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873B -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873B
CN105825873B CN201610024011.2A CN201610024011A CN105825873B CN 105825873 B CN105825873 B CN 105825873B CN 201610024011 A CN201610024011 A CN 201610024011A CN 105825873 B CN105825873 B CN 105825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magnetic
magnetic data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240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5873A (zh
Inventor
吉开秀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5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5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5/09Digital recor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45Printers integrated in other types of apparatus, e.g. printers integrated in camer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即使在读取区域残存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地进行磁数据的读取。介质处理装置(2)具备读取记录于介质的磁数据而输出模拟波形的磁头(HD)、对磁头(HD)输出的模拟波形进行转换而输出脉冲波形的脉冲输出部(111)、以及基于脉冲波形中的周期与基准值的比较对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而输出数字数据的磁数据解析部(112),磁数据解析部(112)检测脉冲波形中的周期的频率,并基于检测出的周期的频率来决定基准值。

Description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磁数据的读取,已知一种能够与磁记录周期的变动对应的磁数据的检查方法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6349号公报
此处,关于磁数据的读取,有时在读取区域的一部分残存本来的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在磁数据被覆盖的情况下,有时在读取区域的一部分残存覆盖前的磁数据。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这种情况下,有可能无法执行正常的读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即使在读取区域中残存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进行磁数据的读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磁头,其读取记录于介质的磁数据而输出模拟波形;脉冲输出部,其对上述磁头输出的上述模拟波形进行转换而输出脉冲波形(pulse wave);以及磁数据解析部,其基于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周期与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而输出数字数据,上述磁数据解析部检测上述周期的频率,并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周期的频率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即使在读取区域残存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进行磁数据的读取。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的上述周期中,基于以规定的频率发生的上述周期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使决定的基准值成为更准确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的上述周期中,基于以最高的频率发生的上述周期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使决定的基准值成为更准确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的上述周期中,进行实施权重的加权平均,并基于上述加权平均的结果来决定上述基准值,上述权重表示发生的频率越高的上述周期对计算后的值越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使决定的基准值成为更准确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的上述周期中,针对以第一频率发生的上述周期以及以第二频率发生的上述周期,进行实施权重的加权平均,并基于加权平均的结果来决定上述基准值,上述权重表示发生的频率越高的上述周期进行对计算后的值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使决定的基准值成为更准确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介质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数据解析部计算决定的上述基准值与上述周期的比,并基于计算出的比来判定与上述周期对应的上述数字数据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能够使用基准值更准确地判定数字数据的值。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磁数据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对磁头基于记录于介质的磁数据的读取而输出的模拟波形进行转换来生成脉冲波形,检测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周期的频率,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周期的频率来决定基准值;基于上述周期与上述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来生成数字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即使在读取区域残存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进行磁数据的读取。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打印部,其对介质进行打印;磁头,其读取记录于上述介质的磁数据而输出模拟波形;脉冲输出部,其对上述磁头输出的上述模拟波形进行转换而输出脉冲波形;以及磁数据解析部,其基于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周期与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而输出数字数据,上述磁数据解析部检测上述周期的频率,并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周期的频率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即使在读取区域中残存读取对象的磁数据以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进行磁数据的读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处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A)和图2(B)是表示由介质处理装置处理的存折的图。
图3(A)、图3(B)和图3(C)是表示磁数据中的磁排列、模拟波形、脉冲波形的图。
图4是表示磁数据混合的状态的磁条的图。
图5是表示介质处理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A)和图6(B)是表示基于脉冲波形的分析结果的度数分布表、直方图的图。
图7是表示数据区间长、基准比比例、与数字数据的值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处理系统1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介质处理系统1具备介质处理装置2(打印装置)、和与介质处理装置2进行通信的主机3。
主机3是对介质处理装置2发送控制数据来控制介质处理装置2的装置。
介质处理装置2是具有读取记录在包括存折T(图2(A))的介质的磁条ST(图2(A))中的磁数据的磁读取功能、在包括存折T的介质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的装置。
图2(A)是表示由介质处理装置2处理的存折T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A)所例示的存折T是金融机关发行的中央具有装订线的册子形态的介质。图2(A)以适合说明合上的状态的存折T的一个表面的方式进行图示。
如图2(A)所示,在存折T的表面设置磁条ST。在磁条ST中记录磁数据JD。
在磁条ST中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记录不同的2个记录密度的磁数据JD。具体而言,在磁条ST的位置T1上能够记录210BPI(bit per inch:比特/英寸)的磁数据JD1,另外,在位置T2上能够记录75BPI的磁数据JD2。
图2(B)是表示按照规定的格式的磁数据JD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后述,在沿着磁条ST的长边方向的读取方向Y上,磁头HD扫描磁数据JD来进行数据的读取。
如图2(B)所示,在磁数据JD的读取方向Y上的最上游即磁数据JD的前端设置Erase区域。Erase区域是没有极性反转的区域。
在Erase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L0区域。L0区域是连续记录规定的多个数据“0”的区域。
在L0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SOM区域。SOM区域是以预先决定的顺序连续记录数据“0”以及数据“1”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OM区域中,以“11010”的顺序连续记录数据“1”、以及数据“0”。
在SOM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Data区域。Data区域是按照实际的信息来连续记录数据“0”以及数据“1”的区域。
在Data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EOM区域。EOM区域是以预先决定的顺序连续记录数据“0”以及数据“1”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EOM区域中,以“11010”的顺序连续记录数据“1”以及数据“0”。
在EOM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LRC区域。LRC区域是储存后述的奇偶校验所使用的奇偶校验位的区域。
在LRC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T0区域。T0区域是连续记录规定的多个数据“0”的区域。
在T0区域的读取方向Y的下游设置Erase区域。
如图1所示,介质处理装置2具备控制部10、磁读取部11、打印部12、输送部13、存储部14、和通信部15。
控制部10具备CPU、ROM、RAM、其它外围电路等,并控制介质处理装置2。
磁读取部11通过磁头HD读取磁数据,并基于读取的磁数据来生成二进制的数字数据,且输出给控制部10。控制部10基于输入的数字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
磁读取部11的详细结构以及执行的处理后述。
打印部12具备SIDM(Serial Impact DotMatrix:串行击打点阵)方式的打印头、输送打印头的滑架、与向其它的介质的打印有关的机构,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对介质打印图像。
输送部13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在规定方向上输送被插入到介质处理装置2的介质。
存储部14具备存储器,并存储各种数据。
通信部15在控制部10的控制下,按照规定的通信标准与主机3进行通信。
接下来,对磁读取部11进行详述。
如图1所示,磁读取部11具备脉冲输出部111和磁数据解析部112。
脉冲输出部111以及磁数据解析部112分别是磁读取部11具备的CPU读出规定的程序来执行,另外或磁读取部11具备的规定的信号处理电路执行信号处理等通过硬件和软件执行处理的功能模块。
也可以是控制部10执行控制脉冲输出部111以及磁数据解析部112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结构。
以下,按顺序对脉冲输出部111以及磁数据解析部112进行说明。
<脉冲输出部111的说明>
首先,对脉冲输出部111进行说明。
此处,磁头HD搭载在未图示的磁头滑架上。控制部10能够驱动未图示的滑架驱动马达使磁头滑架在读取方向Y上扫描。
在磁数据JD的读取时,控制部10驱动磁头HD,并使磁头HD在读取方向Y上扫描来执行磁头HD对磁数据JD的读取。
根据伴随朝向磁头HD的读取方向Y的扫描而发生的对磁数据JD的读取,磁头HD将模拟波形(模拟电流的波形)输出给脉冲输出部111。
图3(A)表示磁数据JD中的磁排列(N极、S极)的一个例子,(B)表示扫描(A)的磁排列的磁数据JD而读取的情况下磁头HD输出的模拟波形。
如图3(A)所示,通过使附着在磁条ST的表面上的磁性体的磁极反转,来在磁条ST记录磁数据JD。磁头HD根据伴随朝向读取方向Y的扫描而发生的对磁数据JD的读取来输出与极性的变化对应的电流。因此,在通过磁头HD读取图3(A)的磁数据JD的情况下,如图3(B)所示,磁头HD的输出与磁数据JD的极性反转对应地成为脉冲状的模拟波形。
脉冲输出部111对从磁头HD输入的模拟波形进行量子化来生成脉冲波形。更详细而言,脉冲输出部111检测模拟波形的峰值,并生成检测出的峰值成为脉冲的边缘(脉冲的上升或者脉冲的下降)这样的脉冲波形。
图3(C)表示脉冲输出部111基于(B)的模拟波形所生成的脉冲波形。
如图3(C)所示,脉冲输出部111生成的脉冲波形根据模拟波形的峰值而具有脉冲上升或者下降的波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脉冲从上升到下降的间隔以及脉冲从下降到上升的间隔相当于“周期”。在图3(C)的例子中,在脉冲波形中,边缘A1-边缘A2的间隔、边缘A2-边缘A3的间隔、边缘A3-边缘A4的间隔、边缘A4-边缘A5的间隔、边缘A5-边缘A6的间隔、边缘A6-边缘A7的间隔、边缘A7-边缘A8的间隔、边缘A8-边缘A9的间隔分别相当于周期。如后述,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脉冲波形中的周期对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来生成数字数据。
脉冲输出部111将生成的脉冲波形输出给磁数据解析部112。
<磁数据解析部112的说明>
接下来,对磁数据解析部112进行说明。
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从脉冲输出部111输入的脉冲波形来生成连续构成数据“1”以及数据“0”的数字数据,并输出。
以下,首先,对以往的基于脉冲波形的数字数据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当于磁数据解析部112的以往的功能模块表现为“旧解析部”。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脉冲波形中,数据“0”以及数据“1”如以下那样判别。
即,在脉冲波形中,数据“0”是周期的长度为α值(包括规定的余量。)的脉冲。在图3(C)的例子中,脉冲P1~脉冲P4分别是数据“0”的脉冲。
另外,数据“1”是周期的长度为α值的1/2的β值(包括规定的余量。)的脉冲两个连续的脉冲串。在图3(C)的例子中,脉冲串PP1以及脉冲串PP2分别是数据“1”的脉冲串。
α值根据磁数据JD的记录密度而具有不同的值。β值也同样。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周期的长度表现为“数据区间长”。数据区间长具有将周期的长度换算为规定的单位(在本例子中,为了方便表现为“小时长”。)的时间的情况下的值。
在生成数字数据时,旧解析部确定与脉冲波形中的数据“0”连续的区域即L0区域相当的区域。如上述,L0区域的读取方向Y中的上游侧的Erase区域是没有磁性的反转的区域,另外,L0区域的读取方向Y中的下游侧的SOM区域的前端的数据是数据“1”。旧解析部利用该数据,并基于与磁性体的磁极的反转对应的周期的方式来确定脉冲波形中的与L0区域对应的区域。
接下来,旧解析部获取L0区域中的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如上述,L0区域是数据“0”连续的区域。因此,旧解析部获取的数据区间长分别是与数据“0”对应的脉冲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
接着,旧解析部计算获取的数据区间长的平均值,并将计算出的平均值设为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基准值(α值。以下称为“第一基准值”。)。接下来,旧解析部将第一基准值的1/2的值设为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基准值(β值。以下称为“第二基准值”。)。
接下来,旧解析部分析脉冲波形中的周期,并将数据区间长为基准值(包括规定的余量)的脉冲判别为数据“0”,将数据区间长为β值(包括规定的余量)的脉冲两个连续的脉冲串判别为数据“1”,且基于判别结果来生成数字数据。
在以上那样的以往的方法中,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
即,在上述的以往的方法中,为了使第一基准值以及第二基准值为准确的值,在磁数据JD中,L0区域所包含的数据需要是正常的数据。然而,例如在如以下那样的情况下,在利用其它磁数据JD覆盖记录在磁条ST中的磁数据JD的情况,有时L0区域所包含的数据不是正常的数据。以下,将覆盖前记录在磁条ST中的磁数据JD称为“旧磁数据”,将覆盖后的磁数据JD称为“新磁数据”。
即,在覆盖新磁数据时,旧磁数据没有完全被消除,如图4所示,在磁条ST(读取区域)中旧磁数据与新磁数据混合,起因于该混合,存在L0区域中旧磁数据与新磁数据混合的情况。
对于针对存折T的磁数据JD的覆盖,基本上,不发生这种情况,但例如在使用规格外的写入器来覆盖磁数据JD的情况下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L0区域中混合的旧磁数据与新磁数据的记录密度不同的情况下,利用上述的以往的方法所计算的第一基准值以及第二基准值没有成为准确的值。另外,即使在L0区域中混合的旧磁数据与新磁数据的记录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在各数据的分界线中,有时脉冲没有成为正常的波形,计算的第一基准值以及第二基准值没有成为准确的值。
此外,不同的磁数据JD的混合不仅起因于磁数据JD的覆盖,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发生。
鉴于以上,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记录密度为75BPI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设为1490小时长,将构成数据“1”的脉冲串中的规定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设为745.5小时长。以下,对于构成数据“1”的脉冲串中的规定的周期,仅表现为“数据“1”的周期”。该情况下,对于基于75BPI的磁数据JD的读取的脉冲波形,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取在1490小时长反映了规定的余量的范围内的值,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取在745.5小时长反映了规定的余量的范围内的值。
另外,将记录密度为210BPI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设为532.5小时长,将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设为266.25小时长。该情况下,对于基于210BPI的磁数据JD的读取的脉冲波形,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取在532.5小时长反映了规定的余量的范围内的值,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取在266.25小时长反映了规定的余量的范围内的值。
图5是表示基于脉冲波形来生成数字数据时的磁数据解析部112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磁数据解析部112分析从脉冲输出部111输入的脉冲波形,对脉冲波形所包含的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和每个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发生的频率进行检测(步骤SA1)。
此外,在步骤SA1中,针对磁数据解析部112脉冲波形所包含的各周期,以规定的规则使实际的数据区间长进位或者舍去,并作为按照从0小时长至50小时长划分出的数据区间长(0小时长、50小时长、100小时长、150小时长…)进行检测。
图6(A)是表示通过步骤SA1的处理所检测的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与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发生的频率的关系的度数分布表的一个例子。
特别是,在图6(A)中,在75BPI的旧磁数据中,覆盖210BPI的新磁数据的结果是表示分析基于一部分残存旧磁数据的状态(图4的状态)的磁条ST的读取的脉冲波形的结果的度数分布表。
图6(B)是基于图6(A)的度数分布表的直方图,横轴表示数据区间长,纵轴表示频率。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磁条ST中,将应作为读取对象的磁数据JD(在进行磁数据JD的覆盖的情况下,新覆盖的磁数据JD(新磁数据))表现为“读取对象磁数据”。另外,将残存在磁条ST上的读取对象磁数据以外的磁数据JD(进行磁数据JD的覆盖的情况下,覆盖前记录的磁数据JD(旧磁数据))表现为“残存磁数据”。
在图6(A)和图6(B)的例子中,读取对象磁数据是210BPI的磁数据JD,残存磁数据是75BPI的磁数据JD。
如图6(B)所示,基于步骤SA1的分析结果的直方图成为与读取对象磁数据(本例中,210BPI的磁数据JD)的数据“1”的目标值(本例中,266.25小时长)近似的数据区间长具有频率的峰值的第一山部M1、和在与数据“0”的目标值(本例中,532.5小时长)近似的数据区间长具有频率的峰值的第二山部M2的状态。并且,基于步骤SA1的分析结果的直方图成为在与第一山部M1以及第二山部M2分离的位置上具有比第一山部M1的峰值的频率以及第二山部M2的峰值的频率小的频率的数据区域DR的状态。
直方图成为这样的状态的理由如以下。
即,在磁条ST中残存残存磁数据的情况下,残存的残存磁数据的数据量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量相比较非常小。因此,在脉冲输出部111输出的脉冲波形中发生基于残存磁数据的周期的频率与发生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1”的周期以及数据“0”的周期的频率相比较,非常少。因此,基于步骤SA1的分析结果的直方图成为具有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1”的周期的第一山部M1、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0”的周期的第二山部M2、和基于源于残存磁数据的周期的数据区域DR的状态。
鉴于以上,在紧接着步骤SA1的步骤SA2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首先,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以最高的频率发生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值(步骤SA2)。在图6(A)的例子中,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以最高的频率(77次)发生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即300小时长。
以最高的频率发生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是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或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中的任意一个。
在接下来的步骤SA3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比较步骤SA2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记录密度的各个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以及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来判别与获取的数据区间长最近似的(也可以相同)目标值(步骤SA3)。
本例的情况下,磁数据解析部112比较步骤SA2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即300小时长和以下的4个目标值。是75BPI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1490小时长)、75BPI的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745.5小时长)、210BPI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532.5小时长)、以及210BPI的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266.25小时长)。而且,磁数据解析部112判别为210BPI的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266.25小时长)与步骤SA2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300小时长)最近似。
在接下来的步骤SA4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将和在步骤SA3中判别为与步骤SA2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脉冲波形中以最高的频率发生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最近似的目标值对应的记录密度判别为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记录密度(步骤SA4)。
本例的情况下,磁数据解析部112在步骤SA3中判别为210BPI的数据“1”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目标值与步骤SA2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最近似。因此,在步骤SA4中,磁数据解析部112将与目标值对应的210BPI判别为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记录密度。
如以上那样,通过步骤SA1~步骤SA4的处理,磁数据解析部112能够判别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记录密度。
在接下来的步骤SA5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步骤SA4中判别出的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记录密度的数据“0”的目标值近似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且发生的频率最高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步骤SA5)。
本例的情况下,磁数据解析部112在步骤SA5中获取与210BPI的磁数据JD的数据“0”的目标值(532.5)近似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中的发生的频率最高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即550小时长。
以下,将在脉冲波形中,步骤SA5中所获取的数据区间长,即,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记录密度的数据“0”的目标值近似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且发生的频率最高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表现为“代表数据区间长”。代表数据区间长相当于在基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脉冲波形中,以最高的频率发生的数据“0”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
在接下来的步骤SA6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步骤SA5中所获取的代表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频率。
此处获取的频率(代表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频率)相当于“第一频率”。
并且,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从代表数据区间长开始规定的范围(例如,±50小时长)内的数据区间长,并获取获取的数据区间长的各个的周期的频率。
在本例中,磁数据解析部112获取作为代表数据区间长的550小时长的周期的频率(73次)、作为处于从550小时长规定的范围内的数据区间长的500小时长的周期的频率(57次)、以及作为处于从550小时长开始规定的范围内的数据区间长的600小时长的周期的频率(49次)。
以下,将处于从代表数据区间长开始规定的范围内的数据区间长称为“周边数据区间长”。
周边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频率相当于“第二频率”。
在接下来的步骤SA7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代表数据区间长以及代表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频率、和周边数据区间长以及周边数据区间长的周期的频率,通过以下的方法计算第一基准值(步骤SA7)。
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代表数据区间长以及周边数据区间长的各个,进行与频率越高的周期对应的数据区间长,以对计算出的第一基准值造成影响方式进行权重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决定)第一基准值。
在本例中,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作为代表数据区间长的550小时长、作为周边数据区间长的500小时长、以及600小时长,进行与频率对应的权重的加权平均,计算第一基准值。在本例中,磁数据解析部112计算出的第一基准值为529小时长。
此处,由于第一基准值通过上述的方法来计算,所以脉冲波形中,与数据“0”对应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称为与第一基准值近似的值。因此,第一基准值对于脉冲波形的各周期,能够作为判定数据“0”时的基准值使用。
在接下来的步骤SA8中,磁数据解析部112执行以下的处理来生成数字数据。
即,磁数据解析部112将脉冲波形的各周期的实际的数据区间长的各个除以第一基准值来计算各数据区间长在第一基准值所占的比例(以下,称为“基准比比例”。)。而且,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计算出的基准比比例,针对与各周期对应的脉冲或者脉冲串,判定数据“1”或者数据“0”(步骤SA8)。
图7是针对包括L0区域的一部分、SOM区域、和Data区域的一部分的脉冲波形,表示周期的实际的数据区间长、基准比比例、和与各周期对应的脉冲或者脉冲串的数据(数据“1”或者数据“0”)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表。
在步骤SA8中,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与处于包括基准比比例为“100%”的规定的范围(例如,85%~115%)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对应的脉冲判定为数据“0”。
另外,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处于包括基准比比例为“50%”的规定的范围(例如,35%~65%)的数据区间长的周期两个连续的脉冲串,判定为数据“1”。针对数据“1”这样判定是因为数据“1”由数据“0”的数据区间长的1/2的值(包括规定的余量。)的脉冲两个连续的脉冲串构成。
在图7所例示的表中,第一行G1是表示数据区间长为483小时长的周期的行。该情况下,基准比比例为“92.0%”,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对应的脉冲,判定为数据“0”。同样地,第二行G2是表示数据区间长为494小时长的周期的行。该情况下,基准比比例为“94.1%”,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对应的脉冲,判定为数据“0”。
另外,第5行G5是表示数据区间长为295小时长的周期的行。该情况下,基准比比例为“56.2%”。另外,第6行G6是表示数据区间长为290小时长的周期的行。该情况下,基准比比例为“55.2%”。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由与第5行G5的周期对应的脉冲以及与第6行G6的周期对应的脉冲构成的脉冲串,判定为数据“1”。
如以上那样,在步骤SA8中,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脉冲波形的各周期的基准比比例,针对脉冲或者脉冲串,按顺序判定数据“1”或者数据“0”,并基于判定结果来生成二进制的数字数据。
如以上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数据解析部112通过基于脉冲波形中的周期的频率来计算第一基准值,从而在第一基准值的计算时,源于残存磁数据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不会造成影响。由此,即使在磁条ST的一部分残存残存磁数据、由磁头HD读取了残存磁数据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基准值,能够作为没有读取的残存磁数据的影响的准确的值。
磁数据解析部112将生成的数字数据输出给控制部10。
控制部10基于输入的数字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
例如,控制部10执行以下的处理。
控制部10使用储存在数字数据的LRC区域中的奇偶校验位来进行数字数据的奇偶校验,并进行数字数据的错误检测。在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执行错误处理等对应的处理。在未检测出错误的情况下,控制部10控制通信部15将数字数据发送给主机3。
主机3基于接收的数字数据来执行对应的处理。
例如,主机3在数字数据包括存折T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利用以规定的手段输入的密码来进行认证,并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控制介质处理装置2对存折T进行必要的记账(打印)。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介质处理装置2具备读取记录在存折T(介质)中的磁数据JD并输出模拟波形的磁头HD、对磁头HD输出的模拟波形进行转换并输出脉冲波形的脉冲输出部111、以及基于脉冲波形中的周期与第一基准值(基准值)的比较对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并输出数字数据的磁数据解析部112。磁数据解析部112检测脉冲波形中的周期的频率,并基于检测出的周期的频率来计算(决定)第一基准值。
根据该结构,在介质处理装置2计算第一基准值时,源于残存磁数据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能够不会造成影响。由此,即使在磁条ST的一部分残存残存磁数据、由磁头HD读取了残存磁数据的情况下,对于第一基准值,也能够为没有读取的残存磁数据的影响的准确的值。而且,通过使第一基准值成为准确的值,能够正常地进行包括基于脉冲波形的数字数据的生成的磁数据JD的读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数据解析部112基于脉冲波形中,与其它频率相比较以较高的频率发生的周期来计算第一基准值。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反映在磁条ST中残存残存磁数据的情况下,残存的残存磁数据的数据量与读取对象磁数据的数据量相比较,非常小这种特性,能够准确地计算第一基准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数据解析部112针对脉冲波形中,与其它频率相比较以较高的频率发生的周期以及其周边的频率的周期,实施权重的加权平均,并基于加权平均的结果来计算第一基准值,上述权重表示发生的频率越高的周期对计算后的值越造成影响。
根据该结构,在第一基准值的计算时,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检测出的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并能够使第一基准值的值成为更准确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磁数据解析部112计算基于计算(决定)出的第一基准值和脉冲波形中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的基准比比例(比),并基于计算出的基准比比例来判定与周期对应的数字数据的值(数据“0”或者数据“1”)。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第一基准值,基于实际检测出的各周期的数据区间长,更准确地针对脉冲波形的各周期的脉冲或者脉冲串判定数据“0”或者数据“1”。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表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例子,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对与数据“1”数据“0”对应的周期的方式进行了例示,但这些数据的周期的方式并不限于例示的例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可能成为读取对象的磁数据JD的记录密度作为75BPI或者210BPI,对介质处理装置2的处理进行了说明,但记录密度并不限于例示的例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存折T作为介质的一个例子,但介质并不限于存折。
另外,使用图所说明的各功能模块通过硬件和软件能够任意地实现,并不暗示特定的硬件结构。
附图标记的说明
2…介质处理装置(打印装置),3…主机,111…脉冲输出部,112…磁数据解析部,T…存折(介质),HD…磁头。

Claims (8)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磁头,其读取记录于介质的磁数据而输出模拟波形;
脉冲输出部,其对上述磁头输出的上述模拟波形进行转换而输出脉冲波形;以及
磁数据解析部,其基于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多个周期与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转换而输出数字数据,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检测上述多个周期的频数,并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多个周期的频数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频数的上述多个周期中,基于以规定的频数发生的周期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频数的上述多个周期中,基于以最高的频数发生的周期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频数的上述多个周期中,进行实施权重的加权平均,并基于上述加权平均的结果来决定上述基准值,上述权重表示发生的频数越高的周期对计算后的值越造成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在检测出频数的上述多个周期中,针对以第一频数发生的周期以及以第二频数发生的周期,进行实施权重的加权平均,并基于加权平均的结果来决定上述基准值,上述权重表示发生的频数越高的周期对计算后的值越造成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计算决定的上述基准值与上述多个周期的比,并基于计算出的比来判定与上述多个周期对应的上述数字数据的值。
7.一种磁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磁头基于记录于介质的磁数据的读取而输出的模拟波形进行转换来生成脉冲波形,
检测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多个周期的频数,
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多个周期的频数来决定基准值,
基于上述多个周期与上述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转换而生成数字数据。
8.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部,其对介质进行打印;
磁头,其读取记录于上述介质的磁数据而输出模拟波形;
脉冲输出部,其对上述磁头输出的上述模拟波形进行转换而输出脉冲波形;以及
磁数据解析部,其基于上述脉冲波形中的多个周期与基准值的比较,对上述脉冲波形进行二进制转换而输出数字数据,
上述磁数据解析部检测上述多个周期的频数,并基于检测出的上述多个周期的频数来决定上述基准值。
CN201610024011.2A 2015-01-22 2016-01-14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Active CN105825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0063 2015-01-22
JP2015010063A JP2016134186A (ja) 2015-01-22 2015-01-22 媒体処理装置、磁気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873A CN105825873A (zh) 2016-08-03
CN105825873B true CN105825873B (zh) 2018-11-16

Family

ID=5643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24011.2A Active CN105825873B (zh) 2015-01-22 2016-01-14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6134186A (zh)
CN (1) CN1058258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4180B2 (ja) * 2000-08-11 2009-01-07 株式会社新興製作所 磁気情報処理装置
CN102903369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CN103124997A (zh) * 2011-03-31 2013-05-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头装置
CN104205222A (zh) * 2012-08-30 2014-12-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数据解调装置、数据解调方法、磁记录数据再生装置以及程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4180B2 (ja) * 2000-08-11 2009-01-07 株式会社新興製作所 磁気情報処理装置
CN103124997A (zh) * 2011-03-31 2013-05-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头装置
CN102903369A (zh) * 2011-07-25 2013-01-3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磁性数据解调方法以及磁性数据解调装置
CN104205222A (zh) * 2012-08-30 2014-12-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数据解调装置、数据解调方法、磁记录数据再生装置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34186A (ja) 2016-07-25
CN105825873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8330B2 (en) Methods and execution programs for reading and displaying a two-dimensional code
US11745516B2 (en) Region-of-interest based print quality optimization
JP5963457B2 (ja)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08357208A (zh) 调整印前数据补偿异常喷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09075701A (ja) バー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バーコード生成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ストチャート
US9129645B2 (en) Data demodulation device, data demodulation method, reproduction device for magnetically recorded data, and program
CN105825873B (zh) 介质处理装置、磁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装置
CN107531047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图像形成设备
US6945462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ading apparatus
US9056457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9154391A5 (zh)
CN115071286B (zh) 羽化模板的自动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6247905A5 (zh)
CN106559597A (zh) 移动终端装置和信息输出方法
JP5570559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9940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EP009671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an unknown character
JP5735464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218774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搬送量の補正方法
JP2009066859A (ja) バーコード生成システム、バーコード生成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ストチャート
JP6288081B2 (ja) 色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色処理方法
JP4032204B2 (ja) 磁気パターンの認識装置、認識方法、および、情報記録媒体
JP2017037693A (ja) 磁気ストライプの読み取り制御方法、及び、読取装置
EP2343877A1 (en) Image encryption device/decryption device, image encryption method/decryption method, and image encryption program/decryption program
CN114347650A (zh) 图像精度自适应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