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4168A - 透镜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4168A
CN105824168A CN201610049681.XA CN201610049681A CN105824168A CN 105824168 A CN105824168 A CN 105824168A CN 201610049681 A CN201610049681 A CN 201610049681A CN 105824168 A CN105824168 A CN 105824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omponent
spool
magnet
housing
mov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6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4168B (zh
Inventor
朴相沃
孙秉旭
刘庚皓
李准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104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987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4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4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4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4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4Vertical adjustment of lens; Rising fro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透镜移动装置。该透镜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中安装有至少一个透镜并且可以通过在磁体与线圈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来移动;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用于支承所述移动单元;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感测从所述磁体发出的电磁力随该移动单元移动的变化并基于感测结果输出输出信号,其中,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之比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是30Hz至200Hz。

Description

透镜移动装置
相关申请案交叉引用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1月23日向韩国提交的韩国申请No.10-2015-0011214的优先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并入到本文中如同在本文中得到完全阐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很难将在一般摄像头模块中使用的音圈电机(VCM)技术应用于低功耗的超微型(micromini)摄像头模块中,因此,已经进行了关于此类超微型摄像头模块的研究工作。
在诸如智能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中所安装的摄像头模块在使用中会频繁地遭受冲击,并且在拍摄时会因为使用者手抖而微微颤动。鉴于这些方面,需要研发在摄像头模块中安装额外单元以防止手抖的技术。
已经研究出了各种用于防止手抖的单元。其中,存在一种手抖补偿技术,其中,光学模块是在垂直于光轴的x轴和y轴方向上移动。在此类技术中,光学系统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上移动以校正图像,因此具有不利于微型化的复杂结构。另外,还得要求对光学模块进行准确和快速的聚焦。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其可以确保稳定的自动聚焦(AF)反馈控制和光学图像稳定化(OIS)反馈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单元,在所述移动单元中至少安装有一个透镜,并且所述移动单元通过在磁体与线圈之间的电磁交互来移动;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配置为支承所述移动单元;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从所述磁体发出的电磁力随所述移动单元的移动的变化并且根据感测结果来输出输出信号,其中,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为30Hz至200Hz。
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超过200Hz。
所述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是所述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并且所述预定倍可以是2倍至3倍。
所述弹性构件的厚度可以是30μm至50μm,所述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参考宽度,并且所述参考宽度可以是60μm至100μm。
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的与0dB增益对应的频率可以是60Hz至200Hz。
所述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40Hz至120Hz。
所述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50Hz至100Hz。
所述二级谐振频率可以是等于或大于250Hz。
所述弹性构件可以包括:上弹性构件,所述上弹性构件与线筒的上端和壳体的上端耦接;以及下弹性构件,所述下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下端和所述壳体的下端耦接。
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壳体耦接的外框架;以及用于将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连接的框架连接部分,所述框架连接部分的宽度可以是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并且所述预定倍可以是2倍至3倍。
所述位置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驱动器以执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线筒,所述线筒包含透镜镜筒;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收纳所述线筒;与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耦接的弹性构件;在所述线筒上设置的第一线圈;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磁体;在所述壳体下方设置的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二线圈;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用于基于对所述磁体磁场强度随所述线筒移动变化进行感测的结果来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以及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用于基于对所述磁体磁场强度随所述壳体移动变化进行感测的结果来输出第二输出信号,其中,根据第一传递函数(firsttransferfunction)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具有30Hz至200Hz的频率域,并且根据该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具有超过200Hz的频率域,并且所述第一传递函数是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第二线圈的输入信号之比。
所述弹性构件可以包括:上弹性构件,所述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上端和所述壳体的上端耦接,以及下弹性构件,所述下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下端和所述壳体的下端耦接。
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是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并且所述预定倍可以是2倍至3倍。
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与所述壳体耦接的外框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的框架连接部分,并且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等于所述框架连接部分的宽度。
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可以是30μm至50μm,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参考宽度,所述参考宽度可以是60μm至100μm。
根据第二传递函数(secondtransferfunction)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具有30Hz至200Hz的频率域,根据第二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具有超过200Hz的频率域,并且,所述第二传递函数可以是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到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入信号之比。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驱动器以执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
根据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40Hz至120Hz,并且根据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等于或大于250Hz。
根据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50Hz至100Hz,并且,根据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等于或大于250Hz。
附图说明
可以参考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布置和实施例,其中,类似附图标记指代类似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的透镜移动装置去除了盖部件之后的组装透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线筒、第一线圈、第二磁体、第一位置传感器和传感器基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壳体的透视图;
图5是图1所示壳体和第二磁体的底部分解透视图;
图6是沿图2中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线筒、壳体、上弹性构件、第一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基板和多个支承构件的组装透视图;
图8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线筒、壳体、下弹性构件和支承构件的底部组装透视图;
图9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上弹性构件、下弹性构件、第一位置传感器、传感器基板、基部(base)、支承构件和电路板的组装透视图;
图10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基部、第二线圈、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电路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传递函数(transferfunction)的增益(gain)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和二级谐振频率的曲线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第一上弹性构件的放大图;以及
图1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的AF反馈驱动控制中的根据传递函数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和根据传递函数相位(phase)的频率响应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在以下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应理解,当将每一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称为形成在基板、层(膜)、区域、焊盘或图案之“上”或“下”时,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元件的“上”或“下”,也可以在两者之间间接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此外,应理解,会基于附图来描述在每一元件“上”或“下”的位置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会出于描述简易和清楚的目的夸大或缩小元件的大小或省略某些元件。另外,有关元件的大小并不意味其实际大小。此外,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被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即使这些元件是在不同的图中示出。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出于描述的便利,尽管会使用笛卡尔座标系(x,y,z)来描述根据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其他座标系。在有关图中,x轴和y轴指的是垂直于光轴(z轴)的方向,出于简便,可以将光轴(z轴)方向称作“第一方向”,并且可以将x轴方向称作“第二方向”,并且可以将y轴方向称作“第三方向”。
应用于诸如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的移动装置的小型摄像头模块的“手抖补偿装置”指的是被配置为当在拍摄静态图像时用于防止由于使用者手抖引发的振动而造成图像模糊的装置。
另外,“自动聚焦装置”指的是用于将物体的图像自动聚焦到图像传感器表面上的装置。所述手抖补偿装置和所述自动聚焦装置可以以各种方式来实现,并且,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执行:自动聚焦操作,其中,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的光学模块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和手抖补偿操作,其中,该光学模块在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移动。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看图1,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包括盖部件300、上弹性构件150、第一线圈120、线筒110、壳体140、第二磁体130、下弹性构件160、多个支承构件220、第二线圈230、电路板250、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基部210。透镜移动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基板18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一磁体190。
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二磁体130、壳体140、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形成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另外,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可以用于执行透镜聚焦操作。
另外,第一透镜移动单元、第二线圈230、电路板250、基部210和支承构件220可以形成第二透镜移动单元。另外,第二透镜移动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第二透镜移动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手抖补偿操作。
首先,将描述盖部件300。
盖部件300将上弹性构件150、线筒110、第一线圈120、壳体140、第一磁体190、第二磁体130、下弹性构件160、支承构件220、第二线圈230和电路板250收纳在由盖部件300和基部210形成的收纳空间中。
盖部件300可以具有盒形状,该盒形状包括开口的下部、上端部(upperendpart)和侧壁,并且盖部件300的下部可以与基部210的上部耦接。盖部件300的上端部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或八边形形状。
盖部件300可以设置有形成在其上端部的中空部以将与线筒110耦接的透镜(未示出)暴露给外部光。另外,由透光材料(light-transimittingmaterial)形成的窗口可以额外地设置在盖部件300的中空部上以防止诸如尘土或潮气的异物进入摄像头模块。
盖部件300可以由诸如SUS等非磁材料形成以防止对第二磁体130产生磁吸力,或者由磁性材料形成以执行轭的功能。
图2是图1中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去除了盖部件300之后的组装透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二磁体130(130-1、130-2、130-3和130-4)、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传感器基板180的分解透视图。
接下来,将描述线筒110。
参考图2和图3,线筒110设置在壳体140(下文将描述)内,并且可以通过在第一线圈120与第二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光轴方向上或与光轴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移动。
尽管图中未示出,线筒110可以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透镜的透镜镜筒(未示出),并且,该透镜镜筒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线筒110的内部耦接。
线筒110可以具有中空结构以在其中安装透镜或透镜镜筒,并且线筒110的中空部可以具有圆形形状、椭圆形形状或多边形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线筒110可以包括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
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引导部111a和第一止挡器(stopper)111b。线筒110的引导部111a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突出,并且用以引导上弹性构件150的安装位置。线筒112的第二突起112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突出。
第一突起111的第一止挡器111b和线筒110的第二突起112可以用来防止线筒110的主体的底表面与基部210和电路板250上表面直接相撞,即使在执行自动聚焦功能时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或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时线筒110移动超过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相撞。
线筒110可以包括支承沟槽114,支承沟槽114设置在线筒110的内周表面110a与外周表面110b之间以使得传感器基板180可以通过支承沟槽114设置在线筒110上。另外,传感器基板180可以沿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插入到线筒110中。
例如,线筒110的支承沟槽114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内周表面110a与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之间使得传感器基板180可以沿第一方向(z轴方向)插入到线筒110中。另外,支承沟槽114可以具有可以将传感器基板180设置在和/或固定到线筒110上的任何结构。例如,支承沟槽114可以具有与传感器基板180相同的形状,例如环形,但是不限于此。
另外,在省略传感器基板180的另一实施例中,线筒110的支承沟槽(supportgroove)114可以被省略。
线筒110可以包括收纳凹槽(receivingrecess)116,收纳凹槽116适合用来收纳设置在传感器基板180上、与传感器基板180耦接或安装在传感器基板180上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
另外,线筒110的收纳凹槽116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与第二突起112之间的空间(space)中使得在传感器基板180上安装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沿第一方向插入到线筒110中。在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固定到或坐落在壳体140上而不是线筒110的外周表面上的另一实施例中,线筒110的收纳凹槽116可以省略。
线筒110可以包括支承突出部,支承突出部与下弹性构件160耦接并固定到下弹性构件160上,并且支承突出部设置在线筒110的下表面上。
如果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具有能够执行单向控制(unidirectionallycontrolled)的自动聚焦功能的结构,可以将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的下表面与壳体140的第一负载沟槽146的底表面之间的接触状态设置为初始位置(initialposition)。
例如,在该初始位置处,当给第一线圈120供应电流时,线筒110升高(raised),当切断电流供应时,线筒110降低,从而实现自动聚焦功能。
此处,该初始位置可以是在没有给第一线圈120施加电力的状态下的移动单元的最初位置,或者是当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仅由于移动单元的重量而弹性变形时的移动单元的位置。此处,该移动单元可以包括线筒110以及与线筒110直接附接的元件,例如,传感器基板180和第一线圈120。
另一方面,如果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具有能够执行双向控制的自动聚焦功能的结构,可以将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的下表面与壳体140的第一负载沟槽146的底表面146a以指定的距离间隔开的位置设置为初始位置。在此情况下,在该初始位置处,AF移动单元可以由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来支承。
例如,在该初始位置处,当给第一线圈120施加正向电流时,线筒110可以从初始位置向上移动,并且,当给第一线圈120施加反向电流时,线筒110可以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线圈120。
第一线圈120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上。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为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不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重叠。
例如,为了防止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在第一线圈120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之间发生干扰或重叠,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的上部上,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的下部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为了防止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在第一线圈120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之间发生干扰或重叠,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坐落在壳体140上或者固定到壳体140上,并且,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上。
如图3所示,第一线圈120可以在围绕光轴旋转的方向上缠绕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上。
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直接缠绕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上,或者缠绕在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上的线圈环(未示出)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线圈120可以预先缠好然后插入到线筒110中,为此,供第一线圈120插入的沟槽部分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上。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为有角度的环形线圈块。
如图2所例示,第一线圈120可以具有近似八边形形状。第一线圈120的此类形状可以对应于线筒110的外周表面110b的形状,但是,第一线圈120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形成为圆形。
另外,第一线圈120的至少四个表面可以设置为平坦表面,并且,连接这些表面的拐角可以设置为具有平坦表面,但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其可以形成为具有圆的表面。
第一线圈120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30对应或相反的表面。另外,与第一线圈120对应的第二磁体130可以具有与第一线圈120的曲率相同的曲率。
例如,如果第一线圈120的表面是平坦表面,第二磁体130的对应表面可以是平坦表面,并且,如果第一线圈120的表面是弯曲表面,第二磁体130的对应表面可以是弯曲表面。另外,即使第一线圈120的表面是弯曲表面,第二磁体130的对应表面也可以具有平坦表面,反之亦然。
当给第一线圈120供应电流时,第一线圈120可以通过与第二磁体130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电磁力,并且,所形成的电磁力可以在光轴方向上或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移动线筒110。
第二磁体130可以形成为单个主体,因此,第二磁体130的与第一线圈120相对的整个表面具有相同极性。
如果第二磁体130被分成垂直于光轴的两个部分或四个部分进而与第一线圈120相对的第二磁体130的表面被分成两个部分或四个部分,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可以分成与第二磁体130所分成的部分的数目相同数目的部分。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传感器基板180。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上,与线筒110耦接或安装在线筒110上,并且可以与线筒110一起移动。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与线筒110一起移动。
另一方面,在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设置在或固定到壳体140上的另一实施例中,当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没有与线筒110一起移动。在此情况下,用以感测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磁体190可以设置在或固定到线筒110上并且与线筒110一起移动。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感测第一磁体190根据线筒110的移动的磁场强度,并输出感测信号来作为感测结果或反馈信号。可以使用该感测信号来调整线筒110在光轴方向的位移或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的位移。
在第一磁体190被省略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感测第二磁体130根据线筒110的移动的磁场强度,并输出感测信号作为感测结果。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与传感器基板180导电连接,并且实施为包含霍尔传感器的驱动器类型,或者可以是单个传感器,诸如霍尔传感器。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以各种方式设置在线筒110上、与线筒110耦接或安装在线筒110上,并且,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设置、组合或安装类型以各种方式来接收电流。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传感器基板180上,与传感器基板180耦接或安装在传感器基板180上,并且,传感器基板180可以与线筒110耦接。例如,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通过传感器基板180间接设置在线筒110上,与线筒110耦接或安装在线筒110上。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与上弹性构件150或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个导电连接,下文将详细描述。例如,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与上弹性构件150导电连接。
传感器基板180可以插入到线筒110的支承沟槽114中,并进而与线筒110耦接。传感器基板180足以安装在线筒110上,尽管图3示例性地将传感器基板180示出为环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使用粘合部件,诸如环氧树脂或双面胶带安装在传感器基板180上并由传感器基板180支承。
传感器基板180可以包括主体182、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和电路图案L1至L4。
例如,传感器基板180的主体182可以具有能够插入到线筒110的支承沟槽114并且固定到支承沟槽114的形状。
传感器基板180的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可以从传感器基板180的主体182突出并且可以连接到上弹性构件150的第一内框架151。
传感器基板180的电路图案L1至L4可以形成在传感器基板180的主体182上,并且可以将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导电连接。
在初始位置,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与在壳体140上设置的第一磁体190相对或对准。
例如,在初始位置,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90重叠(overlap),并且,可以不与第二磁体130重叠。另外,如果第一磁体190被省略,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为在初始位置与第二磁体130部分地重叠。
例如,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为,使得穿过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且与垂直于光轴的第二方向平行的虚拟水平线172(参见图6)在初始位置处与第一磁体190的中心对准,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此处,线筒110可以在基于虚拟水平线172与磁体190中心相遇的点的第一方向上,即光轴方向上升高或降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也就是说,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在初始位置处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90的中心对准。
另外,根据另一实施例,至少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在初始位置处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不与第二磁体130重叠,但是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以外的其余部分可以与第二磁体130重叠。
另外,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在初始位置在垂直于光轴的第二方向上不与第二磁体130的中心重叠,但是,第二磁体130的除第二磁体130的中心以外的其余部分可以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重叠。
接下来,将描述壳体140。
壳体140支承用于感测的第一磁体190和用于驱动的第二磁体130,并且将线筒110收纳于其中使得线筒110可以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移动。
壳体140可以具有大体中空柱形状。例如,壳体140可以具有多边形棱柱形(例如,矩形棱柱形或八边形棱柱形)或圆形中空部201。
图4是图1所示壳体140的透视图,图5是图1所示壳体140和第二磁体130的分解透视底部图,图6是沿图2中线I-I’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示出图1所示线筒110、壳体140、上弹性构件15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传感器基板180和支承构件220的组装透视图,图8是图1所示线筒110、壳体140、下弹性构件160和支承构件220的组装透视底部图。
壳体140可以具有在与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和第二突起112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一负载沟槽146。
壳体140可以具有与在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与第二突起112之间的区域对应的第三突起148。
壳体140的与线筒110相对的第三突起148的表面可以具有与线筒110侧部分相同或对应的形状。此处,在图3所示的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与第二突起112之间的区域的第一宽度W1和图4所示的壳体140的第三突起148的第二宽度W2可以具有指定容限(tolerance)。因而,在线筒110的第一突起111与第二突起112之间的壳体140的第三突起148的旋转可以得到管制。然后,当在给围绕光轴旋转的方向上而不是光轴方向上给线筒110施加力时,壳体140的第三突起148可以防止线筒110的旋转。
例如,壳体140的外表面的上部部分可以具有规则形状,而壳体140的内表面的下部部分可以具有八边形形状或与八边形形状类似的形状,如图4和图5所示例性地示出。壳体140可以包括多个侧部分,例如,可以包括四个第一侧部分141和四个第二侧部分142。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可以对应于安装了第二磁体130的部分。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可以位于两个邻近的第一侧部分141之间并且对应于可设置支承构件220的部分。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可以将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相互连接,并且包括具有指定深度的平表面。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等于或大于对应第二磁体130面积的面积以及等于或大于对应第二磁体130长度的长度。
该壳体可以具有在第一侧部分141的内表面上设置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以收纳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1至130-4。
第二磁体130-1、130-2、130-3和130-4中的各个可以固定到在壳体140的对应第一侧部分141上设置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
壳体140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可以形成为与第二磁体130大小对应的沟槽,并且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在磁体负载部分141a中以使得第二磁体130的至少三个表面即第二磁体130的两个侧表面和上表面可以与磁体负载部分141a的相应表面相对。
可以将开口形成在壳体140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的底表面上,即磁体负载部分141a的与第二线圈230相对的表面上(下文将描述),固定到磁体负载部分141a的第二磁体130的底表面可以与第二线圈230直接相对。
第一磁体190可以设置为在与光轴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相对。例如,第一磁体19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中的任一个上,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第一侧表面的任一个上且与设置了磁体190的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相对应。
例如,第一磁体190可以固定到壳体140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以便设置在第二磁体130上。
例如,第一磁体190可以设置在第二磁体130-1至130-4中的任一个(例如,第二磁体130-1)上。
第一磁体190可以接触任一个第二磁体(例如,第二磁体130-1),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90可以与第二磁体(例如,第二磁体130-1)间隔开,为此,壳体140可以具有单独的磁体负载部分(图中未示)以收纳与第一磁体190间隔开的第二磁体(例如,第二磁体130-1)。也就是说,壳体14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磁体190与第二磁体(例如,第二磁体130-1)之间。另外,根据又另一实施例,第一磁体190可以被省略,第二磁体130可以同时执行感测和驱动功能。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可以设置为与盖部件300的侧表面平行。另外,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具有大于第二侧部分142的表面。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可以形成供支承构件220通过的路径。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的上表面可以包括第一通孔147。支承构件220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47并连接至上弹性构件150。
另外,为了防止与图1所示的盖部件300的内表面直接相撞,第二止挡器144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上端。壳体140可以具有在其上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以与上弹性构件150耦接。
例如,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可以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的上表面上。壳体140的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可以具有半球形,如图中所例示,或具有圆柱形或多边形棱柱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壳体140可以具有在其下表面上形成的支承突出部145以与下弹性构件160耦接并固定到下弹性构件160。
为了确保供填充硅胶型硅树脂的空间以执行阻尼功能并形成供支承构件220通过的路径,壳体140可以具有在第二侧部分142上形成的第一凹槽142a。也就是说,壳体140的第一凹槽142a可以被填充以阻尼硅树脂。
壳体140可以具有从其侧表面突出的多个第三止挡器149。第三止挡器149用以防止当壳体140在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壳体140与盖部件300相撞。
为了防止壳体140的底表面与基部210和/或电路板250(下文描述)相撞,壳体140可以具有从其下表面突出的第四止挡器(未示出)。通过此类配置,壳体140可以在向下的方向上与基部210间隔开并且在向上的方向上与盖部件300间隔开,因此,能够维持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且不会在向上或向下方向上造成干扰。因此,壳体140可以执行壳体140在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方向上,即在与光轴垂直的平面上的第二和/或第三方向上的移位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
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中以对应于第一线圈120。第二磁体13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内并由第一侧部分141来支承,如图5所例示。
例如,参考图5,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磁体负载部分141a中以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
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中,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之外或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之内或之外。
另外,根据又另一实施例,第一磁体19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之中,第二磁体19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之外,反之亦然。
另外,根据另外一实施例,第一磁体19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之内或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之外,第二磁体13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之内或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之外,反之亦然。
第二磁体130可以具有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形状对应的形状,即大体矩形平行六面体,第二磁体130的与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可以具有与第一线圈120对应表面曲率对应的曲率。
第二磁体130可以形成为一个主体使得第二磁体130与第一线圈120相对的表面形成S极132并且第二磁体130的外表面形成N极13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反之亦然。
可以安装至少两个第二磁体13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了四个第二磁体130。此处,第二磁体130可以具有大体矩形截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磁体130可以具有三角形或菱形截面。
参看图3,如果第二磁体130具有矩形截面,第二磁体130-1至130-4中的一对第二磁体130-1和130-3可以设置为在第二方向上平行,并且另一对第二磁体130-2和130-4可以设置为在第三方向上平行。通过此类结构设置,可以控制用于补偿手抖的壳体140的移动(以下将要描述)。
第一磁体19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中以在与光轴垂直的第二方向上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例如,与第二磁体(例如第二磁体130-1)一起的第一磁体190可以被收纳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中并由第一侧部分141支承。
第二磁体130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monopolemagnetizedmagnet),其中,不同的磁极形成在磁体的内部和外部。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为使得与第一线圈120相对的第二磁体130的表面可以形成S极132而第二磁体130的其他表面可以形成N极13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反之亦然。
第一磁体190可以安装在壳体140中以位于第二磁体130上。第一磁体190可以是单极磁化磁体,其中,不同的磁极分别形成在磁体的上部和下部。例如,在第一磁体190的S极与N极之间的界面(interface)可以和第二磁体130的S极与N极之间的界面垂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磁体190的大小可以小于第二磁体130的大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90可以是双极磁化磁体(dipolemagnetizedmagnet),其中,不同的磁极形成在磁体的上部和下部。第一磁体190可以是铁氧体、磁钢或稀土元素磁体,并且可以根据磁路的类型分为P型或F型。在本实施例中,双极磁化元件的种类不受限制。
被实施为双极磁化磁体的第一磁体190可以包含第一感测磁体、第二感测磁体和非磁膜(non-magneticdiaphragm)。
第一感测磁体和第二感测磁体可以彼此间隔开以在与光轴平行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该非磁膜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磁体与第二感测磁体之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感测磁体和第二感测磁体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彼此相对,该非磁膜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磁体与第二感测磁体之间。
该非磁膜是一个基本不含磁力的部分并且可以包含几乎没有极性的区段。该非磁膜可以被填充以空气或包含非磁材料。
透镜移动装置100的移动单元可以从初始位置朝+z轴方向或-z轴方向移动。在初始位置处,该移动单元可以通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与固定单元(stationaryunit)分离。例如,该固定单元可以包含壳体140和直接附接到壳体140的元件(例如,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
在初始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被对准为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90的非磁膜相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因此,当该移动单元沿与光轴平行的方向移动时,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感测第一磁体190的磁场强度被线性改变的区段。
根据第一磁体190的种类,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中心可以被对准为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第一感测磁体、第二感测磁体和非磁膜中的任何一个相对。
接下来,将描述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和支承构件220。
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通过弹性来支承线筒110。例如,上弹性构件150可以与线筒110上端和壳体140上端耦接,下弹性构件160可以与线筒110下端和壳体140下端耦接。
支承构件220可以支承壳体140以使之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基部210移动,并且可以将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个与电路板250导电连接。
图9是图1所示的上弹性构件150、下弹性构件16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传感器基板180、基部210、支承构件220和电路板250的组装透视图。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包含多个相互电分离(conductivelyseperated)的上弹性构件150-1至150-4。
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可以导电连接至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中的至少一个。
尽管图9示例性示出将传感器基板180的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与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4电接触,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器基板180的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可以导电接触下弹性构件160或导电接触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
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电连接的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中的每一个可以导电连接至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4中的相对应的一个。另外,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4中的每一个可以导电连接至支承构件220中的对应支承构件。
第一至第四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4中的每一个150a或150b可以包含与线筒110耦接的第一内框架151、与壳体140耦接的第1-1外框架152a或152b,以及将第一内框架151与第1-1外框架152a或152b连接的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
第一至第四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4中的每一个的第一框架151可以与线筒110以及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中的对应接触部耦接。
如图3所示例性示出,如果线筒110的第二突起112的上表面112a为平坦,第一内框架151可以位于线筒110的第二突起112的上表面112a上,然后使用粘合部件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图3不同,如果支承突出部(未示出)形成在上表面112a上,支承突出部可以插入到在第一内框架151上形成的通孔151a中,并且然后通过热熔合或使用诸如环氧树脂的粘合部件来固定。
第1-1外框架152a或152b可以与壳体140耦接并连接至支承构件220。
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可以将第一内框架151和第1-1外框架152a或152b连接。尽管第1-1外框架152b具有与将第1-1外框架152a分割所获两个部分中的任一部分相同的形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1-1外框架152a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并且该两个部分可以具有与第1-1外框架152b相同的形状并且在两横侧对称设置。
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可以弯折至少一次并且可以形成具有指定形状的图案。通过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的位置改变和精细变形,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的提高和/或降低操作可以被弹性的支承。
壳体140的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可以将上弹性构件150的第1-1外框架152a和152b(如图9中所示例性示出)与壳体140耦接并固定至壳体140。
根据本实施例,与壳体140的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耦接的通孔157可以形成在第1-1外框架152a和152b上。壳体140的第一上支承突出部143和通孔157可以通过热熔合固定或使用诸如环氧树脂的粘合部件来固定。
在第一内框架151与线筒110耦接且第1-1外框架152a和152b与壳体140耦接之后,可以将电力例如不同极性的电力施加给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四个销(pins)中的两个销,并且,如图7所例示,可以通过在传感器基板180的弹性构件接触部184-1至184-4与第一内框架151之间进行诸如焊接的导电连接CP11、CP12、CP13和CP14来输出来自其余两个销的感测信号。例如,为了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力并输出不同极性的感测信号,上弹性构件150包括四个上弹性件,即第一至第四上弹性件部分150-1至150-4。
第一至第四上弹性件部分150-1至150-4可以通过支承构件220连接至电路板250。
例如,第一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可以通过第1-1支承构件220-1a和第1-2支承构件220-1b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电路板250,第二上弹性构件部分150-2可以通过第二支承构件220-2连接至电路板250,第三上弹性构件部分150-3可以通过第3-1支承构件220-3a和第3-2支承构件220-3b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电路板250,第四上弹性构件部分150-4可以通过第四支承构件220-4连接至电路板250。因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通过支承构件220和上弹性构件150从电路板250接收电力或者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感测信号提供给电路板250。
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彼此电分离的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第一线圈120可以通过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连接至支承构件220。
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二内框架161-1和161-2、一个或多个第二外框架162-1和162-2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框架连接部分163-1、163-2和163-3。
第二内框架161-1和161-2可以与线筒110耦接,并且,第二外框架162-1和162-2可以与壳体140耦接。
第2-1框架连接部分163-1可以将第二内框架161-1与第二外框架162-1连接,第2-2框架连接部分163-2可以将该两个第二外框架162-1和162-2连接,第2-3框架连接部分163-3可以将第二内框架161-2和第二外框架162-2连接。
另外,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可以另外包含第一线圈框架164-1,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可以另外包含第二线圈框架164-2。
参看图9,第一线圈120的两端可以通过诸如焊料的导电连接部件导电连接至第一线圈框架164-1和第二线圈框架164-2。
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可以接收电力例如不同极性的电力,并将所接收的电力传输给第一线圈120。例如,为了接收不同极性的电力并将所接收的电力传输给第一线圈120,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包括两个下弹性构件,即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
另外,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中的每一个可以另外包含第2-4框架连接部分163-4。第2-4框架连接部分163-4可以将线圈框架164与第二内框架161-2连接。
第2-1至第2-4框架连接部分163-1、163-2、163-3和163-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弯折至少一次并且形成具有指定形状的图案。具体地,通过第2-1框架连接部分163-1和第2-3框架连接部分163-3的位置变化和精细变形,线筒110在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上的升高和/或降低操作可以被弹性的支承。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中的每一个可以另外包含弯折部165。
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中的弯折部165可以从第2-2框架连接部分163-2在第一方向上朝上弹性构件150弯折。
上弹性构件150可以另外包含分别彼此电分离的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第一至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6可以彼此电分离。
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含连接框架154和第1-2外框架155。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的连接框架154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连接至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160-2的弯折部165。
第1-2外框架155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从连接框架154弯折,与壳体140耦接并连接至支承构件220。
例如,第五上弹性构件150-5可以连接至第五支承构件220-5,第六上弹性构件150-6可以连接至第六支承构件220-6。此处,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的弯折部165以及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的连接框架154和第1-2外框架155可以一体形成。如上所述,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中的每一个和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朝第一方向弯折的部分165或154。
以与第1-1外框架152b相同的方式,第1-2外框架155可以包含通孔。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至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1至150-6的第1-1外框架152b可以设置为在对角方向彼此相对,第1-2外框架155可以设置为在对角方向彼此相对。
应理解,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通过与支承构件220连接的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50-5和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50-6从电路板250接收电力,并将所接收的电力提供给第一线圈120。也就是说,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可以通过第六上弹性构件部分160-6和第六支承构件220-6连接至电路板250,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可以通过第五上弹性构件部分160-5和第五支承构件220-5连接至电路板250。
尽管实施例描述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被分成多个上弹性构件和下弹性构件,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不被分割。
线筒110的第一下支承突出部可以将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内框架161-1和161-2与线筒110耦接并固定到线筒110。壳体140的第二支承突出部145可以将下弹性构件160的第二外框架162-1和162-2与壳体140耦接并固定到壳体140。
参考图9,与线筒110的第一下支承突出部耦接的通孔161a可以形成在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的第二内框架161-1和161-2上。此处,线筒110的第一下支承突出部和通孔161a可以通过热熔合或使用诸如环氧树脂的粘合部件来固定。
另外,与壳体140的第二下支承突出部145耦接的通孔162a可以形成在第一下弹性构件部分160-1和第二下弹性构件部分160-2的第二外框架162-1和121-2上。此处,壳体140的第二下支承突出部145和通孔162a可以通过热熔合或使用诸如环氧树脂的粘合部件来固定。
上述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设置为片簧(leafspring),但是对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材料本发明不做限制。
可以使用两个相互电分离的上弹性构件150给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供应电力,可以使用另外两个相互电分离的上弹性构件150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感测信号传输给电路板250,并且,可以使用两个相互电分离的下弹性构件160给第一线圈120供应电力。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弹性构件150的功能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功能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可以使用两个相互电分离的上弹性构件来给第一线圈120供应电力,可以使用两个相互电分离(conductivelyseparated)的下弹性构件来给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供应电力,并且,可以使用另外两个相互电分离的下弹性构件来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感测信号传输给电路板250。尽管此类结构图中未示出,可以通过图示内容易于想到。
支承构件220可以分别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分142上。例如,两个支承构件220可以设置在四个第二侧部分142中的每一个上。
或者,在壳体140的四个第二侧部分142中,可以将一个支承构件220设置在两个第二侧部分142中的每一个上,并且,可以将两个支承构件220设置在其余两个第二侧部分142的每一个上。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承构件220可以是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分141上设置的片簧。
支承构件220可以形成路径来传输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一线圈120所需的电力并且形成路径来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感测信号提供给电路板250,如上所述。
支承构件220可以实施为弹性支承构件,例如,片簧、螺旋弹簧、金属丝弹簧或悬挂线(suspensionwire)。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承构件220可以与上弹性构件150一体形成。
接下来,将描述基部210、电路板250、第二线圈230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40。
基部210可以具有与线筒110中空部和/或壳体140中空部对应的中空部,并且具有与盖部件300相符或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
图10是图1所示的基部210、第二线圈230、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电路板250的分解透视图。
基部210可以包含阶梯(staircase)211,在将盖部件300附接到基部210时可以将阶梯211涂覆以粘合剂。此处,阶梯211可以引导与其上部耦接的盖部件300,并且盖部件300的末端(distalend)可以与阶梯211表面接触。
基部210的阶梯211和盖部件300的末端可以通过粘合剂等来固定和密封。
基部210可以与第一透镜驱动单元间隔开指定距离。具有与电路板250的具有端子251的区域对应大小的支承部分255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与电路板250端子251相对的表面上。支承部分255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外表面上而不设阶梯211,并且支承部分255可以支承形成有端子251的端子表面(terminalsurface)253。
基部210的拐角可以具有第二凹槽212。如果盖部件300的拐角具有突出形状,盖部件300的此类突起可以与基部210的第二凹陷212耦接。
另外,可供设置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第二负载凹槽215-1和215-2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上表面上。
根据本实施例,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因此,可以提供两个第二负载凹槽215-1和215-2。两个第二位置传感器240-1和240-2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二负载凹槽215-1和215-2中的对应负载凹槽中,并且,第二位置传感器240-1和240-2可以感测壳体14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移动程度。由将各个第二负载凹槽215-1和215-2与基部210中心连接的虚拟线所形成的角度可以形成为直角,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另外,用于安装滤光器的负载部分(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基部210的下表面上。此类滤光器可以是IR截止滤光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该滤光器可以设置在基部210下方单独设置的传感器固持器上。另外,如下文将要描述,安装有图像传感器的电路板250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下表面上,并且该摄像头模块可以包含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100以及安装有所述图像传感器的电路板250。
第二线圈23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上,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下方。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感测壳体140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基部210的位移。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包括两个传感器240-1和240-2,该两个传感器240-1和240-2可以设置为彼此垂直以感测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x轴方向和/或y轴方向)上的壳体140的位移。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第二线圈230和第二磁体130可以设置成沿同一轴线对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电路板250可以设置在基部210的上表面上,并且具有与线筒110中空部、壳体140中空部和/或基部210中空部对应的中空部。电路板250可以具有与基部210上表面形状相符或对应形状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电路板250可以具有从电路板250上表面弯折的至少一个端子表面253,使得用于从外部接收电信号的多个端子251或销形成在端子表面253上。
第二线圈230可以包括穿过电路部件231拐角部分的通孔230a。支承构件220可以穿过电路部件231的通孔230a并连接至电路板250。
第二线圈23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上以与固定到壳体140的第二磁体130相对。
尽管图10中例示了将第二线圈230形成在独立于电路板250设置的电路部件231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根据另一实施例,可以使用在电路板250上形成的电路图案来实施第二线圈230。
可以将四个第二线圈230安装在电路部件231上,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只安装两个第二线圈,包含用于第二方向的一个第二线圈和用于第三方向的一个第二线圈,或者,可以安装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第二线圈。
或者,第二线圈230可以通过将导线缠绕成圆环状线圈形状或形成为精细图案(finepattern,FP)线圈形状来形成第二线圈230,并且然后第二线圈230可以导电连接至电路板250。
如上所述,可以通过设置为彼此相对的第二磁体130与第二线圈230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移动壳体140,来执行手抖补偿。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240-1,用于感测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在与光轴(z轴)垂直的x轴方向上的位移;以及第二传感器240-2,用于感测第一透镜移动单元在y轴方向上的位移。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为穿过电路板250与第二线圈230中心对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尽管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是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但是可以使用能够感测磁场强度的任何传感器来作为第二位置传感器240。
电路板250可以包括能够与支承构件220耦接的连接器区域250a1和250a2。支承构件220可以通过焊接与电路板250的连接器区域250a1和250a2耦接,并且因此与在电路板250上形成的电路图案导电连接。例如,连接器区域250a1和250a2形成为穿过电路板250的通孔,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器区域250a1和250a2形成为没有穿过电路板250的连接焊盘。
电路板250可以另外包含与基部210的第二上支承突出部217耦接的通孔250b。电路板250可以另外包含端子251。端子表面253可以通过弯折形成在电路板250上。一个或多个端子251可以安装在电路板250的端子表面253上。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端子表面253上安装的端子251,电路板250可以接收外部电力,并将所接收的电力供应给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230以及第一传感器170和第二传感器240,并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40输出的感测信号输出到外部。在端子表面253上形成的端子251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控制的元件的种类和这些元件的数量来增加或减少。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电路板250可以是FPCB,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在电路板250上形成的端子251可以直接形成在基部210的表面上。
如上所述,电路板250可以给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230以及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供应所需电力,并且将来自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感测信号和从第二位置传感器240输出的感测信号传输给摄像头模块的控制器。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用在例如摄像头模块等各个领域中。例如,摄像头模块可以应用于移动装置诸如便携型终端中。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可以包括:与线筒110耦接的透镜镜筒;图像传感器(未示出);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可以连接至电路板250并具有图像传感器;以及光学系统。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块可以另外包括IR截止滤光器(未示出),用于截止入射到图像传感器上的红外波长范围的光。
另外,该光学系统可以包含至少一个透镜以用于将图像传输给该图像传感器。可以将执行自动聚焦功能和手抖补偿功能两种功能的致动器模块安装在该光学系统中。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用作执行自动聚焦功能和手抖补偿功能两种功能的致动器模块。
基部210可以执行传感器固持器的功能以保护该图像传感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可以将独立的传感器固持器设置在基部210下方因此执行图像传感器保护功能。
下文将描述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稳定的反馈控制。此处,该稳定的反馈控制称作用于防止振动的AF驱动控制和/或OIS驱动控制。
为了执行稳定的反馈控制,需要二级谐振频率(secondaryresonantfrequency)或较高阶谐振频率(higher-orderresonantfrequency)与AF驱动控制段和/或OIS驱动控制段相偏离的设计。另外,需要一级谐振频率(primaryresonantfrequency)位于AF驱动控制段和/或OIS驱动控制段内的设计。
例如,在用于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块中,用于AF反馈控制和/或OIS反馈控制的频率响应特性的控制段可以是200Hz或200Hz以下的区段,并且,为了执行稳定的AF反馈控制和/或OIS反馈控制,将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设计为超过200Hz。
首先,将描述关于AF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谐振频率与上弹性构件和下弹性构件的厚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
用于AF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可以定义为以下方程式1。
[方程式1]
H = A F O A F I
此处,AFO可以是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感测信号或反馈信号,AFI可以是供应给第一线圈120的输入信号例如供应电流。
移动单元的位移可以根据供应给第一线圈120的输入信号AFI来确定,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出AFO可以根据该移动单元的位移来确定。
传递函数H可以是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出信号AFO与供应给第一线圈120的输入信号AFI之比。
这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可以在传递函数H中得到反映。例如,该传递函数H可以包含用于PID控制的极点和零点。
通过PID控制,在低频范围内的增益可以得到调整或随着产品不同而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被校正以在相同位置具有相同增益值。能够使得随产品不同而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透镜移动装置在相同位置具有相同增益值的校正被称作环路增益(loopgain)。通过环路增益,可以减少透镜移动装置因为产品不同而产生的色散(dispersion)。
PID控制可以由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执行。这里,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包含能够执行PID控制的驱动器。
或者,在传递函数H中不会反映PID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在该摄像头模块上安装的驱动器来执行PID控制,并且,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是单个霍尔传感器。
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谐振频率与移动单元的重量的根值(rootvalue)成反比,并且与上弹性构件和下弹性构件的弹性模量的根值成正比。
根据传递函数H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指在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的谐振频率,二级谐振频率和三级谐振频率可以指示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例如,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移动(shift)或倾斜(tilt)的谐振频率。
为了执行稳定的AF反馈控制,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AF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30Hz至200Hz的范围中。Hz指的是频率单位赫兹。
图1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f1和二级谐振频率f2的曲线图。上述PID控制可以在图11中所示的传递函数H得到反映。
参考图11,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f1可以具有第一频率域S1,第一频率域S1可以是处于30Hz至200Hz范围的区域。
另外,为了执行更稳定的AF反馈驱动控制,一级谐振频率f1可以具有第二频率域Q1,第二频率域Q1可以是处于40Hz至120Hz范围的区域。
为了确保通过PID控制能够在低频域内获得足够增益,该一级谐振频率可以具有第三频率域Q2,并且该第三频率域Q2可以是50Hz至100Hz范围的区域。
另外,为了执行稳定的AF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f2可以具有第四频率域(frequencydomain)S2,并且该第四频率域S2可以具有超过200Hz的区域。
也就是说,根据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信号与施加给第一线圈120的输入信号之比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f2可以超过200Hz。
例如,为了执行更稳定的AF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f2可以具有第五频率域Q3,并且该第五频率域Q3可以是等于或大于250Hz的区域。
在AF反馈控制期间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增益裕度(gainmargin)和相位裕度(phasemargin)可以用作关于反馈稳定性的指标。相位裕度指的是增益为0dB时的位置处的相位,增益裕度指的是相位为0°时位置的增益值。
为了执行PID控制,在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与0dB增益对应的频率可以是60Hz至200Hz。
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通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的弹性模量(themoduliofelasticity)和AF移动单元的重量来确定。该AF移动单元的重量可以包含透镜镜筒的重量的透镜的重量。
根据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通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例如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弹性模量来确定。
例如,该AF移动单元可以包含线筒110以及在线筒110上安装的能与线筒110一起移动的元件。例如,该AF移动单元可以包含至少该线筒110和在该线筒110上安装的透镜(未示出),并且根据实施例可以另外包含第一线圈120、感测基板18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一磁体190中的至少一个。
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可以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的立方成正比,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成正比,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长度成反比。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是片簧,并且,即使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是金属丝弹簧或线圈弹簧,在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弹性模量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和厚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与本实施例所述相同。
另一方面,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可以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的立方成正比(directlyproportional),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成正比,与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长度成反比。
图12是图9所示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放大图。
参见图12,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在z轴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可以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厚度t的立方成正比,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宽度W成正比,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长度L成反比。
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宽度、长度和厚度可以是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除了与线筒110和壳体140固定的两端之外的弹性变形部分的宽度、长度和厚度。
例如,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宽度W可以是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的宽度,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长度L可以是第一框架连接部分153的长度。
另一方面,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在x轴和y轴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可以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宽度W的立方成正比,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厚度成正比,与第一上弹性构件150-1的长度成反比。
例如,当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传递函数H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是60Hz时,该AF移动单元的重量是0.3g,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弹性模量K是44N/m,为了形成200Hz的二级谐振频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需要为约500N/m。此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可以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的约11倍。
另外,为了在相同条件下形成二级谐振频率300Hz,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需要为约1100N/m。此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可以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在第一方向上的弹性模量K的约25倍。
另外,例如,为了在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形成30Hz至200Hz的一级谐振频率和超过200Hz的二级谐振频率,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可以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t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此处,该预定倍可以是2倍至3倍。
例如,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可以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t的2倍至3倍。
例如,当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是40μm并且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为60Hz时,为了形成超过200Hz的二级谐振频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具有至少90μm的宽度。
另外,当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是40μm并且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为60Hz时,为了形成超过300Hz的二级谐振频率,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可以具有至少116μm的宽度。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可以是30μm至50μm。
为了在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形成30Hz至200Hz的一级谐振频率并形成超过200Hz的二级谐振频率,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可以等于或大于参考宽度。此处,该参考宽度可以是60μm至100μm。
图1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的AF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的基于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和基于相位的频率响应特性的曲线图。
参看图13,应理解,在根据AF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一级谐振频率f1为100Hz,二级谐振频率f2为420Hz。
为了执行稳定的AF反馈驱动控制,在基于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增益裕度需要为约12dB或12dB以上,相位裕度需要为45°或45°以上。
从图13可以看出,增益裕度GM为18dB,相位裕度PM为约66°,由此本实施例可以确保AF驱动控制的稳定性。
另外,通过在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AF移动单元或固定单元上执行消振过程(dampingprocess),可以降低谐振频率的增益的峰值。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OIS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谐振频率和上弹性构件和下弹性构件的厚度和宽度相互间的关系。
用于OIS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OIS可以定义为以下方程式2。
[方程式2]
H O I S = AFO O I S AFI O I S
此处,AFOOIS可以是来自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输出信号,并且,AFIOIS可以是供应给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
例如,AFOOIS可以是来自第二位置传感器240-1的输出信号,并且,AFIOIS可以是供应给与第二位置传感器240-1对应的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
另外,例如,AFOOIS可以是来自第二位置传感器240-2的输出信号,并且,AFIOIS可以是供应给与第二位置传感器240-2对应的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
用于在低频域的快速OIS反馈控制的PID控制可以在传递函数HOIS中得到反映,或者也可以不反映。例如,传递函数HOIS可以包含关于PID控制的极点和零点。
PID控制可以由在该摄像头模块上安装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40或驱动器来执行。例如,第二位置传感器240、240-1和240-2可以包含用于执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驱动器。
OIS移动单元的位移可以基于供应给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AFIOIS来确定,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输出AFOOIS可以根据该OIS移动单元的位移来确定。传递函数HOIS可以是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输出信号AFOOIS与供应给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AFIOIS之比。
该OIS移动单元可以包含上述AF移动单元和在壳体140中安装的元件。例如,根据实施例,该OIS移动单元可以包含至少该AF移动单元和壳体140,并且可以另外包含第一磁体190和第二磁体130-1至130-4。
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指的是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例如,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谐振频率,并且,二级谐振频率和三级谐振频率指的是在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中移动或倾斜的谐振频率。
为了执行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稳定的OIS反馈控制,根据透镜移动装置100的OIS反馈驱动控制的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处于30Hz至200Hz的范围。
也就是说,根据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输出信号与供应给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之比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30Hz至200Hz的范围。
例如,为了执行稳定的OIS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40Hz至120Hz的范围。
例如,为了执行更为稳定的OIS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50Hz至100Hz的范围。
另外,为了执行稳定的OIS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超过200Hz。
也就是说,根据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的输出信号与施加给第二线圈230的输入信号之比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超过200Hz。
例如,为了执行更为稳定的OIS反馈驱动控制,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可以等于或大于250Hz。
为了确保在低频处的增益,在根据传递函数HOIS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0dB增益处的频率可以是60Hz至200Hz。
总体上,在OIS反馈驱动期间所用的频率可以是20Hz或20Hz以下。通过将与根据传递函数HOIS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的0dB增益处对应的频率设计为在OIS反馈驱动期间所用的频率的两倍或两倍以上,OIS特性可以被满足并且可以确保稳定的OIS反馈驱动。
因为如上所述透镜移动装置100的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是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t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所以根据传递函数HOIS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可以是30Hz至200Hz,二级谐振频率可以超过200Hz。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100将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宽度设计为上弹性构件150和下弹性构件160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并且因此可以执行稳定准确的AF反馈控制和OIS反馈控制。
尽管参考本发明多个说明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思在本发明原理精神范围内的众多其他修改和实施例。更具体地,可以在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对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除了在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之外,替代使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是一目了然的。

Claims (20)

1.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
移动单元,在所述移动单元中至少安装有一个透镜,并且所述移动单元通过在磁体与线圈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来移动;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配置为支承所述移动单元;以及
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从所述磁体发出的电磁力随所述移动单元移动的变化并基于感测结果来输出输出信号,
其中,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是30Hz至200H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超过200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宽度是所述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并且,所述预定倍是2倍至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厚度是30μm至50μm,所述弹性构件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参考宽度,所述参考宽度为60μm至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根据所述位置传感器的所述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线圈的输入信号的比值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中的0dB增益处的频率为60Hz至200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一级谐振频率是40Hz至120H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一级谐振频率是50Hz至100Hz。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二级谐振频率等于或大于250Hz。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含:
上弹性构件,所述上弹性构件与线筒的上端和壳体的上端耦接;以及
下弹性构件,所述下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下端和所述壳体的下端耦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包含:
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
与所述壳体耦接的外框架;以及
框架连接部分,所述框架连接部分被配置为将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连接,
其中,所述框架连接部分的宽度是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所述预定倍是2倍至3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执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驱动器。
12.一种透镜移动装置,包括:
线筒,所述线筒包含透镜镜筒;
壳体,所述壳体被配置为收纳所述线筒;
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耦接;
在所述线筒上设置的第一线圈;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的磁体;
在所述壳体下设置的电路板;
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的第二线圈;
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被配置为基于根据所述线筒的移动对所述磁体的磁场强度进行感测的感测结果来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以及
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被配置为基于根据所述线筒的移动对所述磁体的磁场强度进行感测的感测结果来输出第二输出信号,
其中,根据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具有30Hz至200Hz的频率域,根据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具有超过200Hz的频率域,并且,所述第一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第二线圈的输入信号之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部件包含:
上弹性构件,所述上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上端和所述壳体的上端耦接;以及
下弹性构件,所述下弹性构件与所述线筒的下端和所述壳体的下端耦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是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的预定倍或预定倍以上,所述预定倍是2倍至3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与所述线筒耦接的内框架;
与所述壳体耦接的外框架;以及
框架连接部分,所述框架连接部分被配置为将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连接,
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等于所述框架连接部分的宽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厚度是30μm至50μm,所述上弹性构件和所述下弹性构件的宽度等于或大于参考宽度,所述参考宽度是60μm至10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根据第二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具有30Hz至200Hz的频率域,根据所述第二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具有超过200Hz的频率域,所述第二传递函数是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施加给所述第一线圈的输入信号之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执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的驱动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是40Hz至120Hz,根据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等于或大于250Hz。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移动装置,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一级谐振频率是50Hz至100Hz,根据所述第一传递函数的增益的频率响应特性的二级谐振频率等于或大于250Hz。
CN201610049681.XA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Active CN105824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10441.1A CN112198739B (zh)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11214A KR20160091053A (ko) 2015-01-23 2015-01-23 렌즈 구동 장치
KR10-2015-0011214 2015-01-2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0441.1A Division CN112198739B (zh)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4168A true CN105824168A (zh) 2016-08-03
CN105824168B CN105824168B (zh) 2020-10-23

Family

ID=564344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0441.1A Active CN112198739B (zh)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CN201610049681.XA Active CN105824168B (zh)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0441.1A Active CN112198739B (zh) 2015-01-23 2016-01-25 透镜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216000B2 (zh)
KR (3) KR20160091053A (zh)
CN (2) CN11219873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7487A (zh) * 2016-09-08 2018-03-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致动器
CN107894645A (zh) * 2016-10-04 2018-04-1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的致动器
CN11224105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2269292A (zh) * 2016-10-20 2021-01-26 纳木加有限公司 Ois相机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91713B2 (en) 2014-07-24 2017-10-1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20160091053A (ko) * 2015-01-23 2016-08-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KR102311663B1 (ko) 2015-03-18 2021-10-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560790B1 (ko) * 2016-07-29 2023-07-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듀얼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TWI649595B (zh) * 2017-02-08 2019-02-01 日商阿爾普士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透鏡驅動裝置
KR102130205B1 (ko) * 2017-05-29 2020-07-03 로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촬상 장치
KR102338925B1 (ko) * 2017-06-27 2021-12-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CN107888825A (zh) * 2017-11-08 2018-04-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摄像头移动的控制方法
TWI673531B (zh) 2018-05-03 2019-10-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致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KR102119389B1 (ko) * 2018-10-23 2020-06-05 (주)캠시스 이물 방지 구조가 적용된 소형 카메라용 af 액츄에이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00142877A (ko) * 2019-06-13 2020-12-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장치
CN114035296B (zh) * 2021-04-28 2023-12-22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871280B (zh) * 2021-05-31 2024-05-07 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弹簧钢轧制尺寸的检测组件
US12040584B2 (en) * 2021-12-08 2024-07-16 Eagle Technology, Llc Optical system for use with a vacuum chamber and associated method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5162A (en) * 1995-03-15 1999-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improved in servo characteristics
US20040174076A1 (en) * 2002-05-06 2004-09-09 Knirck Jeffrey G. Moving coil linear motor positioning stage with a concentric aperture
CN102819086A (zh) * 2011-06-09 2012-12-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透镜促动器
CN103018873A (zh) * 2011-09-28 2013-04-03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以及附有相机的移动终端
CN104020546A (zh) * 2014-06-19 2014-09-03 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实现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的对焦马达
CN104142553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3轴闭路回馈控制模块的电磁驱动镜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40457A (en) * 1987-12-17 1989-06-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ngled strut diaphragm spring
DE19630887A1 (de) * 1996-07-31 1998-02-05 Thomson Brandt Gmbh Gerät zum Lesen und/oder Beschreiben optischer Aufzeichnungsträger
KR100636102B1 (ko) * 1999-10-21 2006-10-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조립체
JP3782088B2 (ja) 2004-03-15 2006-06-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板バネ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150032B2 (ja) * 2005-06-27 2008-09-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ヘッド位置制御方法、ヘッド位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KR100803248B1 (ko) 2006-11-30 2008-02-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최적 구동주파수 검색방법
JP2010096807A (ja) 2008-10-14 2010-04-30 Nidec Sankyo Corp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5323528B2 (ja) * 2009-02-18 2013-10-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1169446A (ja) * 2010-02-22 2011-09-0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板バネ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821356B2 (ja) 2011-07-15 2015-11-24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405622B2 (ja) * 2011-08-12 2014-0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117011B1 (ko) 2012-02-14 2020-05-29 미쓰미덴기가부시기가이샤 렌즈 홀더 구동장치
KR20140089780A (ko) 2013-01-07 2014-07-1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20160091053A (ko) * 2015-01-23 2016-08-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5162A (en) * 1995-03-15 1999-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improved in servo characteristics
US20040174076A1 (en) * 2002-05-06 2004-09-09 Knirck Jeffrey G. Moving coil linear motor positioning stage with a concentric aperture
CN102819086A (zh) * 2011-06-09 2012-12-1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透镜促动器
CN103018873A (zh) * 2011-09-28 2013-04-03 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以及附有相机的移动终端
CN104142553A (zh) * 2013-05-06 2014-11-12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3轴闭路回馈控制模块的电磁驱动镜头装置
CN104020546A (zh) * 2014-06-19 2014-09-03 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实现光学变焦和光学防抖的对焦马达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7487A (zh) * 2016-09-08 2018-03-1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致动器
US10830983B2 (en) 2016-09-08 2020-11-10 Samus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ctuator
CN107807487B (zh) * 2016-09-08 2021-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致动器
CN107894645A (zh) * 2016-10-04 2018-04-10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的致动器
US11163211B2 (en) 2016-10-04 2021-11-02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actuator
CN112269292A (zh) * 2016-10-20 2021-01-26 纳木加有限公司 Ois相机模组
CN112269292B (zh) * 2016-10-20 2022-10-28 纳木加有限公司 Ois相机模组
CN112241056A (zh) * 2019-07-19 2021-01-1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CN112241056B (zh) * 2019-07-19 2023-09-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98739B (zh) 2022-04-29
US11156851B2 (en) 2021-10-26
US20160216529A1 (en) 2016-07-28
CN112198739A (zh) 2021-01-08
KR102691035B1 (ko) 2024-08-05
US20190155047A1 (en) 2019-05-23
CN105824168B (zh) 2020-10-23
KR20240119861A (ko) 2024-08-06
KR20220106730A (ko) 2022-07-29
KR20160091053A (ko) 2016-08-02
US20220011591A1 (en) 2022-01-13
US12066640B2 (en) 2024-08-20
US10216000B2 (en) 201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4168A (zh) 透镜移动装置
US11215789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6879989B6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含む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673758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フォン
KR102209033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421070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US9964775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CN105372784A (zh)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8027491A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摄像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20170029986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102295715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102638228B1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16007376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KR20170135038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102355999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190042213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70120392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KR20220014911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20170068808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