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2196A -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2196A
CN105872196A CN201510901123.7A CN201510901123A CN105872196A CN 105872196 A CN105872196 A CN 105872196A CN 201510901123 A CN201510901123 A CN 201510901123A CN 105872196 A CN105872196 A CN 105872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network
voice data
los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1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TV Mobil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9011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2196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8530 priority patent/WO201709680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2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2196A/zh
Priority to US15/245,047 priority patent/US2017016379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如果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实现了移动终端在丢失后能够回传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能够表征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为追踪移动终端提供了参考依据。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是用户目前经常使用的日常通信工具,移动终端的应用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用户对其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为现在的移动终端除了满足通信功能之外,人们还在移动终端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如通信簿、客户名单、工作日志等信息。随着移动终端的应用的普及化和功能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遗失或者被盗带给用户的不仅是财务损失,其中存储的信息的丢失往往会给用户带来困扰。防止移动终端丢失,更多是依靠移动终端用户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移动终端丢失后的追踪方法,例如通过型号相同的移动终端与该丢失的移动终端在预设区域中进行信号比对,通过根据反馈的信号强度大小来实现该丢失的移动终端的追踪定位。然而移动终端丢失后,通常用户难以确认丢失的位置,或者难以很快得到一部型号相同的移动终端,因此,在不确定移动终端丢失区域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追踪移动终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在用户不确认丢失移动终端的位置时,难以追踪移动终端。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如果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进一步,如果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进一步,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进一步,在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包括:
触发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音频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录制单元,用于如果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 在第一网络连接;回传单元,用于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进一步,如果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网络建立单元,用于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进一步,还包括:锁定单元,用于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
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包括:
数据接收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在移动终端处于联网状态时,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触发信息;移动终端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录制第一预设时长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的音频数据;如果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向服务器发送音频数据;服务器将音频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
进一步,如果移动终端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向服务器发送音频数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由于在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时,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并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由此,实现了移动终 端在丢失后能够回传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能够表征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为追踪移动终端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从而能够防止移动终端被不期望地操作使用,提高了移动终端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时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示意,在移动终端1丢失后,用户可以通过数据接收端2来获取移动终端1回传的数据。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包括数据接收端2和服务器3,请参考图2,为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时序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进行说明:
步骤S21,数据接收端2向服务器3发送用于表征移动终端1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发送的触发信息应至少包括带有移动终端1能够执行相关操作的控制命令,当然,触发信息还可以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语义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数据接收端2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能够与服务器3联网的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通过账号绑定自己的多台移动终端1,当其中一台移动终端1丢失时,用户可以通过在绑定的帐号中选择出该移动终端1,并通过数据接收端2向服务器3发送该丢失移动终端1的触发信息。
步骤S31,在移动终端1处于联网状态时,服务器3向移动终端1发送触发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移动终端1与服务器3之间的通讯,移动终端1应处于联网状态,具体地,联网可以是通过移动网络联网,也可以通过WiFi等无线网络联网。
步骤S11,移动终端1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录制第一预设时长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的音频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预设音频阈值可以根据经验预设在移动终端;也可以由用户在数据接收端2中设置,并由触发信息承载发送给移动终端1。在录制了音频数据后,可以存储于移动终端的存储单元中。
步骤S12,如果移动终端1与服务器3之间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移动终端1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向服务器3发送音频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连接可以为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网络。
步骤S32,服务器3将音频数据发送给数据接收端2。至此,数据接收端2根据接收到的音频数据可以向用户呈现出移动终端1当前所处环境。
通常移动终端1可能所处的环境中并无第一网络连接,为不影响移动终端1的数据回传,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如果移动终端1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向服务器3发送音频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经验确定,通常,该第二预设时长不 宜过长,以防止移动终端发生不被期望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连接可以为移动终端所属运营商的移动网络,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国家、地区的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由于在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时,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并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由此,实现了移动终端在丢失后能够回传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能够表征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为追踪移动终端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第一网络连接不存在时,采用第二网络连接向服务器发送音频数据,进一步确保了音频数据回传的及时性。
实施例2
请参考图3,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流程图,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获取的触发信息应至少包括带有移动终端能够执行相关操作的控制命令,当然,触发信息还可以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等语义信息。
步骤S200,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 频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获取到触发信息后,可以将麦克风保持在开启状态,以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从而实时监听周围环境的音频信息。
步骤S300,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在具体实施例中,预设音频阈值可以根据经验预设在移动终端;也可以由用户在数据接收端中设置,并由触发信息承载发送给移动终端。如果判断出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执行步骤S400,如果判断出音频数据的音量未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继续获取音频数据。
步骤S400,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所述音频数据。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经验来确定,可以预设在移动终端;也可以由用户在数据接收端中设置,并由触发信息承载发送给移动终端。在本实施例中,在录制了音频数据后,可以存储于移动终端的存储单元中。
步骤S500,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连接可以为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网络。通常,当第一网络连接(例如WiFi)的开关开启后,会自动搜索周围的第一网络接入点。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执行步骤S600。
步骤S600,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从而实现了移动终端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回传给客户指定的数据接收端。
在以具体实施例中,如果步骤S500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 在第一网络连接,则执行步骤S700。
步骤S700,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根据经验确定,通常,该第二预设时长不宜过长,以防止移动终端发生不被期望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连接可以为移动终端所属运营商的移动网络,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国家、地区的运营商提供的移动网络。
为了防止移动终端被不期望地操作使用,提高了移动终端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追踪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本步骤与步骤S200之间的执行先后顺序。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请参考图4,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包括:触发信息获取单元100、音频数据获取单元200、第一判断单元300、录制单元400、第二判断单元500和回传单元600,其中:
触发信息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音频数据获取单元200用于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第一判断单元300用于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录制单元400用于如果判断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第二判断单元500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回传单元600用于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 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果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还包括:第二网络建立单元,用于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还包括:锁定单元,用于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由于在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音量超过预设音频阈值时,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音频数据,并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由此,实现了移动终端在丢失后能够回传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能够表征移动终端所处环境,为追踪移动终端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当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依旧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改用第二网络连接回传音频数据,从而提高了音频数据回传的及时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从而能够防止移动终端被不期望地操作使用,提高了移动终端隐私数据的安全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 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
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
判断所述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
如果判断所述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所述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所述音频数据;
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
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回传所述音频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回传所述音频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
5.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
音频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音频数据的音量是否超过预设音频阈值;
录制单元,用于如果判断所述音频数据的音量超过所述预设音频阈值,则录制第一预设时长的所述音频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网络连接;
回传单元,用于如果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回传所述音频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判断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等待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网络建立单元,用于如果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回传所述音频数据。
8.如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定单元,用于根据触发信息锁定移动终端,以使移动终端不被非法操作使用。
9.一种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端向服务器发送用于表征移动终端处于丢失状态的触发信息;
在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联网状态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触发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触发信息开启移动终端的麦克风,录制第一预设时长音量超过所述预设音频阈值的音频数据;
如果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服务器之间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音频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接收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系统,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移动终端等待第二预设时长后不存在第一网络连接,则开启第二网络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音频数据。
CN201510901123.7A 2015-12-08 2015-12-08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58721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123.7A CN105872196A (zh) 2015-12-08 2015-12-08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6/088530 WO2017096808A1 (zh) 2015-12-08 2016-07-05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5/245,047 US20170163792A1 (en) 2015-12-08 2016-08-23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BACK TRANSMISSION AFTER LOSS OF MOBILE TERMINA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1123.7A CN105872196A (zh) 2015-12-08 2015-12-08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2196A true CN105872196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1123.7A Pending CN105872196A (zh) 2015-12-08 2015-12-08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2196A (zh)
WO (1) WO20170968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14815A (zh) * 2022-07-13 2022-12-23 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音视频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9653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Jerome Parr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unlicensed network failure
CN1984400A (zh) * 2005-12-15 2007-06-20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安全监控方法
US20080227429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nhanced handling of duress situations
US20100216429A1 (en) * 2009-02-26 2010-08-26 Manish Mahaja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overing lost or stolen mobile devices
CN102014209A (zh) * 2010-12-07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US20110319051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EmergenSee, LLC Emergency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4703133A (zh) * 2015-02-26 2015-06-10 鞠可一 一种智能防失联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2147A (zh) * 2012-11-29 2013-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自动应答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9653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Jerome Parr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ponding to unlicensed network failure
CN1984400A (zh) * 2005-12-15 2007-06-20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安全监控方法
US20080227429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nhanced handling of duress situations
US20100216429A1 (en) * 2009-02-26 2010-08-26 Manish Mahaja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covering lost or stolen mobile devices
US20110319051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EmergenSee, LLC Emergency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2014209A (zh) * 2010-12-07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防盗方法
CN104703133A (zh) * 2015-02-26 2015-06-10 鞠可一 一种智能防失联系统及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96808A1 (zh) 2017-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8115B1 (en) Incoming call identification
CN102739868A (zh) 移动终端的丢失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592146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254467A (zh) 文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3997771A (zh) 基于无线接入识别技术进行应用和消息触发的系统及方法
CN110211278A (zh) 基于人脸抓拍的远程确认访客身份的门禁系统及通行方法
CN104751086A (zh) 一种终端防盗方法
CN113271299B (zh) 一种登录方法和服务器
CN105989267B (zh) 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的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
CN106302528A (zh) 短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70163792A1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BACK TRANSMISSION AFTER LOSS OF MOBILE TERMINAL
CN104010060A (zh) 识别来电呼入方身份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114669B (zh) 基于网关数据的goip网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53137A (zh) 一种恢复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60077A (zh) 用于识别盗用车辆身份标识信息的装置及方法
US20190166255A1 (en) Dynamically Generated Call Triggers
CN105872196A (zh) 移动终端丢失后数据回传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540471B (zh) 移动应用网络流量聚类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CN104113589B (zh) 获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941A (zh) 来电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872963A (zh) 移动终端丢失追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72195A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67685B (zh) 移动应用网络流量聚类装置
CN109246718B (zh) 一种终端用户行为监控方法及装置
JP2023510518A (ja) 音声端末機の音声検証及び制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