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9430A -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9430A
CN105929430A CN201610553119.0A CN201610553119A CN105929430A CN 105929430 A CN105929430 A CN 105929430A CN 201610553119 A CN201610553119 A CN 201610553119A CN 105929430 A CN105929430 A CN 105929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zziness
ambiguity
reference station
lane ambiguity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531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9430B (zh
Inventor
丁乐乐
卢奕
王珍
马强
杨秋莲
邢炜光
黄恩兴
朱大勇
魏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filed Critical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Priority to CN2016105531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9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9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9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9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9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3Determining position using carrier phase measurements, e.g. kinematic positioning; using long or short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 G01S19/44Carrier phase ambiguity resolution; Floating ambiguity; LAMBDA [Least-squares AMBiguity Decorrelation Adjustment] method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该方法基于两台接收机共用一个天线的设计进行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首先,利用两个参考站四台接受机观测值形成四对参考站间无电离层组合双差观测值。其次,结合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模糊度和宽巷整周模糊度进行卡尔曼滤波和N1模糊度实数解计算。然后在模糊度域内进行线性变换,单元历元固定零基线模糊度;利用零基线模糊度约束解算四组参考站间模糊度中的一组模糊度。最后,利用固定的模糊度还原所有原始双差整周模糊度。本发明与传统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方法比,充分利用了零基线模糊度固定的约束条件进行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加快了模糊度收敛速度,极大的提高了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兼容其他GNSS卫星导航系统的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地面通信系统播发实时差分信息,向用户提供米级导航服务以及提供厘米级精密定位服务。自2000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已经陆续建立了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自2012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亚太区域定位后,湖北省率先完成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升级改造,现阶段已有多个省市完成了北斗增强系统的升级。目前,CORS站大多数升级方法是在原参考站基础上,共用一个天线,增加一台北斗接收机,并且增加单独的数据处理和发布系统。两套数据处理及发布系统的数据及服务均未进行融合处理。
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技术是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服务的核心技术之一。它是采用两参考站的伪距、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差分或线性组合最终确定参考站间双差整周模糊度。只有快速、准确的固定参考站间整周模糊度,才能实时的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误差改正信息。
目前,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方法主要为进行频率组合先解算容易固定的模糊度,然后利用低噪声的窄巷模糊度通过历元滤波积累求解窄巷模糊度;也存在通过基线长度约束解算模糊度参数的方法。总体而言,传统方法处理的均是单接收机观测数据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在升级后的参考站中未考虑零基线模糊度的约束条件。
由于零基线双差过程信号传播路径相同,消除了大部分误差,很容易实现模糊度固定。利用快速固定的零基线模糊度约束参考站间模糊度,以期提高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问题,提供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该方法是针对目前各省市CORS系统进行北斗升级后如何快速实现模糊度固定提出的一种模糊度固定解决策略。
该方法为包含了参考站间基线条件约束和参考站内零基线双差模糊度约束的模糊度固定。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天线两台接收机并行运行时的模糊度计算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通过双频在A/C、A/D、B/C、B/D之间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消除电离层影响。利用组合系数保持模糊度的整周特性,形成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其中A、B、C、D代表参考站上四台接收机(如图2所示),A/C、A/D、B/C、B/D分别代表在接收机A与C、接收机A与D、接收机B与C、接收机B与D之间形成的双差观测值。
所述构建观测方程,通过以下公式推导形成四个独立的无电离层组合双差观测值与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之间观测方程:
L C = 1 f 1 2 - f 2 2 ( f 1 2 L 1 - f 2 2 L 2 ) = ρ + f 1 2 λ 1 N 1 - f 2 2 λ 2 N 2 f 1 2 - f 2 2
其中,LC代表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L1、L2为载波原始距离观测值;N1、N2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f1、f2代表GNSS观测值信号的两个频率,不同卫星系统频率不同;λ1、λ2代表GNSS观测值信号的两个波长;ρ表示卫星到接收机间几何距离。由于双差观测值消除了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误差也已经消除,对流层误差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利用模型映射函数对对流层延迟残差进行估计。
无电离层模糊度参数可变换为NIF=K1·N1+K2·N2;同时利用K1、K2还原无电离层模糊度的整周特性。
步骤2:将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分解为宽巷模糊度和窄巷模糊度。通过多历元取均值固定宽巷模糊度。
所述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参数通过以下公式分解为宽巷模糊度和窄巷模糊度;
则NIF=K3·N1-K2·NW
其中,NW为宽巷模糊度,通过下式求解,并进行平滑处理取整即可实现宽巷模糊度的固定;
其中,c代表光速;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P1、P2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
步骤3:通过卡尔曼滤波模型估计状态参数,包括线性化位置参数和各组合的无电离层模糊度,同时建立模糊度间的相关关系。
所述状态参数估计方法采用卡尔曼滤波。其中,系统模型为线性系统,状态方程时间更新和它的方差协方差阵一步预测表示如下:
x ^ k - = A x ^ k - 1 - + Bu k - 1
P K - = AP k - 1 A T + Q
其中,是由前一时刻k-1对当前时刻k的状态预测值和误差协方差预测值,A是状态转移矩阵,Q是系统噪声的方差协方差。
状态向量x和它的方差协方差阵P可以与每个历元tk观测向量zk得到滤波增益方程、状态估值计算方程和估计均方差方程。
K k = P k - H T ( HP k - H T + R ) - 1
x ^ k = x ^ k - + K k ( z k - H x ^ k - )
P k = ( I - K k H ) P k -
其中,zk、H、R分别表示量测向量、系数矩阵和观测误差阵。
滤波的参数估计过程具体见说明书附图3。
步骤4:在模糊度域内进行线性变换。利用A/C-A/D、A/C-B/C、A/C-B/D线性组合的模糊度单元历元可实现固定的特性,对变换后的模糊度利用LAMBDA方法固定。
所述模糊度线性变换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构建线性变换系数进行变换
E 0 0 0 E - E 0 0 E 0 - E 0 E 0 0 - E · N A C N A D N B C N B D = N A C N A C - N A D N A C - N B C N A C - N B D = N A C N Z Z
其中,[NAC NAD NBC NBD]T为分离的窄巷模糊度参数;变换后的模糊度参数均为实数模糊度;NZZ表达为:
N Z Z = N A C - N A D N A C - N B C N A C - N B D
相应的模糊度参数的方差协方差变换为:
其中,QZZ为变换后做差模糊度参数的方差协方差阵;QAC·ZZ为NAC与Nzz之间的协方差阵;
2)、变换后的模糊度参数表达为:
NAC-NAD=-NCD
NAC-NBC=NAB
NAC-NBD=NAB-NCD
由于A/B、C/D接收机为同一天线两台接收机的零基线模式,在A与B、C与D之间进行双差时卫星至接收机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均相同,因此,能够实现A/B、C/D模糊度参数的单历元固定,相应的NAB-NCD能够实现固定。
步骤5:利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用固定的模糊度修正A/C窄巷模糊度实数解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利用LAMBDA方法对A/C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所述模糊度A/C及其方差协方差更新方程如下:
利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修正了NAC模糊度以及NAC模糊度的方差协方差;利用LAMBDA方法进行模糊度固定。
步骤6:同样的,用固定的模糊度修正B/D窄巷模糊度实数解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利用LAMBDA方法对A/C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步骤7:利用零基线形成的约束NAB-NCD的单历元固定解,作为NAC和NBD模糊度固定正确的筛选条件,选择满足的模糊度作为NAC-NBD=NAB-NCD正确固定的模糊度备选值。利用备选值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再次进行LAMBDA固定和检验,当ratio>2.5,则认为该部分模糊度固定正确。
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充分利用了零基线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进行模糊度解算,增加了多余观测,将一个天线下的两台接收机观测数据融合处理。
(2)充分利用了零基线模糊度固定的约束条件,用于解算参考站间模糊度,提高了模糊度固定的速度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GNSS零基线模糊度固定计算流程图。
图2是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观测模型建立示意图。
图3是卡尔曼滤波估计过程流程图。
图4是对位置参数进行估计时的滤波结果,其中(a)是单接收机间参考站间基线解算收敛过程,(b)是加零基线约束后的基线解算收敛过程。
图5是零基线约束模糊度固定与原始模糊度固定ratio值对比图,其中,“◇”表示A/C参考站间N1模糊度固定时的ratio值;“○”表示零基线模糊度固定时的ratio值,“▽”表示零基线约束后N1模糊度固定时的ratio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数据选取选取天津市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中的两个参考站KC04和KC09站作为参考试验站,实例数据采用2016年5月1日的天宝接收机和南方接收机1s数据进行试验,接收机观测数据分别命名为NF04、TB04、NF09、TB09,参考站间距离为60.2km。
(2)数据读取和预处理读取以上两个参考站四个接收机的观测值数据,对四个接收机的观测数据进行周跳探测等数据预处理工作。
(3)数据处理按照本发明数据处理流程和原理,在A/C、A/D、B/C、B/D之间形成4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消除电离层影响,利用组合系数保持模糊度的整周特性,形成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分解为宽巷模糊度和窄巷模糊度;通过多历元取均值固定宽巷模糊度;利用卡尔曼滤波模型结合进行参数估计,设置观测值的伪距与相位权重比为1:100,卡尔曼滤波中可以设置坐标状态参数的精度为0.05,模糊度参数的精度设置为20。
(4)由于增加了多余观测值,同时包含有零基线约束,卡尔曼滤波收敛过程要快的多。固定一个参考站的位置,另外一个参考站位置作为待估参数,进行滤波结果如图4所示。对比图中(a)、(b)结果表明,零基线多余观测下的中长基线解算收敛速度要快得多。
(5)在模糊度域内进行线性变换;利用A/C-A/D、A/C-B/C、A/C-B/D线性组合的模糊度单元历元可实现固定的特性,对变换后的模糊度利用LAMBDA方法固定;利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用固定的零基线模糊度修正A/C窄巷模糊度实数解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利用LAMBDA方法对A/C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模糊度固定时的ratio值对比如图5所示。其中,N1表示分离的模糊度固定时的raito值,ZN零基线模糊度固定时的raito值,N1’表示加零基线约束后模糊度固定时的raito值。从图中可以看出,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结果较原始的模糊度固定速度和效率有极大的提高。通过统计可以看出,零基线模糊度固定率为100%,原始N1模糊度固定率为95.06%,零基线约束后的模糊度固定率为99.91%。从前500历元看,原始模糊度固定在300历元左右实现固定,固定时间约为5分钟,零基线约束后模糊度在第1个历元就已经固定。从初始化速度考虑,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可以在极短时间里固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天线两台接收机并行运行时的模糊度计算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双频在A/C、A/D、B/C、B/D之间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消除电离层影响,利用组合系数保持模糊度的整周特性,形成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同时构建观测方程;其中,A、B、C、D代表两个参考站上四台接收机,A/C、A/D、B/C、B/D分别代表在接收机A与C、接收机A与D、接收机B与C、接收机B与D之间形成的双差观测值;
步骤2:将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分解为宽巷模糊度和窄巷模糊度;通过多历元取均值固定宽巷模糊度;
步骤3:通过卡尔曼滤波模型估计状态参数,包括线性化位置参数和各组合的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同时建立模糊度间的相关关系;
步骤4:在模糊度域内进行线性变换;利用A/C-A/D、A/C-B/C、A/C-B/D线性组合的模糊度单元历元可实现固定的特性,对变换后的模糊度利用LAMBDA方法固定;
步骤5:利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用固定的零基线模糊度修正A/C窄巷模糊度实数解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利用LAMBDA方法对A/C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步骤6:同样的,用固定的零基线模糊度修正B/D窄巷模糊度实数解及其方差协方差阵;利用LAMBDA方法对B/D窄巷模糊度进行固定;
步骤7:利用零基线形成的约束NAB-NCD的单历元固定解,作为NAC和NBD模糊度固定正确的筛选条件,选择满足NAC-NBD=NAB-NCD的模糊度作为正确固定的模糊度备选值,同时对模糊度备选值进行固定,当ratio>2.5,则认为该部分模糊度固定正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构建观测方程通过以下公式推导形成四个独立的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与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之间观测方程:
L C = 1 f 1 2 - f 2 2 ( f 1 2 L 1 - f 2 2 L 2 ) = ρ + f 1 2 λ 1 N 1 - f 2 2 λ 2 N 2 f 1 2 - f 2 2
式中,LC代表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L1、L2为载波原始距离观测值;N1、N2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f1、f2代表GNSS观测值信号的两个频率,不同卫星系统频率不同;λ1、λ2代表GNSS观测值信号的两个波长;ρ表示卫星到接收机间几何距离;由于双差观测值消除了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误差也已经消除,对流层误差不能完全消除但能够利用模型映射函数对对流层延迟残差进行估计;
无电离层模糊度参数可变换为NIF=K1·N1+K2·N2;同时利用K1、K2还原无电离层模糊度的整周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通过以下公式分解为宽巷模糊度和窄巷模糊度;
则NIF=K3·N1-K2·NW
其中,NW为宽巷模糊度,通过下式求解,并进行平滑处理取整即可实现宽巷模糊度的固定;
式中,c代表光速;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P1、P2为载波原始相位观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模糊度线性变换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构建线性变换系数进行变换
E 0 0 0 E - E 0 0 E 0 - E 0 E 0 0 - E · N A C N A D N B C N B D = N A C N A C - N A D N A C - N B C N A C - N B D = N A C N Z Z
其中,[NAC NAD NBC NBD]T为分离的窄巷模糊度参数;变换后的模糊度参数均为实数模糊度;NZZ表达为:
N Z Z = N A C - N A D N A C - N B C N A C - N B D
相应的模糊度参数的方差协方差变换为:
其中,QZZ为变换后做差模糊度参数Nzz的方差协方差阵;QAC·ZZ为NAC与Nzz之间的协方差阵;
2)、变换后的模糊度参数表达为:
NAC-NAD=-NCD
NAC-NBC=NAB
NAC-NBD=NAB-NCD
由于A/B、C/D接收机为同一天线两台接收机的模式,在A与B、C与D之间进行双差时卫星至接收机的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均相同,因此,能够实现A/B、C/D模糊度参数的单历元固定,相应的NAB-NCD能够实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模糊度A/C及其方差协方差更新方程如下:
利用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修正了NAC模糊度以及NAC模糊度的方差协方差;利用LAMBDA方法进行模糊度固定。
CN201610553119.0A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Active CN105929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3119.0A CN105929430B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53119.0A CN105929430B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9430A true CN105929430A (zh) 2016-09-07
CN105929430B CN105929430B (zh) 2018-09-21

Family

ID=5682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53119.0A Active CN105929430B (zh) 2016-07-14 2016-07-14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943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750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南大学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长弦测量方法
CN108061911A (zh) * 2018-01-16 2018-05-22 东南大学 一种glonass载波单差残差估计方法
CN1082411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瑞士优北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范围模糊度估计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架构
CN112394376A (zh) * 2020-11-20 2021-0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大规模gnss网观测数据非差整网并行处理方法
CN113759407A (zh) * 2021-09-08 2021-12-07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Gnss整周模糊度的固定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站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414A (zh) * 2009-09-19 2012-06-13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用以估计轨道的gnss信号处理
CN103064097A (zh) * 2011-02-14 2013-04-24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使用用于合成参考数据的电离层模型的gnss信号处理
CN104483689A (zh) * 2014-12-30 2015-04-0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
CN104614741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河海大学 一种不受glonass码频间偏差影响的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方法
CN104680008A (zh) * 2015-02-12 2015-06-0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考站的网络rtk区域大气误差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98414A (zh) * 2009-09-19 2012-06-13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用以估计轨道的gnss信号处理
CN103064097A (zh) * 2011-02-14 2013-04-24 天宝导航有限公司 使用用于合成参考数据的电离层模型的gnss信号处理
CN104483689A (zh) * 2014-12-30 2015-04-0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
CN104614741A (zh) * 2015-01-23 2015-05-13 河海大学 一种不受glonass码频间偏差影响的实时精密卫星钟差估计方法
CN104680008A (zh) * 2015-02-12 2015-06-03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多参考站的网络rtk区域大气误差建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鄢子平: "《网络RTK参考站间模糊度固定新方法》", 《武汉大学学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161A (zh) * 2016-12-23 2018-07-03 瑞士优北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范围模糊度估计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架构
CN108241161B (zh) * 2016-12-23 2023-03-10 瑞士优北罗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范围模糊度估计的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架构
CN106597505A (zh) * 2016-12-26 2017-04-26 中南大学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长弦测量方法
CN108061911A (zh) * 2018-01-16 2018-05-22 东南大学 一种glonass载波单差残差估计方法
CN112394376A (zh) * 2020-11-20 2021-0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大规模gnss网观测数据非差整网并行处理方法
CN112394376B (zh) * 2020-11-20 2023-07-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大规模gnss网观测数据非差整网并行处理方法
CN113759407A (zh) * 2021-09-08 2021-12-07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Gnss整周模糊度的固定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站
CN113759407B (zh) * 2021-09-08 2022-11-22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Gnss整周模糊度的固定方法、定位装置及移动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9430B (zh) 2018-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9430A (zh) 一种gnss零基线参考站间模糊度快速固定方法
WO2019174113A1 (zh) 一种gps/bds紧组合载波差分定位方法
CN110007320B (zh) 网络rtk解算方法
CN111308528B (zh) 一种北斗/gps紧组合虚拟参考站定位方法
CN109581455B (zh) 一种bds和gps融合的三频宽巷紧组合定位方法
CN103163533B (zh) 一种gnss全球与区域电离层延迟无缝融合表达和改正方法
CN102269819B (zh) 一种用于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的估计方法
CN105676250A (zh) 一种基于gnss的单历元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
CN103197335B (zh) 采用改进正则化方法抑制dgps整周模糊度病态性的方法
Zhang et al. Models, methods and assessment of four-frequency carrier ambiguity resolution for BeiDou-3 observations
CN110109158A (zh) 基于gps、glonass和bds多系统的事后超快速rtk定位算法
CN103698790B (zh) 北斗与gps双系统宽巷载波相位混频星间差分组合方法
CN115201870B (zh) 附先验约束的多频多模gnss非差非组合时间传递方法
CN110780323B (zh) 一种长距离下基于北斗三频信号的实时分米级定位方法
CN110208836B (zh)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nss高适应性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CN111638535B (zh) 一种用于gn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的混合模糊度固定方法
CN111273687A (zh) 基于gnss观测量和机间测距的多无人机协同相对导航方法
CN110346823B (zh) 可用于北斗精密单点定位的三频模糊度解算方法
CN112285745B (zh) 基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三频模糊度固定方法及系统
CN115933356B (zh) 一种虚拟原子钟的高精度时间同步系统和方法
CN104483689A (zh) 一种bds参考站三频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确定方法
CN103675858B (zh) 北斗系统b1与gps系统l1载波相位混频差分方法
CN109212563A (zh) 北斗/gps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CN115079238A (zh) 基于rtk的公路交通智能精确定位系统和方法
CN111736183B (zh) 一种联合bds2/bds3的精密单点定位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00191 No. 428 Hongqi South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191 No. 428 Hongqi South Road,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907

Assignee: STARGIS (TIANJ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ssignor: Tianjin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427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Fast Method for Fixing Ambiguity Between GNSS Zero Baseline Reference Station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2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