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30107B -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30107B
CN105930107B CN201610099913.2A CN201610099913A CN105930107B CN 105930107 B CN105930107 B CN 105930107B CN 201610099913 A CN201610099913 A CN 201610099913A CN 105930107 B CN105930107 B CN 1059301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data
storage equipment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se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99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30107A (zh
Inventor
小熊嵩志
佐藤正史
孙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95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95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3956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1958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30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0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30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30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04N1/0023Image pull arrangements, e.g. to a 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 from a networked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7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interne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9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server-client-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e.g. the server does not see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将印刷数据发送给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的若干个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基于若干个服务器各自的特定状态、关于特定状态的特定条件,从若干个服务器中选择用于发送印刷数据的服务器。

Description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印刷数据发送程序和拉式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有一种拉式打印系统,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的拉式打印服务器与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服务器的客户端PC(Personal Computer)属于同一个LAN(LocalArea Network)。拉式打印系统是指进行拉式打印的系统。拉式打印是指:使印刷数据存储在指定的存储设备中,然后图像形成装置基于存储设备中存储的印刷数据进行印刷。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拉式打印系统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客户端PC与拉式打印服务器之间发生通信错误等,客户端PC到拉式打印服务器的印刷数据发送失败,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拉式打印。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可用性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本发明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将所述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若干个存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存储设备。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基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的特定状态、关于所述特定状态的特定条件,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印刷数据发送程序和拉式打印系统的可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式打印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1中的服务器的框图。
图3是图1中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的框图。
图4是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框图。
图5是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设置时图3中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3中的显示部显示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图3中的显示部显示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中不同于图6所示例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图3中的显示部显示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中不同于图6和图7所示例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在一级服务器为服务器、二级服务器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图3中的端口监视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0是在一级服务器为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图3中的端口监视器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1是选择最佳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的图3中的端口监视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4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存储的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是图像形成装置基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图1的拉式打印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图4的图像形成装置所生成的列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式打印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拉式打印系统10的框图。
如图1所示,拉式打印系统10具备: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11、LAN等网络12、与网络12一样但未图示的多个网络、连接网络11和网络12的互联网等网络13。网络13也将与网络12一样但未图示的多个网络与网络11连接起来。
在网络11中,配置有服务器20,服务器20用于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存储。
例如,服务器20由一台以上的PC(Personal Computer)等计算机构成。
在网络12中,配置有对印刷数据进行发送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还有执行基于印刷数据的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40、图像形成装置50和图像形成装置60。
另外,在网络12中,除了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以外,还可以配置多个印刷数据发送装置。不过,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以外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同样地,在网络12中,除了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以外,还可以配置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不过,为了便于理解,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由PC等计算机构成。
例如,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是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或打印专用机。
拉式打印系统10的网络中,与网络12一样但未图示的多个网络中配置的装置的种类与网络12中配置的装置的种类相同。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在说明中省略了拉式打印系统10的网络中与网络12一样但未图示的多个网络。
图2是服务器20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服务器20具备:操作部21、显示部22、通信部23、存储部24和控制部25。操作部21是输入装置,例如按钮,用于输入使用者的各种操作信息。显示部22是显示装置,例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用于显示各种信息。通信部23是通信装置,用于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控制部25对服务器20进行整体控制。
存储部24可以为每个使用者存储若干份拉式打印用的印刷数据24a。也就是说,服务器20可以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来运行。
例如,控制部25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对程序和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ROM(Read Only Memory)、用作CPU的操作区域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CPU执行ROM或存储部24中存储的程序。
图3是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框图。
如图3所示,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具备:操作部31、显示部32、通信部33、存储部34和控制部35。操作部31是输入装置,例如键盘和鼠标,用于输入使用者的各种操作信息。显示部32是显示装置,例如LCD,用于显示各种信息。通信部33是通信装置,用于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存储部34是存储装置,例如HDD,用于存储各种数据。控制部35对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进行整体控制。
存储部34中存储有:生成印刷数据的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的印刷数据发送程序34b。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和印刷数据发送程序34b可以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制造阶段中安装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中,也可以从CD(Compact Disk)或者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等存储介质中以追加的方式安装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中,也可以从网络中以追加的方式安装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中。
例如,控制部35具备:CPU、对程序和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ROM、用作CPU的操作区域的RAM。CPU执行ROM或存储部34中存储的程序。
控制部35通过执行存储部34中存储的印刷数据发送程序34b,用作端口监视器(Port Monitor)35a,端口监视器35a作为印刷数据发送部。端口监视器35a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在存储设备为若干个的情况下,端口监视器35a将印刷数据发送给若干个存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存储设备。
图4是图像形成装置40的框图。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40具备:操作部41、显示部42、扫描装置43、打印装置44、传真通信部45、通信部46、存储部47和控制部48。操作部41是输入装置,例如按钮,用于输入使用者的各种操作信息。显示部42是显示装置,例如LCD,用于显示各种信息。扫描装置43是读取装置,用于从原稿中读取图像数据。打印装置44是印刷装置,用于在纸张等记录介质上进行印刷。传真通信部45是传真装置,经由公共电话线等通信线路与未图示的外部传真机装置进行传真通信。通信部46是通信装置,经由图1中的网络11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存储部47是存储装置,例如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和HDD,用于存储各种数据。控制部48对图像形成装置40进行整体控制。
存储部47可以为每个使用者存储若干份拉式打印用的印刷数据47a。也就是说,图像形成装置40可以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来运行。
例如,控制部48具备:CPU、对程序和各种数据进行存储的ROM、用作CPU的操作区域的RAM。CPU执行ROM或存储部47中存储的程序。
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50和60的结构与图像形成装置4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下来,对拉式打印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设置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时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使用者通过操作部31指示开始进行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的设置时,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执行图5所示的动作。
图5是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设置时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端口监视器35a将图6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显示在显示部32上(S101)。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中,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进行设置。
图6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含有: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用于显示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参照图7)的Tab标签72a、用于完成设置的OK按钮73。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对作为第一存储设备的一级(Primary)服务器进行设置。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中,对作为第二存储设备的二级(Secondary)服务器进行设置。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按Tab标签72a后,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变化到图7所示的状态。
图7的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含有:用于显示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参照图6)的Tab标签71a、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用于完成设置的OK按钮73。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按Tab标签71a后,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变化到图6所示的状态。
图6中的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含有下拉列表71b,下拉列表71b用于指定一级服务器的类型(Type)。下拉列表71b中可选择的值是“服务器(Server)”、“装置(Device)”和“设备集群(Device Cluster)”。此处,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服务器”,将服务器20(参照图1)指定为一级服务器。还有,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装置”,将图像形成装置40、50或60(参照图1)指定为一级服务器。还有,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设备集群”,将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指定为一级服务器。
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下拉列表71b下部的显示内容根据下拉列表71b的值而变化。
图6中的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服务器”。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服务器”的情况下,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含有文本框71c和文本框71d。在文本框71c中,输入了用作一级服务器的服务器的IP(Intemet Protocol)地址。在文本框71d中,输入了文本框71c中所指定的服务器的队列(Queue)名称。
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服务器”的情况下,一级服务器由文本框71c中所指定的服务器与文本框71d中所指定的队列名称的组合而确定。
另外,假设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服务器”而确定的一级服务器是使用LPR(Line Printer daemon protocol)作为发送印刷数据时使用的通信协议。此处,LPR的端口号码已确定。因此,图6中的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没有用于设置端口号码的画面。不过,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服务器”而确定的一级服务器是使用LPR以外的协议作为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图6中的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也可以含有用于输入端口号码的文本框。
虽然上述是对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进行的说明,但对于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定“服务器”作为二级服务器。
图7中的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含有下拉列表72b,下拉列表72b用于指定二级服务器的类型(Type)。下拉列表72b中可选择的值是“服务器”、“装置”和“设备集群”。此处,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服务器”,将服务器20(参照图1)指定为二级服务器。还有,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装置”,将图像形成装置40、50或60(参照图1)指定为二级服务器。还有,可以通过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设备集群”,将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指定为二级服务器。
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中,下拉列表72b下部的显示内容根据下拉列表72b的值而变化。
图7中的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中,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了“装置”。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了“装置”的情况下,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含有文本框72c和文本框72e。在文本框72c中,输入了用作二级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IP地址。在文本框72e中,输入了文本框72c中所指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端口号码。另外,假设在下拉列表72b中选择了“装置”而确定的二级服务器是使用RAW作为发送印刷数据时使用的通信协议。
虽然上述是对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进行的说明,但对于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定“装置”作为一级服务器。
图8中的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设备集群”。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设备集群”的情况下,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每个图像形成装置各自含有文本框71f和文本框71g。在文本框71f中,输入了用作一级服务器的集合所含的图像形成装置的IP地址。在文本框71g中,输入了文本框71f中所指定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端口号码。另外,假设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设备集群”而确定的一级服务器是使用RAW作为发送印刷数据时使用的通信协议。
还有,在下拉列表71b中选择了“设备集群”的情况下,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含有增加按钮71h。增加按钮71h是用于新增加作为一级服务器的集合所含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按钮。按增加按钮71h后,新图像形成装置用的文本框71f和文本框71g被增加到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中。
虽然上述是对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1进行的说明,但对于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72也是一样的,可以指定“设备集群”作为二级服务器。
如上所述,在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中,可以设置若干种组合来作为一级服务器与二级服务器的组合。例如,若干种组合是:一级服务器是服务器且二级服务器也是服务器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服务器而二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服务器而二级服务器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而二级服务器是服务器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且二级服务器也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而二级服务器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而二级服务器是服务器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而二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组合、一级服务器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且二级服务器也是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的组合。
如图5所示,端口监视器35a在S101的处理之后,一直对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中的OK按钮73是否被按下进行判断(S102),直到判断为OK按钮73被按下为止。
端口监视器35a在S102中判断为OK按钮73被按下,则将存储设备设置画面70中输入的一级服务器和二级服务器的各种设置内容存储到存储部34中(S103),并结束图5所示的动作。
接下来,对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经由操作部31被要求进行发送后,控制部35利用打印机驱动程序34a生成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并利用打印机驱动程序34a要求端口监视器35a进行生成的印刷数据的发送。因此,端口监视器35a基于由图5所示的动作而设置的内容,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发送。
另外,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在生成印刷数据的情况下,要求服务器20进行使用者验证。然后,打印机驱动程序34a从服务器20中获得已通过服务器20验证的使用者印刷权限的信息(以下称为“权限信息”),并基于获得的权限信息而生成印刷数据。这里,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在使用者已通过服务器20验证的情况下,将使用者验证所使用的信息(以下称为“验证用信息”)存储到存储部34中,以备后用。还有,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在从服务器20中获得了使用者权限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获得的权限信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而存储到存储部34中,以备后用。于是,打印机驱动程序34a在其与服务器20的通信失败的情况下,打印机驱动程序34a自身基于存储部34所存储备用的验证用信息进行使用者验证,并从存储部34中获得已通过验证的使用者的权限信息。
将一级服务器是服务器20而二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40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发送的一个例子,对上述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端口监视器35a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一级服务器为服务器20而二级服务器为图像形成装置40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端口监视器35a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9所示,端口监视器35a向作为一级服务器的服务器20确认服务器20的状态(S131)。因此,服务器20在其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将服务器20的状态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S132)。
端口监视器35a在S131的处理之后,在S132中已收到服务器20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服务器20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状态是正常的情况下,将任务(即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与登录中的使用者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使用者ID”)进行关联再发送给服务器20(S133),然后结束图9所示的动作。因此,服务器20的控制部25将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印刷数据与关联在该印刷数据上并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使用者ID进行关联,并存储为印刷数据24a。
端口监视器35a在S131的处理之后,在S132中未收到服务器20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服务器20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状态是异常的情况下,向作为二级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装置40确认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S134)。因此,图像形成装置40在其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S135)。其中,在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的状态中,包含存储部47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表示是否是空闲状态的信息。
端口监视器35a在S135的处理之后,在S135中已收到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与图像形成装置40的连接状态是正常的情况下,将任务(即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与登录中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进行关联再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40(S136),然后结束图9所示的动作。因此,图像形成装置40的控制部48将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印刷数据与关联在该印刷数据上并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使用者ID进行关联,并存储为印刷数据47a。
端口监视器35a在S135的处理之后,在S135中未收到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通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与图像形成装置40的连接状态是异常的情况下,中止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发送,然后结束图9所示的动作。
将一级服务器是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发送的一个例子,对上述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端口监视器35a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0是在一级服务器为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的情况下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时的端口监视器35a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10所示,端口监视器35a向作为一级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中的图像形成装置40确认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S161)。然后,图像形成装置40在其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S162)。其中,在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的状态中,包含存储部47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表示是否是空闲状态的信息。
端口监视器35a在S162的处理之后,向作为一级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中的图像形成装置50确认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S163)。然后,图像形成装置50在其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S164)。其中,在图像形成装置50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的状态中,包含图像形成装置50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表示是否是空闲状态的信息。
端口监视器35a在S164的处理之后,向作为一级服务器的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中的图像形成装置60确认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S165)。然后,图像形成装置60在其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的连接正常的情况下,将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S166)。其中,在图像形成装置60通知给端口监视器35a的状态中,包含图像形成装置60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表示是否是空闲状态的信息。也就是说,特定状态的至少一个是图像形成装置40、图像形成装置50和图像形成装置60各自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表示是否是空闲状态的信息中的一个。
端口监视器35a在S166的处理之后,基于在S162中从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在S164中从图像形成装置5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在S166中从图像形成装置6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从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中选择最佳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S167)。
图11是选择最佳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的端口监视器35a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0的S167的处理中,端口监视器35a执行图11所示的动作。
如图11所示,端口监视器35a将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整体作为目标范围(S201)。
然后,端口监视器35a基于在S162中从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在S164中从图像形成装置5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在S166中从图像形成装置6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将目标范围中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剩余量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S202)。
然后,端口监视器35a基于在S162中从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在S164中从图像形成装置5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在S166中从图像形成装置6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判断目标图像形成装置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是否已达到上限(S203)。
端口监视器35a在S203中判断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未达到上限时,基于在S162中从图像形成装置4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状态、在S164中从图像形成装置5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状态、在S166中从图像形成装置60通知来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状态,判断目标图像形成装置是否是空闲状态(S204)。
端口监视器35a在S203中判断出已达到上限时,或者在S204中判断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不是空闲状态时,从目标范围中除去目标图像形成装置而确定新的目标范围(S205)。然后,端口监视器35a判断所确定的新的目标范围中是否还有图像形成装置(S206)。
端口监视器35a在S206中判断出新的目标范围中还有图像形成装置时,对新的目标范围再次执行S202的处理。
端口监视器35a在S206中判断出新的目标范围中已没有图像形成装置时,结束图11所示的动作。
端口监视器35a在S204中判断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是空闲状态时,将目标图像形成装置选择为最佳图像形成装置(S207),再结束图11所示的动作。
例如,空闲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40的存储部47的存储容量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分别是150MB、4,空闲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50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分别是769MB、2,空闲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60的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剩余量、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分别是901MB、10,以下对这种情况进行说明。将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上限都设为10。端口监视器35a在图11所示的动作中,首先,将图像形成装置40、50和60的集合中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剩余量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60作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S202)。然而,由于图像形成装置60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已达到上限值10(S203中的YES),因此,端口监视器35a将除去了图像形成装置60的图像形成装置40和50中存储部的存储容量剩余量最大的图像形成装置50作为目标图像形成装置(S202)。然后,由于图像形成装置50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未达到上限值10(S203中的NO)且图像形成装置50是空闲状态(S204中的YES),因此,端口监视器35a将图像形成装置50选择为最佳图像形成装置(S207)。
如图10所示,在S167中例如选择图像形成装置50为最佳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端口监视器35a将任务(即,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与登录中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进行关联并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50(S168),再结束图10所示的动作。然后,图像形成装置50的控制部将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印刷数据与关联在该印刷数据上并由端口监视器35a发送来的使用者ID进行关联,并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50的存储部中。
另外,在S167中未选择到最佳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端口监视器35a中止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发送,并结束图10所示的动作。
接下来,对基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拉式打印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
这里,属于网络12(参照图1)的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个是管理属于网络1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储的全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主(Master)装置。以下,将图像形成装置40作为主装置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50、60等属于网络12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要对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存储的情况下,将印刷数据上关联的使用者ID、作为印刷数据识别信息的任务ID、作为图像形成装置自身识别信息的装置ID进行关联并发送给作为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40。因此,图像形成装置40能够将图12那样的列表80存储在存储部47中。另外,图12中,装置ID的“1”、“2”、“3”分别对应图像形成装置40、50、60。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60基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拉式打印系统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60在使用者信息通过图像形成装置60的操作部被输入后,要求服务器20进行使用者的验证。然后,图像形成装置60从服务器20中获得已通过服务器20验证的使用者的权限信息,只允许进行基于所获得的权限信息的印刷。
图13是图像形成装置60基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的拉式打印系统10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1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60在使用者通过服务器20验证后,将已通过服务器20验证的使用者的使用者ID发送给作为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40,从而向图像形成装置40请求使用者的任务列表(S231)。然后,图像形成装置40将图12的列表80中与在S231中发送来的使用者ID相对应的任务的列表90(参照图14)发回给图像形成装置60(S232)。图14的列表90是使用者ID为“001”的情况下的列表。
图像形成装置60将在S232中发回来的列表90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60的显示部上。然后,任务通过图像形成装置60的操作部被选择后,图像形成装置60将所选择的任务的任务ID发送给作为主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40,请求图像形成装置40进行任务的发送(S233)。以下,将任务ID“035”的任务的发送作为请求内容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40基于在S233中所请求的任务的任务ID“035”和列表80,识别出任务ID“035”的任务存储在装置ID“2”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图像形成装置50)中。然后,图像形成装置40请求图像形成装置50将任务ID“035”的任务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60(S234)。因此,图像形成装置50将任务ID“035”的任务(即,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从图像形成装置50的存储部中读出,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60(S235)。
在S235中与任务ID“035”的任务相对应的印刷数据被发送来后,图像形成装置60基于发送来的印刷数据,使用图像形成装置60的打印装置进行印刷(S236),再结束图13所示的动作。
虽然上述是对利用图像形成装置存储的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印刷进行的说明,但使用者也可以同样地进行利用服务器20存储的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印刷。那么,在图像形成装置60基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进行印刷的情况下,服务器20只将服务器20自身存储的印刷数据的列表返回给图像形成装置60。
还有,虽然上述是对图像形成装置60的印刷进行的说明,但使用者也可以同样地进行图像形成装置40、50等图像形成装置60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
如上所述,对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在印刷数据到一级服务器的发送失败了的情况下,自动向二级服务器发送印刷数据,因此能够提高可用性。
对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如下的可能性,即,在一级服务器与二级服务器属于不同网络的情况下,其与一级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错误导致印刷数据到一级服务器的发送失败了时,其与二级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错误导致印刷数据到二级服务器的发送也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
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属于同一个网络12的情况下,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与存储设备之间发生通信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还有,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属于同一个网络12的情况下,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仅在网络12内就可以与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进行通信。因此,无需增加网络12与其它网络之间的网络带宽,也无需提高网络12与其它网络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尤其是,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只属于同一个网络12的情况下,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网络12与网络11之间的通信量。
在二级服务器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属于同一个网络12的情况下,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与二级服务器之间发生通信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还有,在二级服务器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属于同一个网络12的情况下,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仅在网络12内就可以与二级服务器进行通信。因此,无需增加网络12与其它网络之间的网络带宽,也无需提高网络12与其它网络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存储设备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无需配备存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专用服务器来作为存储设备,因此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可用性高的拉式打印。
尤其是,在二级服务器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就无需配备存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专用服务器来作为二级服务器。因此,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可用性高的拉式打印。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基于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的特定状态、关于特定状态的特定条件,从若干个存储设备中选择用于实际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S167)。因此,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到存储设备的发送失败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优先选择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大的存储设备作为用于实际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S202)。因此,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将印刷数据发送到存储设备的失败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还有,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优先选择存储容量的剩余量大的存储设备作为用于实际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因此,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将用于存储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容量的负担在若干个存储设备之间适当地分配。其结果,能够充分地利用若干个存储设备的能力。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优先选择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未达到上限的存储设备作为用于实际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S203中的NO)。因此,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到存储设备的发送失败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优先选择空闲状态的存储设备作为用于实际发送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S204中的YES)。因此,使用印刷数据发送装置30能够降低印刷数据到存储设备的发送失败的可能性。其结果,能够提高拉式打印系统10的可用性。

Claims (8)

1.一种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将印刷数据发送给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若干个存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存储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基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的特定状态、关于所述特定状态的特定条件,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
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含有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
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和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
在所述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中,选择用于进行使用者验证的服务器、用于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指定为所述第一存储设备,
在所述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中,选择所述服务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或者所述集合指定为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在所述印刷数据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发送失败了的情况下,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自动向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印刷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是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的存储容量的剩余量,
所述特定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是优先选择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所述剩余量大的存储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状态中的至少一个状态是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当前与其它装置的连接数,
所述特定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是优先选择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所述连接数未达到上限的存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属于不同的网络,
优先向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进行所述印刷数据的发送,在所述印刷数据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发送是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进行所述印刷数据的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与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属于同一个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是可进行拉式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
7.一种拉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拉式打印用印刷数据的若干个存储设备;和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将所述印刷数据发送给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基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各自的特定状态、关于所述特定状态的特定条件,从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中选择用于发送所述印刷数据的存储设备,
所述若干个存储设备含有第一存储设备和第二存储设备,
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用于显示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和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
在所述一级服务器设置画面中,选择用于进行使用者验证的服务器、用于进行印刷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若干个图像形成装置的集合指定为所述第一存储设备,
在所述二级服务器设置画面中,选择所述服务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或者所述集合指定为所述第二存储设备,
在所述印刷数据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发送失败了的情况下,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自动向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发送所述印刷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式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属于不同的网络,
所述印刷数据发送装置优先向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所述第二存储设备中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进行所述印刷数据的发送,在所述印刷数据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的发送是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进行所述印刷数据的发送。
CN201610099913.2A 2015-02-27 2016-02-24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Active CN1059301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39560A JP6319583B2 (ja) 2015-02-27 2015-02-27 印刷データ送信装置、印刷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15-039563 2015-02-27
JP2015039563A JP6319585B2 (ja) 2015-02-27 2015-02-27 印刷データ送信装置、印刷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15-039560 2015-0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30107A CN105930107A (zh) 2016-09-07
CN105930107B true CN105930107B (zh) 2019-02-15

Family

ID=5679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99913.2A Active CN105930107B (zh) 2015-02-27 2016-02-24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686426B2 (zh)
CN (1) CN1059301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6579B2 (en) * 2019-05-08 2021-08-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rver system having print notific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687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4168326A (zh) * 2014-08-27 2014-11-26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均衡负载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81422A (zh) * 2013-07-01 2015-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中间服务器、打印装置、作业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7821A1 (en) * 2006-12-19 2008-06-19 Dietrich Bradley W Managed peer-to-peer content backup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dynamic content dispersal to plural storage nodes
JP4980255B2 (ja) * 2008-01-28 2012-07-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
US9215275B2 (en) * 2010-09-30 2015-12-15 A10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balance servers based on server load status
JP6051756B2 (ja) 2012-10-15 2016-12-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サーバー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36091B (zh) * 2013-11-07 2018-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5687A (zh) * 2012-12-27 2014-07-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4281422A (zh) * 2013-07-01 2015-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中间服务器、打印装置、作业系统
CN104168326A (zh) * 2014-08-27 2014-11-26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均衡负载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55208A1 (en) 2016-09-01
US9686426B2 (en) 2017-06-20
CN105930107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11247A1 (en) De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658843B2 (en)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its control method
US20090027726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855098A (zh) 图像形成系统
JP2017116999A (ja) 機能実行装置、機能実行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CN107229437A (zh) 拉式打印系统
CN105930107B (zh) 印刷数据发送装置、记录介质和拉式打印系统
EP3476081B1 (en) Providing service according to user authority
JP2016162133A (ja) 印刷データ送信装置、印刷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US9648179B2 (en) Screen image providing apparatus, screen image provid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625470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系统
JP6056355B2 (ja) 機器、遠隔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293548B (zh) 作业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EP2608520A1 (en) Performing error notification and error recovery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2475B2 (ja) 出力管理装置、出力管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EP3432133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equipm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6384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receive print data at unique data sink address
JP6319585B2 (ja) 印刷データ送信装置、印刷データ送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CN105930106A (zh) 功能提供系统及打印系统
JP6439955B2 (ja) 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647144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52777A (ja)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587365A (zh) 管理系统、管理计算机以及记录介质
JP2018136962A (ja) プル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63761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