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0178A - 运输箱 - Google Patents

运输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0178A
CN105800178A CN201410856591.2A CN201410856591A CN105800178A CN 105800178 A CN105800178 A CN 105800178A CN 201410856591 A CN201410856591 A CN 201410856591A CN 105800178 A CN105800178 A CN 105800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board
framed side
underframe
top board
transport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65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0178B (zh
Inventor
宋作伟
臧曦
杨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MC Vehic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65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0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0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0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0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0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ckable Containers (AREA)
  • Pall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输箱,包括:能够进行分片堆叠运输的多个分片构件,这些分片构件包括:底架、立设在底架前侧的前墙板、立设在底架左右两侧的侧墙板、盖设在前墙板和侧墙板上方的顶板以及铰接在所述侧墙板后端的后门板。本发明通过将交换箱拆分成多个分片构件,装在标准集装箱中进行分片堆叠运输,一方面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确保了运输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货损率。

Description

运输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物运输箱,尤其涉及一种大型的装货容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输车无法实现车身和车箱的分离,货物从仓库运输到目的地往往需要多次进行装卸,造成货物折损,物流效率比较低。在此情形下,交换箱(英文名:swapbody)应运而生,其包括:一四方形的装货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四个支腿。当运输车将交换箱运输至目的地时,交换箱的四个支腿站立,支撑起箱体,运输车直接开走,与箱体快速分离,留下货箱进行装卸货或者充当临时仓库,而运输车则可进行另一项运输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因此,交换箱在欧美运用获得普遍应用。
然而现在欧美市场的交换箱大多在中国大陆生产,交换箱的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大都采用焊接方式,各部件之间不可拆卸,只能将整箱运输至欧美市场。在运输时通常是空箱运输,因此,运输费用高、运输效率低。
目前也有部分生产商将交换箱的各个部件分解开,进行水平堆叠运输,待运输至目的地再组装成整箱。而由于底架、墙板的外轮廓尺寸大于集装箱的开门尺寸,因此,需定制的超宽超高的框架箱进行运输。但专门定制框架箱运输,一方面会增加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也由于超宽超高的框架箱难以与现有的运输车、集装箱船以及吊装设备相匹配,而给运输协调造成麻烦;此外,用框架箱运输还会因框架箱对货物没遮挡,而造成货物日晒雨淋,导致货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运输箱,其能够通过集装箱而进行分片堆叠运输,运输成本低,运输效率高且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运输箱,包括:能够进行分片堆叠运输的多个分片构件,这些分片构件包括:底架、立设在底架前侧的前墙板、立设在底架左右两侧的侧墙板、盖设在前墙板和侧墙板上方的顶板以及铰接在所述侧墙板后端的后门板。
更优地,所述侧墙板的高度和所述前墙板的高度均小于集装箱的开门尺寸,以使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能够装进集装箱中进行堆叠运输;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和设置在顶板主体前侧和左右两侧的向下凸出于顶板主体的顶板边梁;所述顶板边梁连接在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的顶端,且所述侧墙板的顶端与所述顶板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前墙板顶端与所述顶板主体之间均具有间距,以通过所述顶板边梁延长所述侧墙板和前墙板的高度。
更优地,所述顶板边梁分别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搭接连接,并在搭接位置形成台阶。
更优地,所述顶板边梁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面水平以作为顶板边梁安装至侧墙板和前墙板上的定位工作面。
更优地,所述顶板边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以可拆卸连接前墙板或侧墙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下方。
更优地,所述运输箱还包括立设在所述侧墙板后端的后角柱。
更优地,所述后角柱为整体构件,其高度高于所述侧墙板的高度,所述后角柱与所述侧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以使所述后角柱在运输时能够与所述侧墙板相分离。
更优地,所述顶板的后端设置有顶板后梁,所述顶板后梁通过角柱连接件与所述后角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或粘接而构成一后门框。
更优地,所述后角柱包括:相互扣接的后角柱外板和后角柱内板,所述后角柱内板凸出设置在所述后角柱外板的内侧,且后角柱内板远离所述侧墙板的端面为平直的竖直面,以作为门框接触面而与所述后门板相接触;所述后角柱外板靠近所述侧墙板的一侧搭接在侧墙板的后端,且侧墙板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后角柱外板搭接相连的侧墙板后边梁。
更优地,所述后角柱外板的远离所述侧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铰接所述后门板的铰接件。
更优地,所述运输箱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侧墙板与前墙板的前角柱。
更优地,所述前角柱为整体构件,其高度高于所述侧墙板或前墙板的高度,所述前角柱分别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连接。
更优地,所述前角柱具有相互垂直的两连接面,两连接面分别搭接在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的外侧,并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连接。
更优地,所述前角柱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
更优地,所述前角柱为带有弧形倒角或线性倒角的角钢。
更优地,所述前角柱通过凹或凸定位件而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实现快速定位装配。
更优地,所述侧墙板包括:侧墙板主体和设置在侧墙板主体前侧的侧墙板前边梁,所述侧墙板前边梁为L形梁,其提供两连接面,其中一个连接面焊接在所述侧墙板主体上,另一个连接面搭接在前角柱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与前角柱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更优地,所述底架与前墙板,以及,所述底架和所述侧墙板,均通过连接辅件相连。
更优地,所述连接辅件分别与所述底架、所述前墙板、所述侧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更优地,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体和连接在底架主体前侧和左右两侧的底架边梁;所述前墙板和所述侧墙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墙板下边梁;所述连接辅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或粘接方式与底架边梁相连,且连接辅件的上端向上超出底架边梁,以将底架边梁向上接长,构成一接长的底架边梁;所述接长的底架边梁搭接在所述墙板下边梁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更优地,所述连接辅件的下端搭接在所述底架边梁的内侧,且所述连接辅件的上端搭接在所述墙板下边梁靠近上端的内侧,所述墙板下边梁的下端搭接在所述底架边梁靠近上端的外侧。
更优地,所述底架的宽度、所述顶板的宽度、所述前墙板的高度、所述侧墙板的高度以及所述后门板的高度均小于标准集装箱的开门高度。
更优地,所述底架的前侧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边框;所述顶板、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的四周均设置有边框。
更优地,所述前墙板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更优地,所述运输箱为交换箱,所述底架的底面铰接有支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运输箱在运输时能够拆分成多个分片而装进集装箱中进行分片堆叠运输,待运输至目的地又可快速组装成一个整体式的运输箱体,因此,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运输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货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交换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交换箱的分片拆解图;
图2B为交换箱进行分片运输时的装箱状态图;
图3为底架与侧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4为底架边梁与墙板下边梁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底架与前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6为前墙板与侧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7为前墙板侧边梁的放大图;
图8为侧墙板前边梁的放大图;
图9为前角柱结构图;
图10为前墙板侧边梁、侧墙板前边梁以及前角柱的连接结构图;
图11为后门板与侧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后角柱与侧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13为后角柱的结构图;
图14为顶板与前墙板、侧墙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15为顶板的爆炸图;
图16为顶板边梁的结构图;
图17为交换箱箱体后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A部放大图;
图19为顶板后端的结构示意图(仰视视角);
图20为图19的B部放大图;
图21为角柱连接件固定在后角柱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门框的组装状态图;
图23为图22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底架;11、底架主体;12、底架边梁;121、底架边梁基部;122、第一过渡板;123、第一连接板;124、第二过渡板;125、第二连接板;13、支腿;2、前墙板;21、前墙板主体;22、前墙板侧边梁;221、第一折边;222、第二折边;223、第三折边;2231、固定孔;23、墙板下边梁;3、侧墙板;31、侧墙板主体;32、墙板下边梁;321、第二对接板;322、承载板;323、第一对接板;3233、加强件;33、侧墙板前边梁;331、332前边梁折边;3321、固定孔;4、顶板;41、顶板主体;42、顶板边框;421、顶板边梁;4211、上板边;4212、下板边;4213、加强筋;4214、固定孔;422、顶板后梁;4221、门楣板;4222、U形梁;5、后门;6、前角柱;61、62翼板;7、后角柱;71、后角柱外板;711、外板本体;712、L形连接板、7121、第一翼板;7122、第二翼板;713、翻边;714、铰接件;72、后角柱内板;73、角柱连接件;731、连接臂;732、连接臂;7321、固定孔;8、连接辅件;81、前墙板连接件;82、侧墙板连接件;821、822固定孔;91、92、93、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运输箱,该运输箱可装在集装箱中,进行分片组装运输,从而节省运输费用。
该运输箱可为交换箱,也可为集装箱,或者是类似于集装箱的大型装货容器。以下将以交换箱为例作详细介绍。
参阅图1,交换箱包括:多个能够进行分片堆叠运输的分片构件,这些分片构件在运输时能够相互堆叠而装在集装箱中运输,或者,将各分片构件相互分离而进行分类堆叠在不同的集装箱中运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交换箱的分片构件可划分为六大分片,包括:底架1、立设在底架1前侧的前墙板2、立设在底架1左右两侧的侧墙板3、盖设在前墙板2和侧墙板2上方的顶板4以及铰接在侧墙板2后端的后门板5。
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交换箱的分片构件也可划分成更多的分片构件,如图2所示,该交换箱在运输时能够分解成十三个构件,即六大分片和七个辅件。其中,六大分片均为整体式构件,包括:一底架1、一前墙板2、两侧墙板3、一顶板4以及一后门板5;七个辅件包括:两前角柱6、两后角柱7以及三个连接辅件8,前角柱6用以连接前墙板2与侧墙板3,后角柱7用以连接侧墙板3和后门板5,连接辅件8包括:用以将前墙板2与底架1连接在一起的一前墙板连接件81以及用以将两侧墙板3与底架1连接在一起的两侧墙板连接件82。
上述十三个构件之间通过粘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运输时,各构件之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并可装进集装箱中进行分片堆叠运输,待运输至目的地再将各分片用紧固件或工业胶水快速组装成一个整体式的交换箱体,从而降低运输费用并节省组装时的人工成本。
参阅图3,交换箱在运输时,底架1、前墙板2、侧墙板3、顶板4以及后门板5均以站立方式堆叠在集装箱中。装箱时,既可将多个交换箱的所有分片构件装载在同一个标准集装箱中运输,也可以将多个交换箱的相同分片构件装载在同一个标准集装箱中运输,或者将交换箱的不同分片构件进行合理组合而装在同一个标准集装箱中运输。交换箱的装箱形式多样,此处仅作举例说明,不作具体限定。
图3所示集装箱为40英尺集装箱,通过合理布置,该40英尺集装箱能够装载4套交换箱的所有构件,因此,相比交换箱整箱运输方式,本发明的交换箱的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运输效率也大大提高。
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交换箱的各分片进行装箱运输时,底架1和顶板4均沿着自身的宽度方向(正常工作时的方位)站立堆叠在集装箱中,前墙板2、侧墙板3和后门5均沿着自身的高度方向(正常工作时的方位)站立堆叠在集装箱中,从而提高集装箱的装箱容量。
为了满足标准集装箱的装载要求,该交换箱分解后的底架1宽度、顶板4宽度、侧墙板3高度、前墙板2高度以及后门板5高度均小于标准集装箱的开门高度(2585mm),从而使交换箱的各分片都能够装进标准集装箱中运输,提高运输效率。
在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底架的前侧和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边框;顶板、侧墙板、前墙板的四周均设置有边框,以防止底架1、前墙板2、侧墙板3以及顶板4因堆叠运输而变形,提高各分片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各个分片的结构以及分片之间的连接结构。
以下内容在描述方位时,以靠近交换箱箱内一侧为内,靠近交换箱箱外一侧为外。
底架与侧墙板连接结构。
参阅图3,底架1包括:底架主体11和连接在底架主体11左右两侧的底架边梁12。底架主体11的底面铰接有支腿13,支腿13能够折叠至底架主体11的底面,并在运输时能够随底架主体11一起运输。底架边梁12向上凸出于底架主体11,且上凸的部分用以连接侧墙板3。底架边梁12一方面起运输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作为底架边框的一部分,起保护底架1的作用,防止底架1在运输时变形。
侧墙板3包括:侧墙板主体31和设置于侧墙板主体31下侧的墙板下边梁32。
底架1和侧墙板3通过侧墙板连接件82连接在一起。参阅图4,底架1、侧墙板3、侧墙板连接件82三者连接时,侧墙板连接件82与底架边梁12相连,且侧墙板连接件82的上端向上超出底架边梁12,以将底架边梁12向上接长,构成一接长的底架边梁,将接长的底架边梁搭接在墙板下边梁32的内侧。侧墙板连接件82与底架边梁12、墙板下边梁32之间可采用粘接或可拆卸连接,以使侧墙板连接件82在运输时,能够与底架1相分离而装载在集装箱的空隙位置,从而提高底架1装在集装箱内的紧凑度。
侧墙板连接件82位于墙板下边梁32的内侧,侧墙板连接件82的下端搭接在底架边梁12的内侧,侧墙板连接件82的上端搭接在墙板下边梁32靠近上端的内侧,墙板下边梁32的下端搭接在底架边梁12靠近上端的外侧。
具体地,底架边梁12包括:与底架主体相连的L形的底架边梁基部121、由底架边梁基部121向外弯折延伸而形成的第一过渡板122、由第一过渡板122向上延伸而形成的第一连接板123、由第一连接板123向内延伸而形成的第二过渡板124以及由第二过渡板124向上延伸而形成的第二连接板125。底架边梁12具有两竖直的连接面,其中一个竖直连接面为第一连接板123的外表面,用以连接墙板下边梁32;另一个竖直的连接面为第二连接板125的内表面,用以连接侧墙板连接件82。在第一连接板123和第二连接板125上均设置有一排固定孔。
墙板下边梁32包括:竖直的第一对接板323、由第一对接板323的上端向内弯折延伸而形成的承载板322以及由承载板322内端向上弯折延伸而形成的第二对接板321。墙板下边梁32也具有两竖直的连接面,其中一个连接面为第一对接板323的内表面,用以连接底架边梁12,墙板下边梁32的另一个连接面为第二对接板321的内表面,用以连接侧墙板连接件82。在第一对接板323和第二对接板321上均设置有一排固定孔。
侧墙板连接件82呈板状,其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一排固定孔821,靠近下端的位置也设置有一排固定孔822。侧墙板连接件82靠近上端的位置通过紧固件91搭接在墙板下边梁32的第二对接板321的内侧,侧墙板连接件82靠近上端的位置通过紧固件92搭接在墙板下边梁32的第二连接板125的内侧,墙板下边梁32的第一对接板323通过紧固件93搭接在底架边梁12的第一连接板123的外侧。
在侧墙板连接件82与墙板下边梁32的第一对接板323之间还设置有加强件3233。
底架1、侧墙板3、侧墙板连接件82两两组装时,可通过凹凸定位件实现快速定位装配。定位件可为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或者,轴与定位孔等。
底架与前墙板连接结构。
参阅图5,前墙板2通过前墙板连接件81与底架1相连。前墙板2也包括前墙板主体21和设置在前墙板主体21下侧的墙板下边梁23,底架1的前侧设置有底架边梁12。
前墙板连接件81的结构与侧墙板连接件82的结构相同,前墙板2的墙板下边梁23与侧墙板3的墙板下边梁32结构相同,底架1前侧的底架边梁12与底架左右两侧底架边梁12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前墙板与侧墙板连接结构。
参阅图6,前墙板2与侧墙板3通过前角柱6相连。
当前角柱6装在交换箱上时,前角柱6立设在底架上并连接在侧墙板3与前墙板2之间。前角柱6既可以为整体构件,也可以为分段式构件。
当前角柱6为整体式构件时,前角柱的高度大于集装箱的开门高度,为了使前角柱6能够装进集装箱中,优选使前角柱6分别与侧墙板3、前墙板2粘接相连或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使前角柱6在运输时能够与侧墙板3、前墙板2相分离而装进集装箱中,并可堆放在集装箱的空隙位置,从而节省装箱空间,提高运输效率。
为了使前墙板2和侧墙板3能够也装进集装箱中,本发明降低了前墙板2和侧墙板3的高度,因此侧墙板3和前墙板2的高度小于前角柱6的高度,使前墙板2和侧墙板3分解状态的高度也小于集装箱的开门高度,从而使其能够站立在集装箱中进行堆叠运输。而降低的墙板高度可通过顶板边沿向下延伸的顶板边梁来弥补,从而确保组装后的交换式集装箱箱体满足标准交换箱的高度要求。
前角柱6具有相互垂直的两连接面,两连接面分别搭接在侧墙板3和前墙板2的外侧,并与侧墙板3、前墙板2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具体地,前角柱包括:相互垂直的两翼板61、62,两翼板61、62,上述两连接面分别为两翼板61、62的内表面。
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前角柱6的两个翼板61、62垂直相连而构成一截面呈L的角钢。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角柱还可包括:形成在两翼板61、62之间的过渡连接板,过渡连接板为弧形板或平板,过渡连接板与两翼板61、62一体成型而构成一带有弧形倒角或线性倒角的角钢。
参阅图8,侧墙板包括:侧墙板主体31和设置在侧墙板主体31前侧的侧墙板前边梁33。侧墙板前边梁33为L形梁,其提供两连接面,其中一个连接面焊接在侧墙板主体31上,另一个连接面搭接在前角柱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与前角柱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具体地,侧墙板前边梁33包括:垂直相连的两前边梁折边331、332。上述两连接面分别为前边梁折边331、332的表面,在前边梁折边332上还设置有用以连接前角柱的固定孔3321。
参阅图7,前墙板包括:前墙板主体21和设置在前墙板主体21左右两侧的前墙板侧边梁22,前墙板侧边梁22的截面呈Z形,包括:相互垂直相连的第一折边221、第二折边222以及第三折边223,第一折边221焊接在前墙板主体21的内侧,第三折边221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前角柱的固定孔2231。
结合参阅图7、图8和图10,前角柱6与前墙板2、侧墙板3组装时,侧墙板3的其中一个前边梁折边331焊接在侧墙板主体31上,另一个前边梁折边332搭在前角柱的翼板62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与翼板62可拆卸连接。前墙板2的第一折边221焊接在前墙板主体21的内侧,第三折边223搭在前角柱翼板61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与翼板61可拆卸连接,前角柱的翼板61、前墙板侧边梁22的第一折边221以及第二折边222围成一容纳前墙板主体21的凹槽,使得前墙板主体21夹在前角柱翼板61和前墙板侧边梁22的第一折边221之间。
前角柱6、侧墙板前边梁33、前墙板侧边梁22两两组装时,可通过凹凸定位件611实现快速定位装配。定位件611可为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或者,轴与定位孔等。
后门板与侧墙板连接结构。
参阅图11,后角柱7为整体式构件,也可为分段式构件。当后角柱7为整体式构件时,后角柱7的高度高于集装箱的开门高度,也高于侧墙板3的高度。为了使后角柱7能够放进集装箱中进行运输,本发明改进了传统后角柱与侧墙板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使后角柱7在运输时与侧墙板3相分离而装载在集装箱中,待运输至目的地之后,再通过紧固件与侧墙板3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连接,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便于异地快速组装成型。
结合参阅图11、图12和图13,后角柱7包括:相互扣接的后角柱外板71和后角柱内板72。后角柱内板72凸出设置在后角柱外板71的内侧,且后角柱内板72远离侧墙板3的端面为平直的竖直面,以作为门框接触面而与后门板相接触。
在后角柱外板71远离侧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铰接后门板5的铰接件714。
后角柱7与侧墙板3组装时,后角柱7立设在侧墙板3的后端,后角柱外板71靠近侧墙板3的一侧搭接在侧墙板3的后端,且侧墙板3的后端设置有与后角柱外板71搭接相连的侧墙板后边梁34。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后角柱内板72为U形折弯件,其开口侧扣接在后角柱外板71的内侧,并与后角柱外板71焊接在一起。后角柱外板71包括:平板状的外板本体711、形成在外板本体711一侧的L形连接板712以及形成在外板本体711另一侧的向内翻折的翻边713,L形连接板71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翼板7121和第二翼板7122,第一翼板7121一体成型在外板本体711上,第二翼板7122向外翻折并与外板本体711平行,在第一翼板7121上设置有固定孔。翻边713用以提高后角柱强度,防止后角柱变形。侧墙板3后端的后边梁34为L形梁,包括相互垂直的两折边,其中一折边贴合焊接在侧墙板主体31的外表面,另一折边贴合焊接在侧墙板主体31的后端面上且该这边上设置有用以连接后角柱7的固定孔。后角柱7与侧墙板3组装时,后角柱7的第二翼板7122搭在侧墙板主体31的内侧,后角柱7的第一翼板7121与侧墙板后边梁34贴合,并通过紧固件94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后角柱内板72也可为矩形折弯件。侧墙板后边梁34也可为U形梁或Z形梁,后角柱7的L形连接板712也可去掉,而直接将后角柱7的外板本体711搭接在侧墙板的外侧,并将侧墙板后边梁34与后边梁34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顶板与侧墙板连接结构。
参阅图14、图15和图16,顶板4盖设在前墙板2、侧墙板3的顶端,并与前墙板2、侧墙板3粘接或可拆卸连接。
顶板4包括:顶板主体41和焊接在顶板主体41四周的顶板边框42。顶板边框42包括:设置在顶板主体41前侧和左右两侧的顶板边梁421以及设置在顶板主体41后端的顶板后梁422。
顶板边梁421向下凸出于顶板主体41,当顶板4与交换箱墙体连接时,顶板边梁421连接在侧墙板3和前墙板2的顶端,且侧墙板3的顶端与顶板主体41之间以及前墙板2顶端与顶板主体41之间均具有间距,该间距范围大致可在15mm-40mm之间,该间距相当于延长了交换箱的前墙板2和侧墙板3的高度,使得前墙板2和侧墙板3的高度能够相应减低至小于集装箱的开门尺寸,从而方便将前墙板2和侧墙板3装进集装箱中进行分片堆叠运输。
也就是说,顶板边梁421相当于构成高于交换箱侧墙的侧壁,使得顶板4与交换箱体的墙体共同分担交换箱体的高度,进而能够减低侧墙板3和前墙板2的高度,使侧墙板3的高度和前墙板2的高度均小于集装箱的开门尺寸,从而使交换箱体的前墙板2和侧墙板3在进行拆分运输时,墙体能够顺利通过集装箱的后门而装载在集装箱中进行分片堆叠运输,从而降低运输成本。而侧墙板3和前墙板2的高度损失也能够通过顶板边梁421来弥补,使组装后的交换箱体总高满足标准交换箱的高度要求。
顶板边梁421呈L形,包括:焊接在顶板主体41上的上板边4211和由上板边4211向下延伸而构成的下板边4212。顶板边梁421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4213,加强筋4213位于上板边4211与下板边4212相连接的角部位置。当侧墙板3、前墙板2与顶板边梁421连接时,加强筋4213恰位于墙板(前墙板或侧墙板)顶端的顶端与顶板主体41之间,使得加强筋4213的高度恰好等于墙板顶端与顶板主体41之间的间距。但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较薄顶板4或降低侧墙板3、前墙板2高度时加强筋4213高度会增加,而顶板4增厚或提高侧墙板2、前墙板3高度时,加强筋4213高度则会减少。
顶板边梁421的下板边4212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以可拆卸连接前墙板2或侧墙板3的固定孔4214,固定孔4214位于加强筋4213的下方。加强筋4213的底面水平,加强筋4213的底面为顶板4的装配提供快速定位工作面,与墙板(前墙板或侧墙板)的上端面接触定位,实现顶板4与墙板的快速组装。
顶板边梁421与前墙板2、侧墙板3连接时,顶板边梁421的下板边4212分别与侧墙板3、前墙板2搭接连接,并在搭接位置形成台阶。在本实施例中,顶板边梁421的下板边4212搭接在侧墙板3、前墙板2的外侧,并在侧墙板3、前墙板2的顶部形成一台阶。
顶板与后角柱连接结构。
参阅图17和图18,顶板后梁422通过角柱连接件73与后角柱7的顶端粘接或可拆卸连接而构成一后门框。
参阅图15、图19和图20,具体地,顶板后梁422包括:门楣板4221和设置在门楣板4221底面的U形梁4222,门楣板4221焊接在顶板边梁421后端,U形梁4222焊接或一体成型在门楣板4221的底面。
参阅图21、图22和图23,角柱连接件73呈直角空心盒状,角柱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两连接臂731、732,其中一连接臂731固定在后角柱内板72的顶端,另一连接臂上设置有固定孔7321,并与顶板后梁422的U形梁422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运输时,角柱连接件73固定在后角柱7上,并随后角柱7一起运输,而顶板后梁422则固定在顶板上,并随顶板一起运输。
在其他实施例中,角柱连接件73也可固定在顶板后梁422上,而随顶板一起运输。
综上,本发明的交换箱在运输时可拆分成多个分片构件,各分片构件能够装进集装箱而进行堆叠运输,因此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也降低了运输成本,而且将交换箱装载在标准集装箱中运输,还能避免日晒雨淋,大幅降低了货损率,提高交换箱运输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将上述交换箱在运输时拆解成十三个构件,是为了使交换箱的各构件能够放进标准集装箱中进行运输。在运输条件允许时,上述交换箱也可放在非标集装箱中运输。当交换箱采用非标的超宽或超高集装箱运输时,前角柱可固定在前墙板或侧墙板上而随前墙板或侧墙板一起运输,后角柱可固定在侧墙板上而随侧墙板一起运输,前墙板连接件81和侧墙板连接件82可一体成型在底架1上而随底架一起运输。在装箱紧凑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使部分分片构件铰接连接,如:使前墙板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前端,将前墙板折叠平放于底架上,随底架一起运输。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5)

1.一种运输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进行分片堆叠运输的多个分片构件,这些分片构件包括:底架、立设在底架前侧的前墙板、立设在底架左右两侧的侧墙板、盖设在前墙板和侧墙板上方的顶板以及铰接在所述侧墙板后端的后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墙板的高度和所述前墙板的高度均小于集装箱的开门尺寸,以使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能够装进集装箱中进行堆叠运输;
所述顶板包括:顶板主体和设置在顶板主体前侧和左右两侧的向下凸出于顶板主体的顶板边梁;
所述顶板边梁连接在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的顶端,且所述侧墙板的顶端与所述顶板主体之间以及所述前墙板顶端与所述顶板主体之间均具有间距,以通过所述顶板边梁延长所述侧墙板和前墙板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边梁分别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搭接连接,并在搭接位置形成台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边梁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底面水平以作为顶板边梁安装至侧墙板和前墙板上的定位工作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边梁上设置有多个用以可拆卸连接前墙板或侧墙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加强筋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还包括立设在所述侧墙板后端的后角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柱为整体构件,其高度高于所述侧墙板的高度,所述后角柱与所述侧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以使所述后角柱在运输时能够与所述侧墙板相分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后端设置有顶板后梁,所述顶板后梁通过角柱连接件与所述后角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或粘接而构成一后门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柱包括:相互扣接的后角柱外板和后角柱内板,所述后角柱内板凸出设置在所述后角柱外板的内侧,且后角柱内板远离所述侧墙板的端面为平直的竖直面,以作为门框接触面而与所述后门板相接触;所述后角柱外板靠近所述侧墙板的一侧搭接在侧墙板的后端,且侧墙板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后角柱外板搭接相连的侧墙板后边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角柱外板的远离所述侧墙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以铰接所述后门板的铰接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侧墙板与前墙板的前角柱。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柱为整体构件,其高度高于所述侧墙板或前墙板的高度,所述前角柱分别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柱具有相互垂直的两连接面,两连接面分别搭接在所述侧墙板和所述前墙板的外侧,并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可拆卸地连接,或,粘接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柱为截面呈L形的角钢。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柱为带有弧形倒角或线性倒角的角钢。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角柱通过凹或凸定位件而与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实现快速定位装配。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包括:侧墙板主体和设置在侧墙板主体前侧的侧墙板前边梁,所述侧墙板前边梁为L形梁,其提供两连接面,其中一个连接面焊接在所述侧墙板主体上,另一个连接面搭接在前角柱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与前角柱可拆卸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与前墙板,以及,所述底架和所述侧墙板,均通过连接辅件相连。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辅件分别与所述底架、所述前墙板、所述侧墙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底架主体和连接在底架主体前侧和左右两侧的底架边梁;所述前墙板和所述侧墙板的下侧均设置有墙板下边梁;所述连接辅件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或粘接方式与底架边梁相连,且连接辅件的上端向上超出底架边梁,以将底架边梁向上接长,构成一接长的底架边梁;所述接长的底架边梁搭接在所述墙板下边梁的内侧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粘接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辅件的下端搭接在所述底架边梁的内侧,且所述连接辅件的上端搭接在所述墙板下边梁靠近上端的内侧,所述墙板下边梁的下端搭接在所述底架边梁靠近上端的外侧。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宽度、所述顶板的宽度、所述前墙板的高度、所述侧墙板的高度以及所述后门板的高度均小于标准集装箱的开门高度。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前侧和左右两侧设置有边框;所述顶板、所述侧墙板、所述前墙板的四周均设置有边框。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板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底架上。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为交换箱,所述底架的底面铰接有支腿。
CN201410856591.2A 2014-12-31 2014-12-31 运输箱 Active CN105800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6591.2A CN105800178B (zh) 2014-12-31 2014-12-31 运输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6591.2A CN105800178B (zh) 2014-12-31 2014-12-31 运输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0178A true CN105800178A (zh) 2016-07-27
CN105800178B CN105800178B (zh) 2018-09-07

Family

ID=56465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6591.2A Active CN105800178B (zh) 2014-12-31 2014-12-31 运输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01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2553A (zh) * 2017-03-08 2017-05-31 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箱
CN106829157A (zh) * 2017-03-14 2017-06-13 苏州市汉诺威升降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侧门的物流配送箱
CN108502384A (zh) * 2018-05-18 2018-09-07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运输的交换箱以及装箱方法
CN109969627A (zh) * 2019-03-12 2019-07-05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13772019A (zh) * 2021-11-15 2021-12-10 山东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货箱打包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558A (en) * 1980-06-30 1983-12-27 Swiss Aluminium Ltd. Container for freight transport
CN2464675Y (zh) * 2000-12-29 2001-12-12 陈京生 拆卸式折叠集装箱
CN2745887Y (zh) * 2004-10-18 2005-12-14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集装箱
CN101269736A (zh) * 2008-04-10 2008-09-24 上海英唐进出口有限公司 拆片式集装箱
CN201580616U (zh) * 2009-12-18 2010-09-15 余祥 一种组合式运输箱
CN202368862U (zh) * 2011-12-26 2012-08-0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箱体
CN204368766U (zh) * 2014-12-31 2015-06-03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2558A (en) * 1980-06-30 1983-12-27 Swiss Aluminium Ltd. Container for freight transport
CN2464675Y (zh) * 2000-12-29 2001-12-12 陈京生 拆卸式折叠集装箱
CN2745887Y (zh) * 2004-10-18 2005-12-14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式集装箱
CN101269736A (zh) * 2008-04-10 2008-09-24 上海英唐进出口有限公司 拆片式集装箱
CN201580616U (zh) * 2009-12-18 2010-09-15 余祥 一种组合式运输箱
CN202368862U (zh) * 2011-12-26 2012-08-08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箱体
CN204368766U (zh) * 2014-12-31 2015-06-03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运输箱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2553A (zh) * 2017-03-08 2017-05-31 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箱
CN106742553B (zh) * 2017-03-08 2018-12-18 安固(连云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箱
CN106829157A (zh) * 2017-03-14 2017-06-13 苏州市汉诺威升降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侧门的物流配送箱
CN108502384A (zh) * 2018-05-18 2018-09-07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运输的交换箱以及装箱方法
CN108502384B (zh) * 2018-05-18 2024-05-24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运输的交换箱以及装箱方法
CN109969627A (zh) * 2019-03-12 2019-07-05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集装箱
CN113772019A (zh) * 2021-11-15 2021-12-10 山东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货箱打包方法
CN113772019B (zh) * 2021-11-15 2022-03-15 山东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洋船舶的货箱打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0178B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0178A (zh) 运输箱
CN200974691Y (zh) 折叠箱
US8240496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and hinge used for collapsible container
CN106542213B (zh) 运输箱
CN205931631U (zh) 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203255547U (zh) 运输容器和运输容器堆
CN101412462B (zh) 一种集装箱
CN204368766U (zh) 运输箱
KR101607550B1 (ko) 조립식 컨테이너
CN1814519B (zh) 运输半挂车底盘的可折叠集装箱
EP0598885A1 (en) LIFTING FITTING FOR CARGO CONTAINERS.
CN204489422U (zh) 方型纸管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承重箱
CN204368792U (zh) 交换箱体及其底架
CN201484824U (zh) 用于超大货物的运输装置
CN208915919U (zh) 一种集装箱
CN107758046A (zh) 一种托盘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CN105800191B (zh) 交换箱体及其底架
CN104417842A (zh) 可调容积的储存容器
CN210913628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运输架及运输架模组
CN205686474U (zh) 货车
CN206087961U (zh) 集装箱
CN206427544U (zh) 一种组合式集装箱
CN106542224B (zh) 底角件公体、底角件母体及底角件
CN204368786U (zh) 交换箱体的顶板和交换箱体
EP0569431B1 (en) Lift fitting for cargo contain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