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86441A -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6441A
CN105886441A CN201610350308.8A CN201610350308A CN105886441A CN 105886441 A CN105886441 A CN 105886441A CN 201610350308 A CN201610350308 A CN 201610350308A CN 105886441 A CN105886441 A CN 10588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al agent
microbial bacterial
lumbricus
bacillus subtilis
weigh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503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
耿兵
朱昌雄
叶婧
田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m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16103503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培养基,所述菌体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分解纤维素、产生腐殖酸、降解氨氮,该微生物菌剂可以与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混合制备栽培基质,制备过程中可以消耗大量农业废弃物,同时得到的栽培基质养分全面、质地疏松,用于果蔬无土栽培种植可以有效地促进果蔬生产发育,提高果蔬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有水培和基质培,水培需用化学原料配制营养液,不能使用有机肥,造成生产的如蔬菜等产品亚硝酸盐超标,因此,采用基质培的无土栽培技术是今后的推广方向。目前,无土栽培基质多以草炭为原料配制。而草炭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挖掘草炭会造成水土流失、植被和生态破坏,且草炭资源具有地域局限性。所以需要开发出新型的制备无土栽培基质的原料。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加工及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持续的污染压力。大型畜牧场和以舍饲方式大规模饲养家禽家畜的场所都排放大量的粪便以及畜栏、禽舍的铺垫物,如果不加处理排入环境,就会污染环境。例如未经处理的粪便排入江河湖泊,会使水质污浊,生化需氧量(BOD)负荷增加,形成厌氧腐化或富营养化现象,威胁鱼类、贝类和藻类的生存;也会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如果灌溉用水受到农业废弃物的严重污染,会使水中的氨氮和蛋白氮含量过高,从而造成水稻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此外,还可能使地下蓄水层中有过量的硝酸盐,或者使周围环境孳生大量苍蝇和其他害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 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新型栽培基质原料,且大量农业废弃物缺乏有效地综合利用手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发明人分离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发现其可以高效地将氮素转化为蚯蚓生长需要的氮源,将铵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从而减少氨氮的产生,同时还具有将纤维素降解成腐殖酸类物质,由此得到了本发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培养基,菌体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一种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与秸秆、禽畜粪便和禽畜养殖废水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所述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1-8重量份,禽畜粪便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的用量为600-1200重量份;
(2)在所述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蚯蚓,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所述蚯蚓的接种密度为20-40条;
(3)使所述蚯蚓在蚯蚓养殖基质上养殖50-90天,养殖过程中,在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禽畜养殖废水,加入量为10-30重量份/天;
(4)养殖过程结束后取出蚯蚓,得到含有蚯蚓粪和蚯蚓养殖基质的栽培基质。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栽培基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分解纤维素、产生腐殖酸、降解氨氮,该微生物菌剂可以与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混合制备栽培基质,制备过程中可以消耗大量农业废弃物,同时得到的栽培基质养分全面、质地疏松,用于果蔬无土栽培种植可以有效地促进果蔬生产发育,提高果蔬产量。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生物材料保藏
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从位于北京的牛粪及堆腐秸秆中分离的纯培养物,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保藏日期为2016年3月29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培养基,菌体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根据本发明,微生物菌剂中含有的菌体的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例如每克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可以为107-1011cfu,优选情况下,每克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可以为108-109cfu。
根据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菌体中还可以含有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其中,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优选情况下,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可以为1:(0.3-0.7):(0.6-1.5)。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在上述含量范围内时,微生物菌剂降解氨 氮的效率高,产生的腐殖酸较多,有利于改善蚯蚓养殖基质的养分结构,有利于蚯蚓的增重和产茧。
根据本发明,培养基的种类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改变,可以为各种能够用于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和绿色木霉菌的培养基,例如,可以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LB培养基等常用培养基作上述培养基能够商购得到或者根据“微生物培养基手册”(Microbiology Culture Media Manual)的记载制备得到。例如,培养基可以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含有1-5g/L的牛肉膏、5-20g/L的蛋白胨和3-8g/L的氯化钠。
其中,上述各种培养基可以按照常规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后备用,例如在115-125℃和1.5-2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灭菌10-30分钟。
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分别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优选情况下,通过培养可以使得到的每克所述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活菌数分别为107-1011cfu,更优选为108-109cfu。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例如血球板计数法或OD值观察法得到活菌的浓度。
培养后的菌液可以直接作为微生物菌剂使用,优选情况下,菌液通过包括无菌过滤、冷冻干燥等步骤进一步加工为更方便贮藏的剂型的微生物菌剂使用。其中,菌种的培养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菌种培养过程中常用条件,例如采用摇床震荡培养,培养温度可以为28-37℃,培养时间可以为1-3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使上述微生物菌剂与秸秆、禽畜粪便和禽畜养殖废水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1-8 重量份,禽畜粪便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的用量为600-1200重量份;
(2)在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蚯蚓,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蚯蚓的接种密度为20-40条;
(3)使蚯蚓在蚯蚓养殖基质上养殖50-90天,养殖过程中,在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禽畜养殖废水,加入量为10-30重量份/天;
(4)养殖过程结束后取出蚯蚓,得到含有蚯蚓粪和蚯蚓养殖基质的栽培基质。
根据本发明,微生物菌剂可以分解纤维素、产生腐殖酸、降解氨氮,该微生物菌剂可以与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混合制备栽培基质,制备过程中可以消耗大量农业废弃物,同时得到的栽培基质养分全面、质地疏松,用于果蔬无土栽培种植可以有效地促进果蔬生产发育,提高果蔬产量。同时养殖得到的蚯蚓可以用于禽畜养殖饲料及制药业原料等。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禽畜粪便的含水率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优选情况下,禽畜粪便的含水率可以为6-20%。含水率在上述范围内的禽畜粪便有利于与秸秆、微生物菌剂及禽畜养殖废水混合均匀,并使蚯蚓养殖基质保持适宜的含水率以提高蚯蚓的增重率和产茧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秸秆的种类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秸秆种类,例如可以为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秸秆和禽畜粪便的粒径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优选情况下,秸秆和禽畜粪便的粒径可以为5-10mm。上述粒径范围内的秸秆和禽畜粪便有利于与微生物菌剂及禽畜养殖废水混合均匀。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禽畜养殖废水可以为来自猪、牛、羊、鸭、鸡和鹅等养殖场的废水,其C/N比和总氮浓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禽畜养殖废水的总氮浓度优选为100-200mg/L。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蚯蚓养殖基质的pH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蚯蚓养殖基质的pH可以为7-9。符合上述要求的蚯蚓养殖基质有利于蚯蚓增重和产茧,并且可以消耗较多量的禽畜养殖废水。
在根据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养殖的蚯蚓种类没有特别的要求,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种类,例如蚯蚓可以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环毛蚓(Pheretimatschiliensis)、异唇蚓(Allolobophora)和双胸蚓(Bimastus)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可以为赤子爱胜蚓。上述种类的蚯蚓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消耗更多禽畜养殖废水,在本发明的蚯蚓养殖基质生长时具备较高的增重率和产茧率。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
根据本发明,该栽培基质可以应用于无土栽培种植,其中,栽培的植物种类本发明不做特别的要求,可以为适用于无土栽培的任何植物,例如可以为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LB培养基(含10g/L的胰蛋白胨、5g/L的酵母提取物和10g/L的NaCl)中,在30℃和200转/分振荡下培养。所得的菌液即为本实施例的微生物菌剂V1,每克该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为109cfu。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分别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20g/L的蛋白胨、5g/L的牛肉膏和5g/L的NaCl)中,在37℃和180转/分振荡下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活菌数分别达到108cfu/克。
(2)将(1)中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按比例进行混合,使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2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0.3: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培养基(含10g/L的蛋白胨、3g/L的牛肉膏粉和5g/L的NaCl)中,在35℃和160转/分振荡下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活菌数分别达到2×108cfu/克。
(2)将(1)中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按比例进行混合,使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3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 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0.7:0.6。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1)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分别接种到营养肉汤培养基(含10g/L的蛋白胨、3g/L的牛肉膏粉和5g/L的NaCl)中,在35℃和160转/分振荡下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活菌数分别达到8×108cfu/克。
(2)将(1)中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按比例进行混合,使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4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0.5: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5中,保藏编号为CGMCC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cfu含量为107cfu/克。
实施例6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V6,所不同的是,将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分别替换为等cfu含量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
实施例7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不同的是,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7中,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2:2。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与本发明不同的微生物菌剂。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得到微生物菌剂V8,所不同的是,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替换为等cfu含量的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与本发明不同的微生物菌剂。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不同的是,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替换为等cfu含量的商品号为14580TM的地衣芽孢杆菌得到本对比例的微生物菌剂V9。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用于说明与本发明不同的微生物菌剂。
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培养方法,所不同的是,微生物菌剂中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在100重量份的营养肉汁培养基(蛋白胨的含量为0.8重量%、NaCl的含量为0.4重量%、牛肉膏的含量为0.45重量%、余量为无菌水,pH为7.0)中接种4重量份的地衣芽孢杆菌的菌株(ACCC 10146,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7℃发酵培养,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 (2)在100重量份的营养肉汁培养基中接种2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株(ACCC 10629,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7℃发酵培养,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的培养基,其中,所述肉汁培养基中,蛋白胨的含量为1重量%、NaCl的含量为0.25重量%、牛肉膏的含量为0.45重量%、余量为无菌水,pH为7.0。(3)在100重量份的营养肉汁培养基中接种3重量份的短小芽孢杆菌的菌株(ACCC 10113,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7℃发酵培养,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其中,所述肉汁培养基中,蛋白胨的含量为0.5重量%、NaCl的含量为0.5重量%、牛肉膏的含量为0.3重量%、余量为无菌水,pH为7.0。(4)在100重量份的YPG培养基中接种4重量份的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株(ACCC 10229,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7℃发酵培养,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凝结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其中,所述YPG培养基中,蛋白胨的含量为0.8重量%、葡萄糖的含量为0.3重量%、酵母膏的含量为0.8重量%、余量为无菌水,该培养基的pH为7.2。(5)在100重量份的麦芽汁培养基(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中接种3重量份的酿酒酵母菌株(ACCC20237,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0℃发酵培养,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酿酒酵母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的培养基。(6)在100重量份的高氏合成一号培养基中接种4重量份的泾阳链霉菌的菌株(ACCC 40126,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30℃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进行取样并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进行观察,直至泾阳链霉菌的活菌数为0.8×1010个/克,其中,所述高氏一号培养基中,以该培养基的总重量为基准,可溶性淀粉的含量为2重量%、KNO3的含量为0.2重量%、K2HPO4的含量为0.7重量%、NaCl的含量为0.03 重量%、余量为无菌水,该培养基的pH为7.2。(7)将步骤(1)至(6)中得到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泾阳链霉菌按照比例进行混合,使得到的微生物菌剂V10中,以得到的微生物菌剂的总活菌数为基准,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重量%、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短小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20%、凝结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20%、酿酒酵母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泾阳链霉菌的活菌数为总活菌数的15%。
测试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栽培基质的方法及栽培基质。
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亚种大平二号,用新鲜的水稻秸秆饲养大平二号蚯蚓作驯化,在驯化一周后挑选有活力的蚯蚓加入到处理系统中。秸秆选用水稻秸秆,用高速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10mm。
取100重量份水稻秸秆(粒径为10mm),1重量份微生物菌剂V1,20重量份禽畜粪便和1200重量份奶牛场养殖废水(总氮浓度为100mg/L)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pH为7);在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20条蚯蚓;蚯蚓养殖过程中,每天向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1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养殖50天后取出蚯蚓,得到栽培基质。测量蚯蚓的增重和产茧率,以及蚯蚓养殖基质中的氮磷钾提高率、有机质降低率和C/N降低率,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测试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栽培基质的方法及栽培基质。
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亚种大平二号,用新鲜的小麦秸秆饲养 大平二号作驯化,在驯化一周后挑选有活力的蚯蚓加入到处理系统中。秸秆选用小麦秸秆,用高速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5mm。
取100重量份小麦秸秆(粒径为5mm),8重量份微生物菌剂V2,40重量份禽畜粪便和600重量份猪场养殖废水(总氮浓度为200mg/L)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pH为7.2);在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40条蚯蚓;蚯蚓养殖过程中,每天向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3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养殖90天后测量增重和产茧率,以及蚯蚓养殖基质中的氮磷钾提高率、有机质降低率和C/N降低率,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测试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栽培基质的方法及栽培基质。
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亚种大平二号,用新鲜的玉米秸秆饲养大平二号作驯化,在驯化一周后挑选有活力的蚯蚓加入到处理系统中。秸秆选用玉米秸秆,用高速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10mm。
取100重量份玉米秸秆(粒径为10mm),6重量份微生物菌剂V3,30重量份禽畜粪便和900重量份猪场养殖废水(总氮浓度为200mg/L)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pH为7.3);在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25条蚯蚓;蚯蚓养殖过程中,每天向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2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养殖80天后测量增重和产茧率,以及蚯蚓养殖基质中的氮磷钾提高率、有机质降低率和C/N降低率,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测试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栽培基质的方法及栽培基质。
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亚种大平二号,用新鲜的水稻秸秆饲养大平二号蚯蚓作驯化,在驯化一周后挑选有活力的蚯蚓加入到处理系统中。秸秆选用水稻秸秆,用高速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10mm。
取100重量份水稻秸秆(粒径为10mm),5重量份微生物菌剂V4,35重量份禽畜粪便和750重量份猪场养殖废水(总氮浓度为200mg/L)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pH为7.3);在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20条蚯蚓;蚯蚓养殖过程中,每天向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25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养殖75天后测量增重和产茧率,以及蚯蚓养殖基质中的氮磷钾提高率、有机质降低率和C/N降低率,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测试实施例5-7
采用与测试实施例4相同的处理方法,所不同的是,将微生物菌剂V4分别替换成等重量的微生物菌剂V5-V7。
测试实施例8
采用与测试实施例4相同的处理方法,所不同的是,将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的亚种大平二号替换为相同数量的异唇蚓(Allolobophora)。
测试对比例1-3
采用与测试实施例4相同的处理方法,所不同的是,将微生物菌剂V4分别替换成等重量的微生物菌剂V8-V10。
测试对比例4
采用与测试实施例4相同的处理方法,所不同的是,蚯蚓养殖基质中不加入微生物菌剂。
测试对比例5
采用与测试实施例4相同的处理方法,所不同的是,将蚯蚓养殖基质中的禽畜养殖废水替换为等重量的纯水。
测试实施例9
分别将测试实施例1-8和测试对比例1-5中得到的栽培基质用于黄瓜栽培实验,取一般栽培土壤作为对照组,控制相同的栽培条件和肥水管理,记录每组的黄瓜成活率、产量和平均瓜长,将测试实施例1-8和测试对比例1-5的产量与对照组对比计算增产率,结果列于表2中。
表1
表2
成活率(%) 平均瓜长(cm) 产量(kg/亩) 增产率(%)
测试实施例1 98.7 13.5 4650 16.25
测试实施例2 98.8 13.4 4700 17.50
测试实施例3 98.2 14.3 4750 18.75
测试实施例4 99.6 15.4 4680 17.00
测试实施例5 98.5 14.1 4820 20.50
测试实施例6 98.0 13.9 4700 17.50
测试实施例7 98.5 14.5 4730 18.25
测试实施例8 97.3 14.6 4670 16.75
测试对比例1 90.5 12.5 4050 1.25
测试对比例2 91.2 11.9 4120 3.00
测试对比例3 90.3 12.3 4300 7.50
测试对比例4 93.4 12.6 4230 5.75
测试对比例5 93.9 12.9 4170 4.25
根据表1数据,测试实施例4与测试对比例4-5相比可以看出,相对于采用秸秆和禽畜粪制备栽培基质(测试对比例5)或栽培基质中不加入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测试对比例4),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蚯蚓增重产茧,并降低养殖废液中的总氮、氨氮和COD等污染负荷;同时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可以促进黄瓜增产增收。测试实施例4与测试对比例1-3相比可以看出,相对于微生物菌剂中不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或将其替换为其他菌或加入其它微生物菌剂,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蚯蚓增重和产茧,消耗禽畜养殖废水,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可以促进黄瓜增产增收。
从测试实施例4与测试实施例5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每克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8-109cfu的情况下,微生物菌剂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蚯蚓增重和产茧, 消耗禽畜养殖废水,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可以促进黄瓜增产增收。
从测试实施例4和测试实施例6-7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微生物菌剂的菌体中还含有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0.3-0.7):(0.6-1.5)的情况下,微生物菌剂的降解氨氮和分解纤维素的效果好,蚯蚓增重快产茧多,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促进黄瓜增产增收明显。
从测试实施例4和测试实施例8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蚯蚓为赤子爱胜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蚯蚓增重产茧,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促进黄瓜增产增收明显。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体和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含有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每克所述微生物菌剂中,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08-109cf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体中还含有商品号为ACCC01975的斯氏假单孢菌和商品号为ACCC19875的微球菌,其中,保藏编号为CGMCCNo.12318的枯草芽孢杆菌、斯氏假单孢菌ACCC01975和微球菌ACCC19875的cfu含量比为1:(0.3-0.7):(0.6-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栽培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与秸秆、禽畜粪便和禽畜养殖废水混合均匀得到蚯蚓养殖基质,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所述微生物菌剂的用量为1-8重量份,禽畜粪便的用量为20-40重量份,禽畜养殖废水的用量为600-1200重量份;
(2)在所述蚯蚓养殖基质上接种蚯蚓,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秸秆,所述蚯蚓的接种密度为20-40条;
(3)使所述蚯蚓在蚯蚓养殖基质上养殖50-90天,养殖过程中,在蚯蚓养殖基质中加入禽畜养殖废水,加入量为10-30重量份/天;
(4)养殖过程结束后取出蚯蚓,得到含有蚯蚓粪和蚯蚓养殖基质的栽培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畜粪便的含水率为6-2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和禽畜粪便的粒径为5-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禽畜养殖废水的总氮浓度为100-200mg/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为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tida)。
10.采用权利要求5-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栽培基质。
CN201610350308.8A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88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0308.8A CN105886441A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50308.8A CN105886441A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6441A true CN105886441A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1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50308.8A Pending CN105886441A (zh) 2016-05-24 2016-05-24 一种微生物菌剂和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644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398A (zh) * 2018-07-30 2019-01-25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含有微生物促生菌剂的栽培基质及其在果蔬育苗中的应用
CN109527640A (zh) * 2018-10-29 2019-03-29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Smxp-58菌株在降解烟叶中纤维素方面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571A (zh) * 2014-11-13 2015-04-22 普定县和业生物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微生物菌种和蚯蚓双重处理的有机肥制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9571A (zh) * 2014-11-13 2015-04-22 普定县和业生物有机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微生物菌种和蚯蚓双重处理的有机肥制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柳芳 等: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SQR9固体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工艺优化》",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8398A (zh) * 2018-07-30 2019-01-25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一种含有微生物促生菌剂的栽培基质及其在果蔬育苗中的应用
CN109527640A (zh) * 2018-10-29 2019-03-29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Smxp-58菌株在降解烟叶中纤维素方面的应用
CN109527640B (zh) * 2018-10-29 2021-11-19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Smxp-58菌株在降解烟叶中纤维素方面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1720B (zh) 尾菜与秸秆畜禽便发酵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2827B (zh) 一种活性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2028B (zh) 一种具有抗虫功能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6376B (zh) 一种高效发酵床用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0507A (zh) 枯草芽孢杆菌和菌剂及其在禽畜养殖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和处理方法
CN102491802A (zh) 茶粕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5176881B (zh) 一种生产活性生物有机肥的工程菌剂及其生产活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2775207A (zh) 一种鸡粪猪粪混合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86440A (zh) 地衣芽孢杆菌和菌剂及其在处理农业废弃物方面的应用和处理方法
CN101914445B (zh) 土著益生微生物固体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62765B (zh) 一种腐熟固体发酵菌剂及其在农业废弃物中的应用
CN103011961A (zh) 一种活性有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7239A (zh) 一种解决老参地连作障碍的土壤生态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11916A (zh) 一种有机菌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有机菌液及应用
CN103355473A (zh) 一种生物饲料生产制备方法
CN102731177A (zh) 一种堆肥有机原料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清消二步法
CN102757277A (zh) 一种水稻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枯草芽孢杆菌
CN103274831A (zh) 一种菠菜中药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06635902A (zh) 一种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7177521A (zh) 一种发酵有机肥的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05487A (zh) 一种家禽用发酵床生物活性垫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55276A (zh) 有机微生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1519644B (zh) 一株根瘤菌及其应用
CN106977324A (zh) 一种牛粪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2741234A (zh) 一种黑水虻高效养殖饲料及其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