别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仅将在与当前由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所使用的系统相同的系统上操作的那些代理会话设置为激活的。因此,在开始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被开启并且启动了方法900。在步骤904中,方法900以下一个代理会话记录开始,或如果这是方法900的第一循环则以第一代理会话记录开始。在步骤906中,方法900在代理会话记录中读取系统标识符(配置)信息。在步骤908中,将正在被处理的代理会话记录的系统标识符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登记所使用的系统标识符比较。在步骤910中,评估步骤908中比较的结果。如果代理会话记录的系统标识符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所使用的系统标识符相同,方法继续进行至步骤912并且正在被处理的代理会话记录被标记为激活的或被触发的。如果代理会话记录的系统标识符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所使用的系统标识符不相同,方法继续进行至步骤918并且正在被处理的代理会话记录被标记为未激活的或被撤销的。在每种情况下,方法900都从步骤912/918继续进行至步骤914,其中方法900确定是否存在更多的将要被处理的代理会话记录。如果存在,方法900返回至步骤904,否则方法终止916。
图10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当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和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之间协作时执行双频监视操作的方法1000的流程图。因此,方法1000作为协作事件的部分被开始,其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作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代理。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双频监视是指:使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接收信号,该信号是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通常会自己接收的但是事实上其当前作为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代理正在传送的。因此,在步骤1006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获得用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例如如图3的步骤320中的代理会话信息。在步骤100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将移动信道设置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传送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被传送的移动信道设置可以是完整的移动信道设置的被删节的版本并且只指示优先权信道。在步骤1010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接收移动信道设置。在步骤1012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播放讲话许可的声音,其指示了协作成功并且操作者(在方法1000的整个时间内都按住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PTT按钮的人)可以说话。在步骤1014中,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麦克风处接收到的音频被路由至短距离无线收发器。在步骤1016中,操作者的语音音频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被传送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在步骤101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接收音频,并且在步骤1020中使用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对应的代理会话信息传送音频,其继续直到操作者松开了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PTT按钮并且方法结束1022。
此外,通过步骤1016,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继续进行至步骤1024,其中其将便携式双向收发器编程至步骤1010中所接收到的移动信道设置。在步骤1026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监测移动信道设置中所指示的信道以检测(接收)在信道上正被传送的语音或音频,如步骤1028中所指示的。只要移动信道上接收不到语音,监测1026和检测评估1028就继续。如果检测到语音,则在步骤1030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网络通知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在步骤1032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确定其是否被允许播放音频,正如被指示的,例如通过用户设置。如果不能,则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可以播放提醒的声音以指示移动信道上存在语音,其可以允许释放便携式PTT按钮。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能够通过扬声器播放音频,其通知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并且在步骤1036中,也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将通过移动信道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在步骤103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通过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的扬声器播放通过移动信道接收到的音频。因此,在步骤103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004不仅在便携式信道上传送正在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002的麦克风处所接收到的音频,还播放由便携式双向收发器通过移动信道所接收到的音频。
图1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之间协作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图解。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根据移动信道设置扫描或监测频率或讲话组。在步骤1106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接收用于讲话组或频率的音频。在步骤1108处,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确定其是否处于协作模式中,并且可以检查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当前是否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配对。如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正在协作模式中操作,则在步骤1110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可以确定移动信道是否被设定或被选择为优先权信道,或用户是否已经另外设定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将音频路由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在步骤1112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通过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将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可以是允许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之间分开较远距离的PAN或WLAN连接。在步骤1114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接收音频。在步骤1116中,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通过扬声器、耳机或其他音频监测设备播放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接收到的音频。当接收不到更多音频时,方法1100结束1118。
如果在步骤1108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不处于协作模式中,或者在步骤1110中用户还没有设定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信道为优先或另外将音频路由至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1104,则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在步骤1120中通过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相关联的扬声器播放接收到的音频,其中,一旦音频停止,方法1100结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方法1100在执行除了其他以外的例如步骤1108、1110时,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1102可以缓存所接收到的音频。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108、1110期间所接收到的任何音频都可以被丢弃,因为所述步骤可以花费非常少的时间来执行。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些效益。通过提供协作,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可以各自被设定为允许用户收听更多语音流量并监测更多信道的不同的信道设置。这还防止了当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被设定在相同信道时出现的反馈。而且,通过代表便携式进行代理传送,用户可以正常地使用便携式,并且由于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正在执行传送,信号相较于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可完成的可以到达更远的距离。
在前述说明书中,描述了具体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各种修改和改变可以被做出而不背离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所阐述的发明的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看作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意思,并且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所述效益、优势、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可以引起任何效益、优势、问题的解决方案产生或变得更加显著的任何元素都不被解释为任一或所有权利要求中的关键的、必要的或必不可少的特征或元素。本发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被单独地定义,所述权利要求包括本申请在未审结期间做出的任何修正以及如发表的那些权利要求的所有等效物。
而且在本文档中,诸如第一和第二、顶部或底部、等等的关系术语可以被单独使用以将一个实体或动作区别于另一个实体或动作而不必要求或暗示这样的实体或动作之间的任何实际的这种关系或顺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有(comprising)”、“具有(has)”、“有(having)”、“包含(includes)”、“包含有(including)”、“含有(contains)”、“含(containing)”或其任意其他变化,都旨在覆盖非排他性的包括,诸如包括、具有、包含、含有元件列表的过程、方法、条款或装置不仅包括那些元件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或是这些过程、方法、条款或装置所固有的其他元件。在没有更多约束的情况下,由“包括(comprises…a)”、“具有(has)”、“包含(contains…a)”、“含有(contains…a)”开始的元素不排除包括、具有、包含、含有该元素的过程、方法、条款或装置中附加的有区别的元素的存在。术语“一”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除非在本文中另外明确说明。术语“大体上”、“本质上”、“大约”、“大概”或上述的任意其他版本,被定义为相接近,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并且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术语被定义为在10%以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5%以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1%以内并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0.5%以内。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被耦合”被定义为被连接,尽管不是必须直接地并且不是必须机械地。以某种方式“被配置”的设备和结构是至少以该方式被配置,但还可以以没有列举出的方式被配置。
应理解为一些实施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通用的或专用的处理器(或“处理设备”)以及统一被存储的程序指令(包括软件和固件两者)组成,所述处理器诸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定制的处理器以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所述程序指令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连同某些非处理器电路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或装置的一部分、大多数的或所有的功能。可选择地,一部分或所有功能可以由没有存储程序指令的状态机或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其中每个功能或某些功能的一些组合被实现为定制逻辑。当然,可以使用两种途径的组合。
另外,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具有存储在其上计算机可读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代码用于编程计算机(例如,包括处理器)以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以及所要求保护的方法。这样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硬盘、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ROM(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以及闪速存储器。进一步地,虽然可能被例如可用的时间、当前的技术和经济考量激发了重大努力和多种设计选择,应预期当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由本文中所公开的概念和原理所指导时将有能力以最少的实验生成这样的软件指令和程序和IC。
提供本公开的摘要以允许读者快速弄清技术公开的本质。建议这样理解,其不是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意思。此外,在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到多种特征在多个实施例中为了将本公开一体化的目的被组合在一起。本公开的方法不应被解释为反映了要求保护的实施例要求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列举的更多的特征的意图。而是,如下列权利要求所反映的,发明的主题处于少于单个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状态。因此下列权利要求因此被合并在具体实施方式之内,而每个权利要求依赖其自身作为单独的要求保护的主题。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具有双向无线电收发器和短距离无线收发器的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经由所述短距离无线收发器,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来和车载式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
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检测即按即说PTT事件;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PTT事件,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PTT请求从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
响应于传送所述PTT请求,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接收来自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PTT授权;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PTT授权,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提供讲话许可警告,打开麦克风接收通道,并且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经由所述麦克风接收通道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
其中,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将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的信道设置提供给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以便在使用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一步传送所述音频中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信道设置包括:
在和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的所述信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信道设置包括:
利用传送所述PTT请求,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的所述信道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标识符传送到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以便在使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一步传送所述音频中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和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时,传送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移动信道设置;以及
当将经由所述麦克风接收通道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在所述移动信道设置中所指示的信道上接收第二音频;以及
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还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将在所述移动信道设置中所指示的所述信道上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音频路由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以便在通过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重放时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从在处于协作模式中时的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来接收第二音频,并且
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扬声器来重放所述第二音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不是使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而传送所述音频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与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不同。
9.一种用于双向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协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具有双向无线电收发器和短距离无线收发器的车载式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经由所述短距离无线收发器,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来和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在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接收来自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即按即说PTT请求;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在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接收来自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双向无线电收发器的信道设置;
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利用所接收到的信道设置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经由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来传送PTT请求;
响应于传送所述PTT请求,在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处经由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来接收PTT授权;
由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所述PTT授权传送至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
在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处,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接收来自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音频,所述音频来自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麦克风通道;以及
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经由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以及利用所接收到的信道设置,来传送所述音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和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时,执行接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利用接收所述PTT请求,来执行接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接收来自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标识符,并且
其中,当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所述音频时,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使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标识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和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时,执行接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无线电标识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向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传送移动信道设置;
当从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麦克风通道接收音频时,进一步通过所述移动信道设置中所指示的信道接收由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所接收到的第二音频;以及
通过被耦合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扬声器,播放由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通过所述移动信道设置中所指示的信道所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音频。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接收移动信道上的第二音频;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移动信道上的所述第二音频,确定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与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于协作模式中;以及
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无线电网络,将所述第二音频路由至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以便由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重放。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不是使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而传送所述音频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与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不同。
17.一种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包括:
双向无线电收发器;
短距离无线网络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收发器,通过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来和车载式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
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处检测即按即说PTT事件,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PTT事件,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来将PTT请求传送到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并且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PTT授权,打开麦克风接收通道,并且通过所述短距离无线网络链接将经由所述麦克风接收通道所接收到的音频路由至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
其中,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将所述双向无线电收发器的信道设置提供给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以便在使用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进一步传送所述音频中使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和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进行配对时,传送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利用所述PTT请求,来传送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以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其中,
当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不是使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来代表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而传送所述音频时,所述便携式双向无线电设备的所述信道设置与所述移动双向无线电设备的信道设置不同。
CN201380081251.0A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934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8078 WO2015077967A1 (en) 2013-11-28 2013-11-28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mobile and portable two-way radio collabor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4958A CN105934958A (zh) 2016-09-07
CN105934958B true CN105934958B (zh) 2019-05-14

Family

ID=5319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1251.0A Active CN105934958B (zh) 2013-11-28 2013-11-28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654938B2 (zh)
CN (1) CN105934958B (zh)
CA (1) CA2931523C (zh)
DE (1) DE112013007655B4 (zh)
GB (1) GB2534527B (zh)
WO (1) WO20150779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86657B1 (en) * 2014-07-10 2017-06-2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imultaneous talking in a talkgroup using a dynamic channel chain
US9923534B2 (en) * 2014-07-31 2018-03-20 E.F. Johnson Company Automatic volume control for land mobile radio
AU2015407309B2 (en) 2015-08-31 2018-08-30 Motorola Solutions, Inc. Coordina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between personal area networks and vehicle area networks
CN106304339A (zh) * 2016-08-17 2017-01-04 西安拓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配对处理方法、第一对讲机、第二对讲机和配对处理系统
US10595127B2 (en) * 2016-11-22 2020-03-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udio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30846B2 (en) * 2018-04-16 2020-04-21 QRT Software, LLC Inter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daptive transmit delay
US20210012642A1 (en) 2019-07-12 2021-01-14 Carrier Corporation Security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udio and video sources
CN112260708A (zh) * 2020-10-23 2021-01-22 新疆大学 一种车载定向对讲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7631Y (zh) * 1993-06-16 1994-02-23 徐忠义 单工信道双工转换器
WO2012074826A3 (en) * 2010-11-30 2012-10-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1052B1 (en) 1999-04-13 2001-10-30 Golden West Communications, Inc. PTT radio system
US7349355B2 (en) 2004-10-27 2008-03-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ommunication proxy system
KR100791097B1 (ko) * 2006-11-29 2008-01-03 시코드 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원격 피티티 장치 및 핸즈프리통신시스템과 그 제공방법
US8019383B2 (en) 2007-01-17 2011-09-13 Noki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increase coverage of push-to-talk wireless networks
US8331987B2 (en) 2007-04-19 2012-12-11 Apple Inc. Personal area network systems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AU2012203969B2 (en) 2007-04-19 2014-04-17 Apple Inc. Personal area network systems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of
CN201185857Y (zh) 2008-02-15 2009-01-28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抬头机构
US8208891B2 (en) 2009-05-01 2012-06-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laying out of range emergency information
US8417186B2 (en) * 2009-08-10 2013-04-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push-to-talk state to 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053582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nd-use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n end-user device
US8406798B2 (en) * 2009-12-22 2013-03-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idging calls between two disparate push-to-talk systems
US8504090B2 (en) 2010-03-29 2013-08-0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Enhanced public safet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09693B2 (en) * 2010-05-21 2013-08-13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dio routing in a vehicle moun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4003497A2 (pt) 2011-08-30 2017-03-01 Intel Corp dispositivo, sistema e método de rádio cooperação para comunicação sem uso de fios
US8543060B2 (en) 2011-10-25 2013-09-24 Nokia Corporation Close-proxim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fer
US9548854B2 (en) * 2012-04-13 2017-01-17 Dominant Technologies, LLC Combined in-ear speaker and microphone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CN202602899U (zh) * 2012-05-23 2012-12-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通话控制装置、ptt终端及ptt通话系统
US8989167B2 (en) 2012-10-10 2015-03-2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radio communications on a trunked network using an inbound prox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7631Y (zh) * 1993-06-16 1994-02-23 徐忠义 单工信道双工转换器
WO2012074826A3 (en) * 2010-11-30 2012-10-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User interfac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534527B (en) 2020-06-17
CA2931523A1 (en) 2015-06-04
GB201608792D0 (en) 2016-07-06
DE112013007655T5 (de) 2016-08-11
GB2534527A (en) 2016-07-27
DE112013007655B4 (de) 2021-09-09
US9654938B2 (en) 2017-05-16
WO2015077967A1 (en) 2015-06-04
CN105934958A (zh) 2016-09-07
CA2931523C (en) 2018-07-24
US20160269877A1 (en)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34958B (zh)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US9973911B2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VN, AVN,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9532160B2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user intent to use services based on proximity
US94678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ing new Bluetooth device
CN109906561B (zh) 一种配对系统、配对方法、终端设备、介质及芯片系统
KR101860022B1 (ko) 사용자 단말에서 콜 수신자의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EP295338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action mitigation
US201900475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wireless mobile device as a smart key
CN106464747A (zh) 用于促进安全驾驶的系统和方法
CN107430524B (zh) 一种定位声音发出位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31206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a call between devices of a single user
KR102110579B1 (ko) 차량용 핸즈프리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휴대용 단말 기기 연결 제어 방법
CN105691405B (zh) 用于识别使用移动设备的驾驶员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US9866665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661326A (zh) 用于在无线对接环境中管理无线对接设备之间的并行连接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8233681A1 (zh) 终端的呼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209962A (zh) 车辆计算系统启动应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24366A (zh) 手机报警器及报警方法
MX2013000759A (es)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multimodo.
KR101814324B1 (ko) 자동 호출 동기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093916B (zh) 一种模块手表
CN106384443A (zh) 取物提醒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00560A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US11089447B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mobile radio
JPWO2018116492A1 (ja) グループ通話システム、通話内容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