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265A -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265A
CN105871265A CN201610342201.9A CN201610342201A CN105871265A CN 105871265 A CN105871265 A CN 105871265A CN 201610342201 A CN201610342201 A CN 201610342201A CN 105871265 A CN105871265 A CN 105871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command
quadrature axis
torque
axis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2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1265B (zh
Inventor
李玮
代康伟
梁海强
李金虎
刘超
战平
李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42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1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otor
    • H02P2207/05Synchronous machines, e.g. with permanent magnets or DC excit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实时性好,且控制精度高。

Description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材料、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电机制造以及信号处理等的发展,PMS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永磁同步电动机)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PMSM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低速输出转矩大、维护简单等优点,其逐渐成为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主流。在PMSM中,IPMS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ynchronous Motor,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机械强度高、磁路气隙小、电枢反应强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
对于IPMSM,一般采用MTPA(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即在转矩给定的情况下,最优配置交轴电流和直轴电流分量,使定子电流最小。该控制方法可以减小电机铜耗,提高运行效率,并且由于逆变器所需输出的电流较小,对逆变器的容量要求可相对降低。
然而,由于对控制的实时性要求较高,控制周期一般在微秒级,因此需要控制算法在保证可行性与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运算复杂度,以保证实时性需求;但若要提高控制精度,又需要考虑电感饱和效应的影响,这势必会增加算法的复杂性及运算量,对实时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实时性高,且考虑了电感饱和效应对控制的影响,能够提高电机的控制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从而实现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实时性好,且控制精度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交轴电感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对所述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包括: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对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包括:如果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则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则在进行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查询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通过选择模块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并通过查询模块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由此实现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系统实时性好,且控制精度高,能够提高电机的控制性能。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交轴电感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对所述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包括: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一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时,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其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构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查询命令转矩查询表时滞回策略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
S102,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
S1021,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交轴电感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
需要说明的是,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会随着运行工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交轴对应的等效气隙较短,容易发生饱和。当磁路发生饱和时,交轴电感随直轴命令电流的增加变化较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实验手段确定Lq与iq的变化曲线。可以理解的是,Lq与iq呈非线性关系,即Lq与iq的变化曲线是非线性的。
S1022,对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Lq与iq的变化曲线分成N段,其中,N为正整数。
S1023,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具体地,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 - ( 1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2)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 - ( 2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进一步地,根据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分段曲线可以得到一个命令矩阵查询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可以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具体而言,针对上述N个分段曲线,根据上述公式(1)和(2)通过台架试验、仿真计算等方法确定命令转矩值Te与直轴命令电流id和交轴命令电流iq之间的关系,并存储在表格中,共N张表,这N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则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S103,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则在进行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
S104,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终输出转矩的平顺性,减少命令转矩查询表切换的次数,可通过图3所示的滞回策略查询命令转矩查询表。
如图3所示,输入量为当前周期的命令转矩值与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输出为当前周期的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当交轴命令电流增大到阈值K1时,则采用第2命令转矩查询表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如果之后交轴命令电流减小,当低于阈值时,则重新采用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其中,K1大于以此类推,采用上述滞回策略查询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到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考虑了磁路饱和时交轴电感和交轴命令电流的变化关系,并根据该变化关系通过实验、仿真计算等方法确定命令转矩值与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并存储在表格中,生成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从而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上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并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从而实现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由此,不仅能够保证控制的实时性,而且能够保证控制精度,提高了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性能。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该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10、选择模块20、查询模块30和控制模块40。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
选择模块20用于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其中,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交轴电感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对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具体地,根据如下公式(1)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 - ( 1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2)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 - ( 2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进一步地,根据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一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具体而言,选择模块20用于在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时,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查询模块30用于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
控制模块40用于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选择模块20还可以用于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为了保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输出转矩的平顺性,减少命令转矩查询表的切换频率,选择模块20还可以用于在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其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相同,为减少冗余,此处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考虑了磁路饱和时交轴电感和交轴命令电流的变化关系,并根据该变化关系通过实验、仿真计算等方法确定命令转矩值与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并存储在表格中,生成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从而通过选择模块根据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上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并通过查询模块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从而通过控制模块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由此,不仅能够保证控制的实时性,而且能够保证控制精度,提高了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性能。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交轴电感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
对所述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
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对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包括:
如果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则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则在进行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
8.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从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中选择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查询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控制周期的命令转矩值查询所选择的转矩命令查询表,以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和直轴命令电流进行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的构建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交轴电感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交轴电感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变化曲线;
对所述变化曲线进行分段线性化处理,以生成多个分段曲线;
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以生成对应的命令转矩查询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直轴命令电流与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i d = ψ f 2 ( L d - L q ) - ψ f 2 4 ( L d - L q ) 2 + i q 2 ,
其中,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d为直轴命令电流,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
i q = ( 8 T e ψ f 3 n p ) 2 - 4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 4 T e 3 n p ) 2 - ψ f 2 ] 2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8 T e ψ f 6 n p [ ψ f 2 - 4 ( L d - L q ) 2 ] ,
其中,Te为命令转矩值,np为极对数,ψf为永磁体磁链,Ld为直轴电感,Lq为交轴电感,iq为交轴命令电流;
根据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直轴命令电流的关系和所述交轴命令电流与命令转矩值之间的关系确定每个分段曲线中命令转矩值与直轴命令电流和交轴命令电流之间的关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命令转矩查询表按照交轴命令电流从小到大依次编号,分别为第一命令转矩查询表~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命令转矩查询表的个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上电后,选择第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大于或等于阈值Kn-1时,选择第n命令转矩查询表,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上一个控制周期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且所述当前控制周期的交轴命令电流小于或等于阈值时,选择第n-1命令转矩查询表,以实现下一个控制周期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其中,
CN201610342201.9A 2016-05-20 2016-05-20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5871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2201.9A CN105871265B (zh) 2016-05-20 2016-05-20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2201.9A CN105871265B (zh) 2016-05-20 2016-05-20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265A true CN105871265A (zh) 2016-08-17
CN105871265B CN105871265B (zh) 2018-07-17

Family

ID=5663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2201.9A Active CN105871265B (zh) 2016-05-20 2016-05-20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26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2719A (zh) * 2017-04-11 2017-07-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转矩电流比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7453329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8726A (zh) * 2018-08-31 2018-12-11 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mtpa控制方法
CN109286346A (zh) * 2017-07-20 2019-01-29 南通杰夫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一元一次函数拟合的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方法
CN110098776A (zh) * 2019-05-23 2019-08-06 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0995097A (zh) * 2019-12-17 2020-04-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器及电器
CN111948537A (zh) * 2020-08-11 2020-11-17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磁链比工作点的标定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586A (zh) * 2007-07-20 2009-01-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数字交流电机控制中时间延迟补偿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2386834A (zh) * 2010-08-27 2012-03-21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20217916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Deere &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Initial Controller Lookup Table For An IPM Machine
CN102843090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vpwm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868339A (zh) * 2011-07-05 2013-01-09 Ls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运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装置
CN103427752A (zh) * 2013-07-31 2013-12-04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3406821U (zh) * 2013-07-31 2014-01-22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参数测量装置
US20150180387A1 (en) * 2013-12-23 2015-06-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otor controll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0586A (zh) * 2007-07-20 2009-01-2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全数字交流电机控制中时间延迟补偿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2386834A (zh) * 2010-08-27 2012-03-21 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20217916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Deere &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Initial Controller Lookup Table For An IPM Machine
CN102843090A (zh) * 2011-06-21 2012-12-26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svpwm调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868339A (zh) * 2011-07-05 2013-01-09 Ls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运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装置
CN103427752A (zh) * 2013-07-31 2013-12-04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参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3406821U (zh) * 2013-07-31 2014-01-22 新誉集团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参数测量装置
US20150180387A1 (en) * 2013-12-23 2015-06-2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otor controller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RISTOS MADEMLIS ET AL: "On Considering Magnetic Saturation with Maximum Torque to Current Control i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s",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
黄鹏等: "考虑饱和效应的IPMSM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 《电力电子技术》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2719A (zh) * 2017-04-11 2017-07-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转矩电流比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6932719B (zh) * 2017-04-11 2019-06-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转矩电流比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09286346A (zh) * 2017-07-20 2019-01-29 南通杰夫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一元一次函数拟合的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方法
CN107453329A (zh) * 2017-09-04 2017-12-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的保护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88726A (zh) * 2018-08-31 2018-12-11 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mtpa控制方法
CN110098776A (zh) * 2019-05-23 2019-08-06 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0995097A (zh) * 2019-12-17 2020-04-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器及电器
CN110995097B (zh) * 2019-12-17 2021-05-2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控制器及电器
CN111948537A (zh) * 2020-08-11 2020-11-17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磁链比工作点的标定方法
CN111948537B (zh) * 2020-08-11 2022-12-02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磁链比工作点的标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265B (zh) 201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1265A (zh)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Jeong et al. Online minimum-copper-loss control of an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N108377116B (zh) 一种永磁交流电机的电流工作点给定系统及方法
CN103312253B (zh) 基于定子参考磁链优化模型的转矩预测控制式电驱动方法
Eltamaly et al. Fuzzy controller for three phases induction motor drives
Li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orque compensation control algorithms of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CN106712627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Hu et al. Investigation on a multimode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esign, optimization,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CN106627251A (zh) 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59231A (zh) 一种基于单电流弱磁模式切换的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速控制方法
CN109412482A (zh) 一种准z源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统一预测控制方法
CN106992733A (zh) 车载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CN107248830A (zh) 一种定子永磁型记忆电机磁化状态选择与弱磁控制协同控制方法
CN103269199A (zh) 一种电动汽车感应电机转矩电流给定装置
CN104967365A (zh) 一种五相逆变器双三相电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High-efficiency flux weakening drive for IPMSM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CN103904975B (zh) 一种凸极式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方法
CN109546918A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的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10707980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曲线的拟合方法
Almandoz et al. Modeling of cross-magnetization effect i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s
Hashemi et al. High performance controller for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rive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Bonifacio et al. Online 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 control of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s (IPMSM)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CN105610372A (zh)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及系统
Nillesen et al. Direct torque contro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 predictive pulse width control
Bolognani et al. Switched-reluctance motor performance analysis based on an improved modeling of its 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