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1775A - 热压机 - Google Patents

热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1775A
CN105791775A CN201610214365.3A CN201610214365A CN105791775A CN 105791775 A CN105791775 A CN 105791775A CN 201610214365 A CN201610214365 A CN 201610214365A CN 105791775 A CN105791775 A CN 105791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witching
documentation equipment
inpu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43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d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436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1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1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8Signal distribution or swit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Circuit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压机,包括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且各工位设有若干影像设备。其中,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均通过显示设备显示。热压机还包括影像切换电路,影像切换电路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影像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且影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设备的输入端。影像切换电路用于接收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并根据PLC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该热压机在保证作业操作员能够正常操作的基础上,减少了显示画面,从而克服了传统多工位热压机由于有多个显示画面而导致作业操作员视觉疲劳的问题。

Description

热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机。
背景技术
热压机是一种将两个预先上好助焊剂镀锡的零件加热到足以使焊锡熔化、流动的温度,固化后,在零件与焊锡之间形成一个永久的电气机械连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热压机通常设有多个工位。
在传统的多工位热压机中,各工位通常会设有影像设备以检测各工位中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产品的实时图像。例如,在三工位热压机中,每工位设有2个相机,那么该三工位热压机共有6个相机,即有6个显示画面。然而传统的多工位热压机由于具有多个显示画面,将会导致作业操作员视觉疲劳,容易出现误操作的现象,而且也增加了热压机的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多工位热压机由于具有多个显示画面而导致作业操作员视觉疲劳的问题,提供一种热压机。
一种热压机,包括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且各工位设有若干影像设备;其中,各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均通过所述显示设备显示,所述热压机还包括影像切换电路;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输入端;
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用于接收各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并根据所述PLC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若干路开关信号,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包括若干控制输入单元;各所述控制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各路所述开关信号,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根据各路所述开关信号的电平值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开关电路,且各所述开关电路连接于所述PLC控制器和影像切换电路之间;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向影像切换电路发送所述开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为继电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耦合电路;所述耦合电路的数量与所述影像设备相同,且各所述耦合电路连接于各所述影像设备与影像切换电路之间;所述耦合电路,用于将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耦合传输至所述影像切换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电路为耦合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压机包括3个工位,各所述工位均设有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同时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影像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影像切换单元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所述工位中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所述工位中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各所述第一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各所述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第二影像切换单元同时分别向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电阻R1、电容C5、电容C4及极性电容C11;
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连接各所述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且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和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且所述电阻R1和所述第一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5接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电阻R2、电容C10、电容C9及极性电容C12;
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连接各所述工位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且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且所述电阻R2和第二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0接地。
上述热压机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该热压机包括影像切换电路,且影像切换电路用于接收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并根据PLC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因此该热压机能够通过影像切换电路进行影像切换,从而使显示设备仅显示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在保证作业操作员能够正常操作的基础上,减少了显示画面,从而克服了传统多工位热压机由于有多个显示画面而导致作业操作员视觉疲劳的问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热压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热压机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热压机的第一种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热压机的第二种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热压机的第三种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热压机包括3个工位时影像切换电路相关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热压机为多工位热压机,该热压机包括PLC控制器100及显示设备400,各工位设有若干影像设备200。其中,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均通过显示设备400显示。影像设备200例如照相机、摄像机等能够拍摄影像的设备。
本实施例的改进之处为在各影像设备200和显示设备400之间增加了影像切换电路300。该影像切换电路300包括控制输入端a和若干影像输入端b。其中,影像切换电路300的各影像输入端b分别与各影像设备200的输出端连接。影像切换电路300的控制输入端a与PLC控制器100的输出端连接。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设备400的输入端。
基于上述电路连接方式,影像切换电路300用于接收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并根据PLC控制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400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因此影像切换电路300输出的影像始终与当前运行工位保持一致,若当前运行工位发生变化,影像切换电路300输出的影像相应发生变化。
其中,当前运行工位是指作业操作员正在操作的工位,而这时热压机中的其他工位则处于非工作状态。同时,影像切换电路300进行影像切换的功能例如采用开关控制的方式,即影像切换电路300接通与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连接的各影像输入端b与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出端之间的电路,而切断其他影像输入端b与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出端之间的电路,从而使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出端输出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
因此,上述热压机能够通过影像切换电路300进行影像切换,从而使显示设备400仅显示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在保证作业操作员能够正常操作的基础上,又能减少显示画面,从而克服了传统多工位热压机由于有多个显示画面而导致作业操作员视觉疲劳的问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热压机的成本。
具体的,在上述热压机中,如图2所示,由PLC控制器100发送的控制信号包括若干路开关信号,即控制信号为数字信号。影像切换电路300的控制输入端a包括若干控制输入单元,即端口a1、端口a2…端口an(n为自然数)。同时,控制输入单元的个数与开关信号的数量相同,且各控制输入单元分别用于接收各路开关信号。影像切换电路300则根据各路开关信号的电平值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400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
因此,由于开关信号具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故控制各路开关信号在当前运行工位为不同工位的情况下分别取高电平或低电平,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即能构建相应的电平真值表,那么不同的工位则对应影像切换电路300不同的输入信号(即控制信号)。当PLC控制器100输出对应当前运行工位的控制信号后,影像切换电路300即能根据该控制信号输出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200拍摄影像。由此可见,上述切换控制方式只要改变各路开关信号的电平即能使影像切换电路300进行影像切换,实现方式简单,能够进一步提高热压机的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信号及影像切换电路300的控制输入端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能够使影像切换电路300根据控制信号输出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即可,例如控制信号采用模拟信号或其他具有不同取值的信号,同时影像切换电路300的控制输入端应与控制信号的类型匹配,从而能够接收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上述利用开关信号进行切换的控制方式,具体原理如下。上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开关电路500,开关电路500的数量与开关信号的路数相同。同时,各开关电路500连接于PLC控制器100和影像切换电路300之间,即各开关电路500的输入端均连接PLC控制器100的输出端,各开关电路50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影像切换电路300的各控制输入单元。基于上述电路连接方式,开关电路200在PLC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向影像切换电路300发送开关信号。开关电路500例如为继电器。
因此,PLC控制器100控制各开关电路500导通或断开,则相当于向影像切换电路300发送电平值为低电平或高电平的开关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热压机中关于开关信号的生成方式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在PLC控制器100的控制下能够向影像切换电路300发送开关信号即可,例如开关电路500由其他能够产生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电平的电路代替。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上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耦合电路600。耦合电路600的数量与影像设备200相同,且各耦合电路600连接于各影像设备200与影像切换电路300之间。具体为,各耦合电路600的输入端连接各影像设备200的输出端,各耦合电路600的输出端连接影像切换电路300的各影像输入端b。耦合电路600例如选用耦合电容。
基于上述电路连接方式,耦合电路600用于将影像设备200拍摄的影像耦合传输至影像切换电路300,从而避免各影像设备200和影像切换电路300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提高热压机运行的精确度。
可以理解的是,热压机不限于设置耦合电路600的一种情况,只要能够避免各影像设备200和影像切换电路300之间出现相互干扰的现象即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热压机包括3个工位,且各工位均设有两个影像设备200,即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同时,为了使位于当前运行工位中的两个影像设备200输出的影像均能单独显示以达到互不干扰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400同样包括两个显示器,即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
可以理解的是,热压机中关于工位、各工位中影像设备200的数量及显示设备400中显示器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保证显示器的数量与各工位中影像设备200的数量相同即可,例如若各工位均设有3个影像设备200,那么显示设备400则包括3个显示器。
具体的,基于上述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影像切换电路300包括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同时,影像切换电路300共设有6个影像输入端b,其中3个影像输入端b为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的影像输入端,另外3个影像输入端b为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影像输入端。影像切换电路300的输出端包括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的输出端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输出端。
其中,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工位中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因此,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用于接收位于各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工位中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因此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用于接收位于各工位的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基于上述电路连接方式,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用于根据上述由开关电路500发送的控制信号在各第一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用于根据上述控制信号在各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因此,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均为3路选1路的视频开关切换电路。同时,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同时分别向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可以理解的是,影像切换电路30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能够分别向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即可,例如影像切换电路300直接采用6路选2路的方式。
具体的,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电阻R1、电容C5、电容C4及极性电容C11。
其中,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视频输入端(即VIN1端)、第二视频输入端(即VIN2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即VIN3端)分别连接各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通过耦合电路(即极性电容C1、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连接各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其中,信号VIN-A1、信号VIN-B1、信号VIN-C1分别为3个工位中第一影像设备输出的影像信号。
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即SW1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即SW2端)均连接PLC控制器100的输出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分别连接两路开关电路500的输出端,其中信号SW1、信号SW2即为两路开关电路500输出的控制信号。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即V+端)接入电源(即5V电源),且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输出端(即VOUT端)通过电阻R1连接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且电阻R1和第一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5接地。
上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电阻R2、电容C10、电容C9及极性电容C12。
其中,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视频输入端(即VIN1端)、第二视频输入端(即VIN2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即VIN3端)分别连接各工位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通过耦合电路(即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极性电容C8)连接各工位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其中,信号VIN-A2、信号VIN-B2、信号VIN-C2分别为3个工位中第二影像设备输出的影像信号。
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即SW1端)、第二控制输入端(即SW2端)分别与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从而保证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能够同时输出同一工位的影像。同时,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输入端为影像切换电路300的一个控制输入单元,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二控制输入端为影像切换电路300的另一个控制输入单元。因此,本实施例中控制信号包括两路开关信号,且这两路开关信号分别通过两个控制输入单元同时进入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中。
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即V+端)接入电源(即5V电源),且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电容C9的另一端共同接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即VOUT端)通过电阻R2连接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且电阻R2和第二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0接地。
对于上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电容C4、极性电容C11、电容C5、电容C9、极性电容C12及电容C10均为滤波电容,用于滤除噪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例如选用芯片JRC2235D,该芯片为3路选1路的视频开关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其支持10Mhz的宽频率,能够有效防止视频信号串扰。
在信号SW1和信号SW2的控制下,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CRT1即为信号VIN-A1、信号VIN-B1、信号VIN-C1中的一种,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CRT2即为信号VIN-A2、信号VIN-B2、信号VIN-C2中的一种。由于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和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同时运行,因此通过控制信号SW1和信号SW2的电平值在高电平和低电平之前切换,就能够实现对3个工位输出的影像进行切换的功能,其具体电平真值表如下。
表1电平真值表
SW1 SW2 VIN-A1 VIN-B1 VIN-C1 CRT1 VIN-A2 VIN-B2 VIN-C2 CRT2
L L × × VIN-A1 × × VIN-A2
H L × × VIN-B1 × × VIN-B2
L/H H × × VIN-C1 × × VIN-C2
在表1中,L表示低电平,H表示高电平,√表示输出该路信号,×表示不输出。例如,当信号SW1和信号SW2均为低电平时,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向则第一显示器发送信号VIN-A1,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则向第二显示器发送信号VIN-A2,从而使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同时显示位于第1个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因此,本实施例运用两个视频切换开关芯片及相关外围电路即能实现对3个工位影像的切换,其实现方式简单,又能实时显示当前运行工位中的两个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从而向作业操作员实时提供有效的显示画面,以提高该热压机的运行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一种情况,只要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分别能够根据上述控制信号切换各第一影像设备、各第二影像设备输出的影像,且第一影像切换单元310、第二影像切换单元320同时分别向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热压机,包括PLC控制器及显示设备,且各工位设有若干影像设备;其中,各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均通过所述显示设备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还包括影像切换电路;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设备的输入端;
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用于接收各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并根据所述PLC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若干路开关信号,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包括若干控制输入单元;各所述控制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各路所述开关信号,且所述影像切换电路根据各路所述开关信号的电平值进行影像切换,以向显示设备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各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开关电路,且各所述开关电路连接于所述PLC控制器和影像切换电路之间;所述开关电路,在所述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向影像切换电路发送所述开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为继电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还包括若干耦合电路;所述耦合电路的数量与所述影像设备相同,且各所述耦合电路连接于各所述影像设备与影像切换电路之间;所述耦合电路,用于将所述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耦合传输至所述影像切换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路为耦合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机包括3个工位,各所述工位均设有第一影像设备和第二影像设备;同时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一显示器和第二显示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影像切换单元和第二影像切换单元;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所述工位中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的各影像输入端分别与各所述工位中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各所述第一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在各所述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第二影像切换单元同时分别向第一显示器、第二显示器传输位于当前运行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第二影像设备拍摄的影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影像切换单元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电阻R1、电容C5、电容C4及极性电容C11;
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连接各所述工位的第一影像设备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和第二控制输入端均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且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和电容C4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器的输入端,且所述电阻R1和所述第一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5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影像切换单元包括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电阻R2、电容C10、电容C9及极性电容C12;
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视频输入端、第二视频输入端、第三视频输入端分别连接各所述工位的第二影像设备的输出端;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1的第一控制输入端、第二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且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电源输入端还分别与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2的负极和电容C9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视频切换开关芯片U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器的输入端,且所述电阻R2和第二显示器的公共端通过电容C10接地。
CN201610214365.3A 2016-04-07 2016-04-07 热压机 Pending CN105791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365.3A CN105791775A (zh) 2016-04-07 2016-04-07 热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4365.3A CN105791775A (zh) 2016-04-07 2016-04-07 热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1775A true CN105791775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395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4365.3A Pending CN105791775A (zh) 2016-04-07 2016-04-07 热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17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283A (zh) * 2021-06-16 2021-09-2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竹重组材热压机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2491A (zh) * 2005-09-14 2007-03-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基板检查系统
CN101246357A (zh) * 2007-02-17 2008-08-20 维特根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尤其是筑路机械
CN101262595A (zh) * 2008-04-14 2008-09-10 谢洲云 可视对讲系统及其门口机
CN101505398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广西鑫闽电子科贸有限公司 机车司机辅助监视系统及用于监视机车设备运行的方法
CN102343871A (zh) * 2010-07-26 2012-02-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后视镜系统
US20130271663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Video apparatus and video circuit for improving video signal qualit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2491A (zh) * 2005-09-14 2007-03-2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基板检查系统
CN101246357A (zh) * 2007-02-17 2008-08-20 维特根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尤其是筑路机械
CN101505398A (zh) * 2008-02-05 2009-08-12 广西鑫闽电子科贸有限公司 机车司机辅助监视系统及用于监视机车设备运行的方法
CN101262595A (zh) * 2008-04-14 2008-09-10 谢洲云 可视对讲系统及其门口机
CN102343871A (zh) * 2010-07-26 2012-02-0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后视镜系统
US20130271663A1 (en) * 2012-04-13 2013-10-17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Video apparatus and video circuit for improving video signal qualit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48283A (zh) * 2021-06-16 2021-09-28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竹重组材热压机实时监测智能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0152B (zh) 控制栅极线信号值方法和设备、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2006420A (zh) 可使用外接同步的多种数据输出格式摄像机的设计方法
CN102970011A (zh) 一种负载设备、电源线及防反接装置
CN105791775A (zh) 热压机
CN103606970B (zh) 一种接收装置、来源装置及电源传输系统
EP2042815A3 (en)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212303018U (zh) 图像信号处理器件、终端
CN103268744A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测试电路
CN101263715B (zh) 视频信号传输装置
CN105656183A (zh)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供配电装置
CN102006490B (zh) 快门驱动单元和三维图像显示系统
CN201307911Y (zh) 一种多摄像头电路及移动终端
CN205721352U (zh) 无人机系统
JP2014504085A5 (zh)
CN106160771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4539120U (zh) 一种空调内外机通讯电路
CN101296347A (zh) 视频信号放大装置
CN106440220A (zh) 空调待机电路和空调器
CN205726170U (zh) 一种功率切换电路及视频监控装置
CN105575316A (zh) 多路选择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929883A (zh) 发射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2998058U (zh) 一种开关量信号转换装置
CN106532699A (zh) 一种智能社区的生鲜快递柜
CN1288842C (zh) 高频信号开关
CN207732897U (zh) 检测用连接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