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6203A -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6203A
CN105846203A CN201610284306.3A CN201610284306A CN105846203A CN 105846203 A CN105846203 A CN 105846203A CN 201610284306 A CN201610284306 A CN 201610284306A CN 105846203 A CN105846203 A CN 105846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slat
contact copper
copper splinter
jack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43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6203B (zh
Inventor
李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y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y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y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y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43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6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6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6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62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接触铜弹片包括若干条平行排列的纵向条和连接于各纵向条的两端部的第一横向条和第二横向条,且接触铜弹片沿各纵向条排列方向绕卷形成与公针电接触的内凹桶状结构;相邻的纵向条之间形成有纵向槽;接触铜弹片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各纵向条的中部由外表面朝向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本发明的接触铜弹片,绕卷形成桶状时,接触铜弹片的轴向的中部呈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应用有该接触铜弹片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Description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大电流连接器中,通常使用到的一种电连接器是由接触铜片和内铜套构成的,在相同尺寸结构的条件下,接触铜弹片与内铜套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可以使得该电连接器结构的载流能力更强,即发热功率会越大,从而在电流一定的情况下,电连接器结构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小。
美国专利US4657335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参阅 19所示为该种电连接器的接触铜弹片,接触铜弹片的厚度为t,栅栏的筋的宽度为d1,相邻的两个筋之间的镂空的宽度d2,栅栏一共有n个筋,料宽为D,料长为C,设定C、D、t、d1为固定值,(d2越小,n越多,将来做成的扭簧母端子和公端子直接接触的面积越大,连接器的接触电阻越小)。但是由于冲压工艺的限制,d2必须大于等于1.2t,例如在0.6毫米厚的铜料带,下料宽度最低为0.8毫米,栅栏上的铜肋条宽度为0.8毫米。有50%的铜带得面积被下料去掉了,只保留了一半的面积可以作为功能面接触面,所以目前工艺限制了接触筋的数量和接触面积,此为一个技术瓶颈;且由于栅栏的n个筋为垂直90°角设计,导致在使用接触铜弹片组装电连接器时,需要增加一道对接触铜弹片扭转的工序,成产时间延长,成本相对升高;以及在使用时,由公针插入 桶状的接触铜弹片内时,由于接触铜弹片的栅栏的筋是直条状结构,与公针的接触可能存在不良。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使用有上述接触铜弹片该类电连接器由于其结构设计的局限性,至少存在以下缺点:一、接触铜弹片作为电连接器的结构使用时,与插入电连接器内的公针的电性接触可能存在不良;二、结构尺寸固定的情况下,有效的电连接接触面积无法进一步增加:三、发热功率固定的情况下,结构尺寸无法进一步设计得更小;四、材料浪费大;五、接触铜弹片作为电连接器的部件进行组装时需要增加扭转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接触铜弹片作为电连接器的部件使用时,会与插入电连接器内的公针存在电性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接触铜弹片,应用于电连接器上并与外部设备的公针相连接,所述接触铜弹片包括若干条平行排列的纵向条和连接于各所述纵向条的两端部的第一横向条和第二横向条,且所述接触铜弹片沿各所述纵向条排列方向绕卷形成与所述公针电接触的内凹桶状结构;相邻的所述纵向条之间形成有纵向槽;所述接触铜弹片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各所述纵向条的中部由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条与所述纵向槽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向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纵向槽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 向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与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均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与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均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
优选地,各所述倒刺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的长度。
优选地,各所述倒刺条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的宽度。
优选地,各所述倒刺条的长度相同或者不相同。
优选地,各所述倒刺条呈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曲线形状。
优选地,所述倒刺条至少有一条,且所述倒刺条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纵向槽的数量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纵向条、所述第一横向条、所述第二横向条和所述倒刺条一体冲压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接触铜弹片,由于将各所述纵向条的中部由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当绕卷形成桶状时,接触铜弹片的轴向的中部呈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内时,该“喉圆”由于向内凹陷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 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应用有该接触铜弹片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电连接器,包括外导套和转接头,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上述的接触铜弹片,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接触铜弹片卷绕成桶状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插孔的内端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插孔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内壁抵接,所述外导套套设于所述插孔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和所述第二横向条。
优选地,各所述纵向条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横向条和所述第二横向条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α。
更优选地,所述夹角为60°≤α<90°
优选地,所述外导套包括外环形片、内环形片和端部连接片,所述内环形片位于所述外环形片内且与所述外环形片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端部连接片连接于所述外环形片的端部与所述内环形片的端部之间;所述夹持槽夹持住所述插孔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横向条,所述外环形片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壁抵接,所述内环形片与所述第二横向条的内壁抵接。
优选地,所述插孔的内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容置槽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接头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外环形片卡持于该环形槽上。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接触铜弹片,当绕卷形成桶状的接触铜弹片的轴向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 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本发明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上述的接触铜弹片,将所述接触铜弹片卷绕成桶状;
S2、提供一具有插孔的转接头,将桶状的所述接触铜弹片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插孔的内端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插孔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内壁抵接;
S3、提供一外导套,将所述外导套套设于所述插孔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和所述第二横向条。
通过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造生产出的电连接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接触铜弹片,当绕卷形成桶状的接触铜弹片的轴向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制造出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结构示意
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
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
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
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
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
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
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
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九种结构示意
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触铜弹片的第十种结构示意
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处于步骤S1时的结构示意
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处于步骤S2时的结构示意
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电连接器设置有固定块时的结构示意
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中,处于步骤S3时的结构示意
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外导套的结构剖切
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转接头的结构剖切
18 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
19为现有技术的接触铜弹片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包括:
10—接触铜弹片 11—纵向条 12—第一横向条
13—第二横向条 14—纵向槽 15—倒刺条
20—转接头 21—插孔 22—环形槽
30—外导套 31—外环形片 32—内环形片
33—端部连接片 34—夹持槽 4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 1 18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 1 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铜弹片10,应用于电连接器上并与外部设备的公针相连接,所述接触铜弹片10包括若干条平行排列的纵向条11和连接于各所述纵向条11的两端部的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且所述接触铜弹片10沿各所述纵向条11排列方向绕卷形成与所述公针电接触的内凹桶状结构;相邻的所述纵向条11之间形成有纵向槽14;所述接触铜弹片10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各所述纵向条11的中部由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公针未图示,公针即为外部的设备的线缆或者其他电连接件的端部的接触端子,该公针为现有的公知技术。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铜弹片10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未标示)以 2为例,内表面为接触铜弹片10的左侧面,外表面为接触铜弹片10的右侧面;具体的,由于将各所述纵向条11的中部由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2 11所示,图中的纵向条11的中部由右侧向左侧弯曲,当绕卷形成桶状时,接触铜弹片10的轴向的中部呈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应用有该接触铜弹片10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进一步说明,该“喉圆”即为由桶状结构的卷绕的接触铜弹片的中部由外部向内部收锁,形成向内凹陷的收腰结构。
1 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条12与所述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向槽1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15,和/或所述第二横向条13与所述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向槽14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 15。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条12与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中的“对应”是指第一横向条12至少与一个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设有倒刺条15,也可以是与间隔对应的多个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间隔的倒刺条15;同理,第二横向条13与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中的对应是指第二横向条13至少与一个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设有倒刺条15,也可以是与间隔对应的多个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间隔的倒刺条15。因此,上述不应理解为限定了上述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需要对应每个纵向槽14延伸设置有倒刺条15,但是其包括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对应每个纵向槽14延伸设置有倒刺条15。
具体的,倒刺条15至少具有如下设置方式:
第一种设置方式 4 5所示,第一横向条12与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朝纵向槽14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倒刺条15与纵向条11结合从而增加了接触铜弹片10的有效的电接触面积。
第二种设置方式 2 3所示,第二横向条13与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朝纵向槽14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倒刺条15与纵向条11结合同样可以增加接触铜弹片10的有效的电接触面积。
第三种设置方式 6 11所示,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与纵向槽14对应的位置均朝纵向槽14的方向延伸设置,这样倒刺条15与纵向条11结合同样可以增加接触铜弹片10的有效的电接触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铜弹片10,纵向条11为实现电连接时的有效电接触面积,用于电流的载入和载出,将若干条纵向条11平行排列,可以增加电接触部有效的电接触面积,进一步地,在每相邻的两条纵向条11之间设置有 倒刺条15,倒刺条15的设置相当于填补了因纵向槽14而存在的间隙,这样,倒刺条15与纵向条11结合成为电接触面积,相当于进一步增加了电连接的有效的电接触面积,接触铜弹片10在载流过程中会出现发热,从而可以改变接触铜弹片10的发热功率,进而可以将接触铜弹片10的体积设计得更小依然能够保证其发热功率,那么使用有该接触铜弹片10的电连接器的结构也可以设计得更小。
本实施例中,一般用温升衡量,在电流大小相同条件下,根据P=I2*R可知(其中,P表示功率、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R越大,发热功率越大,而R与电接触面积成反比关系,现本发明的接触铜弹片10由于倒刺条15的设计,相当于在单位面积内的接触铜弹片10增大了电接触面积,提升接触铜弹片10的载流能力,使R变小,从而可以改变接触铜弹片10的发热功率。
2 4、6、10和11所示,所述第一横向条12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与所述第二横向条13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均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 3 5和7所示,所述第一横向条12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与所述第二横向条13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均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或者,如图 8所示,所述第一横向条12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13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如图 9所示,所述第一横向条12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13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15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
其中, 18所示的虚线B即为倒刺条15倾斜时的折痕。
具体的,上述的倒刺条15的倾斜朝向的设计,既可以选择使得倒刺条15与设置在接触铜弹片10的外表面外的电连接件抵接,也可以选择使得倒刺条15与设置在接触铜弹片10的内表面外的电连接件抵接;这样,当选择倒刺条15与设置在接触铜弹片10的外表面外的电连接件抵接时,相当于增加了电连接部与电流输入端的接触面积;当选择倒刺条15与设置在接触铜弹片10的内表面外的电连接件抵接时,相当于增加了电连接部与电流输出端的接触面积,均能够实现增加电接触面积的功能,即可使得在接触铜弹片10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电接触面积,降低电阻值,确保发热功率更大;反过来说也就是,当选择设计的发热功率一定时,可以将接触铜弹片10的面积设计的更小,从而使得使用有该接触铜弹片10的电连接器的结构体积更小。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倒刺条15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14的长度。具体的,例如,当只有第一横向条12或者第二横向条13设置有倒刺条15时,倒刺条15的长度最长可以等于与其对应的纵向槽14的长度,这样基本上填补了因纵向槽14而存在的无效的电接触面积;而当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均设置有倒刺条15且该倒刺条15位置相对应时,倒刺条15的长度最长可以设计为与位置对应的纵向槽14的长度的一半,这样同样基本上填补了因纵向槽14而存在的无效的电接触面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条位置相对应的倒刺条15的长度之和小于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纵向槽14的长度即可。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倒刺条15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14的宽度。具体的,当然倒刺条15的宽度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纵向槽14时,其基本上填补了纵向槽14在宽度方向上存在的间隙,在有效的电 连接部面积范围能够,能够尽量确保倒刺条15的总面积,相应地,可以增加有效的电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倒刺条15的长度相同或者不相同。具体的,倒刺条15的长度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设计得相同或者不相同,且都可以相应地增加接触铜弹片10有效的电接触面积。
例如,各倒刺条15之间的长度可以在一个方向上呈递增或者递减,也可以间隔朝向纵向槽14设置;又例如,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延伸设置的倒刺条15可以是相互错开分布的。
更具体的,各所述倒刺条15呈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曲线形状。由于倒刺条15是倾斜一定的角度设置,那么将其具体形状设计成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曲线形状均可以使得倒刺条15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方便使得倒刺条15与各电连接件弹性抵接,实现对电流的载入或者载出。
其中, 2 9所示的倒刺条15是呈直线形状的;如图 10所示的倒刺条15是呈折线形状的;如图 11所示的倒刺条15是呈曲线形状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倒刺条15至少有一条,且所述倒刺条15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纵向槽14的数量的两倍。具体的,倒刺条15至少只有一条时,即相当于增加了整个接触铜弹片10的电接触面积,当然,倒刺条15的数量介于一条至纵向槽14的数量的两倍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条11、所述第一横向条12、所述第二横向条13和所述倒刺条15一体冲压成型。具体的,将各纵向条11、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一体冲压成型,一次工序即可完成整个本发明实施例的接触铜弹片10的结构成型,适合大批量生产,且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好;另外,在 冲压过程中,倒刺条15直接在纵向槽14成型时的冲压位上成型,也就是说,不会在纵向槽14的设计上浪费材料,节省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图 15~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外导套30和转接头20,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上述的接触铜弹片10,所述转接头20的一端开设有插孔21,所述接触铜弹片10卷绕成桶状并插入所述插孔21内;所述第一横向条12位于所述插孔21的内端与所述插孔2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13与所述插孔21靠近所述插孔21的外端的内壁抵接,所述外导套30套设于所述插孔21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20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具体的,由于使用了上述结构的接触铜弹片10,当绕卷形成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的轴向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如图 1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纵向条11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横向条12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α。具体的,由于各所述纵向条11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横向条12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α,那么当使用该接触铜弹片10插入与电连接器上的内铜套组装时,省去对该接触铜弹片10的扭转工序,即使用有本发明实施例的该接触铜弹片10的电连接器的组装的工序更少,缩短制造时间,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制造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如图 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条11与所述第一横向条12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α<90°。具体的,该角度范围值的 设计,可以确保在后续卷绕该接触铜弹片10时,更加容易卷绕形成圆柱形的桶状结构时,且该桶状结构能够更加规则匀称,制造更加简单。
更具体的,如图 1所示,纵向条11与第一横向条12和第二横向条13之间形成的夹角α可以为60°、65°、70°、75°、80°、85°或者89°。
1 11所示,由于该接触铜弹片10还具有倒刺条15,那么该倒刺条15与转接头20的插孔21的内壁抵接即相当于增加了整个接触铜弹片10与转接头20的插孔21的内壁的接触面积;当作为公端子的公针插入插孔21内时,还可以通过倒刺条15增加接触铜弹片10与作为公端子的公针的电接触面积,从而实现增加电流的载入和载出,在电连接器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结构更小的接触铜弹片10和结构更小的转接头20,从而使得组装成后的整个电连接器的结构更小。
另外,由于接触铜弹片10的各纵向条11为倾斜设置,后续在安装该接触铜弹片10到电连接器上时可以减少对接触铜弹片10的扭转工序,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 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导套30包括外环形片31、内环形片32和端部连接片33,所述内环形片32位于所述外环形片31内且与所述外环形片31之间形成夹持槽34,所述端部连接片33连接于所述外环形片31的端部与所述内环形片32的端部之间;所述夹持槽34夹持住所述插孔21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所述外环形片31与所述转接头20的外壁抵接,所述内环形片32与所述第二横向条13的内壁抵接。具体的,通过外环形片31和内环形片32之间形成的夹持槽34夹紧转接头20和第二横向条13,这样即完成将第二横向条13与转接头20的插孔21的内壁固定连接,端部连接片 33的作用一方面是连接外环形片31和内环形片32,另一方面是封闭住夹持槽34的外端,对转接头20和第二横向条13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然,夹持槽34的槽宽足够容纳内铜套和第二横向条13,且能够通过外环形片31和内环形片32夹持紧转接头20和第二横向条13。
如图 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21的内端设有固定块40,所述固定块40与所述插孔21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置槽(未示),所述第一横向条12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容置槽过盈配合。具体的,卷绕的第一横向条12与容置槽形成过盈配合,这样完成对第一横向条12的固定,能够确保第一横向条12不会移动,与外导套30共同作用下将整个卷绕成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固定在转接头20的插孔21内,与转接头20形成一个电连接器,其中,转接头20的另外一端也可以开孔,这样该电连接器的两端就可以与外界的其他电连接件连接使用。
如图 1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20靠近所述插孔21的外端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22,所述外环形片31卡持于该环形槽22上。具体的,环形槽22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套设在转接头20的外导套30不会增加整个电连接器的外径,确保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可以进一步缩小;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外导套30起到一个限定位置的作用,在组装外导套30时,能够知晓外导套30组装到位,安装便利性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确保发热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上述的结构更小的接触铜弹片10,从而使得整个电连接器的结构也跟随着变小,且该电连接器在制造过程中,针对卷绕呈桶状后的接触铜弹片10无需再进行扭转工序,从而可以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制造成本。
如图 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可以直接在转接头20的两端分别连接其他电连接件。
如图 12~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上述的接触铜弹片10,将所述接触铜弹片10卷绕成桶状,参见 12
S2、提供一具有插孔21的转接头20,将桶状的所述接触铜弹片10插入所述插孔21内,所述第一横向条12位于所述插孔21的内端与所述插孔21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13与所述插孔21靠近所述插孔21的外端的内壁抵接,参见 13
S3、提供一外导套30,将所述外导套30套设于所述插孔21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20和所述第二横向条13,参见 15
其中,在S2步骤之后、S3步骤之前还可以增加将一固定块40插入于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内与第一横向条12的内壁抵接从而与插孔21的内壁形成一容置槽与第一横向条12过盈配合的步骤,参见 14
通过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造生产出的电连接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接触铜弹片10,当绕卷形成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的轴向的中部形成一个向内凹陷的“喉圆”,这样当公针插入到桶状的接触铜弹片10内时,该“喉圆”能够与公针抵接接触,确保与公针的外壁形成绝对有效的电接触,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确保制造出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更佳。
本实施例中的外导套30即为上述实施例中如图 15 17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外导套30。
本实施例中的转接头20即为上述实施例中如图 15 16所示的电连接器中的转接头20。
具体的,将公针插入转接头20的插孔21内时,与接触铜弹片10的纵向条11抵接,那么当倒刺条15朝向内侧面倾斜设置时,即可以增加接触铜弹片10与公针的有效的电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电流的载出。
通过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制造生产出的电连接器,由于使用了上述的接触铜弹片10,在确保发热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小的转接头20,整个电连接器的外径更小,从而可以使得生产出的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减小;且在制造过程中,针对卷绕呈桶状后的接触铜弹片10无需再进行扭转工序,从而可以缩短生产时间,降低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思想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接触铜弹片,应用于电连接器上并与外部设备的公针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铜弹片包括若干条平行排列的纵向条和连接于各所述纵向条的两端部的第一横向条和第二横向条,且所述接触铜弹片沿各所述纵向条排列方向绕卷形成与所述公针电接触的内凹桶状结构;相邻的所述纵向条之间形成有纵向槽;所述接触铜弹片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各所述纵向条的中部由所述外表面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条与所述纵向槽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向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纵向槽对应的位置朝所述纵向槽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倒刺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与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均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与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均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或者,所述第一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外表面外倾斜,所述第二横向条延伸设置的所述倒刺条朝向所述内表面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倒刺条的长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倒刺条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与其位置对应的所述纵向槽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倒刺条的长 度相同或者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倒刺条呈直线形状、折线形状或者曲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刺条至少有一条,且所述倒刺条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纵向槽的数量的两倍。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条、所述第一横向条、所述第二横向条和所述倒刺条一体冲压成型。
10.电连接器,包括转接头和外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铜弹片,所述转接头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接触铜弹片卷绕成桶状并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插孔的内端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插孔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内壁抵接,所述外导套套设于所述插孔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和所述第二横向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纵向条倾斜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横向条和所述第二横向条之间形成小于90°的夹角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60°≤α<9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套包括外环形片、内环形片和端部连接片,所述内环形片位于所述外环形片内且与所述外环形片之间形成夹持槽,所述端部连接片连接于所述外环形片的端部与所述内环形片的端部之间;所述夹持槽夹持住所述插孔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横向条,所述外环形片与所述转接头的外壁抵接,所述内环形片与所述第二横 向条的内壁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内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插孔的内壁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容置槽内且与所述容置槽过盈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外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外环形片卡持于该环形槽上。
16.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触铜弹片,将所述接触铜弹片卷绕成桶状;
S2、提供一具有插孔的转接头,将桶状的所述接触铜弹片插入所述插孔内,所述第一横向条位于所述插孔的内端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抵接,所述第二横向条与所述插孔靠近所述插孔的外端的内壁抵接;
S3、提供一外导套,将所述外导套套设于所述插孔的外端并夹持住所述转接头和所述第二横向条。
CN201610284306.3A 2016-04-28 2016-04-28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6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4306.3A CN105846203B (zh) 2016-04-28 2016-04-28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4306.3A CN105846203B (zh) 2016-04-28 2016-04-28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203A true CN105846203A (zh) 2016-08-10
CN105846203B CN105846203B (zh) 2019-06-07

Family

ID=56590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430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6203B (zh) 2016-04-28 2016-04-28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620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652A (zh) * 2016-12-23 2017-05-10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母端子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16785A (zh) * 2017-08-14 2017-12-26 深圳市铭仕新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5815A (zh) * 2019-06-21 2019-09-20 陈丽霞 一种弯头连接器插孔
WO2021223083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1261A (en) * 1964-09-03 1968-04-30 Sealectro Corp Electrical sockets
CN102064414A (zh) * 2010-11-30 2011-05-18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同心定位功能的弹性接触件
CN202772301U (zh) * 2012-07-30 2013-03-06 倪泉 一种插孔接触件
CN20572407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深圳龙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1261A (en) * 1964-09-03 1968-04-30 Sealectro Corp Electrical sockets
CN102064414A (zh) * 2010-11-30 2011-05-18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同心定位功能的弹性接触件
CN202772301U (zh) * 2012-07-30 2013-03-06 倪泉 一种插孔接触件
CN205724070U (zh) * 2016-04-28 2016-11-23 深圳龙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652A (zh) * 2016-12-23 2017-05-10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母端子及其加工方法
CN107516785A (zh) * 2017-08-14 2017-12-26 深圳市铭仕新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65815A (zh) * 2019-06-21 2019-09-20 陈丽霞 一种弯头连接器插孔
WO2021223083A1 (zh) * 2020-05-06 2021-11-11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连接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6203B (zh) 2019-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6203A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US8968010B2 (en) Press-fit type connector terminal
KR102118817B1 (ko) 동축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외부 전도체 장치
CN102157820A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US5308267A (en) Electrical socket terminal
CN101938056A (zh) 一种插孔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724070U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N104508916A (zh) 具有拐角插接连接装置的高频同轴缆线及制造其的方法
CN105870688B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6451870U (zh) 一种笼式双曲线弹簧结构及插座
CN205846296U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N205724069U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
CN105811142A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2189924U (zh) 无螺纹接线端子装置
CN106848666B (zh) 插头端子、插座端子及其组件
JP2001326053A (ja) 電線端子接続方法、装置及び電線端子接続構造
US2003020540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ngled conductors
CN107369939B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安装装置
CA2639532A1 (en) 90-degree ferrule and pin terminals
CN201238127Y (zh) 射频同轴半刚电缆直式组装结构
CN105789952A (zh) 接触铜弹片和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5752672U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的安装装置
CN204257979U (zh) 一种超短smp型弯式射频同轴连接器与电缆的连接结构
CN220934437U (zh) 连接器用接触簧
CN22060508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