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23613B - 制氮装置与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氮装置与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23613B
CN105923613B CN201610268912.6A CN201610268912A CN105923613B CN 105923613 B CN105923613 B CN 105923613B CN 201610268912 A CN201610268912 A CN 201610268912A CN 105923613 B CN105923613 B CN 105923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trogen
storehouse
absorption
absorption storehous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89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23613A (zh
Inventor
刘浩泉
姜波
王丽燕
王胜飞
王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89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236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23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3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23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23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4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nitrogen
    • C01B21/0405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processes
    • C01B21/0433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 C01B21/04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 C01B21/045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sorbent
    • C01B21/0461Carbon based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1/00Nitroge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1/04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nitrogen
    • C01B21/0405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processes
    • C01B21/0433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 C01B21/04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 C01B21/0455Physical processing only by adsorption in sol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sorbent
    • C01B21/0472Other molecular sieve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10/00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of specific gases
    • C01B2210/0043Impurity remov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氮装置与冰箱。其中,制氮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空压机。第一筒体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以及氮气仓。第二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以及空气仓。空压机通过空气进气管连通空气仓,以受控地向空气仓提供压缩空气。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空气仓受控且交替地向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以供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氮气仓提供。本发明的制氮装置,设置于储物装置内部,并向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提供氮气,降低密封间室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储物装置的保鲜性能。

Description

制氮装置与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氮装置与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保鲜是为了使食品或者其他物品尽可能长的保证其品质。一般而言,果蔬食品品质的降低主要与果蔬自身的有氧呼吸和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的有关,因此果蔬保鲜就需要降低果蔬自身的有氧呼吸和微生物的生物活性。
保鲜冰箱(冰柜)的储物装置常用的保鲜手段主要包括:低温处理,然而这种手段并不能有效抑制果蔬自身的有氧呼吸和微生物的生长,而且过低的温度还会导致食品的营养损失。因此现有冰箱的保鲜时间较短,不能满足长期储藏食物的需要,其保鲜性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制氮装置与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储物装置的保鲜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使制氮装置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目的是要使制氮装置应用于冰箱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氮装置,设置于储物装置内部,用于向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提供氮气,并且包括:第一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以及氮气仓;第二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以及空气仓;以及空压机,通过空气进气管连通空气仓,以受控地向空气仓提供压缩空气;其中,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空气仓受控且交替地向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以供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氮气仓提供。
可选地,第一吸附仓以及第二吸附仓均受控地连通外界环境,在其中一个吸附仓吸附氧气时,另一个吸附仓对完成吸附的碳分子筛进行解吸,并将解吸出的氧气向外界环境排出。
可选地,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气路换向阀,具有三个输气口,其第一输气口连通第一吸附仓,其第二输气口连通第二吸附仓相连,其第三输气口连通空气仓,并且气路换向阀还配置成使第三输气口交替地连通第一输气口以及第二输气口,以向第一吸附仓或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
可选地,气路换向阀还具有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两个排气口,其第一排气口可控地与第一输气口连通,以供排出第一吸附仓解吸出的废气,其第二排气口可控地与第二输气口连通,以供排出第二吸附仓解吸出的废气。
可选地,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通第一吸附仓与第二吸附仓;以及均压阀,串接在连接管上,并配置成,在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其中一个停止吸附并准备解吸时打开连接管,以使得第一吸附仓与第二吸附仓内部气压均衡。
可选地,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第一出气管,连通第一吸附仓和氮气仓;第二出气管,连通第二吸附仓和氮气仓;以及两个单向阀,分别设置于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上,配置成,允许气体由第一吸附仓或第二吸附仓朝向氮气仓单向流通,以防止氮气仓内气体回流。
可选地,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油水分离器,设置于空气进气管上,配置成对进入空气仓的空气进行过滤。
可选地,空压机的工作气压为2kg至3kg。
可选地,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箱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并列设置于箱体内部,并且箱体上还设置有使空气进气管伸出以连接空压机的空气进气口以及使连通氮气仓的氮气输出管伸出以通向密封间室的氮气出气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冰箱,设置有密封间室以及上述制氮装置,并且,制氮装置配置成向密封间室提供氮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氮装置,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空压机。第一筒体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以及氮气仓,第二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以及空气仓。空压机通过空气进气管连通空气仓,以受控地向空气仓提供压缩空气。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空气仓受控且交替地向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以供第一吸附仓和第二吸附仓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氮气仓提供。本发明的制氮装置,设置于储物装置内部,并向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提供氮气,降低密封间室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储物装置的保鲜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制氮装置将第一吸附仓和氮气仓整合为第一筒体,将第二吸附仓和空气仓整合为第二筒体,从而简化了制氮装置的结构。整个制氮装置的主体只有两个筒体,实现了制氮装置的小型化,以便布置于储物装置内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制氮装置,还可以包括箱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并列设置于箱体内部,并且箱体上还设置有使空气进气管伸出以连接空压机的空气进气口以及使连通氮气仓的氮气输出管伸出以通向密封间室的氮气出气口。本发明的制氮装置包含具有容纳功能的箱体,在使用时,只要将空压机与空气进气口相连,就能够向制氮装置提供空气,同时,氮气由氮气出气口导出后可以直接输送至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内,方便制氮装置应用于家用冰箱等小型设备的储藏空间内。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制氮装置。本实施例的冰箱内部设置有制氮装置,制氮装置用于向冰箱间室内提供氮气,提高了冰箱间室的保鲜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气路换向阀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气路换向阀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气路换向阀的控制原理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制氮装置,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示意图。该制氮装置设置于储物装置内部,用于向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提供氮气,降低密封间室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储物间室的储藏性能。该制氮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0、第二筒体20以及空压机30。上述储物装置可以为冰箱、冰柜等冷藏装置。
本实施例的制氮装置利用PSA制氮方法,将空气中氧气去除从而产生纯净的氮气。变压吸附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是目前生产气体的一项主流技术。变压吸附具体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并利用吸附剂吸附多余的杂质气体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单一气体,再用减压(抽真空)或常压的方法使得吸附剂内的杂质气体解吸出来,以对吸附剂进行二次利用。碳分子筛是目前实现氧氮分离,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常用吸附剂,在吸附压力相同时,碳分子筛对氧的吸附量大大高于对氮的吸附量。PSA制氮方法利用这一原理,以空气为原料,运用变压吸附技术,利用碳分子筛对氧和氮的选择性吸附,实现空气中的氮和氧分离,从而生产出纯净的氮气。传统的PSA制氮装置大多用于大规模制氮,并且包括两个吸附仓和独立设置的空气仓、氮气仓,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不能满足为储物装置制氮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0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11以及氮气仓12。第二筒体20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21以及空气仓22。空压机30通过空气进气管70连通空气仓22,以受控地向空气仓22提供压缩空气。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空气仓22受控且交替地向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提供压缩空气,以供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氮气仓12提供。
第一筒体10内部设置有分隔壁,用于将第一筒体10沿其长度方向分隔为两段,其中一段为第一吸附仓11,另一段为氮气仓12。类似地,第二筒体20沿其长度方向被其分隔壁分隔为第二吸附仓21以及空气仓22。空气仓22用于储存少量的压缩空气,保证制氮装置用气平稳,空气进气管70设置有阀门,以控制空压机30输入空气仓22的空气流量。氮气仓12用于储存少量的氮气,保证储物装置用气平稳。
本实施例的制氮装置将传统制氮装置的第一吸附仓11和氮气仓12整合为第一筒体10,将第二吸附仓21和空气仓22整合为第二筒体20,从而简化了制氮装置的结构,整个制氮装置的主体只有两个筒体,实现了制氮装置的小型化。
第一吸附仓11以及第二吸附仓21均受控地连通外界环境,在其中一个吸附仓吸附氧气时,另一个吸附仓对完成吸附的碳分子筛进行解吸,并将解吸出的富氧气体向外界环境排出。具体地,当空气仓22向第一吸附仓11提供压缩空气时,关闭第一吸附仓11与外界环境的连通,第一吸附仓11内部气压升高,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开始吸附氧气,同时,第二吸附仓21失去压缩空气的供给,其内部气压下降,碳分子筛开始进行解吸,此时,开启第二吸附仓21与外界环境的连通,以使得废气从第二吸附仓21排入外界环境。相反地,当空气仓22向第二吸附仓21提供压缩空气时,第二吸附仓21开始吸附,第一吸附仓11开始解吸。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交替变换工作状态,其中一个进行氧气吸附,另一个对碳分子筛进行解吸,以提高制氮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制氮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气路换向阀40、连接管74、均压阀50、第一出气管75、第二出气管76、两个单向阀60以及其他连接管路。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气路换向阀40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气路换向阀40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气路换向阀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气路换向阀40具有三个输气口,其第一输气口41连通第一吸附仓11,其第二输气口42连通第二吸附仓21相连。其第三输气口43连通空气仓22,并且气路换向阀40还配置成使第三输气口43交替地连通第一输气口41以及第二输气口42,以向第一吸附仓11或第二吸附仓21提供压缩空气。
上述气路换向阀40还具有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两个排气口,其第一排气口44可控地与第一输气口41连通,以供排出第一吸附仓11解吸出的废气,其第二排气口45可控地与第二输气口42连通,以供排出第二吸附仓21解吸出的废气。
具体地,气路换向阀40的第一输气口41通过第一输气管72连通第一吸附仓11,第二输气口42通过第二输气管73连通第二吸附仓21,第三输气口43通过空气输气管71连通空气仓22。
本实施例中的气路换向阀40为三位五通电磁阀,其具有第一线圈46和第二线圈47。当第一线圈46通电时,第三输气口43连通第一输气口41,第一排气口44封闭,空气由空气仓22进入第一吸附仓11,第一吸附仓11内部气压升高,碳分子筛对氧气进行吸附。同时,第二输气口42与第二排气口45连通,空气仓22停止对第二吸附仓21提供空气,第二吸附仓21内气压降低,并开始解吸,第二吸附仓21解吸出的废气经第二输气管73进入气路换向阀40内,最终由第二排气口45排出,上述废气主要包括氧气以及其他杂质气体。当第二线圈47通电时,连通方式相应改变,第一吸附仓11解吸、第二吸附仓21吸附,这里不进行赘述。在第一线圈46和第二线圈47均断电时,第一输气口41、第二输气口42均封闭,空气仓22不向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提供空气。
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连接管74以及均压阀50。连接管74连通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均压阀50串接在连接管74上,并配置成,在其中一个吸附仓停止吸附并准备解吸时打开连接管74,以使得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内部气压均衡。例如,在第一吸附仓11结束吸附过程,准备进入解吸过程时,相应的,第二吸附仓21结束解吸过程,准备进入吸附过程,此时均压阀50打开,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连通。由于第一吸附仓11处于高气压状态,第二吸附仓21处于低气压状态,第一吸附仓11内气体迅速流入第二吸附仓21内,并使得两个吸附仓内部气压相同。第一吸附仓11内气压迅速下降,有利于后续的解吸,第二吸附仓21内气压迅速上升,有利于后续的氧气吸附。
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第一出气管75、第二出气管76以及两个单向阀60。第一出气管75连通第一吸附仓11和氮气仓12。第二出气管76连通第二吸附仓21和氮气仓12。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通过上述两根管将产生出氮气输入氮气仓12。两个单向阀60分别设置于第一出气管75、第二出气管76上,以允许气体由第一吸附仓11或第二吸附仓21朝向氮气仓12单向流通,以防止氮气仓12内气体回流。
上述制氮装置还包括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设置于空气进气管70上,以对进入空气仓22的空气进行过滤。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在空压机吸气端增加进气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杂质,防止碳分子筛失去活性。
上述制氮装置空压机30的工作气压可以为1.5kg至4kg,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kg至3kg。经发明人多次试验发现,空压机30的工作气压在上述范围内时,在家用设备上使用既能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又拥有不错的产氮效率。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制氮装置还可以包括箱体,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并列设置于箱体内部,并且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的一端朝向同一方向设置,空气仓22和氮气仓12的一端朝向另外一个方向设置,以利于管路走线。箱体上还设置有使空气进气管70伸出以连接空压机30的空气进气口以及使连通氮气仓12的氮气输出管77伸出以通向密封间室的氮气出气口。在使用时,只要将空压机30与空气进气口相连,就能够向制氮装置提供氧气,同时,氮气由氮气出气口导出后可以直接输送至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内,方便制氮装置应用于家用冰箱等小型储物装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制氮装置,并且制氮装置优选地设置于冰箱的冷藏间室内。本实施例的冰箱内部设置有制氮装置,制氮装置用于向冰箱间室内提供氮气,以提高间室的保鲜性能。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氮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依次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502,在开启空压机30后,第一线圈46接通,第三输气口43连通第一输气口41,空气由空气仓22进入第一吸附仓11,并且第一排气口44封闭,第一吸附仓11内部气压升高,碳分子筛开启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吸附。
步骤S504,第一吸附仓11进行吸附。经过预设时间后,第一吸附仓11内的碳分子筛的吸附程度接近饱和。预设时间根据制氮装置的型号,大小以及碳分子筛的数量而定。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优选为45s。
步骤S506,第一线圈46、第二线圈47均断电,第三输气口43与第一输气口41断开,均压阀50开启。在第一吸附仓11内的碳分子筛饱和后,第三输气口43与第一输气口41断开,空气仓22停止对第一吸附仓11提供压缩空气。均压阀50开启,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连通。由于第一吸附仓11处于高气压状态,第二吸附仓21处于低气压状态,第一吸附仓11内气体流入第二吸附仓21内,并使得两个吸附仓内部气压相同。第一吸附仓11内气压迅速下降,有利于后续的解吸,第二吸附仓21内气压迅速上升,有利于后续的氧气吸附。在本实施例中,均压阀50开启时间优选为0.5s。
步骤S508,均压阀50关闭,第二线圈47接通,第三输气口43连通第二输气口42,第一排气口44与第一输气口41连通。空气由空气仓22进入第二吸附仓21,并且第二排气口45封闭,第二吸附仓21内部气压升高,碳分子筛开始对氧气进行吸附。同时,第一输气口41与第一排气口44连通,空气仓22停止对第一吸附仓11提供空气,第一吸附仓11内气压降低,并开始解吸,第一吸附仓11解吸出的废气经第一输气管72进入气路换向阀40内,最终由第一排气口44排出,上述废气主要包括氧气以及其他杂质气体。
步骤S510,第二吸附仓21进行吸附,第一吸附仓11进行解吸。经过预设时间后,第二吸附仓21内的碳分子筛的吸附程度接近饱和,第一吸附仓11内的碳分子筛解吸完毕。
步骤S512,第一线圈46、第二线圈47均断电,第三输气口43与第二输气口42断开,均压阀50开启。在第二吸附仓21内的碳分子筛饱和后,第三输气口43与第二输气口42断开,空气仓22停止对第二吸附仓21提供压缩空气。均压阀50开启,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连通。由于第一吸附仓11处于低气压状态,第二吸附仓21处于高气压状态,第二吸附仓21内气体流入第一吸附仓11内,并使得两个吸附仓内部气压相同。第一吸附仓11内气压迅速上升,有利于后续的吸附,第二吸附仓21内气压迅速下降,有利于后续的解吸。在本实施例中,均压阀50开启时间优选为0.5s。
步骤S514,均压阀50关闭,第一线圈46再次接通,第三输气口43连通第一输气口41,第二排气口45与第二输气口42连通。空气由空气仓22进入第一吸附仓11,并且第一排气口44封闭,第一吸附仓11内部气压升高,碳分子筛开启对氧气进行吸附。同时,第二输气口42与第二排气口45连通,空气仓22停止对第二吸附仓21提供空气,第二吸附仓21内气压降低,并开始解吸,第二吸附仓21解吸出的废气经第二输气管73进入气路换向阀40内,最终由第二排气口45排出。
步骤S516,第一吸附仓11进行吸附,第二吸附仓21进行解吸。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交换工作状态,第一吸附仓11开始吸附,第二吸附仓21开始解吸。
之后的流程重复上述循环,第一吸附仓11与第二吸附仓21交替变换工作状态,其中一个进行氧气吸附,另一个对碳分子筛进行解吸,从而提高制氮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氮装置。其第一筒体10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11以及氮气仓12。第二筒体20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21以及空气仓22。空压机30通过空气进气管70连通空气仓22,受控地向空气仓22提供压缩空气。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空气仓22受控且交替地向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提供压缩空气,以供第一吸附仓11和第二吸附仓21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氮气仓12提供。本发明的制氮装置,设置于储物装置内部,并向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提供氮气,降低密封间室内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了储物装置的保鲜性能。另外,本实施例的制氮装置将第一吸附仓11和氮气仓12整合为第一筒体10,将第二吸附仓21和空气仓22整合为第二筒体20,相比较传统的制氮装置,简化了其结构,实现了制氮装置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制氮装置,还可以包括箱体,箱体用于容纳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以及各种管路,并且箱体上还设置有空气进气口和氮气出气口。在使用时,只要将空压机30与空气进气口相连,就能够向制氮装置提供氧气,同时,氮气由氮气出气口导出后可以直接输送至储物装置的密封间室内,方便制氮装置应用于家用冰箱等小型设备。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该冰箱包括上述制氮装置,本实施例的冰箱内部设置有制氮装置,制氮装置用于冰箱间室内提供氮气,降低了冰箱间室内的氧气含量,提高了冰箱间室的保鲜性能。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制氮装置,设置于冰箱的冷藏间室内部,用于向所述冰箱的冷藏间室提供氮气,并且包括:
第一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一吸附仓以及氮气仓;
第二筒体,其内部限定有相互隔离的第二吸附仓以及空气仓;
空压机,通过空气进气管连通所述空气仓,以受控地向所述空气仓提供压缩空气;以及
箱体,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并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其中,
所述第一吸附仓和所述第二吸附仓内均设置有碳分子筛,所述空气仓受控且交替地向所述第一吸附仓和所述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以供所述第一吸附仓和所述第二吸附仓利用其内部的碳分子筛制备氮气,并向所述氮气仓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氮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吸附仓以及所述第二吸附仓均受控地连通外界环境,在其中一个吸附仓吸附氧气时,另一个吸附仓对完成吸附的所述碳分子筛进行解吸,并将解吸出的氧气向外界环境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氮装置,还包括:
气路换向阀,具有三个输气口,其第一输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吸附仓,其第二输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吸附仓相连,其第三输气口连通所述空气仓,并且所述气路换向阀还配置成使所述第三输气口交替地连通所述第一输气口以及所述第二输气口,以向所述第一吸附仓或所述第二吸附仓提供压缩空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氮装置,其中,
所述气路换向阀还具有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的两个排气口,其第一排气口可控地与所述第一输气口连通,以供排出所述第一吸附仓解吸出的废气,其第二排气口可控地与所述第二输气口连通,以供排出所述第二吸附仓解吸出的废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还包括:
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吸附仓与所述第二吸附仓;以及
均压阀,串接在所述连接管上,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吸附仓与所述第二吸附仓中的一个停止吸附并准备解吸时打开所述连接管,以使得所述第一吸附仓与所述第二吸附仓内部气压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还包括:
第一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一吸附仓和所述氮气仓;
第二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吸附仓和所述氮气仓;以及
两个单向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管上,配置成,允许气体由所述第一吸附仓或所述第二吸附仓朝向所述氮气仓单向流通,以防止所述氮气仓内气体回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还包括:
油水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空气进气管上,配置成对进入所述空气仓的空气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其中,
所述空压机的工作气压为2kg至3kg。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使所述空气进气管伸出以连接所述空压机的空气进气口以及使连通所述氮气仓的氮气输出管伸出以通向密封间室的氮气出气口。
10.一种冰箱,设置有密封间室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氮装置,并且,所述制氮装置配置成向所述密封间室提供氮气。
CN201610268912.6A 2016-04-27 2016-04-27 制氮装置与冰箱 Active CN1059236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8912.6A CN105923613B (zh) 2016-04-27 2016-04-27 制氮装置与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8912.6A CN105923613B (zh) 2016-04-27 2016-04-27 制氮装置与冰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3613A CN105923613A (zh) 2016-09-07
CN105923613B true CN105923613B (zh) 2018-02-02

Family

ID=5683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8912.6A Active CN105923613B (zh) 2016-04-27 2016-04-27 制氮装置与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236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7086A (en) * 1987-10-17 1989-08-15 Tokico Ltd Gas separator system
CN1406660A (zh) * 2001-09-05 2003-04-02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氮气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1000191A (zh) * 2006-01-11 2007-07-18 王冬雷 一种带制氮保鲜功能的冰箱、冰柜
CN201233145Y (zh) * 2008-07-01 2009-05-06 董亮 采用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气调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30607A (ja) * 1988-07-20 1990-02-01 Kobe Steel Ltd 高純度窒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7086A (en) * 1987-10-17 1989-08-15 Tokico Ltd Gas separator system
CN1406660A (zh) * 2001-09-05 2003-04-02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氮气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CN101000191A (zh) * 2006-01-11 2007-07-18 王冬雷 一种带制氮保鲜功能的冰箱、冰柜
CN201233145Y (zh) * 2008-07-01 2009-05-06 董亮 采用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气调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23613A (zh)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6442B2 (en) Refrigerator
CN107250693B (zh)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CN105612395A (zh) 集装箱用冷冻装置
CN107076494A (zh) 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CN201233145Y (zh) 采用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的气调冰箱
CN101726146A (zh) 变压吸附降氧冰箱
CN106115637B (zh) 冷藏冷冻设备
CN208705753U (zh) 气调集装箱气体调节系统及气调集装箱设备
CN105923613B (zh) 制氮装置与冰箱
CN106247731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05917028U (zh) 一种单罗茨泵双作用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
CN106642968A (zh) 用于冷藏冷冻设备的制氮控制方法以及冷藏冷冻设备
CN206156123U (zh) 运输用集装箱的密封结构以及集装箱用制冷装置
CN101891154A (zh) 室内氧气调节设备
CN101270901A (zh) 改善空气质量装置
CN203006944U (zh)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制氧装置
CN106829868A (zh) 一种单塔低压吸附真空解吸制备氧气的装置和方法
CN220370745U (zh) 二氧化碳制气装置
KR20050088742A (ko) 산소발생기 겸용 저장고
CN213294685U (zh) 一种高效的vpsa制氧系统
CN110200189A (zh) 便携式保鲜装置及保鲜方法
CN106477537A (zh) 一种气调库用制氮机及其用于制取氮气的方法
CN106348260A (zh) 一种氮气发生装置
JPH0397605A (ja) 酸素濃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1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