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00560A -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00560A
CN108200560A CN201711443448.0A CN201711443448A CN108200560A CN 108200560 A CN108200560 A CN 108200560A CN 201711443448 A CN201711443448 A CN 201711443448A CN 108200560 A CN108200560 A CN 108200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m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trigger signal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34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瑞伦
宋雷
杨洪波
李鸿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HAINENG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34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005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0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005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3On hold, intercom or transfer communica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对讲机互联装置包括: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第一对讲机包括第一近场通信模块,第二对讲机包括第二近场通信模块;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第二对讲机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匹配请求,并根据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第一对讲机的匹配。通过实施本发明,可通过近场通信方式快速完成对讲机的写频,操作简单,提高写频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背景技术
虽然专网通信系统发展迅速,但是常规对讲机因为操作简单,可靠性高仍然会大量使用,并且会作为最后的通信备份和应急通信手段。常规对讲机之间需要信道参数相同(选择相同通话信道)才能正常通信,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不同部门的对讲机要建立通信需要重新写频,在一些突发情况下非常不便。
现有技术可通过数据线写频、手动更改频率、扫条码等方式更改信道参数方式,例如,如通过扫条码更改,则需要对讲机具有摄像头,而多数对讲机没有摄像头。因需要专用数据线和写频软件,在应急场合下不容易满足,操作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对讲机之间写频繁琐、不易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包括: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所述第一对讲机包括第一近场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对讲机包括第二近场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所述第一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所述第二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并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匹配。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选择菜单;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用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匹配连接,包括:
S1:所述第一对讲机与第二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所述第一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
S2:所述第二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
S3: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匹配。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所述第一对讲机接收用户输入的信道选择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选择信息生成所述匹配请求;
S12:所述第一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13:所述第一对讲机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所述匹配请求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所述第二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22: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设置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菜单操作选择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讲机互联方法,包括:
接收触发信号;
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讲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下述步骤:接收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对讲机,所述对讲机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或
用于显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选择菜单的显示屏;或
用于感测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实施本发明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对讲机互联装置包括: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第一对讲机包括第一近场通信模块,第二对讲机包括第二近场通信模块;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第二对讲机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匹配请求,并根据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第一对讲机的匹配。通过实施本发明,可通过近场通信方式快速完成对讲机的写频,操作简单,提高写频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步骤S1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步骤S2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的,该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包括: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第一对讲机包括第一近场通信模块,第二对讲机包括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本发明的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模块,NFC模块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优选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可设置在第一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可设置在第二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包括第一NFC天线,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包括第二NFC天线。
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需要联通时,首先将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靠近至预设距离内,即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在第二近场通信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同时也在第一近场通信模块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可以理解,该预设距离即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能够进行数据交换的距离,由选择的近场通信方式以及发射功率等确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选择。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第二对讲机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匹配请求,并根据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第一对讲机的匹配。完成匹配后,第一对讲机自动关闭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或第二对讲机自动关闭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以节省对讲机的电能。
优选地,本发明中,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信道选择信息为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可通过按键输入信道选择信息,或通过显示屏显示的选择菜单输入信道选择信息,或通过语音输入信道选择信息,或通过选择预设模式来输入信道选择信息,其中,预设模式中包含需要选择的信道信息。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对讲机的信道是指对讲机的通信频段,通常对讲机都包括多个信道,当对讲机处于相同信道(频道)时可进行通话。对讲机设置通话信道的过程也叫对讲机写频。具体写频过程由对讲机中的处理器及相关设备完成,本发明对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多种触发信号的产生方式,用户可根据操作习惯进行选择。触发信号的产生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种: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产生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按键后即产生触发信号。优选地,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需要持续预设时间后,才产生触发信号,例如预设时间为3秒、5秒,可有效防止误触。
第二种: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菜单操作选择产生触发信号。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具有显示屏,可通过按键或触摸屏选择,输入触发指令,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用于启动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
第三种: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感测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触发信号。
第四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包括用于感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当感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产生触发信号。
第五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包括用于接收语言信号的语音信号接收模块,当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为预设语音信号时,产生触发信号。
优选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播放音频的音频播放设备、用于发出灯光信号的指示灯、用于产生振动的震动模块等,在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完成匹配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发出声音提醒、震动提醒、灯光提醒、或通过显示屏显示匹配成功通知,告知用户已匹配成功。例如,匹配过程中发出“匹配中”,匹配完成后发出声音“设置成功”、“完成设置”等。又例如,在匹配过程中显示红色指示灯,匹配完成后显示绿色指示灯。若匹配失败,对应发出匹配失败信号通知用户,通知方式可使用声音提醒、震动提醒、灯光提醒、或通过显示屏提醒等。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流程图。
该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用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匹配连接,包括:
S1: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移动至预设距离内,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步骤S1的流程图。优选地,本发明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步骤S1包括:
S11:第一对讲机接收用户输入的信道选择信息,并根据信道选择信息生成匹配请求。优选地,信道选择信息为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S12:第一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13:第一对讲机根据触发信号将匹配请求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S2:第二对讲机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匹配请求。
图4是本发明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的步骤S2的流程图。优选地,本发明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步骤S2包括:
S21:第二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22:第二对讲机根据触发信号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匹配请求。
S3:第二对讲机根据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第一对讲机的匹配。
具体的,第二对讲机解析匹配请求,获得信道选择信息;并判断第一对讲机所提供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在第二对讲机中是否可正常使用。若可正常使用,则第二对讲机对应设置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进行写频,以与第一对讲机进行匹配。若第二对讲机的部分信道不能使用,则第二对讲机返回包括信道被占用信息和可用信道信息的反馈信息,并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出去;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到反馈信息后,解析出第二对讲机的信道被占用信息和可用信道信息。第一对讲机根据第二对讲机的可用信道信息检测自身可用信道,将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共同可用信道作为信道选择信息,再次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出去。继续执行步骤S2。
优选地,第二对讲机完成匹配后,通过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成功信号。第一对讲机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接收到匹配成功信号后,自动关闭第一近场通信模块。
优选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完成匹配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发出声音提醒、震动提醒、或灯光提醒,告知用户已匹配成功。
优选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完成信道匹配后,自动关闭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和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以节省对讲机的电能。
触发信号的产生方式至少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通过设置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产生触发信号,按键后即产生触发信号。优选地,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需要持续预设时间后,才产生触发信号,例如预设时间为3秒、5秒,可有效防止误触。
第二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通过菜单操作选择产生触发信号。
第三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触发信号。
第四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感测的压力大于预设压力值时,产生触发信号。
第五种:第一对讲机和/或第二对讲机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为预设语音信号时,产生触发信号。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讲机互联方法,包括:
接收触发信号;触发信号的产生方式可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信道选择信息为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讲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根据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下述步骤:
接收触发信号,根据触发信号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信道选择信息为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优选地,本发明的对讲机,对讲机还包括用于产生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或
用于显示产生触发信号的选择菜单的显示屏;或
用于感测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触发信号。
通过实施本发明,可通过近场通信方式快速完成对讲机的写频,操作简单,提高写频速度。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所述第一对讲机包括第一近场通信模块,所述第二对讲机包括第二近场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与第二近场通信模块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所述第一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所述第二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并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对讲机的内部或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选择菜单;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设置有用于感测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5.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的匹配连接,包括:
S1:所述第一对讲机与第二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距离内,所述第一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匹配请求;
S2:所述第二对讲机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
S3: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自动设置,完成与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所述第一对讲机接收用户输入的信道选择信息,并根据所述信道选择信息生成所述匹配请求;
S12:所述第一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13:所述第一对讲机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所述匹配请求通过所述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所述第二对讲机接收触发信号;
S22:所述第二对讲机根据所述触发信号通过所述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接收所述匹配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设置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通过菜单操作选择产生所述触发信号;或
所述第一对讲机和第二对讲机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10.一种对讲机互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触发信号;
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11.一种对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下述步骤:
接收触发信号;根据所述触发信号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或接收匹配请求,其中,所述匹配请求包括信道选择信息,所述信道选择信息为所述第一对讲机的当前信道、或部分信道、或全部信道;
根据所述匹配请求进行信道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机还包括用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单独按键或组合按键;或
用于显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的选择菜单的显示屏;或
用于感测距离的距离传感器,当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CN201711443448.0A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Pending CN1082005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448.0A CN108200560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448.0A CN108200560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00560A true CN108200560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4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3448.0A Pending CN108200560A (zh) 2017-12-27 2017-12-27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005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97A (zh) * 2018-07-05 2018-12-07 泉州市新维电子有限公司 对讲机的无线写频方法
CN114286201A (zh) * 2020-12-20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对讲机快速组队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8529U (zh) * 2015-03-30 2015-08-19 深圳市万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同步参数的无线对讲设备
CN106210190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广州远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的对讲机功能配件
KR20170048039A (ko) * 2015-10-26 2017-05-08 주식회사 엠텔로 방문객 신원 확인 서비스 모델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8529U (zh) * 2015-03-30 2015-08-19 深圳市万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同步参数的无线对讲设备
KR20170048039A (ko) * 2015-10-26 2017-05-08 주식회사 엠텔로 방문객 신원 확인 서비스 모델
CN106210190A (zh) * 2016-06-29 2016-12-07 广州远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手机的对讲机功能配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97A (zh) * 2018-07-05 2018-12-07 泉州市新维电子有限公司 对讲机的无线写频方法
CN114286201A (zh) * 2020-12-20 2022-04-05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对讲机快速组队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7181B (zh) 通过在解锁图像上执行手势来解锁设备
CN104159218B (zh) 网络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CN10543060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的终端
CN108475504A (zh) 通信装置
CN105934958B (zh) 用于管理移动和便携式双向无线电协作的方法和系统
CN108038034A (zh) 电子设备调试方法、转接器、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391621B (zh) 信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502826A (zh) 数据备份及传输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072246A (zh) 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46653A (zh) 音频处理设备和音频处理方法
CN105718405B (zh) 移动终端和其处理器的usb接口复用的方法
CN105550568A (zh) 移动终端数据保护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12297A (zh) 输入模式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198570A (zh) 用于无缝连接车辆中多个电子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59924A (zh) 对讲机参数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200560A (zh)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对讲机互联装置、方法及对讲机
CN108781234A (zh) 功能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839398B (zh) 遥控器的键值信息处理方法及控制设备、遥控器
CN106817489B (zh) 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56006A (zh) 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指纹识别的移动存储设备
CN109788114A (zh) 一种通话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5474134A (zh) 控制操作模式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7526522A (zh) 黑屏手势识别方法及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05373318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5049611A (zh) 一种支付设备寻找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